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T 3034-2023 建筑消防設施檢測服務規范_第1頁
DB13-T 3034-2023 建筑消防設施檢測服務規范_第2頁
DB13-T 3034-2023 建筑消防設施檢測服務規范_第3頁
DB13-T 3034-2023 建筑消防設施檢測服務規范_第4頁
DB13-T 3034-2023 建筑消防設施檢測服務規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3ServicespecificationforI 4 6 為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實施,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天津市市場監督管理委員會、河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共同組織制定本地方標準,在京津冀(天津組)天津市消防救援總隊、應急管理1建筑消防設施檢測服務規范本文件規定建筑消防設施檢測服務的總體要求、檢測服務內容及要求、檢測結果評定及報告、本文件適用于社會化消防技術服務機構開展的建筑消防設施檢測的服務活動。社會單位自行開本文件不適用于建設工程消防設施竣工驗收前的檢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GB50166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施工及驗收GB50877防火卷簾、防火門、防火窗施工及驗收GB50974消防給水及消火栓系統技術GB51251建筑防煙排煙系統技術GB51309消防應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統技術GB/T5907界定的以及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3.13.2建筑消防設施檢測服務過程中進行現場檢測技術服4.1.1遵循客觀、公正、誠實、信用的原則開展技術服務。b)檢測設備管理和計量制度;24.2人員4.2.1服務機構內應設置技術負責人和質量負責人,按照服務項目設置項目負責人。4.2.2在現場進行消防設施操作的檢測人員4.3設備4.3.2用于測量的檢測設備應能達到所需的4.3.3進行定期檢定和校準,標識校準狀態或有效期。4.3.4服務過程中對高頻率使用的設備進行過程檢查。h)細水霧滅火系統;a)A類,直接關系到消防設施運行功能和可能對人身安全造成危5.2.1服務內容中各檢測項的檢測35.2.3現場服務時應做好安全防護措施,a)A類檢測項的不合格數量為0;6.2檢測報告6.2.1服務完成后,項目負責人按照a)檢測報告名稱、編號;c)報告的唯一性標識和每頁及總頁數的標d)委托日期、檢測日期及報告簽發日g)檢測人員簽名,技術負責人、項目負責人簽名及執業印章;7.1.1了解委托單位對技術服務的需求、47.2現場踏勘b)經法定機構認可的消防設計文件;7.3方案制定7.3.1由項目負責人組織編制服務方案7.3.3檢測人員和檢測設備數量按照服務項目的工作量合7.3.4與委托單位簽訂服務合同,按照服務合同和服務方案開展建筑消防設7.3.5服務合同應約定檢測范圍、檢測對象、服務內容、檢測標準、檢測時限、檢測費用等內容。7,4檢測實施7.4.1檢測人員現場檢測時應當填寫原始記錄,原7.4.2原始記錄應當在現場填寫。b)檢測合同、檢測任務委托書(單d)檢測方案、檢測原始記錄、檢測結果不合格反饋及處理單;e)反映系統功能性檢查的現場檢測照59評價改進9.1.1每年由服務機構主要負責人組織一次服務質量管理評價,形9.1.2服務質量評價的主要內容應包括以下信息:9.2.1征求委托單位和內部檢測人員的意見9.2.2總結分析服務過程的經驗教訓,持續改進服務質量。6A.1檢測工具123456789量程:0°~±90°;精度:±0.1°。量程:0Ω~1000Ω:精度:±2%。量程:1MΩ~2000MΩ:精度:±2%。7a)防火卷簾的鋼質簾面及卷門機、控制器等金屬零部件的表面不應有裂紋、壓坑及明顯的凹b)防火卷簾無機纖維復合簾面,不應有撕裂、缺角、挖補、傾斜、跳線、斷線、經緯紗密度a)防火卷簾的控制器和手動按鈕盒應分別安裝在防火卷簾內外兩側的墻壁上,當卷簾一側為m,且應符合設計要求;b)控制器和手動按鈕盒應安裝在便于識別的位置,且應標出上升、下降、停止等功能;d)設有備用電源的防火卷簾,其控制器應有主、備電源轉換功能。主、備電源的工作狀態應有指示,主、備電源的轉換不應使防火卷簾控制器發生a)用鋼卷尺、激光測距儀。測量雙簾面卷簾的兩個簾面之間的高度差;8a)防火卷簾運行時,簾面在導軌內運行應平穩,不應有脫軌和明顯的傾斜現象。雙簾面卷簾c)手動操作防火卷簾控制器的按鈕,檢查控制器接收及顯示防火卷簾的聯動反饋信號情況;d)手動操作防火卷簾控制器的按鈕,檢查消防聯動控制器接收及顯示防火卷簾控制器的控制e)手動操作防火卷簾兩側的按鈕,檢查防火卷簾控制器發出控制信號情況;f)手動操作防火卷簾兩側的按鈕,檢查g)手動操作防火卷簾兩側的按鈕,檢查消防聯動控制器接收及顯示防火卷簾控制器的控制信h)使防火卷簾控制器的電源處于故障狀態,檢查消防聯動控制器的故障信息顯示情況;i)使防火卷簾控制器與其連接的外接部件的線路斷路,檢查消防聯動控制器接收和顯示防火j)使防火卷簾控制器與其連接的外接部件的線路短路,檢查消防聯動控制器接收和顯示防火B.1.1.6.2檢測工具:鋼卷尺、感煙(溫)探測器功a)疏散通道上設置的防火卷簾聯動控制方式為,防火分區內任兩只獨立的感煙火災探測器或任一只專門用于聯動防火卷簾的感煙火災探測器的報警信號應聯動控制防火卷簾下降至距b)非疏散通道上設置的防火卷簾的聯動控制方式為,防火卷簾所在防火分區內任兩只獨立的火災探測器的報警信號,作為防火卷簾下降的聯動觸發信號,并應聯動控制防火卷簾直接9a)每樘防火門均應在其明顯部位設置永久性標牌,并應標明產品名稱、型號、規格、耐火性B.1.2.2.2檢測方法:最大限度開啟常B.1.2.4.4技術要求:防火門門框與門扇、門扇與門扇的縫隙處嵌裝的防火密封件應牢固、B.1.2.5.4技術要求:防火插銷應安裝a)常開防火門,接到現場手動發出的關閉指令后,應自動關閉,并應將關閉信號反饋至消防b)常開防火門,接到消防控制室手動發出的關閉指令后,應自動關閉,并應將關閉信號反饋B.1.2.7未設置防火門監控系統的常開防火門聯收到要求的反饋信號時,應使啟動光信號閃亮,并顯示相應釋放器的部位,保持至監控器a)應使防火門監控器與消防聯動控制器相連接,使消防聯動控制器處于自動控制工作狀態;b)使報警區域內符合聯動控制觸發條件的兩只火災探測器,或一只火災探測器和一只手動火e)防火門監控器應接收并顯示每一樘常開防火門完全閉合的反饋信號;f)消防控制器圖形顯示裝置應顯示火災報警控制器的火災報警信號、消防聯動控制器的啟動a)每樘防火窗均應在其明顯部位設置永久性標牌,并應標明產品名稱、型號、規格、生產單B.1.3.2.4技術要求:有密封要求的防火窗,其窗框密封槽內鑲嵌的防B.1.3.3.2檢測方法:手動試驗a)活動式防火窗,現場手動啟動防火窗窗扇啟閉控制裝置時,活動窗扇應靈活開啟,并應完b)活動式防火窗,接到消防控制室發出的關閉指令后,應自動關閉,并應將關閉信號反饋至B.2.1.2檢測方法:對照設計,B.2.1.4技術要求:設置在首層的消防電梯迫降按鈕,應具有B.2.2.4技術要求:轎廂內的專用對講電話通話應正常、音質B.2.3.5技術要求:電梯從首層至處于自動控制工作狀態。應根據系統聯動控制邏輯設計文件的規定,對電梯的聯動控制功能進行測a)應使報警區域符合電梯聯動控制觸發條件的火災探測器、手動火災報警按鈕發出火災報警c)消防聯動控制器應接收并顯示電梯停于首層或轉換層動作的動作反饋信號,顯示設備的名d)消防控制器圖形顯示裝置應顯示火災報警控制器的火災報警信號、消防聯動控制器的啟動信號、受控設備的動作反饋信號,且顯示的信息應與控制器的顯示B.3.1.4技術要求:救援窗口應設置可在室外易于辨識的明顯B.4.1.1.2檢測工具:卷尺、激光測距儀B.4.1.1.5技術要求:室外給水管網的進水管管徑及供水能力應符合設水設施的安全、可靠性是否符合設計要求:a)復核最低水位時是否在固定或移動消防泵或消防車的有效吸程內(最大吸水高度不應超過b)復核洪水位時取水口是否具備吸水條件,以及供取水c)查看天然水源安全取水的措施,是否有防止冰凌、漂浮物、懸浮物等物質堵塞消防水泵及下水井抽水試驗資料確定常水位、最低水位、出水量和探測水井水位的水位測試裝置等技術參數和軸流深井泵(主備泵)及其電源(主備電)等裝備應符合設計B.4.2.1.2檢測方法:對照設計B.4.2.1.4技術要求:設置位置應符b)查驗保證消防用水不被他用的設施的設計符合性和工作可靠性。如池體或箱體有無與設計B.4.2.3.4技術要求:高位消防水箱、高位消防水位監測數據就地顯示、消防控制室或值班B.4.2.4.2檢測方法:觀察防凍設施(采暖設施、電伴熱裝置、門窗等)是B.4.2.4.4技術要求:查看水池、水箱及其相關附件的防凍設施是應采用間接排水,與大氣直接相通的管口應設可靠防蟲網罩,檢修口、爬梯位置設置合理,檢修人B.4.3.1泵體、管道、連接件及閥門a)查閱設計文件,核對工作泵、備用泵的規格、型b)核對吸水管、出水管的形式及出水管上的試水閥、防超壓裝置、水錘消除設施、止回閥、c)查看吸水管、出水管上的控制閥是否可靠a)泵體上應有永久性的銘牌,且內容完整、清晰;B.4.3.2.3檢測方法:在水泵試驗出口或回流管設置流流,觀察壓力表,分別記錄每個流量下對應的壓力值。核對與設計文件或標準要求的符合b)采用固定和移動式流量計和壓力表B.4.4.1.4技術要求:消防水泵控制柜在平時應使消防水泵處于自動啟B.4.4.2.2檢測方法:逐臺核實消防泵手、自動啟泵功能和手動停a)消防水泵應能手動啟停和自動啟動。消防水泵不應設置自動停泵的控制功能;B.4.4.3.3檢測方法:逐臺核實不同種類不同區域消防泵啟動信號直接自動啟動消防泵的可a)消防水泵應工頻直接啟泵。當功率較大時,宜采用星三角和自耦降壓變壓器啟動,不宜采b)消防水泵應確保從接到啟泵信號到水泵正常運轉的自動啟動時間不大于c)消防水泵出水干管上設置的壓力開關、高位消防水箱出水管上的流量開關,或報警閥壓力開關等開關信號應能直接自動啟動消防水泵。消防水泵房內的壓力開關宜引入消防水泵控水泵時,消防水泵應啟動正常。關掉主電源,主、備電源應能正常切換。消防水泵的雙電源自動切b)以低頻交流電源逐臺驅動消防水泵,使每臺消防水泵低速轉動的時間不應少于2c)當有啟泵信號時,應立即退出巡檢,進入工作狀態;B.4.5.2.3檢測方法:查看穩壓泵的控開關或壓力傳感器控制,并設置就地強制啟停泵按鈕。穩壓泵進出水管控制啟閉的閥門應處在常開B.4.5.3.5技術要求:穩壓泵手動啟停功能應正常。關閉主電源,主/備電源B.4.6.1.4技術要求:減壓閥及閥前過濾器的型號、規格、設計壓力和設計流量應符合設計額定流量的過程中觀察減壓閥和管道是否出現噪聲明顯增加或喘振現象以及閥前/閥后的a)查看是否有注明所屬系統和區域的固定標志牌;b)轉動手輪,查看控制閥是否常開,啟閉是否靈活,止回閥方向是否正確;a)水泵接合器上或其附近明顯位置,應有注明所屬系統和區域名稱的標志牌,且內b)控制閥應處于常開位置,且能靈活啟、閉;止回閥的安裝方向應正確,止回閥應能嚴密關計,采用消防車車載消防水泵(或其他能滿足測試要求的供水設備)進行充水試驗,達到最不利豎B.4.7.2.4抽樣比例:每組接合B.5.1.1.3檢測方法:查看室內消火栓B.5.1.1.5技術要求:室內消火栓的設置場所、規格、型號應符合設計要求,標識符合規范a)查看消火栓箱有無標志、組件是否齊全,e)消火栓箱的組件應齊全,箱門應能靈活開、關,開啟角度應符合要求;箱體外應有明顯標f)消火栓的閥門應能靈活啟、閉,且無泄漏,栓口的位置應便于連接水帶,栓口的出水方向a)消火栓栓口處的靜水壓力應符合設計要求;B.5.2.1.2檢測方法:查看干式消火栓報警閥的控制閥鎖定在常開位置B.5.2.2.2檢測工具:秒表、卷尺、激光測距儀、a)打開手動試水閥起計時,到出水為止的時間,水力警鈴的設置位置應符合設計文件要求;a)消火栓上的閥門應能靈活啟、閉;B.5.3.2.5技術要求:消火栓栓及悶蓋,開啟消火栓,記錄主消防泵啟動時間和達到設計工況的時間,分別測量消火栓栓口的靜水B.5.4.5技術要求:消火栓系統的水槍或栓口開放后,應在規范允許的時段內啟動消防水泵(臨時B.5.5.3檢測方法:操作觸發報警設備,在控制a)當建筑內無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消防設計文件有要求的,啟動消火栓按鈕,消防水泵應直b)當有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時,應使任一報警區域的兩只火災探測器,或一只火災探測器和一只手動火災報警按鈕發出火災報警信號,同時使消火栓按鈕動作啟動消火栓按鈕,消防控制室應收到報警信號,顯示報警部位并聯動啟動消B.6.1.1.2檢測方法:對照設計B.6.1.1.4技術要求:應有注明系統名稱和保護區域的標志牌,設置位置、規格型號、組件應符合B.6.1.2.2檢測方法:對照設計B.6.1.3.4技術要求:空氣壓縮機和氣壓控制裝B.6.2.2檢測方法:對照設計,B.6.3.1.2檢測工具:數字聲級計、卷尺、激光測距儀、超聲波流量計、壓力表a)關閉報警閥系統側控制閥,分別測試通過消防水泵出水干管上設置的壓力開關、高位消防b)開啟最不利處末端試水裝置的控制閥,查看啟泵前、后壓力表的示值,水流指示器、壓力開關報警應正確,消防水泵和其他聯動設備啟動后的動作及其信號反饋情況。測量自開啟c)關閉系統側控制閥,按說明書要求設置流量計。打開系統流量壓力檢測裝置放水閥,觀察a)濕式系統應由消防水泵出水干管上設置的壓力開關、高位消防水箱出水管上的流量開關和a)關閉報警閥系統側控制閥,分別測試通過消防水泵出水干管上設置的壓力開關、高位消防b)開啟最不利處末端試水裝置的控制閥,查看壓力表的顯示,空氣壓縮機和氣壓控制裝置狀態應正常、壓力開關報警應正確,消防水泵和其他聯動設備啟動后的動作及其信號反饋情況。測量自開啟末端試水裝置至出水壓力不低于設計壓力的時間、自壓力開關動作起至消c)開啟系統試驗閥,報警閥的啟動時間、啟動點壓力、水流到試驗裝置出口所需時間,均應d)關閉系統側控制閥,按說明書要求設置流量計。打開系統流量壓力檢測裝置放水閥,觀察a)干式系統應由消防水泵出水干管上設置的壓力開關、高位消防水箱出水管上的流量開關和b)開啟末端試水裝置閥門后,報警閥、壓力開關應動作,聯動啟動排氣閥入口電動閥與消防B.6.3.3.2檢測工具:數字聲級計、卷尺、激光測距儀、超聲波流量計、壓力表a)關閉報警閥系統側控制閥,分別測試通過消防水泵出水干管上設置的壓力開關、高位消防b)先后觸發防護區內的兩個火災探測器,查看電磁閥、消防水泵、快速排氣閥、水流指示器水壓力;測量自壓力開關動作起,至消防水泵達到額定工況c)關閉系統側控制閥,手動啟動報警閥,水泵應自動啟動,按說明書要求設置流量計;打開系統流量壓力檢測裝置放水閥,觀察流量、壓力是否a)應能自動和手動啟動預作用閥。自動控制的預作用系統應由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消防水泵出水干管上設置的壓力開關、高位消防水箱出水管上的流量開關和報警閥組壓力開關直接自動啟動消防水泵;預作用閥的手動啟停功能應能通過聯動控制器手動啟停按鈕和預作用b)火災報警控制器確認火災后,應自動啟動預作用閥、排氣閥入口電動閥及消防水泵;B.6.3.4.2檢測工具:數字聲級計、卷尺、激光測距儀、超聲波流量計、壓力表a)先后觸發防護區內的兩個火災探測器,查看電磁閥、消防水泵、快速排氣閥、水流指示器和壓力開關的動作情況及信號反饋的情況。打開系統試驗裝置,測量出水壓力。測量自壓力開關動作起,至消防水泵達到額定工況的時間;測量自消防水泵啟動至試驗裝置達到設b)關閉系統側控制閥,分別測試手動啟動和不同模擬觸發信號控制的自動啟泵功能,按說明書要求設置流量計。打開系統流量壓力檢測裝置放水閥,觀察流量、壓力是否符合設計要a)應能自動和手動啟動消防水泵和雨淋閥。雨淋系統和自動控制的水幕系統,消防水泵的自1)當采用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控制雨淋報警閥時,消防水泵應由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消防水泵出水干管上設置的壓力開關、高位消防水箱出水管上的流量開關和報警閥組壓力2)當采用充液(水)傳動管控制雨淋報警閥時,消防水泵應由消防水泵出水干管上設置3)雨淋閥的手動啟停功能應能通過聯動控制器手動啟停按鈕和預作用閥組手動控制閥分b)當采用傳動管控制的系統時,傳動管泄壓后,應聯動消防水泵和雨淋閥;d)消防控制設備應顯示電磁閥、消防水泵與壓力開關的反饋信號;B.6.4.1濕式、干式自動噴水滅火系a)聯動控制方式,應由濕式報警閥壓力開關的動作信號作為觸發信號,直接控制啟動噴淋消b)手動控制方式,應將噴淋消防泵控制箱(柜)的啟動、停止按鈕用專用線路直接連接至設置在消防控制室內的消防聯動控制器的手動控制盤,直接手動控制噴淋消防泵的啟動、停c)水流指示器、信號閥、壓力開關、噴淋消防泵的啟動和停止的動作信號應反饋至消防聯動B.6.4.2預作用自動噴水滅火系a)聯動控制方式,應由同一報警區域內兩只及以上獨立的感煙火災探測器或一只感煙火災探測器與一只手動火災報警按鈕的報警信號,作為預作用閥組開啟的聯動觸發信號。由消防b)手動控制方式,應將噴淋消防泵控制箱(柜)的啟動和停止按鈕、預作用閥組和快速排氣閥入口前的電動閥的啟動和停止按鈕,用專用線路直接連接至設置在消防控制室內的消防聯動控制器的手動控制盤,直接手動控制噴淋消防泵的啟動、停止及預作用閥組和電動閥c)水流指示器、信號閥、壓力開關、噴淋消防泵的啟動和停止的動作信號,有壓氣體管道氣壓狀態信號和快速排氣閥入口前電動閥的動作信號應反饋至消防聯動a)聯動控制方式,應由同一報警區域內兩只及以上獨立的感溫火災探測器或一只感溫火災探測器與一只手動火災報警按鈕的報警信號,作為雨淋閥組開啟的聯動觸發信號。應由消防b)手動控制方式,應將雨淋消防泵控制箱(柜)的啟動和停止按鈕、雨淋閥組的啟動和停止按鈕,用專用線路直接連接至設置在消防控制室內的消防聯動控制器的手動控制盤,直接c)水流指示器,壓力開關,雨淋閥組、雨淋消防泵的啟動和停止的動作信號應反饋至消防聯a)聯動控制方式,當自動控制的水幕系統用于防火卷簾的保護時,應由防火卷簾下落到樓板面的動作信號與本報警區域內任一火災探測器或手動火災報警按鈕的報警信號作為水幕閥組啟動的聯動觸發信號,并應由消防聯動控制器聯動控制水幕系統相關控制閥組的啟動;僅用水幕系統作為防火分隔時,應由該報警區域內兩只獨立的感溫火災探測器的火災報警信號作為水幕閥組啟動的聯動觸發信號,并應由消防聯動控制器聯動控制水幕系統相關控b)手動控制方式,應將水幕系統相關控制閥組和消防泵控制箱(柜)的啟動、停止按鈕用專用線路直接連接至設置在消防控制室內的消防聯動控制器的手動控制盤,并應直接手動控c)壓力開關、水幕系統相關控制閥組和消防泵的啟動、停止的動作信號,應反饋至消防聯動B.7.1.1.3檢測方法:對照設計B.7.1.1.5技術要求:設置位置、規格型號、數量應符合設計文件和產品標B.7.1.2.3檢測方法:對照設計B.7.2.1.2檢測方法:對照設計B.7.2.1.4技術要求:噴頭的數量、規格型號應符合設計要求和產B.7.3.1.2檢測工具:數字聲級計、卷尺、激光測距儀、超聲波流量計、壓力表a)系統處于自動狀態下,關閉試驗控制閥,按說明書要求設置流量計。按設計文件要求觸發與火災自動報警系統連鎖或聯動控制的探測部件后,觀察火災自動報警控制器是否收到正確的壓力開關報警信號,是否能在設計時間內啟動消防水泵和其他消防聯動控制設備,并收到正確的反饋信號。打開系統流量壓力檢測裝置放水閥,測試的流量、壓力是否符合設a)壓力信號反饋裝置應能正常動作,并應能在動作c)系統的分區控制閥應能正常開啟,并可正確發出反饋信號;d)系統的流量、壓力均應符合設計要e)消防水泵及其他消防聯動控制設備應能正常啟動,并應有反饋信號顯示;B.7.3.2.2檢測工具:壓力表、超聲波流a)系統處于自動狀態下,開啟試驗控制閥,按說明書要求設置流量計。按設計文件要求觸發與火災自動報警系統連鎖或聯動控制的探測部件后,觀察火災自動報警控制器是否收到正確的壓力開關報警信號,是否能在設計時間內啟動消防水泵和其他消防聯動控制設備,并火功能檢測要求外,系統響應時間,水霧覆蓋保護對象情況應符合設B.8.1.1.2檢測方法:對照設計B.8.1.1.4技術要求:瓶組的規格型號、數量、安裝位a)瓶組的安裝、固定和支撐應穩固,且固定支、框架應進行防腐處理;B.8.1.4.2檢測方法:對照設計B.8.2.1.2檢測方法:對照設計B.8.2.1.4技術要求:控制閥的規格型號、數量、安裝位置、固定方式應符合設B.8.2.3.2檢測方法:尺量和直觀檢查,手動操作B.8.2.4.2檢測方法:手動和自動啟動B.8.2.5.2檢測方法:將處于常開位置的分區控制閥手動關閉,直組。分區控制閥前后的閥門應處于常開位置。閉式系統分區控制閥組應能采用手動方式可靠動作。系統控制閥的啟/閉標志應明顯,分區控制閥應具有啟閉狀態的B.8.3.1.2檢測方法:對照設計B.8.3.1.4技術要求:噴頭的數量、規格型號及閉式噴頭的公稱動作溫度等,應符合設計B.8.4.1.3檢測方法:利用模擬信號試a)每個系統都應進行模擬聯動試驗;b)動作信號反饋裝置應能正常動作,并應能在動作后啟動泵組或開啟瓶組及與其聯動的相關c)系開式系統的分區控制閥應能正常開啟,并可正確發出反饋信號;e)泵組或瓶組及其他消防聯動控制設備應能正常啟動,反饋信號正常;B.8.4.2.2檢測方法:自動啟動系統,采用秒B.9.1.2檢測方法:對照設計,b)人工操作消防炮,查看其回轉與仰俯角操作是否靈活,定位機構是否可靠。具有自動或遠b)應能靈活進行回轉與仰俯操作,操作角度應符合設定值,定位機構可靠;a)接通系統電源,使各控制裝置的操作按鈕處于手動狀態。逐個按下各消防泵組的手動操作停按鈕,觀察閥門的啟、閉動作及反饋信號應正常;用手動按鈕或手持式無線遙控發射裝置逐個操控相對應的消防炮做俯仰和水平回轉動作,觀察各消防炮的動作及反饋信號是否b)對帶有直流噴霧轉換功能的消防炮,檢驗其噴霧動作控制功能是否符合設B.9.3.1.4技術要求:以手動控制方式測試全部a)系統主、備電源處于接通狀態,在主電源上設定一個故障,備用電源應能自動投入運行;B.9.3.2.5技術要求:系統主、備電源的切換系統電源,使待檢聯動控制單元的被控設備均處于自動狀態,按下對應的聯動啟動按鈕,該單元應a)水炮和水幕保護系統采用消防水進行噴射;d)干粉炮系統的干粉型號、規格、儲量和氮氣瓶組的規格、壓力應符合系統設計要求;a)水炮、水幕、泡沫炮的實際工作壓力不應小于相應的設計工作壓力;b)水炮、泡沫炮、干粉炮的水平、俯仰回轉角應符合設計要求,帶直流噴霧轉換功能的消防c)保護水幕噴頭的噴射高度應符合設計要d)泡沫炮系統的泡沫比例混合裝置提供的混合液的混合比應符合設計要求;B.10.1.1.2檢測方法:對照設計,B.10.1.1.4技術要求:罐體或銘牌、標志牌上應清晰注明泡沫滅火劑的規格型號、配比濃度、泡沫滅火劑的有效日期和儲量,泡沫液儲罐的規格型號、數量應符合設計B.10.1.2.2檢測方法:對照設計,B.10.1.2.4技術要求:設在泡沫泵站外的泡沫液壓力儲罐的安裝應符合設計要求,并應根據環境B.10.2.2檢測方法:對照設計和檢查產品質量證明文件,直觀B.10.2.4技術要求:泡沫比例混合器(裝置)的安裝位置及對應的規格型號應符合設計要求。B.10.3.1.5技術要求:泡沫混合液主管道上留出的流量檢測儀器安裝位置應符合設計要求,泡沫B.10.3.2.4技術要求:半固定式系統的泡沫管道,在防火堤外設置的高背壓泡沫產生器快裝接口B.10.3.3.4技術要求:液下噴射泡沫管道上的防油品滲漏設施宜安裝在止回閥出口或泡沫噴射口B.10.4.2檢測方法:對照設計和檢查產品質量證明文件,現場直觀B.10.4.4技術要求:閥門的規格型號、安裝位置應符合設計要求;吸氣孔、發泡網無堵塞現象。噴頭四周不應有阻擋泡沫噴射的障礙物,泡沫能B.10.5.5技術要求:泡沫消火栓的規格型號、數量、位置、間距應符合設計要B.10.6.1.4技術要求:泡沫發生裝置、泡沫噴頭的規格型號、數量、安裝方式應符合設計要B.10.6.2高背壓泡沫產生器壓力B.10.6.2.5技術要求:在高背壓泡沫產生器進口側設置的壓力表接口應豎直安裝;其出口側設置B.10.6.3.3檢測方法:用水平尺、量角器和a)外浮頂儲罐泡沫噴射口設置在浮頂上時,泡沫混合液支管應固定在支架上,泡沫噴射口T型管應水平安裝,伸入泡沫堰板后應向下傾斜角b)外浮頂儲罐泡沫噴射口設置在罐壁頂部、密封或擋雨板上方或金屬擋雨板的下部時,泡沫B.10.7.1.2檢測工具:壓力表、超聲波流量a)比例混合器(裝置)的進口工作壓力,應在標定的工作壓力范圍內;b)低倍數泡沫產生器進口的工作壓力應為其額定值±0.1MPa;d)固定式泡沫滅火系統應滿足在泡沫消防水泵或泡沫混合液泵啟動后,將泡沫混合液或泡沫e)泡沫—水噴淋系統自噴水至噴泡沫的轉換時間應符合設計要求。B.10.7.1.4抽樣比例:當為手動滅火系統時,選擇最遠B.10.7.1.5技術要求:當為手動滅火系統時,應以手動控制的方式進行一次噴水試驗;當為自動a)測量泡沫混合液的混合比:蛋白、氟蛋白等折射指數高的泡沫液可用手持折射儀測量,水b)按GB50281規定的方法測量c)當為自動滅火系統時,測量噴射泡沫的時間和自接到經確認的火災模擬信號至泡沫混合液或泡沫到達最不利點防護區或儲罐的時間;測量濕式聯用系統自噴水至噴泡沫的轉換時間d)當為手動滅火系統時,測量噴射泡沫的時間和自消防泵啟動至泡沫混合液或泡沫到達最不B.10.7.2.4抽樣比例:選擇最不利點的防護區或儲罐,進行一a)當為自動滅火系統時,應以自動控制的方b)實測泡沫混合液的混合比及泡沫混合液的發泡倍數及到達最不利點防護區或儲罐的時間和濕式聯用系統自噴水至噴泡沫的轉換時間應符合設計a)測量泡沫混合液的混合比:蛋白、氟蛋白等折射指數高的泡沫液可用手持折射儀測量,水b)記錄各高倍數泡沫產生器進口端壓力表讀數,測量噴射泡沫的時間,然后按制造廠給出的噴射泡沫的時間不宜小于30s,實測泡沫混合液的混合比和泡沫供給速率不應小于設計要求的最小供給速率,及自接到火災模擬信號至開始噴泡沫的時間應符合設計B.10.8.1.3檢測方法:對照設計,h)給控制器輸入設定的啟動控制信號,控制器應有啟動輸出,并發出聲、光啟動信號;B.10.8.2.2檢測方法:對照設計,a)防護區內、外的手動、自動控制狀態顯示裝置能準確顯示系統的手動或自動控制方式的狀B.10.8.3.2檢測方法:對照設計,a)在防護區疏散出口的門外應設置泡沫滅火裝置的手動啟動和停止按鈕,手動啟動按鈕按下b)手動停止按鈕按下時,泡沫滅火控制器應停止正在執行的聯動操作;a)泡沫滅火控制器直接連接火災探測器時,泡沫滅火系統的自動控制方式應符合下列規定:1)應由同一防護區域內兩只獨立的火災探測器的報警信號、一只火災探測器與一只手動火災報警按鈕的報警信號或防護區外的緊急啟動信號,作為系統的聯動觸發信號,探2)泡沫滅火控制器在接收到滿足聯動邏輯關系的首個聯動觸發信號后,應啟動設置在該防護區內的火災聲光警報器,且聯動觸發信號應為任一防護區域內設置的感煙火災探測器、其他類型火災探測器或手動火災報警按鈕的首次報警信號;在接收到第二個聯動觸發信號后,應發出聯動控制信號,且聯動觸發信號應為同一防護區域內與首次報警的火災探測器或手動火災報警按鈕相鄰的感溫火災探測器、火焰探測器或手動火災(4)啟動泡沫滅火裝置,泡沫滅火控制器可設定不大于4)平時無人工作的防護區,可設置為無延遲的噴射,應在接收到滿足聯動邏輯關系的首個聯動觸發信號后按本條第a)款第3)項(123)規定執行聯動控制;在接收到第二個聯動觸發信號后,應啟動泡沫滅5)泡沫滅火防護區出口外上方應設置表示泡沫噴灑的火災聲光警報器,指示泡沫釋放的聲信號應與該保護對象中設置的火災聲警報器的聲信號有明顯區別。啟動泡沫滅火裝置的同時,應啟動設置在防護區入口處表示泡沫噴灑的火災聲光警報器;組合分配系統應首先開啟相應防護區域的選擇閥,然后啟動泡沫滅火裝置;d)在防護區域內設有手動與自動控制轉換裝置的系統,其手動或自動控制方式的工作狀態應在防護區內、外的手動和自動控制狀態顯示裝置上顯示,該狀態信號應反饋至消防聯動控B.11.1.4技術要求:系統設置類型應符合設B.11.2.1.2檢測方法:從防護區門內推開疏散門至最大程度,查看釋放后是否能自行關閉嚴B.11.2.1.4技術要求:防護區門應向疏散方向開啟,門窗能自行關閉,用于疏散的門必須能從防B.11.2.2.2檢測方法:對照設計,a)防護區的疏散指示標志和應急照明裝置的位置、數量、規格應符合設計要求;b)防護區內和入口處的聲光報警裝置、氣體噴放指示燈、入口處的安全標志的位置、數量、B.11.2.3.2檢測方法:對照設計,a)無窗或固定窗扇的地上防護區和地下防護區的排氣裝置的位置、數量、規格應符合設計要B.11.3.1.2檢測方法:對照設計,B.11.3.1.4技術要求:應急照明裝置的位置、數量、規格應符合設B.11.3.2.2檢測方法:對照設計,B.11.3.2.4技術要求:無窗或固定窗扇的地上、地下儲瓶間的排氣裝置的位置、數量、規格應符B.11.4.1.2檢測方法:對照設計,核對氣瓶鋼印、合格證、準B.11.4.1.4技術要求:滅火劑儲存在綠色區域內;帶有稱重裝置的儲罐,其稱重裝置應正常,并應有原始重量標記;高壓二氧化碳儲罐在滅火劑的失重量達到設定值時,應能發出報警信號;低壓二氧化碳儲罐的制b)儲存容器應在有效的檢驗周期內;B.11.5.1.2檢測方法:對照設計,B.11.5.1.4技術要求:安全泄放裝置的泄放方向不應朝向操作面。低壓二氧化碳滅火系統的安全B.11.5.2.2檢測方法:對照設計,B.11.5.2.4技術要求:連接儲存容器與集流管間的單向閥的流向指示箭頭應指向介質流動方向。B.11.6.1.2檢測方法:對照設計B.11.6.1.4技術要求:選擇閥應無機械性損傷,流向指示箭頭應指向介質流動方向,選擇閥上應設置標明防護區或保護對象名稱或編號的永久性標志牌,進口產品應有明確的中文標識,并應便于B.11.6.2.5技術要求:選擇閥的機械應急手動操作機構,應安裝在操作面一側,當安裝高度超過B.11.7.1.2檢測方法:對照設計,B.11.7.1.4技術要求:驅動氣瓶的機械應急手動操作處,應有標明對應防護區或保護對象名稱的永久標志(進口產品應有明確的中文標識并應便于觀B.11.8.2檢測方法:對照設計,直B.11.8.4技術要求:噴嘴的數量、規格型號、安裝位置和方向,應符合設計要2)人工使壓力信號反饋裝置動作,觀察1)將滅火控制器的啟動輸出端與滅火系統相應防護區驅動裝置連接。驅動裝置應與閥門2)人工模擬火警使防護區內任意一個火災探測器動作,觀察單一火警信號輸出后,相關報警設備動作是否正常(如警鈴、蜂鳴器發出報);3)人工模擬火警使該防護區內另一個火災探測器動作,觀察復合火警信號輸出后,相關動作信號及聯動設備動作是否正常(如發出聲、光報警,啟動輸出端的負載響應,關B.11.9.1.4抽樣比例:按防護區或保護對象總數(不足5個按5個計)的20%檢查。a)延遲時間與設定時間相符,響應時間滿足要求;b)有關聲、光報警信號正確;1)IG541混合氣體滅火系統及高壓二氧化碳滅火系統應采用其充裝的滅火劑進行模擬噴氣試驗。試驗采用的儲存容器數應為選定試驗的防護區或保護對象設計用量所需容器2)低壓二氧化碳應采用二氧化碳滅火劑進行模擬噴氣試驗。試驗應選定輸送管道最長的3)鹵代烷滅火系統模擬噴氣試驗不應采用鹵代烷滅火劑,宜采用氮氣進行。氮氣或壓縮空氣儲存容器與被試驗的防護區或保護對象用的滅火劑儲存容器的結構、型號、規格應相同,連接與控制方式應一致,氮氣或壓縮空氣的充裝壓力按設計要求執行。氮氣報警設備動作是否正常(如警鈴、蜂鳴器發出報);2)人工模擬火警使該防護區內另一個火災探測器動作,觀察復合火警信號輸出后,相關動作信號及聯動設備動作是否正常(如發出聲、光報警,關閉通風空調、防火閥驅動a)延遲時間與設定時間相符,響應時間滿足要求;b)有關聲、光報警信號正確;B.11.9.3.3檢測方法:按使用說明書的操作方法,將系統使用狀態從主用量滅火劑儲存容器切換B.11.9.3.5技術要求:系統功能檢測時,應對設有滅B.11.9.4.3檢測方法:將系統切換到備用電源,按模擬啟動檢測方法進行試驗,并符合設計文件B.11.9.4.5技術要求:系統功能檢測時,應對主、備用電源進行切換試驗,并符合設計文件和標B.11.10.1.3檢測方法:對照設計,b)與聲光報警器、驅動部件、現場啟動和停止按鍵(按鈕)之間的連接線斷路,控制器能在c)與聲光報警器、驅動部件、現場啟動和停止按鍵(按鈕)之間的連接線短路,控制器能在h)給控制器輸入設定的啟動控制信號,控制器應有啟動輸出,并發出聲、光啟動信號;j)檢查控制器的延時功能,設定的延時時間應符合設B.11.10.2.2檢測方法:對照設計,a)防護區內、外的手動、自動控制狀態顯示裝置能準確顯示系統的手動或自動控制方式的狀B.11.10.3.2檢測方法:對照設計,a)在防護區疏散出口的門外應設置氣體(干粉)滅火裝置的手動啟動和停止按鈕,手動啟動5)啟動設置在防護區入口處表示氣體(干粉)噴灑的聲光警報b)手動停止按鈕按下時,氣體(干粉)滅火控制器應停止正在執行的聯動操作。c)氣體(干粉)滅火控制器上應設置對應于不同防護區的手動啟動和停止按鈕,手動啟動按a)氣體(干粉)滅火控制器直接連接火災探測器時,氣體(干粉)滅火系統的自動控制方式1)應由同一防護區域內兩只獨立的火災探測器的報警信號、一只火災探測器與一只手動火災報警按鈕的報警信號或防護區外的緊急啟動信號,作為系統的聯動觸發信號,探2)氣體(干粉)滅火控制器在接收到滿足聯動邏輯關系的首個聯動觸發信號后,應啟動設置在該防護區內的火災聲光警報器,且聯動觸發信號應為任一防護區域內設置的感煙火災探測器、其他類型火災探測器或手動火災報警按鈕的首次報警信號;在接收到第二個聯動觸發信號后,應發出聯動控制信號,且聯動觸發信號應為同一防護區域內與首次報警的火災探測器或手動火災報警按鈕相鄰的感溫火災探測器、火焰探測器或4)平時無人工作的防護區,可設置為無延遲的噴射,應在接收到滿足聯動邏輯關系的首5)氣體滅火防護區出口外上方應設置表示氣體噴灑的火災聲光警報器,指示氣體釋放的滅火裝置的同時,應啟動設置在防護區入口處表示氣體噴灑的火災聲光警報器;組合b)氣體滅(干粉)滅火控制器不直接連接火災探測器時,氣體(干粉)滅火系統的自動控制1)氣體(干粉)滅火系統的聯動觸發信號應由火災報警控制2)氣體(干粉)滅火系統的聯動觸發信號和聯動c)氣體(干粉)滅火裝置啟動及噴放各階段的聯動控制及系統的反饋信號,應反饋至消防聯d)在防護區域內設有手動與自動控制轉換裝置的系統,其手動或自動控制方式的工作狀態應在防護區內、外的手動和自動控制狀態顯示裝置上顯示,該狀態信號應反饋至消防聯動控B.12.1.2檢測方法:對照設計,直B.12.2.2檢測方法:對照設計,直B.12.2.4技術要求:驅動氣體儲瓶的數量、規格型號應符合設計要求。驅動氣體的充裝壓力應符B.12.3.3檢測方法:對照設計,觀察開口位置、測量并計算B.12.3.5技術要求:噴放干粉時不能自動關閉的防護區開口,總面積不應大于該防護區總內表面a)預制滅火系統的規格和數量應符合設計要求。一個防護區或保護對象宜用一套預制滅火裝b)在噴頭和保護對象之間,噴頭噴射角范圍內不應有遮擋物;B.12.6.4技術要求:系統備用量應符合設計要求,備用干粉儲存容器應與系統管網相連,并能與B.12.8.2檢測方法:對照設計,直B.12.8.4技術要求:選擇閥應采用快開型閥門,其公稱直徑應與連接管道的公稱直徑相等,其數B.12.9.2檢測方法:對照設計,直a)選擇閥的位置宜靠近干粉儲存容器,并便于手動操作,方便檢查和維護;B.12.11.5技術要求:噴頭的規格型號、噴孔方向、安裝位置應符合設2)人工使壓力信號反饋裝置動作,觀察1)將滅火控制器的啟動輸出端與滅火系統相應防護區驅動裝置連接。驅動裝置應與閥門報警設備動作是否正常(如警鈴、蜂鳴器發出報);3)人工模擬火警使該防護區內另一個火災探測器動作,觀察復合火警信號輸出后,相關動作信號及聯動設備動作是否正常(如發出聲、光報警,啟動輸出端的負載響應,關B.12.12.1.4抽樣比例:按防護區或保護對象總數(不足5個按5個計)的20%檢查。a)延遲時間與設定時間相符,響應時間滿足要求;b)有關聲、光報警信號正確;a)宜采用氮氣進行模擬噴射試驗。氮氣或壓縮空氣儲存容器與被試驗的防護區或保護對象用的滅火劑儲存容器的結構、型號、規格應相同,連接與控制方式應一致,氮氣或壓縮空氣c)人工模擬火警使該防護區內另一個火災探測器動作,觀察復合火警信號輸出后,相關動作信號及聯動設備動作是否正常(如發出聲、光報警,關閉通風空調、防火閥驅動裝置響應a)延遲時間、增壓時間與設定時間相符,響應時間滿足要求;b)有關聲、光報警信號正確;B.12.12.3.5技術要求:系統功能檢測時,應對設有滅B.13.1.2檢測方法:對照設計,直B.13.1.4技術要求:滅火器選用類型、設置數量及放置地點符合設計要求,應當設置的位置無漏B.13.2.2檢測方法:對照設計,直B.13.2.4技術要求:滅火器應設置在明顯和便于取用的地點,且放置地點不得影響人員的安全疏B.13.3.2檢測方法:對照設計,直B.13.3.4技術要求:滅火器應在有效使用期內,壓力表指針應在綠色區域范圍內,經過維修的滅B.13.4.4技術要求:滅火器筒體無明顯銹蝕和凹凸等損傷,手柄、插銷、鉛封、壓力表等部件齊B.14.1.2檢測方法:現場操作、直B.14.1.4技術要求:外觀完好,安裝牢固,應有注明系統名稱和編號的標志;儀表、指示燈顯示B.14.2.2檢測方法:現場操作、直a)位置正確,安裝牢固;風機的銘牌清晰。風機上應有注明系統名稱和編號的清晰標志;傳b)應能現場手動啟動和消防控制室手動啟動,啟動運轉平穩,葉輪旋轉方向正確,無異常振B.14.3.2檢測方法:現場操作、直b)應具有現場手動開啟和消防控制室手動開啟功能,應能B.14.4.2檢測方法:現場操作、直a)外觀完好,安裝牢固,進行手動關閉、復位試驗,閥門動作應靈敏、可靠,關閉應嚴密。b)排煙風機入口處的總管上設置的排煙防火閥在280℃時應自行關閉,并應連鎖關閉排煙風B.14.5.3檢測方法:現場操作、直B.14.5.5技術要求:活動擋煙垂壁、自動排煙窗外觀完好,安裝牢固,應具有現場手動開啟和消防控制室手動開啟功能,應能正常開啟和復位,動作不卡滯B.14.7.4技術要求:風管的支、吊架外觀完好,應安B.14.8.1.3檢測方法:在保護區域的頂層、中間層及最下層模擬火災,打開送風口,聯動啟動加b)前室、合用前室、消防電梯前室、封閉避難層(間)的余壓值應為25Paa)測量風口的風速:——當風口面積大于0.3m2時,對于矩形風口,高度方向上至少安排兩個測點,沿其長度方向上可取(4~6)個測點;對于圓形——若風口氣流偏斜時,可臨時安裝一截長度為(0.5~1.0)m,斷面尺寸與風b)按下列公式計算風口的平均風速:Vp=(V1+V2+V3+……Vn)/n……(1)Vp——風口平均風速,單位為米/秒(m/sV1、V2、V3……Vn——各測點風速,單位為米/秒(ma)按下列公式計算排煙量、補風量:L——排煙量、補風量,單位為立方米每小時Vp——排煙口平均風速,單位為米每秒(m/sVb——補風口平均風速,單位為米每秒(m/s)b)將待測防煙分區內的全部排煙風口(補風口)風量相加或按公式計算待測防煙分區單位面),a)排煙量符合相關規范和設計要求;B.14.9.1加壓送風系統聯動(自動)a)將消防聯動控制器設置在自動狀態下,使用專用工具人為觸發加壓送風口所在防火分區內應開啟該防火分區樓梯間的全部加壓送風機,應開啟該防火分區內著火層及其相鄰上下層a)將消防聯動控制器設置在自動狀態下,使用專用工具人為觸發同一防煙分區內的兩只獨立的火災探測器或一只火災探測器和一只手動火災報警按鈕發出火災報警信號;相應防煙分排煙風機啟動;60s內或小于煙氣充滿儲煙倉時b)當任何一個常閉排煙閥或排煙口開啟時,相應的排煙風機和有補風要求的補風系統應聯動a)發電機房內的通風設施應能正常運行;B.15.1.2.3檢測方法:自動方式啟動發電機并用秒表計時至正常供電輸出,用數字萬用表測量數a)具有手動控制電源輸出功能的消防設備應急電源,應能通過手動啟動或停止消防設備應急b)具有自動控制電源輸出功能的消防設備應急電源,應能在接收相應控制信號后自動啟動和c)同時具有手動和自動控制功能的消防設備應急電源,應設有手動/自動轉換開關和手動/自動狀態指示。在自動狀態下,應能優先插入手動控制。處于手動狀態下,應用密碼或鑰匙a)消防設備應急電源在主電源斷電自動轉換到電池組供電時,應發出聲提示信號,聲信號應能手動消除;當主電源恢復正常時,應自動轉換到主電源供電;轉換過程不應影響消防設作狀態,且主電源和備用電源應不能同時輸出;輸入聯動停止信號,應急電源應恢復到主a)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防煙和排煙風機房的消防用電設備及消防電梯等的供電,應在b)設有主、備電自動切換裝置的消防設備配電箱,當主電源發生故障時,備用電源應能自動c)消防設備配電箱應有區別于其他配電箱的明顯標志,不同消防設備的配電箱應有明顯區分d)查看消防用電設備是否設置專用供電回a)火災報警控制器應設交流電源和蓄電池備用電源。當交流電源斷電時,能自動切換到備用a)控制器的自檢、消音、復位、屏蔽、歷史記錄查詢、火警優先等功能應正常;d)控制器應能直接或間接地接收來自火災探測器及其它報警觸發器件的火災報警信號,發出聲、光報警信號,指示火災發生部位,記錄火災報警時間,并予以保持,直e)火災報警聲信號應能手動消除,當再有火災報警信號輸入時,應能再次啟動;有明顯區別的故障聲、光信號,故障聲信號應能手動消除,再有故障信號輸入時,應能再a)消防聯動控制器對消防給水滅火系統、防煙排煙系統、氣體滅火系統、防火卷簾門、電動防火門、消防廣播與火災警報器、非消防用電切換、電梯等設備的控制,應符合自動控制b)設置在消防控制室以外的消防聯動控制B.16.2.2檢測工具:感煙(溫)探測器功能a)圖形顯示功能:建筑總平面圖顯示功能;保護對象的建筑平面圖顯示功能;系統圖顯示功B.16.3.2檢測方法:結合探測B.16.4.2檢測工具:感煙(溫)探測器功能B.16.4.3檢測方法:采用感煙(溫)探測器功能a)火災探測器外觀完好,安裝牢固;a)火災探測器外觀完好,安裝牢固;b)在不可恢復的探測器上模擬火警和故障,探測器應能分別發出火災報警和故障信號;c)可恢復的探測器可采用專用檢測儀器或模擬火災的辦法使其發出火災報警信號,并在終端盒上模擬故障,探測器應能分別發出火災報警和B.16.6.3檢測方法:采用火焰探測器功能試驗器,檢查火焰探測器的報警功能。模擬火災的方法在探測器監視區域內最不利處檢查圖像探測器的報警功B.16.6.5技術要求:當達到報警條B.16.7.2檢測工具:感煙探測器功能試驗器a)在采樣管最末端(最不利處)采樣孔加入試驗煙,用秒表測量報警時間;b)根據說明書要求,改變探測器的采樣管路氣流,使探測器處于故障狀態,用秒表測量故障a)采樣管應固定牢固,采樣管和采樣孔應設置明顯的火災探測器標識;B.16.8.3檢測方法:觸發按鈕,查看火災報警控制器的火警信號顯示和按鈕報警確認燈的動作情況。先復位手動按鈕,后復位火災報警控制器,查看火災報警控制器信號顯示和按鈕報警確認燈的a)手動報警按鈕的外觀整潔完好。應設置明顯的永久性標識。應安裝牢固,不應傾斜;b)手動火災報警按鈕的地址設置應與設計一致,火災報警控制器應能接收、顯示及復位手動c)對可恢復的手動火災報警按鈕,施加適當的推力使報警按鈕動作,報警按鈕應發出火災報d)對不可恢復的手動火災報警按鈕應采用模擬動作的方法使報警按鈕動作(當有備用啟動零件時,可抽樣進行動作試驗),報警按鈕應發出火災報警信號,檢查火災報警控制器接收B.16.9.3檢測方法:直觀檢查、儀a)火災警報器安裝應牢固可靠,表面不應有破損;b)操作火災報警控制器或消防聯動控制器使火災聲警報器啟動,每個樓層或防火分區相鄰兩c)操作火災報警控制器或消防聯動控制器使火災光警報器啟動,在正常環境光線下,火災光d)使消防聯動控制器處于手動狀態,依據消防設備聯動控制邏輯設計的要求,手動控制火災聲光警報器的啟動,進行火災聲光警報器的動作情況、帶有語音提示功能的聲警報語音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