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燃氣泄漏現場風險控制預案TOC\o"1-2"\h\u5145第一章燃氣泄漏現場概況 3153141.1現場環境描述 346961.1.1地理位置 3213501.1.2周邊環境 3310491.1.3自然環境 3265361.1.4基礎設施 3273611.1.5泄漏原因 3273661.1.6泄漏源位置 4122151.1.7泄漏范圍 4114741.1.8泄漏物質 417481第二章燃氣泄漏檢測與預警 4156791.1.9檢測設備的選擇 444131.1.10檢測設備的使用 486581.1.11預警系統的建立 5119911.1.12預警系統的運行 524105第三章現場人員安全疏散 6217611.1.13規劃原則 626271.1.14規劃內容 6257401.1.15疏散信號 6207901.1.16疏散指揮 77068第四章燃氣泄漏現場隔離 7170041.1.17現場隔離區域的界定 7221121.1.18隔離區域類型及劃分標準 7291911.1.19核心隔離區措施 816601.1.20周邊隔離區措施 823251.1.21外圍隔離區措施 878871.1.22隔離區域聯動 811455第五章應急救援隊伍組建與培訓 8241981.1.23組建原則 870651.1.24隊伍構成 9321481.1.25培訓內容 968401.1.26培訓方式 93584第六章燃氣泄漏現場處置 10225891.1.27泄漏點識別 10165651.1現場人員應立即啟動泄漏點識別程序,通過觀察、嗅覺和聽覺等方法,迅速確定泄漏點位置。 10223891.2使用檢測儀器對泄漏區域進行檢測,以確認泄漏點的精確位置和泄漏量。 10291031.2.1泄漏點隔離 10232322.1在確定泄漏點后,現場人員應立即設立安全警戒線,對泄漏點周邊區域進行隔離,防止無關人員進入。 10160632.2采用隔離帶、警示標志等設施,保證警戒區域內的安全。 1086642.2.1泄漏點控制 10177243.1根據泄漏原因,采取相應的控制措施: 10182283.2對于無法立即修復的泄漏點,應采取臨時防護措施,如設置防護罩、噴水霧等,以降低泄漏對周邊環境的影響。 10180033.2.1泄漏氣體稀釋 1075731.1采用噴水霧、通風等方法,將泄漏氣體稀釋至安全濃度以下。 10119971.2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利用消防水槍、水炮等設備,對泄漏區域進行噴水稀釋。 10140921.2.1泄漏氣體收集 1099532.1使用移動式氣體收集裝置,對泄漏氣體進行收集,防止其擴散。 10186632.2收集到的泄漏氣體應妥善處理,保證不對外界環境造成污染。 10118252.2.1泄漏點修復 10318613.1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對泄漏點進行修復。 11140043.2修復過程中,現場人員應穿戴防護裝備,防止泄漏氣體對人體造成傷害。 11313623.2.1環境監測與修復 11292914.1對泄漏區域進行環境監測,保證泄漏氣體不會對周邊環境造成長期影響。 11122664.2對于受污染的土壤、水體等,采取相應的修復措施,使其恢復至正常狀態。 11312794.2.1信息上報與溝通 11316885.1及時向上級領導和相關部門報告泄漏情況,保證信息暢通。 11234745.2與部門、社區、企業等利益相關方保持溝通,協調泄漏處理工作。 1115362第七章調查與分析 1120566第八章應急物資與設備保障 1249275.2.1應急物資 12112085.2.2應急設備 13234375.2.3物資與設備儲備 14185765.2.4物資與設備調配 1449315.2.5物資與設備維護 14107305.2.6人員培訓與演練 1415840第九章燃氣泄漏現場環境保護 1514505.2.7監測目的 15166325.2.8監測內容 15158645.2.9監測方法 15177735.2.10監測頻次 15210245.2.11控制原則 15101155.2.12控制措施 16181345.2.13應急處理 1652715.2.14后續處理 1618840第十章預案演練與評估 16111305.2.15演練目的 16123065.2.16演練原則 16237485.2.17演練內容 16152805.2.18演練組織 17293365.2.19演練時間 1727595.2.20演練頻次 1791395.2.21評估內容 17112575.2.22評估方法 17296225.2.23改進措施 17117135.2.24評估周期 17第一章燃氣泄漏現場概況1.1現場環境描述1.1.1地理位置燃氣泄漏現場位于市區路號,地處城市中心區域,周邊有居民區、商業設施及企事業單位。現場附近交通便捷,距離最近的公交站點約500米,距離地鐵站約1公里。1.1.2周邊環境(1)居民區:現場周邊有多個居民小區,人口密集,居民生活水平較高。(2)商業設施:現場周邊有商場、超市、餐飲店等商業設施,人流量較大。(3)企事業單位:現場周邊有企事業單位若干,涉及多個行業。1.1.3自然環境(1)氣候:現場所在地區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夏季炎熱,冬季寒冷。(2)地形:現場地勢平坦,無明顯的地形起伏。1.1.4基礎設施(1)供水:現場附近有供水管網,可滿足現場及周邊區域的供水需求。(2)供電:現場附近有供電設施,可保障現場及周邊區域的電力供應。(3)通訊:現場附近有通訊基站,可提供穩定的通訊服務。第二節燃氣泄漏源分析1.1.5泄漏原因(1)設備老化:現場燃氣設備使用年限較長,部分設備存在老化現象,可能導致泄漏。(2)人為操作失誤:現場操作人員操作不當,可能導致燃氣泄漏。(3)外力破壞:現場附近施工、交通等原因可能導致燃氣管道損壞,引發泄漏。1.1.6泄漏源位置(1)燃氣管道:泄漏可能發生在燃氣管道的接口、閥門等部位。(2)燃氣設備:泄漏可能發生在燃氣設備如調壓器、流量計等部件。(3)燃氣儲罐:泄漏可能發生在燃氣儲罐的進出口、安全閥等部位。1.1.7泄漏范圍(1)小范圍泄漏:泄漏源附近半徑5米范圍內的泄漏。(2)中范圍泄漏:泄漏源附近半徑10米范圍內的泄漏。(3)大范圍泄漏:泄漏源附近半徑20米范圍內的泄漏。1.1.8泄漏物質燃氣泄漏物質主要為天然氣,其主要成分為甲烷,具有易燃、易爆、有毒等特性。在空氣中濃度達到一定范圍時,遇火源即可引發火災或爆炸。第二章燃氣泄漏檢測與預警第一節檢測設備的選擇與使用1.1.9檢測設備的選擇(1)檢測設備類型在燃氣泄漏檢測中,常用的檢測設備包括便攜式檢測儀、固定式檢測儀和在線檢測系統。應根據現場環境、檢測需求和投資預算選擇合適的檢測設備。(2)設備功能要求檢測設備應具備以下功能要求:(1)高靈敏度:能及時檢測到低濃度的燃氣泄漏;(2)高準確性:檢測結果誤差小,可靠性高;(3)抗干擾能力強:能在復雜環境中穩定工作;(4)快速響應:能在短時間內完成檢測任務;(5)易于維護:便于日常保養和維修。1.1.10檢測設備的使用(1)設備安裝與調試檢測設備安裝時,應遵循以下原則:(1)選擇合適的安裝位置,保證檢測設備能覆蓋到潛在的泄漏區域;(2)遵循設備說明書,保證設備安裝正確;(3)對檢測設備進行調試,保證其正常工作。(2)檢測操作(1)操作人員需經過專業培訓,熟悉檢測設備的使用方法;(2)檢測過程中,嚴格遵守操作規程,保證檢測數據準確可靠;(3)發覺泄漏時,及時上報,并采取相應的應急措施。第二節預警系統的建立與運行1.1.11預警系統的建立(1)系統設計預警系統應具備以下功能:(1)實時監測燃氣泄漏情況;(2)及時發出預警信號;(3)提供泄漏源定位信息;(4)與現場控制系統聯動,實現自動切斷氣源;(5)數據存儲與分析,為泄漏原因查找提供依據。(2)系統組件預警系統主要包括以下組件:(1)檢測設備:用于實時監測燃氣泄漏;(2)通信設備:實現數據傳輸和預警信號發送;(3)控制系統:實現自動切斷氣源;(4)數據處理與分析系統:用于存儲和分析泄漏數據。1.1.12預警系統的運行(1)系統調試在預警系統投入使用前,應對系統進行調試,保證其正常工作。調試內容包括:(1)檢測設備靈敏度測試;(2)通信設備信號傳輸測試;(3)控制系統功能測試;(4)數據處理與分析系統功能測試。(2)系統運行維護(1)定期對檢測設備進行校驗和保養,保證檢測數據準確可靠;(2)檢查通信設備,保證信號傳輸暢通;(3)監測控制系統,保證自動切斷氣源功能正常;(4)對數據處理與分析系統進行維護,保證數據安全。(3)預警響應當預警系統檢測到燃氣泄漏時,應立即啟動預警響應程序,包括:(1)發出預警信號,通知現場人員;(2)自動切斷氣源,防止泄漏擴大;(3)啟動應急預案,進行現場處置。第三章現場人員安全疏散第一節疏散路線規劃1.1.13規劃原則(1)保證疏散路線簡明、直觀,便于現場人員快速識別和遵循。(2)考慮現場地形、建筑結構及人員分布,保證疏散路線的合理性和可行性。(3)避免與火源、電源、危險品等潛在危險源交叉,保證疏散過程的安全性。(4)根據現場實際情況,設置多個疏散路線,以應對不同方向的緊急情況。1.1.14規劃內容(1)確定疏散路線:現場應至少規劃兩條以上的疏散路線,分別通往安全區域。(2)標識疏散路線:在地面、墻面等明顯位置設置疏散指示標志,引導人員快速找到疏散路線。(3)疏散通道設置:保持疏散通道暢通,保證通道寬度滿足人員疏散需求,不得堆放雜物。(4)設置臨時集結點:在安全區域設置臨時集結點,便于人員集合、清點人數及后續救援工作。第二節疏散信號與指揮1.1.15疏散信號(1)疏散信號的選擇:根據現場實際情況,選擇聲音、燈光等易于識別的疏散信號。(2)疏散信號的發布:現場負責人或安全管理人員在發覺燃氣泄漏時,立即啟動疏散信號,通知現場人員迅速撤離。(3)疏散信號的持續:在疏散過程中,持續發布疏散信號,直至所有人員安全撤離。1.1.16疏散指揮(1)指揮人員:現場負責人或安全管理人員擔任疏散指揮,負責組織、協調、指揮疏散工作。(2)指揮內容:a.指導現場人員遵循疏散路線,快速、有序地撤離;b.監督現場人員遵守疏散紀律,避免擁擠、踩踏等發生;c.及時調整疏散策略,應對突發情況;d.與救援部門保持溝通,了解現場救援進展,協助救援工作。(3)指揮方式:采用口頭、手勢、信號等多樣化指揮方式,保證指揮信息準確、迅速傳達至現場人員。第四章燃氣泄漏現場隔離第一節隔離區域劃分1.1.17現場隔離區域的界定(1)根據燃氣泄漏現場的具體情況,合理劃分隔離區域,包括泄漏源周邊區域、下風向區域和周邊建筑物等。(2)隔離區域應依據泄漏燃氣的種類、泄漏量、風向、風速等因素確定,保證現場人員及設施的安全。(3)在現場設立明顯的隔離警戒線,明確隔離區域的界限。1.1.18隔離區域類型及劃分標準(1)根據泄漏程度和風險等級,將隔離區域劃分為核心隔離區、周邊隔離區和外圍隔離區。(1)核心隔離區:以泄漏源為中心,半徑不小于50米的區域。(2)周邊隔離區:核心隔離區外圍,半徑不小于100米的區域。(3)外圍隔離區:周邊隔離區外圍,半徑不小于200米的區域。(2)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可對隔離區域進行動態調整。第二節隔離措施實施1.1.19核心隔離區措施(1)立即啟動應急預案,通知相關部門和人員。(2)切斷泄漏源周邊的電源、火源,降低風險。(3)對核心隔離區內的人員進行緊急疏散,保證人員安全。(4)設置警示標志,禁止無關人員進入。(5)對核心隔離區內的設施、設備進行安全檢查,發覺異常立即處理。1.1.20周邊隔離區措施(1)對周邊隔離區內的居民、單位進行告知,提醒注意安全。(2)加強周邊隔離區的巡邏,防止無關人員進入。(3)對周邊隔離區內的燃氣管道、電氣線路進行檢查,保證安全。(4)做好周邊隔離區內的應急物資準備,如消防器材、防護用品等。1.1.21外圍隔離區措施(1)對外圍隔離區內的居民、單位進行告知,提醒注意安全。(2)加強外圍隔離區的巡邏,防止無關人員進入。(3)對外圍隔離區內的燃氣管道、電氣線路進行檢查,保證安全。(4)做好外圍隔離區內的應急物資準備,如消防器材、防護用品等。1.1.22隔離區域聯動(1)加強與當地公安、消防、衛生等部門的溝通協調,共同做好隔離區域的安全工作。(2)根據進展,及時調整隔離區域劃分,保證現場安全。(3)針對隔離區域內的特殊情況,制定相應的處置措施,保證得到有效控制。第五章應急救援隊伍組建與培訓第一節救援隊伍組建1.1.23組建原則應急救援隊伍的組建應遵循以下原則:(1)完善組織架構:保證隊伍組織架構清晰,分工明確,形成高效的指揮體系。(2)人員選拔:選拔具備相關專業技能、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的人員加入救援隊伍。(3)職責明確:明確各崗位的職責,保證救援過程中各項工作有序進行。(4)跨部門協作:加強各部門之間的溝通與協作,形成合力,提高救援效率。1.1.24隊伍構成應急救援隊伍主要由以下幾部分構成:(1)指揮員:負責整個救援行動的指揮與協調。(2)專業技術人員:包括燃氣泄漏檢測、維修、消防等專業技術人員。(3)醫療救護人員:負責現場傷員的救治和緊急處置。(4)通訊保障人員:負責現場通訊設備的安裝、調試和維護。(5)后勤保障人員:負責救援過程中的物資供應、生活保障等工作。第二節培訓內容與方式1.1.25培訓內容(1)燃氣泄漏基礎知識:包括燃氣特性、泄漏原因、危害等。(2)應急預案與救援流程:熟悉應急預案,掌握救援流程。(3)技能培訓:包括燃氣檢測、維修、消防等專業技能。(4)心理素質培訓:提高隊員在救援過程中的心理承受能力。(5)協作與溝通:加強隊員之間的溝通與協作,提高救援效率。1.1.26培訓方式(1)理論培訓:通過講解、演示等方式,使隊員掌握燃氣泄漏應急救援的基本知識和技能。(2)實踐培訓:組織模擬演練,讓隊員在實際操作中熟悉救援流程,提高應對突發狀況的能力。(3)心理培訓:邀請專業心理講師進行心理輔導,提高隊員的心理素質。(4)定期考核:定期組織考核,檢驗隊員的培訓效果,保證救援隊伍的戰斗力。(5)持續培訓:根據救援隊伍的實際需求,持續開展培訓,不斷提高隊員的救援能力。第六章燃氣泄漏現場處置第一節泄漏點控制1.1.27泄漏點識別1.1現場人員應立即啟動泄漏點識別程序,通過觀察、嗅覺和聽覺等方法,迅速確定泄漏點位置。1.2使用檢測儀器對泄漏區域進行檢測,以確認泄漏點的精確位置和泄漏量。1.2.1泄漏點隔離2.1在確定泄漏點后,現場人員應立即設立安全警戒線,對泄漏點周邊區域進行隔離,防止無關人員進入。2.2采用隔離帶、警示標志等設施,保證警戒區域內的安全。2.2.1泄漏點控制3.1根據泄漏原因,采取相應的控制措施:(1)如為閥門損壞,立即關閉泄漏點上下游閥門,切斷氣源;(2)如為管道破裂,采用堵漏工具或臨時封堵措施,控制泄漏;(3)如為法蘭、閥門等連接處泄漏,采取緊固、更換密封件等措施。3.2對于無法立即修復的泄漏點,應采取臨時防護措施,如設置防護罩、噴水霧等,以降低泄漏對周邊環境的影響。第二節燃氣泄漏處理3.2.1泄漏氣體稀釋1.1采用噴水霧、通風等方法,將泄漏氣體稀釋至安全濃度以下。1.2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利用消防水槍、水炮等設備,對泄漏區域進行噴水稀釋。1.2.1泄漏氣體收集2.1使用移動式氣體收集裝置,對泄漏氣體進行收集,防止其擴散。2.2收集到的泄漏氣體應妥善處理,保證不對外界環境造成污染。2.2.1泄漏點修復3.1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對泄漏點進行修復。3.2修復過程中,現場人員應穿戴防護裝備,防止泄漏氣體對人體造成傷害。3.2.1環境監測與修復4.1對泄漏區域進行環境監測,保證泄漏氣體不會對周邊環境造成長期影響。4.2對于受污染的土壤、水體等,采取相應的修復措施,使其恢復至正常狀態。4.2.1信息上報與溝通5.1及時向上級領導和相關部門報告泄漏情況,保證信息暢通。5.2與部門、社區、企業等利益相關方保持溝通,協調泄漏處理工作。第七章調查與分析第一節原因調查原因調查是保證燃氣泄漏得到妥善處理的重要環節。在發生后,應當立即啟動原因調查程序,以下為具體調查步驟:(1)現場勘查:組織專業技術人員對現場進行詳細勘查,記錄泄漏點位置、泄漏范圍、周邊環境等信息,并采集相關樣品。(2)資料收集:搜集發生前的運行記錄、設備維護記錄、操作人員操作記錄等資料,以供分析。(3)技術分析:對泄漏點附近的管道、閥門等設備進行檢查,分析是否存在設計缺陷、材料老化、腐蝕等問題。對相關設備進行功能測試,評估是否存在故障或操作失誤。對現場監控錄像進行分析,了解發生時的具體情況。(4)人員詢問:對發生時的操作人員、管理人員進行詢問,了解發生前后的具體情況。(5)專家咨詢:邀請相關領域專家參與原因分析,提供專業意見和建議。(6)綜合分析:綜合上述信息,分析的直接原因和間接原因,形成原因調查報告。第二節責任分析責任分析是對原因調查結果的進一步深化,旨在明確的責任主體,以下為具體分析步驟:(1)直接責任分析:對操作人員的操作行為進行分析,判斷是否存在違規操作或操作不當。對設備維護人員的維護行為進行分析,判斷是否存在維護不到位或未按規程操作。(2)間接責任分析:分析管理層是否對隱患進行了及時發覺和整改。評估安全生產管理體系的完善程度,是否存在制度缺失或不健全。(3)組織責任分析:對組織內部的安全生產責任制進行檢查,判斷責任是否明確、落實到位。分析組織在安全生產方面的投入是否充足,安全培訓是否到位。(4)法律責任分析: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對責任進行法律定性,明確各責任主體的法律責任。(5)責任追究:根據責任分析結果,對直接責任人和相關責任人進行責任追究。對涉及違法違規行為的責任主體,依法進行處理。通過以上分析,可以保證責任的明確和合理追究,為今后的安全生產管理提供有力的保障。第八章應急物資與設備保障第一節物資與設備清單5.2.1應急物資(1)防護用品防化服防護手套防護眼鏡防塵口罩防靜電工作服(2)檢測設備燃氣檢測儀可燃氣體報警器氣體檢測管氣體檢漏儀(3)應急工具斷電工具破拆工具千斤頂鉗子扳手(4)救援物資救生衣安全繩救生圈緊急照明燈通訊設備(5)醫療救護急救包擔架心肺復蘇儀便攜式氧氣瓶5.2.2應急設備(1)燃氣泄漏檢測設備燃氣泄漏檢測車燃氣泄漏檢測無人機(2)燃氣泄漏控制設備燃氣泄漏抑制劑燃氣泄漏封堵器燃氣泄漏隔離器(3)應急照明設備應急照明車移動照明燈塔(4)通訊設備無線對講機衛星電話便攜式傳真機第二節保障措施實施5.2.3物資與設備儲備(1)保證應急物資與設備儲備充足,定期檢查、更新、維護,保證設備功能良好。(2)建立應急物資與設備清單,實時更新,保證物資與設備種類、數量、質量符合要求。(3)對應急物資與設備進行編號、分類、存放,便于快速查找、取用。5.2.4物資與設備調配(1)制定應急物資與設備調配方案,明確調配流程、責任主體和響應時間。(2)建立應急物資與設備調配數據庫,實時監控物資與設備使用情況,保證合理調配。(3)發生燃氣泄漏事件時,迅速啟動應急物資與設備調配程序,保證所需物資與設備及時到位。5.2.5物資與設備維護(1)定期對應急物資與設備進行檢查、維護,保證設備正常運行。(2)建立設備維護檔案,記錄設備維護情況,便于跟蹤管理。(3)對設備故障進行及時修復,保證應急物資與設備始終處于良好狀態。5.2.6人員培訓與演練(1)定期組織應急物資與設備使用培訓,提高人員操作技能和應急處理能力。(2)開展應急演練,模擬燃氣泄漏現場,檢驗應急物資與設備保障能力。(3)分析演練中發覺的問題,不斷優化應急物資與設備保障方案。第九章燃氣泄漏現場環境保護第一節環境監測5.2.7監測目的為有效控制燃氣泄漏現場的環境風險,保證周邊環境不受污染,本預案明確了環境監測的目的,即實時掌握燃氣泄漏對周圍環境的影響,為環境污染控制提供科學依據。5.2.8監測內容(1)空氣質量監測:對泄漏現場周邊的空氣質量進行監測,主要包括可燃氣體濃度、氧氣濃度、有害氣體濃度等。(2)地表水監測:對泄漏現場周邊的地表水進行監測,主要包括水質指標、化學成分等。(3)土壤監測:對泄漏現場周邊的土壤進行監測,主要包括土壤污染程度、化學成分等。(4)噪音監測:對泄漏現場周邊的噪音進行監測,保證噪音水平符合國家標準。5.2.9監測方法(1)采取快速檢測設備對空氣、地表水、土壤等環境要素進行實時監測。(2)委托專業環境監測機構進行定期監測,提供詳細監測報告。5.2.10監測頻次(1)空氣質量監測:每2小時進行一次。(2)地表水監測:每4小時進行一次。(3)土壤監測:每24小時進行一次。(4)噪音監測:每12小時進行一次。第二節環境污染控制5.2.11控制原則(1)及時發覺、及時處理,防止環境污染擴大。(2)采取科學、有效的措施,降低環境污染程度。(3)遵循法律法規,保證環境污染控制措施合法合規。5.2.12控制措施(1)空氣污染控制:采取噴灑吸收劑、設置臨時通風設施等措施,降低空氣中可燃氣體濃度,減少有害氣體排放。(2)地表水污染控制:采取隔離、吸附、中和等措施,防止泄漏物質進入地表水,降低污染程度。(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手工焊接技巧培訓-3-1新版
- 模具設計師資格考試中的社交技能與應對策略試題及答案
- 如何應對游泳救生員考試的挑戰與試題及答案
- 農業植保員考試中考生應注意的問題試題及答案
- 深入游泳救生員考試的試題及答案研究
- 2024年3月全國事業單位考試聯考B類綜合應用能力真題試題試卷答案解析
- 2024年新疆省考公務員考試結構化面試司法廳監獄崗補錄真題試題試卷答案解析
- 2024年模具設計師資格考試知識回顧及試題與答案
- 2024年游泳救生員模擬考試試題及答案
- 游泳救生員心理疏導技巧試題及答案
- 2025年共青團入團考試測試題庫及答案
- 旅游接待業考試題及答案
- 店鋪裝修施工方案
- 2025火災報警產品強制性產品認證實施細則
- 中考數學《數與式》專題訓練(含答案)
- 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的護理查房
- 體外診斷試劑培訓課件
- 《ICC概述》課件:揭秘國際刑事法院的職能與運作
- 《建筑裝飾工程施工圖設計》學習領域課程標準
- DB33T 1214-2020 建筑裝飾裝修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檢查用表標準
- 消化內科診療指南及操作規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