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屆高考歷史統考一輪復習模塊3文化發展歷程第13單元近現代中國的先進思想單元整合提升教師用書教案岳麓版_第1頁
2025屆高考歷史統考一輪復習模塊3文化發展歷程第13單元近現代中國的先進思想單元整合提升教師用書教案岳麓版_第2頁
2025屆高考歷史統考一輪復習模塊3文化發展歷程第13單元近現代中國的先進思想單元整合提升教師用書教案岳麓版_第3頁
2025屆高考歷史統考一輪復習模塊3文化發展歷程第13單元近現代中國的先進思想單元整合提升教師用書教案岳麓版_第4頁
2025屆高考歷史統考一輪復習模塊3文化發展歷程第13單元近現代中國的先進思想單元整合提升教師用書教案岳麓版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第13單元【認讀導引】一大主題:近現代中國的思想解放潮流及重大理論成果。兩大階段:近代中國思想解放潮流及理論成果;現代中國重大理論成果。三大階級:地主階級、資產階級、無產階級。六大理論成果:三民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一、近代以來中國政治思想發展的歷程及特點1.歷程(1)19世紀40-90年頭:主要學習西方物質文明。①“師夷長技”深受工業革命的影響。②洋務派與頑固派的論戰是地主階級內部的分歧,不觸及封建制度。(2)19世紀末20世紀初:進入學習西方政治制度的新階段。①由資產階級維新思想發展為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想,相繼興起了維新變法運動和辛亥革命。②從學習日本走改良道路轉變為學習歐美走革命道路。(3)新文化運動前期:學習西方民主精神與科學思想。矛頭直指維護封建統治的儒家思想,從而使新文化運動在批判封建主義問題上比維新派和革命派更為徹底。(4)十月革命后:馬克思主義在中國日益傳播。①由學習西方轉向“以俄為師”,接受馬克思主義思想。②運用馬克思主義從根本上解決中國的現實問題。(5)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由照搬蘇聯模式到“走中國特色的革命和建設道路”。①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漸漸擺脫共產國際對中國革命的錯誤指導,走井岡山道路,實行“工農武裝割據”,取得民主革命的成功。②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漸漸擺脫“蘇聯模式”的束縛。2.特點(1)近代中國人學習西方、尋求變革主要是為了中國的獨立、民主和富強。(2)學習西方與反抗侵略、啟蒙和救亡相連,體現出劇烈的反封建、反侵略性質。(3)學習西方的歷程是一個由淺入深、由表及里,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文化”的不斷深化的困難歷程。(4)中國人民最終選擇了馬克思主義。實踐證明,真正適合中國國情的是社會主義道路。1.(2024·德州模擬)1912年,《申報》上首次出現“中華民族”一詞。到1919年底,該詞在《申報》共可檢索到30條,1920-1924年共68條,1925年為81條,1928年為183條,1939年更達到372條。對此,合理的說明是()A.近代中國民族觀念起先形成B.報刊成為傳播民族主義的主要渠道C.民族觀念得到了普遍認同D.列強侵略促使中國民族意識漸漸高漲D[題干顯示,從1912年到1939年“中華民族”一詞在《申報》上出現的次數越來越多,結合所學學問可知這與列強侵華有關,說明列強侵略的不斷加劇使中華民族的民族意識漸漸高漲,故選D項。A項中的“起先形成”說法錯誤,解除;題干沒有涉及其他傳播渠道,故不能體現報刊是主要渠道,解除B項;僅由材料得不出C項結論。]二、近現代中國的六大思想理論成果思想理論三民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來源西方民主思想等馬克思列寧主義標記性會議同盟會成立大會1945年中共七大1997年中共十五大2002年中共十六大2007年中共十七大;2012年中共十八大2024年中共十九大核心或精髓民權主義群眾路途、實事求是、獨立自主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發展新三民主義社會主義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解決的問題民族獨立、民主共和、民眾生存民主革命道路及社會主義改造和建設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新形勢下實現什么樣的發展、怎樣發展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地位指導民主革命,推翻封建專制王朝指導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使中國人民站起來指導改革開放,使中國人民富起來指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實現中華民族宏大復興共同點①都是為了國家的命運和前途而提出的。②都與時俱進;都具有開創性。③都在實踐中不斷成熟。④都推動了中國社會的進步和發展。⑤都有利于民族的振興和發展2.(2024·中原名校質檢)1978年12月13日,鄧小平在為中心工作會議閉幕講話所打算的手寫提綱中講道:“自主權與國家安排的沖突,主要從價值法則、供求關系來調整?!边@說明當時的鄧小平()A.已起先醞釀市場經濟的發展思路B.努力向國人揭示市場經濟的本質C.正為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作輿論打算D.已形成發展市場經濟的完整構想A[材料中鄧小平主見“主要從價值法則、供求關系來調整”,說明他已起先醞釀市場經濟的發展思路,故A項正確;材料中鄧小平對市場經濟只是初步醞釀,還未深化市場經濟的本質,故B項錯誤;材料只涉及鄧小平對市場經濟的思索,沒有反映出對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影響,故C項錯誤;D項出現在鄧小平“南方談話”與中共十四大之后,不符合時間限制,故D項錯誤。]啟蒙運動與新文化運動的異同啟蒙運動新文化運動不同點所處時代處于世界資本主義起先確立時開展于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主要任務反對封建壓迫反帝反封建的雙重任務是否形成理論體系形成了完整的理論體系未形成完整的理論體系詳細影響呼喚了法國大革命呼喚了五四運動深遠影響推動了歐美資產階級革命的成功促進了馬克思主義的廣泛傳播,中國革命有了新的理論指導局限方面一些思想家的思想中摻雜了確定的唯心成分前期沒有同勞動人民相結合;在思想文化方面對西方文化持確定確定或確定否定的看法相同點背景封建專制制度阻礙了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封建思想文化也禁錮了人們的思想內容兩者都反對封建專制,追求政治民主,反封建成為共同的內容性質都是思想解放運動作用都極大地批判了封建思想,為以后的革命奠定了堅實的思想基礎,當之無愧地起了思想啟蒙的作用(2024·汕尾二模)李大釗指出:“東洋文明與西洋文明,實為世界進步之二大機軸,正如車之兩輪、鳥之雙翼,缺一不行。而此二大精神之自身,又必需時時調和、時時融會,以創建新生命,而演進于無疆?!焙m則在《新思潮的意義》一文中主見“探討問題,輸入學理,整理國故,再造文明”。上述觀點()A.豐富了新文化運動的思想內涵B.論證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