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級會計實操作業指導書_第1頁
初級會計實操作業指導書_第2頁
初級會計實操作業指導書_第3頁
初級會計實操作業指導書_第4頁
初級會計實操作業指導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初級會計實操作業指導書TOC\o"1-2"\h\u27874第1章會計基礎認知 3200031.1會計的定義與職能 442911.2會計要素與會計等式 456121.3會計科目與賬戶設置 424262第2章記賬方法與會計分錄 5319772.1復式記賬法 5295292.1.1基本原理 5114362.1.2記賬規則 5156782.2會計分錄的編制 5242172.2.1編制原則 5100522.2.2編制方法 554342.3記賬憑證的填制 6186612.3.1記賬憑證的種類 6299362.3.2填制方法 67325第3章賬戶體系與會計賬簿 6244123.1賬戶的分類與結構 6292433.1.1賬戶的基本分類 6202243.1.2賬戶的結構 6175303.2會計賬簿的種類與登記方法 773913.2.1會計賬簿的種類 752853.2.2會計賬簿的登記方法 7266633.3賬簿的啟用與保管 7174263.3.1賬簿的啟用 7225733.3.2賬簿的保管 725269第4章貨幣資金與應收賬款 7295054.1現金的管理與核算 7253784.1.1現金管理原則 7228184.1.2現金收支核算 7265404.1.3現金清查 8261414.2銀行存款的核算 8147354.2.1銀行存款管理原則 8112924.2.2銀行存款核算方法 8169574.2.3銀行存款清查 8228304.3應收賬款與壞賬準備 8246524.3.1應收賬款管理 880174.3.2壞賬準備的計提 8318924.3.3應收賬款回收與壞賬處理 83971第5章存貨與固定資產 9106225.1存貨的確認與計量 9108545.1.1存貨的定義與分類 996235.1.2存貨的確認條件 9150975.1.3存貨的計量方法 991825.2固定資產的購置與折舊 9297575.2.1固定資產的定義與分類 939485.2.2固定資產的購置 9206565.2.3固定資產的折舊 9279995.3固定資產清理與報廢 9274065.3.1固定資產的清理 10223315.3.2固定資產的報廢 104435.3.3固定資產清理與報廢的會計處理 106418第6章負債與所有者權益 1088896.1流動負債的核算 1067096.1.1流動負債概述 10113346.1.2應付賬款核算 10279946.1.3短期借款核算 10317016.1.4應付工資核算 10225116.1.5應交稅費核算 10304516.2長期負債的核算 11251186.2.1長期負債概述 11249336.2.2長期借款核算 1153496.2.3應付債券核算 11192896.2.4長期應付款核算 11180066.3所有者權益的核算 1117336.3.1所有者權益概述 11194446.3.2實收資本核算 11227566.3.3資本公積核算 1132746.3.4盈余公積核算 11205846.3.5未分配利潤核算 1122861第7章費用與成本 12118597.1費用的分類與核算 12244007.1.1費用的定義與特征 12324157.1.2費用的分類 126557.1.3費用的核算 12100097.2產品成本的歸集與分配 12262697.2.1產品成本的定義與構成 1297547.2.2產品成本的歸集 1274827.2.3產品成本的分配 13184357.3期間費用的核算 13174987.3.1期間費用的定義與分類 1345237.3.2期間費用的核算方法 13310787.3.3期間費用的分析 1320252第8章收入與利潤 13295638.1銷售收入的確認與核算 13290068.1.1銷售收入的定義與特征 13257818.1.2銷售收入的確認條件 13314388.1.3銷售收入的核算方法 137168.1.4銷售收入的會計處理 14313358.2利潤的形成與分配 14229188.2.1利潤的定義與構成 14195298.2.2利潤的形成過程 14240128.2.3利潤的分配 14238828.3利潤表的編制 14118838.3.1利潤表的概念與作用 14187298.3.2利潤表的格式與內容 1460798.3.3利潤表的編制方法 14133128.3.4利潤表的編制步驟 1423006第9章會計報表與分析 15829.1資產負債表的編制 15279039.1.1資產負債表的概念 15200419.1.2資產負債表的格式 1577279.1.3資產負債表的編制方法 15220479.1.4資產負債表的編制步驟 15283079.2現金流量表的編制 15324779.2.1現金流量表的概念 15127379.2.2現金流量表的格式 15234859.2.3現金流量表的編制方法 1530749.2.4現金流量表的編制步驟 16199599.3會計報表分析 16141989.3.1財務比率分析 16137779.3.2趨勢分析 16285219.3.3同行業比較分析 16135889.3.4因素分析 167016第10章會計電算化與實務操作 162211310.1會計軟件的選用與操作 162452410.1.1會計軟件的選用原則 161842410.1.2會計軟件的操作流程 161020210.1.3會計軟件的常見功能模塊 17356910.2會計電算化賬務處理流程 17759410.2.1系統初始化 172840310.2.2日常業務處理 172622210.2.3期末業務處理 171431610.3會計電算化實務操作案例解析 172811610.3.1案例背景 17573010.3.2案例操作步驟 17860010.3.3案例分析 17第1章會計基礎認知1.1會計的定義與職能會計作為一種經濟管理活動,具有對經濟業務進行記錄、分類、匯總和報告的功能。其定義可以理解為:會計是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對企業、行政事業單位的經濟活動進行連續、系統、全面、綜合的反映和控制的一種經濟管理活動。會計的職能主要包括:(1)反映職能:對經濟業務進行記錄、分類、匯總和報告,為決策提供真實、準確、完整的會計信息。(2)監督職能:對經濟活動進行監督,保證經濟活動的合規性和有效性。(3)控制職能:通過預算、成本計算等手段,對經濟活動進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的控制,提高經濟效益。1.2會計要素與會計等式會計要素是會計核算的基本內容,主要包括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和利潤。會計等式是會計要素之間相互關系的數學表達式,反映企業在一定時點的財務狀況。基本的會計等式為: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還有以下擴展的會計等式:(1)收入費用=利潤(2)資產收入負債=所有者權益利潤1.3會計科目與賬戶設置會計科目是對會計要素進行分類的項目,是會計核算的基本單元。會計科目按照其性質和用途,分為資產類、負債類、所有者權益類、成本類、費用類和收入類等。賬戶是根據會計科目設置的,用于記錄經濟業務的增減變動及其結果的載體。賬戶設置應遵循以下原則:(1)合法性原則:賬戶設置應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和會計準則的要求。(2)相關性原則:賬戶設置應與企業的經濟業務性質、規模和特點相適應。(3)實用性原則:賬戶設置應便于會計信息的記錄、匯總、分析和利用。在賬戶設置時,應對每個會計科目進行詳細規定,包括科目編碼、科目名稱、科目性質、計量單位等。通過合理的賬戶設置,有助于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完整性。第2章記賬方法與會計分錄2.1復式記賬法復式記賬法是會計核算中的一種科學記賬方法,其核心在于每一筆經濟業務都要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賬戶中相互聯系地進行借貸記賬,保證資產等式始終保持平衡。本節主要介紹復式記賬法的基本原理及運用。2.1.1基本原理復式記賬法基于資產等式: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在每一筆經濟業務中,表現為資產的增加或減少,另表現為負債或所有者權益的增加或減少。2.1.2記賬規則根據復式記賬法,記賬時需遵循以下規則:(1)每筆經濟業務都要以相等的金額同時在借方和貸方記賬。(2)借方表示資產的增加,負債和所有者權益的減少;貸方表示資產的減少,負債和所有者權益的增加。(3)記賬時,借方和貸方必須指明對應的會計科目。2.2會計分錄的編制會計分錄是復式記賬法的具體運用,用以記錄經濟業務的發生。本節主要介紹會計分錄的編制方法和步驟。2.2.1編制原則會計分錄的編制應遵循以下原則:(1)真實性:反映經濟業務的真實面貌。(2)完整性:保證每筆經濟業務在借方和貸方完整記錄。(3)順序性:按照經濟業務發生的順序進行編制。2.2.2編制方法(1)分析經濟業務,確定涉及到的會計科目。(2)確定借方和貸方。(3)根據經濟業務的金額,填寫借方和貸方的金額。(4)檢查會計分錄是否符合編制原則。2.3記賬憑證的填制記賬憑證是會計人員根據會計分錄填制的,用以指導會計賬簿登記的書面文件。本節主要介紹記賬憑證的填制方法。2.3.1記賬憑證的種類記賬憑證分為以下幾種:(1)普通記賬憑證:用于一般經濟業務的記賬。(2)轉賬記賬憑證:用于銀行轉賬業務的記賬。(3)現金日記賬憑證:用于現金收付業務的記賬。2.3.2填制方法(1)在記賬憑證上填寫經濟業務的日期、憑證編號。(2)根據會計分錄,填寫借方和貸方的會計科目及金額。(3)在摘要欄內簡要說明經濟業務的內容。(4)簽字蓋章,確認記賬憑證的準確性。(5)將記賬憑證傳遞給會計賬簿登記人員。第3章賬戶體系與會計賬簿3.1賬戶的分類與結構3.1.1賬戶的基本分類資產類賬戶負債類賬戶所有者權益類賬戶收入類賬戶費用類賬戶3.1.2賬戶的結構會計科目編碼會計科目名稱期初余額借方金額貸方金額期末余額3.2會計賬簿的種類與登記方法3.2.1會計賬簿的種類按照用途分類:日記賬、分類賬、總賬、明細賬按照形式分類:訂本式賬簿、活頁式賬簿、卡片式賬簿3.2.2會計賬簿的登記方法手工登記方法:直行式、橫行式、斜行式電子登記方法:會計軟件3.3賬簿的啟用與保管3.3.1賬簿的啟用賬簿啟用前的準備工作:賬簿購領、賬簿編碼、建立賬簿目錄賬簿啟用程序:填寫啟用日期、編寫賬簿頁碼、編制賬簿目錄、填寫賬簿扉頁信息3.3.2賬簿的保管賬簿的存放:保持干燥、通風、防潮、防蟲蛀賬簿的查閱:遵循保密原則,保證賬簿安全賬簿的裝訂:定期對賬簿進行裝訂,保證賬簿整齊、完整賬簿的銷毀:按照規定程序對廢棄賬簿進行銷毀,保證信息安全第4章貨幣資金與應收賬款4.1現金的管理與核算4.1.1現金管理原則現金管理應遵循安全性、流動性、效益性原則。企業應保證現金安全,滿足日常經營需求,同時提高現金使用效率。4.1.2現金收支核算(1)現金收入核算:現金收入包括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等取得的現金。企業應按實際收到現金金額進行核算。(2)現金支出核算:現金支出包括購買商品、支付勞務費用等支付的現金。企業應按實際支付現金金額進行核算。(3)現金日記賬:企業應設置現金日記賬,逐日逐筆登記現金收支情況,保證現金賬務準確無誤。4.1.3現金清查企業應定期進行現金清查,保證現金賬面余額與實際庫存相符。現金清查結果應及時處理,調整現金賬務。4.2銀行存款的核算4.2.1銀行存款管理原則銀行存款管理應遵循合法性、合規性、安全性、效益性原則。企業應在合規的前提下,合理安排銀行存款,保證資金安全。4.2.2銀行存款核算方法(1)銀行存款日記賬:企業應設置銀行存款日記賬,逐日逐筆登記銀行存款的收支情況。(2)銀行對賬單:企業應定期與銀行對賬,保證銀行存款賬面余額與銀行對賬單余額相符。4.2.3銀行存款清查企業應定期進行銀行存款清查,查明未達賬項,及時調整銀行存款賬務,保證銀行存款賬務準確。4.3應收賬款與壞賬準備4.3.1應收賬款管理(1)應收賬款定義:應收賬款是指企業因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等業務,尚未收回的款項。(2)應收賬款核算:企業應按實際發生的應收賬款金額進行核算,逐筆登記應收賬款明細賬。4.3.2壞賬準備的計提(1)壞賬準備的定義:壞賬準備是企業為應對應收賬款中可能發生的壞賬損失,提前提取的一種資產減值準備。(2)壞賬準備的計提方法:企業應根據應收賬款的風險程度、歷史損失經驗等因素,合理確定壞賬準備的計提比例,并按期計提壞賬準備。4.3.3應收賬款回收與壞賬處理(1)應收賬款回收:企業應加強應收賬款回收工作,保證應收賬款及時回收。(2)壞賬處理:對于確實無法回收的應收賬款,企業應按照規定程序確認為壞賬,及時核銷,并調整壞賬準備。第5章存貨與固定資產5.1存貨的確認與計量5.1.1存貨的定義與分類存貨是指企業在日常活動中持有以出售、在生產過程中消耗或用于提供勞務的物品。存貨可分為原材料、在產品、半成品、成品和低值易耗品等類別。5.1.2存貨的確認條件存貨的確認需滿足以下條件:a.企業擁有存貨的所有權;b.存貨的成本能夠可靠地計量;c.存貨的實物或權利已轉移至企業。5.1.3存貨的計量方法存貨的計量方法包括先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和個別計價法等。企業應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計量方法,并在財務報表附注中披露。5.2固定資產的購置與折舊5.2.1固定資產的定義與分類固定資產是指企業用于生產、提供勞務、出租或經營管理,預期使用年限超過一個會計年度且單價在一定限額以上的有形資產。固定資產可分為生產經營用固定資產、非生產經營用固定資產和投資性固定資產等類別。5.2.2固定資產的購置企業購置固定資產時,應按實際成本計量,包括購買價款、相關稅費、運輸費、安裝費等。購置固定資產的會計處理為借記“固定資產”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5.2.3固定資產的折舊固定資產折舊是指企業按照確定的折舊方法和折舊年限,將固定資產的原值分攤到其預計使用年限內的過程。常用的折舊方法有直線法、工作量法和雙倍余額遞減法等。5.3固定資產清理與報廢5.3.1固定資產的清理當固定資產發生損壞、報廢或出售時,企業應進行固定資產的清理。清理過程中,應計算固定資產的凈殘值,并將清理收入與凈殘值之和與固定資產原值進行比較,確認固定資產清理損失或收益。5.3.2固定資產的報廢固定資產報廢指企業因固定資產達到預定使用年限、技術落后、損壞無法修復等原因,經審批后予以報廢。報廢固定資產的會計處理為借記“固定資產清理”科目,貸記“固定資產”科目。5.3.3固定資產清理與報廢的會計處理在固定資產清理過程中,企業應根據清理收入、凈殘值和固定資產原值等因素,確認固定資產清理損失或收益,并進行相應的會計處理。固定資產報廢后,企業應將固定資產清理損失或收益計入當期損益。第6章負債與所有者權益6.1流動負債的核算6.1.1流動負債概述流動負債是指企業在正常經營活動中,預計在一個營業周期內需以流動資產或增加其他負債方式清償的債務。本章主要介紹流動負債的核算方法。6.1.2應付賬款核算應付賬款是指企業因購買貨物、接受服務等原因而形成的待支付款項。其核算方法包括確認、計量、賬務處理等方面。6.1.3短期借款核算短期借款是指企業為滿足短期資金需求而從金融機構借入的款項。本節主要介紹短期借款的核算方法。6.1.4應付工資核算應付工資是指企業應付給員工的工資總額。本節介紹應付工資的確認、計量及賬務處理。6.1.5應交稅費核算應交稅費是指企業按照國家稅收法律法規規定,應繳納的各種稅費。本節主要介紹應交稅費的種類及核算方法。6.2長期負債的核算6.2.1長期負債概述長期負債是指企業在正常經營活動中,預計在一個營業周期以上需償還的債務。本章主要介紹長期負債的核算方法。6.2.2長期借款核算長期借款是指企業從金融機構借入的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的款項。本節主要介紹長期借款的核算方法。6.2.3應付債券核算應付債券是指企業發行的約定在一定期限內還本付息的債務工具。本節介紹應付債券的確認、計量及賬務處理。6.2.4長期應付款核算長期應付款是指企業因購買資產等原因,形成的待支付款項。本節主要介紹長期應付款的核算方法。6.3所有者權益的核算6.3.1所有者權益概述所有者權益是指企業資產扣除負債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權益。本章主要介紹所有者權益的核算方法。6.3.2實收資本核算實收資本是指企業所有者按照出資協議實際投入的資本。本節介紹實收資本的確認、計量及賬務處理。6.3.3資本公積核算資本公積是指企業除實收資本以外的其他資本公積。本節主要介紹資本公積的核算方法。6.3.4盈余公積核算盈余公積是指企業從凈利潤中提取的具有特定用途的儲備金。本節介紹盈余公積的確認、計量及賬務處理。6.3.5未分配利潤核算未分配利潤是指企業在一定時期內實現的凈利潤,在扣除應提取的盈余公積后的余額。本節主要介紹未分配利潤的核算方法。第7章費用與成本7.1費用的分類與核算7.1.1費用的定義與特征費用是指企業在日常活動中發生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減少的、與向所有者分配利潤無關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出。費用具有以下特征:(1)費用是企業在日常活動中發生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出。(2)費用會導致所有者權益減少。(3)費用與向所有者分配利潤無關。7.1.2費用的分類費用按照經濟用途可分為以下幾類:(1)生產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費用。(2)銷售費用:銷售過程中發生的各項費用。(3)管理費用:企業管理活動中發生的各項費用。(4)財務費用:企業籌集資金和資金運作過程中發生的各項費用。7.1.3費用的核算(1)計提費用:根據費用的發生原則,確認各項費用。(2)歸集費用:將發生的費用按照類別進行歸集。(3)分配費用:將歸集的費用分配到相應的成本對象。7.2產品成本的歸集與分配7.2.1產品成本的定義與構成產品成本是指企業在生產過程中為生產一定種類和數量的產品所發生的全部費用。產品成本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1)直接材料:直接用于產品生產的原材料、輔助材料等。(2)直接人工:直接從事產品生產的工人工資、福利等。(3)制造費用:不能直接歸屬于產品成本,但與產品生產有關的費用。7.2.2產品成本的歸集(1)歸集直接材料:根據領料單、材料出庫單等原始憑證,計算直接材料的成本。(2)歸集直接人工:根據工資單、考勤記錄等原始憑證,計算直接人工的成本。(3)歸集制造費用:根據制造費用分配表,將制造費用分配到相應的成本對象。7.2.3產品成本的分配(1)直接分配法:按照直接成本在產品成本中所占比例進行分配。(2)順序分配法:按照產品成本發生的順序進行分配。(3)作業成本法:按照作業動因進行成本分配。7.3期間費用的核算7.3.1期間費用的定義與分類期間費用是指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內發生的,與產品生產無直接關系的各項費用。期間費用主要包括以下幾類:(1)銷售費用:如廣告費、運輸費等。(2)管理費用:如管理人員工資、辦公費等。(3)財務費用:如利息支出、匯兌損失等。7.3.2期間費用的核算方法(1)計提期間費用:根據費用發生的實際金額,確認各項期間費用。(2)結轉期間費用:將期間費用從損益類科目轉入本年利潤科目。7.3.3期間費用的分析分析期間費用的構成及變化,為企業管理層提供決策依據,以降低成本,提高經濟效益。第8章收入與利潤8.1銷售收入的確認與核算8.1.1銷售收入的定義與特征銷售收入是指企業在正常經營活動中,通過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等所取得的收入。銷售收入具有以下特征:可計量性、可實現性、相關性和連續性。8.1.2銷售收入的確認條件銷售收入的確認需滿足以下條件:商品所有權已轉移;收入金額可計量;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相關成本和收入能夠可靠地計量。8.1.3銷售收入的核算方法銷售收入的核算方法主要包括:全額法、凈額法和完成百分比法。企業應根據實際業務情況選擇合適的核算方法。8.1.4銷售收入的會計處理企業在確認銷售收入時,應按以下步驟進行會計處理:確認收入、確認成本、計算稅金、確認利潤。8.2利潤的形成與分配8.2.1利潤的定義與構成利潤是指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內,通過經營活動所實現的凈收益。利潤主要由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稅金及附加、期間費用、投資收益、營業外收入和支出等構成。8.2.2利潤的形成過程利潤的形成過程主要包括:營業利潤、利潤總額和凈利潤三個階段。8.2.3利潤的分配企業在分配利潤時,應按照《公司法》等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依次提取法定盈余公積金、任意盈余公積金、應付股利等。8.3利潤表的編制8.3.1利潤表的概念與作用利潤表是反映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內利潤形成和分配情況的財務報表。利潤表有助于分析企業的盈利能力、經營成果和財務狀況。8.3.2利潤表的格式與內容利潤表一般分為單步式和多步式兩種格式。我國企業通常采用多步式利潤表,內容包括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稅金及附加、期間費用、投資收益、營業外收入和支出等。8.3.3利潤表的編制方法利潤表的編制方法主要包括:直接法、間接法和完成百分比法。企業應根據自身業務特點選擇合適的編制方法。8.3.4利潤表的編制步驟利潤表的編制步驟如下:計算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稅金及附加、期間費用、投資收益等;計算營業利潤、利潤總額和凈利潤;編制利潤分配表;將編制好的利潤表與利潤分配表進行合并。第9章會計報表與分析9.1資產負債表的編制9.1.1資產負債表的概念資產負債表是反映企業在一定時期內財務狀況的靜態報表,它以企業某一時點的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情況為基礎,展示企業的財務狀況。9.1.2資產負債表的格式資產負債表分為賬戶式和報告式兩種格式。我國企業通常采用賬戶式資產負債表。9.1.3資產負債表的編制方法資產負債表的編制方法包括直接法和間接法。直接法是按照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的類別逐一列出各項數額;間接法是根據利潤表和現金流量表的數據,調整各項資產負債表項目。9.1.4資產負債表的編制步驟(1)收集和整理資產負債表項目的數據;(2)按照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的類別,對各項數據進行分類;(3)編制資產負債表初稿;(4)審核、調整資產負債表初稿;(5)編制正式資產負債表。9.2現金流量表的編制9.2.1現金流量表的概念現金流量表是反映企業在一定時期內現金流入和流出情況的動態報表,它以現金為基礎,展示企業的現金流動情況。9.2.2現金流量表的格式現金流量表分為直接法和間接法兩種格式。我國企業通常采用直接法現金流量表。9.2.3現金流量表的編制方法現金流量表的編制方法包括直接法和間接法。直接法是按照現金流入和流出的類別逐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