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工業發展研究史講義_第1頁
石油工業發展研究史講義_第2頁
石油工業發展研究史講義_第3頁
石油工業發展研究史講義_第4頁
石油工業發展研究史講義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10/22Page1第四講世界石油工業的發展歷程

2024/10/22Page2特點三

石油工業在一些國家逐步形成完整的工業體系,一批規模比較大的石油公司已經形成,出現了壟斷。

2024/10/22Page3標準石油公司已經控制了美國的煉油業,同時也帶來一個很大的問題:怎么經營管理好這么多的分散在全國各地的煉油企業?多德上任后,成立“托拉斯(Trust)”,英文原意是信托。各州的公司可以用一樣的名字,采取一樣的經營方式,上頭有一個共同的執行委員會來指揮。各州公司的股票委托給一個托管委員會來掌握。公司以托管的名義發行股票,所有的股東憑此股票分享紅利。這樣,名義上各自獨立的分設在各州的公司,都在托管委員會和執行委員會的控制下。1882年標準石油公司召開股東大會(被兼并的各家煉油企業老板都是股東),正式組成9個人的托管委員會,美國乃至世界上第一個托拉斯誕生了。

2024/10/22Page41890年美國國會通過了《謝爾曼反托拉斯法》,它規定,“任何契約、任何企業的合并不能以托拉斯或其他類似形式出現”。

2024/10/22Page5在所分拆后的實體中,其中一個最大的就是原先的控股公司新澤西標準石油公司,幾乎擁有凈產值的一半,后來成了埃克森石油公司,在各公司中一直居于領先的地位。

2024/10/22Page6居第二位的是擁有凈產值9%的紐約標準石油公司,后來成了美孚石油公司;

2024/10/22Page7還有標準石油(加利福尼亞)公司,后來成了雪佛龍公司;美國雪佛龍公司,美國第二大石油公司,業務遍及全球180個國家和地區。2001年10月,雪佛龍以390億美元兼并了其主要競爭對手之一德士古(Texaco),并以雪佛龍-德士古作為公司的名稱。2005年5月9日雪佛龍德士古宣布,更名為“雪佛龍公司”。

2024/10/22Page8俄亥俄標準石油公司,后來成了索亥俄公司和BP公司的分公司;印第安那標準石油公司,后來成了阿莫科公司;大陸石油公司,后來成了科諾科公司;大西洋公司,后來成了大西洋福田公司的一部分,后來又成了太陽石油公司。這些新的實體都在各自的地盤內迅速發展。

2024/10/22Page9隨著國際石油業的發展,國際上形成了七家有著雄厚實力的石油公司,分別是埃克森公司、英荷殼牌石油公司、美孚公司、德士古公司、BP公司、雪佛龍公司、海灣石油公司,人們以石油七姐妹作為這七家國際石油大公司的愛稱。

2024/10/22Page10特點四

這一時期是石油科學技術的“幼年時期”。

2024/10/22Page11首先,石油地質學出現萌芽。19世紀60年代,加拿大地質家泰利·亨特(T.SterryHunt)就提出了背斜理論的雛形,總結早期的找油實踐,指出了石油儲集必須的四個條件

2024/10/22Page12當時最重要的找油和開發油田技術就是鉆井。19世紀末出現了有轉盤的簡易旋轉鉆機。20世紀初相繼出現了泥漿鉆井工藝,牙輪鉆頭,下套管固井等技術。實際上,直到20世紀20年代初,各地的主要鉆井手段還是沖擊鉆機。

2024/10/22Page13油田開發處于盲目狀態。任何地方一發現石油,在發現井周圍,就會有許多人一擁而上,井架挨著井架,一口井挨著一口井。能自噴的井就讓它噴,不能自噴的井用手動泵或蒸汽動力泵抽。抽不出油來就丟棄掉。20世紀初陸續出現桿式抽油泵、水力活塞泵,但廣泛采用它們是20年代以后的事。

2024/10/22Page14油氣儲運技術進展最快,因為源源不斷的石油開采出來,必須把它們儲存和運走。最初的出游工具是啤酒桶,駁船、帆船、馬車、鐵路平板車上都用這種桶存油,直到現在,美歐國家還用桶作為基本計量單位。直到1913年才出現用螺栓鏈接的鋼質儲油罐。60年代中期開始出現鐵路平板車和遠洋帆船上裝立式儲罐。70年代有了鐵路平板車上的臥式油罐。

2024/10/22Page15石油戰爭

比那派(羅馬尼亞)

(圖中為輸油管道)1862年,即德雷克井出油的第三年,油田上出現第一條用鑄鐵管鏈接的短距離的原油管道。1879年有了第一條輸往外地煉油中心的長輸油管道。

2024/10/22Page16特點五

1914年-1917年發生的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一次顯示了石油的重大價值。

2024/10/22Page171914年9月,德軍長驅直入,直逼巴黎。在這危機關頭,巴黎空防司令約瑟夫·加利埃尼將軍,于9月6日晚上,組織巴黎3000輛出租車,兩天兩夜連續運送數萬名將士奔赴前線,使法軍于9月8日全線反擊,奪取了勝利。這是整個戰爭的轉折點。

2024/10/22Page18另一方面,英軍在1916年索姆河戰役中首次使用“陸上巡洋艦”——坦克。1918年,在亞眠(法國北部城市)一線,456輛坦克大破德軍防線,發揮了決定性作用,協約國軍隊在戰爭中依靠大量汽車(包括美國運去的5萬輛),大大增強了軍隊的機動性。一戰結束時,英國陸軍已擁有5.6萬輛卡車、2.3萬輛汽車、3.4萬輛摩托車。

2024/10/22Page19戰爭中首次使用了飛機,不僅有轟炸,還有戰斗機。到一戰快結束時,飛機的速度已經超過每小時120英里,戰爭期間,英法德意四國生產了近20萬架飛機。戰術轟炸在戰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在海上,戰前已完成了“煤改油”的英國軍艦,在速度、活動范圍、燃料補充上,都比德國以煤為燃料的船隊更加優越。1916年5月31日,德英海戰后,英國從此完全控制了北海,迫使德國海軍無法出港。戰爭證明了,石油對于軍事力量是何等重要。法國總統克列孟梭說:“法國軍隊不能哪怕有一時一刻缺少石油,”“在明天的戰爭中,石油是血液那樣必不可少的東西”。協約國石油的第一大供應者是美國。戰爭大大推動了美國石油工業的發展,其石油產量的四分之一出口支持協約國,提供了戰時協約國石油需求的80%。第一次世界大戰刺激了石油需求,引起了人們對石油的重視,促進了世界石油工業新的高漲。

2024/10/22Page20世界石油工業的第二個階段(1920—1945年)

2024/10/22Page21特點一

汽車工業的迅速發展和汽車進入千家萬戶,汽油的需求急劇增加,使石油工業進入了“汽油時代”。

2024/10/22Page22汽車是德國人戴姆勒和本茨在1883年和1885年先后發明的。1903年福特在美國成立福特汽車公司,開始把汽車生產產業化。1904年第一輛汽車售價達8000美元。1908年通過技術進步,車價降到850美元;1911年福特公司改進企業管理,并首先采用流水線生產汽車。它退出的4汽缸、20馬力的T型車,實現了“大眾化”,價格大幅度降低。1926年,每輛車的售價才260美元。于是,汽車在美國風靡一時。1911年美國生產汽車19.9萬輛,1927年一年的銷售量達到1500萬輛。20年代末,美國已經擁有汽車2310萬輛。

2024/10/22Page23汽車需要汽油。1911年,汽油的銷售量首次超過煤油。汽油需求的急速增長帶動了石油生產的迅速增長。1919年美國每天的石油需求量是103萬桶,1929年達到258萬桶。石油在能源中的比重從10%增長到25%

2024/10/22Page24世界石油總產量在這一階段保持了快速增長的勢頭。全球石油總產量,1920年6.9億桶,1925年10.7億桶。1930年14.1億桶,1935年16.5億桶,1940年達21.5億桶。20年增長了2倍。1921年首次突破1億噸大關,1934年突破2億噸,1941年突破3億噸。1945年世界石油總產量達到3.5億噸。

2024/10/22Page25特點二世界上石油生產的范圍和規模迅速擴大,除了20世紀10年代在古巴、哥倫比亞、委內瑞拉、捷克斯洛伐克、阿爾巴尼亞、摩洛哥、埃及、巴基斯坦先后發現油田外,20~40年代,又有五大洲的一批國家進入產油國的行列,其中最主要的一是委內瑞拉上升為第二大產油國;二是中東阿拉伯國家相繼發現大型和巨型油田。

2024/10/22Page26南美洲的委內瑞拉有"石油之國"的美稱。首先進入委內瑞拉的是英荷殼牌。它1913年開始在油苗眾多的馬拉開波湖(“石油之湖”)附近鉆探,第二年發現梅內格蘭特(MeneGrande)油田,1917年建立第一座煉油廠,才正式開始生產石油。1922年12月,巴羅索1號油井發生強烈井噴,估計日產量達10萬桶左右。發現了拉羅莎(LaRosa)大油田。于是,100多家公司蜂擁而至,在委內瑞拉開展大規模的勘探。1926年在湖中發現拉古尼亞斯(Lagunillas)大油田。1930年在東委內瑞拉發現基里基爾(Quiriquire)油田。1921年委內瑞拉產油140萬桶,1929年達到13700萬桶,8年幾乎增長100倍,僅次于美國而成為世界第二大產油國

2024/10/22Page27在中東,1925年,一支英法美地質學家組成的聯合地質調查組在美索不達米亞進行了考察,發現了一批前景良好的地質構造。1927年10月15日凌晨,伊拉克的巴巴古古1號井探井喜噴原油。這是中東阿拉伯地區第一口噴油井,發現了第一個大油田——基爾庫克(Kirkuk)大油田,拉開了中東阿拉伯世界石油工業大發展的序幕。

2024/10/22Page281931年10月,加利福尼亞標準石油公司開始在巴林鉆探,1932年5月發現了石油,1933年獲沙特阿拉伯的石油租借地。與此同時,海灣石油公司與英波石油公司合伙,于1935年獲科威特的找油特許權。1938年2月,科威特發現特大油田——大布爾干油田;3月,沙特發現達曼油田。

2024/10/22Page29中東向人們展示了誘人的前景。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斷了中東的勘探活動,一部分油井也關閉了

2024/10/22Page30世界石油生產的重心仍然在美國。美國仍然是世界第一大產油國。20世紀20年代和30年代初,由于物探技術的興起,在美國的東南部沿海地帶和西部的加利福尼亞陸續發現多個大油田和特大油田,如:20年代初加州洛杉磯盆地連續發現信號山(SignalHill)、亨廷頓灘(HuntingtonBeach)、圣菲泉(SantafeSprings)等大油田;1922年阿肯色州發現該州最大油田斯馬科沃(Smackover);1928年發現俄克拉荷馬城(OklahomaCity)大油田;1930年發現東德克薩斯(EastTexas)特大油田(儲量超過6.8億噸)。1923年美國產量占世界總產量的71.5%,1930年和1935年分別占63.6%和60.2%,1940年占62.9%,也就是說,全世界幾乎2/3的石油產自美國。

2024/10/22Page3120年代一系列大發現,特別是1930年10月“喬伊納老爹”發現了東德克薩斯大油田。生產的無政府狀態導致原油“泛濫”成災。

2024/10/22Page321931年8月東德克薩斯的原油產量達到每天100萬桶,占美國需求量的一半。石油產量飛速增長遠遠超過市場需求。然而,美國經濟卻陷入了大蕭條,需求減少。原油價格降到每桶13美分。石油生產商們叫苦連天。8月初,俄克拉荷馬州政府首先宣布全州進入緊急狀態,實行軍事管制,關閉各主要油田,由自衛隊進駐,直到油價回升到每桶1美元。8月17日,德克薩斯州州長宣布東德克薩斯處于“公開暴動和叛亂狀態”,派自衛隊和警察進駐油田,停止生產石油。隨后,政府發布按比例分配產量的指令。但不起作用。1933年5月,東德克薩斯油田上產,油價降到4美分。聯邦政府不得不采取緊急措施。一方面,為各產油州規定每月產量限額,同時嚴厲打擊非法生產的“熱油”;另一方面,實行石油進口稅制度,限制國外(主要是委內瑞拉)石油沖擊國內市場。這一政府對石油工業的調控體制發揮了作用。1933年到1940年,美國市場上原油價格保持在每桶1~1.8美元的水平上。

2024/10/22Page33特點三

1917年前蘇聯十月革命的勝利,使世界分為兩個陣營,也使世界石油工業分為兩個陣營。

2024/10/22Page34前蘇聯實行了與資本主義世界完全不同的經濟與社會制度,1921年對石油工業實現國有化,在石油工業中實行計劃經濟和政府對石油生產的直接管理。石油產品由國家分配,而不是商品。前蘇聯發揮其社會主義計劃經濟的優越性一面,集中國家的人力物力財力恢復石油生產,發展石油工業。20年代后期,就使石油生產恢復到了戰前最高水平(1900年產油1068萬噸),1930年上升到1845萬噸,已占世界總產量11%,超過委內瑞拉居第二位;1940年突破3000萬噸,達到3112萬噸,占世界總產量10.2%,保持第二位。不過,這個時期,它的原油生產主要仍在高加索地區,尤其是阿塞拜疆的巴庫地區。

2024/10/22Page35與此同時,在資本主義世界,1922年誕生了第一家國家石油公司——阿根廷國家石油公司(YPF)。而1938年墨西哥對外國石油公司在墨的資產實行國有化,成立了墨西哥國家石油公司(Pemex)。此前,1936年玻利維亞也實現了石油工業國有化。拉丁美洲國家率先開始石油工業國有化和由國家石油公司壟斷本國油氣勘探開采。

2024/10/22Page36特點四國際石油卡特爾形成。

2024/10/22Page37進入20世紀20年代,在資本主義世界,各大石油公司展開了激烈的市場爭奪。20年代中期,由于前蘇聯廉價原油出口逐漸增加,爆發了一場大規模的價格戰。結果兩敗俱傷。1928年9月,英荷殼牌董事長德特丁(HenryDetedin)邀請新澤西石油公司董事長梯格爾(WalterTeagle)和英波石油公司的首腦卡德曼(JohnCadman)在英國的阿克納卡里城堡進行會談,簽訂了“阿克納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