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高考語文一輪復(fù)習(xí)高考古詩詞鑒賞7類意象及60試題詩句_第1頁
2024高考語文一輪復(fù)習(xí)高考古詩詞鑒賞7類意象及60試題詩句_第2頁
2024高考語文一輪復(fù)習(xí)高考古詩詞鑒賞7類意象及60試題詩句_第3頁
2024高考語文一輪復(fù)習(xí)高考古詩詞鑒賞7類意象及60試題詩句_第4頁
2024高考語文一輪復(fù)習(xí)高考古詩詞鑒賞7類意象及60試題詩句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fèi)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2024高考語文一輪復(fù)習(xí)?高考古詩詞鑒賞7類意象及60真題詩句

1.送別類意象(或表達(dá)依依不舍之情,或敘寫別后的思念)

簡析

它源于《詩經(jīng)?小雅?米微》“昔我往矣,___________o今我

來思,雨雪霏霏”,楊柳的依依之態(tài)和惜別的依依之情融合在一

(1)

起。“柳”與“留”諧音,古人在送別之時,往往折柳相送,以表

達(dá)依依惜別的深情,以至許多文人用它來傳達(dá)怨別、懷遠(yuǎn)等情

思。如柳永《雨霖鈴》中的“今宵酒醒何處?______________,

曉風(fēng)殘月”等。

古代路旁設(shè)有亭子,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餞別送行。如北周文學(xué)家

(2)庾信《哀江南賦》:“十里五里,長亭短亭。”謂十里一長亭,五

長里一短亭。“長亭”成為一個蘊(yùn)含著依依惜別之情的意象,在古

亭代送別詩詞中不斷出現(xiàn)。如柳永《雨霖鈴》中的“寒蟬凄

切,______________”等。

“南浦”多見于南方水路送別的詩詞中,成為送別詩詞中的常見

(3)

意象與屈原《九歌?河伯》中“與子交手兮東行,送美人兮南

浦”這一名句有很大關(guān)系。南朝文學(xué)家江淹作《別賦》:“春草

碧色,春水綠波,送君南浦,傷如之何”之后,“南浦”在送別詩

詞中明顯多了起來;到唐宋送別詩詞中出現(xiàn)得則更為普遍,如唐

代白居易《南浦別》中的“________________,西風(fēng)裊裊秋”

等。

酒除排解愁緒之外,還飽含著深深的祝福。將美酒和離情聯(lián)系在

一起的詩詞多不勝舉,如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中的

(4)

“______________,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中的“___________,別時茫茫江浸月”等,都是以酒抒寫別離

之情。

2.思鄉(xiāng)類意象(或表達(dá)對家鄉(xiāng)的思念,或表達(dá)對親人的牽掛)

簡析

一般來說,古詩中的月亮是思鄉(xiāng)的代名詞。如李白《靜夜

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1)

特別是蘇軾《水調(diào)歌頭》中“但愿人長

久,__________________",從良好的祝愿出發(fā),寫兄弟之情,意

境豁達(dá)開朗,意味深長,用深邃無底而又美妙無空的自然境界體

會人生。

(2)

鴻雁是大型候鳥,每年秋季奮力飛回故巢的景象,常常引起游子

思鄉(xiāng)懷親和羈旅傷感之情,因此古人常常借鴻雁抒情。如李清照

《一剪梅》中“______________,月滿西樓”,元代《西廂記》

中崔鶯鶯長亭送別時唱的“碧與天,黃花地,西風(fēng)

緊,______________。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情景相

生,其情不堪,成千古絕唱。

(3)典出《世說新語》。傳說晉朝的張翰當(dāng)時在洛陽做官,因見秋風(fēng)

前起,想到家鄉(xiāng)純菜羹和豌魚膾的美味,便毅然棄官歸鄉(xiāng),從此引出

了“前豌之思”這個表達(dá)思鄉(xiāng)之情的成語。后來文人以“純羹

豌豌膾”“前豌之思”借指思鄉(xiāng)之情。如辛棄疾《水龍吟登建

膾康賞心亭》:“_____________,盡西風(fēng),季鷹歸未?”

表達(dá)對親人的牽掛。月下?lián)v衣,風(fēng)送砧聲這種境界,不僅思婦傷

(4)情,也最易觸動游子的情懷,因此“搗衣”也是思鄉(xiāng)主題的傳統(tǒng)

搗意象之一。如李白《子夜吳歌(秋歌)》:“長安一片

衣月,____________o秋風(fēng)吹不盡,總是玉關(guān)情。何日平胡虜,良人

罷遠(yuǎn)征?”

鯉魚代指書信,這個典故出自漢樂府詩《飲馬長城窟行》:“客

⑸從遠(yuǎn)方來,遺我雙鯉魚。________,中有尺素書。”再就是古時

雙人們多以鯉魚形狀的函套藏書信,因此不少文人也在詩文中以鯉

鯉魚代指書信。如宋人趙令疇《蝶戀花》詞:“蝶去鶯飛無處問。

隔水高樓,望斷雙魚信。”

3.愁苦類意象(或表達(dá)憂愁、悲傷心情,或渲染凄冷、悲

涼氣氛)

名稱簡析

梧桐在中國古典詩歌中,是凄涼悲傷的象征。如李清照《聲聲

(1)慢》:______________,到黃昏、點點滴滴。”徐再思《[雙調(diào)]

梧桐水仙子?夜雨》“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色焦一點愁。二更歸

夢三更后。”

在詩文中常與孤獨(dú)憂愁特別是離情別緒相聯(lián)系。宋詞有李清照

(2)《添字丑奴兒?芭蕉》:“____________,陰滿中庭。陰滿中

色焦庭,葉葉心心,舒卷有余情。”把傷心、愁悶一股腦兒傾吐出

來。

水在我國古代詩歌里和綿綿的憂愁連在一起,多傳達(dá)人生苦

短、命運(yùn)無常的感傷與哀愁。如李白《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叔

(3)

云》:“_______________,舉杯消愁愁更愁。”李煜《浪淘沙

流水

令》:“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李煜《虞美人》:“問

君能有幾多愁?__________________。”

古詩詞中常常借助猿啼表達(dá)一種悲傷的感情。如北魏地理學(xué)

(4)家、散義家酈道元《水經(jīng)注》中漁者歌曰:"巴東二峽巫峽

猿猴長,__________________。”唐代杜甫《登

高》:“____________,渚清沙白鳥飛回。”趙嘏《憶山

陽》:“可憐時節(jié)堪歸去,花落猿啼又一年。”

古代神話中,蜀地的君主望帝,因被迫讓位給他的臣子,自己隱

⑸居山林,死后靈魂化為杜鵑鳥,暮春啼鳴,口中流血,具聲哀怨悲

杜鵑凄,動人肺腑,于是古詩中的杜鵑就成為凄涼、哀傷的象征。如

李白《蜀道難》:“________________,愁空山。”

(6)多傳達(dá)凄涼失落、倉匯沉郁之情。如唐代李商隱《樂游

斜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王維《使至塞上》:“大

陽、漠孤煙直,_____________。”宋代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懷

夕陽古》:“征帆去棹殘陽里,背西風(fēng),酒旗斜矗。”

烏鴉因形象不美,叫聲難聽,常用以描與市涼之景,表凄清之情;

也指小人、俗客、庸夫。如李白《烏夜啼》:“黃云城邊烏欲

棲,歸飛啞啞枝上啼。”張繼《楓橋夜

泊》:“______________,江楓漁火對愁眠。”李白《烏棲

曲》:“姑蘇臺上烏棲時,吳王宮里醉西施。”嚴(yán)維《丹陽送韋

(7)

參軍》:“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鴉飛盡水悠悠。”李尚隱《隋

烏鴉

宮》:“于今腐草尢瑩火,終古垂楊有暮鴉。”秦觀《滿庭

芳》:“斜陽外,寒鴉萬點,流水繞孤村。”馬致遠(yuǎn)《天凈

沙?秋思》:“_____________,小橋流水人家。”張可久

《[雙調(diào)]折桂令?九日》:“回首天涯,一抹斜陽,數(shù)點寒

鴉。”

4.抒懷類意象(或托物顯示高潔的品質(zhì),或抒發(fā)感慨)

名稱簡析

菊花一直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睞,有人稱贊它堅強(qiáng)的品格,有人欣

賞它清高的氣質(zhì)。屈原《離騷》:“朝飲木蘭之墜露

兮,________________。”詩人以飲露餐花寄托他那冰清玉

潔、超凡脫俗的品質(zhì)。東晉田園詩人陶淵明,寫了很多詠菊詩,

(1)

將菊花素雅、淡泊的形象與自己不同流俗的志趣十分自然地聯(lián)

菊花

系在一起,如“___________,悠然見南山”。宋人鄭思肖《寒

菊》中“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fēng)中”,宋人范成大《重

陽后菊花一首(具一)》中“寂寞樂籬濕露華,依前金鷹照泥

沙”等詩句,都借菊花來寄寓詩人的精神品質(zhì)。

梅花在嚴(yán)寒中最先開放,然后引出爛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

花傲雪、堅強(qiáng)、不屈不撓的品格,受到了古人的敬仰與贊頌。

宋人陳亮《梅花》:“一朵忽先變,百花皆后香。”詩人抓住梅

(2)花最先開放的特點,與出了不怕打擊挫折、敢為天下先的品質(zhì),

既是詠梅,也是詠自己。王安石《梅花》:“遙知不是雪,為有

暗香來”詩句既寫出了梅花的因風(fēng)布遠(yuǎn),又含蓄地表現(xiàn)了梅花

的純凈潔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藝術(shù)效果。陸游的著名詞作

《詠梅》:“___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借梅花來比喻

自己備受摧殘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元人王

冕《墨梅》:“不要人夸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也是以冰

清玉潔的梅花來與自己不愿同流合萬的品質(zhì),百淺而意深。

《論語?子罕》中說:“歲寒,_______________。”作者贊揚(yáng)

松柏的耐寒,來歌頌堅貞不屈的人格,形象鮮明,意境高遠(yuǎn),啟迪

了后世文人無盡的詩情畫意。三國人劉楨《贈從弟三首(其

二)》:“豈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詩人以此句勉勵堂弟要

(3)像松柏那樣堅貞,在任何情況下都要保持高潔的品質(zhì)。唐人李

松柏白《贈韋侍御黃裳二首(其一)》:“愿君學(xué)長松,慎勿作桃

李。”韋黃裳一向諂媚權(quán)貴,李白寫詩規(guī)勸他,希望他做一個正

直的人。唐人劉禹錫《將赴汝州,途出浚下,留辭李相公》詩中

的“后來富貴已凋落,歲寒松柏猶依然”,也以松柏來象征孤直

堅強(qiáng)的品格。

亭亭玉立,挺拔多姿,以其“經(jīng)霜雪而不凋,歷四時而常茂”的

品格,贏得古今詩人的喜愛和稱頌。張九齡的《和黃門盧侍御

詠竹》詩言簡意賅地贊美道:“高竹人相重,虛心世所知。”蘇

(4)

軾的《于潛僧綠筠軒》有詠竹名句:“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

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使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醫(yī)。”將

竹視為名士風(fēng)度的最高標(biāo)識。鄭板橋一生詠竹回竹,留卜了很

多詠竹佳句,如:“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

______________,任爾東西南北風(fēng)。”贊美了立于巖石之中的

翠竹堅定頑強(qiáng)、不屈不撓的風(fēng)骨和不畏逆境、蒸蒸日上的稟

性。

“黍離”常用來表示對國家昔盛今衰的痛惜傷感之情。典出

《詩經(jīng)?王風(fēng)?黍離》。舊說周平王東遷以后,周大夫經(jīng)過西

(5)周古都,悲嘆宮廷宗廟毀壞,長滿禾黍,就作了《黍離》這首詩

黍離寄托悲思。后世遂以“黍離之思”用作昔盛今衰等亡國之悲。

如姜夔《揚(yáng)州慢》中有:“予懷愴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

古代詩歌中,常以冰雪的晶瑩比喻心志的忠貞、品格的高尚;以

草木繁盛反襯荒涼,以抒發(fā)盛衰興亡的感慨。如王昌齡《芙蓉

樓送辛漸》:“洛陽親友如相問,________________。”以“冰

心在玉壺”比喻個人光明磊落的心性。再如張孝祥《念奴嬌》

(6)

中的名句:“應(yīng)念嶺表經(jīng)年,孤光自照,肝膽皆冰雪。”表明自

己的襟懷坦白和光明磊落。草木類的例子更多,如姜夔《揚(yáng)州

r=t?

慢》:“過春風(fēng)十里,________________。”春風(fēng)十里,十分繁

草木

華的揚(yáng)州路,如今長滿了青青芥麥,一片荒涼了。杜甫《蜀

相》:“__________________,隔葉黃鵬空好音。”一代賢相及

其業(yè)績都已消失,如今只有映綠石階的青草,年年自生春色(春

光枉自明媚),黃鵬白白發(fā)出這婉轉(zhuǎn)美妙的叫聲,詩人慨嘆往事

空茫,深表惋惜。

古人以為蟬餐風(fēng)飲露,是高潔的象征,常以蟬的高潔表現(xiàn)自己品

行的高潔。如駱賓王《在獄詠蟬》“無人信高潔”,李商隱

《蟬》“本以高難飽”“我亦舉家清”,王沂孫《齊天

樂?蟬》“甚獨(dú)抱清高,頓成凄楚”,虞世南《蟬》“居高聲自

(7)遠(yuǎn),非是藉秋風(fēng)”,他們都是用蟬喻指圖潔的人品。而寒蟬則是

蟬悲涼的同義詞。宋人柳永《雨霖鈴》開篇是

“________________,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還未直接描寫別

離,“凄凄慘慘戚戚”之感已充塞讀者心中,釀造了一種足以觸

動離愁別緒的氣氛。三國人曹植的“寒蟬鳴我側(cè)”(《贈白馬

王彪》)詩句也表達(dá)同樣的情思。

5.愛情類意象(用以表達(dá)愛戀、相思之情)

名稱簡析

傳說古代一位女子,因丈夫死在邊疆,哭于樹下而死,化為紅豆,

于是紅豆又稱“相思子”,常用以象征爰情或相思。如王維

⑴紅

《相思》:“紅豆生南國,春來發(fā)幾枝?_______________,此物

最相思。”詩人借生于南國的紅豆,抒發(fā)了對友人的眷念之

情。

⑵蓮與“憐”首同,所以古詩中有不少寫蓮的詩句,借以表達(dá)爰情。

如南朝樂府《西洲1曲》:“采連南塘秋,連花過人頭。低頭弄蓮

子,______________。”采用諧音雙關(guān)的修辭,表達(dá)了一個女子

對所愛男子的深長思念和愛情的純潔。

⑶連

連理枝,指根和枝交錯在一起的兩棵樹;比翼鳥,傳說中的一種

鳥,雌雄總在一起飛,古典詩歌里用來比喻恩愛夫妻。如白居易

枝、

的《長恨歌》:“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

比翼

____________,在地愿為連理枝。”

6.戰(zhàn)爭類意象(或表達(dá)對戰(zhàn)爭的厭惡,或表達(dá)對和平的向往)

簡析

《后漢書》載:班超家境貧寒,靠為官府抄寫文書來生活。他曾

(1)投筆感嘆,要效法傅介子、張騫立功邊境,取爵封侯,后來“投

投筆”就指棄文從武。如辛棄疾《水調(diào)歌頭》:“莫學(xué)班超投筆,

筆縱得封侯萬里,憔悴老邊州”又如王勃《滕王閣序》“無路請

纓,等終軍之弱冠;______________,慕宗意之長風(fēng)。”

(2)《南史?檀道濟(jì)傳》記載,檀道濟(jì)是南朝宋的大將,權(quán)力很大,受

長到君臣猜忌。后來宋文帝借機(jī)殺他時,檀道濟(jì)大怒道“乃壞汝萬

城里長城!”很顯然是指宋文帝殺害將領(lǐng),瓦解自己的軍隊。后來

就用“萬里長城”指守邊的將領(lǐng)。如陸游的《書

憤》:“________________,鏡中衰鬢已先斑。”

《漢書》載,樓蘭國王貪財,多次殺害前往西域的漢使。后來傅

(3)介子被派出使西域,計斬樓蘭王,為國立功。以后詩人就常用

樓“樓蘭”代指邊境之?dāng)常谩捌疲〝兀┨m”指建功立業(yè)。如王昌齡

《從軍行七首(其四)》:“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guān)。

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______________。”

指軍營。《史記?絳侯周勃世家》記載:漢文帝時,漢軍分扎霸

(4)上、棘門、細(xì)柳以備匈奴,柳營主將為周亞夫。周亞夫細(xì)柳軍營

柳紀(jì)律嚴(yán)明,軍容整齊,連文帝及隨從也得經(jīng)周亞夫許可才可入營,

營文帝極為贊賞周亞夫治軍有方。后代多以“柳營”稱紀(jì)律嚴(yán)明

的軍營。

漢武帝派年輕的近臣終車到南越勸說南越王朝。終車說:“請給

⑸一根長纓,我一定把南越王抓來。”后以其喻殺敵報國。岳飛

請《滿江紅?登黃鶴樓有感》:“嘆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請

纓纓提銳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又如王勃《滕王閣

序》:“________________,等終軍之弱冠。”

(6)唐代邊塞詩中經(jīng)常提到,如王之渙《涼州詞》:“羌笛何須怨楊

羌柳,春風(fēng)不度玉門關(guān)。”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軍

笛置酒飲歸客,______________。”范仲淹《漁家傲?秋

思》:“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

______________。”羌笛發(fā)出的凄切之音,常讓征夫愴然淚下。

7.閑適類意象(或表達(dá)清閑恬淡的心情,或表達(dá)對隱居生活

的向往)

簡析

陶淵明《五柳先生傳》載:“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后

(1)

來“五柳”就成了隱者的代稱。如王維《輕I川閑居贈裴秀才

迪》:“寒山轉(zhuǎn)蒼翠,秋水日潺潑……復(fù)值接輿

醉,______________。”

(2)陶淵明《飲酒(其五)》:“采菊樂籬下,悠然見南山。”后來多

東用“東籬”表現(xiàn)辭官歸隱后的田園生活或閑適的情致。如李清

籬照《醉花陰》:“______________,有暗香盈袖。”

(3)

陶淵明《歸去來兮辭》中有"_____________,松菊猶存”的句

子,后來“三徑”就用來指代隱士居住的地方。

【答案】1.(1)楊柳依依楊柳岸⑵對長亭晚⑶南浦凄凄別

(4)勸君更盡一杯酒醉不成歡慘將別

2.(1)千里共嬋娟(2)雁字回時北雁南飛(3)休說豌魚堪膾

⑷萬戶搗衣聲⑸呼兒烹鯉魚

3.⑴梧桐更兼細(xì)雨⑵窗前誰種芭蕉樹⑶抽刀斷水水更流

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⑷猿鳴三聲淚沾裳風(fēng)急天高猿嘯哀⑸

又聞子規(guī)啼夜月

(6)長河落日圓(7)月落烏啼霜滿天枯藤老樹昏鴉

4.⑴夕餐秋菊之落英采菊東籬下⑵零落成泥碾作塵⑶然

后知松柏之后凋也⑷千磨萬擊還堅勁⑸干巖老人以為有

《黍離》之悲也⑹一片冰心在玉壺盡荽麥青青映階碧草自

春色⑺寒蟬凄切

5.⑴愿君多采擷⑵蓮子清如水⑶在天愿作比翼鳥

6.⑴有懷投筆⑵塞上長城空自許⑶不破樓蘭終不還⑸

無路請纓

(6)胡琴琵琶與羌笛羌管悠悠霜滿地

7.⑴狂歌五柳前⑵東籬把酒黃昏后⑶三徑就荒

體現(xiàn)“山河之美”

1、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李白《獨(dú)坐敬亭山》

2、落木千山天遠(yuǎn)大,澄江一道月分明。——黃庭堅《登快

閣》

3、云來山更佳,云去山如畫。——張養(yǎng)浩《雁兒落兼得勝

令》

4、黃河遠(yuǎn)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王之渙《涼州詞

二首?其一》

5、卻有一峰忽然長,方知不動是真山。——楊萬里《曉行望

云山》

6、只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舉頭紅日近,回首白云低。一

一寇準(zhǔn)《詠華山》

7、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無心水自閑。——白居易《白云

泉》

8、明月凈松林,千峰同一色。——?dú)W陽修《自菩提步月歸廣

化寺》

9、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fēng)。——杜牧《江南春》

10、青楓江上秋帆遠(yuǎn),白帝城邊古木疏。——高適《送李少

府貶峽中王少府貶長沙

體現(xiàn)“獨(dú)處之美”

1、獨(dú)坐幽篁里,彈琴復(fù)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一

—王維《竹里館》

2、花開不并百花叢,獨(dú)立疏籬趣未窮。----鄭思肖《畫菊》

3、知君獨(dú)坐青軒下,此時結(jié)念同所懷。一一李白《早秋單父

南樓酬竇公衡》

4、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獨(dú)釣一江秋。——王士禎《題秋江

獨(dú)釣圖》

5、夜中不能寐,起坐彈鳴琴。——阮籍《詠懷八十二首?其

一》

6、溪柴火軟蠻氈暖,我與貍奴不出門。——陸游《十一月四

日風(fēng)雨大作二首》

7、待浮花、浪蕊都盡,伴君幽獨(dú)。——蘇軾《賀新郎?夏

景》

8、我行至商洛,幽獨(dú)訪神仙。一一李白《過四皓墓》

9、等閑老去年華促,只有江梅伴幽獨(dú)。——孫道絢《滴滴

金?梅》

10、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轉(zhuǎn)斜陽。殷勤昨夜三更雨,

又得浮生一日涼。一一蘇軾《鵬鴿天》

體現(xiàn)“四季之美”

1、春夏之交,草木際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蘇軾

《放鶴亭記》

2、春水滿四澤,夏云多奇峰。秋月?lián)P明暉,冬嶺秀孤松。一

一陶淵明《四時》

3、繁杏新荷春夏景,疏梅細(xì)菊秋冬約。——呂勝已《滿江

紅》

4、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fēng)冬有雪。無門慧開禪師

《春有百花秋有月》

5、春秋冬夏能無累,雪月風(fēng)花都一連。——邵雍《春天吟》

6、春夏暫為群木映,秋冬方見郁高林。一一天然《孤寂吟》

7、夏宜急雨,有瀑布聲;冬宜密雪,有碎玉聲。----王禹儲

《黃州新建小竹樓記》

8、草木春夏繁,天氣秋冬妍。——釋函是《莫厭貧十二首

其十》

9、春風(fēng)動春心,流目矚山林。山林多奇采,陽鳥吐清音。一

佚名《子夜四時歌》

10、春夏云霞色,秋冬霜雪柯。?顧璘《懷屏山小隱》

彰顯中文之美的句子

SOB

體現(xiàn)“村落之美”

1、荽花榆莢深村里,亦道春風(fēng)為我來。——白居易《春風(fēng)》

2、杏花時節(jié)雨紛紛。山繞孤村。水繞孤村。——劉仙倫《一

剪梅■唱到陽關(guān)第四聲》

3、草滿池塘水滿陂,山銜落日浸寒漪。——雷震《村晚》

4、棠梨葉落胭脂色,養(yǎng)麥花開白雪香。——王禹俑《村

行?馬穿山徑菊初黃》

5、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杜甫《江村》

6、釣罷歸來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司空曙《江村即

事》

7、水繞陂田竹繞籬,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