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廣東省廣州市九潭中學2021-2022學年高一語文模擬試卷含解析一、現代文閱讀(35分,共3題)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簡稱5G的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被稱為是一種“量子躍遷”,與3G到4G的漸進變化截然不同。在5G網絡覆蓋下,下載一部分辨率達到4K的電影,理論上不超過18秒,但速度帶來的不僅是量變。未來的新聞故事會根據時間、讀者所在地提供交互性、沉浸性的3D流媒體影像,讓讀者身臨其境地看新聞。5G將給“增強現實/混合現實”(AR/MR)技術帶來新生。只有5G的速度能讓這種技術走出體驗區,形成產業規模。5G最顯著的特點是低時延和高可靠,即在任何環境下都表現穩定。5G網絡讓醫生在“混合現實”工具的幫助下完成精準的開顱手術,這種科幻般的技術只能在5G時代實現,原因正是5G信號“不斷片”。5G網絡每平方公里可支持100萬臺設備。過去30年網絡將人連接起來,接下來30年會將物連接起來。5G會引發一場大幅改變生活方式的革命,這也是各國推動部署5G的重要動力。(摘編自王超《5G時代將引爆哪些顛覆性場景》,《科普時報》2019年3月29日)材料二:中國的移動生態系統在2018年為中國經濟創造了5.2萬億元(7,500億美元)的附加值,相當于2018年中國GDP的5.5%。預測2025年中國5G連接數量將達到4.6億,超過北美和歐洲的總和,位列全球第一。中國的移動產業已成為經濟增長、融合和現代化的主要引擎。中國已經是全球最大的移動市場,中國超三分之二的移動連接通過智能手機實現。目前,77%的連接運行于4G網絡,4G的普及率將在未來幾年達到頂峰,并隨著消費者轉向下一代移動服務后逐步下降。(摘編自GSMA(全球移動通訊系統協會)《中國移動經濟發展報告2019》)材料三:“中國政府已將5G放在了國家戰略的高度,對5G發展給予大力支持并進行了全面部署。面向未來,中國和全球站在同一起跑線上。”高通中國區董事長孟模表示。調查機構預測顯示,到2025年5G網絡將在全球111個國家和地區實現商用。中國與美國、日本一起成為全球前三的5G大國。屆時,包括中國、美國、日本和歐洲在內的四個經濟體將占據全球70%的5G市場,擁有9億多用戶。同時,巨大的5G市場將帶動整個信息產業鏈發展。業內人士指出,2019年至2025年將是5G網絡主要建設期,基站、天線等核心硬件市場需求有望爆發。芯片、電子元器件、軟件、智能硬件等領域也將進入快速升級階段。更為重要的是,5G商用還將極大促進中國數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數字化轉型。這意味著在5G網絡環境下,超高清視頻直播、虛擬現實、增強現實以及裸眼3D等高速率應用將得以實現。5G商用將有力推動遠程醫療、工業控制、遠程駕駛、智慧城市、智慧家居等多種應用走進人們的生活,使社會生活方式發生巨大改變。(摘編自王萌《5G時代離我們還有多遠》,《人民日報海外版》2018年5月4日)4.下列對材料二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2010~2018年,我國獨立移動用戶總數呈總體遞增態勢,截止到2018年,我國擁有的獨立移動用戶數量占總人口的82%。B.到2018年,我國獨立移動用戶普及率已達到較高水平,后續增長空間相對變小,2019~2025年,我國獨立移動用戶數量增速將明顯放緩。C.預計2020~2025年,我國5G人口覆蓋率與采用率將持續增長,到2025年底,我國5G連接數量將達到4.6億,位列全球第一。D.未來幾年,我國4G普及率將達到頂峰,4G、5G網絡會長時間并存,因為我國超三分之二的移動連接通過智能手機實現,且都運行于4G網絡。5.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A.5G所帶動相關技術領域的更新換代,將有力地促進中國數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數字化轉型,引發社會生活方式的革命。B.5G是移動通信技術發展的頂峰,已成為全球移動通信領域的焦點,各國都在加緊推動部署5G計劃,到2025年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將實現5G商用。C.目前,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移動市場,與美日歐三個經濟體共同占據了5G市場的大多數份額,擁有9億多用戶。D.5G使“增強現實和混合現實”等技術的應用成為可能,將推動遠程駕駛、智慧家居等應用走進人們的生活,為我們的生活帶來更多的便捷。6.結合上述材料,簡要概括5G的特點及其發展意義。參考答案:4.D
5.D
6.特點:網速更快;低時延和高可靠;覆蓋面更寬廣。意義:帶來更大的經濟效益,促進經濟發展;引發產業鏈上各領域的變革;促進社會向數字化轉型,將改變人們生活方式。【4題詳解】試題分析:本題考查篩選信息的能力。此類試題回答時需注意,篩選和提取信息類試題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時找到選項在原文的位置,順藤摸瓜,確定篩選范圍。要把原文與選項對照,辨明正誤。D項,“未來幾年,我國4G普及率將達到頂峰,4G、5G網絡會長時間并存,因為我國超三分之二的移動連接通過智能手機實現,且都運行于4G網絡。”“4G、5G網絡會長時間并存”,推斷錯誤,原文中說“隨著消費者轉向下一代移動服務后逐步下降”;“且都運行于4G網絡”錯誤,太絕對,擴大了范圍,文中說“中國超三分之二的移動連接通過智能手機實現。目前,77%的連接運行于4G網絡”,77%的,并非“都”;強加因果關系,根據原文材料二,4G的普及率將在未來幾年達到頂峰,其表現是“我國超三分之二的移動連接通過智能手機實現”。故選D。【5題詳解】試題分析:本題考查篩選信息的能力。此類試題回答時需注意,篩選和提取信息類試題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時找到選項在原文的位置,順藤摸瓜,確定篩選范圍。要把原文與選項對照,辨明正誤。A項,“5G所帶動的相關技術領域的更新換代……”說法有誤,根據原文,5G的商用才是將有力地促進中國數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數字化轉型的推手,而不是技術的更新換代。B項,“5G是移動通信技術發展的頂峰”沒有根據。C項,“與美日歐三個經濟體共同占據了5G市場的大多數份額,擁有9億多用戶”,錯誤,未然說成已然只是預測未來將會如此,并未成為現實。故選D。【6題詳解】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對文章內容的篩選和歸納能力。解答此類題型,考生通讀所有材料,然后根據題目要求對材料進行篩選整合。此題要求結合材料分析,由原文“在5G網絡覆蓋下,下載一部分辨率達到4K的電影,理論上不超過18秒,但速度帶來的不僅是量變。未來的新聞故事會根據時間、讀者所在地提供交互性、沉浸性的3D流媒體影像,讓讀者身臨其境地看新聞”可知,5G的特點是網速更快;由原文“5G最顯著的特點是低時延和高可靠,即在任何環境下都表現穩定”可知,5G的特點是低時延和高可靠;由原文“5G網絡每平方公里可支持100萬臺設備,過去30年將人連接起來,接下來30年會將物連接起來”可知,5G的特點是覆蓋面更寬廣;由原文“屆時,包括中國、美國、日本和歐洲在內的四個經濟體將占據全球70%的5G市場,擁有9億多用戶”可知,5G的發展將帶來更大的經濟效益,促進經濟發展;由原文“巨大的5G市場將帶動整個信息產業鏈發展。業內人士指出,2019年至2025年將是5G網絡主要建設期,基站、天線等核心硬件市場需求有望爆發”可知,5G的發展將引發產業鏈上各領域的變革;由原文“更為重要的是,5G商用還將極大促進中國數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數字化轉型”可知,5G的發展將促進社會向數字化轉型,將改變人們生活方式。【點睛】對文章內容的篩選和歸納,首先瀏覽選項標敏感點,敏感點就是題干要求的“內容”“藝術特色”等。其次回歸原文找對應句,根據選項內容回歸原文尋找對應句,篩選信息類要注意是否改變了原文判斷,評價賞析類的選項要特別關注標注的敏感點是否有原文依據。最后排除定答案,根據“知識性錯誤”優先的原則,先將有“知識性錯誤”的選項挑選出來,然后再考慮賞析不當的選項,最后確定答案。2.閱讀下面文章,完成文后問題。男愛技術,女顧家庭性別最初是由男性精子上所攜帶的Y染色體的基因決定的。Y染色體上的基因讓胚胎發育睪丸,結果進一步產生雄性激素,正是雄性激素控制著男性的性別差異。如男性的大腦更大一些,此外,兩性的大腦也有更多的微妙差異。不過,遺傳上的性別差異和社會學上的性別差異是不同的。社會學上的性別可能與遺傳學上的性別不同——有時會發生偏差。男孩和女孩行為有著明顯的不同。導致這些不同的原因是什么?最關鍵的原因是激素還是社會影響?這些問題的答案可以在梅利莎·海因斯的新作《大腦性別》中找到。在生命的初期,我們就可以發現男女之間的性別差異。到12個月的時候,男孩和女孩所喜歡的玩具是不同的。男孩往往選擇那些和機械有關的玩具如卡車和槍,女孩則更喜歡洋娃娃和茶具。男孩更喜歡激烈和摔打的游戲,包括打架。科學家在對男孩進行研究后發現,那些成年后變成同性戀的男孩對女孩玩具的偏好要遠遠超過正常的情況。有許多證據證明激素在決定行為方面起著關鍵作用。如果女孩在子宮里就接觸到高濃度的雄性激素,那么她們今后的行為就更像男孩。雖然早期的研究還存在一些疑點,但最近的一些研究非常有說服力。激素的作用可能并沒有直接影響到男性和女性的行為,而是影響到他們的認同感。男孩和女孩一般都喜歡同性的伙伴,往往模仿同性伙伴的行為。而接觸到高濃度雄性激素的女孩則往往認為自己是男孩而不是女孩。家長的知識水平和行為也發揮著關鍵作用。家長往往鼓勵孩子按照他們所認為適宜的方式做事。例如當男孩玩洋娃娃時,家長的反應是負面的。同樣,研究還發現家長往往鼓勵男孩玩積木,鼓勵女孩玩女性化的洋娃娃。在觀察一個從穿著上不容易分辨出性別的嬰兒時,如果你告訴陌生人這是一個男孩,那么這個陌生人就會提供男性化的玩具,反之亦然。同樣,在分析錄像中幼兒的表情時,如果你告訴陌生人這是個男孩,那么他往往會認為這個孩子是在發怒,而如果你說是女孩,那么他往往會把同樣的情感反映認定為是恐懼。男孩對卡車和球的偏好可能反映他們更活躍一些,這一特點一直持續到幼兒時代。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動物的行為模式也與人類兒童的表現類似。梅利莎·海因斯曾讓黑長尾猴接觸一些兒童的玩具,和人類的兒童一樣,雌猴把更多時間花在洋娃娃和煮飯的用具上,而雄猴更喜歡汽車和球。所以,這些差異可能是遺傳決定的,由于這些特點在進化過程中更具優勢,所以經過自然選擇后才固定下來。還有證據表明男性和女性的大腦功能也有差異。這與智力無關,不過男性具備在頭腦中旋轉復雜幾何圖形的能力。這有助于男性掌握技術,所以,男性更關心技術,女性更關心家庭,從進化角度說這是有道理的。(選自《參考消息》2004年7月9日)6.對“遺傳上的性別差異和社會學上的性別差異是不同的”理解不恰當的一項是 (
)A.社會因素的一些影響可能會帶來男女性別表現的異常。B.人類遺傳上的性別差異是由遺傳基因決定的。C.社會學意義上的性別特征是后天施加的影響而產生的。D.完全可以通過社會影響改變性別差異進而產生基因變異。7.屬于“男性更關心技術,女性更關心家庭”這一結論依據的一項是 (
)A.Y染色體的基因產生雄性激素,從而產生性別差異。B.人體激素使兩性大腦具有更多的微妙差異。C.男孩對卡車和球的偏好使他們在工作中表現更活躍。D.女性接觸到高濃度雄性激素會使自己產生是男孩的想法。8.依據文意,下面對男性和女性的差異表述不當的一項是 (
)A.男性同性戀者對女孩玩具比較偏好。B.男女性別的差異與遺傳基因有很大關系。C.社會影響會對男女的認同感產生影響。D.男女性別差異從胚胎期就已經能夠表現出來。9.依據文意,下面推斷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科學家對性別差異的研究可以幫助人類正確地認識自己。B.科學家研究社會影響對不同性別的人的作用具有積極意義。C.人和動物所表現出的相同點使人類對性別差異的研究更有普遍意義。D.“在頭腦中旋轉復雜幾何圖形”的能力使男性具有有別于女性的特征。參考答案:6.D(缺乏科學根據,判斷過于武斷)7.B(從最后一段“從進化角度說這是有道理的”一句可得出結論,其依據與遺傳有關;其它選項沒有談及遺傳因素,有的選項答非所問)8.A(只強調男性一個方面,沒有顧及“差異”的雙向因素)9.C(文中所謂的相同點對動物而言僅限于“一些”,選項犯了擴大范圍的毛病)3.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題。
朦朧的敬慕
——悼念魯迅先生
蕭乾1
也許有人比我更怕死,我卻不相信有比我更怕看死人的了。走在大街上,我從沒有膽子向壽衣鋪里望望。夜半,即使從很遠很遠飄來的僧器或誦經聲,也必害得我用棉被厚厚抱起頭來,直像那是什么符咒一樣。2
我曾見過三位死人,在我的記憶中,他們都將是我永不會忘記的。而且,我還該陳說我都例外地不曾害怕過:一個黃昏,我的母親死在我懷里;小學時代,曾排著隊去中央公園社稷堂瞻仰過孫中山先生的遺體;最近,在魯迅先生靈前,我守了兩天靈。3
扶著那絳色帷幔,職務使我看見了數千張陌生的但是誠篤的臉,一個個腳跟都像墜了鉛球,那么輕又那么沉重地向靈堂踱。低垂的頭,低垂的手,低垂的眉眼和心。待踱到靈堂中央,冥冥中似有什么使他們肅然駐足了。敬慕和哀悼如一雙按住的手,他們的身子皆極自然地屈下了。然后噙了一汪眼淚,用手巾堵著嘴,倉皇地奔了出來。4
最感人的莫如一群小學生的吊唁。在那近三十位小吊客中間,我特別留意一個衣服襤褸、腿下微跛的,他肋下夾著的畫冊和石板說明了是剛剛放學,如今正是回家或在街頭頑耍的時候,然而他卻結伴迢迢跑到了這里。那個微跛的孩子,一拐一拐地,一直來到靈前,兩只頗清秀的眼睛直直地凝視著魯迅先生的遺體,然后,又放下肋下的畫冊,深深地鞠躬。我不信作了那么些紀念周,他還不知道“三鞠躬”的禮數,然而,當我數到第三次以后,他仍向下屈著小小腰身,他一連鞠了七個躬才紅漲著臉,也紅漲著眼睛,走出靈堂。5
如果稍換一個情況,我將忍不住笑出來的,然而,那時我是用極大的崇敬心情替他掀開帷幔,一直目送他走下殯儀館的臺階。6
那個背影喚起我一點回憶。十多年前一個傍晚,如一切貪愛窗外景色的孩子一樣,四點鐘以后的時間對我變了滋味,換成鮮艷顏色。然而我放下了玩具,和同伴沿著朱色皇城走好長好長一段路去瞻仰一位“民國締造者”的遺體。空著的肚皮充滿著的一半是對“尸骸”的恐懼,一半是對“偉大”的欽仰。我們跨進那座御花園的大門時,紫禁城角的太陽已向下沉落了。我喘著氣向陌生的大人打聽路線,好容易才攀了一道高大石階,在花圈花籃的簇擁中,我看到安息著的孫中山先生。7
——我記得,當時我的心一點也沒有跳!8
我們環著那銅棺走了一圈,又躡著腳步走了出來。9
抬頭,紫禁城角的太陽已經沉落下去了。我似乎打了一個冷顫,然而,除了模糊的“偉大”,我并沒有摸清死的是什么人。只是冥冥中,一種超乎孩子胸膛容量的哀戚或尊敬感覺便梗塞在我喉嚨間,我趕不掉它。10
歸途,我們放洋畫的袋子里,每人都塞了一袋傳單:有工人發的,有大學生發的,有國民黨的,有共產黨的,說明孫先生的生平和抱負(這些我曾保留到六年前,直到一個朋友將我寄存的最珍貴的東西如小學生時代的作文本,全當作爛紙賣掉了)。當時我們其實一點也不懂,但當孫傳芳亂批三民主義,張作霖滿街捉革命黨時,我卻私下藏了一本《孫中山傳》。11
偉大的人格也許有一種潛移默化的力量,這力量在茫然無知的孩子心靈上時常比成人更深刻,更恒久。12
我不知道如果魯迅先生這時醒轉過來,他將會怎樣熱烈地抱起那個微跛的孩子。
1936年10月,上海18、“朦朧的敬慕”在文中的含義是什么?本文通過哪幾個事例來表現“朦朧的敬慕”?(4分)答:
19、指出文章的結構方式,并作簡要分析。(5分)答:
20、這是一篇悼念魯迅先生的文章,作者用了大量筆墨回憶十多年前瞻仰孫中山先生遺體等情況。這里運用了什么表現方法?試作簡要分析。(3分)答:
21、下列對文章的賞析,不正確的兩項是()(4分)A、在數千吊唁魯迅先生的人中,有一個衣衫襤褸、褪下微跛的小孩,對魯迅先生連鞠了七個躬,所以作者對他由開始的忍不住想笑,轉變為極大的崇敬。B、當“我”和同伴跨進御花園大門時,“紫禁城角的太陽已經向下沉落下去了”;當“我們”躡著腳步走出來時,“紫禁城角的太陽已經沉落下去了”。這兩句景物描寫烘托了“我”的哀戚心情。C、“——我記得,當時我的心一點也沒有跳!”這句話的意思是“我”看見孫中山先生的遺容時,對偉人的敬慕戰勝了對死人的恐懼。D、文章第③段在描寫數千位吊唁者的神情動作時,運用了夸張、排比、比喻等修辭手法。E、通觀全文不難發現,作者在為魯迅先生守靈時,對魯迅的崇高精神、偉大人格內涵的理解及由此產生的敬慕之情都是朦朧的。參考答案:18(4分)“朦朧的敬慕”,在文中是指孩子對偉人模糊的尊敬與愛戴。(1分)文章通過微跛的小孩吊唁魯迅先生,(1分)“我”瞻仰“民國締造者”孫中山先生的遺體,(1分)“我”珍藏有關孫中山先生的資料(1分)三件事來表現對偉人“朦朧的敬慕”。19(5分)這篇文章采用了“總——分——總”的結構方式。(1分)①②段總寫作者對死人的不同心理感受。(1分)③——⑩段分寫:其中③④⑤段寫作者為魯迅守靈的所見所感;(1分)⑥——⑩段寫作者回憶幼時瞻仰孫中山先生遺體時的所見所感及對自己的深遠影響。(1分)最后兩段總結全文,點明主旨,照應題目。(1分)20(3分)運用了襯托的表現手法(1分)用孫中山的偉大人格襯托魯迅先生的偉大人格。(1分)用作者孩童時代對孫中山的“敬慕”襯托“微跛的孩子”對魯迅先生的“敬慕”(1分)21(4分,每項2分)AE(A項“作者對他由開始的忍不住想笑”錯誤,原文中“忍不住笑”是假設的情況,不是事實。E項對魯迅先生的朦朧的敬慕之情不是在守靈時產生的,而是微跛的小孩子產生的。作者此時對魯迅精神和人格的理解應該是明確而深刻的)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共3題)4.)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9~13題。雨
錢濱州一秀才,讀書齋中。有款門者,啟視,則皤然一翁,形貌甚古。延之入,請問姓氏。翁自言:“養真,姓胡,實乃狐仙。慕君高雅,愿共晨夕。”秀才故曠達,亦不為怪。遂與評駁古今。翁殊博洽,鏤花雕績,粲于牙齒;時抽經義,則名理湛深,尤覺非意所及。秀才驚服,留之甚久。一日,密祈翁曰:“君愛我良厚,顧我貧若此,君但一舉手,金錢宜可立致。何不小周給?”翁嘿然,似不以為可。少間,笑曰:“此大易事。但須得十數錢作母。”秀才如其請。翁乃與共入密室中,禹步作咒。俄項,錢有數十百萬,從梁間鏘鏘而下,勢如驟雨。轉瞬沒膝;拔足而立.又沒踝。廣丈之舍,約深三四尺以來。乃顧語秀才:“頗厭君意否?”曰:“足矣。”翁一揮,錢即畫然而止,乃相與扃戶出。秀才竊喜,自謂暴富。頃之,入室取用,則滿室阿堵物,皆為烏有,惟母錢十余枚,寥寥尚在。秀才失望,盛氣向翁,頗懟其誑。翁怒曰:“我本與君文字交,不謀與君作賊!便如秀才意,只合尋梁上君交好得,老夫不能承命!”遂拂衣去。選自《聊齋志異》9.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秀才故曠達
故:本來,一向B.粲于牙齒
粲:鮮明,閃爍C.頗厭君意否
厭:足夠,滿足D.只合尋梁上君交好得
得:能夠,可以10.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
)(3分)A.粲于牙齒
得復見將軍于此B.顧我貧若此
顧念蓄此劣物終無所用C.秀才如其請
其時已與先王之法虧矣D.拔足而立
提刀而立,為之四顧11.以下句子分別編為四組,全都表現秀才貪圖不義之財的一組是(
)(3分)①秀才驚服,留之甚久
②何不小周給③頗厭君意否
④秀才竊喜,自謂暴富⑤頃之,入室取用
⑥秀才失望,盛氣向翁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①④⑥
D.②④⑤12.下列對原文的敘述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秀才是一個心胸開闊的人,與老翁“評駁古今”,能談得來,但他貪圖不義之財,只想一夜暴富,令人鄙夷。B.老翁本是“慕君高雅”,才“款門”結識秀才的,沒想到秀才竟是一個徒有虛名的偽君子。C.秀才“祈翁”“周給”他金錢,老翁馬上同意,但要秀才給“十數錢作母”,老翁“作咒”后,就有“數十百萬”錢而來。D.老翁先滿足了秀才的貪欲,然后又把秀才奚落了一頓,使故事情節跌宕起伏,對秀才進行了辛辣的嘲諷。13、翻譯下列句子。(6分)⑴有款門者,啟示,則皤然一翁。
⑵顧我貧若此,君但一舉手,金錢宜可立致。
參考答案:9.D得,有“得到、獲得、能夠、可以”等意思,但在這里要根據上下文意理解,從“能夠、可以”的意項引申為“合適”。10.C。前句是第三人稱代詞,代“翁”;后句是指示代詞。(A在;B但;D連詞。)11.D。①句是說秀才對老翁既佩服又久留的,不“表現秀才貪圖不義之財”,排除A、C,③句是老翁問秀才是否滿意,也不是“表現秀才貪圖不義之財”的,排除B。12.C。不是馬上同意,而是“嘿然,似不以為可”。13、⑴(3分)(秀才)聽見有人敲門,開門一看,原來是個須發雪白的老頭。(補出省略的主語1分,“啟示”1分,句義基本通順1分)⑵(3分)只是我窮到這樣的地步,您只要一舉手,變點小法術,金錢應當可以馬上弄到。(“顧”1分,“立致”1分,句義基本通順1分)
略5.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題。黃瓊字世英,江夏安陸人。瓊初以父任為太子舍人,辭病不就。遭父憂,服闋,五府俱辟,連年不應。永建中,公卿多薦瓊者,于是與會稽賀純、廣漢楊厚俱公車征。瓊至綸氏,稱疾不進。有司劾不敬,詔下縣以禮慰遣,遂不得已。先是,征聘處士多不稱望,李固素慕于瓊,乃以書逆遺之曰:“聞已度伊、洛,近在萬歲亭,將順王命乎?蓋君子謂伯夷隘,柳下惠不恭,故傳曰‘不夷不惠,可否之間’。蓋圣賢居身之所珍也。誠遂欲枕山棲谷,擬亦巢、由,斯則可矣;若當輔政濟民,今其時也。自生民以來,善政少而亂俗多,必待堯舜之君,此為志士終無時矣。自頃征聘之士,其功業皆無所采,是故俗論皆言處士純盜虛聲。愿先生弘此遠謨,令眾人嘆服,一雪此言耳。”瓊至,即拜議郎,稍遷尚書仆射。初,瓊隨父在臺閣,習見故事。及后居職,達練官曹,爭議朝堂,莫能抗奪。時連有災異,瓊上疏順帝曰:“陛下宜開石室,案《河》、《洛》,外命史官,悉條上永建以前至漢初災異,與永建以后訖于今日,孰為多少。又使近臣儒者參考政事,數見公卿,察問得失。諸無功德者,宜皆斥黜。伏見處士巴郡黃錯、漢陽任棠,年皆耆耋,有作者七人之志①。宜更見引致,助崇大化。”于是有詔公車征錯等。三年,大旱。瓊復上疏曰:“昔魯僖遇旱,以六事自讓,躬節儉,閉女謁,放讒佞者十三人,誅稅民受貨者九人,退舍南郊,天立大雨。今亦宜顧省政事,有所損闕,務存質儉,以易民聽。尚方御府,息除煩費。明敕近臣,使遵法度,如有不移,示以好惡。數見公卿,引納儒士,訪以政化,使陳得失。若改敝從善,擇用嘉謀,則災消福至矣。”書奏,引見德陽殿,使中常侍以瓊奏書屬主者施行。(節選自《后漢書》,有刪改)【注】①作者七人:語出《論語》,指七位避世的隱者。7.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乃以書逆遺之曰
逆:迎接B.愿先生弘此遠謨
愿:希望C.爭議朝堂,莫能抗奪
奪:爭奪D.如有不移,示以好惡
移:改悔8.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李固寫信給黃瓊,批評巢父、許由那樣的隱士,認為有志之士應當積極參政,救助百姓,施展自己的才智。B.李固認為,從近來國家召請的人士看,他們的功業都沒有什么可稱道的,所以一般人就認為所謂處士純粹是一幫欺世盜名之徒。C.黃瓊跟隨父親在官府時,了解官府辦公的準則與慣例,一上任便對官府運作駕輕就熟,議政時無人能夠駁倒他。D.永建三年大旱,黃瓊上書條陳政見,用魯僖公的事例,勸皇上檢查政事得失,改正不足之處,好讓世人耳目一新。9.把文言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有司劾不敬,詔下縣以禮慰遣,遂不得已。(2)夫禍患常識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豈獨伶人哉!參考答案:7.C
8.A
9.(1)有官吏彈劾他對朝廷不敬,又有詔書到縣里要求按禮節寬慰他并予以遣送,這才沒有停止(上路)。(2)禍患常常是由細微的事情積累出來的,有勇有謀的人多被沉溺享樂所困惑,哪里僅僅是伶人啊!【7題詳解】本題考查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和在文中含義的能力。解答此類題目需要考生平時注意積累、識記,再結合原文語言環境來推斷詞語的含義和用法。本題選“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C項爭“爭議朝堂,莫能抗奪”“奪”這里應解釋為“改變”。故答案為C。【8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內容的理解和辨析能力。解答此類題目,考生應先明確題干的要求,即選出“正確”還是“錯誤”的一項,然后依據人名、地名、官名、時間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選項對應的語句,再與選項進行比較分析。本題要求選“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表述不正確的一項”,A項,“批評巢父、許由那樣的隱士”錯,原文“誠遂欲枕山棲谷,擬亦巢、由,斯則可矣”,是說“如果確實想一輩子睡在深山住在深谷,追蹤巢父、許由,這也就罷了”可見對巢父、許由是認可的。故答案為A。【9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翻譯文言句子的能力。文言翻譯要以直譯為主,意譯為輔,同時注意字字落實。翻譯后的句子要通順,不能出現病句。第一句中得分點是:“有司”,有官吏;“慰遣”,寬慰并予以遣送;“遂”,這才、于是;“已”,停止。第二句中的得分點是:“忽微”微小的事情;“智勇”有勇有謀的人;“禍患常識于忽微”介詞結構后置,“智勇多困于所溺”被動句。【點睛】概括歸納文章內容的方法是:①抓住題干,讀全讀準。在閱讀題目時,須讀全、讀準題干,切忌走馬觀花。所謂讀全,就是對題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個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謂讀準,就是要準確地把握題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選對的還是選錯的,是概括內容還是分析觀點。只有對題干作全面、準確的分析理解,才能準確地答題。②放回原文,查對正誤。特別是在時間、地點、官職,人物的行為、實效方面,應仔細查對原文的詞句,全面理解,綜合分析,兩者間的差別正是把握全文的關鍵所在。對似是而非處,要有借題解文的意識。6.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題。嵇康,字叔夜,譙國铚人也。康早孤,有奇才,遠邁不群。與魏宗室婚,拜中散大夫。常修養性服食之事,彈琴詠詩,自足于懷。所與神交者惟陳留阮籍、河內山濤,豫其流者河內向秀、沛國劉伶、籍兄子成、瑯邪王戎,世所謂“竹林七賢”也。康嘗采藥游山澤,會其得意,忽焉忘反。至汲郡山中見孫登,康遂從之游。登沉默自守,無所言說。康臨去,登曰:“君性烈而才雋,其能免乎!”康又遇王烈,共入山,烈嘗得石髓如飴,即自服半,余半與康,皆凝而為石。又于石室中見一卷素書,遽呼康往取,輒不復見。烈乃嘆曰:“叔夜志趣非常而輒不遇,命也!”山濤將去選官,舉康自代。康乃與濤書告絕。此書既行,知其不可羈屈也。性絕巧而好鍛。宅中有一柳樹甚茂,乃激水圜之,每夏月,居其下以鍛。東平呂安服康高致,每一相思,輒千里命駕,康友而善之。后安為兄所枉訴,以事系獄。辭相證引,遂復收康。康性慎言行,一旦縲紲,乃作《幽憤詩》。初,康居貧,嘗與向秀共鍛于大樹之下,以自贍給。潁川鐘會,貴公子也,精煉有才辯,故往造焉。康不為之禮,而鍛不輟。良久會去,康謂曰:“何所聞而來?何所見而去?”會曰:“聞所聞而來,見所見而去。”會以此憾之。及是,言于文帝曰:“嵇康,臥龍也,不可起。公無憂天下,顧以康為慮耳。”因譖“康、安等言論放蕩,宜因釁除之,以淳風俗”。帝既昵聽信會,遂并害之。康將刑東市太學生三千人請以為師弗許康顧視日影索琴彈之曰昔袁孝尼嘗從吾學《廣陵散》吾每靳固之《廣陵散》于今絕矣時年四十。海內之士,莫不痛之。帝尋悟而恨焉。(選自《晉書·嵇康傳》,略有刪改)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康將刑/東市太學生三千人請/以為師/弗許/康顧視日影/索琴彈之/曰/昔袁孝尼嘗從吾學《廣陵散》/吾每靳/固之《廣陵散》于今絕矣B.康將刑東市/太學生三千人請以為師/弗許/康顧視日影/索琴彈之/曰/昔袁孝尼嘗從吾學《廣陵散》/吾每靳固之/《廣陵散》于今絕矣C.康將刑東市/太學生三千人請以/為師弗許/康顧視日影/索琴彈之/曰昔袁孝尼嘗從吾學《廣陵散》/吾每靳固之/《廣陵散》于今絕矣D.康將刑/東市太學生三千人請/以為師/弗許/康顧視日影索琴/彈之曰昔袁孝尼嘗從吾學《廣陵散》/吾每靳固之/《廣陵散》于今絕矣11.對下列文中加點詞語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孤,幼年喪父。古漢語“孤獨”指幼年喪父和老而無子的人,“鰥寡”指老而無偶的人。B.拜、除、授都和官職的任免有關,拜和授是任命、授職,除是免除官職。C.古人稱呼他人的方式有很多:有稱籍貫的,如文中“陳留阮籍”;有稱官名的,如稱王羲之為“王右軍”;有兼稱籍貫、姓名及字的,如《游褒禪山記》中“廬陵蕭君圭君玉”。D.海內,即四海之內,國境之內。古人認為我國疆土四面為海所環抱,因而稱國境以內為海內。此外還有九州、宇內也都是泛指中國或天下。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嵇康在汲郡山中遇到了孫登,后又遇到了王烈,二人均對嵇康極為賞識,但也都感嘆他的命運不好。B.嵇康的好友山濤在即將離任吏部選官時,舉薦嵇康來代替自己,可嵇康竟然寫信給山濤宣布絕交,從中可知嵇康傲岸不羈的個性。C.呂安事件是嵇康命運由快樂人生走向悲劇的轉折點,后來更因為得罪了晉文帝的親信鐘會而被他進讒誣陷,最終招致了殺身之禍。D.嵇康一生,鄙薄名利,崇尚真性情;不為虛偽世俗所拘,而又重視真正的情誼。嵇康臨刑時年僅40歲,他最遺憾的是《廣陵散》從此失傳了。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東平呂安服康高致,每一相思,輒千里命駕,康友而善之。(2)嵇康,臥龍也,不可起。公無憂天下,顧以康為慮耳。參考答案:10.B
11.B
12.C
13.(1)東平呂安欽佩嵇康的高雅情致,每次一想到(他),往往讓人駕車不遠千里(來拜訪),嵇康把他當作朋友并和他很要好。(2)嵇康,是條盤踞著的龍,不能讓他騰起。你不用擔心天下(不在你的掌握中),只是嵇康必須顧慮罷了。10.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斷句的能力。首先把語句放入文本,結合上下文理解句子的含義,“康將刑東市/太學生三千人請以為師/弗許/康顧視日影/索琴彈之/曰/昔袁孝尼嘗從吾學《廣陵散》/吾每靳固之/《廣陵散》于今絕矣”,這句話的含義是“嵇康即將在東市被處刑,三千個太學生請求讓嵇康作他們的老師,司馬昭沒答應。嵇康看了一下太陽的影子,要來了琴彈奏。說‘以前袁準曾跟從我學習《廣陵散》,我老是吝惜保密不教他。廣陵散》從此斷絕了啊’”,這段話主要是敘述事情,要圈出句中的名詞和代詞,如“康”“東市”“太學生”“師”“日影”“之”“袁孝尼”“吾”“《廣陵散》”等,依據表對話的詞語“曰”斷開兩處,再依據語法關系進行排除,“刑于東市”的介賓短語后置句,應為“于東市刑”,“刑”是動詞,“于東市”是場所,二者不能斷開,排除AD兩項,“以為師”應為“以(之)為師”,“以為”是固定短語,二者不能斷開,排除C項。11.試題分析:本題考查文學常識和文化常識。平常的學習中,考生應有意識的進行分類識記,比如科考類、官職升遷貶謫類、官職名稱類等等。B項,“除是免除官職”錯誤,“除”也是授予官職。12.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內容的理解和辨析。考生應找出選項對應的語句,然后與選項進行比較分析。C項,“呂安事件是嵇康命運由快樂人生走向悲劇的轉折點,后來更因為得罪了晉文帝的親信鐘會而被他進讒誣陷”錯誤,“后來”說法有誤,從文中來看,得罪鐘會在前,呂安事件在后,考生要注意原文中“初”和“及是”的正確理解。點睛:這道題目是概括歸納文章內容。解答此類題的方法是:①抓住題干,讀全讀準。在閱讀題目時,須讀全、讀準題干,切忌走馬觀花。所謂讀全,就是對題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個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謂讀準,就是要準確地把握題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選對的還是選錯的,是概括內容還是分析觀點。只有對題干作全面、準確的分析理解,才能準確地答題。②放回原文,查對正誤。特別是在時間、地點、官職,人物的行為、實效方面,應仔細查對原文的詞句,全面理解,綜合分析,兩者間的差別正是把握全文的關鍵所在。對似是而非處,要有借題解文的意識。比如本題,考生可以先到文中找到C項對應的內容,考生可以依據“呂安事件”“鐘會”等快速找到設題區域,在文章倒數第二段,從文中來看,選項把事件的先后順序弄反了。13.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的文言文翻譯能力。拿到句子之后,應先回歸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語,然后按照不同的句式進行調、換、刪,再采取對譯法,逐字進行翻譯。第一句中,“服”,佩服,欽佩;“相思”應為“思相”,想到他,“相”代指“他”,即嵇康;“輒”,就,往往;“友而善”,“友”,名詞意動,以為……友,把……當作友人;“善”,形容詞活用為動詞,與……交好。第二句中,“嵇康,臥龍也”,判斷句;“起”,使動,讓……騰起;“顧”,只是;“耳”,罷了。參考譯文:嵇康,譙郡铚人,嵇康很小的時候就失去了父親。嵇康有不一般的才華。在很大范圍內也沒有能與之相比的人。和魏朝的宗室之女結婚,官拜中散大夫。常常修行導養性情、服食丹藥(一類)的事情。彈琴詠詩,自得其樂。能與他進行心靈的對話的只有阮籍和山濤,參與到他們中間的有向秀、劉伶、阮咸、王戎,他們就是世人所稱的“竹林七賢”。嵇康曾采藥游山澤,遇到得志(得意,一說領會旨意,即游歷途中有所感悟;一說得志,使自己的意志得到滿足,即玩得太開心)的時候,便忘記了返回。游到汲郡的山里遇見了孫登。嵇康于是跟從他行動。孫登沉默不言,自己做自己的事。嵇康臨別要走,孫登說:“你性格剛烈而有才,難道能免禍嗎!”嵇康又遇到了王烈,一起進到山里。王烈曾經得到像軟糖一樣的石髓。馬上自己吃了一半,剩下一半給嵇康,(石髓)都凝結成石頭了。(王烈)又在石室中看到一卷白色的書。馬上叫嵇康去拿,(可是書)馬上又不見了。王烈于是嘆息道:“叔夜志向與情趣都不平常,卻總是不能遇上(成仙的契機)。(這真是)命運啊!”山濤將要不再作吏部郎了。舉薦嵇康來代替自己。嵇康卻寫信給山濤絕交,這封信(指《與山巨源絕交書》)被傳播后,(人們)知道他是不可以拘束委屈的。(嵇康)生性非常靈巧,喜歡打鐵。宅子中有一棵長得很茂盛的柳樹。于是繞著它挖了個水溝。每當到了夏天,(嵇康)就坐在它下面打鐵。東平呂安欽佩嵇康的高雅情致,每次一想到(他),往往讓人駕車不遠千里(來拜訪),嵇康把他當作朋友并和他很要好。后來,呂安被他哥誣告,被關在監獄里。供詞里讓嵇康來作證。于是把嵇康也抓起來了。嵇康生性說話做事小心謹慎,忽然被囚禁,就作了《幽憤詩》。起初,嵇康家境貧寒。曾經和向秀一起在大樹下打鐵,來補貼家用。穎川鐘會,是個出身高貴的公子。精明干練有才華善辯論,于是去拜訪(嵇康)。嵇康不以禮對待他,繼續打鐵不停下來。過了很久,鐘會要離開了。嵇康對他說:“(你)聽到什么消息跑來的?又看到什么東西離開了?”鐘會說:“聽到我所聽到的東西所以來了,看到了我所看到的東西所以走了。”鐘會因此對他懷恨在心。到這時(嵇康下獄時),(鐘會)對司馬昭說:“嵇康,是條盤踞著的龍,不能讓他騰起。你不用擔心天下(不在你的掌握中),只是嵇康必須顧慮罷了。”又趁機進讒言:“嵇康和呂安言論放肆,應當乘這個機會鏟除掉他們,來使風俗淳正。”司馬昭親昵聽信了鐘會的話,就把那兩人都殺了。嵇康即將在東市被處刑,三千個太學生請求讓嵇康作他們的老師,司馬昭沒答應。嵇康看了一下太陽的影子,要來了琴彈奏。說“以前袁準曾跟從我學習《廣陵散》,我老是吝惜保密不教他。廣陵散》從此斷絕了啊!”當時年僅四十。海內之士,沒有不痛惜的。文帝不久也醒悟后悔了。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共4題)7.下列各句中,表達得體的一句是()A.基于此,筆者不揣陋見,僅就管見所及,談一些個人的不成熟看法,懇請方家多多批評指正。B.首屆魯迅文學獎從數以千計的作品中,精選出6篇,《鎮長之死》忝列其中,表明陳世旭的小說創作繼續邁著堅實的步伐。C.“五保”老人劉盛蘭,高齡孤寡,殘年風燭,還能伸出蒼老的手,為貧困學子盡綿薄之力,何況是我們呢?D.朋友新居落成,美輪美奐,墻上裝裱過的名人書法、張大千的掛畫,更讓其蓬蓽生輝。參考答案:A【詳解】此題考查學生語言表達的得體、準確的能力。敬語指對聽話人表示尊敬的語言手段。使用敬語,是尊人與尊己相統一的重要手段。謙詞,就是表示謙虛的言辭。中國人喜歡謙遜,所以謙詞在人們日常交際和書信往來中是不可或缺的。B項,“忝列”謙辭,意思是有愧于排列在其中。《鎮長之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電動機在手持電動工具中的應用考核試卷
- 批發商如何拓展家用視聽設備市場考核試卷
- 南通師范高等專科學校《英語小說閱讀》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梧州學院《現代食品高新技術進展》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天津城建大學《太陽能熱利用技術》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山西醫科大學《藥物統計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伊春市美溪區2024-2025學年四下數學期末聯考試題含解析
- 江蘇省泰州市2025屆三年級數學第二學期期末調研模擬試題含解析
- 天津市河東區天鐵一中學2024-2025學年初三下學期七調考試物理試題含解析
- 山東省青島六校聯考2025年初三下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試題含解析
- 腹壁切口疝手術護理查房
- 委托設計框架合同協議
- 鄉村醫生藥品管理培訓
- 【浙江卷地理試題+答案】浙江省高考科目考試2025年4月紹興市適應性試卷(紹興二模)
- 2025年山東交運怡亞通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浙江省嘉興市2025屆高三下學期4月教學測試化學+答案
- 私人水源轉讓協議合同
- 汽車冷卻系統課件
- 防脫洗發水培訓課件
- 2025年河南省三門峽黃河明珠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北京市網球運動管理中心2024年下半年公開招聘工作人員筆試歷年典型考題及考點剖析附帶答案詳解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