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農安全與質量保障手冊_第1頁
三農安全與質量保障手冊_第2頁
三農安全與質量保障手冊_第3頁
三農安全與質量保障手冊_第4頁
三農安全與質量保障手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三農安全與質量保障手冊TOC\o"1-2"\h\u762第1章農業生產安全 4159731.1農藥使用安全管理 425381.1.1農藥選購與儲存 4266181.1.2農藥使用規范 477111.1.3農藥殘留控制 551561.2農業機械操作安全 531741.2.1農業機械選購與維護 5270401.2.2農業機械操作規范 5166781.2.3農業機械作業安全 5269831.3農田基礎設施安全 5119941.3.1農田水利設施安全 59711.3.2農田道路安全 5136431.3.3農田防護林網建設 5284871.4災害性天氣防范 6306051.4.1監測預警 658841.4.2防災減災措施 616152第2章畜禽養殖安全 6261042.1畜禽疫病防控 6154722.1.1疫苗接種 675972.1.2生物安全措施 6149022.1.3監測與預警 664782.2養殖場環境安全管理 6157702.2.1場地選擇與規劃 6115012.2.2環境衛生 7101162.2.3通風與光照 716642.3飼料及飼料添加劑安全管理 7173962.3.1飼料原料質量控制 7266982.3.2飼料添加劑管理 7249342.3.3飼料加工與儲存 738852.4養殖廢棄物處理與利用 761982.4.1糞便處理 7278912.4.2污水處理 7272322.4.3死亡畜禽處理 7239642.4.4資源利用 726130第3章水產養殖安全 7307503.1水產養殖病害防治 725313.1.1病害種類及危害 7241363.1.2防治措施 8244943.2水質調控與環境保護 8196243.2.1水質指標及要求 8111103.2.2水質調控措施 8293403.3養殖設施安全 8136563.3.1養殖設施類型及要求 871633.3.2設施安全措施 8132413.4水產品安全檢測與監管 8166353.4.1檢測項目及標準 8136863.4.2監管措施 930261第4章農產品質量安全保障 9165344.1農產品質量標準與規范 9179234.2農產品生產過程監控 9104274.3農產品質量檢測與認證 914154.4農產品流通與消費安全 101658第5章農村食品安全 1028355.1農村食品生產加工安全 10160335.1.1生產加工場所衛生管理 1063625.1.2原料采購與儲存 10165625.1.3生產過程質量控制 1097385.1.4產品檢驗與追溯體系 1076995.2農村餐飲服務食品安全 10168255.2.1餐飲服務場所衛生管理 10265535.2.2食材采購與儲存 10261945.2.3食品加工制作過程管理 11282655.2.4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管 1124115.3農村食品流通安全 1186415.3.1食品運輸與儲存 11212785.3.2食品銷售環節管理 11278025.3.3食品流通追溯體系 113515.4食品安全應急處理 1185925.4.1食品安全報告 11243035.4.2食品安全調查與處理 11247495.4.3食品安全善后處理 11130065.4.4食品安全預防與總結 1126509第6章農村飲用水安全 11297896.1飲用水源保護與管理 1119056.1.1飲用水源保護區劃分 12126996.1.2飲用水源保護措施 1264276.1.3飲用水源管理機制 12164046.2飲用水處理與供應 12175186.2.1飲用水處理技術 12221426.2.2飲用水供應設施建設 12251256.2.3飲用水供應管理 12235816.3飲用水質量監測與保障 12123156.3.1飲用水質量監測體系 12256976.3.2飲用水質量保障措施 1353706.3.3飲用水質量信息公開 13164796.4農村污水處理與利用 13220986.4.1農村污水處理技術 1374346.4.2農村污水處理設施建設 13318366.4.3農村污水資源化利用 137269第7章農村道路交通安全 13145927.1農村道路設計與建設安全 1322997.1.1設計原則 1350757.1.2道路線形設計 13323537.1.3道路結構設計 13274257.1.4道路設施建設 13303587.2農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 1467287.2.1交通法規宣傳與教育 14275057.2.2交通安全執法 14225087.2.3交通組織與管理 14298297.3農村交通工具安全 14197467.3.1農村交通工具選購 1426347.3.2農村交通工具維護與檢修 14192897.3.3農村交通工具使用安全 1419877.4道路交通應急處理 14225797.4.1報警與現場保護 1421897.4.2傷員救治與轉運 14149617.4.3調查與分析 1492407.4.4善后處理 1420635第8章農村公共衛生安全 1462398.1農村衛生設施建設與管理 14317748.1.1衛生設施建設 14304458.1.2衛生設施管理 15201728.2農村環境衛生管理 15325048.2.1生活垃圾處理 15217648.2.2生活污水處理 15136658.2.3畜禽養殖污染治理 15271948.3農村傳染病防控 1545018.3.1健全防控體系 15129968.3.2加強疫苗接種 1537528.3.3健康教育 15279278.4農村健康教育與促進 16107898.4.1健康教育內容 1676408.4.2健康教育方式 16262068.4.3健康促進活動 1630049第9章農村消防安全 16215739.1農村火災預防與撲救 167029.1.1火災預防措施 1623309.1.2撲救措施 16100159.2農村消防設施建設與管理 16180309.2.1消防設施建設 1657209.2.2消防設施管理 1639119.3農村消防安全宣傳教育 17214809.3.1開展消防安全培訓 17315979.3.2普及消防安全知識 17229319.4火災應急處理 17251359.4.1制定火災應急預案 17152689.4.2應急處置措施 1720第10章農村安全生產與監管 177110.1農村安全生產法律法規 17597710.1.1法律法規概述 171909510.1.2法律法規的主要內容 171873610.2農村安全生產監管體系建設 171622210.2.1監管體系概述 17565310.2.2監管體系的建設與完善 183087510.3農村安全生產隱患排查與治理 18965910.3.1隱患排查概述 181797710.3.2隱患排查與治理措施 181518910.3.3隱患治理典型案例分析 181169210.4農村安全生產調查與處理 18853010.4.1調查概述 182644710.4.2調查與處理措施 182860610.4.3預防與整改 18第1章農業生產安全1.1農藥使用安全管理農藥作為農業生產中不可或缺的投入品,其使用安全管理。本節主要闡述農藥使用安全管理的相關內容。1.1.1農藥選購與儲存(1)選購農藥時,應選擇信譽良好、具有農藥生產許可證和產品登記證的企業產品。(2)農藥儲存應選擇干燥、通風、避光、避熱、隔離火源和兒童接觸不到的地方。1.1.2農藥使用規范(1)嚴格按照農藥標簽上的使用說明進行操作,不得隨意增減劑量。(2)掌握農藥使用時機,避免在風雨天、高溫時段和植物敏感期使用。(3)使用農藥時,應穿戴防護用品,避免直接接觸。1.1.3農藥殘留控制(1)合理規劃農藥使用周期,保證農藥殘留降解到安全標準。(2)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保證農產品農藥殘留符合國家標準。1.2農業機械操作安全農業機械在提高農業生產效率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同時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風險。本節主要介紹農業機械操作安全的相關內容。1.2.1農業機械選購與維護(1)選購農業機械時,應選擇具有產品質量認證和良好口碑的產品。(2)定期對農業機械進行維護保養,保證其功能良好、安全可靠。1.2.2農業機械操作規范(1)操作農業機械前,應認真閱讀操作說明書,掌握操作要領。(2)操作過程中,嚴格遵守操作規程,不得違章操作。(3)禁止在機械運行中進行維修、調整和清理。1.2.3農業機械作業安全(1)作業前應檢查機械周圍環境,清除障礙物,保證作業場地安全。(2)作業過程中,應保持注意力集中,隨時觀察機械運行狀態。(3)作業結束后,及時關閉機械,做好清潔保養工作。1.3農田基礎設施安全農田基礎設施是農業生產的基礎,其安全直接關系到農業生產的安全。本節主要闡述農田基礎設施安全的相關內容。1.3.1農田水利設施安全(1)加強農田水利設施的規劃、設計和管理,保證其滿足農業生產需求。(2)定期檢查農田水利設施,及時維修、加固,消除安全隱患。1.3.2農田道路安全(1)合理規劃農田道路,保證道路暢通、安全。(2)加強農田道路的養護,及時修復路面破損、排水設施故障等問題。1.3.3農田防護林網建設(1)加強農田防護林網規劃,合理選擇樹種,保證防護效果。(2)加強農田防護林網的養護,保證其發揮生態防護作用。1.4災害性天氣防范災害性天氣對農業生產具有嚴重影響,加強災害性天氣防范是保障農業生產安全的重要措施。1.4.1監測預警(1)建立健全農業氣象監測預警體系,提高預警準確率。(2)及時接收和傳遞氣象災害預警信息,保證農民及時采取防范措施。1.4.2防災減災措施(1)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農業抗災能力。(2)推廣農業保險,降低農民因災損失。(3)制定農業防災減災應急預案,提高應對災害性天氣的能力。第2章畜禽養殖安全2.1畜禽疫病防控畜禽疫病防控是保障養殖業健康發展的關鍵環節。本章主要介紹疫病防控的基本原則和方法。2.1.1疫苗接種疫苗接種是預防畜禽疫病最有效的手段。應根據當地疫病流行情況,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保證畜禽按時接種各類疫苗。2.1.2生物安全措施加強養殖場的生物安全措施,可以有效降低疫病傳播風險。具體措施包括:定期消毒、隔離病畜、禁止外來人員進入養殖區等。2.1.3監測與預警建立健全畜禽疫病監測和預警體系,定期對畜禽進行疫病檢測,及時發覺和處置疫情。2.2養殖場環境安全管理養殖場環境安全管理對保障畜禽生長和產品質量具有重要意義。2.2.1場地選擇與規劃養殖場應選擇地勢較高、排水良好、遠離居民區和主要交通干道的地區。場內布局要合理,分區明確,便于管理和疫病防控。2.2.2環境衛生保持養殖場環境衛生,定期清理糞便、污水等廢棄物,降低環境污染。2.2.3通風與光照合理設置通風系統和光照設施,保證養殖場內空氣質量良好、光照充足,有利于畜禽生長。2.3飼料及飼料添加劑安全管理飼料及飼料添加劑的安全管理對提高畜禽產品質量和安全性。2.3.1飼料原料質量控制嚴格把控飼料原料質量,保證飼料原料無污染、無霉變、無有害物質。2.3.2飼料添加劑管理合理使用飼料添加劑,遵循國家相關法規和標準,防止濫用和超標使用。2.3.3飼料加工與儲存加強飼料加工和儲存環節的管理,保證飼料營養成分穩定、無污染。2.4養殖廢棄物處理與利用養殖廢棄物的處理與利用是減輕環境污染、提高資源利用率的重要措施。2.4.1糞便處理采用干清糞、水沖糞等方式收集糞便,通過堆肥、發酵等處理方法,實現資源化利用。2.4.2污水處理養殖場污水應經過沉淀、過濾、生物處理等環節,達到排放標準。2.4.3死亡畜禽處理嚴格按照國家相關規定處理死亡畜禽,防止疫病傳播和環境污染。2.4.4資源利用充分利用養殖廢棄物,如糞便用作有機肥、病死畜禽制成生物蛋白等,實現資源循環利用。第3章水產養殖安全3.1水產養殖病害防治3.1.1病害種類及危害水產養殖過程中,病害的種類繁多,主要包括病毒性疾病、細菌性疾病、真菌性疾病、寄生蟲病等。各類病害對養殖水生動物的生長發育和養殖業的經濟效益均造成嚴重影響。3.1.2防治措施(1)選育抗病力強的優良品種;(2)加強養殖環境管理,保持養殖水體清潔;(3)合理投喂,提高養殖動物抗病能力;(4)定期對養殖工具進行消毒,防止病原傳播;(5)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學防治等方法進行綜合防治。3.2水質調控與環境保護3.2.1水質指標及要求水產養殖水質應滿足以下基本要求:溶解氧、氨氮、亞硝酸鹽、硝酸鹽、pH值、透明度等指標在一定范圍內,以保證養殖水生動物的健康生長。3.2.2水質調控措施(1)合理配置養殖密度,避免過度養殖;(2)定期換水,保持水質清新;(3)使用有益微生物制劑,改善水體生態環境;(4)加強底質管理,減少底泥污染;(5)合理使用化肥、農藥,防止農業面源污染。3.3養殖設施安全3.3.1養殖設施類型及要求養殖設施主要包括池塘、網箱、工廠化養殖系統等。各類養殖設施應具備以下基本要求:結構牢固、抗風浪、易于管理、環保節能等。3.3.2設施安全措施(1)選址合理,避免自然災害影響;(2)設施設計符合規范,保證養殖動物安全;(3)定期檢查維修,消除安全隱患;(4)加強養殖設施周邊環境保護,防止污染。3.4水產品安全檢測與監管3.4.1檢測項目及標準水產品安全檢測主要包括重金屬、農藥、獸藥殘留、微生物等指標。檢測標準參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和標準。3.4.2監管措施(1)建立健全水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2)加強養殖過程監管,保證產品質量安全;(3)推廣標準化生產技術,提高產品質量;(4)加強水產品市場準入管理,保障消費者權益;(5)加強部門協作,形成合力,共同保障水產品質量安全。第4章農產品質量安全保障4.1農產品質量標準與規范為保證農產品的質量安全,我國制定了一系列農產品質量標準與規范。這些標準與規范涵蓋了農產品生產、加工、包裝、運輸和銷售等各個環節,旨在保障消費者餐桌上的食品安全。本節主要介紹我國農產品質量標準與規范的相關內容,包括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和企業標準等。4.2農產品生產過程監控農產品生產過程監控是保證農產品質量安全的關鍵環節。通過對農產品生產過程的全程監控,可以有效預防農產品污染,降低食品安全風險。本節將從以下幾個方面介紹農產品生產過程監控:(1)種植、養殖基地選擇與規劃;(2)投入品(農藥、化肥、獸藥等)的合理使用與監管;(3)農產品生產過程中的環境污染防控;(4)農產品生產記錄與追溯體系的建立。4.3農產品質量檢測與認證農產品質量檢測與認證是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的重要手段。通過嚴格的質量檢測與認證,可以有效保障農產品的品質,提升消費者信心。本節將重點介紹以下內容:(1)農產品質量檢測方法與技術;(2)農產品質量檢測機構與職責;(3)農產品認證體系與程序;(4)國內外農產品認證標準與互認。4.4農產品流通與消費安全農產品流通與消費環節是農產品質量安全保障的最后一道防線。本節將從以下幾個方面介紹如何保證農產品流通與消費安全:(1)農產品流通渠道與設施建設;(2)農產品運輸與儲存過程中的質量控制;(3)農產品市場準入與監管;(4)消費者教育與權益保護。通過以上四個方面的論述,本章對農產品質量安全保障進行了全面剖析,旨在為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提供有力保障,保證消費者餐桌上的食品安全。第5章農村食品安全5.1農村食品生產加工安全5.1.1生產加工場所衛生管理農村食品生產加工場所應保持干凈整潔,定期進行消毒處理。生產設備與工具應定期清洗、消毒,保證生產過程中不受污染。5.1.2原料采購與儲存嚴格篩選原料供應商,保證原料質量。對原料進行嚴格驗收,儲存條件應符合規定,防止原料變質。5.1.3生產過程質量控制加強生產過程管理,遵循相關食品安全標準,嚴格控制食品添加劑使用。加強生產人員培訓,提高食品安全意識。5.1.4產品檢驗與追溯體系建立產品檢驗制度,保證出廠產品符合食品安全標準。建立追溯體系,一旦發覺食品安全問題,能夠迅速追溯到問題源頭,及時采取措施。5.2農村餐飲服務食品安全5.2.1餐飲服務場所衛生管理餐飲服務場所應保持干凈整潔,定期進行消毒處理。加強餐飲具清洗、消毒,保證消費者用餐安全。5.2.2食材采購與儲存嚴格篩選食材供應商,保證食材質量。合理儲存食材,防止變質,減少食品安全隱患。5.2.3食品加工制作過程管理加強食品加工制作過程管理,遵循食品安全操作規范。加強對餐飲服務人員的培訓,提高食品安全意識。5.2.4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管建立健全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管制度,加強對餐飲服務單位的日常監督檢查,保證餐飲服務食品安全。5.3農村食品流通安全5.3.1食品運輸與儲存規范食品運輸工具,保證運輸過程中食品不受污染。合理設置食品儲存條件,防止食品變質。5.3.2食品銷售環節管理加強對食品銷售環節的監管,嚴厲打擊假冒偽劣食品。督促食品經營者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保證消費者購買到安全、放心的食品。5.3.3食品流通追溯體系建立食品流通追溯體系,一旦發覺食品安全問題,能夠迅速追溯到問題源頭,及時采取措施。5.4食品安全應急處理5.4.1食品安全報告發覺食品安全時,應及時報告相關部門,保證得到及時、有效的處理。5.4.2食品安全調查與處理迅速組織專業人員對食品安全進行調查,查明原因,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蔓延。對責任人進行嚴肅處理。5.4.3食品安全善后處理對受影響的消費者進行妥善處理,及時公開處理情況,恢復消費者信心。5.4.4食品安全預防與總結第6章農村飲用水安全6.1飲用水源保護與管理農村飲用水源的保護與管理是保證農村居民飲水安全的首要環節。本節主要闡述以下內容:6.1.1飲用水源保護區劃分根據水源地地理位置、水文地質條件、水資源量等因素,合理劃分飲用水源保護區,保證水源地不受污染。6.1.2飲用水源保護措施加強飲用水源保護區的生態建設,提高水源涵養能力;加強水源地周邊環境監管,防止污染源對水源的破壞;建立健全水源地保護制度,保證飲用水源安全。6.1.3飲用水源管理機制建立健全飲用水源管理機制,明確責任主體,加強對水源地的巡查和監測,保證飲用水源安全。6.2飲用水處理與供應農村飲用水處理與供應是保證農村居民飲水安全的關鍵環節。本節主要介紹以下內容:6.2.1飲用水處理技術根據水源水質特點,選擇合適的飲用水處理技術,如沉淀、過濾、消毒等,保證飲用水達到國家相關標準。6.2.2飲用水供應設施建設加強農村飲用水供應設施建設,提高供水覆蓋率,保證農村居民飲水方便、安全。6.2.3飲用水供應管理建立健全飲用水供應管理制度,加強對供水設施的維護和運行管理,保障農村居民飲水安全。6.3飲用水質量監測與保障農村飲用水質量監測與保障是保證農村居民飲水安全的重要環節。本節主要包括以下內容:6.3.1飲用水質量監測體系建立完善的飲用水質量監測體系,定期對農村飲用水進行監測,保證飲用水質量達標。6.3.2飲用水質量保障措施針對監測發覺的問題,及時采取有效措施,如改進處理工藝、加強設施維護等,保障農村居民飲水安全。6.3.3飲用水質量信息公開及時公開農村飲用水質量信息,提高農村居民對飲水安全的認知,促進社會監督。6.4農村污水處理與利用農村污水處理與利用是改善農村環境、保障飲水安全的重要措施。本節主要闡述以下內容:6.4.1農村污水處理技術根據農村生活污水特點,選擇合適的處理技術,如生物處理、生態處理等,降低污水對環境的污染。6.4.2農村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加強農村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提高污水處理能力,改善農村水環境。6.4.3農村污水資源化利用推動農村污水處理后的資源化利用,如用于農田灌溉、生態補水等,實現農村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第7章農村道路交通安全7.1農村道路設計與建設安全7.1.1設計原則農村道路設計應遵循安全、經濟、實用、環保的原則,充分考慮地形地貌、氣候條件、交通流量及農民出行需求。7.1.2道路線形設計合理設置道路線形,減少急彎、陡坡等危險路段,保障行車視線良好,降低風險。7.1.3道路結構設計根據農村地區實際交通狀況,合理選擇道路結構類型,保證道路強度和穩定性。7.1.4道路設施建設完善農村道路標志、標線、護欄等安全設施,提高道路安全性。7.2農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7.2.1交通法規宣傳與教育加強農村地區交通法規的宣傳與教育,提高農民交通安全意識。7.2.2交通安全執法加大農村地區交通安全執法力度,嚴厲查處交通違法行為。7.2.3交通組織與管理合理規劃農村交通組織,加強道路交通管理,保證交通秩序井然。7.3農村交通工具安全7.3.1農村交通工具選購引導農民選擇符合國家安全標準的交通工具,提高交通工具的安全功能。7.3.2農村交通工具維護與檢修加強農村交通工具的日常維護與檢修,保證交通工具安全運行。7.3.3農村交通工具使用安全加強對農村交通工具使用的安全管理,規范駕駛行為,降低發生率。7.4道路交通應急處理7.4.1報警與現場保護發生交通時,及時報警并采取措施保護現場,避免次生發生。7.4.2傷員救治與轉運對傷員進行及時救治,并根據需要安全轉運至醫療機構。7.4.3調查與分析對交通進行調查與分析,查明原因,提出預防措施。7.4.4善后處理妥善處理交通善后事宜,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第8章農村公共衛生安全8.1農村衛生設施建設與管理農村公共衛生安全的基礎設施是保障農民群眾身體健康的關鍵。本節主要討論農村衛生設施的建設與管理問題。8.1.1衛生設施建設農村衛生設施建設應遵循以下原則:(1)合理布局:根據農村地理環境、人口密度等因素,合理規劃衛生設施布局,保證農民就醫便利。(2)功能完善:衛生設施應具備基本醫療服務、預防保健、康復治療等功能。(3)標準化建設:衛生設施建設應符合國家標準,保證設施質量。8.1.2衛生設施管理加強農村衛生設施管理,提高服務質量,具體措施如下:(1)建立健全衛生設施管理制度,規范服務流程。(2)加強衛生設施設備維護,保證設備正常運行。(3)提高衛生人員業務素質,加強培訓與考核。8.2農村環境衛生管理農村環境衛生管理是保障農民群眾身體健康的重要環節。以下是相關措施:8.2.1生活垃圾處理建立健全農村生活垃圾收集、運輸、處理體系,推廣垃圾分類,提高垃圾資源化利用率。8.2.2生活污水處理加強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提高污水處理能力,減少污水對農村環境的影響。8.2.3畜禽養殖污染治理加強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推廣清潔生產技術,減少養殖污染。8.3農村傳染病防控農村傳染病防控工作是保障農民群眾身體健康的重要任務。以下措施有助于傳染病防控:8.3.1健全防控體系建立農村傳染病監測、預警、報告、處置機制,提高防控能力。8.3.2加強疫苗接種加大疫苗接種力度,提高農民疫苗接種率,預防傳染病發生。8.3.3健康教育加強農村健康教育,提高農民群眾的防病意識。8.4農村健康教育與促進農村健康教育與促進是提高農民群眾健康素養、預防疾病的有效手段。8.4.1健康教育內容開展針對農村常見病、多發病的健康教育,提高農民健康知識水平。8.4.2健康教育方式運用多種形式,如宣傳欄、講座、培訓班等,普及健康知識。8.4.3健康促進活動組織健康促進活動,引導農民樹立健康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質量。第9章農村消防安全9.1農村火災預防與撲救9.1.1火災預防措施(1)加強農村房屋建筑設計審查,保證新建房屋符合消防安全要求。(2)提高農村居民防火意識,普及火災預防知識。(3)加大農村電力設施改造力度,防止因電線老化引發火災。(4)加強農村易燃易爆物品管理,規范堆放和儲存。(5)定期開展火災隱患排查,及時消除隱患。9.1.2撲救措施(1)建立農村消防隊伍,提高撲救能力。(2)配備必要的消防設備和器材,保證撲救及時有效。(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