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21課《莊子》二則《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公開課一等獎創新教學設計(表格式)《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課標》對文言文學習的要求是:學會閱讀淺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積累一定的文言詞匯,培養文言語感,不斷提高文言文閱讀能力。《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是課標規定的背誦篇目。本課文選自部編版八年級下冊第六單元,單元要求是在反復誦讀的基礎上,培養文言語感;積累常用文言詞語和句式,欣賞課文中精彩的語句;學習古人說理的技巧,體會他們的人生感悟,從中得到思想啟迪和情感陶冶。《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記敘莊子和惠子在濠水的橋上游玩時的一件軼事,通過“安知魚之樂"為題展開的一場辯論,表現出莊子物我合一、悠然自在的情趣和惠子尋根究底的精神。
學情分析本課教學對象為八年級學生,就語文基礎而言,學生已經初步接觸文言文,對文言文的特點、閱讀與理解方法有所了解,但是對文言文蘊含的復雜、微妙的情感難以體會,不能準確理解文言實詞、虛詞。《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一文哲理豐富,構思巧妙,學生對莊子與惠子的辯論巧妙之處難以理解。
教學目標1.反復熟讀,能準確流暢地翻譯全文,背誦全文。積累“安”“循"常用文言詞語。2.梳理論辯思維過程,領會莊子和惠子機智巧妙的論辯藝術。3.揣摩對話中人物的語氣,感知惠子和莊子氣質上的差異,體會莊子超然物外、物我合一的人生態度。
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反復朗讀,翻譯課文,理解大意。教學難點:領會莊子機智巧妙的論辯藝術,體會莊子超然物外、物我合一的人生態度。
課程類型新授課
教學策略教學方法:誦讀法、問答法、討論法學習方法: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
教學時數1課時
教學過程設計說明
一、導入新課同學們,上課!莊子和惠子是好朋友,惠子喜歡倚在樹底下高談闊論,疲倦的時候,就據琴而臥,這種態度莊子是看不慣的,但他也常被惠子拉去梧桐樹下談談學問,或往田野上散步。歷史上很多有名的辯論,便是在他們散步時產生的,今天,讓我們跟著莊子和惠子一起去散散步,聽聽他們又在談論些什么。(板書: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莊子》)聯系課文內容,吸引學生興趣,為教學做鋪墊
1
二、初讀感知背景介紹(PPT顯示)《莊子》成書于戰國中后期,是莊周及其后學所著的道家學說總匯。《莊子》全書以超越精神、詩性說理、相對思維為特色。《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之上》選自《莊子》外篇《秋水》,體現了《莊子》的哲學之美和文學之美。1.大聲自由讀全文:結合課下注釋和工具書閱讀,標出讀不準看不懂的字詞和句子。朗讀要求:①讀準確;②讀通順;③明句讀。2.教師巡視課堂,隨機指導(3分鐘)3.疏通字詞①提問:有哪些不懂的字詞句提問3-4個學生,師生互動。②教師小結,出示難點字詞(PPT呈現):濠(háo)梁:濠水上的橋。濠,水名,在安徽鳳陽。條(tiáo)魚:一種白色小魚。循其本:追溯話題本原。循,追溯。子不知魚之樂,全矣:全,完全,完備。①固不知子:固,固然,本來,當然。之:①安知魚之樂:之,的。②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之,代詞。學生根據要求動手動腦自主感知課文,獲取整體印象,為教學奠定基礎。
三、理解文義(一)譯寫訓練1.全班分為2個小組,一組翻譯莊子的話,一組翻譯惠子的話。2.提問小組分享譯文,引導學生提出有疑惑的地方,全班進行討論交流,老師輔助指導。3.教師出示譯文(PPT呈現),對照修改。明確:莊子說:“鯀魚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閑自得,這就是魚的快樂。”惠子說:“你又不是魚,怎么知道魚是快樂的"莊子說:“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魚兒是快樂的”惠子說:“我不是你,我當然不知道你的想法;你不是魚,你不知道魚的快樂,這是可以完全確定的。"莊子說:“讓我們回到最初的話題。你問我‘你在哪知道魚是快樂的’這類話,證明你很清楚我是知道的,所以才來問我是從哪里知道的。我就是在濠水的橋上知道的。”(二)角色朗讀1.請兩位同學扮演莊子和惠子,按照提示有感情對話(PPT展示)生1:“鯀魚出游從容,是魚之樂也。"(輕松、喜悅)自主翻譯,教師提問、指導難句翻譯,幫助學生理解文意,訓練學生文言閱讀理解能力。
2
生2:“子非魚,安知魚之樂”(稍快,讀出急于反駁的語氣)生1:“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反詰、不急不忙)生2:“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急切、肯定語氣)生1:“請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魚樂’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我知之濠上也。"(幽默詼諧)2.教師指導后,師生分別扮演莊子、惠施配合朗讀。3.學生齊讀全文。反復朗讀,以讀帶悟。
三、合作探究1.提問:《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記敘了一個什么故事請用一句話概括。明確:記敘了莊子與惠子在濠水橋上游玩時進行的一場辯論。2.小組討論:辯論雙方的觀點分別是什么你認為誰勝了提問小組代表發言。明確:雙方觀點:莊子的觀點:“出游從容”的魚兒很快樂。惠子的觀點:莊子不可能知道魚兒快樂與否。辯論結果:(1)惠子占了上風,因為惠子說理符合邏輯,采用的是類比說理,莊子是強詞奪理。惠子的“安知"原意是“怎么(能)知道”,莊子并沒有對此作出正面回答。(2)莊子占了上風,因為莊子詭辯之后,惠子無話反駁(后熄者勝)。莊子占上風原因:偷換概念。“安"本來就有“怎么”(表原因)、“哪里"(表處所)兩層意義。“子非魚,安知魚之樂”在惠子那里,“安"是“怎么”的意思;在莊子那里,他把“安"偷換成“哪里”,變成“你在哪里知道"結論是我就在橋上知道的。3.思考:你能解釋莊子“安知魚之樂”嗎提問3-4個學生。明確:惠施否定魚之樂可知,莊子偷換概念答復,實際上都沒有回答安知魚之樂的難題,今天的我們卻可以解釋其中原因,其奧妙是莊子移情于物,將自己的主觀感受(悠游自在之樂)投射到客觀物象(游魚)之上,譬如《小石潭記》柳宗元筆下的游魚“似與游者相樂",也是同樣的道理;“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都是移情于物的文學手法。莊子是個具有藝術氣質的哲學家,強調逍遙游、齊物論,主張物我同一,“天地與我并生,萬物與我為一",所以他習慣以藝術家的感受審己這是重點。通過小組合作討論,引導學生明確辯題,理清辯論思路,知道辯論方法,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積極性。___這是難點。通過思考和討論
3
,理解莊子特有的情趣和說理方法。
3
體物,有一種物我合一、悠然自在的情趣,有文學、哲學融合之美。惠施是先秦名家學派代表人物,強調循名責實,名實相符,是中國早期邏輯學家,有尋根究底的精神和嚴密說理的個性。教師小結:他們結論不同,爭論的根本在于哲學觀念的分歧,所以惠子對莊子的物我同一和文學性想象不能共鳴。
四、教學總結《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之上》由莊子和惠子的辯論組成,輕松、閑適,讓人感受到日常生活中的詩意并深受感染。在貌似詭辯的語言游戲中,表現兩人不同的認識觀和思維方式,刻畫出莊子的機敏、幽默與詼諧。
五、背誦課文全班起立,背誦全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二零二五版正規加盟合同書標準范例
- 兩人購買機器合同樣本
- 股票配資合同-范本
- 租車協議范本
- 代加工膠囊合同樣本
- 會展演出合同樣本
- epc投資意向合同樣本
- 四年級數學教案-《垂直與平行》教學設計
- 親子研學活動合同樣本
- 個人信用合同樣本
- 醫院年度經濟運營分析報告
- 扣件式鋼管模板支撐架驗收表
- 交通天下:中國交通簡史
- 《全國民用建筑工程設計技術措施-電氣》
- 足療店應急處理預案方案
- 人教版五年級下冊數學期末質量檢測試卷含答案
- Unit 2 Understanding ideas The Well that changed the world 說課課件-2022-2023學年高中英語外研版(2019)必修第三冊
-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數學-解方程計算題
- DB63-T 2160-2023 公路建設環境保護和水土保持綜合服務規范
- 國家公務員考試準考證模板
- 一般現在時的特殊疑問句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