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商業銀行信貸風險評估管理研究課程_第1頁
農村商業銀行信貸風險評估管理研究課程_第2頁
農村商業銀行信貸風險評估管理研究課程_第3頁
農村商業銀行信貸風險評估管理研究課程_第4頁
農村商業銀行信貸風險評估管理研究課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農村商業銀行信貸風險評估管理研究課程農村商業銀行信貸風險評估管理研究課程PAGE4PAGEV農村商業銀行信貸風險評估管理研究課程論文題目:□□□學科(專業)或學位類別(領域):會計碩士(必須與封面一致)學位申請人:□□□指導教師:□□□摘要農村商業銀行在建立之初往往把“立足中小企業,服務本地經濟”作為自己的經營戰略,擔負起發展地方經濟、扶持中小企業的重任,對穩定區域經濟、促進社會和諧發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我國銀行體系的特殊性,四大國有商業銀行占據了國內金融市場的絕大部分份額,因此,更多的專家學者是將研究的重點在國有商業銀行上,而忽視了農村商業銀行這樣一個較為特殊的群體,對農村商業銀行所特有的信貸風險也缺乏關注。農村商業銀行的信貸風險管理水平的提高是一個系統的過程,它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持續的改進完善。而認真研究農村商業銀行在信貸管理方面存在的難題,找到實用的改善措施,幫助其提高資產質量,加快發展,對推動地方經濟、建設和諧社會都有著重要的意義。本文將研究視角放在農村商業銀行這一新興金融力量上,以神木農村商業銀行為例,對農村商業銀行的的信貸風險管理問題進行分析研究。通過對該行信貸風險管理現狀的調查分析,透過新增不良貸款現象,分析農村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管理存在的問題:包括農村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缺乏獨立性,信貸風險管理發展水平嚴重滯后,信貸風險地區和行業集中度高,信貸管理內部控制制度不完善等。接著本文分析了產生信貸風險主要原因:包括歷史遺留原因,銀行內控機制、銀行信貸管理機制不健全、信貸操作不規范、信貸員綜合素質不高等銀行內部原因,和社會信用環境缺失、信用體系不健全等等。最后根據前述分析結果,本文針對性地提出完善農村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管理的政策與建議:包括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健全風險管理體系;加強商業銀行內部管理制度建設,規范信貸操作規程;建立科學的信貸風險預警體系;不斷完善和優化授信評級系統;加強信貸文化的建設等。關鍵詞:農村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管理;神木Title:□□□SpecialityorProfessionalFields:MasterofProfessionalAccounting(必須與封面一致)Applicant:□□□Supervisor:□□□AbstractInthebeginning,ruralcommercialbankstendto"BasedonSMESandservethelocaleconomy"asitsbusinessstrategy,hasplayedanimportantroleintakingonthelocaleconomy,supportingSMESandstabilizingtheregionaleconomy,promotingtheharmoniousdevelopmentofsociety.However,duetothespecialnatureofthebankingsystemthatthefourmajorstate-ownedcommercialbanksaccountforthemajorityshareofthedomesticfinancialmarket,somoreexpertsandscholarsfocusthestudyonthestate-ownedcommercialbanks,justneglectoftheruralcommercialbankswhichisaspecialgroupandtheitscreditriskislackofattention.RaisingthelevelofcreditriskmanagementoftheRuralCommercialBanksisasystematicprocessandneedtocontinuetoimprove.BystudyingtheproblemsoftheRuralCommercialBanksincreditmanagement,andfindpracticalimprovementmeasures.It’shavegreatsignificanceinimprovingthequalityofassetsandpromotingthelocaleconomyandbuildingaHarmoniousSociety.Thisarticlewillexaminetheperspectiveontheruralcommercialbankswhichistheemergingfinancialstrength,andtoShenbmuRuralCommercialBankasanexample.BytheSurveyandAnalysisofcreditriskmanagementandtheincreasingNon-performingloans,analysisoftheproblemofRuralCommercialBankCreditRiskManagement:includinglackofindependenceofriskmanagement,Creditriskmanagementseriouslylagsbehindthelevelofdevelopment,highconcentrationofcreditrisk,otherinternalcontrolsystemisimperfectandsoon.Thenthisarticleanalysesthemainreasonforthecreditrisk:includingofhistoricalreasons,internalcontrolmechanismofbanksisnotperfect.non-standardcreditoperationsandsomeExternalcauses,suchaslackofsocialcreditenvironment.Inthelast,thispaperputsforwardsomepoliciesandproposalsaboutimprovingcreditriskmanagementoftheruralcommercialbanks:includingimprovingthecorporategovernancestructure,strengtheningRiskmanagementsystemandtheinternalmanagementsystem,standardoperatingproceduresofcredit,establishingearlywarningsystemaboutcreditrisk,continuouslyimprovingthecreditratingsystem,strengtheningthecreditculturebuildingandsoon.KEYWORDS:RuralCommercialBank;Credit;RiskManagement;Shenmu目錄1緒論 11.1研究背景及意義 11.1.1研究背景 11.1.2研究目的及意義 21.2國內外研究綜述 21.2.1國外文獻綜述 21.2.2國內文獻綜述 41.2.3文獻評述 41.3研究內容及研究方法 51.3.1研究內容 51.3.2研究方法 52農村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管理概述 62.1農村商業銀行發展歷史 62.2農村商業銀行發展現狀 62.3農村商業銀行貸款種類 72.4自然人農戶類貸款五級分類 112.5農村商業銀行信貸風險分析、識別、評估及處理 122.5.1農村商業銀行信貸風險分析 122.5.2農村商業銀行信貸分析的識別 122.5.3農村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的量化和評估 132.5.4農村商業銀行信貸風險貸后管理及風險處理 142.6小結 153農村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狀況比較分析 163.1我國農村商業銀行發展概述 163.1.1農村商業銀行整體發展現狀 163.1.2神木農村商業銀行發展現狀 163.2農村商業銀行信貸風險比較分析 173.2.1農村商業銀行和我國銀行業平均水平的比較分析 173.2.2神木農村商業銀行和銀行業平均水平比較分析 193.2.3神木農村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結構分析 203.3神木農村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管理存在的問題 213.3.1信貸風險管理不獨立 223.3.2貸款行業集中度過高 223.3.3信貸管理問題較多,執行力有待提高 233.3.4內控制度不完善 263.5小結 274農村商業銀行信貸風險成因分析 294.1歷史遺留因素及體質的制約 294.2信貸管理機制不健全,信貸操作不規范 304.3內控制度存在問題 314.4客觀因素導致風險產生 314.5信貸人員綜合素質不高 324.6信用體系不健全 324.7小結 335完善農村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管理的政策建議 345.1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健全風險管理體系 345.1.1完善農村商業銀行董事會制度 345.1.2發揮監事會的監督制約作用 355.1.3健全信貸風險控制組織體系 355.2加強農村商業銀行內部管理制度建設,規范信貸操作規程 365.2.1立足“五個加強”強化信貸基礎管理 365.2.2健全“五個體系”,加強信貸風險管理 375.3做好行業分析,促進信貸風險管理 385.3.1分析行業的研究對象 385.3.2分析影響行業興衰的主要因素 395.3.3分析行業的具體指標 395.3.4把握行業規律規避信貸風險 405.4建立科學的信貸風險預警體系 415.4.1制定完善的風險預警制度辦法 425.4.2建立一套全面系統的信貸風險預警數據庫 425.4.3建立一套綜合性的能夠真實反映風險的指標體系 425.4.4需要一支專門從事風險預警工作的高素質人才隊伍 425.5加強信貸合規文化建設 425.5小結 44結論 45參考文獻 46致謝 48ContentsPAGE51緒論1.1研究背景及意義1.1.1研究背景二十一世紀以來,全球經濟的快速發展,發展中國家的快速崛起,世界經濟全球化,金融市場也步入全球化發展的格局,這讓本來就很復雜的金融市場變得更加復雜多變。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的創新,銀行家對貨幣以及信用的理解越來越透徹,并通過不斷的與風險做斗爭,形成了一系列的防范風險的辦法,比如優秀的貸款管理體系、構建內部監督防控、信貸人員用人牽制制度、以及近些年利用科技手段對貸款人擔保人身份的確認及個人信用體系的建立等等。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引發全球金融危機使得大量的客戶銀行貸款無法償還,銀行收緊房地產信貸,使得那些購買了美國次貸產品銀行、機構出現大量虧損,引發一系列的信用危機,最終導致大量的美國雷曼兄弟等老牌銀行破產倒閉,成為世界經濟衰退的導火索。隨著經濟全球化繼續發展,科技創新孕育新突破,經濟合作持續推進,各國經濟相互依存不斷加深,全球經濟治理出現新變革。亞太經濟保持良好發展勢頭,成為世界經濟復蘇和可持續增長的重要推動力量。同時,國際金融危機影響極大,國際金融市場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多,國際和地區熱點此起彼伏,氣候變化、生態惡化、能源資源安全、糧食安全、重大自然災害等全球性挑戰日益突出,全球金融治理任重道遠。有效應對全球發展面臨的挑戰、實現共同發展已經成為國際社會普遍關注的重大課題。因此銀行風險管理再一次被全世界金融家的提上了重要的研究日程。從我國經濟發展來看,建國初期,由于我國金融業發展歷史時間比較短暫,各項制度、體系相對于發達國家來說都比較落后,因此出現了大量的不良貸款。新世紀來,更多的股份制銀行的崛起,完善了我國的銀行體系,對于國家內部銀行業相互學習促進交流是一個很大的促進。但是隨著國家全球化進度的深入,全球性的金融經濟狀況對我們的影響也越來越大,介于當前嚴峻的經濟形勢,特別是2008年的債務危機對我們國家的出口制造業、外貿行業、鋼鐵能源行業都產生了不利的影響。大量的企業破產倒閉必然會影響銀行的信貸質量。從而凸顯出加強銀行信貸風險管理的必要性與緊迫性。我國農村商業銀行,基本上都是原來的農村信用社通過股份制改革,引進戰略投資者,從而改制來的股份制商業銀行。農村信用社改革長期以來一直是農村金融改革的重點和難點。而我國農村商業銀行正是在農村信用社改革的背景下產生的,是在經濟發達地區資產條件較好的農村信用社的基礎上,由轄區內農民、農村工商戶、企業法人和其他經濟組織共同入股組成,實行一級法人、統一核算的股份有限公司形式的地方性商業銀行。自古以來銀行業都是經營風險的企業,自有的資本金占比很少。主要是憑借在自己的信用,靠吸收群眾閑置的資金,然后將吸收的存款聚集起來,發放給需要資金的人。農村商業銀行也不例外。通常一旦借款人出現信用違約現象,即逾期未按時歸還貸款,產生非應計貸款,最后導致呆賬,就會造成損失,如果損失超過了自有資本金,同時又產生信用危機的時候,就極有可能引發銀行的破產。大量的不良貸款的存在極大的損害銀行體系的健康發展。我國的農村商業銀行所服務的對象主要是“三農”、社區和中小企業。這些地區經濟主要以農業經濟、地方特色經濟為主,輔助中小企業,客戶的素質普遍偏低,經營產品的波動也比較大,不確定性比較大,具有它的特殊性。因此所面臨信貸風險也比較大,另外由于農商行本身有一部分員工素質不達標,導致信貸管理混亂,這都是近幾年來農村商業銀行不良貸款居高不下的原因。近幾年,由于股份制商業銀行快速崛起,同行業之間競爭壓力也越來越大,神木農村商業銀行也開始認識到科學發展的重要性,進行了一系列技術改革、體制改革,以金融創新為基礎,以服務三農為宗旨,以神木高速發展的資源經濟為依托,不斷提高信貸管理精細化發展,初步形成了一套自己的信貸管理體系,貸款質量上成效顯著,但是隨著世界性金融經濟的爆發,中國民間借貸管理的混亂,神木煤炭資源市場不景氣以及一系列原因,導致銀行產生較大比例逾期貸款,信貸出現一定風險。1.1.2研究目的及意義商業銀行信貸風險是商業銀行經營中需要控制的核心要素之一。對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管理的研究,可以保障銀行的經營安全,以最小的損失來獲得控制信貸風險的最佳效果,防患于未然。同時,信貸風險管理還可以促使商業銀行在資金籌集和資金運用上更加科學合理,提高效率,最大限度地減少信貸風險的發生,從而促進整個商業銀行系統的正常運轉,維持金融秩序的穩定,促進國民經濟健康發展。根據銀監會公布的數據顯示,2014年上半年全銀行業處置回收不良貸款922億元,核銷不良貸款1001億元。盡管回收和核銷的規模逼近2000億元,可上半年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增長仍達1024億元,這樣上半年銀行確認的不良貸款總規模就超過2900億元。截至6月末,全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已達6944億元,且已經出現連續11個季度上升,全國銀行不良貸款大幅增加,引起國內外的高度重視。本文注重研究銀行信貸風險管理,目的是以神木農村商業銀行為案例,研究農村商業銀行存在的信貸風險,并找出有效的措施來加強信貸管理,提高信貸資產質量,促進我國農村商業銀行的穩健經營、快速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1.2國內外研究綜述1.2.1國外文獻綜述首先,國外的文獻研究有:(1)真實票據理論。也稱為商業貸款理論,源于亞當·期密1776年發表的《國民財富性質的原因的研究》一書。該理論認為,銀行放款的資金主要來自存款,為應付存款人難以預料的提存,就一定要保持資金的高度流動性,所以放款應該是短期的和商業化的,是用于商品的生產過程和流通過程之中的,具有自償性的貸款。(2)資本轉換理論。是美國的莫爾頓于1918年在《政治經濟學雜志》上發表的《商業銀行及其資本形式》一文中提出的。該理論認為:為了應付提存所需保持的流動性,銀行可以將一部分資金投入到具備次級市場條件的證券。在急需資金時,可隨時拋售有價證券以獲取貨幣資金,從而保持了銀行資產的盈利性和流動性。使銀行發放較長期限的貸款成為可能。(3)預期收入理論。是普魯克諾于1949年在其《定期放款與銀行流動性理論》一書中提出的。該理論認為:貸款風險的大小,一定程度上取決于貸款流動性的大小;而銀行貸款具不具備流動性,取決于借款人的預期收入。只要預期的未來收入有保障,通過分期償還的形式,長期項目貸款和消費信貸都會保持一定的流動性和安全性正是在這一理論影響下,二戰后分期付款的中長期設備貸款、住宅抵押貸款、消費貸款等貸款形式得到迅速發展。(4)資金總庫理論。按照資金總庫分配原理,第一批資金分配是建立第一準備金,第二批資金分配是建立第二準備金。只要銀行能保證足夠的資金流動性,余下的資金就可以分配到中、長期的信貸資金中。(5)資金轉換理論。是在資金總庫理論基礎上發展而來,該理論從資金來源著眼,按其資金在銀行的穩定程度,確定幾個“流動性一盈利性”中心,再按每個中心的特征分配資金于不同的領域。(6)資產分散理論。是指商業銀行對難以回避的信貸風險,在把資金分配于貸款時,實行分散搭配,避免集中于某種貸款上。即增加同類風險單位的數目來提高未來損失的可預測性,以達到降低風險的目的。通俗地理解,就是在尋求信貸資產的優化組合時,“不要把所有的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其次,國外有各種內部評級模型,現在在全球使用廣泛。內部評級法實質上反映了信用風險管理定量化、模型化的趨勢,當今活躍投資機構的信用風險計量模型也都是圍繞著內部評級法思想構建的,這些模型主要有:(1)信用度量制模型(CreditMetries)J.P.摩根銀行與其他合作者在1997年2月共同推出了度量信用風險的新模型—CreditMetricS。CreditMetricS的核心思想是以信用評級為基礎,刻畫資產在信用等級發生變化時的價值變化。步驟大體包括:首先,對每一發債主體賦予一個信用評級;其次,確定債務人信用遷徙矩陣,即債務人在風險期內信用評級轉移至其他所有狀態的概率,這是該模型的關鍵;第三步是確定債券利差溢價,以計算債券在不同評級上的現值;第四步是確定不同評級級別債券的違約回收率;最后計算出貸款或債券組合的信用風險值(Credit-VaR)。(2)麥肯錫模型(CreditportfolioView)該模型在CreditMetricS的基礎上,加入了宏觀經濟因素,也就是將有條件的遷徙矩陣運用到CreditMetriCS模型中,最終計算出考慮了宏觀經濟因素的VaR。信用監測模型(CreditMonitorModel)美國KMV公司利用期權定價理論創立了違約預測模型CreditMonitorModel,簡稱KMV模型。KMV模型的構建基礎是Black一SeholeS(1973)的期權定價理論。它的核心是EDF(預期違約概率)的推導,認為當企業資產價值的期望值E(A)低于企業所需清償的負債面值D時,企業將發生違約,在此思路下,以違約距離(DIStanCetoDefault,DD)表示企業資產價值的期望值E(A)距離違約點(DefaultPoint)B的遠近,距離越小,企業發生違約的可能性越大,反之越小。最后,就可以基于企業違約數據庫得出違約距離與預期違約率的映射,得出預期違約率EDF。(3)信貸風險模型(CreditRisk+)信貸風險模型(CreditRISk+)是CSFP(瑞士信貸銀行)于1996年公開推出的較為成熟的信用風險價值評估模型。CreditRISk+模型借鑒財產保險理論,違約被視為小概率事件,并且每項債券的違約概率都是獨立的。這樣,將投資機構持有的整個債券組合按單項債券的風險敞口劃分為若干頻段,每個頻段內資產的違約概率接近于泊松分布,最后將各頻段的損失分布加總即可得到損失分布的總額。1.2.2國內文獻綜述與國外相比,我國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的研究相對滯后,但成果顯著。我國關于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管理的研究始于20世紀80年代末。1992年以前,由于體制原因,銀行并未完全商業化,銀行都是國家的,基本不承擔信貸風險。銀行沒有債務意識,還不還錢無關緊要,銀行也沒有風險意識,貸款能不能收回無所謂。1992年,我國國有獨資銀行開啟商業化進程,長期潛在的信貸風險成為改革的首要問題凸現出來,銀行信貸風險的防范和化解成為業界和學界關注的熱點。國內很多學者從不同的角度對我國銀行風險進行了深入的剖析,并提出了具有現實意義的解決方案。國內學者對信貸風險的研究可以分為以下幾類:第一類,信貸風險計量方法應用和比較;第二類,對現有的西方商業銀行的信貸風險管理技術進行了整理與評價;第三類,針對巴塞爾資本協議的信用風險計量框架展開的研究;第四類,其它的相關研究,包括從微觀信貸文化角度對信貸風險及其管理的研究,從博弈論的角度對信貸風險管理的研究等。第一類側重于信貸風險計量方法的應用和比較。李安(2013)《中國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的度量研究》,使用Logit模型研究銀行信貸,竇玉丹對于商業銀行信貸風險預警研究并基于AHP權重可變模糊模型第二類研究對經典模型的介紹和比較使得我們對這些模型有了更清晰的認識,但這類研究并沒有提出這些模型的適用前提,同第一類研究一樣,能否應用在我國商業銀行還是個未知數。比如王權的《美國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管理研究》,彭建剛的《現代西方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管理的特點及我國的借鑒》第三類是針對巴塞爾資本協議的信用風險計量與經濟資本展開的研究。展玲利用多元判別解決銀行信貸風險需從政府監管、市場約束、內部控制等制度方面和管理策略、金融工具等技術手段兩方面著手,并介紹了國外處理不良資產的方法和經驗。朱德標認為在目前的市場環境、信用環境和法制環境下,銀行對外部環境的改變能力仍是有限的,銀行更迫切的是要結合我國的國情練好內功,健全和完善我們內部的信貸風險管理機制,核心應包括建立針對客戶的統一授信決策體系、建立健全科學的授信決策機制和建立健全有效的貸后管理體系等三方面的內容。楊衛山分析我國國有商業銀行不良信貸資產形成的原因,指出了當前信貸風險管理方面的不足,從建立、完善內控體系和提高識別風險能力兩方面入手,運用動態審核原則以及設置的風險管理模型系統地構建出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管理機制。第四類是其他的一些相關研究1.2.3文獻評述整理文獻的過程中發現,國內外對于商業銀行的信貸風險管理研究相對比較成熟,但是對于農村商業銀行的研究還是很少的。而且農村商業銀行作為一個新興發展的商業銀行機構,在信貸管理上確確實實和國內外的大型商業銀行有很大的差距。體制上,國內外大型商業銀行體系較為完善,管理到位,而且自主性比較強,但是農村商業銀行各方面都有待改善。信貸評估方法上,國外的銀行更注重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結合,能夠對借款人的經營數據有一個動態的模型評估,用以評判未來的風險。雖然當前我國的商業銀行也開始了定量的分析研究,但是注重的是過去的分析評定,沒有一個很好的對未來趨勢的分析。1.3研究內容及研究方法1.3.1研究內容本文對有關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管理方法進行學習和梳理,并結合農村商業銀行的實際情況,運用了比較分析法,將農村商業銀行的信貸風險管理情況和不同的銀行信貸管理情況進行比較論證,同時也結合自身情況對自身的信貸管理有了一個系統的分析。并找出了農村商業銀行信貸管理中所存在的問題及繼而尋找相關的對策。本文首先概述了本次選題的背景、意義、及目的;對國內外的商業銀行和農村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管理的相關文獻進行學習和研究,并進行簡單評述;本次研究的方法框架;其次概述了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管理,以及信貸風險的概念,農村商業銀行信貸發展歷史及現狀;農村商業銀行的信貸分類;農村商業銀行的信貸風險分析等方面內容;然后對神木農商行信貸風險現狀及存在的問題的進行分析,將神木農村商業銀行的信貸風險與全國農商行平均水平與進行比較分析,得出農商行信貸管理風險中所存在的一些問題,再從內部和外部角度對農商行的信貸風險原因進行分析。最后提出了完善農商行貸款風險管理的政策建議,一是要明確市場定位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健全信貸風險管理體系,深化產權改革。二是加強內控制度的建設,規范信貸流程。三是建立健全信貸風險預警系統及體系,加強創新。四是加強企業合規信貸文化建設。1.3.2研究方法運用恰當的方法是研究經濟問題成功的關鍵。本文涉及的分析方法如下:(1)比較分析法通過比較的方式對農村商業銀行和國內的其他商業銀行總體情況、農村商業銀行和神木農村商業銀行的情況進行了比較。(2)動態分析與靜態分析本文在神木農村商業銀行信貸管理問題時,首先對最新一年的數據做了分析,是靜態的存量分析,接著對近幾年相關的數據進行了分析,是動態的流量的分析。這兩種分析方法的結合,一方面便于研究最新的現狀,一方面可以從連續幾年的數據中發現一定的規律。2農村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管理概述信貸風險的形成是一個從萌芽、積累直至發生的漸進過程,對于銀行而言,就是貸款給客戶后,客戶無法歸還貸款本息所存在的風險。本章主要說明我國農村商業銀行的發展歷史及現狀,簡述農村商業銀行信貸種類、五級分類標準以及信貸風險的識別、評估等內容2.1農村商業銀行發展歷史農村商業銀行(RuralcommercialBank)是由轄內農民農村工商戶、企業法人和其他經濟組織共同入股組成的股份制的地方性金融機構。十六屆三中全會(2003年)之后,各省都開始對原有農村信用社進行股份制改革,經過初期的清產核資,對自身的資產質量經營成果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和定位,然后通過改善經營理念、加強信貸管理,并通過逐年的發展核銷不良貸款,整體降低了自身不良貸款率,改善了資產質量,又通過對老股金的規范和引進戰略投資者的策略充足了自有資本金。不斷加強內部管理,細化經營機制,加大對農村、農業、農民以及縣域經濟和中小企業的扶持力度。銀監局批準各地農信社廢除原有二級法人管理體系,在原來的基礎上成立以區縣為單位的統一法人之后,結束了原來一個區縣多個法人,經營混亂、分散的局面。此項舉措提高了農村信用社的風險防范能力、擴大了農信社的經營規模、集約化了農信社的管理經營。通過幾年的努力,不少縣級聯社化解了大量的不良貸款,資產質量得到明顯提高,防范風險能力大大增強。農信社的改革初見成效。在城鄉一體化比較高、經濟發展比較快的地區,例如江浙地區“三農”的概念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部分地區農業比重只占地區總產值的10%以下,農民作為農信社的主要服務對象,所從事的生產勞動已經不僅僅局限于種植、養殖之類的農業生產,更多的則以農業為基礎,向工商業拓展,這就必然導致農村信用社的業務發展也必須適應市場的要求進行改革和發展,實行經營商業化多元化。另一方面,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村人口占總人口的大多數,因此,縣域經濟的發展對于我國來說非常重要,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近幾年來,國家對縣域經濟越來越重視,力爭實現農業工業化、農村城市化、農民富裕化。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合理配置資金。因此,對于農信社信貸管理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農信社股份制改革的需要就變得更加迫切,農村商業銀行應運而生。根據銀監會下發《關于加強農村中小金融機構非標準化債權資產投資業務監管有關事項的通知》,截至2014年初,全國共改制組建并開業的農村商業銀行共計590家,資產總規模達9.7萬億元。2.2農村商業銀行發展現狀農村商業銀行是農村金融體系改革的產物,其前身是立足于廣大農村的農村信用社。在1979年國家恢復農業銀行,拉開了農村金融體制改革的序幕,在此階段農村信用社歸屬農業銀行管理,是農業銀行的下屬單位,與農業銀行有行政隸屬關系。在1996年國務院發布的《關于農村金融體制改革的決定》中明確規定農村信用社與農業銀行脫離行政隸屬關系,農村信用社獨立經營。在2011年11月全國首家農村商業銀行張家港農村商業銀行由農村信用社改制成立,拉開農村信用社股份制改制的序幕,隨后有多家農村商業銀行相繼改制建立;2004年下半年,隨著北京、上海、天津等省市農商行改革試點的全面鋪開,農村信用社改革全面加速。農村商業銀行經過十多年的發展,2014年初,全國共改制成功590家農村商業銀行,經濟發達的四個直轄市全部成立了相應的農村商業銀行,并有兩家已經在上海證券交易所和香港上市。廣州、江蘇、安徽、山東農村商業銀行發展速度較其它地區更好更快。跨區域設立分支機構取得重大突破,據統計,全國共有231家商行在異地設立分支機構。農村商業銀行在我國廣大的農村金融體系中已經占據了重要地位。在加大農村城鎮化步伐,城市與農村的不斷融合趨勢下,很多地區傳統意義上的農業已經大大弱化,這更需要的是對其第二、第三產業的金融支持。與此同時,全國性商業銀行和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向農村地區的滲透不僅在空間上擠壓著原有農村金融機構的生存空間,而其事實上也是對后者職能的一種替代。農村商業銀行的發展亦要考慮城鄉一體化的全方位、多層次的金融服務需求。農村商業銀行的起步階段是接續農村信用社,是為服務“三農”經濟,主要是以農村信貸為主,因為“存銀行”是農村居民理財出主要方式,這是由農村地區居民整體文化水平不高以及居民傳統的思維慣性決定的。農村商業銀行的網點主要是扎根于農村地區,這是其天然的優勢。但是隨著農村的城鎮化發展,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農村居民的需求層次會越來越多樣化,并且隨著先富起來的人群越來越多,農村金融需求也日益豐富化,農村商業銀行要想適應此種變化,必須做出適當調整,豐富產品品種,提供多樣化的金融服務,實現多類產品的混業經營。由于農村商業銀行發展年限較短,其資本實力還相對較弱小,如果想要進行跨區域發展,單靠盈余公積和補充資本來發展必然限制其發展速度。因此積極進行資本化運作是加快農村商業銀行發展的一種有效途徑。隨著2010年12月8日重慶農村商業銀行在香港成功上市,成為首家成果IPO的農村商業銀行以來,多家農村商業銀行都在積極謀求上市,廣州農村商業銀行已經啟動IPO和上市前的準備工作,上海農村商業銀行、張家港農村商業銀行、吳江農村商業銀行、常熟農村商業銀行、江陰農村商業銀行、天津濱海新區農村商業銀行都在積極進行上市沖刺工作。從長期看來,農村商業銀行在我國農村金融體系改革中占據重要的地位,隨著改革的深入,農村商業銀行要順應發展的需要,必然會迎來新的發展機遇,迅速做大做強,成為我國金融體系中的另外一支重要力量2.3農村商業銀行貸款種類(1)根據期限劃分根據貸款期限長短劃分,可分為短期貸款、中期貸款和長期貸款。短期貸款指的是貸款時間一年以內(包含一年)的貸款;中期貸款指的是貸款時間在一年以上五年以下(不含一年含五年)的貸款;長期貸款指的是貸款時間在5年以上(不含5年)的貸款。(2)根據擔保情況劃分①信用貸款,是指沒有擔保、僅依據借款人的信用狀況發放的貸款。信用貸款只對貸審會審核認定資信優良,有足夠償還能力的借款人發放,且只能發放短期貸款。除農戶小額信用貸款外,原則上從嚴控制信用貸款。②擔保貸款,是指由借款人或第三方依法提供擔保而發放的貸款。擔保貸款包括保證貸款、抵押貸款和質押貸款。保證貸款,是指按《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規定的保證方式,以第三方承諾在借款人不能償還貸款時,按約定承擔一般保證責任或連帶責任而發放的貸款。辦理保證貸款時,應對保證人保證資格、資信狀況、償債能力等進行審查,并簽訂保證合同。抵押貸款,是指按《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規定的抵押方式,以借款人或第三方的財產作為抵押物發放的貸款。辦理抵押貸款,應對抵押物的權屬、有效性和變現能力以及所設定抵押的合法性進行審查,不能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的相關規定沖突,簽訂抵押合同并辦理抵押物的有關登記手續。要根據抵押物的評估情況,合理確定貸款抵押比例,原則上抵押物變現價值不得低于貸款額的1.5倍。質押貸款,是指按《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規定的質押方式,以借款人或第三方的動產或權利作為質押物發放的貸款。辦理質押貸款,應對質押物的權屬和價值以及所設定質押的合法性進行審查,與出質人簽訂質押合同并辦理相關的登記或移交手續。原則上動產質押物的變現值不得低于貸款額的1.5倍,權利質押憑證面值不得低于貸款額的1.2倍。(3)根據根據借款對象劃分將貸款分為企事業單位貸款和自然人貸款,不同種類貸款使用不同的分類方法。①企事業單位貸款的借款人包括經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登記或主管部門核準的企事業法人(含其授權借貸的分支機構),以及不具備法人資格的其他經濟組織(包括合伙企業、個人獨資企業、經濟合作組織等)。這類貸款按照《貸款風險分類指導原則》和相關實施細則的要求,在對借款人財務、現金流量、擔保、非財務等各項指標進行全面、綜合分析的基礎上分類。貼現、各類墊款、表外業務一并參照分類。②自然人貸款分為自然人一般農戶貸款、銀行卡透支、住房按揭貸款和汽車貸款、自然人其他貸款。自然人一般農戶貸款是指農戶小額信用貸款、農戶聯保貸款和助學貸款,這類貸款按照下面確定的矩陣分類。銀行卡透支主要依據逾期時間進行分類。住房按揭貸款和汽車貸款主要依據連續違約期數或逾期時間進行分類。自然人其他貸款是指除自然人一般農戶貸款、銀行卡透支、住房按揭貸款和汽車貸款以外的個人貸款。此類貸款主要以借款人所經營實體的運營狀況、家庭經濟狀況和收入情況、擔保情況、還款記錄、付息情況和逾期時間等直觀指標作為劃分依據,根據企事業單位貸款的分類標準劃分類別。自然人其他貸款中額度較小的貸款(農村信用社額度在20萬元以下、農村合作銀行在30萬元以下的自然人貸款),可參照自然人一般農戶貸款分類。貸款五級分類制度是根據內在風險程度將商業貸款劃分為正常、關注、次級、可疑、損失五類。貸款五級分類制是銀行主要依據借款人的還款能力,即最終償還貸款本金和利息的實際能力,確定貸款遭受損失的風險程度,其中后三類稱為不良貸款。此前的貸款四級分類制度是將貸款劃分為正常、逾期、呆滯、損失四類。五級分類是國際金融業對銀行貸款質量的公認的標準,這種方法是建立在動態監測的基礎上,通過對借款人現金流量、財務實力、抵押品價值等因素的連續監測和分析,判斷貸款的實際損失程度。也就是說,五級分類不再依據貸款期限來判斷貸款質量,能更準確地反映不良貸款的真實情況,從而提高銀行抵御風險的能力。以前對銀行不良貸款的分類方法是“一逾兩呆”,這是一種根據貸款期限而進行的事后監督管理方法。“一逾兩呆”的不足就是掩蓋了銀行貸款質量的許多問題,比如根據貸款到期時間來考核貸款質量,就會引發借新還舊的現象,這樣就很容易將一筆不良貸款變為正常貸款,而實際上并沒有降低風險。這種分類法很難甚至根本無法達到提高信貸資產質量的目的,而五級分類法正是克服了它的有關弱點,可以及時反映商業銀行的盈虧狀況,因此成為改良貸款質量管理方法的選擇。從2004年起,國有獨資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兩類銀行將奉行國際標準,取消原來并行的貸款四級分類制度,全面推行五級分類制度。(1)下列情況劃入正常類:1)借款人有能力履行承諾,還款意愿良好,經營、財務等各方面狀況正常,能正常還本付息,農村合作金融機構對借款人最終償還貸款有充分把握。2)借款人可能存在某些消極因素,但現金流量充足,不會對貸款本息按約足額償還產生實質性影響。(2)有下列情況之一的一般劃入關注類:1)借款人的銷售收入、經營利潤下降或出現流動性不足的征兆,一些關鍵財務指標出現異常性的不利變化或低于同行業平均水平;2)借款人或有負債(如對外擔保、簽發商業匯票等)過大或與上期相比有較大幅度上升;3)借款人的固定資產貸款項目出現重大的不利于貸款償還的因素(如基建項目工期延長、預算調增過大);4)借款人經營管理存在重大問題或未按約定用途使用貸款;5)借款人或擔保人改制(如分立、兼并、租賃、承包、合資、股份制改造等)對貸款可能產生不利影響;6)借款人的主要股東、關聯企業或母子公司等發生了重大的不利于貸款償還的變化;7)借款人的管理層出現重大意見分歧或者法定代表人和主要經營者的品行出現了不利于貸款償還的變化;8)違反行業信貸管理規定或監管部門監管規章發放的貸款;9)借款人在其他金融機構貸款被劃為次級類;10)宏觀經濟、市場、行業、管理政策等外部因素的變化對借款人的經營產生不利影響,并可能影響借款人的償債能力;11)借款人處于停產或半停產,但抵(質)押率充足,抵質押物遠遠大于實現貸款本息得價值和實現債權得費用,對最終收回貸款有充足的把握。12)借新還舊貸款,企業運轉正常且能按約還本復息的。13)借款人償還貸款能力較差,但擔保人戴維償還能力較強14)貸款的抵押物、質押物價值下降,或農村合作金融機構對抵(質)押物失去控制;保證的有效性出現問題,可能影響貸款歸還;15)本金或利息逾期(含展期,下同)90天(含)以內的貸款或表外業務墊款30天(含)以內。(3)有下列情況之一的一般劃入次級類:1)借款人經營虧損,支付困難并且難以獲得補充資金來源,經營活動的現金流量為負數;2)借款人不能償還其他債權人債務;3)借款人已不得不通過出售、變賣主要的生產、經營性固定資產來維持生產經營,或者通過拍賣抵押品、履行保證責任等途徑籌集還款資金;4)借款人采用隱瞞事實等不正當手段取得貸款的;5)借款人內部管理出現問題,對正常經營構成實質損害,妨礙債務的及時足額清償;6)借款人處于半停產狀態且擔保為一般或者較差的;7)為清收貸款本息、保全資產等目的發放的“借新還舊”貸款;8)可還本付息的重組貸款;9)信貸檔案不齊全,重要法律性文件遺失,并且對還款構成實質性影響;10)借款人在其他金融機構貸款被劃為可疑類;11)違反國家法律、行政法規發放的貸款;12)本金或利息逾期91天至180天(含)的貸款或表外業務墊款31天至90天(含)。(4)有下列情況之一的一般劃入可疑類:1)借款人處于停產、半停產狀態固定資產貸款項目處于停、緩建狀態;2)借款人實際已資不抵債;3)借款人進入清算程序;4)借款人或其法定代表人涉及重大案件,對借款人的正常經營活動造成重大影響;5)借款人改制后,難以落實農村合作金融機構債務或雖落實債務,但不能正常還本付息;6)經過多次談判借款人明顯沒有還款意愿;7)已訴諸法律追收貸款;8)貸款重組后仍然不能正常歸還本息;9)借款人在其他金融機構貸款被劃為損失類;10)本金或利息逾期181天以上的貸款或表外業務墊款91天以上。(5)有下列情況之一的一般劃入損失類:1)借款人因依法解散、關閉、撤銷、宣告破產終止法人資格,農村信用社依法對借款人及其擔保人進行追償后,未能收回的貸款;2)借款人已完全停止經營活動且復工無望,或者產品無市場,嚴重資不抵債瀕臨倒閉,農村信用社依法對其財產進行清償,并對其擔保人進行追償后未能收回的貸款;3)借款人死亡,或者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的規定宣告失蹤,農村信用社依法對其財產或者遺產進行清償,并對擔保人進行追償后未能收回的貸款;4)借款人遭受重大自然災害或意外事故,損失巨大且不能獲得保險補償,確實無力償還的貸款;或者保險賠償清償后,確實無力償還的部分貸款,農村信用社依法對其財產進行清償或對擔保人進行追償后,未能收回的貸款;5)借款人觸犯刑律,依法判處刑罰,其財產不足歸還所借債務,又無其他債務承擔者,農村信用社依法追償后無法收回的貸款;6)借款人及其擔保人不能償還到期債務,農村信用社訴諸法律,經法院對借款人和擔保人強制執行,借款人和擔保人均無財產可執行,法院裁定終結執行后,農村信用社仍無法收回的貸款;7)由于上述(1)至(6)項原因,借款人不能償還到期債務,農村信用社對依法取得的抵債資產,按評估確認的市場公允價值入帳后,扣除抵債資產接收費用,小于貸款本息的差額,經追償后仍無法收回的貸款;8)開立信用證、辦理承兌匯票、開具保函等發生墊款時,凡開證申請人和保證人由于上述(1)至(6)項原因,無法償還墊款,農村信用社經追償后仍無法收回的墊款;9)銀行卡被偽造、冒用、騙領而發生的應由農村信用社承擔的凈損失;10)助學貸款逾期后,農村信用社在確定的有效追索期內,并依法處置助學貸款抵押物(質押物)向向擔保人追索連帶責任后,仍無法收回的貸款;11)農村信用社發生的除貸款本金和應收利息以外的其他逾期3年無法收回的其他應收款。12)已經超過訴訟時效的貸款。13)借款人無力償還貸款,即使處置抵(質)押物或向擔保人追償也只能收回很少的部分,預計貸款損失率超過85%。2.4自然人農戶類貸款五級分類(1)農戶信用評定等級為優秀檔次的,將以信用方式擔保的未到期貸款,本金或利息逾期60天以內劃分為正常貸款;貸款本金或利息逾期61-90天劃分為關注類貸款;貸款本金或利息逾期91-180天劃分為次級類貸;貸款本金或利息逾期181天以上劃分為可疑類貸款。將以保證方式擔保的未到期貸款,本金或利息逾期60天以內劃分為正常貸款,貸款本金或利息逾期61-90天劃分為關注類貸款,貸款本金或利息逾期91-270天劃分為次級類貸款,貸款本金或利息逾期271天以上劃分為可疑類貸款;將以抵押方式擔保的未到期貸款,本金或利息逾期90天以內劃分為正常貸款,貸款本金或利息逾期91-180天劃分為關注類貸款,貸款本金或利息逾期181-270天劃分為次級類貸款,貸款本金或利息逾期271天以上劃分為可疑類貸款;將以質押方式擔保的未到期貸款,本金或利息逾期90天以內劃分為正常貸款,貸款本金或利息逾期91-180天劃分為關注類貸款,貸款本金或利息逾期181-360天劃分為次級類貸款,貸款本金或利息逾期361天以上劃分為可疑類貸款。(2)農戶信用等級評定為較好檔次的,將以信用方式擔保的未到期貸款,本金或利息逾期30天以內劃分為正常貸款;貸款本金或利息逾期31-90天劃分為關注類貸款;貸款本金或利息逾期91-180天劃分為次級類貸;貸款本金或利息逾期181天以上劃分為可疑類貸款。將以保證方式擔保的未到期貸款,本金或利息逾期30天以內劃分為正常貸款,貸款本金或利息逾期31-90天劃分為關注類貸款,貸款本金或利息逾期91-180天劃分為次級類貸款,貸款本金或利息逾期181天以上劃分為可疑類貸款;將以抵押方式擔保的未到期貸款,本金或利息逾期90天以內劃分為正常貸款,貸款本金或利息逾期61-90天劃分為關注類貸款,貸款本金或利息逾期91-180天劃分為次級類貸款,貸款本金或利息逾期181天以上劃分為可疑類貸款;將以質押方式擔保的未到期貸款,本金或利息逾期90天以內劃分為正常貸款,貸款本金或利息逾期91-180天劃分為關注類貸款,貸款本金或利息逾期181-270天劃分為次級類貸款,貸款本金或利息逾期271天以上劃分為可疑類貸款。(3)農戶信用評定等級為一般或未參加信用等級評定的,將以信用方式擔保的未到期貸款,劃分為正常貸款;貸款本金或利息逾期90天以內劃分為關注類貸款;貸款本金或利息逾期91-180天劃分為次級類貸;貸款本金或利息逾期181天以上劃分為可疑類貸款。將以保證方式擔保的未到期貸款,劃分為正常貸款,貸款本金或利息逾期90天以內劃分為關注類貸款,貸款本金或利息逾期91-180天劃分為次級類貸款,貸款本金或利息逾期181天以上劃分為可疑類貸款;將以抵押方式擔保的未到期貸款,本金或利息逾期30天以內劃分為正常貸款,貸款本金或利息逾期31-90天劃分為關注類貸款,貸款本金或利息逾期91-181天劃分為次級類貸款,貸款本金或利息逾期181天以上劃分為可疑類貸款;將以質押方式擔保的未到期貸款,本金或利息逾期60天以內劃分為正常貸款,貸款本金或利息逾期61-90天劃分為關注類貸款,貸款本金或利息逾期91-270天劃分為次級類貸款,貸款本金或利息逾期271天以上劃分為可疑類貸款。2.5農村商業銀行信貸風險分析、識別、評估及處理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的分析、識別、評估及處理是商業銀行控制風險的主要手段,由于農村商業銀行主要客戶是三農,所面臨的信用環境比起其他商業銀行更加復雜,所以農村商業銀行對于信貸風險的識別、評估及處理要求更高。2.5.1農村商業銀行信貸風險分析(1)行業風險性大農村商業銀行的主要服務對象為“經濟發展”,而農業生產易受自然災害影響,每一次大的自然災害都造成大批借款戶因農業生產遭受破壞而難以按期歸還貸款,由此造成大量的信貸資金沉淀。部分鄉鎮由于種種原因產業結構單一,鄉鎮區域內行業較為集中,城市合作金融機構業務范圍受區域的限制,導致在發放貸款時大部分信貸資金集中在某一個行業及相關產業。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的接軌日趨成熟,市場行情千變萬化,在一定區域內把信貸資金集中投入單一的行業,如果該行業發生重大變化,必將引發城市合作金融機構新一輪的信貸風險,行業風險的特點具有政策性、突發性、全面性,行業風險的主要風險源是市場風險、政策風險、自然災害風險,一旦形成風險短時間內是難于化解的。(2)貸款內控制度不完善帶來的風險由于個別商業銀行信貸人員業務素質不高,工作責任心不強,貸款前調查不認真,貸款中審查不嚴格,貸款后跟蹤檢查不及時,導致貸款準入把關不嚴、貸款退出不及時、貸款失去訴訟時效;對借款人、保證人、抵押人以及抵押物的真實性、有效性審查不嚴,導致保證或抵押無效等現象的發生,違規操作帶來風險隱患。目前商業銀行信貸資產的管理尚處于粗放經營的管理層次,缺乏一套與現代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貸款決策、約束機制。且信貸管理手段落后,跟不上信貸業務快速發展的要求,在實際工作中,存在忽視貸款的調查和審查,不重視貸后跟蹤檢查,形成貸款質量下降的重大風險。(3)不良貸款清收乏力帶來的后續風險隨著社會經濟的迅猛發展,商業銀行存款總額逐年增長,貸款規模不斷擴大,而部分信貸員風險意識淡薄,存在著只收取貸款利息,本金不收也可的思想,不采取有力措施積極清收老欠貸款。更為嚴重的是有的銀行為完成收息任務,采取紙上作業的方式,以貸收息,致使借款戶借款余額逐年累增,潛在風險逐年加大。2.5.2農村商業銀行信貸分析的識別信貸風險的識別主要是在發放貸款之前通過對貸款人的貸前調查,了解借款人的借款用途、家庭資產情況、收入情況等等,用以找到發生風險的因素,便于對信貸風險進行評估和量化。信貸風險主要是通過客戶經理的貸前調查進行識別的。貸前調查主要是通過與借款人的談話、查詢有關信用管理機構(如人民銀行的信貸登記系統、各商業銀行原有還款記錄、各公用事業單位繳費記錄等)的信息、去借款人營業場所實地調查、分析財務報表等方式進行。商業銀行信貸風險來源于兩方面,借款者不能償還和借款者不愿意償還借款。當借款者由于其他社會經濟風險而造成經營失敗時,借款者就不能償還借款了;當借款者有意騙取銀行貸款用于投機或其他不正常的經營活動而使銀行遭受損失時,表現為借款者從一開始就不愿意償還借款。因此,貸前調查應著重從還款態度和還款能力兩方面對貸款人的信貸風險進行識別。在還款態度方面,需要審查貸款人的借款資格和信用狀況;而還款能力的分析則要求更細致的工作,需要通過對企業所處行業發展前景、企業經營與財務狀況尤其是企業現金流量的分析來加以識別和判斷,這些是決定信貸風險的客觀因素,也是銀行貸前調查的重點。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的識別就是找出可能導致信貸風險的原因和影響因素,為信貸風險的量化和控制創造基礎條件。主要通過客戶的綜合信息、財務信息等確定風險因素。貸前調查是信貸風險管理很重要的一項內容,它主要功能是將風險關口前移,在選擇客戶的時候就將部分風險排除在外,有利于銀行信貸風險的整體控制。2.5.3農村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的量化和評估風險識別主要是通過定性的分析方法去給貸款做一個大概的定位。具體能夠發放多少貸款,對借款人借款執行多大的利率水平主要是通過對風險的量化評估實現的。以神木農商行為例,制定了系統的評定辦法包括《農戶貸款管理辦法》、《個體工商戶貸款管理辦法》、《企業貸款管理辦法》等等。以農戶貸款管理辦法為例,制定了細致的評估項目及每個項目所占的分值。同時填寫家庭經濟狀況等級表,具體調查人需要簽字對評分真實性負責,貸審小組及分理處負責人也要對此評分責。層層責任認定,有效確保了信貸風險量化評估的真實性。家庭經濟狀況等級表中家庭基本情況包括戶主姓名、身份證號碼、性別、年齡、政治面貌、家庭人口、勞力人數、配偶姓名、家庭住址、聯系電話;家庭房產情況包括房產地址、房產證號、估價、土地證號;家庭車輛情況包括車型、車牌號、估價、登記人、行駛里程;負債情況包括銀行貸款、個人借款;生產經營情況包括從事行業、從業年限、職位、年經營收入、投資項目、詳細地址、;支出情況包括年貸款利息支出、年其他支出;年純收入;個人資信記錄包括個人貸款、貸款銀行、貸款金額、不良記錄。 評估中將個人品質予以打分,3分以下,評為較差;3分〔含)~5分評為一般;5分〔含)~7分評為良好;7分〔含)~10分〔含)評為優秀。將戶口所在地予以打分,外省評為1分;本省評為2分(含)~4分;本縣區評為2分(含)~5分、本地市城鎮評為5分。將年齡予以打分,51-60(含)歲評為1分(含)~3分;46-50(含)歲評為3分(含)~5分;41-45(含)歲評為5分(含)~7分;36-40(含)歲評為7分(含)~9分;31-35(含)歲評為9分(含)~10(含);26-30(含)歲評為7分(含)~9分;25(含)歲以下評為5分(含)~7分。將從事單位性質予以打分,自由職業評為1分;中介機構評為2分;企業評為3分;科教文衛等事業單位評為4分;行政機關、軍隊、團隊評為5分。將從事職業予以打分,其他職業評為1分;聘期在3年以下的人員評為2分;工人評為3分;一般公務員和一般干部、工人評為4分;專業人員評為4分;企業一般管理人員評為4分;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領導人評為5分。將經營收入予以打分,家庭純收入1萬元以下,人均3000元以下評為0分(含)~5分;家庭純收入1萬元,人均3000元評為5分(含)~8分;家庭純收入2萬元以上,人均5000元以上評為8分(含)~12分;家庭純收入3萬元以上,人均6000元評為12分(含)~15分〔含)。將與農商行業務關系入予以打分,首次業務合作評為3分以下;僅有儲蓄業務關系評為3分〔含)~6分;有儲蓄、信貸業務關系,但業務不頻繁且額度較小評為6分〔含)~8分;有儲蓄、信貸業務關系,業務頻繁且額度較大評為8分〔含)~10分。將信用記錄予以打分,有惡意欠款余額,扣20分;有不良信用記錄,但無惡意欠款余額扣10分,無不良信用記錄評為1分〔含)~10分〔含)。將資產負債率予以打分,低于平均收入水平評為5分以下;處于平均收入水平評為3分〔含)~8分;中上收入水平評為8分〔含)~11分;高收入水平評為11分〔含)~15分〔含);自有投入資金總額中小戶評為0分〔含)~5分,中戶評為5分(含)~11分,大戶評為11分〔含)~15分(含)。將利潤總額予以打分,小戶評為0分〔含)~7分;中戶評為7分〔含)~9分;大戶評為9〔含)~10分〔含)。2.5.4農村商業銀行信貸風險貸后管理及風險處理信貸風險的處理針對不同類型、不同概率和規模的信貸風險,采取不同的措施和方法,使信貸風險減小到最低程度。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的處理方法主要有風險預防、風險規避、風險分散、風險轉嫁、風險抑制和風險補償,一筆貸款發放之后,由于自然因素、社會因素、借款人自身因素等關系都有可能對此筆貸款造成風險。尤其是對于農村地區的養殖業、工礦地區的采礦業、房地產大熱的建筑業,風險無處不在。農村商業銀行處理風險,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信貸風險識別和評估的準確性,如果信貸風險識別有誤,或者信貸風險量化評估不準確,無法對貸款問題進行早期預警,將直接影響信貸風險處理方法的選擇,導致信貸風險管理的效果不佳。而在風險識別和風險評估兩者之間,信貸風險評估更是體現出從定性到定量,從簡單到復雜的趨勢。因此,信貸風險評估是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管理的基礎和關鍵,事關銀行的生存和社會的穩定。這就需要貸款之后定期不定期的對借款人跟蹤調查。如發現一下情況之一的,應及時采取措施:(1)貸款人擅自改變貸款用途、挪用貸款;拒絕或妨礙對貸款使用情況和抵押物情況實施監督檢查;提供的文件、資料不實,已經或可能造成貸款損失;(2)與他人簽訂有損貸款行權益的合同或協議;借款人在合同履行期間死亡、宣告失蹤或喪失民事行為能力后,其遺產或財產繼承人、受遺贈人、監護人、財產代管人拒絕繼續履行原借款合同;(3)保證人違反保證條款或喪失承擔連帶保證責任能力;(4)抵押物因意外毀損不足以清償貸款本息;(5)質押權利價值明顯減少影響貸款行實現質權;(6)借款人未經我行同意,擅自將抵押物拆除、轉讓、出租或再抵押等;(7)借款人在合同履行期間中斷或撤銷抵押物的保險;對己經出現風險且暫時無法處理完畢的信貸業務,根據風險發生的時期不同、風險的大小不同區別處理,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對債權進行保全工作,將信貸資產的損失降到最低。比如說如果貸前調查期間發現借款人風險比較大,可以采取不予貸款的措施。或者發放非常小的抵質押貸款;再比如,如果是貸款發放之后由于自然災害等突發外部原因造成借款人無法到期償還貸款,但是長期來看借款人是有能力通過勞動將款項還上,則可以采取貸款展期的措施;如發出逾期催收通知書、向法院申請凍結借款人相應財產、積極著手處理抵押物等。需要注意的是,在資產保全的過程中,無論是凍結財產還是延續訴訟時效,都是有時效性的。如訴訟時效是兩年,如果兩年之內銀行都沒有主張債權,同時又沒有以某種其它有效形式將訴訟時效延續,那么兩年之后,銀行就喪失勝訴權,它與借款人之間的債權債務關系就不再受到法律保護。這個問題尤其值得農村商業銀行注意,由于以前農村信用社在貸款管理方面十分混亂,改制成商業銀行后暴露出不少問題,許多不良資產都過了訴訟時效,無法提請訴訟,從而形成大量呆死賬。對信貸風險進行識別分析、量化評估、監測預警是為了減少風險的損失,做好這兩個階段是信貸質量的根本保障。2.6小結本章根據我國信貸的規章制度,對農村商業銀行信貸管理相關的內容進行簡要概述。首先對農村商業銀行的歷史及現狀進行的簡要的介紹,在此基礎上提出了一般貸款的五級分類,和自然人農戶貸款的分類,最后簡單介紹了貸款風險控制幾個步驟,從風險的識別、分析、量化評估、處理等方面對風險管理有了一個系統的介紹。3農村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狀況比較分析當前,農村金融機構的改革效果顯著,特別是近兩年來,大量農村信用社改制成為農村商業銀行。截至2014年9月末,全國共組建農村商業銀行659家,實收資本3400.3億元,資產規模10.4萬億元,各項貸款5.4萬億元,而2011年的時候全國僅有212家。而且越來越多的農村商業銀行被獲批跨地區跨區域開立分支機構,并尋求上市,這大大提高了農村商業銀行的市場占有率。本章以神木農村商業銀行為例,通過比較分析,定量定性的分析,靜態和動態的分析對農村商業銀行的信貸風險管理情況做了詳細的分析3.1我國農村商業銀行發展概述3.1.1農村商業銀行整體發展現狀(1)從規模上來看,截止2014年9月末,全國共組建農村商業銀行659家,實收資本3400.3億元,資產規模10.4萬億元,各項貸款5.4萬億元。特別需要注意的是,在2005年的時候資產規模總共才2750億元,不到九年的時間,總的規模增加了將近38倍,這主要是得益于近幾年來的農村信用社改制成農商行。同時也得益于農商行自身規模的擴大,業務能力的不斷完善。(2)平均到每一家農村商業銀行來看資產規模有150億,這個數字雖然相對于大型商業銀行和股份制商業銀行來說規模還是比較小的,但是比單個的農信社和農村合作銀行的規模要大的多。(3)從發展速度上來看,近幾年農村商業銀行的發展速度可以說是突飛猛進的發展,總負債從2005年至2014年每年的增速都高于50%,稅后利潤也成倍的增長,可以說,近幾年來,農村商業銀行的發展勢頭非常好。3.1.2神木農村商業銀行發展現狀神木農村商業銀行是經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批準,由原陜西神木農村合作銀行改制的,由自然人、企業法人和其他經濟組織共同發起的區域性股份制金融機構。下設14個職能部門和1個營業部,12個支行,25個分理處,現有職工517名,是轄區營業網點唯一遍布城鄉的金融機構。緊緊圍繞“效益與質量并重,創新與穩健同行”的原則,各項業務健康快速發展。截至2013年底,在神木縣域15個鎮2各鄉設立了37家分支機構,51家自助銀行,620臺pos機。銀行合同制員工415人,其中,高級管理人員56人,風險管理人員14人,內部審計人員21名,會計管理人員40人,科技信息3人,銀行卡2人,資金清算14人,客戶經理64人,柜面業務181人,其他業務12人,其他人員8人;研究生41人,本科生216人,大專80人,中專19人,高中及以下59人,中級經濟師7人,助理經濟師、會計師83人,會計及經濟員45人。各項貸款余額達175.5億元,比2012年年增加16.43億元,增幅10.3%。不良貸款余額8.05億元,占比4.59%,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48億元,不良貸款比例比去年上升了0.8個百分比,上升速度達65%。存貸比為67.9%,其中信用類貸款余額為3.02,保證類貸款為104.7億元,抵押類貸款29.7億元,質押類貸款9.7億元。見表3-1。表3-1神木農村銀行信貸擔保方式分類表項目信用保證抵押質押其他合計金額3.02104.729.79.728.38175.5占比1.72%59.71%16.96%5.54%16.07100%涉農貸款總額為150億元,其中農戶類貸款113億,占總貸款的75%,涉農企業貸款為37億元。說明該行把較多的資金投入到了與農業相關的客戶手中,這也符合農村商業銀行“立足三農”的經營理念,同時也加大了貸款的風險。貸款按個人和企業分類中自然人貸款100.42億,占57.22%,企業貸款75.08億,占比42.78%,通過這個數據可以看得出來,目前神木地區貸款發放以自然人貸款為主體,企業貸款發放相對比例較小。這就增加了貸款的管理控制的難度。貸款多為中短期貸款,截止14年末的數據,貸款期限在六個月至一年,占比17.77%,一年以上占比40.70%,六個月以下占比41.53%,見圖圖3-1貸款結構圖從貸款擔保方式看,改行抵質押貸款占比比例較高,占比21.17%,期限以中短期為主,這就更加要求農村商業銀行要做好對借款人和擔保人的信用及資產進行詳細有效的評估。3.2農村商業銀行信貸風險比較分析本文主要從兩個方面對農村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狀況進行比較分析。一是國有商業銀行和農村商業銀行的比較分析;二是全國659家農村商業銀行的整體平均發展現狀與神木農村商業銀行的比較分析。。最后本文通過對神木農村商業銀行個案研究剖析農村商業銀行信貸管理及風險結構。3.2.1農村商業銀行和我國銀行業平均水平的比較分析(1)靜態指標分析2014年末我國商業銀行總體不良貸款余額為8426億元,比第三季度增加757億元,比上年末增加了2506億元,不良貸款率為1.25%,比上年末上升0.25個百分點。農村商業銀行的不良貸款余額為1795億元,是2012年同期的2.65倍,其中次級類貸款為956.7億元,占比0.73%,可疑類貸款為710億元,占比0.74%,損失類貸款為128.3億元,占比0.14%。綜合分析來看,一是不良貸款率為1.6%屬于全行業最高的,遠遠高于股份制商業銀行0.6%、大型商業銀行1.1%和城市商業銀行0.8%。二是平均不良貸款余額相對較高,全國共有659家農村商業銀行,平均每一家農村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大概為2.7億元。三是不良貸款分布不均勻,相比其他商業銀行來說,農村商業銀行的不良貸款分布差別較大,其中次級類貸款和可疑類貸款均占不良貸款總體比例的46.7%,而損失類貸款僅占全部不良貸款的6.6%。這說明,近幾年來,雖然農村商業銀行的信貸管理水平比前些年提高不少,但是相比起其他股份制商業銀行和大型國有銀行來說,農村商業銀行的信貸風險管理還是有很大的提升空間的。圖3-2表3-2商業銀行不良貸款比例項目/機構商業銀行合計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農村商業銀行外資銀行不良貸款余額84263917.411981435.2179580.4次級35651236.4348.6499956.735可疑41982165.9524.5698.471031損失663515.1324.9237.8128.314.4不良貸款率1.01.60.4次級可疑損失(2)動態指標分析從整體商業銀行合計平均水平來看,2012年到2014年無論是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還是具有地方性質的城市商業銀行、農村商業銀行,總體的不良貸款是逐年上升的,但是大型商業銀行和城市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上升比較慢,并且目前的不良貸款率是比較低的,城市商業銀行的不良貸款率為0.8,僅次于外資銀行和股份制商業銀行,這說明,通過股份制改革,剝離不良貸款,能夠取得了很明顯的效果,高效率地提高了商業銀行的資產質量。但是相比較同樣是地方政府支持股份制改制的農村商業銀行不良貸款卻仍然是最高的,截止2014年末不良貸款率為1.6%。這說明,農村商業銀行整體的不良貸款管理情況相比起其他銀行還是有很大的差距的,需要進一步的學習和完善。同時,農村商業銀行抵御風險的能力相對比較差。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其他商業銀行的不良貸款上升幅度均比較快,但是當年農村商業銀行的不良貸款上升了0.06%,根據銀監會公布的數據,2013年6月份農村商業銀行的不良貸款率為2.26%,而到了9月份,農村商業銀行的不良貸款率就達到了3.44%。僅僅三個月就增加了一個百分點,所以,無論從體系上還是制度上,農村商業銀行都需要一個很大的改善。表3-3項目201220132014商業銀行合計大型商業銀行1.81.01.1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農村商業銀行2.61.541.6外資銀行0.850.50.4神木農村商業銀行03.794.59圖3-33.2.2神木農村商業銀行和銀行業平均水平比較分析神木農商行歷年來整體不良貸款率在全市都是相對較小的。特別是2012年前通過信貸管理,績效考核管理,風險預警信息系統的建立,再加上通過引進戰略投資者消化不良貸款等一系列的調整,神木農商行一直保持0不良,但是2014年末,神木農村商業銀行的不良貸款余額為8.05億元,比2012年凈增加了8.05億元,不良貸款比率為4.59%。(1)靜態分析。一是神木農村商業銀行的不良貸款率比起全國農村商業銀行的1.6%還有一定的差距。從圖表可以看出:從2012年到2014年三年時間里,神木農村商業銀行的不良貸款比例大幅度增長,到2014年遠遠大于全國農村商業銀行的平均不良貸款。這說明,神木農村商業銀行的信貸風險管控水平一直以來相比其他農村商業銀行都還有一定的差距。二是針對2012年后,金融危機徹底傾入神木縣地方經濟之后的時間離,神木農商銀行的不良貸款急速上升,期間大部分在金融危機之前一年的貸款剛好在此時到期(神木農商銀行發放的貸款證大部分是一到兩年的),一方面說明了,當地經濟抗金融危機的能力比較弱,神木農村商業銀行發放的貸款對外來不確定因素控制比較差。同時也說明了,神木農村商業銀行不能有效的進行貸后管理,在金融危機發生之后,對貸款人的貸后管理不到位,不能及時發現風險,導致第二年大量不良貸款的產生。(2)動態分析。一是從2012到2014年神木農村商業銀行的整體不良貸款比例是在下降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