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熱能與動力工程技術作業指導書TOC\o"1-2"\h\u28102第1章熱能基礎理論 3242101.1熱力學第一定律 3257281.1.1基本概念 3205941.1.2表達式 3162211.1.3應用 457691.2熱力學第二定律 4124631.2.1基本原理 484271.2.2表述 4315181.2.3應用 4304581.3熱量傳遞方式 46321.3.1導熱 4182981.3.2對流 4214881.3.3輻射 59800第2章動力工程概述 5270132.1動力工程發展歷程 5196372.2動力工程分類及特點 5187842.3動力系統評價方法 66617第3章內燃機原理與設計 6269923.1內燃機工作原理 6149363.1.1四沖程內燃機工作原理 6165213.2內燃機燃燒過程 7234043.2.1燃燒類型 7311823.2.2燃燒過程影響因素 7110653.3內燃機排放控制 792713.3.1排放物種類 7145093.3.2排放控制技術 718284第4章燃燒設備與燃燒技術 760144.1燃燒設備分類及特點 8205564.1.1燃燒設備的分類 843584.1.2燃燒設備的特點 868724.2燃燒過程分析 8125574.2.1燃燒反應機理 8195544.2.2燃燒過程的影響因素 8137534.3燃燒優化技術 820834.3.1燃燒器設計優化 9256684.3.2燃燒過程控制優化 965774.3.3燃燒參數優化 941404.3.4燃料與空氣混合優化 9194304.3.5燃燒污染物排放控制 920715第5章換熱設備與換熱技術 961955.1換熱設備分類及功能 96435.1.1板式換熱器 9311075.1.2管式換熱器 9203265.1.3復合型換熱器 9181835.1.4蒸發器和冷凝器 10139405.2換熱原理及計算方法 10242375.2.1對數平均溫差法 10220635.2.2傳熱方程法 10256205.2.3熱平衡法 10200555.3換熱器設計與選型 10164275.3.1確定換熱器類型 10213805.3.2計算換熱面積 10120145.3.3選材及結構設計 11113895.3.4優化傳熱功能 11214645.3.5考慮安裝和維護 1120317第6章流體力學與泵閥應用 11212456.1流體力學基礎 11176036.1.1流體的性質與狀態 1171516.1.2流體力學的三大基本方程 11270416.1.3流體流動的分類 11155806.2泵與風機原理及選型 11113676.2.1泵與風機的工作原理 1119256.2.2泵與風機的類型 1122016.2.3泵與風機的選型 12243196.3閥門類型及在動力工程中的應用 12235786.3.1閥門的分類 12318316.3.2閥門在動力工程中的應用 12193656.3.3閥門故障與維護 1210649第7章自動控制技術在動力工程中的應用 12226147.1自動控制原理 12117187.2傳感器與執行器 1256787.2.1傳感器 12147807.2.2執行器 12132977.3控制策略與系統設計 13258887.3.1控制策略 13181397.3.2系統設計 13962第8章熱能與動力系統仿真 1384358.1系統仿真概述 1379698.1.1系統仿真的基本概念 13284248.1.2系統仿真的原理 14319818.1.3系統仿真的方法 149338.2數學模型與仿真方法 1488908.2.1數學模型 1477968.2.2仿真方法 1421228.3熱能與動力系統仿真軟件及應用 14153388.3.1常見熱能與動力系統仿真軟件 14299688.3.2軟件應用 155945第9章熱能與動力系統節能技術 15109719.1節能技術概述 1563549.2熱能回收利用技術 15201689.3動力系統優化與節能 1532258第10章熱能與動力工程案例解析 161918810.1熱電廠工程案例 161086110.1.1案例背景 163033810.1.2熱電廠工藝流程 162316010.1.3案例分析 163248610.1.4案例啟示 162607710.2汽車動力系統案例 16937910.2.1案例背景 163174110.2.2汽車動力系統組成 161199510.2.3案例分析 162039910.2.4案例啟示 172159210.3工業鍋爐及熱能利用案例 17578910.3.1案例背景 17358510.3.2工業鍋爐類型及特點 17830010.3.3案例分析 17968810.3.4案例啟示 17第1章熱能基礎理論1.1熱力學第一定律熱力學第一定律,又稱能量守恒定律,表述了能量在系統與外界之間傳遞和轉換過程中守恒的原理。本節主要介紹熱力學第一定律的基本概念、表達式及其應用。1.1.1基本概念能量守恒:在一個封閉系統內,能量不會憑空消失或產生,只能從一種形式轉換為另一種形式。1.1.2表達式熱力學第一定律的數學表達式為:\[Q=W\DeltaU\]其中,Q表示系統與外界之間的熱量交換,W表示系統對外界所做的功,ΔU表示系統內能的變化。1.1.3應用熱力學第一定律在實際工程中的應用非常廣泛,如在熱機、熱泵、制冷裝置等設備的設計與優化中起著關鍵作用。1.2熱力學第二定律熱力學第二定律主要研究熱現象中的方向性,闡述了能量轉換和傳遞過程中的不可逆性。本節將介紹熱力學第二定律的基本原理和表述。1.2.1基本原理熱力學第二定律指出,在自然過程中,熱量不能完全轉化為功,總是有一部分熱量以廢熱的形式散失到環境中。1.2.2表述熱力學第二定律有多種表述方式,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克勞修斯表述和開爾文表述:克勞修斯表述:在自然過程中,一個封閉系統的熵不可能減少。開爾文表述:不可能從單一熱源吸熱并完全轉化為功,而不引起其他影響。1.2.3應用熱力學第二定律在熱能工程領域的應用主要體現在熱機效率的限制、熱泵和制冷循環的設計等方面。1.3熱量傳遞方式熱量傳遞是熱能工程中一個基本而重要的過程。熱量傳遞方式主要有三種:導熱、對流和輻射。1.3.1導熱導熱是指物體內部熱量通過分子、原子等微觀粒子的碰撞和傳遞而傳遞的過程。導熱的基本規律由傅里葉熱傳導定律描述:\[q=k\frac{dT}{dx}\]其中,q表示單位時間內通過單位面積的熱量,k表示熱導率,dT/dx表示溫度梯度。1.3.2對流對流是指流體與固體表面之間的熱量傳遞過程。對流熱傳遞的基本規律由牛頓冷卻定律描述:\[q=h\DeltaT\]其中,q表示單位時間內通過單位面積的熱量,h表示對流換熱系數,ΔT表示流體與固體表面之間的溫差。1.3.3輻射熱輻射是指物體表面因溫度而發出的電磁波。熱輻射的基本規律由斯蒂芬玻爾茲曼定律描述:\[q=\varepsilon\sigmaAT^4\]其中,q表示單位時間內通過單位面積的熱量,ε表示物體的發射率,σ為斯蒂芬玻爾茲曼常數,A表示物體表面積,T表示物體表面溫度。第2章動力工程概述2.1動力工程發展歷程動力工程起源于人類對能源的利用和轉換,其發展歷程可追溯至第一次工業革命。早期動力工程主要以蒸汽動力為核心,科學技術進步,逐步發展形成了涵蓋熱能、機械能、電能等多種能源形式的高效轉換與利用技術。從蒸汽時代、內燃機時代到現代能源時代,動力工程不斷發展,為人類社會的生產和生活提供了強大的動力支持。2.2動力工程分類及特點動力工程可分為以下幾類:(1)熱力發電工程:以化石燃料、核燃料等為主要能源,通過熱力循環將熱能轉換為電能。(2)流體動力工程:利用流體(如水、空氣等)的能量進行能量轉換,如水力發電、風力發電等。(3)氣體動力工程:以燃料與氧氣的化學反應為動力來源,如內燃機、燃氣輪機等。(4)電力動力工程:以電能為主要能源,通過電機將電能轉換為機械能或其他形式能量。特點:(1)能源轉換效率高:動力工程通過科學的設計和優化,實現能源的高效轉換,提高能源利用率。(2)適用范圍廣:動力工程技術廣泛應用于工業、農業、交通、建筑等多個領域。(3)環保性強:動力工程在發展過程中,注重環境保護,不斷研究和應用低污染、低排放的能源轉換技術。(4)技術更新迅速:動力工程技術科技進步不斷進行創新和升級,以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2.3動力系統評價方法動力系統評價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幾種:(1)熱效率評價:以熱效率為核心指標,評估動力系統的能量轉換效率。(2)經濟性評價:從投資、運行、維護等角度,分析動力系統的經濟功能。(3)環境評價:通過對動力系統排放物、能耗等指標的監測,評估其對環境的影響。(4)可靠性評價:通過統計分析動力系統的故障率、維修周期等數據,評估其運行可靠性。(5)綜合功能評價:綜合考慮動力系統的熱效率、經濟性、環境功能和可靠性等多方面因素,進行全面評價。第3章內燃機原理與設計3.1內燃機工作原理內燃機是一種將燃料在氣缸內燃燒產生的熱能轉化為機械能的發動機。其工作原理基于奧托循環或柴油循環,以下將以四沖程內燃機為例進行說明。3.1.1四沖程內燃機工作原理四沖程內燃機一個工作循環包括四個基本過程:進氣、壓縮、做功和排氣。(1)進氣過程:活塞自上死點向下死點運動,氣缸內壓力降低,通過進氣門吸入新鮮空氣和燃油混合氣體。(2)壓縮過程:活塞向上死點運動,將進氣過程吸入的混合氣體壓縮,使氣體溫度和壓力升高。(3)做功過程:在壓縮過程末端,火花塞產生電火花點燃混合氣體,產生高溫高壓氣體,推動活塞向下死點運動,完成做功過程。(4)排氣過程:活塞再次向上死點運動,將燃燒后的廢氣排出氣缸,完成排氣過程。3.2內燃機燃燒過程內燃機的燃燒過程對發動機功能具有重大影響,以下介紹燃燒過程的關鍵因素。3.2.1燃燒類型根據燃燒方式的不同,內燃機可分為火花點火燃燒和壓縮點火燃燒。(1)火花點火燃燒:在奧托循環內燃機中,采用火花點火方式,燃油混合氣體在壓縮過程末端被火花點燃。(2)壓縮點火燃燒:在柴油循環內燃機中,采用壓縮點火方式,燃油在高壓下直接噴入氣缸,與高溫氣體混合后自燃。3.2.2燃燒過程影響因素(1)燃油噴射:燃油噴射的霧化質量、噴射時刻和噴射量對燃燒過程具有重要影響。(2)進氣混合:進氣混合均勻性、進氣溫度和濕度等影響燃燒效率。(3)壓縮比:壓縮比的大小直接影響燃燒溫度和壓力,進而影響發動機功能和排放。3.3內燃機排放控制內燃機排放物對環境產生嚴重影響,必須采取相應措施進行控制。3.3.1排放物種類內燃機排放物主要包括:碳氫化合物(HC)、氮氧化物(NOx)、一氧化碳(CO)和顆粒物(PM)。3.3.2排放控制技術(1)機內凈化技術:優化燃燒過程,提高燃燒效率,降低排放物。(2)尾氣后處理技術:采用催化轉化器、顆粒捕集器等設備降低排放物濃度。(3)燃油品質提升:使用高辛烷值燃油,減少碳氫化合物和顆粒物排放。(4)排放控制系統:采用電子控制單元(ECU)對內燃機燃燒過程進行精確控制,降低排放。第4章燃燒設備與燃燒技術4.1燃燒設備分類及特點4.1.1燃燒設備的分類燃燒設備主要分為以下幾種類型:(1)層燃爐:包括鏈條爐、往復爐等,其特點是燃料在爐排上燃燒,熱量主要通過輻射和對流方式傳遞給受熱面。(2)懸浮燃燒爐:如煤粉爐、氣體燃料爐等,燃料在爐內以懸浮狀態燃燒,具有燃燒速度快、傳熱效率高等特點。(3)沸騰燃燒爐:利用高速氣流使燃料顆粒在爐內沸騰燃燒,具有燃燒充分、負荷調節范圍大等特點。(4)熔融燃燒爐:如焦爐、玻璃熔爐等,燃料在高溫下熔融燃燒,熱量傳遞方式以輻射和對流為主。4.1.2燃燒設備的特點(1)層燃爐:結構簡單,操作方便,但燃燒效率較低,污染排放較高。(2)懸浮燃燒爐:燃燒效率高,負荷調節范圍大,但設備復雜,運行維護成本較高。(3)沸騰燃燒爐:燃燒充分,傳熱效果好,但能耗較高,對燃料顆粒度要求嚴格。(4)熔融燃燒爐:熱效率高,但設備投資大,操作要求高,對環境污染嚴重。4.2燃燒過程分析4.2.1燃燒反應機理燃燒是一種氧化還原反應,燃燒過程中燃料與氧化劑發生反應,釋放出熱能。燃燒反應包括預混合、擴散、反應和排放四個階段。4.2.2燃燒過程的影響因素(1)燃料性質:燃料的熱值、揮發分、灰分等對燃燒過程產生影響。(2)燃燒設備:燃燒設備的設計、結構、操作參數等影響燃燒效果。(3)氧化劑:氧化劑的溫度、壓力、濃度等影響燃燒速度和燃燒效率。(4)環境條件:如溫度、濕度、氧氣濃度等,對燃燒過程也有一定影響。4.3燃燒優化技術4.3.1燃燒器設計優化根據燃料特性和燃燒設備要求,合理設計燃燒器結構,提高燃燒效率。4.3.2燃燒過程控制優化采用先進的控制策略,實現燃燒過程的自動調節,保證燃燒效率穩定。4.3.3燃燒參數優化通過調整燃燒設備操作參數,如燃料供給、空氣流量、燃燒溫度等,實現燃燒優化。4.3.4燃料與空氣混合優化采用先進的混合技術,如旋流混合、脈沖混合等,提高燃料與氧化劑的混合程度,從而提高燃燒效率。4.3.5燃燒污染物排放控制采用低氮氧化物(NOx)、低顆粒物(PM)等燃燒技術,減少污染物排放,保護環境。第5章換熱設備與換熱技術5.1換熱設備分類及功能換熱設備是熱能轉化與傳遞過程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使冷熱流體之間進行熱量交換,以滿足生產過程的熱能需求。換熱設備按照其結構形式、工作原理及用途,可分為以下幾類:5.1.1板式換熱器板式換熱器由一系列具有一定波紋的金屬板組成,冷熱流體在相鄰板之間流動,通過板表面的波紋促進流體湍流,提高傳熱系數。其優點為結構緊湊、傳熱效率高、易于清洗和拆卸。5.1.2管式換熱器管式換熱器是由許多金屬管組成的,冷熱流體分別在管內和管外流動,通過管壁進行熱量交換。根據管子排列方式的不同,可分為直管式、螺旋管式和殼管式等。管式換熱器具有傳熱面積大、適應性強、結構簡單等特點。5.1.3復合型換熱器復合型換熱器是將多種換熱方式結合在一起的換熱設備,如板殼式、板式與管式相結合的換熱器。其綜合了各種換熱方式的優點,具有傳熱效率高、占地面積小、適應范圍廣等優點。5.1.4蒸發器和冷凝器蒸發器和冷凝器是制冷系統中的關鍵換熱設備,分別負責吸收熱量和排放熱量。蒸發器主要用于吸收低溫流體的熱量,使其蒸發;冷凝器則將高溫氣態制冷劑冷凝成液態,排放熱量。5.2換熱原理及計算方法換熱原理基于熱量守恒定律,即冷熱流體在換熱過程中,單位時間內傳遞的熱量相等。換熱計算主要包括以下方法:5.2.1對數平均溫差法對數平均溫差法是換熱計算中最常用的方法,適用于殼管式、板式等換熱設備。其計算公式為:Q=U×A×ΔTm其中,Q為換熱熱量,U為總傳熱系數,A為換熱面積,ΔTm為對數平均溫差。5.2.2傳熱方程法傳熱方程法是根據能量守恒原理,建立流體與固體壁面之間的傳熱方程,結合邊界條件和初始條件,求解溫度場、速度場等參數。適用于復雜結構的換熱設備計算。5.2.3熱平衡法熱平衡法是根據熱能守恒原理,列出冷熱流體在換熱過程中的熱平衡方程,求解換熱器所需的傳熱面積。適用于各類換熱設備。5.3換熱器設計與選型換熱器的設計與選型是保證熱能動力系統高效運行的關鍵環節,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5.3.1確定換熱器類型根據工藝要求、流體特性、傳熱特性等因素,選擇合適的換熱器類型。如對傳熱效率要求較高,可選用板式或復合型換熱器;對于高壓、高溫場合,可選用管式換熱器。5.3.2計算換熱面積根據換熱原理及計算方法,結合工藝條件,計算所需換熱面積。同時考慮換熱器在實際運行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污垢、磨損等因素,適當放大換熱面積。5.3.3選材及結構設計根據流體性質、溫度、壓力等參數,選擇合適的材料;同時結合換熱器類型和工藝要求,進行結構設計,保證換熱器在長期運行中的穩定性和可靠性。5.3.4優化傳熱功能通過采用先進的換熱技術,如強化傳熱、增設中間介質、優化流動狀態等,提高換熱器的傳熱功能,降低能耗。5.3.5考慮安裝和維護在設計換熱器時,充分考慮設備的安裝空間、維護方便性等因素,以提高換熱系統的整體功能和經濟效益。第6章流體力學與泵閥應用6.1流體力學基礎6.1.1流體的性質與狀態流體是熱能與動力工程中常見的物質形態,包括氣體和液體。本節將介紹流體的基本性質,如密度、粘度和壓縮性等,并分析流體在不同狀態下的特點。6.1.2流體力學的三大基本方程流體力學的基本方程包括質量守恒方程、動量守恒方程和能量守恒方程。本節將詳細解釋這三大基本方程的物理意義及其在工程中的應用。6.1.3流體流動的分類流體流動可分為層流和湍流。本節將對這兩種流動類型進行詳細描述,并探討其產生條件和工程應用。6.2泵與風機原理及選型6.2.1泵與風機的工作原理泵和風機是流體輸送設備,廣泛應用于熱能與動力工程領域。本節將闡述泵和風機的工作原理,以及它們在工程中的作用。6.2.2泵與風機的類型根據工作原理和結構特點,泵和風機可分為多種類型。本節將介紹離心泵、軸流泵、混流泵、羅茨風機等常見泵與風機的結構及功能特點。6.2.3泵與風機的選型泵與風機的選型對熱能與動力工程系統的穩定運行。本節將闡述泵與風機選型的主要依據,包括流量、揚程、效率、噪音等因素,并提供選型方法。6.3閥門類型及在動力工程中的應用6.3.1閥門的分類閥門是流體控制設備,用于調節、切斷和分配流體。本節將介紹閥門的主要分類,包括截止閥、閘閥、球閥、蝶閥等,并分析其結構及功能特點。6.3.2閥門在動力工程中的應用閥門在熱能與動力工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本節將探討閥門在工程中的應用,包括調節系統壓力、流量和溫度等,以及閥門選型和安裝要求。6.3.3閥門故障與維護閥門在使用過程中可能會出現故障,影響熱能與動力系統的正常運行。本節將分析常見閥門故障及其原因,并提供相應的維護方法。第7章自動控制技術在動力工程中的應用7.1自動控制原理自動控制技術是動力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通過自動調節系統內的各個環節,使設備運行在最佳狀態,提高生產效率和安全性。自動控制原理主要基于反饋控制,包括開環控制和閉環控制。在動力工程中,常用的控制原理有比例(P)、積分(I)、微分(D)控制,以及先進的控制算法如模糊控制、神經網絡控制等。7.2傳感器與執行器7.2.1傳感器傳感器是自動控制系統的感知部分,用于檢測系統中的各種物理量。在動力工程中,常用的傳感器包括溫度傳感器、壓力傳感器、流量傳感器、液位傳感器等。這些傳感器將各種物理量轉換為電信號,為控制系統提供實時、準確的數據。7.2.2執行器執行器是自動控制系統的執行部分,根據控制器的輸出信號,對動力工程設備進行調節和控制。常見的執行器有電動調節閥、氣動調節閥、變頻器等。它們可以實現對溫度、壓力、流量等參數的精確控制。7.3控制策略與系統設計7.3.1控制策略在動力工程中,控制策略的選擇對系統功能具有重要影響。根據設備特性和工藝要求,可以采用以下幾種控制策略:(1)串級控制:適用于多變量、多級控制場合,可以提高系統的穩定性和響應速度。(2)分程控制:將控制任務分解為幾個子任務,分別由不同的控制器完成,適用于復雜的控制場合。(3)集中控制:將多個控制任務集中在一個控制器上完成,便于管理和維護。(4)智能控制:采用先進的控制算法,如模糊控制、神經網絡控制等,實現系統的高功能控制。7.3.2系統設計自動控制系統設計主要包括以下步驟:(1)分析工藝要求,確定控制目標和功能指標。(2)選擇合適的傳感器、執行器、控制器等設備。(3)設計控制策略,包括控制算法、參數整定等。(4)搭建系統硬件結構,包括傳感器、執行器、控制器、通信網絡等。(5)開發系統軟件,實現數據采集、控制算法、人機界面等功能。(6)調試和優化系統,保證系統穩定、可靠、高效地運行。通過以上內容,本章對自動控制技術在動力工程中的應用進行了詳細闡述。自動控制技術在實際應用中,需根據具體設備特性和工藝要求,選擇合適的控制策略和系統設計方法,以實現動力工程的優化控制。第8章熱能與動力系統仿真8.1系統仿真概述熱能與動力系統仿真是研究熱能與動力工程問題的重要手段,通過對實際系統進行模擬和計算,為工程設計、運行優化及故障診斷提供理論依據。本章主要介紹熱能與動力系統仿真的基本概念、原理及方法。8.1.1系統仿真的基本概念系統仿真是指利用數學模型、計算機技術和專業知識,對實際系統進行模擬、分析和預測的過程。熱能與動力系統仿真主要包括熱力系統仿真、流體動力系統仿真和控制系統仿真等。8.1.2系統仿真的原理系統仿真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數學模型描述實際系統的行為,通過計算機求解模型方程,得到系統在不同工況下的功能參數,從而對系統進行分析和優化。8.1.3系統仿真的方法系統仿真方法主要包括連續系統仿真、離散系統仿真和混合系統仿真。熱能與動力系統主要采用連續系統仿真方法。8.2數學模型與仿真方法熱能與動力系統仿真的核心是建立準確的數學模型,并采用合適的仿真方法進行求解。8.2.1數學模型數學模型是對實際系統進行抽象和簡化的結果,主要包括以下幾種類型:(1)熱力學模型:描述熱能傳遞和轉換過程的基本規律。(2)流體力學模型:描述流體流動和壓力分布的基本規律。(3)傳熱學模型:描述熱量傳遞過程的基本規律。(4)控制模型:描述系統控制策略和控制器設計的基本規律。8.2.2仿真方法熱能與動力系統仿真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幾種:(1)數值求解法:利用數值計算方法求解模型方程,如有限差分法、有限元法等。(2)模擬法:利用物理模型或等效電路模擬實際系統,進行實驗研究。(3)優化法:采用數學規劃方法,對系統功能進行優化。8.3熱能與動力系統仿真軟件及應用熱能與動力系統仿真軟件是進行熱能與動力系統仿真的重要工具,其主要功能包括建模、求解、分析和優化等。8.3.1常見熱能與動力系統仿真軟件目前市場上常用的熱能與動力系統仿真軟件有:AspenPlus、Fluent、CFX、MATLAB/Simulink等。8.3.2軟件應用熱能與動力系統仿真軟件在以下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1)工程設計:輔助設計人員完成熱力設備、流體設備和控制系統的設計。(2)運行優化:通過對實際系統進行模擬,優化操作參數,提高系統功能。(3)故障診斷:分析系統運行異常,診斷故障原因,為維修提供依據。(4)科學研究:為熱能與動力領域的科學研究提供理論支持。(5)教育培訓:作為教學輔助工具,提高學生對熱能與動力工程的理解和認識。第9章熱能與動力系統節能技術9.1節能技術概述本章主要介紹熱能與動力系統中的節能技術。在能源日益緊張和環境保護要求不斷提高的背景下,節能技術的研究和應用具有重要意義。熱能與動力系統節能技術主要包括熱能回收利用技術、動力系統優化技術等。這些技術的應用可以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減少污染物排放,為我國能源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中國撥式蒸汽熨斗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手拍球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2025年中醫院護理部急救能力提升計劃
- 2025年兒童健康飲食教育計劃
- 2025高三生物復習資源共享計劃
- 五年級下冊地方生態環境教學計劃
- 2025年中國中低壓閥門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下置式電啟動發動機曲軸箱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軟件開發項目管理培訓計劃
- 幼兒園2025年秋季園所評估計劃
- 深入理解Zabbix監控系統
- 《測繪管理法律與法規》課件-測繪法律法規
- 醫院感染暴發的應急預案與應急處置演練
- Word操作練習題(解析和答案)
- 駕駛服務外包投標方案(技術標)
- 中國甲狀腺相關眼病診斷和治療指南(2022年)解讀
- 采購電話匯總
- 貴州醫療服務收費標準-全版
- 創業管理學習通超星課后章節答案期末考試題庫2023年
- 興業銀行零售業務崗位考試真題模擬匯編(共637題)
- 三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家是最溫暖的地方》作業設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