魯科版高中化學必修一說課稿_第1頁
魯科版高中化學必修一說課稿_第2頁
魯科版高中化學必修一說課稿_第3頁
魯科版高中化學必修一說課稿_第4頁
魯科版高中化學必修一說課稿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魯科版高中化學

必修一全部

說課稿

第一章認識化學科學

第一節《走進化學科學》

【說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目標

1.使學生知道化學是在原子、分子層次上認識物質和制備新物質的一門科學。

2.讓學生了解20世紀化學發展的基本特征和21世紀化學發展的趨勢,明確

現代化學作為

中心學科在科學技術中的地位。

3.讓學生了解現代化學科學的主要分支以及在高中階段將要進行哪些化學模塊

的學習,

及這些課程模塊所包含的內容。

二.過程與方法目標

1.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查閱相關資料進行分析概括的能力。

2.通過交流研討與實驗探究,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新意識,

從而悟

出學好化學的科學方法。同時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交流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的

1.通過化學史的教學,使學生認識并欣賞化學科學對提高人類生活質量和促

進社會發展的重要作用。

2.通過化學高科技產品及技術介紹,聯系生產、生活實際,了解化學學科的

發展和形成過程,認識化學的創新性和實用性,了解我國著名的化學家在化學

科學的貢獻和成就,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

3.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引導學生思考“化學與社會”、“化學與

職業”等問題,激發學生的社會責任感,關注與化學有關地社會問題,引領學

生進入高中化學的學習。

【說教學重點、難點】

使學生知道化學是在原子、分子層次上認識物質制備新物質的一門科學物質

的。

【說教學過程】

[引言]

通過初中化學課程的學習,我們已經了解了一些化學知識,面對生機勃勃、

變化無窮的大自然,我們不僅要問:

是什么物質構成了如此豐富多彩的自然界?

物質是怎樣形成的?物質是如何變化的?

怎樣才能把普通的物質轉化成更有價值的物質?

或許你也在思考,那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吧,相信通過今后的學習,你對

化學會有一個全新的認識。

情景一:溶洞景觀圖片

[問題和思考]溶洞是怎樣形成的?為什么溶洞的形態會發生變化?

[學生交流與討論]

[實驗探究]在澄清石灰水中通入適量的二氧化碳,觀察現象;繼續通入過

量的二氧化碳,最后將溶液加熱煮沸,觀察現象。

[交流與研討]

通過初中化學課程的學習以及上面的介紹,你對化學科學有了哪些認識?

你能否用簡短的幾句話或幾個詞語描述一下你心中的化學?

組織學生交流討論發言,并及時給予鼓勵。

[板書]第一節走進化學科學

[閱讀與講述]課本第2-3頁內容,進入主題

[板書]一、化學是創造性的、實用的科學。

[交流與研討]

1、在你的日常生活中,經常用到哪些化學物質?知道它們是怎樣獲得的?

你能從生活中或親身體驗來談談化學實用性具體表現在哪里嗎?

2、舉例說明化學科學的特征就是認識分子和制造分子;化學家能夠設計出

具有特殊性質或功能的新分子,創造出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質。化學是一門具有

創造性的科學。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引導學生感受:人們應用化學學科不但可以從自然界

中認識、提取很多物質,或從已有物質出發制造這些物質,而且能夠設計出具有

特殊性質或功能的新分子,創造出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質。體會化學學科在人類

的生產、生活中有著重要作用。

■從自然物質中認識物質的性質和結構、把它們從礦物、巖石、或生物體中提取

出來。

■從現有的物質制造出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質,以滿足人類科研、生產、生活的

需求。

■目前已發現和創造的化合物已經超過3500萬種。且每年以幾百萬種的速度增

長。

如果沒有化學科學:

■20世紀初的合成氨技術一一人類將面臨饑餓的威脅;

■抗生素、抗病毒新藥的成功研制一一人類將難以擺脫病魔;

■合成塑料、纖維、橡膠、硅芯片和光導纖維一一人類將不可能進入信息時代;

■玲瑯滿目的化妝品和功能各異的食品添加劑一一人類生活不會如此豐富多彩。

[板書]二、化學科學的形成和發展

[閱讀、交流與研討]人類社會開始化學實踐從什么活動開始?化學發展歷程

分幾個階段?在化學發展的每個階段特征是什么?列舉一些不同時期的重大發現

或重要技術。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

■古代:最早的化學實踐活動是地球先民們生火取食、之后人們學會了燒制陶瓷、

冶金、釀酒,并希望制出長生不老藥或把廉價金屬煉制成金。

■近代:

■1661年,英國化學家、物理學家波義耳提出化學元素的概念,標志著近代化

學的誕生。

■1771年,法國化學家拉瓦錫建立燃燒現象的氧化學說,使近代化學取得了革

命性的進展。

■1803年,英國化學家、物理學家道爾頓提出原子學說,為近代化學的發展奠

定了堅實的基礎。

■1869年,俄國化學家門捷列夫發現元素周期律,把化學元素及其化合物納入統

一的理論體系。

近代化學發展過程中的四個里程碑,化學始終沿著原子學說這一主線發展,

也展現了化學發展過程中從宏觀(物質、元素)到微觀(原子),從感性(物質

性質)到理性(元素周期律)這一逐步深入的認識過程。也體現了化學是在原子、

分子層次上研究物質的自然科學。

■現代:

現代化學的重要成就:從宏觀向微觀的深入研究中,發現了放射性同位素,

建立了現代量子化學理論、崛起了合成化學;創立了高分子化學;化學動力學與

熱力學得到了開創性研究;化學工業迅速發展;并在原子、分子水平上深入對物

質進行研究;

現代化學的研究手段不斷提高,有:X射線、原子吸收光譜、紅外光譜、質

譜、核磁共振和交叉分子束技術等。用于分析和測試物質結構,跟蹤化學反應歷

程。

現代化學的發展帶動和促進了相關科學的進一步發展。如化學家對蛋白質化

學結構的測試和合成,使人們對生命過程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如近年來化學與生

物科學共同揭示了生命的遺傳物質DNA的結構和遺傳規律,使生命科學進入研

究基因組成、結構和功能的新階段。

閱讀教材資料在線一一20世紀諾貝爾化學獎獲獎成果舉例

[交流與研討]20世紀化學發展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要引導學生從以下幾方面感受到:

研究層面:由宏觀深入到微觀,由表象深入到本質;比如:物質微觀結構的

研究逐漸深入;化學反應的機理逐漸明了;人類基因已經解碼,神秘的生命現象

正被逐漸揭示開來。

研究手段:從簡單的試管燒杯實驗發展到利用試管燒杯和許多復雜精密儀器

達到實驗設備的現代化;研究更加微觀化、定量化;由單純的化學手段發展到化

學的、物理的、計算機科學的等多種手段。

[閱讀與講述]課本第5—6頁

[板書]三、化學科學的探究空間

[交流與研討]

1、學家們對物質世界的研究重心逐漸朝哪些方向轉移?

2、如何理解化學是21世紀的“中心科學”?

提示:①在微觀層面上操縱分子和原子,組裝分子材料、分子器件和分子機

器。②揭示生命現象的奧秘,為提高人類生活質量,使生活更舒適、更安全、更

幸福③解決人類面臨的挑戰。例如:人口控制問題、健康問題、環境問題、能源

問題、資源與可持續發展問題等……④由化學向其他科學滲透,從單一學科發展

到綜合學科、邊緣學科。

提示:從化學與以下幾個方面的聯系上加以理解:

①化學與科學技術的聯系;②化學與科學發展史的聯系;③化學與材料的

聯系;④化學與能源的聯系;⑤化學與環境的聯系;⑥化學與生命科學的聯系。

■1.化學家可以在微觀層面上操縱分子和原子,進行分子擴展以及組裝分子

材料、分子器件和分子機器(如碳納米管分子導線、分子開關、分子磁體、分子

電路和分子計算機)等。

■2.利用現代化學技術,解決能源和資源的合理開發,環境污染的治理等問

題,制造出對環境無害的化學品和生活用品,減少對環境的污染,保護生態環境。

■3.化學科學將繼續推動材料科學的發展,創造各種新型功能材料不斷豐富

與人類的生存和發展息息相關的物質世界。

■4.進一步在分子水平上了解疾病的病理,尋求有效的防治措施,促進人類

的身心健康。

小結:

化學是在原子、分子層次上認識物質的結構、性質,變化規律的自然科學。它

具有實用性和創造性,并有巨大的探索空間。已成為現代科學中的“中心學

科”。

[師生交流與思考]1、化學科學與人類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類社會的發展密

切相關,研究領域十分廣泛。你對化學科學研究的哪些問題感興趣?(由學生自

由發揮,各抒己見)

[電腦展示]與化學緊密相關的的一些產品和職業,如:新型藥物、導電塑

料、新型建筑材料、藥物研制人員、化學科研人員、化學教師、化工廠工人、質

檢人員、環境保護工作人員、醫生等。有統計數字顯示發達國家科研人員中,50%

是化學、化工專家。選擇化學會使我們未來的發展方向非常廣闊

2.高中階段你將走過怎樣的化學學習歷程?你對高中化學的哪些選修模塊感

興趣?

[電腦展示]高中化學課程學分構成,三個階段的中學化學課程,必修模塊內

容簡介,必修《化學1》、《化學2》的教材體系結構,選修模塊內容簡介。

知識拓展

璀璨的分子明星:

1.NH3(1909年、德國哈伯)

2.硝化甘油(19世紀六十年代、瑞典諾貝爾)。

3.N0(1992評為明星分子。

1998年三位科學家因此獲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

4.富勒烯C60(1996年三位美、英科學家因此獲諾貝爾獎),此后還有碳納米管

等。

化學學科的分支和發展:

傳統的無機化學、有機化學、分析化學、物理化學。20世紀50年代后發展了高

分子化學、化學工程學、環境化學、生物化學、地球化學、量子化學、結構化學

等。

[結束語]

■我國的經濟發展越來越離不開化學,我國的高校有250多個化學院系,各類

化學研究機構近千個,化學在我國成為一門中心學科已是不爭的事實。我國石油

與石油化工企業有80萬家之多。

我國所面臨的人口控制、健康、環境、能源、資源與可持續性發展等問題,

都需要我國化學家們從化學角度、用化學方法來解決這些問題。

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深深地感到生活中化學無處不在。化學在人類進步中

起到十分關鍵的作用。今天,化學已發展成為材料科學、生命科學、環境科學和

能源科學的重要基礎,成為推進現代社會文明和科學技術進步的重要力量,并且

在為解決人類面臨的一系列危機,如能源危機、環境危機和糧食危機等做出積極

的貢獻。相信大家一定特別想學好化學,也一定能學好化學,化學也將為你自己

的發展提供一個舞臺,實現你的心中的夢想。

我衷心希望在座的同學們部分同學們,將成為21世紀我國化學科研隊伍或

化學工作者中的一員佼佼者,為振興我國化學事業奉獻自己的聰明才智。

課后作業:

寫一篇課后感。通過這節課的教學,你感受到化學就在你身邊了嗎?化學能

將為你自己的發展提供一個舞臺嗎?OOOOOO

(文體不限,至少400字)

第2節研究物質性質的方法和程序說課稿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內容、地位和作用

【教材內容】

【地位和作用】

研究物質的性質是化學科學的主要任務之一,為此,掌握研究物質性質

的科學方法是十分必要的。學生在初中化學學習中已經運用觀察、實驗、分

類、比較等方法認識r氧氣、氫氣、二氧化碳等物質的性質,為他們系統地

總結整合研究物質性質的方法奠定了基礎。本節教學內容具有承前啟后的作

用,在運用有關方法研究鈉及其化合物性質的過程中,既可加深學生對觀察、

實驗、分類、比較等方法的認識,為他們后續學習其他物質的性質提供指導,

同時又可使他們系統地學習鈉及其化合物的知識,達到課程標準對「金屬鈉

的教學要求。

本節教學既是學科研究方法討論課,也是物質性質研究課。通過本節教

學,不僅能讓學生接受科學思想方法的熏陶,掌握研究物質性質的方法和金

屬鈉的有關知識與技能,而且能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合作學習的能力等,加深他們對化學科學的認識,增強他們運用科學的思想

方法指導自己行為的意識。

2.教學目標

根據課程標準、教材內容確定本節教學的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①使學生了解金屬鈉的物理性質及主要的化學性質,認識鈉是一種很活潑的

金屬。

②使學生了解氧化鈉和過氧化鈉的物理性質和主要的化學性質。

③使學生進一步熟練藥品的取用,加熱等基礎實驗操作。

【過程與方法】

①通過引導學生觀察、分析實驗現象,讓他們體會怎樣科學、合理地運用

觀察方法。

②通過對鈉跟氧氣的反應的實驗探究,讓學生體會實驗方法在化學研究中

的作用,并認識到實驗過程中控制實驗條件的重要性。

③在歸納金屬鈉性質的過程中,讓學生體驗分類、比較等研究方法在學習

和研究物質性質過程中的應用。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①通過對金屬鈉性質的探究,加深學生對化學科學的認識,激發他們學習

化學的興趣,讓他們樂于探究物質變化的奧秘。

②通過系列實際問題的解決,使學生增強靈活運用各種研究方法的意識。

3.教材的重點和難點

根據課程標準、教材內容、學生已有知識結構和認知水平確定本節教學

的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觀察、實驗、分類、比較等方法的認識,金屬鈉的化學性質。

【教學難點】在研究物質性質時能夠靈活運用各種方法意識的形成;金屬鈉

與水的反應。

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在教學中要特別注意引導學生強化在探究鈉及其

主要化合物時對于各種方法的靈活運用;強調通過觀察和實驗來認識金屬鈉與水

的反應,并正確地書寫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二.教法、學法和教學用具

1.教法與學法

根據教材分析和教學目標,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本節教學主要圍繞建構

學習、探究學習、合作學習確定教法和學法。在教學中提出具有思考性的問題并

形成科學的問題串,引導學生沿著導學案制定的科學思路,自主學習有關內容或

動手操作實驗,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分組討論交流,進行合作學習,最終達到解

決問題的目的。在這一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他們的各種能力;

教師要做好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注意對學生學習活動的指導。

2教學用具

相應實驗儀器和藥品,計算機輔助教學系統。

三教學程序

【課前準備】

1.在初中化學學習中,你是怎樣認識氫氣、氧氣等物質的性質的?

2.在初中化學學習中,你對物質的分類和化學反應的分類都有了哪些認識?

3.你能通過比較找出氫氣的實驗室制法和二氧化碳實驗室制法的異同點嗎?

4.在物質性質研究方法方面你還有哪些問題準備在課堂學習中與老師和同學一

起討論的?

【情境設置】

(利用研究方法重要性的故事引出問題)

高斯在上小學的時候,有一次數學老師出了個題目,1+2+-+100=?由于

看出1+100=101,2+99=101,…50+51=101共50個101,因而高斯立刻答出了5050

的結果,此舉令老師稱贊不已。由此可以看出方法對于解決數學問題是十分重要

的。

那么,在化學上研究物質性質時也需要使用一些科學的方法嗎?研究物質性

質的方法主要有哪些?你在研究物質性質的過程中有什么經驗教訓嗎?

【新課的展開一問題探究】

第一部分:了解研究物質性質的基本方法

下列是研究物質性質常用的基本方法,你對它們是如何認識的?應用這些方法時

各應注意些什么問題?

(1)觀察法:

(2)實驗法:

(3)分類法:

(4)比較法:

(參考教材有關內容自主學習,然后分組合作討論并進行總結)

第二部分:探究金屬鈉的性質一觀察、實驗、分類、比較方法的運用

1.分組實驗探究

實驗與觀察

步驟現象

展示金屬鈉的保存情況

取出金屬鈉后用小刀切割

觀察金屬鈉的切面及變化

思考

(1)金屬鈉為什么要保存在煤油里?這說明金屬鈉具有什么樣的性質?

(2)金屬鈉很容易切開嗎?這說明金屬鈉具有什么樣的性質?

(3)金屬鈉的新切面有無光澤?放置一會呢?這說明金屬鈉具有什么樣的性質?

過渡性問題的提出

為隔絕與空氣接觸,將金屬鈉保存在煤油中,那么,保存在水里行不行?

實驗與觀察:

實驗內容:將一小塊鈉放入滴有少量酚獻溶液的水中,注意觀察所發生的所有

現象,并隨手做好記錄:

結論

現象

思考:思考下列系列問題組,分析上述現象所能得出的結論

(1)鈉塊為什么會浮在水面上?

(2)鈉塊為什么會變為規則的小球?

(3)鈉塊為什么會在水面上作無規則的運動并發出絲絲聲?

(4)滴有酚獻溶液的水為什么變紅了?

(5)上這些現象各說明金屬鈉具有什么性質?你能自己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

式嗎?

(做完實驗后在個人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小組內交流)

與金屬鐵的化學性質進行比較

(1)你認為金屬鈉能夠像鐵一樣與鹽酸反應嗎?

(2)金屬鐵與硫酸銅溶液反應生成金屬銅和硫酸亞鐵,請你預測:金屬鈉與硫

酸銅溶液能夠反應嗎?如果能反應,應該得到什么產物?

資料顯示:金屬鈉與硫酸銅反應生成一種藍色沉淀并放出一種氣體,這是

為什么?你能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嗎?

(在個人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小組內交流)

2演示實驗研討

金庸前與氧乞的反應

過渡性問題提出

金屬鈉在空氣中很容易被氧化,它在常溫下與在加熱的情況下氧化,結果一樣

嗎?

實驗與觀察

條件現象結論及化學方程式

控制

常溫

加熱

思考

(1)實驗所得到的現象是否相同?所得產物的顏色分別是怎樣的?

(2)資料顯示:Na20和NazOz的顏色分別是白色和淡黃色,你能分析上述

現象所能推導出的結論嗎?你能寫出金屬鈉在加熱條件下與氧氣反應的化學方

程式嗎?

類比金屬鐵的化學性質

你認為金屬鈉還能夠與其他非金屬單質反應嗎?如果能反應,試寫化學方程

式。

(做完實驗后在個人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小組內交流)

3.概括整合

(首先個人總結金屬鈉的性質,寫出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然后小組內交流;

再在班上展示-------比一比哪一組總結得科學、全面、形式新穎)

第三部分:認識氧化鈉與過氧化鈉一分類、比較方法的運用

.氧化鈉與過氧化鈉的對比

NazONazOz

顏色狀態

生成條件

相對穩定性

用途

(小組內集體總結)

思考

1.類比Ca()的化學性質,你認為NazO能夠與哪些物質反應?試寫出化學方程式。

2.資料顯示:NazOz能夠發生如下反應,對比NazO的化學性質,請體會其中的

異同點。

2Na202+2H20=4Na0H+021

2Na2()2+4HCl=4NaCl+2H2O+O2T

2Na2()2+2C02=2Na2co3+O21

(個人思考后小組交流)

【小結】

【鞏固練習】

1.將一粒金屬鈉和一塊銅片分別放在實驗桌上,研究其在空氣中的穩定性。從

研究物質性質基本方法的方面來說,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包

括。如果放置足夠長的時間,預測金屬鈉可

能發生的變化依次為O

2.過氧化鈉(Na202)是一種淡黃色固體,能與水反應。常用在呼吸面具和潛水

艇里作為氧氣的來源,還可用作熔礦劑,使某些不溶于酸的礦

物分解。用脫脂棉包住約0.2g過氧化鈉粉末,置于石棉網上,

往脫脂棉上滴水,可觀察到脫脂棉劇烈燃燒起來。

回答:(1)由實驗現象所得出的有關過氧化鈉與水反應的結

論是:

a.有氧氣生成;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研究性學習小組擬用右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以證明上述結論。

①用以驗證結論a的實驗方法是:;

②用以驗證結論b的實驗方法是:o

(首先個人思考然后小組內交流;再在班上展示-------比一比哪一組解得科學、

準確、方法得當)

【布置作業】

課后練習:1.

【板書設計】

一.了解研究物質性質的基本方法

二.探究金屬鈉的性質一觀察、實驗、分類、比較方法的運用

1.物理性質

2.化學性質

⑴與水的反應

⑵與酸的反應

⑶與鹽溶液的反應

⑷與非金屬單質的反應

三.認識氧化鈉與過氧化鈉一分類、比較方法的運用

化學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質的量說課稿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與作用

1、本節內容是深入學習化學的橋梁

化學的特征就是認識分子,制造分子,物質的量為高中深入理解微觀粒子與

宏觀物質之間的聯系從本質上認識物質架設起橋梁。

2、本節內容是中學化學計算的核心與基礎

物質的量是中學化學計算的中心,本節對于培養學生的化學計算技能和構成

中學化學計算體系,有著不可忽視的啟蒙作用。

(二)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1、初步理解物質的量的涵義,了解這一概念提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了解阿伏加德羅常數的涵義

3、了解物質的量、物質的粒子數與阿伏加德羅常數的關系

情感能力目標

通過對概念的透徹理解,培養學生嚴謹、認真的學習態度及抽象思維能力。

(三)教學重點、難點

1、物質的量及其單位。

2、物質的量與微觀粒子數關系。

(四)教具準備

多媒體量筒水

二、教法闡述

(一)教學內容特點

1、物質的量是聯系微觀世界和宏觀世界的橋梁。

2、概念多且較抽象,理論性強,教學難度較大。

3、計算多,實用性強,能力要求高.

(二)以往教學得失

以往教材重在知識體系的完整性,教學中教師以課堂、課本為中心的知識傳

授,忽視學生自身認知水平和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

(三)教學方法

問題引導下的自主建構與活動建構的教學模式。

教學中注意

1.正確掌握教材內容的深度和廣度

2.加強教學的直觀(直觀比喻、形象化教學)

3.重視新舊知識的密切聯系

(四)重、難點突破方法

1、創設情景引入概念2、活動建構分析概念

3、練習應用完善概念4、遷移應用,提升概念

三、學法指導

1、準確抓住關鍵,準確把握概念的內涵與外延。

2、系統以物質的量為中心的多個物理量轉化關系易混淆,應及時總結、

歸納知識體系。

3、靈活對知識應用研究舉一反三,靈活運用。

師生活

內容

教學

意圖

程設計

引入

后教師

考回答

學生思

g小米

10k

得知

如何

看:你

想想

活常

從生

的出發,

定數目物品

形成一

大倍數

質,擴

小物

1、微

有多少

質自

以物

便。

究更方

以使研

集體可

mL水

:18

展示

微觀

大宏觀

量物質

量來計

等物理

、體積

質量

新2、用

?質

?體積

水呢

多少

這是

問:

手引

辨系入

法分

肉眼無

是由

物質

悉,但

家很熟

量?

粒子構

等微觀

、離子

原子

分子、

HzO的分

少個

有多

一數

細數

請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