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二輪復習講義+分層訓練(浙江專用)解密03標點符號(講義)(原卷版+解析)_第1頁
高考語文二輪復習講義+分層訓練(浙江專用)解密03標點符號(講義)(原卷版+解析)_第2頁
高考語文二輪復習講義+分層訓練(浙江專用)解密03標點符號(講義)(原卷版+解析)_第3頁
高考語文二輪復習講義+分層訓練(浙江專用)解密03標點符號(講義)(原卷版+解析)_第4頁
高考語文二輪復習講義+分層訓練(浙江專用)解密03標點符號(講義)(原卷版+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解密03標點符號直擊考綱浙江《考試說明》規(guī)定:標點符號的正確使用。命題特點1.標點符號一般不會單獨命題,而是和詞語辨析等其他語言運用綜合考查。2.形式為選擇題。不排除以后會以主觀題形式出現(xiàn)。備考建議1.熟悉和掌握常見標點符號的用法。2.能夠在語境中判斷和修改錯誤標點符號。解密一:了解標點符號的一般用法名稱符號用法說明舉例句號①。1.用于陳述句的末尾。北京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2.用于語氣舒緩的祈使句末尾。請您稍等一下。問號?1.用于疑問句的末尾。他叫什么名字?2.用于反問句的末尾。難道你不了解我嗎?嘆號!1.用于感嘆句的末尾。為祖國的繁榮昌盛而奮斗!2.用于語氣強烈的祈使句末尾。停止射擊!3.用于語氣強烈的反問句末尾。我哪里比得上他呀!逗號,1.句子內(nèi)部主語與謂語之間如需停頓,用逗號。我們看得見的星星,絕大多數(shù)是恒星。2.句子內(nèi)部動詞與賓語之間如需停頓,用逗號。應該看到,科學需要一個人貢獻出畢生的精力。3.句子內(nèi)部狀語后邊如需停頓,用逗號。對于這個城市,他并不陌生。4.復句內(nèi)各分句之間的停頓,除了有時要用分號外,都要用逗號。據(jù)說蘇州園林有一百多處,我到過的不過十多處。頓號、用于句子內(nèi)部并列詞語之間的停頓。正方形是四邊相等、四角均為直角的四邊形。分號②;1.用于復句內(nèi)部并列分句之間的停頓。語言,人們用來抒情達意;文字,人們用來記言記事。2.用于分行列舉的各項之間。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qū)域劃分如下:(一)全國分為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二)省、自治區(qū)分為自治州、縣、自治縣、市;(三)縣、自治縣分為鄉(xiāng)、民族鄉(xiāng)、鎮(zhèn)。冒號:1.用于稱呼語后邊,表示提起下文。同志們,朋友們:現(xiàn)在開會了……2.用于“說、想、是、證明、宣布、指出、透露、例如、如下”等詞語后邊,提起下文。他十分驚訝地說:“啊,原來是你!”3.用于總說性話語的后邊,表示引起下文的分說。北京紫禁城有四座城門:午門、神武門、東華門、西華門。4.用于需要解釋的詞語后邊,表示引出解釋或說明。外文圖書展銷會日期:10月20日至11月10日時間:上午8時至下午4時地點:北京朝陽區(qū)工體東路16號主辦單位:中國圖書進出口總公司5.用于總括性話語的前邊,以總結(jié)上文。張華考上了北京大學,李萍進了中等技術(shù)學校,我在百貨公司當售貨員:我們都有光明的前途。引號③“”‘’1.用于行文中直接引用的部分。“滿招損,謙受益”這句格言,流傳到今天至少有兩千年了。2.用于需要著重論述的對象。古人對于寫文章有個基本要求,叫作“有物有序”:“有物”就是要有內(nèi)容,“有序”就是要有條理。3.用于具有特殊含義的詞語。這樣的“聰明人”還是少一點好。4.引號里面還要用引號時,外面一層用雙引號,里面一層用單引號。他站起來問:“老師,‘有條不紊’是什么意思?”括號④()用于行文中注釋的部分。注釋句子中某些詞語的,括號緊貼在被注釋詞語之后;注釋整個句子的,括號放在句末標點之后。(1)中國猿人(全名為“中國猿人北京種”,或簡稱“北京人”)在我國的發(fā)現(xiàn),是對古人類學的一個重大貢獻。(2)寫研究性文章跟文學創(chuàng)作不同,不能攤開稿紙搞“即興”。(其實文學創(chuàng)作也要有素養(yǎng)才能有“即興”。)省略號⑤……1.用于引文的省略。她輕輕地哼起了《搖籃曲》:“月兒明,風兒靜,樹葉兒遮窗欞啊……”2.用于列舉的省略。在廣州的花市上,牡丹、吊鐘、水仙、梅花、菊花、山茶、墨蘭……春秋冬三季的鮮花都擠在一起啦!3.用于話語中間,表示說話斷斷續(xù)續(xù)。“我……對不起……大家,我……沒有……完成……任務。”連接號⑥—1.兩個相關(guān)的名詞構(gòu)成一個意義單位,中間用連接號。我國秦嶺—淮河以北地區(qū)屬于溫帶季風氣候區(qū),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2.相關(guān)的時間、地點或數(shù)目之間,用連接號,表示起止。魯迅(1881—1936)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3.相關(guān)的字母、阿拉伯數(shù)字等之間,用連接號,表示產(chǎn)品型號。在太平洋地區(qū),除了已經(jīng)建成投入使用的HAW—4和TPC—3海底光纜之外,又有TPC—4海底光纜投入運營。4.幾個相關(guān)的項目表示遞進式發(fā)展,中間用連接號。人類的發(fā)展可以分為古猿—猿人—古人—新人這四個階段。間隔號·1.用于外國人和某些少數(shù)民族人名內(nèi)各部分的分界。列奧納多·達·芬奇、愛新覺羅·努爾哈赤。2.用于書名與篇(章、卷)名之間的分隔。《中國大百科全書·物理學》《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書名號《》〈〉用于書名、篇名、報紙名、刊物名等。《紅樓夢》的作者是曹雪芹。課文里有一篇魯迅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他的文章在《人民日報》上發(fā)表了。桌上放著一本《中國語文》。《〈中國工人〉發(fā)刊詞》發(fā)表于1940年2月7日。專名號⑦____用于人名、地名、朝代名等專名下面。司馬相如者,漢蜀郡成都人也,字長卿。注:①句號的形式為“。”。句號還有一種形式,即一個小圓點“.”,一般在科技文獻中使用。②非并列關(guān)系(如轉(zhuǎn)折關(guān)系、因果關(guān)系等)的多重復句,第一層的前后兩部分之間,也用分號。③直行文稿引號改用雙引號和單引號。④此外還有方括號“【】”、六角括號“〔〕”和方頭括號“【】”。⑤如果是整段文章或詩行的省略,可以使用十二個小圓點來表示。⑥連接號還有另外三種形式,即長橫“——”(占兩個字的位置)、半字線“—”(占半個字的位置)和浪紋“~”(占一個字的位置)。⑦專名號只用在古籍或某些文史著作里面。為了跟專名號配合,這類著作里的書名號可以用波浪線“”。解密二:用法相近的標點符號區(qū)分1.括號與破折號的異同二者都有解釋說明的作用,但又有區(qū)別:當解釋說明內(nèi)容比較重要,屬于正文的一部分,對文章有較大影響,要讀出來時,就應當在解釋說明的內(nèi)容的前后都用破折號(兩個破折號的作用相當于括號),否則用括號。如:(1)中年人讀書學“術(shù)”,做事討巧,難以憑信念——如果他原先有的話——拼命做去。(2)拿一顆豆子(蠶豆、豌豆、黃豆都可以)來說吧……分析:(1)可以把注釋的內(nèi)容都讀出來,而(2)不必讀出來。2.冒號與破折號的區(qū)別當后面的內(nèi)容是分項列舉時用冒號,是解釋說明時用破折號。如:幾年來,她自學了以下課程:現(xiàn)代漢語、古代漢語、中國現(xiàn)代文學、中國古代文學等。分析:本句冒號以下的內(nèi)容是分項列舉,而不是解釋說明,所以只能用冒號而不能用破折號。3.句內(nèi)括號與句外括號的區(qū)別(1)一個遠在異鄉(xiāng)的人想起自己的家,就想起那景象:“雞棲于塒,日之夕矣,羊牛下來”(《詩經(jīng)·王風·君子于役》)。分析:括號里的話注釋的僅僅是冒號后面的話,而不是整個句子的。因此,這里的括號屬于句內(nèi)括號,應放在句號前、引號后。(2)“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宋·蘇軾《題西林壁》)分析:本句中的括號里的內(nèi)容是注釋詩句出處的,并且詩句又是獨立的,故此括號為句外括號。4.頓號與逗號用法的不同二者都可表示并列關(guān)系,但使用時應注意以下幾點:(1)較長的并列成分之間不用頓號,而用逗號。如:這翻滾的麥浪,這清清的流水,這大雁的歌唱,使我們深深地陶醉了。(2)頓號表示詞語間的停頓,但用作謂語、補語的并列詞語間用逗號不用頓號。如:祖國啊,你偉大,富強!(3)并列成分較少,不用頓號也能自然顯示并列關(guān)系,則不必再用頓號。如:我們要堅決貫徹執(zhí)行黨的教育方針。(4)詞語加“呀”就變成了句子,表列舉,用逗號不用頓號。如:海棠呀,玫瑰呀,米蘭呀……五彩繽紛,似乎把春的色彩都聚攏到這兒來了。(5)表示突出強調(diào)用逗號不用頓號。如:聽說,她,劉和珍君,那時是欣然前往的。5.用相鄰的數(shù)字表示概數(shù)與并列詞語的區(qū)別(1)用相鄰的數(shù)字表示概數(shù)時,不用阿拉伯數(shù)字而用漢字中小寫的數(shù)字,中間不能加頓號。如:她有三十五六了,但看上去還像二十五六的樣子。(2)在使用標點過程中,要分清用相鄰數(shù)字表示概數(shù)和并列的詞語的區(qū)別。如:市長向退居二、三線的老干部們介紹了我市明年經(jīng)濟建設的總體規(guī)劃。分析:“二、三線”是第二、第三線兩個并列的詞語,并非用相鄰的兩個數(shù)字表概數(shù),中間應用頓號隔開。1.下列各項,引號的用法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例句:當鐘揚的工作重心轉(zhuǎn)到西藏時,他承認,自己的招生名額漸漸傾向這所他心目中的“世界最高學府”。A.中國在現(xiàn)在和將來相當長的歲月里,都是一個農(nóng)業(yè)大國,“民以食為天”的說法自古流傳。B.袁隆平在1961年發(fā)現(xiàn)“天然雜交稻株”的往事,注定要成為世界農(nóng)業(yè)史上的經(jīng)典事例。C.今天的“匠”,已成為心思巧妙、技藝精湛、造詣高深的代名詞。D.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副院長盧老師分管研究生的培養(yǎng)工作,目睹了鐘揚在收學生時的不少“奇葩”事兒。2.下列標點使用正確的一項()A.我很喜歡古典文學,孔子,孟子,曹植,李白……等等燦爛卻不失厚重的名字在我的心里是神圣的。B.根據(jù)《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上、下片的內(nèi)容,說說“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這個句子的深刻含義。C.人和動物不同,人的注意具有隨意性質(zhì)。即——可以通過語言來調(diào)節(jié)注意。D.王國維說:“‘紅杏枝頭春意鬧’,著一‘鬧’字而境界全出。”3.下列句子標點符號的使用,正確的一句是()A.自從施瓦辛格以51%得票率的優(yōu)勢戰(zhàn)勝了134位競爭者,當選為美國加州州長后,一個“如果”就讓我不得安寧:如果張藝謀競選某省省長,會怎么樣,會發(fā)生些什么。B.毛澤東同志說,我們“必須使全國廣大人民群眾覺悟,甘心情愿和我們一起奮斗去爭取勝利”(《愚公移山》)。C.梁漱溟是個考不上大學的高中畢業(yè)生,24歲那年卻被蔡元培禮聘為北大哲學講師。他的學生中,有胡適、馮友蘭、朱自清……等等。D.在文學上,韓柳雖都被稱為“古文運動”的旗手。但韓的口號是“文以載道”,恪守道統(tǒng),柳的口號是“文以明道”,意在闡揚新見解。4.下列各句中,標點符號使用不正確的一項是()A.“您的話真怪。”她鄙夷不屑地——他有這樣的感覺——微笑著說。B.飛機在6000米高空水平飛行時,只能看到兩側(cè)八九千米和前方一二十千米范圍內(nèi)的地面。C.它那些鑲有護墻板的房間,我敢說,經(jīng)過上百年的塵污煙熏,已經(jīng)分辨不出是什么顏色了;它的地板和樓梯都已腐爛;地下室里,成群的灰色大老鼠東奔西竄,吱吱亂叫;這兒到處是污垢和腐臭:凡此種種,在我的心里,已不是多年前的事,而是此時此刻眼前的情景了。D.他想,按照毛主席的教導,不管做什么工作,必須首先了解情況,進行調(diào)查研究,“沒有調(diào)查就沒有發(fā)言權(quán)。”5.下列語句中,標點符號使用正確的一項是()A.按照中國醫(yī)學的傳統(tǒng)理論,正常情況下,風是自然界的“六氣”之一(風、寒、暑、濕、燥、火)。異常情況下,風又是致病的一種因素。B.小王正在專心致志地看央視的《舌尖上的中國Ⅱ·家常》。叫她,不應;碰她,不理。她仿佛要從家常百味中體會人生百味。C.什么是插畫?插畫就是出版物中的插圖:一本書如果以插畫為主,以文字為輔,就被稱為繪本,顧名思義就是畫出來的書。D.是減少試題數(shù)量呢?還是延長考試時間呢?這是擺在我們面前的問題。6.下列句子的標點符號使用正確的一項是()A.小河對岸三、四里外是淺山,好似細浪微波,蜿蜒起伏,連接著高高的遠山。B.《泥人張》節(jié)選自《俗世奇人》。(作家出版社2000年版)C.每當疼痛發(fā)作,他就采用自己的“壓迫止痛法”——用茶壺蓋、煙嘴、玻璃球、牙刷把……頂住疼痛部位。D.西湖之美在于精致而大氣,她宛如江南女子盡顯柔美情懷;又像熱血男兒袒露寬闊胸懷。7.文段中畫線的甲、乙、丙句,標點有誤的一項是()屏幕中的劇情風生水起,扣人心弦。屏幕上方一行又一行的字符絡繹不絕,爭先恐后。某些字符甚至懸浮于屏幕中央,仿佛不忍退場。(甲)“彈幕”是這些字符獲得的形象稱謂——那些字符如同密集射擊的炮彈在夜空展開了眼花繚亂的一幕。彈幕通常是對屏幕中劇情的即時評論,短小精悍。(乙)評論內(nèi)容五花八門。崇拜、感嘆、劇透、調(diào)侃、吐槽,也包含了“前方高能反應”“美爆了”“勸你善良”……等彈幕文化的常用語。(丙)彈幕文化顯示出既豐富又單調(diào)的雙重特征:一方面群情踴躍,圖文并茂;另一方面彼此重復。似曾相識。不必否認彈幕文化的狂歡氣氛,若干小創(chuàng)意甚至讓人耳目一新。然而,也不必否認眾聲喧嘩主要不是來自思想的真正激蕩,是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新型文化套餐的事先設計。A.甲 B.乙 C.丙8.下列各句中,引號的作用不相同的一項是()A.還有幾位“大師”捧著幾張古畫和新畫,在歐洲各國一路掛過去,叫做“發(fā)揚國光”。B.還有一群姨太太,也大以請她們各自走散為是,要不然,“拿來主義”怕未免有些危機。C.有幾個“慈祥”的老板到小菜場去收集一些萵苣的菜葉,用鹽一浸,這就是她們難得的佳肴。D.他平日里喜歡占各種人的小便宜,大多數(shù)人都認為,這樣的“聰明人”還是少一點為好。9.下列句子中,標點符號使用錯誤的一項是()A.北京2022年冬奧會獎牌由圓環(huán)加圓心構(gòu)成牌體,形象來源于中國古代同心圓玉璧,共設五環(huán)。五環(huán)同心,同心歸圓,表達了“天地合,人心同”的中華文化內(nèi)涵。B.少數(shù)“精日”分子用看似無知實則無恥的方式拿屈辱歷史開玩笑,把民族傷痛當娛樂。這種罔顧歷史事實、挑釁社會公理的行為,必受到道德的譴責和法律的懲罰。C.“未來屬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青年是整個社會力量中最積極、最有生氣的力量。國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來在青年。新時代中國青年定會不負黨的期望!D.“廣濟煙云,濱江掠影,鳩茲古鎮(zhèn)”等“蕪湖新四景”墩柱圖均為淡彩水墨畫。人工繪畫和機器噴繪相結(jié)合,線條簡單,色彩輕靈,在現(xiàn)代彩繪中融入了國畫元素。10.下列選項中破折號的用法,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例:兩側(cè)的山嶺壁立千仞,危巖聳立。嶺間很是疏寬,四維合壁,托舉起一個平原——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A.“你的這位小姐滿肚子以為自己不會好了,她有什么心事嗎?”“她——她希望有一天能畫那不勒斯海灣。”蘇艾說。B.我甘心將這些臺銜讓給別人,在我自己的大名下面,毫不躊躇地寫上——說書人,一個世人特準的撒謊家!C.讓他一個人留在房間里總共不過兩分鐘,等我們再進去的時候,便發(fā)現(xiàn)他在安樂椅上安靜地睡著了——但已經(jīng)永遠地睡著了。D.我看完第一篇就翻不開了:書沒有切邊。一個矮小而結(jié)實的日本人——內(nèi)山老板走了過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在中華文化中,人是宇宙萬物的中心,是衡量萬物價值的尺度,人的道德準則并非來自神的誡命,而是源于人的本性。這種思維定式為中華文化打下了深刻的民族烙印,那就是以人為本的精神。如孔子為了實現(xiàn)其政治理想,棲棲惶惶,席不暇暖。(甲)在政治活動失敗后,又以韋編三絕的精神從事學術(shù)與教育,真正做到了“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這種積極有為的人生態(tài)度使他對生命感到充實、自信,從而在對真與善的追求中實現(xiàn)了審美的愉悅,并升華進入詩的境界,這就是為后儒嘆慕不已的“孔顏樂處”。(乙)孔子如此,莊子又何嘗不然?世人都認為莊子以浪漫的態(tài)度對待人生,希冀的是超越現(xiàn)實環(huán)境的絕對自由,但事實上,莊子在追求人生的精神境界、鄙薄物質(zhì)享受這一點上與儒家可謂一脈相承。正是在這種瀟灑、浪漫的人生態(tài)度的基礎上,莊子才能在自由的精神世界中展翅翱翔。儒、道兩家相反相成,構(gòu)成了中華民族的基本人生思想,他們對人生的態(tài)度,學者或稱之為藝術(shù)的或?qū)徝赖娜松^,我覺得不如稱之為詩意的人生觀更為確切。(丙)因為那種執(zhí)著而又瀟灑的生活態(tài)度,那種基于自身道德完善的愉悅感,那種對樸素單純之美的領(lǐng)悟,那種融真善美為一體的價值追求,除了詩這個詞以外簡直無以名之。11.文段中的加點詞,運用不正確的一項是()A.韋編三絕 B.從而 C.升華 D.一脈相承12.文段中畫線的甲、乙、丙句,標點有誤的一項是A.甲 B.乙 C.丙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儒、道畢竟是對立的。(甲)入世和出世,兼濟和獨善,人事倫理與自然浪漫,兩種對立的觀念變幻融合,終于滲透到中國所有的藝術(shù)形式中,是中國藝術(shù)和美學的基調(diào)。另一方面,(乙)這矛盾的兩個方面,又共同將中國文化引向世俗的、生活的、人的、理性的范圍內(nèi)、和超越現(xiàn)實的神靈的、神秘主義的心靈感受分道揚鑣。自儒學替代宗教之后,觀念、情感和儀式中,更進一步地貫徹了神人同在的傾向。反應到建筑風格上,中國人的建筑不是孤立的擺脫世間生活的宗教建筑,而是以入世的和世間生活聯(lián)系在一起的宮殿宗廟建筑為代表。(丙)木質(zhì)的、平鋪式的建筑,接近日常生活的內(nèi)部空間設計,不追求神秘的、高聳入云指向上蒼的觀念了。13.文段中加點詞語,運用不正確的一項是()A.變幻 B.分道揚鑣 C.反應 D.而是14.文段中畫線的甲、乙、丙句,標點有誤的一項是A.甲 B.乙 C.丙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蘇軾所成長的眉山地區(qū)與佛教圣地峨眉山相去不遠,在一個佛教氛圍如此濃郁的地方生活,不難想象蘇軾的成長一定伴隨著佛教。蘇軾的母親程氏是一名虔誠的佛教徒,他的父親蘇洵對佛教也頗為青睞。此外,蘇洵還非常喜歡收藏佛教珍品。在生活中,與蘇軾交往密切的佛印等高僧也是對佛教思想領(lǐng)悟頗為深刻的人。在蘇軾的成長環(huán)境中,處處都有佛教,這極為深刻地影響了蘇軾的詩詞創(chuàng)作風格。所謂心中有佛,便是佛心常駐。(甲)用一顆充滿佛家善意的心去感知這個世界,所見的一切自然都是善意的、美好的。(乙)蘇軾在給秦觀的詩中寫到“聞塵掃盡根性空,不須更枕清流派,”大有“五蘊皆空”的意味,一種超脫的情懷呼之欲出。同時,(丙)蘇軾的很多詩詞都與佛典相關(guān),《琴詩》中的“若言琴上有琴聲,放在匣中何不鳴?若言聲在指頭上,何不于君指上聽”便與佛教經(jīng)典《楞伽經(jīng)》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15.文段中的加點詞,運用不正確的一項是()A.青睞 B.對 C.呼之欲出 D.千絲萬縷16.文段中畫橫線的甲、乙、丙句,標點有誤的一項是()A.甲 B.乙 C.丙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空白是作者在讀者與文本之間架起的無形的橋梁。(甲)從接受美學的角度來看,“空白的形成與作品中留下的不確定的點密切相關(guān)”。這種“不確定的點”即伊格爾頓所謂的“未定點”,它是指作品言語意義含混模糊與傳達信息的不確定。也就是說,“未定點”能夠“一”中生“多”,即通過單純的確定的語言表達出多重的不確定的意味與信息,產(chǎn)生不確定的言說效果。(乙)如在《阿Q正傳》中,魯迅并沒有指出阿Q真正的姓名,而是用字母代替,進行模糊處理,讓讀者猜測、聯(lián)想阿Q及其行為所映射的對象。事實上,接受美學的“空白”與“未定點”在中國傳統(tǒng)藝術(shù)中早已廣為存在。晚唐司空圖譽之為“不著一字,盡得風流”,是一種“不寫之寫”的藝術(shù)表現(xiàn)手法——作者不直接呈現(xiàn)想要表達的內(nèi)容,而是讓讀者自己想象,進行體會與感悟。(丙)其它如古代文論家提到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虛實結(jié)合”等,也都表述著接受美學“空白”和“未定點”的藝術(shù)功能。總而言之,“空白”的存在讓讀者發(fā)現(xiàn)無字句處的美妙,而作品中“未定點”的存在則豐富了敘事內(nèi)容,讓故事人物承擔起更多的意蘊。17.文段中加點詞,使用不正確的一項是()A.言語 B.即 C.呈現(xiàn) D.承擔18.文段中畫橫線的甲、乙、丙句,標點有誤的一項是()A.甲 B.乙 C.丙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甲)當下的“蹲族”有點像那個比較有年代感的詞——家里蹲。當然,“蹲族”是讓人覺得有點可惜,明明條件不錯,奈何要當“咸魚”?“蹲族”當然不符合大眾對一個年輕人“奮發(fā)有為”的期待,但“成功”本身就是一個概率性事件。在職場,足以左右最終結(jié)果的不只有努力,還有情商、人脈、機遇。“接受人生存在失敗”,對于很多出身優(yōu)渥的年輕人來說,恰是一種補課。對“蹲族”其實不必過于敏感。經(jīng)濟學上有一種說法——摩擦性失業(yè)。所謂“摩擦性失業(yè)”,就是并非這些人別無長物、缺乏競爭力,而是因偶然性因素等導致的暫時失業(yè),勞動者本身具備重返崗位的潛力。(乙)那么,對于“蹲族”該如何“拯救”他們?比較好的辦法是給一個機會:即創(chuàng)造一個機會平等的環(huán)境,讓就業(yè)政策隨時歡迎他們“歸來”。(丙)比如今年全國兩會上,有委員建議“將應屆生身份保留延長至5年甚至取消”,這一建議迅速沖上熱搜,獲得多數(shù)網(wǎng)友的認可。19.文段中的加點詞語,運用不正確的一項是()A.不只 B.優(yōu)渥 C.別無長物 D.對于20.文段中畫線的甲、乙、丙句,標點有誤的一項是()A.甲 B.乙 C.丙解密03標點符號直擊考綱浙江《考試說明》規(guī)定:標點符號的正確使用。命題特點1.標點符號一般不會單獨命題,而是和詞語辨析等其他語言運用綜合考查。2.形式為選擇題。不排除以后會以主觀題形式出現(xiàn)。備考建議1.熟悉和掌握常見標點符號的用法。2.能夠在語境中判斷和修改錯誤標點符號。解密一:了解標點符號的一般用法名稱符號用法說明舉例句號①。1.用于陳述句的末尾。北京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2.用于語氣舒緩的祈使句末尾。請您稍等一下。問號?1.用于疑問句的末尾。他叫什么名字?2.用于反問句的末尾。難道你不了解我嗎?嘆號!1.用于感嘆句的末尾。為祖國的繁榮昌盛而奮斗!2.用于語氣強烈的祈使句末尾。停止射擊!3.用于語氣強烈的反問句末尾。我哪里比得上他呀!逗號,1.句子內(nèi)部主語與謂語之間如需停頓,用逗號。我們看得見的星星,絕大多數(shù)是恒星。2.句子內(nèi)部動詞與賓語之間如需停頓,用逗號。應該看到,科學需要一個人貢獻出畢生的精力。3.句子內(nèi)部狀語后邊如需停頓,用逗號。對于這個城市,他并不陌生。4.復句內(nèi)各分句之間的停頓,除了有時要用分號外,都要用逗號。據(jù)說蘇州園林有一百多處,我到過的不過十多處。頓號、用于句子內(nèi)部并列詞語之間的停頓。正方形是四邊相等、四角均為直角的四邊形。分號②;1.用于復句內(nèi)部并列分句之間的停頓。語言,人們用來抒情達意;文字,人們用來記言記事。2.用于分行列舉的各項之間。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qū)域劃分如下:(一)全國分為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二)省、自治區(qū)分為自治州、縣、自治縣、市;(三)縣、自治縣分為鄉(xiāng)、民族鄉(xiāng)、鎮(zhèn)。冒號:1.用于稱呼語后邊,表示提起下文。同志們,朋友們:現(xiàn)在開會了……2.用于“說、想、是、證明、宣布、指出、透露、例如、如下”等詞語后邊,提起下文。他十分驚訝地說:“啊,原來是你!”3.用于總說性話語的后邊,表示引起下文的分說。北京紫禁城有四座城門:午門、神武門、東華門、西華門。4.用于需要解釋的詞語后邊,表示引出解釋或說明。外文圖書展銷會日期:10月20日至11月10日時間:上午8時至下午4時地點:北京朝陽區(qū)工體東路16號主辦單位:中國圖書進出口總公司5.用于總括性話語的前邊,以總結(jié)上文。張華考上了北京大學,李萍進了中等技術(shù)學校,我在百貨公司當售貨員:我們都有光明的前途。引號③“”‘’1.用于行文中直接引用的部分。“滿招損,謙受益”這句格言,流傳到今天至少有兩千年了。2.用于需要著重論述的對象。古人對于寫文章有個基本要求,叫作“有物有序”:“有物”就是要有內(nèi)容,“有序”就是要有條理。3.用于具有特殊含義的詞語。這樣的“聰明人”還是少一點好。4.引號里面還要用引號時,外面一層用雙引號,里面一層用單引號。他站起來問:“老師,‘有條不紊’是什么意思?”括號④()用于行文中注釋的部分。注釋句子中某些詞語的,括號緊貼在被注釋詞語之后;注釋整個句子的,括號放在句末標點之后。(1)中國猿人(全名為“中國猿人北京種”,或簡稱“北京人”)在我國的發(fā)現(xiàn),是對古人類學的一個重大貢獻。(2)寫研究性文章跟文學創(chuàng)作不同,不能攤開稿紙搞“即興”。(其實文學創(chuàng)作也要有素養(yǎng)才能有“即興”。)省略號⑤……1.用于引文的省略。她輕輕地哼起了《搖籃曲》:“月兒明,風兒靜,樹葉兒遮窗欞啊……”2.用于列舉的省略。在廣州的花市上,牡丹、吊鐘、水仙、梅花、菊花、山茶、墨蘭……春秋冬三季的鮮花都擠在一起啦!3.用于話語中間,表示說話斷斷續(xù)續(xù)。“我……對不起……大家,我……沒有……完成……任務。”連接號⑥—1.兩個相關(guān)的名詞構(gòu)成一個意義單位,中間用連接號。我國秦嶺—淮河以北地區(qū)屬于溫帶季風氣候區(qū),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2.相關(guān)的時間、地點或數(shù)目之間,用連接號,表示起止。魯迅(1881—1936)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3.相關(guān)的字母、阿拉伯數(shù)字等之間,用連接號,表示產(chǎn)品型號。在太平洋地區(qū),除了已經(jīng)建成投入使用的HAW—4和TPC—3海底光纜之外,又有TPC—4海底光纜投入運營。4.幾個相關(guān)的項目表示遞進式發(fā)展,中間用連接號。人類的發(fā)展可以分為古猿—猿人—古人—新人這四個階段。間隔號·1.用于外國人和某些少數(shù)民族人名內(nèi)各部分的分界。列奧納多·達·芬奇、愛新覺羅·努爾哈赤。2.用于書名與篇(章、卷)名之間的分隔。《中國大百科全書·物理學》《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書名號《》〈〉用于書名、篇名、報紙名、刊物名等。《紅樓夢》的作者是曹雪芹。課文里有一篇魯迅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他的文章在《人民日報》上發(fā)表了。桌上放著一本《中國語文》。《〈中國工人〉發(fā)刊詞》發(fā)表于1940年2月7日。專名號⑦____用于人名、地名、朝代名等專名下面。司馬相如者,漢蜀郡成都人也,字長卿。注:①句號的形式為“。”。句號還有一種形式,即一個小圓點“.”,一般在科技文獻中使用。②非并列關(guān)系(如轉(zhuǎn)折關(guān)系、因果關(guān)系等)的多重復句,第一層的前后兩部分之間,也用分號。③直行文稿引號改用雙引號和單引號。④此外還有方括號“【】”、六角括號“〔〕”和方頭括號“【】”。⑤如果是整段文章或詩行的省略,可以使用十二個小圓點來表示。⑥連接號還有另外三種形式,即長橫“——”(占兩個字的位置)、半字線“—”(占半個字的位置)和浪紋“~”(占一個字的位置)。⑦專名號只用在古籍或某些文史著作里面。為了跟專名號配合,這類著作里的書名號可以用波浪線“”。解密二:用法相近的標點符號區(qū)分1.括號與破折號的異同二者都有解釋說明的作用,但又有區(qū)別:當解釋說明內(nèi)容比較重要,屬于正文的一部分,對文章有較大影響,要讀出來時,就應當在解釋說明的內(nèi)容的前后都用破折號(兩個破折號的作用相當于括號),否則用括號。如:(1)中年人讀書學“術(shù)”,做事討巧,難以憑信念——如果他原先有的話——拼命做去。(2)拿一顆豆子(蠶豆、豌豆、黃豆都可以)來說吧……分析:(1)可以把注釋的內(nèi)容都讀出來,而(2)不必讀出來。2.冒號與破折號的區(qū)別當后面的內(nèi)容是分項列舉時用冒號,是解釋說明時用破折號。如:幾年來,她自學了以下課程:現(xiàn)代漢語、古代漢語、中國現(xiàn)代文學、中國古代文學等。分析:本句冒號以下的內(nèi)容是分項列舉,而不是解釋說明,所以只能用冒號而不能用破折號。3.句內(nèi)括號與句外括號的區(qū)別(1)一個遠在異鄉(xiāng)的人想起自己的家,就想起那景象:“雞棲于塒,日之夕矣,羊牛下來”(《詩經(jīng)·王風·君子于役》)。分析:括號里的話注釋的僅僅是冒號后面的話,而不是整個句子的。因此,這里的括號屬于句內(nèi)括號,應放在句號前、引號后。(2)“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宋·蘇軾《題西林壁》)分析:本句中的括號里的內(nèi)容是注釋詩句出處的,并且詩句又是獨立的,故此括號為句外括號。4.頓號與逗號用法的不同二者都可表示并列關(guān)系,但使用時應注意以下幾點:(1)較長的并列成分之間不用頓號,而用逗號。如:這翻滾的麥浪,這清清的流水,這大雁的歌唱,使我們深深地陶醉了。(2)頓號表示詞語間的停頓,但用作謂語、補語的并列詞語間用逗號不用頓號。如:祖國啊,你偉大,富強!(3)并列成分較少,不用頓號也能自然顯示并列關(guān)系,則不必再用頓號。如:我們要堅決貫徹執(zhí)行黨的教育方針。(4)詞語加“呀”就變成了句子,表列舉,用逗號不用頓號。如:海棠呀,玫瑰呀,米蘭呀……五彩繽紛,似乎把春的色彩都聚攏到這兒來了。(5)表示突出強調(diào)用逗號不用頓號。如:聽說,她,劉和珍君,那時是欣然前往的。5.用相鄰的數(shù)字表示概數(shù)與并列詞語的區(qū)別(1)用相鄰的數(shù)字表示概數(shù)時,不用阿拉伯數(shù)字而用漢字中小寫的數(shù)字,中間不能加頓號。如:她有三十五六了,但看上去還像二十五六的樣子。(2)在使用標點過程中,要分清用相鄰數(shù)字表示概數(shù)和并列的詞語的區(qū)別。如:市長向退居二、三線的老干部們介紹了我市明年經(jīng)濟建設的總體規(guī)劃。分析:“二、三線”是第二、第三線兩個并列的詞語,并非用相鄰的兩個數(shù)字表概數(shù),中間應用頓號隔開。1.下列各項,引號的用法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例句:當鐘揚的工作重心轉(zhuǎn)到西藏時,他承認,自己的招生名額漸漸傾向這所他心目中的“世界最高學府”。A.中國在現(xiàn)在和將來相當長的歲月里,都是一個農(nóng)業(yè)大國,“民以食為天”的說法自古流傳。B.袁隆平在1961年發(fā)現(xiàn)“天然雜交稻株”的往事,注定要成為世界農(nóng)業(yè)史上的經(jīng)典事例。C.今天的“匠”,已成為心思巧妙、技藝精湛、造詣高深的代名詞。D.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副院長盧老師分管研究生的培養(yǎng)工作,目睹了鐘揚在收學生時的不少“奇葩”事兒。【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標點符號的能力。例句中“世界最高學府”中引號的作用是特殊含義。A.表示引用;B.表示特定稱謂;C.表示強調(diào);D.表示特殊含義。故選D。2.下列標點使用正確的一項()A.我很喜歡古典文學,孔子,孟子,曹植,李白……等等燦爛卻不失厚重的名字在我的心里是神圣的。B.根據(jù)《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上、下片的內(nèi)容,說說“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這個句子的深刻含義。C.人和動物不同,人的注意具有隨意性質(zhì)。即——可以通過語言來調(diào)節(jié)注意。D.王國維說:“‘紅杏枝頭春意鬧’,著一‘鬧’字而境界全出。”【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標點符號的能力。A.“……等等”中省略號和“等等”重復,可以刪除省略號。B.“尚能飯否”后逗號應刪除。C.破折號使用錯誤,“即”就是表示解釋,刪除破折號。故選D。3.下列句子標點符號的使用,正確的一句是()A.自從施瓦辛格以51%得票率的優(yōu)勢戰(zhàn)勝了134位競爭者,當選為美國加州州長后,一個“如果”就讓我不得安寧:如果張藝謀競選某省省長,會怎么樣,會發(fā)生些什么。B.毛澤東同志說,我們“必須使全國廣大人民群眾覺悟,甘心情愿和我們一起奮斗去爭取勝利”(《愚公移山》)。C.梁漱溟是個考不上大學的高中畢業(yè)生,24歲那年卻被蔡元培禮聘為北大哲學講師。他的學生中,有胡適、馮友蘭、朱自清……等等。D.在文學上,韓柳雖都被稱為“古文運動”的旗手。但韓的口號是“文以載道”,恪守道統(tǒng),柳的口號是“文以明道”,意在闡揚新見解。【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標點符號的能力。A.因為包含疑問語氣,因此“怎么樣”和“什么”后面標點都改為問號。C.省略號和“等等”重復,可以去掉一個。D.“韓的口號是‘文以載道’,恪守道統(tǒng)”與“柳的口號是‘文以明道’,意在闡揚新見解”是兩個層次,因此“柳的口號”之前的逗號,改為分號。故選B。4.下列各句中,標點符號使用不正確的一項是()A.“您的話真怪。”她鄙夷不屑地——他有這樣的感覺——微笑著說。B.飛機在6000米高空水平飛行時,只能看到兩側(cè)八九千米和前方一二十千米范圍內(nèi)的地面。C.它那些鑲有護墻板的房間,我敢說,經(jīng)過上百年的塵污煙熏,已經(jīng)分辨不出是什么顏色了;它的地板和樓梯都已腐爛;地下室里,成群的灰色大老鼠東奔西竄,吱吱亂叫;這兒到處是污垢和腐臭:凡此種種,在我的心里,已不是多年前的事,而是此時此刻眼前的情景了。D.他想,按照毛主席的教導,不管做什么工作,必須首先了解情況,進行調(diào)查研究,“沒有調(diào)查就沒有發(fā)言權(quán)。”【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標點符號的能力。D.“沒有調(diào)查就沒有發(fā)言權(quán)”不是直接引用,而是間接引用,所以句號要放引號外。故選D。5.下列語句中,標點符號使用正確的一項是()A.按照中國醫(yī)學的傳統(tǒng)理論,正常情況下,風是自然界的“六氣”之一(風、寒、暑、濕、燥、火)。異常情況下,風又是致病的一種因素。B.小王正在專心致志地看央視的《舌尖上的中國Ⅱ·家常》。叫她,不應;碰她,不理。她仿佛要從家常百味中體會人生百味。C.什么是插畫?插畫就是出版物中的插圖:一本書如果以插畫為主,以文字為輔,就被稱為繪本,顧名思義就是畫出來的書。D.是減少試題數(shù)量呢?還是延長考試時間呢?這是擺在我們面前的問題。【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標點符號的能力。A.括號位置錯誤,括號內(nèi)的內(nèi)容解說“六氣”,屬于句內(nèi)括號,應緊跟在“六氣”之后,括號及括號內(nèi)的內(nèi)容應放在“之一”之前;“正常情況”和“異常情況”是并列分句,應將“異常情況下”前的句號改為分號。C.冒號使用不正確,可改為句號。“插畫就是出版物中的插圖”一句已經(jīng)完成了對“什么是插畫”的解釋,其后面的內(nèi)容是在說什么是“繪本”,是另外一層意思。故應將冒號改為句號。D.原句屬于選擇問句,第一個問句中間應用逗號,故應把第一個問號改成逗號。故選B。6.下列句子的標點符號使用正確的一項是()A.小河對岸三、四里外是淺山,好似細浪微波,蜿蜒起伏,連接著高高的遠山。B.《泥人張》節(jié)選自《俗世奇人》。(作家出版社2000年版)C.每當疼痛發(fā)作,他就采用自己的“壓迫止痛法”——用茶壺蓋、煙嘴、玻璃球、牙刷把……頂住疼痛部位。D.西湖之美在于精致而大氣,她宛如江南女子盡顯柔美情懷;又像熱血男兒袒露寬闊胸懷。【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標點符號的能力。A.“小河對岸三、四里外是淺山”中間用頓號錯誤,因兩個約數(shù)中間不用頓號,故應刪掉頓號。B.“(作家出版社2000年版)”放在句號外錯誤,此括號屬于句內(nèi)括號,是注釋句中“《俗世奇人》”出處的,應緊跟在被注釋的詞語之后。應改為:《泥人張》節(jié)選自《俗世奇人》(作家出版社2000年版)。D.“她宛如江南女子盡顯柔美情懷;又像熱血男兒袒露寬闊胸懷”中間用分號錯誤,分號應改為逗號,分號在句子中間起到分隔的作用,在這里“她宛如江南女子盡顯柔美情懷”是與“又像熱血男兒袒露寬闊胸懷”并列的,在句子中間沒有其他標點符號時,用逗號即可。故選C。7.文段中畫線的甲、乙、丙句,標點有誤的一項是()屏幕中的劇情風生水起,扣人心弦。屏幕上方一行又一行的字符絡繹不絕,爭先恐后。某些字符甚至懸浮于屏幕中央,仿佛不忍退場。(甲)“彈幕”是這些字符獲得的形象稱謂——那些字符如同密集射擊的炮彈在夜空展開了眼花繚亂的一幕。彈幕通常是對屏幕中劇情的即時評論,短小精悍。(乙)評論內(nèi)容五花八門。崇拜、感嘆、劇透、調(diào)侃、吐槽,也包含了“前方高能反應”“美爆了”“勸你善良”……等彈幕文化的常用語。(丙)彈幕文化顯示出既豐富又單調(diào)的雙重特征:一方面群情踴躍,圖文并茂;另一方面彼此重復。似曾相識。不必否認彈幕文化的狂歡氣氛,若干小創(chuàng)意甚至讓人耳目一新。然而,也不必否認眾聲喧嘩主要不是來自思想的真正激蕩,是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新型文化套餐的事先設計。A.甲 B.乙 C.丙【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標點符號的能力。B.乙處,“也包含了‘前方高能反應’‘美爆了’‘勸你善良’……等彈幕文化的常用語”一句中,列舉后面出現(xiàn)了省略號,表示列舉未完,省略了一部分,后面就不再用“等”字了。也就是說,“省略號”和“等”只用一個即可,都用顯得多余、啰嗦。故選B。8.下列各句中,引號的作用不相同的一項是()A.還有幾位“大師”捧著幾張古畫和新畫,在歐洲各國一路掛過去,叫做“發(fā)揚國光”。B.還有一群姨太太,也大以請她們各自走散為是,要不然,“拿來主義”怕未免有些危機。C.有幾個“慈祥”的老板到小菜場去收集一些萵苣的菜葉,用鹽一浸,這就是她們難得的佳肴。D.他平日里喜歡占各種人的小便宜,大多數(shù)人都認為,這樣的“聰明人”還是少一點為好。【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標點符號的能力。A.“大師”表示諷刺否定意味;B.“拿來主義”表示特殊含義;C.“慈祥”表示諷刺否定意味;D.“聰明人”表示諷刺否定意味。故選B。9.下列句子中,標點符號使用錯誤的一項是()A.北京2022年冬奧會獎牌由圓環(huán)加圓心構(gòu)成牌體,形象來源于中國古代同心圓玉璧,共設五環(huán)。五環(huán)同心,同心歸圓,表達了“天地合,人心同”的中華文化內(nèi)涵。B.少數(shù)“精日”分子用看似無知實則無恥的方式拿屈辱歷史開玩笑,把民族傷痛當娛樂。這種罔顧歷史事實、挑釁社會公理的行為,必受到道德的譴責和法律的懲罰。C.“未來屬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青年是整個社會力量中最積極、最有生氣的力量。國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來在青年。新時代中國青年定會不負黨的期望!D.“廣濟煙云,濱江掠影,鳩茲古鎮(zhèn)”等“蕪湖新四景”墩柱圖均為淡彩水墨畫。人工繪畫和機器噴繪相結(jié)合,線條簡單,色彩輕靈,在現(xiàn)代彩繪中融入了國畫元素。【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標點符號的能力。D.“廣濟煙云,濱江掠影,鳩茲古鎮(zhèn)”等“蕪湖新四景”引號內(nèi)運用逗號錯誤,短語的并列應用頓號,故應把引號內(nèi)的逗號改為頓號。故選D。10.下列選項中破折號的用法,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例:兩側(cè)的山嶺壁立千仞,危巖聳立。嶺間很是疏寬,四維合壁,托舉起一個平原——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A.“你的這位小姐滿肚子以為自己不會好了,她有什么心事嗎?”“她——她希望有一天能畫那不勒斯海灣。”蘇艾說。B.我甘心將這些臺銜讓給別人,在我自己的大名下面,毫不躊躇地寫上——說書人,一個世人特準的撒謊家!C.讓他一個人留在房間里總共不過兩分鐘,等我們再進去的時候,便發(fā)現(xiàn)他在安樂椅上安靜地睡著了——但已經(jīng)永遠地睡著了。D.我看完第一篇就翻不開了:書沒有切邊。一個矮小而結(jié)實的日本人——內(nèi)山老板走了過來。【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標點符號的能力。D項和例句破折號均表示解釋說明。A.表示聲音延長,指說話人的一種遲緩;B.表示引出下文,引出書寫的內(nèi)容;C.表示語義轉(zhuǎn)折,委婉的說馬克思去世了。故選D。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在中華文化中,人是宇宙萬物的中心,是衡量萬物價值的尺度,人的道德準則并非來自神的誡命,而是源于人的本性。這種思維定式為中華文化打下了深刻的民族烙印,那就是以人為本的精神。如孔子為了實現(xiàn)其政治理想,棲棲惶惶,席不暇暖。(甲)在政治活動失敗后,又以韋編三絕的精神從事學術(shù)與教育,真正做到了“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這種積極有為的人生態(tài)度使他對生命感到充實、自信,從而在對真與善的追求中實現(xiàn)了審美的愉悅,并升華進入詩的境界,這就是為后儒嘆慕不已的“孔顏樂處”。(乙)孔子如此,莊子又何嘗不然?世人都認為莊子以浪漫的態(tài)度對待人生,希冀的是超越現(xiàn)實環(huán)境的絕對自由,但事實上,莊子在追求人生的精神境界、鄙薄物質(zhì)享受這一點上與儒家可謂一脈相承。正是在這種瀟灑、浪漫的人生態(tài)度的基礎上,莊子才能在自由的精神世界中展翅翱翔。儒、道兩家相反相成,構(gòu)成了中華民族的基本人生思想,他們對人生的態(tài)度,學者或稱之為藝術(shù)的或?qū)徝赖娜松^,我覺得不如稱之為詩意的人生觀更為確切。(丙)因為那種執(zhí)著而又瀟灑的生活態(tài)度,那種基于自身道德完善的愉悅感,那種對樸素單純之美的領(lǐng)悟,那種融真善美為一體的價值追求,除了詩這個詞以外簡直無以名之。11.文段中的加點詞,運用不正確的一項是()A.韋編三絕 B.從而 C.升華 D.一脈相承12.文段中畫線的甲、乙、丙句,標點有誤的一項是A.甲 B.乙 C.丙【答案】11.D12.C【解析】11.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詞語(包括熟語)的能力。A.“韋編三絕”,據(jù)說孔子晚年愛讀《周易》,因翻動次數(shù)多,使穿竹簡的皮帶斷了好幾次。后用來形容勤奮學習。這里形容孔子的學習精神,使用正確。B.“從而”,連詞,側(cè)重于表示上文指明原因、條件、方法等,下文用“從而”引出結(jié)果、目的等。結(jié)合前句來看,上文“這種積極有為的人生態(tài)度使他對生命感到充實、自信”表明的是原因,后面“在對真與善的追求中實現(xiàn)了審美的愉悅……”是結(jié)果,“從而”在這里使用正確。C.“升華”,一指固態(tài)物質(zhì)不經(jīng)液態(tài)直接變?yōu)闅鈶B(tài);二指比喻事物的提高和精煉;三指升官。在此語境中取第二個意思“事物的提高和精煉”,使用正確。D.“一脈相承”,指某種思想、行為或?qū)W說之間有繼承關(guān)系。用在此處不妥,從語境看,這里強調(diào)表現(xiàn)不同而目的一致,應改為“殊途同歸”。故選D。12.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標點符號的能力。C.“除了詩這個詞以外簡直無以名之”句中“詩”字要加上引號,標示需要著重論述或強調(diào)的內(nèi)容。故選C。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儒、道畢竟是對立的。(甲)入世和出世,兼濟和獨善,人事倫理與自然浪漫,兩種對立的觀念變幻融合,終于滲透到中國所有的藝術(shù)形式中,是中國藝術(shù)和美學的基調(diào)。另一方面,(乙)這矛盾的兩個方面,又共同將中國文化引向世俗的、生活的、人的、理性的范圍內(nèi)、和超越現(xiàn)實的神靈的、神秘主義的心靈感受分道揚鑣。自儒學替代宗教之后,觀念、情感和儀式中,更進一步地貫徹了神人同在的傾向。反應到建筑風格上,中國人的建筑不是孤立的擺脫世間生活的宗教建筑,而是以入世的和世間生活聯(lián)系在一起的宮殿宗廟建筑為代表。(丙)木質(zhì)的、平鋪式的建筑,接近日常生活的內(nèi)部空間設計,不追求神秘的、高聳入云指向上蒼的觀念了。13.文段中加點詞語,運用不正確的一項是()A.變幻 B.分道揚鑣 C.反應 D.而是14.文段中畫線的甲、乙、丙句,標點有誤的一項是A.甲 B.乙 C.丙【答案】13.C14.B【解析】13.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詞語(包括熟語)的能力。A.變幻:指無規(guī)則可循、不易揣測的變化。此處強調(diào)觀念的變化,使用正確。B.分道揚鑣:原指分路而行。后多比喻因目標不同而各走各的路。此處強調(diào)兩種文化各自走不同的路,使用正確。C.反應:因為事件所引發(fā)的回應。反映:指光的反射、反照。比喻從客觀事物的實質(zhì)表現(xiàn)出來。此處指一種思想傾向在建筑風格上的表現(xiàn),應該改為“反映”。D.而是:關(guān)聯(lián)詞語,與“不是”呼應,使用正確。故選C。14.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標點符號的能力。B.乙句“理性的范圍內(nèi)”后面的頓號改為逗號,因為前面“將中國文化引向……理性的范圍內(nèi)”是一個分句,與下句“和……分道揚鑣”是兩個不同的句子,中間應用逗號。故選B。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蘇軾所成長的眉山地區(qū)與佛教圣地峨眉山相去不遠,在一個佛教氛圍如此濃郁的地方生活,不難想象蘇軾的成長一定伴隨著佛教。蘇軾的母親程氏是一名虔誠的佛教徒,他的父親蘇洵對佛教也頗為青睞。此外,蘇洵還非常喜歡收藏佛教珍品。在生活中,與蘇軾交往密切的佛印等高僧也是對佛教思想領(lǐng)悟頗為深刻的人。在蘇軾的成長環(huán)境中,處處都有佛教,這極為深刻地影響了蘇軾的詩詞創(chuàng)作風格。所謂心中有佛,便是佛心常駐。(甲)用一顆充滿佛家善意的心去感知這個世界,所見的一切自然都是善意的、美好的。(乙)蘇軾在給秦觀的詩中寫到“聞塵掃盡根性空,不須更枕清流派,”大有“五蘊皆空”的意味,一種超脫的情懷呼之欲出。同時,(丙)蘇軾的很多詩詞都與佛典相關(guān),《琴詩》中的“若言琴上有琴聲,放在匣中何不鳴?若言聲在指頭上,何不于君指上聽”便與佛教經(jīng)典《楞伽經(jīng)》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15.文段中的加點詞,運用不正確的一項是()A.青睞 B.對 C.呼之欲出 D.千絲萬縷16.文段中畫橫線的甲、乙、丙句,標點有誤的一項是()A.甲 B.乙 C.丙【答案】15.C16.B【解析】15.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詞語(包括熟語)的能力。A.“青睞”指用正眼相看,指喜愛或重視,語境形容蘇洵喜愛佛教,使用正確;B.“對”是引進對象或事物的關(guān)系者,此處引出“佛教”,使用正確;C.“呼之欲出”指文學作品中人物的描寫十分生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