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教版化學九年級全冊導學案_第1頁
滬教版化學九年級全冊導學案_第2頁
滬教版化學九年級全冊導學案_第3頁
滬教版化學九年級全冊導學案_第4頁
滬教版化學九年級全冊導學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滬教版化學九年級全冊導學案滬教版化學九年級全冊導學案/滬教版化學九年級全冊導學案第一章開啟化學之門1.1化學給我們帶來什么什么是化學1.定義:化學是一門研究的科學。化學的作用1.2.3.4.化學研究物質的性質和變化1.物質的變化物質變化物理變化化學變化本質區別伴隨現象相互聯系實例說明物質的性質性質物理性質化學性質區別聯系實例四.化學研究物質的組成和結構1.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實驗原理實驗裝置儀器:藥品:裝置圖:實驗步驟(4)(5)(6)實驗現象分析結論文字表達式注意事項(1)(2)(3)(4)(5)(6)2.混合物與純凈物混合物純凈物組成表示性質舉例聯系化學研究物質的用途與制法一.選擇題1.以下物品的發明與開發,屬于化學對人體健康方面作出巨大貢獻的()A.不銹鋼B.青霉素C.農藥和化肥D.電話和電視機2.以下不屬于我國古代化學工藝成就的是()A.指南針的發明B.青銅器的制造C.鋼鐵的冶煉D.黑火藥的發明3.下列自然現象中,屬于化學變化的是()A.石灰巖溶洞的形成B.海水蒸發C.山體雪崩D.玻璃粉碎4.下列變化中有一種變化與其它三種變化有本質區別的是()A.石蠟熔化B.木棍折斷C.汽油揮發D.煤的燃燒5.判斷蠟燭在空氣中燃燒是化學變化的主要依據是 ()A.發出藍色火焰 B.放出熱量C.蠟燭逐漸變短 D.產生黑煙二.填空題1.近代化學科學的迅速發展,為工業發展提供了更多的;為農業生產提供了;為人類戰勝疾病提供了。2.材料是.的物質基礎。21世紀的“材料之星”是材料。3.結構的發現,打開了分子生物學的大門。化學與相結合,促進了基因工程的發展,產生了技術。4.當代人類面臨著諸多問題,如資源的保護與合理利用.節能與的開發.人類與的和諧共處等,這些問題的解決都有賴于化學科學的發展。1.2怎樣學習和研究化學一.常用化學儀器儀器分類作用分類儀器名稱圖形用途使用規則反應容器直接加熱試管蒸發皿燃燒匙間接加熱燒杯燒瓶錐形瓶燃燒反應集氣瓶存放容器存放固體藥品廣口瓶存放液體藥品細口瓶存放氣體藥品集氣瓶1.2.取用儀器取用塊狀藥品,大顆粒藥品鑷子取用粉末狀藥品,小顆粒藥品藥匙取用少量液體膠頭滴管1.2.3.計量儀器稱質量托盤天平1.2.3.稱體積量筒1.2.3.4.加熱儀器加熱酒精燈液體加熱1.2.3.4.固體加熱1.2.1.2.3.4.5.6.7.分離儀器分離漏斗夾持儀器夾持實驗儀器試管夾1.2.3.鐵架臺坩堝鉗其他儀器長頸漏斗石棉網玻璃棒化學實驗的基本操作藥品取用原則:“三不原則”:“節約原則”:“處理原則”:“安全原則”:藥品取用(1)固體藥品取用:a.取用儀器:b.“一斜.二送.三直立”:c.“一橫.二放.三慢豎”:(2)液體藥品取用:a.b.c.3.儀器洗滌標準:化學學習步驟:1.2.3.4.5.6.7.8.化學學習符號:1.元素:2.元素符號:3.化學式:一.選擇題1.下列實驗儀器不能用來加熱的是()A.試管B.蒸發皿C.燒杯D.量筒2.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A. 具有發光發熱現象的變化就是化學變化B. 化學變化中同時發生物理變化C. 鍋爐爆炸和煤氣罐爆炸都是化學變化D. 沒有明顯現象的變化就不是化學變化二.填空題3.化學是一門以為特征的基礎自然科學。4.在化學實驗室里,不要用手接觸,也不要把鼻孔湊到容器口去的氣味和嘗任何的味道。5.取用少量粉未狀的藥品一般用,取用少量液體藥品一般用。6. 酒精燈的火焰可分為..三部分,加熱時應用7. 做鎂條燃燒的實驗時一般用到等化學儀器。8. 用適當的符號填空:碳氫氧硫鎂銅鐵水二氧化碳是第二章身邊的化學物質2.1性質活潑的氧氣有多種物質組成的空氣1.空氣的成分:2.稀有氣體:(1)定義:(2)物理性質:a.b.(3)用途:a.b.c.d.e.認識氧氣1.化學式:2.自然界氧氣的產生:3.自然界氧氣的消耗:氧氣的物理性質:1.2.3.4.氧氣的化學性質:物質在氧氣中的燃燒物質(顏色.狀態)反應現象文字表達式注意事項木炭()2.3.4.蠟燭()1.2.3.4.鐵絲()1.2.3.4.1.2.3.4.紅磷()1.2.3.4.硫()1.2.3.4.2.氧化反應(1)定義:(2)分類:分類劇烈氧化緩慢氧化概念舉例區別聯系氧氣的用途:1.2.3.氧氣的制法1.氧氣的工業制法(1)原理:(2)過程:氧氣的實驗室制法:分解過氧化氫制氧氣:a.反應原理:b.實驗藥品:c.實驗裝置:d.實驗步驟:(b)(c)(d)(e)(2)加熱高錳酸鉀制氧氣:a.反應原理:b.實驗藥品:c.實驗裝置:d.實驗步驟:(a)(b)(c)(d)(e)(f)(h)e.注意事項:(a)(b)(c)(d)(e)f.檢驗方法:h.驗滿方法:七.催化劑與催化作用1.催化劑:2.催化作用:3.特點:“一變兩不變”:1.對氧氣的物理性質,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極易溶于水B.在液態時為無色C.在標準狀態下密度比空氣大D.在固態時變成白色固體2.細鐵絲在氧氣中燃燒是的反應現象是()A.產生光彩奪目的火焰,生成黑色固體B.產生淡藍色火焰C.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D.發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體3.驗證氧氣的方法是()A.用火柴去點燃B.用帶火星的木條去檢驗C.倒入澄清的石灰水D.聞氧氣的氣味4.某同學做物質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方法如下圖所示,其中不合理的是()A.點燃木炭B.點燃鐵絲C.點燃紅磷D.點燃蠟燭5.下列變化過程不屬于緩慢氧化的是()A.食物腐爛B.木炭燃燒C.呼吸作用D.鐵釘生銹6.下列有關氧氣的用途是利用氧氣可以支持燃燒并放出熱量的性質的是(

①氣焊

②動植物呼吸

③醫療

④潛水

⑤宇航

A.①②③

B.①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7.有三個集氣瓶,其中分別盛有空氣.氮氣.氧氣,欲鑒別它們,較好的方法是(

A.用帶火星的木條伸入瓶內B.用燃著的木條伸入瓶內C.向各瓶中倒入澄清石灰水

D.用燃著的鎂帶伸入各瓶8.有兩個裝滿氧氣的集氣瓶,按下圖所示,用帶火星的木條分別以甲.乙兩種方式迅速插入,發現木條復燃,且在甲中燃燒比在乙中更旺。上述實驗說明了氧氣具有的性質是:(1)

(2)

9.(09蕪湖中考)氧氣在自然界中存在非常廣泛,并不斷循環轉化。請回答以下問題。⑴觀察下列圖表,氧元素在人體.海水.空氣地殼4種體系中,質量分數由高到低的順序為(填4種體系的名稱)。⑵下圖是自然界中氧的部分循環示意圖。從①~⑥中選擇序號填空,消耗氧氣的有,產生氧氣的有。⑶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填字母標號)a.空氣中的氧氣含量永遠不變;b.空氣中的氧處于動態平衡;c.空氣中氧氣的濃度越高越好;d.氧氣有百利而無一害;e.氧在自然界中既有單質,又有化合物。2.2奇妙的二氧化碳認識二氧化碳1.化學式:2.二氧化碳的產生:3.二氧化碳的消耗:4.溫室效應:(1)定義:(2)原因:(3)危害:二.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質:1.2.3.4.5.用途:(1)(2)(3)(4)(5)三.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1.二氧化碳與水反應:(1)溶解度:(2)與水反應:a.反應原理:b.實驗步驟:c.文字表達式:(3)碳酸易分解:a.文字表達式:b.反應現象:2.不支持燃燒:(1)實驗步驟:(2)實驗裝置圖:(3)實驗現象:(4)實驗結論:a.b.c.3.二氧化碳毒性基本反應類型:1.化合反應:(1)定義:(2)表達式:2.分解反應:(1)定義:(2)表達式:五.二氧化碳的制法:1.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1)反應原理:(2)實驗藥品:(3)實驗裝置:(4)實驗步驟:a.b.c.d.e.(5)檢驗方法:(6)驗滿方法:1.通常狀況下,二氧化碳的密度與空氣相比()A.比空氣大B.比空氣小C.與空氣相等D.無法判斷2.據報道,某網吧由于管理不善發生火災,現場除三位學生外無一生還。這三位學生采取的措施是一邊用濕毛巾捂住口鼻,一邊臥在地上向外爬行。他們逃生主要是利用了()A.

濕毛巾可以供給水分B.濕毛巾能吸收二氧化碳C.臥在地上是因為地面附近氣壓低D.地面附近有毒氣體較少,而濕毛巾可以防止灼熱的空氣燙傷呼吸道并吸收毒煙。3.下列操作中只發生物理變化的是()A.將二氧化碳通入水中B.將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C.將二氧化碳傾倒入盛有燃著蠟燭的燒杯中D.將二氧化碳加壓降溫壓縮成干冰4.存放石灰水的瓶子內壁會出現一層白膜,這層白膜是()A.氧化鈣 B.氫氧化鈣 C.碳酸鈣 D.氯化鈣5.二氧化碳的用途,既與物理性質有關,又與化學性質有關的是()A.滅火 B.制干冰 C.制純堿 D.制尿素6.(湛江中考)取四朵用石蕊試劑染成紫色的干燥紙花進行如下操作,能夠觀察到紙花變紅的是()A.噴石灰水B.直接噴水C.直接放入2中D.噴水后放入2中7.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二氧化碳不能供給呼吸,有毒B.二氧化碳俗稱干冰C.二氧化碳在空氣中的體積分數是0.94%D.可用澄清石灰水來鑒定二氧化碳8.(南昌中考)2009年11月首屆“世界低碳與生態大會暨技術博覽會”將在江西南昌市舉行。低碳經濟是一種以低能耗和高效能等為主要特征,以較少的溫室氣體排放獲得較大產出的新經濟發展模式。請問:(1)近年來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斷上升的主要原因是,自然界中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徑是;(2)下列做法中不符合“低碳經濟”理念的是(填序號);①改造或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產業;②大力發展火力發電;③研制和開發新能源替代傳統能源;④優化建筑設計,增強室內自然采光,減少照明用電。(3)請你另舉一例在日常生活中符合“節能減排”的做法。2.3自然界中的水水的物理性質:1.2.3.4.二.認識水1.化學式:2.硬水與軟水:(1)定義:a.硬水:b.軟水:(2)鑒別方法:(3)硬水軟化:a.b.(4)硬水危害:a.b.純水與天然水:(1)區別:(2)自來水凈化:a.取水:b.加混凝劑:c.沉降:d.過濾:(a)準備:(b)儀器:(c)注意事項:“一貼”:“二低”:“三靠”:e.吸附:f.清水池:g.消毒:h.配水泵:i.用戶:(3)蒸發操作:a.裝置圖:b.注意事項:(a)(b)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