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年中考語文閱讀點撥及進階訓練之記敘文閱讀
09理解敘述視角
【閱讀點撥】
一、考題形式
1.作者以倉鼠愛德華的視角來敘述故事有什么好處?(2021浙江寧波)
2.在拍攝第④段“而今,我已經有三年沒回家過年了”和第?段“今年我決定回去”的內
容時,你將兒時過年的情景、離家及三年異鄉生活的鏡頭交錯拍攝,請說說這樣拍攝的好處。
(2022重慶B卷)
二、答題方法。
1.第一人稱視角(限知視角,敘述者=人物):增加代入感,吸引讀者的注意力;使敘述
更有懸念;顯得真實親切,拉近與讀者距離,便于抒發感情和詳細描寫心理。
2.第二人稱視角:直接對話,真切自然,便于抒情;若對象為物,則具有擬人效果。
3.第三人稱視角(全知視角,敘述者>人物):以旁觀者身份講述故事,顯得客觀冷靜,
不受時空限制,敘述相對自由,可以在不同人物、事件中自由切換;讓讀者能夠了解到所有的
真相。
4.特殊視角:兒童視角:使得情節更顯真實,純真感人或體現童真童趣或通過表現事件對
孩童的影響,深化主旨;成年視角:從現在的角度看待過去發生的事件,審視、反思、批判往
事,揭示主題。
三、答題舉例。
《我的叔叔于勒》以“我”的視角來敘述故事有什么好處?
“我”是一個涉世未深、天真單純、富有同情心的孩子,與父母的表現形成鮮明的對比。
“我”是敘述者,但“我”不是主人公,只是起著穿線的作用;“我”是于勒的侄兒,由“我”
來敘述叔叔的遭遇,父母態度的變化,使人感到更真切,意義更深刻;“我”是家中唯一同情
于勒的人,設置對立面,可使菲利普夫婦態度的變化顯得更突出,對比更強烈。
【進階訓練】
一、基礎過關。閱讀下面的記敘文,回答后面的問題。(23分)
莊嚴的軍禮
李春雷
①音樂緩緩響起,燈光驟然雪亮。偌大的影院里空空蕩蕩,只有一位瘦高的老年觀眾,直
挺挺站立著。
②這時候,屏幕上出現一行大字:“偉大的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永垂不朽!”老人莊嚴地舉
起右側殘臂,敬了一個軍禮……
③1933年,李化武生于大巴山深處。1951年4月,他主動報名參加志愿軍。
④那一年,他17歲。首次遠行,前方是戰場。
⑤1951年12月,李化武隨部隊開赴轎巖山阻擊敵軍。突然,炮彈尖厲的呼嘯聲從高空傳
來。未及細想,李化武跳進身邊新炸開的彈坑,雙手護頭,順勢趴下。一枚炮彈在身邊爆炸,
他兩眼一黑,昏了過去……從此,他失去了右眼和雙前臂。
⑥輾轉回國治療后,他被送進革命傷殘軍人休養院(簡稱榮軍院)療養。剛開始,李化武
連自己吃飯的能力都沒有了,他情緒低落,甚至有輕生的念頭。醫護人員告訴他,全班戰友都
犧牲了,只有他幸存下來,還給他講述保爾?柯察金的故事,一遍遍朗讀長篇小說《鋼鐵是怎
樣煉成28的》。慢慢地,他被主人公鋼鐵般的意志感動了,決心也要那樣去生活,替逝去的戰
友堅強地活下去。
⑦下定決心后,李化武開始練習自己吃飯。兩只殘臂太短,均從肘部炸斷。他讓工作人員
在右臂殘端系上手帕,將勺子插入,再用牙齒勒緊、固定,而后哆哆嗦嗦地向著嘴巴方向靠近。
最初,無論怎么努力,飯菜也送不到嘴里,醫護人員心疼他,說:“您是英雄,我們的工作就
是照顧您。”他說:“保爾雙目失明、全身癱瘓,還能堅持寫作呢。”
⑧繼續練習,!9次、!99冬、!999冬...io多天后,當他把第一口飯菜送到自己嘴里時,
李化武激動得淚流滿面。反復練習一個月后,李化武終于可以熟練地用湯勺吃飯了。
⑨信心大增的他,接著練習穿衣服、洗漱、上廁所等基本的生活技能。
⑩生活基本自理后,李化武又有了新的目標一脫盲。
色H個過程與練習吃飯相似,用手帕固定鉛筆。剛開始,鉛筆觸到紙,稍一用力,斷臂就
禁不住地顫抖,筆尖更是亂戳。費盡九牛二虎之力,寫不出一個字。他日夜揣摩,反復練習。
一個月后,終于可以寫字了。
?兩年后,李化武不僅掌握了1500個漢字,還學會了看報、寫信。
?1956年1月,他用顫抖的右臂,工工整整寫了一份入黨申請書。不久后,他光榮入黨。
?1963年3月,在李化武的堅持下,省民政廳為他辦理了分散供養手續,同意他返鄉務
農。
李化武回到了中漕村。學農活首先要有手啊。只是他,偏偏沒有。這就注定了要吃更大的苦。
領井田時,牽牛的繩子只能纏繞在斷臂上。牛驟然發力,把他的斷臂拉出了血。耙冬水田
最難。沒有手去牽牛鼻繩,就套在一只禿肘上。沒有手去掌耙尾,就套上一個圈圈,把另一只
禿肘穿進去。開始時,踩不住耙,常常摔在泥水里,冷得直顫抖……
?f百次地練習,他的動作逐漸熟練,與牛也交上了朋友,配合更加默契了。他終于學會
了各種農活。年底,生產隊評工分。沒有雙臂的他,竟然被評為最高的10分。
改革開放之后,土地包產到戶。李化武和妻子每天天不亮就起床,白天在田里勞作,天
黑了才背著柴火回家。他們用自己的汗水,辛辛苦苦拉扯著6個子女長大成人。有一段時期,
李化武的兒女們因為下崗、轉崗,家里的生活一時陷入困境。有人勸他,你是老英雄,可以找
找組織,把兒女調整到有穩定收入的單位。
?但他說,我的戰友們年紀輕輕就為國捐軀了,我僥幸活著,已經享受了國家的優厚待遇,
我不能再給國家添麻煩了。他拿出自己的撫恤金,鼓勵和支持兒女們自力更生、自謀出路。他
和老伴成了幾個孩子的家庭保姆,承擔起買策、做飯、送飯、看店、接送孩子上學的任務。
?2021年,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李化武生活的城市,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戰場歸
來70年,老兵李化武用自己僅存的左眼,看著新中國一步步走向繁榮強盛。作為一個久歷世
事、飽經滄桑的老者,他要把自己80多年的所見所聞、所感所悟,講給后人聽。于是,這些
年,他在社會各界頻繁宣講。在學校里,他講感恩,講珍惜,用自己的經歷,告訴孩子們美好
生活來之不易。對機關干部,他講勤政,講敬業,鼓勵他們拼搏奮斗,勇于擔當……講這樣的
課,他分文不取。他說,我是志愿軍老兵,國家有優厚撫恤。我決不收費,我只盡義務。每逢
宣講,李化武總是身穿老式軍裝,仿佛這樣就回到了青春時代。
@2021年國慶,電影《長津湖》熱映。當電影里的志愿軍戰士們集合時,他也不自覺地
站直身子,舉起右臂,大聲地報出了自己的部隊番號和姓名:“我是中國人民志愿軍12軍35
師105團3營7連4排60炮班戰士李化武!”
?他直挺挺站立著,淚流滿面。
(刊載于2022.4.11,有刪改)
1.下面是本文脈絡圖,閱讀全文,將空白處的內容補充完整。(6分)
\\1951年:\1963年:\21世紀:
\\阻擊敵人受重傷\返鄉務農學農活'③
晟1
//中華人民共/鱉篇蠢吃飯/改駕舞]#
/和國成立/—①/一辛勤強育子女
//一寫申請光榮入黨/一*------②------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①習字脫盲能讀寫②遇困境自力更生③見聞感悟講變化(每空2分)
【解析】本題考查理清文章脈絡。根據文章及圖中提示可知,①空對應文章第⑩-?段,寫李
化武練習寫字,學會看報、寫信;②空對應文章第??段,寫李化武夫妻辛苦勞作養育子女,
遇到困難時自力更生,拒絕給國家添麻煩;③空對應第?段,寫李化武向社會各界宣講祖國
的發展變化。據此仿照已給出的格式簡要概括即可。
2.把下面句子中的加點詞刪去,再與原句比較,試體會兩者的表達效果有什么不同。(3分)
繼續練習,1?0?次?、1?0?0?次?、1?0??00?次?...10多天后,當他把第一口飯菜送到自己嘴里時,
車化武激動得淚流滿面。
【參考答案】加點詞寫出了李化武練習吃飯的次數之多,表現出李化武練習吃飯時的艱難程
度和堅持不懈的精神,表達了作者對李化武的贊美和崇敬之情;去掉則不能達到原句情感的
表達效果。(分析詞語1分,情感理解2分)
【解析】本題考查詞語賞析。細讀句子,加點詞”10次、100次、1000次”是對“繼續練習”
的補充描寫,通過數字的增加,表現出李化武練習吃飯的艱難和他堅持不懈的精神,同時也
表達了作者對李化武的贊美和崇敬之情,如果刪去則不利于情感的表達。
★3.本文以“他”“李化武”這樣的第三人稱行文敘事,有何好處?(4分)
【參考答案】以旁觀者身份講述老兵李化武的故事,更加客觀可信;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
能夠比較自由靈活地敘述李化武老人的生平經歷。(每點2分)
【解析】本題考查敘述視角。作答本題,需要明確第三人稱敘述視角的作用并結合文章內容
具體分析。本文通篇以“他”“李化武”這樣的第三人稱視角行文,使敘述更加客觀可信,同
時能夠比較自由靈活地敘述李化武老人的生平經歷,不受時空限制。
4.李化武老人在觀看電影后所行的“莊嚴的軍禮”,承載著他怎樣的情感?(3分)
【參考答案】①對戰友的懷念、對抗戰歲月的敬畏;②對黨和國家的感激;③對自己沒有辜
負逝去的戰友,能堅強地生活的自我鼓勵。
【解析】審讀題干,抓住關鍵詞“莊嚴的軍禮”“情感”,明確本題考查揣摩文中人物心理/
情感。作答本題,結合第?段“當電影里的志愿軍戰士們集合時……自己的部隊番號和姓名”
可知李化武對戰友的懷念、對抗戰歲月的敬畏;結合第?段“老兵李化武用自己僅存的左眼,
看著新中國一步步走向繁榮強盛……講給后人聽”可知他對黨和國家的感激;結合第⑥段“決
心也要那樣去生活,替逝去的戰友堅強地活下去”可知,這個軍禮是他對戰友的告慰和對自
己的鼓勵。據此思路作答即可。
5.請你談談文中是如何有詳有略地敘寫李化武返鄉后的生活的?并結合全文概括李化武是怎
樣的一個人。(4分)
【參考答案】通過點面結合的方式詳寫李化武返鄉后練習耕田、家里陷入困境時堅持自力更
生的經歷,對其他內容進行略寫。李化武老人是一位身殘志堅、熱愛學習、堅韌頑強、自力
更生、愛黨愛國的英雄人物。(每小問2分)
【解析】審讀題干,抓住關鍵詞“如何”“概括”“一個人”,明確本題考查把握人物形象。作
答本題,首先定位到文章第金?段,明確文中寫李化武返鄉生活時,詳細描寫了他練習耕田
的過程和家里陷入困境時拒絕給國家添麻煩,和家人自力更生的經歷,對其他內容進行略寫。
然后細讀全文,抓住文章中“繼續練習,10次、100次、1000次……李化武激動得淚流滿面”
“他日夜揣摩,反復練習”''沒有雙臂的他,竟然被評為最高的10分”“我僥幸活著,已經享
受了國家的優厚待遇,我不能再給國家添麻煩了”等內容,可以概括出李化武身殘志堅、熱
愛學習、堅韌頑強、自力更生、愛黨愛國的人物形象。據此思路作答即可。
6.小明在公眾號上閱讀了這篇文章,大受感動,想要留言。請根據本文內容幫助小唯寫一則贊
美語作為留言。(要求:至少使用一種修辭手法)(3分)
【參考答案】示例:當兵時,你不懼生死;療養時,你挑戰自我;返鄉后,你自力更生。心
中裝著國家的你,用僅存的左眼發出強者的光芒。不愧為當代保爾,時代楷模!
【解析】審讀題干,抓住關鍵詞“贊美語”,明確本題考查讀寫結合。作答本題,首先要抓住
李化武的重要事跡:當兵時,不懼生死,英勇奔赴前線;療養時,學會生活自理和讀書寫字;
返鄉后,自力更生,不給國家添麻煩。然后從事跡中提煉人物的品質,如身殘志堅、熱愛學
習、堅韌頑強、自力更生、愛黨愛國等。最后用簡練、優美的語言擬寫留言,同時要注意使
用修辭手法。據此思路作答即可。
二、能力提升。閱讀下面的記敘文,回答后面的問題。(24分)
我的爺爺
丁坦
①在中學課本里,河西走廊代表著數代歷史。張騫、左宗棠等歷史名人從這里走來,又從
這里走去;或躊躇滿志,或壯志未已。在《中國國家地理》雜志中,河西走廊是一路風景。巍
巍祁連,雄美壯麗;茫茫戈壁,凄美無比。寒來暑往,景色各異。
②而對于我們家,河西走廊是一段50年前的記憶。那時,每年春節前,在甘肅工作的爺
爺會從河西走廊歸來;短暫的團聚之后,便是一次次義無反顧的歸去。持續了二十余年,不曾
改變。
③我爺爺抗日戰爭前畢業于北京大學,是那個時代的高級知識分子和時代精英,參加過抗
日學生運動。新中國成立后,爺爺有著一份穩定的工作,也有著一個美滿的家庭。上世紀五十
年代,他響應建設大西北的號召,聽從組織安排,只身一人到甘肅工作,負責林業資源勘查。
他常年在野外作業,足跡遍布蘭州、張掖、酒泉和武威的每一塊土地。在那里,他兢兢業業工
作二十余年,把人生最美好的時光都奉獻給了河西走廊;退休沒幾年便因病離開了我們。
④從小就聽家里人說,爺爺只身在甘肅生活二十幾年,戶外工作環境異常艱苦,他省吃儉
用,把工資幾乎都寄回家撫養妻兒。1985年,爺爺離世的時候我尚年幼,對于他的回憶只有
些模糊的片段。
⑤2021年春天,我已是一名超過十年從醫經驗的軍醫。在接到命令后,沒有任何猶豫,
我穿過河西走廊,來到酒泉市,開始了為期一年的代職工作。我帶去的除了生活和工作用品之
外,還帶著一沓極富上世紀時代特征的稿紙一抬頭是“甘肅省林業勘測設計隊稿紙”。這是爺
爺當年從河西走廊帶回來的唯一與工作相關的物品。我帶著這沓五十年前的稿紙重回河西走廊,
希望把它當作時光的密鑰,去開啟那段屬于我爺爺也屬于我們家的歷史記憶。
⑥在代職醫院每個周一到周五的工作日里,我出門診、做手術,參加巡診、義診,進行科
室授課、科研寫作。在輕松的周末時間,我上網搜尋與“甘肅省林業勘測設計隊”相關的所有
歷史記錄,希望能幸運地發現一些蛛絲馬跡。我還托張掖本地的朋友費盡心思,查戶籍、查單
位、查資料,甚至走訪了同一時期工作的年長者。然而,由于時間過于久遠,當年的單位幾經
撤換合并,歷史資料能保存至今的十之無一。爺爺的信息就如同當年千千萬萬平凡的支邊大軍,
深深地掩埋在歷史深處的塵埃里。
⑦今天,當我行走在山丹軍馬場,當我行走在祁連山下,當我行走在討賴河邊,當我行走
在河西走廊很多很多的角落,我感受到了河西走廊四季是鮮明的也是嚴酷的一夏季的烈日、冬
季的嚴寒、春秋的風沙。我能想象五六十年前,爺爺一個人在這片荒蕪的天地里,生活工作條
件都極其惡劣,妻子和孩子長年不在身邊。他肯定希望經常了解孩子的成長、老人的健康狀況,
也希望家人能關心自己、來看望自己。但是,受限于當時的通信和交通工具和經濟能力,所有
的希望都不能實現。
⑧爺爺在勞動之余,可能無數次把眼光投向遠處白雪皚皚的祁連山,在漫長的時間里獨自
承受著烈日、風沙、嚴寒以及孤獨的侵襲。今天,我每次抬起頭和祁連山遙相對望,都覺得它
一定見證過爺爺對家人的思念。每當我走在河西走廊干涸的土地上,都在想爺爺很可能也走過
這個地方,我很可能正踏著他的足跡。我們都為這片土地努力過、奉獻過,河西走廊冥冥之中
成全了我們祖孫二人的交集。如果平行宇宙、平行空間的理論是真實存在的,那我此行相當于
作為他的孫子、代表全家人來看望他老人家了,我能想象他會如何的欣喜。無論時光如何流逝,
也不能阻斷我們的血脈親情。
⑨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主題,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使命。無論在曾經、當下還是未來,
奮斗永遠是每一個奮斗者最閃耀的標簽,奉獻永遠是每一名奉獻者最美麗的話題。河西走廊的
風沙無論再刮一千年一萬年,可以輕易地改變山形地貌,卻永遠改變不了萬千個像爺爺那樣的
平凡人心中為國奉獻的堅定信念。(刊載于2022.4.1,有刪減)
7.為了開啟那段屬于“我爺爺”也屬于“我們家”的歷史記憶,“我”做了哪些事情?(4分)
【參考答案】①毫不猶豫到酒泉市開始為期一年的代職工作;②上網搜尋、托本地朋友查閱
資料、走訪同一時期工作的年長者;③行走在河西走廊的各個角落,感受爺爺當年工作環境
的惡劣;④遙望祁連山,感受爺爺當年對家人的思念。(每點1分)
8.“爺爺”為什么能做到“短暫的團聚之后,便是一次次義無反顧的歸去”?(2分)
【參考答案】①爺爺響應建設大西北的號召,聽從組織安排,具有那個時代的奮斗者為國奉
獻的堅定信念;②爺爺兢兢業業工作二十余年,恪守崗位職責。(答出“奉獻”“信念”“兢兢
業業”等品質2分)
9.聯系上下文,揣摩句中加點詞的表達效果。(3分)
我帶著這沓五十年前的稿紙重回河西走廊,希望把它當作時光的密鑰,去開啟那段屬于我
爺爺也屬于我們家的歷史記憶。
【參考答案】“密鑰”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將五十年前的稿紙比作密鑰,生動形象地揭示
出爺爺五十年前的稿紙是爺爺與當地、與“我們家”唯一密切的關聯,能喚醒關于爺爺、關
于“我們家”的歷史記憶,表現了“我”對探尋這段獨特記憶的期待。(答出“比喻”1分,
答出作用1分,答出情感1分)
10.有人認為,刪去最后一段并不會影響文章的完整性。你同意嗎?為什么?(4分)
【參考答案】不同意。最后一段從回憶爺爺拓展到贊美千千萬萬像爺爺一樣的奮斗者,歌頌
了他們為國奉獻的堅定信念,抒發“我”的懷念與敬佩之情,進一步深化了文章的主題,使
立意更深遠;在結構上總結全文,與題目呼應。(表態1分,結構角度1分,內容角度2分)
n.本文為什么要以“我的爺爺”為題?請結合文章內容說說你的看法。(4分)
【參考答案】“我的爺爺”既是文章的線索,也揭示了文章的寫作對象,抒發“我”對爺爺的
懷念之情,“我的"二字飽含為爺爺感到自豪的情感,同時也贊頌了像爺爺一樣無私的時代奉
獻者。(答出“線索”“懷念”“自豪”“奉獻者”即可得滿分)
【解析】審讀題干,抓住關鍵詞“為什么”“為題”,明確本題考查標題理解。解答本題,需
要結合全文內容與主旨進行分析。從全文看,文章主要回憶爺爺在甘肅的工作經歷以及“我”
到酒泉市重尋爺爺生活工作過的足跡,開啟歷史的記憶,故題目“我的爺爺”是文章的線索,
“我的”二字揭示了“我”對爺爺的懷念,以及為爺爺感到自豪的情感,由“卻永遠改變不
了萬千個像爺爺那樣的平凡人心中為國奉獻的堅定信念”可知,作者也贊頌了像爺爺一樣無
私的時代奉獻者。據此思路作答即可。
★12.本文在敘述視角上有何特點?請結合文章內容簡要分析。(4分)
【參考答案】文章開篇用第三人稱介紹爺爺的經歷,“他”是主要敘事者;接著用第一人稱寫
“我”追尋爺爺生活工作過的足跡,“我”成為主要的敘事者。敘事視角的轉換,使文章的敘
述變得既具靈動性又具開放性,呈現出豐富性和多元性的特征,更有利于表達“我”對爺爺
的思念與贊揚之情。(答出特點2分,具體分析2分)
【解析】審讀題干,抓住關鍵詞“敘述視角”“特點”,明確本題考查敘述視角。解答此題,
首先明確此題考查散文中人稱的辨析和作用的分析。閱讀文章可知,文章開始是用第三人稱
介紹爺爺在甘肅的工作經歷,然后站在“我”的角度,寫“我”到酒泉市代職工作,重尋爺
爺生活工作過的足跡,開啟歷史的記憶。這種敘述視角的轉換,打破了單一封閉的敘述方式,
突破了主體性敘事的局限,拓展了文章的敘述空間。據此思路作答即可。
13.讀完本文,也許你會聯想到下面這些詞語:奉獻、奮斗、兢兢業業、吃苦耐勞、舍小家為
大家……結合文章內容,圍繞其中任意一個詞語談談你的感受。(3分)
【參考答案】示例:我選擇“奉獻”。“爺爺”為國奉獻的堅定信念令人感動,他為響應建設
大西北的號召,義無反顧地離開故土和親人,持續聚少離多的日子二十余年不曾改變,這種
無私奉獻的精神令我感動振奮,他是我們每一個人學習的榜樣!(選詞1分,分析2分)
【解析】審讀題干,抓住關鍵詞“談談你的感受”,明確本題考查主旨理解。解答本題,首先
要細讀文章,本文主要回憶了爺爺在甘肅的工作經歷以及“我”到酒泉市重尋爺爺生活工作
過的足跡,開啟歷史的記憶,從這些事件中可以看出爺爺無私奉獻、不懈奮斗、兢兢業業、
吃苦耐勞、舍小家為大家的精神品質;然后從給出的“奉獻、奮斗、兢兢業業、吃苦耐勞、
舍小家為大家”等詞語中任意選擇一個,結合文章內容闡述自己的感受。據此思路作答即可。
三、真題演練。閱讀下面的記敘文,回答后面的問題。(21分)
虎
揭方曉
①范拾紅是江城著名畫家,善畫虎,號稱“江南虎王”。
②他畫虎,時而用筆繁多,細節明分;時而只寥寥幾筆,意境卓然。可不管是用筆繁多,
還是寥寥幾筆,所畫之虎皆畢肖,掛于家中廳堂之上,月明星稀時,仔細聽,隱隱有虎嘯之聲,
仿佛畫中虎欲掙脫筆墨的束縛,向山林遁去。如果是藏于畫匣之中,便時有畫紙振動之聲,好
似里面的老虎按捺不住,要跑出來似的。
③范拾紅出名后,上門求畫的人漸漸多了,特別是非富即貴者,往往承諾給豐厚的潤筆費,
眉頭都不皺一下。不過,范拾紅倔,頭杯清茶待客,第二杯清茶送客,從不應允。
④有好事之人問及其中的緣故,范拾紅總是高傲地抬起頭,這樣慨然作答。在他看來,俗
人的精神世界往往不夠豐盈,不夠靈動,不配擁有他畫的虎。
⑤不過,萬事總有例外。
⑥東街的王木匠剛收工回家,還未歇片刻,范拾紅就推門而入,送了他一幅“插翅虎”。
王木匠的兒子馬上要參加高考,近幾次模擬考試成績都不錯,極有可能考上名牌大學,范拾紅
送他一只“插翅虎”,有預祝其子高飛之意。
⑦北門的胡剃頭,剛要挑著擔子出門,范拾紅已經候在門口,送了他一幅“跳潤虎”。胡
剃頭的女兒是長跑名將,在國內賽場摘金奪銀是常有之事,人稱“東方羚羊”。馬上要參加國
際大賽了,成為世界冠軍,是她最大的夢想。范拾紅送上這只“跳澗虎”,助其圓夢。
⑧西巷的陳炊餅早上一碗稀飯才下肚,范拾紅就蹲在了他跟前,送了他一幅“錦毛虎”。
范拾紅知道,陳炊餅這些年運勢低了點兒,前年兒子出了車禍,撒手而去;去年老伴兒病重,
臥床不起。陳炊餅起早貪黑賣些炊餅,掙不了幾個錢,需要一只“錦毛虎”以壯底氣,以增運
勢。
⑨好事之人不解,問:''他們不是俗人嗎?怎畫虎送他們,還分文不取?”
⑩范拾紅卻不言語,只是淡淡一笑。
?原來,王木匠、胡剃頭、陳炊餅,都是范拾紅從小玩到大的玩伴兒、發小,為人本分規
矩。對于本分規矩之人,范拾紅從來都是敬重有加。
(gM天,南關的彭建平前來求畫,讓范拾紅好生為難。
?本來,彭建平跟王木匠、胡剃頭、陳炊餅他們一樣,都是范拾紅從小玩到大的玩伴兒、
發小,送他一幅虎并不違背自己的本性。只是,這些年彭建平官運亨通,前些年升了副市長,
在范拾紅心里,早就不由自主地將其歸為‘'俗人"之列,實在是不配擁有他畫的虎。
?人情大似天。思來想去,范拾紅還是提起了筆,揮毫波墨,畫了一只“下山虎”,隨手
遞給彭副市長。彭副市長非常尷尬,伸著手,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老虎下山,有走下坡路
之意,有虎落平陽之意,不吉利。尤其是官場上,更忌諱這個。
?范拾紅呷了口茶,笑著對彭副市長說:“你也是這條街上的人,我們相識數十年,對你
還是比較了解。你當鎮長時,肯與老街坊光著膀子喝酒,聽大家嘮嗑兒,家長里短什么的都知
道。你當縣長時,雖說工作忙,可還是會抽空來這老街坐坐,東家阿婆大孫子、西家大爺二女
婿,都叫得出名字。現在你成了副市長,冊著手指數數,這一年到頭,來過老街幾次?你再不
來,這條街就栗拆掉嘍,到時親朋故舊都不知哪里去找。你呀,也該從高高在上的衙門,下到
民間走走嘍!”
?彭副市長臉一紅,毅然接過那只“下山虎”,回去掛在了自家廳堂正中。
?幾年后,市里一弊案被揭開了蓋子,成為轟動全省的大案、要案,市里好多領導都牽涉
其中,彭副市長卻獨善其身。好事之人問其有什么守身秘訣,彭副市長指著家里廳堂正中掛著
的那幅畫,自嘲地說:“有這只‘下山虎’鎮著,敢不勤勉?敢不自律?”
?從此,范拾紅名氣更盛。大家都說,他畫的是真虎,虎氣沖天,能滌蕩人的性情呢。范
拾紅淡淡一笑,說:“真正的虎,從來都在大家心里。”
(有刪改)
14.按照“原因一結果”的邏輯關系閱讀小說,有助于我們厘清文脈。請從這個角度將下面表
格補充完整。(6分)
原因結果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范拾紅對給予豐厚潤筆費的求畫者從不應允
這些人是他的發小,為人本分(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范拾紅將一幅“下山虎”送與彭建平
【參考答案】(1)這些俗人的精神世界往往不夠豐盈(2)范拾紅主動畫虎送給他們(3)
彭建平官運亨通,高高在上,不下民間(或“希望彭建平勤勉自律,走近群眾”)
【解析】首先閱讀文章,梳理文章內容;然后根據表格中的已有內容確定答題區間,結合具
體語句概括原因或結果。表格中的“范拾紅對給予豐厚潤筆費的求畫者從不應允”對應第③
段,聯系下文第④段中的“在他看來,俗人的精神世界往往不夠豐盈,不夠靈動,不配擁有
他畫的虎”可知,范拾紅認為這些俗人的精神世界往往不夠豐盈,所以不會為他們畫虎。表
格中的“這些人是他的發小,為人本分”對應第①段,聯系上文第⑥-⑧段的內容可知,范拾
紅主動畫虎送給三位發小。表格中的“范拾紅將一幅‘下山虎'送與彭建平”對應第陟?段,
聯系第?段中的“現在你成了副市長……下到民間走走嘍”可知,彭建平官運亨通,高高在
上,不下民間,范拾紅畫“下山虎”送他是希望他勤勉自律,走近群眾。據此進行回答。
15.按要求回答下列問題。(6分)
(1)請從人物描寫角度賞析第⑥段畫線句的妙處。
東街的王木匠剛收工回家,還未歇片刻,范拾紅就推門而入,送了他一幅“插翅虎”。
(2)分析加點詞語的表達效果。
彭副市長臉一紅,毅然接過那只“下山虎”,回去掛在了自家廳堂正中。
【參考答案】(1)運用動作描寫(1分),寫出了范拾紅想把畫的“插翅虎”送給王木匠的急
切心情(1分),表現了范拾紅的心地善良,對本分人的敬重,對鄰里發小的關心(1分)。(2)
“毅然”本義指堅決地;毫不猶豫地(1分)。在這里寫出了彭副市長聽了范拾紅的一席話后,
為自己之前的行為感到慚愧,決定改變,可見其知錯就改(1分)。同時也側面表現出范拾紅
關心朋友、善于引導朋友(1分)。
【解析】(1)首先閱讀句子,根據關鍵內容判斷描寫方法;然后聯系上下文,結合具體內容
分析作答。“推門而入”是動作描寫,寫出了范拾紅想把畫的“插翅虎”送給王木匠的急切心
情。聯系第⑥段的內容及第?段中的“都是范拾紅從小玩到大的玩伴兒、發小,為人本分規
矩”可知,本句表現了范拾紅對鄰里發小的熱情和關心,也體現了范拾紅的心地善良,對本
分人的敬重。(2)首先理解詞語本義;然后結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遼寧師附中2025年高三第一次教學質量檢測試題卷數學試題含解析
- 江蘇航空職業技術學院《文學概論Ⅰ》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商場員工內部偷盜培訓
- 化療局部毒副反應的護理
- 搶救病人護理工作流程
- 2025短期合同工的勞動合同示例
- 2025標準城鎮住宅裝修合同范本
- 【8物(粵)期中】蕪湖市無為市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中測試物理試題
- 期中試題2024-2025學年人教PEP版英語四年級下冊(含答案)
- 勞務合作協議書(個人咨詢版)
- DB11T 1424-2017 信息化項目軟件運維費用測算規范
- 《石鐘山記》課件統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下冊
- 急診科小講課腦卒中
- 競聘急診科護士長
- 客運架空索道應急救援規范DB41-T 1453-2017
- 粵教版四年級勞動與技術 第二單元 小泥巴變變變 活動2 泥塑杯子 教案
- 第二屆全國設備管理與智能運維職業技能競賽(電氣設備點檢員)考試題庫(含答案)
- 江蘇省常州市2024年中考物理試題【附參考答案】
- 2023-2024學年江蘇省南京市六校聯合體高一下學期5月期中考試化學試題
- 新解讀《JTG 5120-2021公路橋涵養護規范》
- 機房維保巡檢服務報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