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413-T 44-2024 廢氣收集處理設施安裝維護消防安全指南_第1頁
DB4413-T 44-2024 廢氣收集處理設施安裝維護消防安全指南_第2頁
DB4413-T 44-2024 廢氣收集處理設施安裝維護消防安全指南_第3頁
DB4413-T 44-2024 廢氣收集處理設施安裝維護消防安全指南_第4頁
DB4413-T 44-2024 廢氣收集處理設施安裝維護消防安全指南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13.220.01CCSC804413FiresafetyguidelinesforinstallationandmaintenanceofexhaustcollectionandIDB4413/T44—2024前言 2規范性引用文件 3術語和定義 24總則 25設計安裝 26維護保養 37動火作業安全管理 48消防安全管理與應急處置 58.1消防安全管理 58.2應急處置 5附錄A(資料性)常見廢氣收集處理設施 6附錄B(資料性)相關國家標準條文摘錄及動火作業注意事項 7附錄C(資料性)標識牌參考樣式 14參考文獻 DB4413/T44—2024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定起草。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布機構不承擔識別專利的責任。本文件由惠州市消防救援支隊、惠州市生態環境局、惠州市應急管理局提出。本文件由惠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歸口。本文件起草單位:惠州市消防救援支隊、惠州市生態環境局、惠州市應急管理局、廣東省惠州市質量技術監督標準與編碼所。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朱國喜、毛曉杰、廖俊輝、林必昂、蔣夏瑾、張蓬、鄭東林、林炳業、謝成全、馬飛清、陳曦、寧燕凌、陳其勝、朱彬、洪嘉婷、古媛婷、陳枝瑩、劉曉璐。DB4413/T44—2024近年來,國家對生態環境的治理持續深入,社會單位配套環保設施不斷增多,因環保設施在設計、安裝、維護等環節存在技術條件把握不準確、運行管控不到位、用火用電不規范等因素,環保設備設施火災不僅呈現多發態勢,甚至引發多起爆炸事故,教訓十分深刻。2022年12月26日,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生態環境部、應急管理部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環保設備設施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要求督促企業落實主體責任,強化環保設備設施安全運行管理,將環保設備設施安全作為行業領域安全工作的重要內容。廢氣收集處理設施是環保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此類設施在設備安裝、日常運行、維護保養中均存在一定消防安全風險,加之社會單位排放廢氣種類多樣、成分復雜、濃度波動頻繁,處理工藝繁瑣,極易引發火災、爆炸事故。實踐表明,缺少有效的消防安全管控措施,是廢氣收集處理設施引發火災的重要因素。本文件聚焦現行廢氣收集處理設施實際,從設計安裝、日常運行、維護保養等環節提出了消防安全指引,廢氣收集處理設施使用單位可以通過參照本標準,規范消防安全管理行為,建立消防安全自我管理與約束機制,實現預防火災發生、減少火災危害、保障人身和財產安全的目標。1DB4413/T44—2024廢氣收集處理設施安裝維護消防安全指南本文件規定了廢氣收集處理設施安裝維護消防安全的術語和定義、總則、設計安裝、維護保養、動火作業安全管理、消防安全管理與應急處置等內容。本文件適用于廢氣收集處理設施設計安裝、維護保養等過程中的消防安全管理。本文件不適用于石油化工、垃圾焚燒、發電等行業的廢氣收集處理設施。2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T3836(所有部分)爆炸性環境GB/T5907.1消防詞匯第1部分:通用術語GB12158防止靜電事故通用導則GB/T13347石油氣體管道阻火器GB15577粉塵防爆安全規程GB/T15605粉塵爆炸泄壓指南GB15930建筑通風和排煙系統用防火閥門GB19517國家電氣設備安全技術規范GB/T29639生產經營單位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編制導則GB/T38315社會單位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編制及實施導則GB/T40248人員密集場所消防安全管理GB50016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9工業建筑供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計規范GB55037建筑防火通用規范GB50057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GB50058爆炸危險環境電力裝置設計規范GB50187工業企業總平面設計規范GB50231機械設備安裝工程施工及驗收通用規范GB50243通風與空調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1401電子工業廢氣處理工程設計標準HJ2000大氣污染治理工程技術導則2DB4413/T44—20243術語和定義GB/T5907.1界定的以及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3.1廢氣收集處理設施exhaustcollectionandtreatmentfacilities對工業企業(單位)、餐飲場所工藝設備排放的有機廢氣、粉塵廢氣、酸堿廢氣、異味廢氣等廢氣經收集后,采用物理、化學、生物等方法對廢氣進行處理的設施。3.2動火作業hotwork在工業企業(單位)、餐飲場所的廢氣收集處理設施上或周圍,進行電焊、氣焊(割)、噴燈、電鉆、砂輪、噴砂機等可能產生火焰、火花或熾熱表面的非常規作業。[來源:GB30871-2022,定義3.4,有修改]4總則4.1廢氣收集處理設施的消防安全管理以預防火災發生、減少火災危害、保障人身、財產及環境安全為目標。4.2廢氣收集處理設施的設計、安裝和維護應符合國家相關標準和規定,排放污染物符合國家及地方污染物排放標準要求。4.3廢氣收集處理設施使用單位建立健全“安全自查、隱患自除、責任自負”的自我管理機制,按照“誰使用、誰負責”的原則,明確消防安全管理人員,落實消防安全責任制度和崗位職責。4.4廢氣收集處理設施使用單位應遵守各項法律法規,對廢氣收集處理設施進行消防安全檢查,定期開展人員消防安全宣傳教育,定期組織開展有針對性的培訓和應急疏散演練。5設計安裝5.1廢氣收集處理設施的設計、安裝按照GB50019、GB50231、GB50243、GB51401、HJ2000等規定執行,其中粉塵類處理設施的設計、安裝按照GB15577、GB/T15605等相關標準的規定,并符合消防安全總體設計。在設計廢氣收集處理設施排放系統時,應充分考慮控制廢氣收集處理設施內火災煙氣的蔓延、保障人員安全疏散、有利于消防救援等相關因素。5.2廢氣收集處理設施的場址選擇應最大限度減少有害氣體、噪音等對環境造成的影響,選址與平面布置按GB50187、GB55037及GB50016的規定執行。5.3廢氣收集處理設施需考慮消火栓的保護半徑、流量和壓力因素,廢氣收集處理設施安裝在廠房外部或頂樓且不在消防設施保護范圍內的,宜增設消火栓、消防軟管卷盤或輕便消防水龍。5.4廢氣收集處理設施應考慮防火、防爆、防漏電、防雷擊和防泄漏等因素,并符合以下要求:a)處理高溫廢氣的設施宜設計過熱保護功能或安裝溫度指示設備,溫度超過報警溫度時,自動報警裝置啟動,并聯動開啟降溫裝置或立即采取降溫措施;b)處理易燃易爆廢氣設施的風機、電機及電氣設備等設施可參照GB/T3836(所有部分)、GB50058確認防爆分區,根據劃分的防爆分區及廢氣的分級、分組信息進行防爆設計及防爆設備選型;3DB4413/T44—2024c)廢氣收集處理設施配套的電氣設備按GB19517的有關規定執行,配有漏電及短路保護裝置且能正常運行;d)廢氣收集處理設施按照GB50057的規定安裝避雷裝置并進行定期檢測,參照GB12158的規定設置導除靜電的接地裝置;e)處理高壓廢氣的設施宜安裝壓力指示設備和泄壓設備。5.5針對RTO(蓄熱式熱力焚化爐)、TO(直燃式廢氣燃燒爐)、RCO(蓄熱式催化燃燒法)、CO(催化氧化器)等燃燒工藝,宜進行安全風險評估論證,若廢氣成分復雜,宜進行HAZOP(危險與可操作性)分析并采取相應的安全措施。5.6廢氣收集處理設施的管道應采用不燃材料,如金屬類管道。排除有腐蝕性廢氣的管道可采用阻燃材質PP(V-0級)、PVC等難燃材料。廢氣收集處理設施管道因保溫、隔熱、消音等需要包覆時,包覆材料及其粘結劑宜采用不燃材料,確有困難時,可采用難燃材料。已設置廢氣處理設施的使用單位應對管道材質及包覆材料開展自查,不符合安全規定的,及時進行改造。5.7廢氣收集處理設施管道的防火分隔措施,應符合下列要求:a)排除有燃燒或爆炸危險性廢氣的管道,不應穿過防火墻,或爆炸危險性房間、人員聚集的房間、可燃物較多的房間的隔墻,禁止穿過疏散樓梯間及其前室,豎向管道應布置在專用管道井內;b)排除其他廢氣的管道確需穿過防火墻、防火隔墻、樓板、建筑變形縫處,未按防火分區獨立設置的廢氣收集處理設施,其豎向風管與每層水平風管交接的水平管段處,均應采取防止火災通過管道蔓延至其他防火分隔區域的措施。5.8當管道的防火分隔措施采用防火閥時,防火閥的安裝需滿足漏煙量和耐火性能要求,起到隔煙阻火作用并符合以下要求:a)防火閥宜靠近防火分隔處設置,當防火閥暗裝時,應在安裝部位設置方便維護的檢修口;b)防火閥應符合GB15930的要求,宜選用氣動式控制閥,且具備手動關閉方式;c)當活性炭箱體前后端設有防火閥的,宜與箱體內水噴淋系統、運行系統風機聯鎖;d)涉及燃燒法(RCO、CO等工藝)處理系統進風口風機后端、焚燒爐前端設置符合GB/T13347規定的阻火器。5.9廢氣管道宜結合實際設置可拆卸管道,采用卡扣或法蘭連接,便于日常維護保養及拆卸。管道安裝時,所有金屬管道應接地,同時添加墊片或改用靜電消除型橡膠。5.10廢氣收集處理設施應設置清晰、牢固的標識牌。標識牌采用噴涂方式或采用不燃性材料粘貼固定,設置在廢氣收集處理設施外部或鄰近的醒目位置,如噴淋塔主體、鄰近的墻面或地面上,設置標識的間距以能保持視覺連續為原則。標識內容包含但不限于廢氣成分(種類)、處理工藝、維護與拆卸注意事項、緊急聯系人等信息。6維護保養6.1廢氣收集處理設施納入使用單位的設備設施維護保養計劃。6.2使用單位應制定廢氣收集處理設施的運行、維護、維修和拆卸等相關操作規程,建立廢氣收集處理設施運行狀況的臺賬制度。6.3廢氣收集處理設施需定期進行檢查、維護保養、檢修、更換必要的部件和耗材,并做好相關記錄。4DB4413/T44—20246.4根據廢氣收集處理設施的運行情況,結合廢氣種類及廢氣處理工藝,明確廢氣收集處理設施的維護周期、更換周期、耗材清理周期、廢棄物處理方式及流向跟蹤等措施。不具備維護保養能力的相關單位可通過聘請相關專業機構實施專業化管理。6.5涉爆粉塵處理按國家相關規定執行。餐飲場所根據規模大小及實際情況,確定煙道清洗周期,定期清洗煙道。賓館、餐飲場所、醫院、學校等人員密集場所廚房的煙道參照GB/T40248的規定,至少每季度清洗一次。6.6處理噴漆工藝廢氣的處理設備及其組件應定期清理或更換,并符合以下規定:a)廢氣管道清洗周期為15天一次;b)濾網清理周期為7天一次,視被檢查濾網的堵塞情況更換過濾棉;c)活性炭更換周期一般不應超過設備累計運行500小時或3個月;d)水簾柜風機在每次噴涂作業完畢后均應進行一次衛生清理維護,宜每月進行一次徹底清理維護保養。6.7對于運行5年以上的UV光解設備,經使用單位評估未能達到安全條件的,應淘汰并更換為活性炭吸附、RTO、RCO等高效處理工藝。現有使用單位應開展自查,不符合安全條件的,及時更換設備。6.8使用單位對廢氣收集處理設施進行周期性的安全檢查,及時消除火災隱患,檢查內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內容:a)廢氣收集處理設施及相關附件是否老化;b)電線插頭是否松動、設備與設備的連接是否異常;c)管道是否破損或漏氣,管道內的殘留物是否及時清理;d)阻火器、自動降溫裝置、壓力報警、泄爆片是否故障或失效;e)防火閥是否有銹蝕、關閉與復位操作是否靈活可靠;f)串聯的抽風機與排風機是否故障或失效;g)噴淋塔的防泄漏措施是否故障或失效;h)UV光解設備是否故障或失效;i)廢氣收集處理設施及相關附件是否存在積水、漏水、漏電等異常情況。7動火作業安全管理7.1拆除、維修及保養廢氣收集處理設施前,需查明其內部介質危險特性、工藝條件及其管道布置走向,排除安全隱患,有針對性采取安全防護措施。拆除作業時,避免使用產生電弧、火花、靜電等工具,有效控制、減少動火作業的頻次。7.2確需對廢氣收集處理設施進行動火作業時,使用單位應全面識別動火作業流程中的危險源,采取相應的防火分隔措施和應急處置措施。7.3使用單位內部需建立完善動火作業管控機制,落實動火審批制度,確保作業人員持證上崗。動火作業過程中落實專人監護,作業前需清除動火現場及周圍的可燃物,采取有效防火分隔措施,并配備消防器材,滿足作業現場應急需求。7.4動火作業前,對設施內的殘留物進行清洗或清理,對周圍可能泄漏易燃、可燃的物料、設備等,采取防火分隔措施。動火作業完畢后清理現場,確認無遺留火種后方可離開。7.5廢氣收集處理設施涉及粉塵環境的動火作業應按GB15577的有關規定執行。5DB4413/T44—20248消防安全管理與應急處置8.1消防安全管理使用廢氣收集處理設施的單位的消防安全責任、消防安全管理、防火檢查、火災隱患整改、消防安全宣傳教育和培訓、滅火、應急疏散預案和演練、消防檔案、獎懲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消防安全管理規定》(公安部令第61號)等有關國家、行業相關規定執行。8.2應急處置使用廢氣收集處理設施的單位的滅火和應急預案編制、培訓及演練參照GB/T38315及GB/T29639的規定執行,發生事故應啟動應急預案。6DB4413/T44—2024(資料性)常見廢氣收集處理設施常見消防安全風險較大的廢氣收集處理設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設備:——處理廚房油煙:油煙凈化設備;——處理粉塵廢氣:靜電除塵設備、旋風除塵設備、布袋除塵設備;——處理有機廢氣、酸堿廢氣:噴淋塔、活性炭吸附裝置、等離子凈化設備、光氧催化設備、光離復合設備、UV光解設備、燃燒設備、蓄熱式熱力焚化爐、直燃式廢氣燃燒爐、蓄熱式催化燃燒爐、催化氧化器;——處理噴漆工藝產生有機廢氣:噴淋塔、活性炭吸附裝置、等離子凈化設備、UV光解設備。7DB4413/T44—2024(資料性)相關國家標準條文摘錄及動火作業注意事項B.1相關國家技術標準條文摘錄表B.1摘錄了相關國家標準條文內容。表B.1相關國家標準條文摘錄1范風管材料應滿足風管使用條件、施工安裝條件要求,3風管材料的防腐蝕性能應能抵御所接觸含有燃燒或爆炸危險粉塵的空氣,在進入排風機前應凈化有爆炸危險粉塵的干式除塵器宜布置在廠房凈化有爆炸危險粉塵和碎屑的除塵器應布置在系排除或輸送有燃燒或爆炸危險物質的風管不應穿過防排除或輸送有燃燒或爆炸危險物質的通風設備和風管排除有爆炸危險粉塵的風管宜采用圓形風管,宜垂直可燃氣體管道、可燃液體管道和電纜線等不得穿過風管的外壁敷設。可燃氣體管道和可燃液體管道不得穿4凈化有爆炸危險粉塵的除塵器,輸灰系統故障時28DB4413/T44—2024表B.1(續)22排風中污染物濃度或排放速率超過國家和地區3排除、輸送或處理有燃燒或爆炸危險的粉塵、纖維物質,其含排風中含有燃燒爆炸性、毒性物質時,排風4排風中含有極毒或劇毒物質時,排風機和處理設備均2排風管道宜采用耐腐蝕、耐溫的不燃或4各廢氣處理系統的冷凝廢液應排至電鍍廢水處范》GB50016、《爆炸危險環境電力裝置設計規范》GB369DB4413/T44—2024表B.1(續)44.3.1管道各段應進行徑向泄壓,泄壓面積應不小于管道4.3.2管道如安裝在建筑物內,則管道應設計為靠近外墻4.3.3管道泄壓裝置的靜開啟壓力不應大于與管道相連設5范產生高溫、有害氣體、煙、霧、粉塵的生產設6第一類防雷建筑物和本規范第3.0.3條第5~電位連接:2除本條第1款的措施外,外部防雷裝置與建筑物2排放爆炸危險氣體、蒸氣或粉塵的放散管、呼吸3)接閃器與雷閃的接觸點應設在本款第1項或第2項所規定的空間3排放爆炸危險氣體、蒸氣或粉塵的放散管、呼吸閥、排風管等,DB4413/T44—2024表B.1(續)7金屬線,以降低管內靜電電位。也可采取專81滅火劑應適用于撲救設置場所或保護對象的火災類型,不應用于2滅火設施應滿足在正常使用環境條件下安全、可3滅火劑儲存間的環境溫度應滿足滅火劑儲存裝置安全運行和滅火9爆炸性氣體環境應根據爆炸性氣體混合物出現的頻繁程度和持續DB4413/T44—2024表B.1(續)9符合下列條件之一時,可劃為非爆炸危險區域:3在生產過程中使用明火的設備附近,或4在生產裝置區外,露天或開敞設置的輸送可燃物質2在滿足工藝生產及安全的前提下,應減少防爆電4在爆炸性粉塵環境內,不宜采用攜帶式電5爆炸性粉塵環境內的事故排風用電動機應在生產發生事故的情6在爆炸性粉塵環境內,應盡量減少插座和粉塵環境中安裝的插座開口的一面應朝下,7爆炸性環境內設置的防爆電氣設備應符合現環境第1部分:設備通用要求》GB383B.2動火作業相關法律條文及技術標準摘錄表B.2摘錄了動火作業相關法律法規及技術標準部分條文。表B.2動火作業相關法律法規及技術標準部分條文摘錄1禁止在具有火災、爆炸危險的場所吸煙、使用明火。因施工等特殊情況需要使用明火作業的,應當按照規采取相應的消防安全措施;作業人員應當遵進行電焊、氣焊等具有火災危險作業的人員和2法DB4413/T44—2024表B.2(續)2法3單位應當對動用明火實行嚴格的消防安全管理。禁止在具有火動火施工人員應當遵守消防安全規定,并落實相應的消防安全措公眾聚集場所或者兩個以上單位共同使用的建筑物局部施工需4高層民用建筑的業主、使用人或者物業服務企業、統一管理人5理DB4413/T44—2024表B.2(續)5理b)需要動火作業的區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