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農民權益保護工作指導書TOC\o"1-2"\h\u23751第1章農民權益保護概述 4228561.1農民權益的概念與內涵 479761.2農民權益保護的現狀與問題 4231201.3農民權益保護的意義與目標 41458第2章農民土地權益保護 590682.1農地征收補償與安置 518712.1.1征收程序規范 536812.1.2補償標準合理 5253872.1.3安置措施到位 5246382.2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 526572.2.1明確入市條件 5114762.2.2規范入市程序 551472.2.3保護農民權益 578922.3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益保護 6306352.3.1土地承包權穩定 646222.3.2土地流轉規范 6256992.3.3農業補貼政策落實 662362.3.4農業保險制度完善 63383第3章農民財產權益保護 618613.1農村房屋拆遷補償 6118883.1.1補償原則 6233893.1.2補償程序 615303.1.3補償方式 6265973.2農村資產評估與確權 7315033.2.1資產評估 7154243.2.2資產確權 7226073.3農民財產性收入保障 7138743.3.1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來源 7213793.3.2優化財產性收入分配機制 7120463.3.3加強財產性收入監管 714500第4章農民社會保障權益保護 8253914.1農村養老保險 8311904.1.1覆蓋范圍與參保對象 8282834.1.2養老保險基金籌集與管理 8134274.1.3養老保險待遇發放與調整 8199034.2農村醫療保險 8315964.2.1醫療保險制度與政策 851564.2.2參保范圍與對象 8310934.2.3醫療保險基金籌集與管理 8156274.2.4醫療保險待遇與補償 8209584.3農村最低生活保障 815574.3.1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874424.3.2保障對象與資格認定 8230754.3.3最低生活保障標準與發放 91541第5章農民就業權益保護 9239505.1農民工勞動權益保障 9307475.1.1完善農民工勞動合同制度 9278805.1.2加強農民工工資支付保障 923885.1.3改善農民工勞動條件 9110155.2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 9273235.2.1建立健全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機制 9246175.2.2推動農村勞動力就近就地就業 9146995.2.3加強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培訓 10152175.3農民職業技能培訓 1073395.3.1制定農民職業技能培訓規劃 10207485.3.2加強農民職業技能培訓體系建設 10168745.3.3落實農民職業技能培訓政策 1017087第6章農民教育權益保護 1034946.1農村教育資源整合 10116966.1.1優化農村學校布局。根據農村人口分布、學齡人口變化等因素,合理調整農村學校布局,提高教育資源利用效率。 10206116.1.2加強農村教師隊伍建設。加大對農村教師的培訓力度,提高教師待遇,吸引優秀人才到農村任教,穩定農村教師隊伍。 1040056.1.3改善農村學校基礎設施。加大投入,改善農村學校的校舍、教學設備等基礎設施,為農村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 1025896.2農民子女就學保障 10100006.2.1保障農民子女入學機會。嚴格執行義務教育階段入學政策,保證農民子女在戶籍所在地就近入學。 10203086.2.2加強農村留守兒童關愛。建立農村留守兒童關愛體系,加強對留守兒童的監護、教育、心理疏導等方面的支持。 11114236.2.3完善城鄉教育資源共享。推進城鄉教育一體化發展,實現城鄉教育資源共享,提高農村教育質量。 11225716.3農村教育資助政策 11312756.3.1農村義務教育階段資助政策。對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實施免學費、免書本費、寄宿生生活補助等資助政策。 1165156.3.2農村高中教育階段資助政策。設立農村高中教育階段助學金,對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給予資助。 1146626.3.3農村職業教育階段資助政策。對農村職業教育階段學生實施免學費、助學金等政策,鼓勵農民子女接受職業教育。 11124916.3.4建立多元化的教育資助體系。鼓勵企業、社會組織等參與農村教育資助,形成主導、社會參與的教育資助格局。 1121602第7章農民文化權益保護 11240107.1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 11200957.1.1完善農村文化基礎設施 11228577.1.2豐富農村文化服務內容 11223057.1.3提高農村文化服務質量 1192537.2農民文化產業發展 12178927.2.1支持農民文化產業創新發展 12289187.2.2加強農民文化產業政策扶持 12324497.2.3拓展農民文化產業發展空間 12103777.3農民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 12289667.3.1加強農民非物質文化遺產調查與挖掘 12182087.3.2建立健全農民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制度 12288457.3.3加強農民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傳播 122007.3.4提高農民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意識 1215523第8章農民生態環境權益保護 12197778.1農村生態環境保護 12298928.1.1農村生態環境現狀分析 12164668.1.2農村生態環境保護目標與原則 13278618.1.3農村生態環境保護措施 13310958.2農村環境污染防治 1376798.2.1農村環境污染現狀分析 1336628.2.2農村環境污染防治目標與原則 13112928.2.3農村環境污染防治措施 13115728.3農村生態補償機制 13261968.3.1農村生態補償現狀分析 13250658.3.2農村生態補償機制目標與原則 1396618.3.3農村生態補償機制構建 1429751第9章農民政治權益保護 14168589.1農民參與民主管理 14227669.1.1強化農民自治組織建設 14210349.1.2推進村級事務公開透明 14122199.1.3加強農民民主培訓 14279499.2農民選舉權益保障 14237049.2.1規范選舉程序 14226609.2.2保障農民選舉權 144949.2.3提高女性和少數民族農民的參政議政地位 15315089.3農村基層風廉政建設 1522129.3.1加強風廉政教育 15105909.3.2完善監督機制 1534929.3.3嚴肅查處違紀違法行為 15259539.3.4強化制度建設 152217第10章農民權益保護法律援助與救濟 151402010.1農民權益保護法律援助 152414110.1.1法律援助的含義與作用 15949710.1.2法律援助的范圍與條件 152449210.1.3法律援助的申請與審批 152802710.2農民權益保護訴訟途徑 16310810.2.1民事訴訟 16558910.2.2行政訴訟 161995110.2.3刑事訴訟 162138710.3農民權益保護救濟機制 162884210.3.1農民權益受損的投訴與舉報 161034410.3.2農民權益保護調解 161869910.3.3農民權益保護仲裁 162866710.3.4農民權益保護行政救濟 16第1章農民權益保護概述1.1農民權益的概念與內涵農民權益是指農民作為我國基本社會群體之一,依法享有的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方面的權利和利益。它涵蓋了農民在土地、就業、教育、衛生、社會保障等方面的基本權益,主要包括土地承包經營權、農村集體資產收益分配權、宅基地使用權、勞動就業權、教育權、醫療保障權等。1.2農民權益保護的現狀與問題當前,我國農民權益保護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以下問題:(1)土地權益保護不足。部分地方在土地征收過程中,未能嚴格按照法律法規保障農民的土地權益,導致農民失去土地后生活無保障。(2)農村集體資產收益分配不均。部分農村地區集體資產收益分配機制不完善,存在分配不公、侵占農民利益的現象。(3)農民就業權益受損。農民在非農產業就業過程中,存在拖欠工資、勞動合同不規范等問題。(4)社會保障體系不完善。農村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等社會保障水平較低,農民“病有所醫、老有所養”的需求尚未得到充分滿足。(5)教育資源分配不均。農村教育資源相對匱乏,農民子女接受優質教育的權利受到限制。1.3農民權益保護的意義與目標保護農民權益,是貫徹落實的十九大精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城鄉融合發展的具體舉措。其意義與目標如下:(1)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保障農民權益,有助于縮小城鄉差距,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2)維護社會穩定。保護農民權益,有利于緩解社會矛盾,維護農村社會穩定。(3)激發農村發展活力。保障農民權益,有利于調動農民積極性,發揮農村勞動力資源優勢,推動農村經濟發展。(4)實現農村全面小康。保護農民權益,有助于實現農村全面小康,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奠定基礎。(5)推動城鄉融合發展。保障農民權益,有利于消除城鄉二元結構,促進城鄉要素平等交換和公共資源均衡配置,推動城鄉融合發展。第2章農民土地權益保護2.1農地征收補償與安置2.1.1征收程序規范農地征收補償與安置工作應嚴格按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進行,保證征收程序的合法性、合規性。征收前,相關部門應進行公告,充分聽取農民意見,保證農民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申訴權。2.1.2補償標準合理農地征收補償應充分考慮土地原用途、土地質量、區位等因素,保證補償標準的合理性。補償款應及時足額發放到農民手中,避免拖欠、克扣等現象。2.1.3安置措施到位征收農地時應制定切實可行的安置方案,保證被征地農民的生活水平不降低。安置方式包括貨幣補償、住房安置、就業安置等,應根據農民意愿和實際情況靈活選擇。2.2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2.2.1明確入市條件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應具備一定條件,如土地權屬清晰、符合規劃、用途明確等。入市過程應公開透明,保證農民權益不受侵害。2.2.2規范入市程序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應遵循國家相關法律法規,規范入市程序。包括土地評估、公告、競價、成交確認等環節,保證公平、公正、公開。2.2.3保護農民權益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所得收益,應主要用于農民福利、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切實保障農民權益。2.3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益保護2.3.1土地承包權穩定保障農民土地承包權益,嚴格執行土地承包政策,保證土地承包權穩定。不得隨意調整承包地,不得非法收回農民承包地。2.3.2土地流轉規范引導和規范農村土地流轉,保證流轉過程中農民權益不受侵害。流轉雙方應簽訂書面合同,明確流轉期限、用途、價格等事項。2.3.3農業補貼政策落實完善農業補貼政策,保證補貼資金及時足額發放到農民手中。嚴厲打擊騙取、套取農業補貼的行為,保障農民合法權益。2.3.4農業保險制度完善建立健全農業保險制度,提高農業保險覆蓋面和保障水平。通過政策扶持,鼓勵農民參加農業保險,降低農業生產風險,保障農民收益。第3章農民財產權益保護3.1農村房屋拆遷補償3.1.1補償原則農村房屋拆遷補償應遵循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保證農民合法權益不受侵害。補償標準應參考房屋面積、房屋結構、房屋使用年限等因素,并結合當地經濟發展水平和市場價格進行合理確定。3.1.2補償程序(1)拆遷前,拆遷方應將拆遷范圍、補償標準、拆遷期限等事項公告農民,并進行實地測量和評估;(2)拆遷方與被拆遷方簽訂拆遷補償協議,明確補償金額、補償方式、搬遷期限等內容;(3)拆遷方按照補償協議及時足額支付補償款;(4)被拆遷方在規定期限內搬遷,并協助拆遷方完成拆遷工作。3.1.3補償方式農村房屋拆遷補償可以采取貨幣補償、產權置換、異地安置等多種方式,具體方式由農民自行選擇。3.2農村資產評估與確權3.2.1資產評估(1)對農村土地、房屋、林木等資產進行全面清查,保證評估范圍的準確性;(2)采用市場法、成本法、收益法等方法對資產進行評估,合理確定資產價值;(3)評估結果應公開透明,接受農民監督。3.2.2資產確權(1)明確農村土地、房屋、林木等資產的權屬關系,為農民財產權益保護提供法律依據;(2)加快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宅基地使用權、林權等登記頒證工作,保證農民財產權益得到法律保障;(3)建立健全農村產權交易平臺,促進農村資產有序流轉。3.3農民財產性收入保障3.3.1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來源(1)鼓勵農民參與土地流轉,提高土地流轉收益;(2)支持農民發展家庭農場、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增加經營性收入;(3)引導農民投資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鄉村旅游等產業,拓寬投資渠道。3.3.2優化財產性收入分配機制(1)完善農村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制度,合理確定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比例;(2)建立農村集體資產收益分配機制,保障農民享有集體資產收益;(3)規范農村產權交易市場,保障農民在產權交易中的合法權益。3.3.3加強財產性收入監管(1)建立健全農民財產性收入統計監測體系,及時掌握農民收入變化情況;(2)加強對農村集體資產、土地流轉市場的監管,防止農民財產權益受損;(3)嚴厲打擊侵犯農民財產權益的違法行為,維護農民合法權益。第4章農民社會保障權益保護4.1農村養老保險4.1.1覆蓋范圍與參保對象農村養老保險旨在保障農村居民在老年時期的基本生活。本節主要闡述農村養老保險的覆蓋范圍及參保對象,保證農民合法權益得到有效保護。4.1.2養老保險基金籌集與管理詳細介紹農村養老保險基金的籌集方式、來源及管理機制,保證基金的合理使用和可持續發展。4.1.3養老保險待遇發放與調整明確農村養老保險待遇的發放標準、調整機制及相關政策,保證農民養老保險權益得到充分保障。4.2農村醫療保險4.2.1醫療保險制度與政策介紹農村醫療保險的制度框架、政策規定及實施情況,為農民提供全面的醫療保障。4.2.2參保范圍與對象明確農村醫療保險的參保范圍和對象,保證農村居民在醫療保險制度下享有公平待遇。4.2.3醫療保險基金籌集與管理闡述農村醫療保險基金的籌集渠道、管理方式及使用原則,保證基金的安全、有效使用。4.2.4醫療保險待遇與補償詳細解析農村醫療保險的待遇補償標準、范圍及流程,保障農民在醫療方面的合法權益。4.3農村最低生活保障4.3.1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介紹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設立背景、目標及基本原則,為農民提供基本生活保障。4.3.2保障對象與資格認定明確農村最低生活保障的保障對象、資格認定標準及程序,保證真正需要幫助的農民得到救助。4.3.3最低生活保障標準與發放制定合理的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并規范保障金的發放程序、方式,保證農民合法權益得到及時、有效的保障。第5章農民就業權益保護5.1農民工勞動權益保障5.1.1完善農民工勞動合同制度(1)加強勞動合同法律法規宣傳,提高農民工的法律意識。(2)指導和督促用人單位與農民工簽訂書面勞動合同,明確雙方權利義務。(3)規范勞動合同內容,保障農民工獲得公平待遇。5.1.2加強農民工工資支付保障(1)嚴格執行最低工資標準,保證農民工工資水平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2)建立農民工工資支付監控制度,預防和解決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3)加大對拖欠農民工工資用人單位的處罰力度。5.1.3改善農民工勞動條件(1)落實國家關于勞動保護的政策法規,保障農民工的勞動安全與健康。(2)加強勞動監察,督促用人單位改善勞動條件,消除安全隱患。(3)加強對農民工的職業健康檢查,預防職業病發生。5.2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5.2.1建立健全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機制(1)加強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政策宣傳,提高農村勞動力的轉移就業意識。(2)建立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信息平臺,提供就業信息服務。(3)制定鼓勵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的政策措施,促進農村勞動力有序流動。5.2.2推動農村勞動力就近就地就業(1)發揮地方優勢產業,引導農村勞動力進入當地優勢產業鏈就業。(2)扶持農村小型企業、家庭農場等新型經營主體,吸納農村勞動力就業。(3)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創造更多就業崗位。5.2.3加強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培訓(1)開展針對性培訓,提高農村勞動力的職業技能和就業能力。(2)整合培訓資源,加強培訓師資隊伍建設,保證培訓質量。(3)實施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培訓補貼政策,減輕培訓負擔。5.3農民職業技能培訓5.3.1制定農民職業技能培訓規劃(1)結合當地產業發展需求,制定農民職業技能培訓計劃。(2)明確培訓目標、內容、方式和時間,保證培訓工作有序開展。5.3.2加強農民職業技能培訓體系建設(1)完善培訓基礎設施,提高培訓條件。(2)加強培訓師資隊伍建設,提高培訓質量。(3)創新培訓模式,開展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培訓方式。5.3.3落實農民職業技能培訓政策(1)加大對農民職業技能培訓的財政支持力度,減免培訓費用。(2)實施農民職業技能培訓補貼政策,鼓勵農民參加培訓。(3)完善培訓評價體系,保證培訓成果轉化。第6章農民教育權益保護6.1農村教育資源整合農村教育資源整合是提高農村教育質量、促進教育公平的關鍵環節。為保障農民教育權益,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推進農村教育資源整合:6.1.1優化農村學校布局。根據農村人口分布、學齡人口變化等因素,合理調整農村學校布局,提高教育資源利用效率。6.1.2加強農村教師隊伍建設。加大對農村教師的培訓力度,提高教師待遇,吸引優秀人才到農村任教,穩定農村教師隊伍。6.1.3改善農村學校基礎設施。加大投入,改善農村學校的校舍、教學設備等基礎設施,為農村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6.2農民子女就學保障為保證農民子女接受公平、有質量的教育,以下措施需予以落實:6.2.1保障農民子女入學機會。嚴格執行義務教育階段入學政策,保證農民子女在戶籍所在地就近入學。6.2.2加強農村留守兒童關愛。建立農村留守兒童關愛體系,加強對留守兒童的監護、教育、心理疏導等方面的支持。6.2.3完善城鄉教育資源共享。推進城鄉教育一體化發展,實現城鄉教育資源共享,提高農村教育質量。6.3農村教育資助政策為減輕農民家庭教育負擔,國家及地方應實施以下教育資助政策:6.3.1農村義務教育階段資助政策。對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實施免學費、免書本費、寄宿生生活補助等資助政策。6.3.2農村高中教育階段資助政策。設立農村高中教育階段助學金,對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給予資助。6.3.3農村職業教育階段資助政策。對農村職業教育階段學生實施免學費、助學金等政策,鼓勵農民子女接受職業教育。6.3.4建立多元化的教育資助體系。鼓勵企業、社會組織等參與農村教育資助,形成主導、社會參與的教育資助格局。通過以上措施,有助于保障農民教育權益,提高農民子女受教育水平,助力鄉村振興。第7章農民文化權益保護7.1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7.1.1完善農村文化基礎設施加強農村文化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農村文化活動場所的覆蓋面和質量。重點支持農村文化站、農家書屋、文化廣場等設施建設,保證農民群眾有良好的文化活動場所。7.1.2豐富農村文化服務內容積極推動優秀文化產品和服務向農村傾斜,通過購買服務、文化志愿服務等方式,豐富農村文化服務內容,滿足農民多層次、多樣化的文化需求。7.1.3提高農村文化服務質量加強對農村文化服務人員的培訓,提高其業務素質和服務能力。建立健全農村文化服務評價體系,提高農村文化服務質量。7.2農民文化產業發展7.2.1支持農民文化產業創新發展鼓勵農民發展特色文化產業,支持農民文化企業技術創新、產品研發和品牌建設,提升農民文化產業的市場競爭力。7.2.2加強農民文化產業政策扶持制定和完善農民文化產業政策,在財政、稅收、金融等方面給予支持,促進農民文化產業健康發展。7.2.3拓展農民文化產業發展空間加強農村文化產業與旅游、教育、科技等產業的融合發展,提高農民文化產業的附加值,拓寬農民增收渠道。7.3農民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7.3.1加強農民非物質文化遺產調查與挖掘開展農民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普查,全面了解和掌握農民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種類、分布、傳承現狀等情況,為保護工作提供依據。7.3.2建立健全農民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制度制定農民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政策和法規,明保證護范圍、標準和措施,建立健全農民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制度。7.3.3加強農民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傳播支持農民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開展傳承活動,鼓勵農民參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傳播。通過多種渠道和形式,讓農民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廣泛傳承和傳播。7.3.4提高農民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意識加強農民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宣傳教育,提高農民群眾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認識和保護意識,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的保護格局。第8章農民生態環境權益保護8.1農村生態環境保護8.1.1農村生態環境現狀分析我國農村地區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但受工業化、城鎮化以及農業生產經營方式的影響,農村生態環境面臨嚴峻挑戰。本節主要從土地資源、水資源、大氣環境、生物多樣性等方面分析農村生態環境現狀。8.1.2農村生態環境保護目標與原則(1)保護目標:保證農村生態環境質量逐步改善,保障農民生態環境權益。(2)保護原則:堅持預防為主、綜合治理、城鄉統籌、農民參與、法治保障。8.1.3農村生態環境保護措施(1)加強農村生態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和政策制定;(2)實施農村生態環境治理工程,提升生態環境質量;(3)加強農村生態環境監測,建立健全生態環境監測網絡;(4)推進農村生態環境宣傳教育,提高農民環保意識。8.2農村環境污染防治8.2.1農村環境污染現狀分析本節主要分析農村地區水污染、土壤污染、大氣污染等環境污染問題,以及農業生產過程中的農藥、化肥污染和畜禽養殖業污染。8.2.2農村環境污染防治目標與原則(1)防治目標:削減污染物排放,改善農村環境質量,保障農民身體健康。(2)防治原則:源頭防控、綜合治理、分類施策、科技支撐、法治保障。8.2.3農村環境污染防治措施(1)加強農村環境污染防治法律法規和政策制定;(2)實施農村環境污染防治工程,提高污染防治能力;(3)加強農業投入品管理,推進化肥、農藥減量使用;(4)加強畜禽養殖業污染治理,推動廢棄物資源化利用;(5)提高農民環保意識,引導農民參與環境污染防治。8.3農村生態補償機制8.3.1農村生態補償現狀分析本節主要分析我國農村生態補償政策及實施情況,以及生態補償機制在保護農村生態環境、保障農民權益方面的作用。8.3.2農村生態補償機制目標與原則(1)補償目標:建立健全農村生態補償機制,提高農民生態環境保護積極性。(2)補償原則:公平合理、權責清晰、激勵與約束并重、分類補償。8.3.3農村生態補償機制構建(1)完善農村生態補償法律法規和政策體系;(2)明確生態補償范圍和補償標準;(3)建立多元化生態補償資金渠道;(4)加強生態補償監管,保證補償政策落到實處;(5)摸索建立生態補償市場化機制,引導社會資本參與農村生態環境保護。第9章農民政治權益保護9.1農民參與民主管理9.1.1強化農民自治組織建設農民參與民主管理是保障其政治權益的基礎。要加強農民自治組織建設,提高農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能力。充分發揮村民委員會、村民代表大會等自治組織的作用,保障農民在村級事務中的決策權、管理權、監督權。9.1.2推進村級事務公開透明加大村級事務公開力度,完善公開制度,保障農民對村級事務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積極推進村級政務、財務、村務公開,提高農民民主管理的實效。9.1.3加強農民民主培訓組織開展農民民主管理培訓,提高農民的民主意識和參與民主管理的能力。通過培訓,使農民了解民主管理的法律法規,掌握民主管理的方法和技巧,增強其在民主管理中的積極作用。9.2農民選舉權益保障9.2.1規范選舉程序嚴格執行《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等相關法律法規,規范村民委員會選舉程序,保障農民的選舉權益。加強選舉過程的監督,保證選舉公開、公平、公正。9.2.2保障農民選舉權加強選民登記工作,保證選民名冊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嚴厲打擊選舉中的違法行為,保障農民的選舉權不受侵犯。9.2.3提高女性和少數民族農民的參政議政地位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女性和少數民族農民在村民委員會中的比例,保障他們的參政議政權益。9.3農村基層風廉政建設9.3.1加強風廉政教育深入開展風廉政教育,強化農村基層員干部的廉潔自律意識。通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商洛職業技術學院《航線設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南溪縣2024-2025學年四年級數學第二學期期末監測試題含解析
- 清遠職業技術學院《圖文信息處理與再現》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浙江交通職業技術學院《藥劑學實驗仿真》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山東農業工程學院《生物技術制藥雙語》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山東省濰坊市臨朐縣2024-2025學年高考全真模擬考卷物理試題含解析
- 四川省巴中學市恩陽區實驗中學2025屆初三第二次校模擬考試英語試題含答案
- 吉林省吉林市吉化九中學2025屆初三下學期暑假聯考化學試題含解析
- 江蘇省徐州市邳州市運河中學2025屆初三下學期期末教學質量檢測試題(一模)數學試題含解析
- 長春工業大學《放射生物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5年山東省東營市廣饒縣一中中考一模英語試題(原卷版+解析版)
- 工貿行業隱患排查指導手冊
- 形勢與政策(貴州財經大學)知到智慧樹章節答案
- GB/T 36187-2024冷凍魚糜
- 2023年江蘇省五年制專轉本英語統考真題(試卷+答案)
- 20S805-1 雨水調蓄設施-鋼筋混凝土雨水調蓄池
- GB3469-83《文獻類型與文獻載體代碼》
- 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培訓
- 3號鋼筋加工場桁吊安裝方案
- 部編版(統編)六年級語文下冊文學常識及文化常識(共4頁)
- 世界500強企業企業文化(企業使命、愿景、核心價值觀)集錦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