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處理廠工藝流程2-副本_第1頁
污水處理廠工藝流程2-副本_第2頁
污水處理廠工藝流程2-副本_第3頁
污水處理廠工藝流程2-副本_第4頁
污水處理廠工藝流程2-副本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二部分

污水處理廠一、工藝流程

典型的城市污水處理工藝流程主要包括機械處理、生化處理、污泥處理等工段,如圖1.由機械處理以及生化處理構成的系統屬于二級處理系統,其BOD5和SS去除率可達到90%~98%.處理效果介于一級和二級處理之間的一般稱為強化一級處理、一級半處理或不完全二級處理,主要有高負荷生物處理法和化學法兩大類,BOD5去除率可達到45%~75%.具有生物除磷脫氮功能的二級處理系統通常稱為深度二級處理.為了去除特定的物質,在二級處理之后設置的處理系統屬三級處理,例如化學除磷、絮凝過濾、活性炭吸附等。機械處理工段

機械(一級)處理工段包括格柵、污水提升泵房、沉砂池、初沉池等構筑物,以去除粗大顆粒和懸浮物為目的,處理的原理在于通過物理法實現固液分離,將污染物從污水中分離,這是普遍采用的污水處理方式.機械(一級)處理是所有污水處理工藝流程必備工程(盡管有時有些工藝流程省去初沉池),城市污水一級處理BOD5和SS的典型去除率分別為25%和50%。生化處理工段

生化處理是整個污水處理過程的核心,因此我們稱污水處理工藝是特指這部分,如氧化溝法、SBR法、A/O法等。污水生化處理屬于二級處理,以去除不可沉懸浮物和溶解性可生物降解有機物為主要目的。目前大多數城市污水處理廠都采用活性污泥法.生化處理的原理是通過生物作用,尤其是微生物的作用,完成有機物的分解和生物體的合成,將有機污染物轉變成無害的氣體產物(CO2)、液體產物(水)以及富含有機物的固體產物(微生物群體或稱生物污泥);多余的生物污泥在沉淀池中經沉淀固液分離,從凈化后的污水中除去.污泥處理工段生化處理工段的污泥,先到污泥泵房,部分污泥回流至生化處理工段,另一部分污泥(剩余污泥)用污泥泵快速輸入到污泥濃縮池.污泥濃縮池濃縮一定時間后,上清液回流到污水提升泵房的集水池;濃縮后的污泥再回到另一格污泥調節池,用污泥泵提升到污泥脫水機房。污泥在脫水機房脫水后,制成泥餅外運。格柵曝氣池反應池二沉池二、常見的污水處理工藝

目前,常見的污水處理工藝有A2/O法、氧化溝法、SBR法、CASS法、CAST法、AB法、生物接觸氧化法(BOC)、曝氣生物濾池(BAF)、生物膜法等.A2/O法

A2/O生物脫氮除磷工藝是傳統活性污泥工藝、生物消化及反消化工藝和生物除磷工藝的綜合,其工藝流程圖如圖2。生物池通過曝氣裝置、推進器(厭氧段和缺氧段)及回流渠道的布置分成厭氧段、缺氧段、好氧段。在該工藝流程內,BOD5、SS和以各種形式存在的氮和磷將一一被去除。A2/O生物脫氮除磷系統的活性污泥中,菌群主要由硝化菌和反硝化菌、聚磷菌組成.在好氧段,硝化細菌將入流中的氨氮及有機氮氨化成的氨氮,通過生物硝化作用,轉化成硝酸鹽;在缺氧段,反硝化細菌將內回流帶入的硝酸鹽通過生物反硝化作用,轉化成氮氣逸入到大氣中,從而達到脫氮的目的;在厭氧段,聚磷菌釋放磷,并吸收低級脂肪酸等易降解的有機物;而在好氧段,聚磷菌超量吸收磷,并通過剩余污泥的排放,將磷除去。以上三類細菌均具有去除BOD5的作用,但BOD5的去除實際上是以反硝化細菌為主.

以氧化還原電位(ORP)和溶解氧(DO)為主要控制參數,來對曝氣系統、內回流系統、外回流系統、剩余污泥排放系統進行控制,以實現良好的除磷脫氮效果,有效地降低污水中的BOD5,同時最大限度地節約能源,使整個系統高效穩定地運行。氧化溝法

氧化溝又名氧化渠,因其構筑物呈封閉的環形溝渠而得名。它是活性污泥法的一種變型。因為污水和活性污泥在曝氣渠道中不斷循環流動,因此有人稱其為“循環曝氣池”、“無終端曝氣池”。氧化溝的水力停留時間長,有機負荷低,其本質上屬于延時曝氣系統。

氧化溝利用連續環式反應池(CintinuousLoopReator,簡稱CLR)作生物反應池,混合液在該反應池中一條閉合曝氣渠道進行連續循環,氧化溝通常在延時曝氣條件下使用.氧化溝使用一種帶方向控制的曝氣和攪動裝置,向反應池中的物質傳遞水平速度,從而使被攪動的液體在閉合式渠道中循環。氧化溝一般由溝體、曝氣設備、進出水裝置、導流和混合設備組成,溝體的平面形狀一般呈環形,也可以是長方形、L形、圓形或其他形狀,溝端面形狀多為矩形和梯形。其工藝流程圖如圖4。

氧化溝法由于具有較長的水力停留時間,較低的有機負荷和較長的污泥齡.因此相比傳統活性污泥法,可以省略調節池,初沉池,污泥消化池,有的還可以省略二沉池。氧化溝能保證較好的處理效果,這主要是因為巧妙結合了CLR形式和曝氣裝置特定的定位布置,是氧化溝具有獨特水力學特征和工作特性.

隨著氧化溝工藝的發展,目前,在工程應用中比較有代表性的形式有:多溝交替式氧化溝(如三溝式、五溝式)及其改進型、卡魯塞爾氧化溝及其改進型、奧貝爾(Orbal)氧化溝及其改進型、一體化氧化溝等。SBR法

SBR是序列間歇式活性污泥法(Sequencing

Batch

Reactor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的簡稱,是一種按間歇曝氣方式來運行的活性污泥污水處理技術,又稱序批式活性污泥法。與傳統污水處理工藝不同,SBR技術采用時間分割的操作方式替代空間分割的操作方式,非穩定生化反應替代穩態生化反應,靜置理想沉淀替代傳統的動態沉淀。它的主要特征是在運行上的有序和間歇操作,SBR技術的核心是SBR反應池,該池集均化、初沉、生物降解、二沉等功能于一池,無污泥回流系統,其工藝流程圖如圖3.SBR法工藝具有以下特點:工藝運行簡單,基本實現無需搬運操作,進水、曝氣、沉淀、排水、閑置五道程序可由PLC實現程序控制,運行的程序也可根據水質變化情況重新編排,使本來十分繁瑣的操作變成全自動運行;耐沖擊負荷.污水逐漸進入池內,被池內的水緩慢稀釋,污水與原池內的水的比例是逐漸提高的,所以耐水質變化的沖擊;出水水質好。池內水沉淀時是在水平流速為零的理想靜止狀態下沉淀,沉淀效果好。池內溶解氧值交替變化。沉淀排水時,溶解氧接近零,抑制了絲狀菌的生長,污泥沉淀性能好;能耗低.由于池內溶解氧的交替變化,使溶解氧濃度梯度大,提高了氧的利用率。沒有污泥回流系統,節省了能耗,降低了運行費用;SBR可實現連續進水,污水量較小時只需設置一個池子即可運行,省去了污水流量隨時間變化分配的自動控制閥門,只設一臺潷水器,池子結構形式也更為簡單.ì

AB法AB法(Adsorption

Biodegradation)是一種新型的兩段生物處理工藝,與普通活性污泥法相比,它具有高效、穩定、節省能耗、造價低等優點。典型的AB工藝流程:污水-—格柵—-沉沙池——A段曝氣池--中間沉淀池(污泥回流至A段曝氣池)—-B段曝氣池-—二次沉淀池(污泥回流至B段曝氣池)——出水。AB法技術上的突破主要在A段:該段前省去了初沉池,A段曝氣池在高負荷[≥2kgBOD5/(kgMLSS?d)]、短停留時間(30min)、低溶解氧(0.5~1mg/L)、短泥齡(0.5~0.7d)的條件下運行。但是,目前對A段工藝的工作機理研究尚未取得突破性進展,例如A段工藝在無污泥再生的條件下卻能保持微生物的活性和良好的污泥沉降性能,這是傳統的微生物吸附氧化機理所不能解釋的。具有優良的污染物去除效果,較強的抗沖擊負荷能力,良好的脫氮除磷效果和投資及運轉費用較低等。

(1)對有機底物去除效率高。

(2)系統運行穩定。主要表現在:出水水質波動小,有極強的耐沖擊負荷能力,有良好的污泥沉降性能。

(3)有較好的脫氮除磷效果。

(4)節能.運行費用低,耗電量低,可回收沼氣能源。經試驗證明,AB法工藝較傳統的一段法工藝節省運行費用20%~25%。三、污水處理廠對周遍環境的污染毫無疑問,污水處理廠在改善城市環境、節約水資源、提高居民質量方面發揮了巨大的作用,成為市政和環保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但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絕大多數污水處理廠在改善城市環境的同時,又成為新的污染源,對周遍環境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主要表現為惡臭、噪聲、污泥和出水不能達到國家GB8978-1996二級排放標準四個方面。3。1惡臭污染3。1.惡臭是指大氣、水、土壤、廢棄物等物質中的異味物質,通過空氣介質作用于人的嗅覺器官,并有害人體健康的一類公害氣態污染物質.3。1。2惡臭物質數目繁多,惡臭源分布廣泛.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難免會接觸到惡臭。處于高濃度惡臭環境或長期處于惡臭環境中的人會明顯感覺到惡臭對人體的不良影響。這表現在:(1)危害呼吸系統,人聞到惡臭時,對呼吸產生反射性抑制,甚至憋氣,妨礙正常呼吸功能。(2)危害消化系統,經常接觸惡臭,會使人食欲不振、產生厭食、惡心,甚至嘔吐,進而發展到消化功能減退.(3)危害循環系統,隨呼吸變化,會出現脈搏和血壓變化。如氨會使血壓出現先下降后上升現象,硫化氫能阻礙氧的輸送,造成體內缺氧。(4)危害內分泌系統、神經系統、影響精神狀態,經常受惡臭刺激,會使人的內分泌系統功能紊亂,導致大腦皮層興奮和抑制的調節功能失調除對人體的危害外,惡臭污染還能影響動、植物的生長和產量。3.1.3惡臭的基本組成在污水處理廠中的產生的氣體組分主要有氮(N2)、氧(O2)、二氧化碳(CO2)、硫化氫(H2S)、氨(NH3)、甲烷(CH4)以及一些產生臭味的氣體,如胺類、硫醇、有機硫化物、糞臭素、吲哚等微量MVOC氣體。其中氮(N2)、氧(O2)、二氧化碳(CO2)是空氣中的常見組分,對污水處理廠不構成任何危害,不需要對其進行處理。硫化氫(H2S)會產生臭味,影響大氣質量,硫化氫是酸性氣體,其水溶液為氫硫酸,是一種二元酸,硫化氫酸性氣體會對污水管道、建構筑物、污水泵、控制柜、設備等產生酸性腐蝕。氨(NH3)會產生臭味。甲烷(CH4)是易燃易爆氣體,給污水處理廠帶來爆炸的危險.其它一些有機組分產生臭味,影響居民生活和大氣質量.因而污水處理廠需要處理的氣體是硫化氫(H2S)、氨(NH3)等無機氣體以及胺類、硫醇、有機硫化物、糞臭素、吲哚等MVOCs。3。1。4污水廠惡臭產生機理臭氣被感覺到是因為它從液體中轉移到氣態,故污水中的臭味物質和促進物質轉移的條件是否存在是臭氣形成的兩個不可缺少的重要條件。廣義上講,污水處理系統中的臭氣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直接從污水中揮發出來的;另一類是來自于污水中有機物由于微生物的生物化學反應而新形成的分解物,尤其與厭氧菌的活動有很大的關系另外,由于污水處理系統大具有較大的氣液表面,加上水流的紊動,曝氣充氧和攪拌設備各種因素使得臭氣的發生具有良好的條件。污水處理系統中各單元惡臭的產生原因如下:(1)污水在長距離輸送過程中,由于水流紊動,廢水中所含硫化氫等臭氣物質在窨井等節點處散發出來的;另外,污水水位差引起水流強烈翻動及曝氣過程產生較強臭味.同時由于集水池中污泥的淤積,在厭氧細菌的作用下會產生H2S等臭氣物質;(2)曝氣沉砂池進水中如果含有惡臭物質,或是因為高有機負荷造成污水產生虧氧,在厭氧菌作用下產生大量還原性惡臭物質,水中的惡臭氣體就會揮發出來進入到大氣中.(3)污水生化處理裝置一般采用好氧處理,此時惡臭氣體的散發也許并不占太大的比例,但在曝氣不足或停留時間不夠和厭氧的情況下,發生厭氧過程而使其散發的惡臭氣體量大大增加。(4)污泥濃縮、脫水等過程由于污泥停留時間較長造成缺氧環境,而產生臭氣。此外,污泥濃縮、過濾和離心分離等過程都會因湍動而引起惡臭氣體的排放.3.1.5影響因素1、溫度溫度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活性污泥(包括厭氧、兼氧和好氧)中的微生物活性程度,并且對諸如溶解氧、曝氣量等產生影響,同時對生化反應速率產生影響.廢水生化好氧生物處理,以中溫細菌為主,其生長繁殖的最適溫度為20℃~37厭氧生物處理中的中溫性甲烷菌最適溫度范圍在20℃~40℃之間,高溫性為50℃~60℃,厭氧生物處理常采用溫度33℃~382、pH值不同的微生物有不同的pH值適應范圍。廢水生物處理過程保持最適pH值范圍是十分重要的。如用活性污泥法處理廢水,曝氣池混合液的pH值達到9。0時,原生動物將由活躍轉為呆滯,菌膠團粘性物質解體,活性污泥結構遭到破壞,處理效率顯著下降。如果進水pH值突然降低,曝氣池混合液呈酸性,活性污泥結構也會變化,二沉池中出現大量浮泥現象。培養優良、馴化成熟的生物系統具有較強的耐沖擊負荷的能力,但如果pH值在大幅度內變化,則會影響反應器的效率,甚至對微生物造成毒性而使反應器實效,因為pH值的改變可能引起細胞電荷的變化,進而影響微生物對營養物質的吸收和微生物代謝中酶的活性.綜上所述,在生物系統處理廢水過程中,應提供微生物最佳的pH值范圍,以使其在最優化條件下運行。3、溶解氧(DO).溶解氧是影響生化處理效果的重要因素。在好氧生物處理中,如果溶解氧不足,好氧微生物由于得不到足夠的氧,其活性受到影響,新陳代謝能力降低,同時對溶解氧要求較低的微生物將應運而生,影響正常的生化反應過程,造成處理效率下降。好氧生物處理的溶解氧一般2~4mg/L為宜,在這種情況下,活性污泥或生物膜的結構正常,沉降、絮凝性能好.供氧過高,能耗浪費,而且代謝活動增強,營養供應不足而使微生物缺乏營養,促使污泥老化,結構松散。因此,在廢水生化處理過程中,溶解氧應該經常測試,以保證曝氣池中的溶解氧濃度控制在一個合理的水平上,確保好氧微生物正常生長,取得較好的處理效果。4、化學需氧量(COD)。COD的測試分析是廢水處理調試運行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一方面掌握工藝流程中各處理單元的進出水情況,確保進水穩定,不至于產生較大的波動和對系統的沖擊;另一方面,通過各處理單元前后進出水的COD變化情況,了解處理單元的處理效果和效率。在中等負荷的活性污泥中,草履蟲將占優勢,此時的處理效果好,活性污泥發育正常,沉降性能和生物活性良好,出水水質好.在低負荷延時曝氣活性污泥系統中,輪蟲和線蟲將占優勢,此時出水中可能挾帶大量的針狀絮體。輪蟲和線蟲大量出現表明活性污泥正常。如發現鐘蟲不活躍,往往表示曝氣不足,如果出現鐘蟲等原生動物死亡,則說明曝氣池內有有毒物進入.在大量鐘蟲存在的情況下,楯線蟲數量多而且活躍,這有可能會令污泥變得松散,如果鐘蟲數量遞減,而楯纖蟲數量增加,則潛伏著污泥膨脹的危險.5、MLSS、MLVSS、F/M、SRT等污泥理化指標①SV30(污泥的沉降比):②SVI30(污泥的體積指數):③MLSS(混合液懸浮固體濃度)④MLVSS(混合液揮發性懸浮固體濃度)⑤SRT(污泥齡或稱平均細胞停留時間):⑥F/M(污泥負荷):6、有毒物質.本項目廢水中存在著對微生物有抑制和殺害作用的化學物質,其毒害作用主要表現為細胞的正常結構遭到破壞以及菌體內的酶變質,并使之失去活性。下表簡單列出部分物質的有毒物抑制濃度.毒物名稱允許濃度(mg/L)毒物名稱允許濃度(mg/L)氰605~20氯苯200游離氯0。1~1酚1000~100氯化鈉10000苯胺100硫化物4010~30吡啶400苯300~100二氯甲烷250甲苯200氯仿507、含鹽量。含鹽量過高,對微生物具有抑制甚至毒害作用。一般生化系統的處理廢水鹽分以不超過5000mg/L為宜。8色度.色度的測試方法嚴格遵守廢水水質分析國家標準測試方法。色度是一項感官性指標。純凈的天然水是清澈透明的,即無色的.但帶有金屬化合物或有機化合物等有色污染物的污水呈現各種顏色。將有色污水用蒸餾水稀釋后與參照水樣對比,一直稀釋到二水樣色差一樣,此時污水的稀釋倍數即為色度。3.2噪聲污染3。2.1噪聲污染的定義噪聲是發生體做無規則時發出的聲音,聲音由物體振動引起,以波的形式在一定的介質(如固體、液體、氣體)中進行傳播通常所說的噪聲污染是指人為造成的。從生理學觀點來看,凡是干擾人們休息、學習和工作的聲音,即不需要的聲音,統稱為噪聲。當噪聲對人及周圍環境造成不良影響時,就形成噪聲污染。產業革命以來,各種機械設備的創造和使用,給人類帶來了繁榮和進步,但同時也產生了越來越多而且越來越強的噪聲.3。2。2噪聲污染的危害噪聲污染對人、動物、儀器儀表以及建筑物均構成危害,其危害程度主要取決于噪聲的頻率、強度及暴露時間.噪聲危害主要包括:3.2.2.1噪聲對聽力的損傷噪聲對人體最直接的危害是聽力損傷。人們在進入強噪聲環境時,暴露一段時間,會感到雙耳難受,甚噪聲污染至會出現頭痛等感覺。離開噪聲環境到安靜的場所休息一段時間,聽力就會逐漸恢復正常.有研究表明,噪聲污染是引起老年性耳聾的一個重要原因.此外,聽力的損傷也與生活的環境及從事的職業有關,如農村老年性耳聾發病率較城市為低,紡織廠工人、鍛工及鐵匠與同齡人相比聽力損傷更多.3。2.2。2噪聲能誘發多種疾病因為噪聲通過聽覺器官作用于大腦中樞神經系統,以致影響到全身各個器官,故噪聲除對人的聽力造成損傷外,還會給人體其它系統帶來危害。由于噪聲的作用,會產生頭痛、腦脹、耳鳴、失眠、全身疲乏無力以及記憶力減退等神經衰弱癥狀。長期在高噪聲環境下工作的人與低噪聲環境下的情況相比,高血壓、動脈硬化和冠心病的發病率要高2~3倍。可見噪聲會導致心血管系統疾病。噪聲也可導致消化系統功能紊亂,引起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惡心嘔吐,使腸胃病和潰瘍病發病率升高.此外,噪聲對視覺器官、內分泌機能及胎兒的正常發育等方面也會產生一定影響。在高噪聲中工作和生活的人們,一般健康水平逐年下降,對疾病的抵抗力減弱,誘發一些疾病,但也和個人的體質因素有關,不可一概而論。3。2。2.3噪聲對正常生活和工作的干擾噪聲對人的睡眠影響極大,人即使在睡眠中,聽覺也要承受噪聲的刺激.噪聲會導致多夢、易驚醒、睡眠質量下降等,突然的噪聲對睡眠的影響更為突出.噪聲會干擾人的談話、工作和學習.實驗表明,當人受到突然而至的噪聲一次干擾,就要喪失4秒鐘的思想集中.據統計,噪聲會使勞動生產率降低10~50%,隨著噪聲的增加,差錯率上升。由此可見,噪聲會分散人的注意力,導致反應遲鈍,容易疲勞,工作效率下降,差錯率上升。噪聲還會掩蔽安全信號,如報警信號和車輛行駛信號等,以致造成事故。3.2。2。4噪聲對動物的影響噪聲能對動物的聽覺器官、視覺器官、內臟器官及中樞神經系統造成病理性變化.噪聲對動物的行為有噪聲污染一定的影響,可使動物失去行為控制能力,出現煩躁不安、失去常態等現象,強噪聲會引起動物死亡。鳥類在噪聲中會出現羽毛脫落,影響產卵率等。3。2.2。5特強噪聲對儀器設備和建筑結構的危害實驗研究表明,特強噪聲會損傷儀器設備,甚至使儀器設備失效。噪聲對儀器設備的影響與噪聲強度、頻率以及儀器設備本身的結構與安裝方式等因素有關.當噪聲級超過150dB時,會嚴重損壞電阻、電容、晶體管等元件。當特強噪聲作用于火箭、宇航器等機械結構時,由于受聲頻交變負載的反復作用,會使材料產生疲勞現象而斷裂,這種現象叫做聲疲勞.3.2。3污水處理中噪聲產生的原理污水處理廠的主要是在污水處理過程中、管道和水流所產生的。噪聲對人體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尤其是對聽覺器官的損傷,長期在強噪聲環境下工作可能導致噪聲性耳聾。此外,噪聲對人體中樞神經系統、植物神經及心血管系統方面的損害也非常嚴重.一些已建成的污水處理廠由于缺乏足夠的噪聲隔離設施或是生產設備老化,導致不同程度的噪聲超標.給水系統產生的噪聲污染給水管道產生的噪聲污染主要有流速變化引起的噪聲污染、氣蝕噪聲污染和設備噪聲污染:①流速變化引起的噪聲污染.水流沖擊使管道產生振動而發出的聲音,或者水流斷面大小改變或管道突然拐彎改變水流方向而產生噪聲污染,當水流速度多大或閥門等控制附件啟閉速度過快時,也會產生噪聲污染.流速和局部阻力越大,產生的流水噪聲污染越大;②氣蝕噪聲污染是指管道內產生氣蝕現象時而產生的爆破聲音,主要發生在集中熱水的下行上供給水系統中。加熱器將熱水加熱,原來溶于冷水得中空氣離析積聚,在下行上供的最高出口處形成氣團,當出水口出的放水閥門開啟時,水、氣發生沖擊,產生噪聲污染。管道內壓力越高,氣蝕噪聲污染就越大。以隔音設施改造前的濟南市污水處理廠為例.該廠采用射流曝氣活性污泥法的處理工藝,風機房預留9臺羅茨風機的位置,一期工程先安裝2臺(風壓:73kPa,風量:112m3/min,轉速:960r/min,配套電機功率183kW)。在對隔音設施改造前,廠區噪聲嚴重超標,風機房內噪聲平均值達118.8dB,曝氣池靠近送風道處的噪聲達111。6dB,風機房相鄰西廠界的噪聲達75。5dB,超過所在區域廠界噪聲標準值(夜間)30.5dB。[2]這種因機械運轉而產生的持續性噪聲,對廠區工作人員和周遍居民的危害很大。3.3污泥污染3.3。1污泥定義污泥是污水處理后的產物,是一種由有機殘片、細菌菌體、無機顆粒、膠體污泥等組成的極其復雜的非均質體。污泥的主要特性是含水率高(可高達99%以上),有機物含量高,容易腐化發臭,并且顆粒較細,比重較小,呈膠狀液態。它是介于液體和固體之間的濃稠物,可以用泵運輸,但它很難通過沉降進行固液分離。污泥——由污水處理過程所產生的固體沉淀物質組成,是水處理過程中不可避免的副產物。污泥中的寄生蟲、病原菌、重金屬等隨意棄放,勢必帶來較嚴重的二次污染,對污泥進行減量、無害化處理處置是整個凈化系統不可或缺的環節。3。3.2污泥的分類根據污泥從污水中分離的過程,可將其分為如下幾類:污泥是指用物理法、化學法、物理化學法和生物法等處理廢水時產生的沉淀污泥物、顆粒物和漂浮物。污泥一般指介于液體和固體之間的濃稠物,可以用泵輸送,但它很難通過沉降進行固液分離。懸浮物濃度一般在1%~10%,低于此濃度常常稱為泥漿。由于污泥的來源及水處理方法不同,產生的污泥性質不一,污泥的種類很多,分類比較復雜,目前一般可以按以下方法分類.(1)按來源分污泥主要有生活污水污泥,工業廢水污泥和給水污泥。(2)按處理方法和分離過程分污泥可分為以下幾類:初沉污泥(sludgefromprimarysedimentationtank):指污水一級處理過程中產生的沉淀物;活性污泥(activitedsludge):指活性污泥法處理工藝二沉池產生的沉淀物;腐殖污泥:指生物膜法(如生物濾池、生物轉盤、部分生物接觸氧化池等)污水處理工藝中二次沉淀池產生的沉淀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