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行業政務數據共享交換方案TOC\o"1-2"\h\u8627第一章:引言 3164961.1編制目的 3320561.2編制依據 396211.3適用范圍 321331第二章:政務數據共享交換現狀分析 3196612.1現狀概述 3129802.2存在問題 415025第三章:政務數據共享交換需求分析 491043.1用戶需求 473263.1.1用戶群體劃分 4132903.1.2用戶需求具體分析 5200503.2業務需求 6264013.2.1數據資源整合 625113.2.2數據共享交換機制 6109843.2.3數據安全與隱私保護 6314573.2.4數據質量保障 617690第四章:政務數據共享交換體系架構 7317974.1總體架構 723064.2技術架構 712784第五章:政務數據共享交換平臺設計 8225455.1平臺功能設計 856635.1.1數據歸集功能 8207605.1.2數據管理功能 8280195.1.3數據共享功能 8272635.1.4數據交換功能 838865.1.5數據應用功能 8222955.1.6平臺監控與運維功能 83015.2平臺技術設計 8210985.2.1技術架構 9126475.2.2數據源層 963385.2.3數據集成層 982965.2.4數據管理層 9123535.2.5數據服務層 9113995.2.6應用層 950435.2.7技術選型 927625第六章:政務數據共享交換關鍵技術 1053846.1數據清洗與治理 10132066.1.1數據質量評估 10155166.1.2數據清洗 1072036.1.3數據治理 10214286.2數據安全與隱私保護 1063356.2.1數據加密 11316996.2.2訪問控制 1170836.2.3數據脫敏 114736.2.4數據審計 11233916.2.5安全傳輸 11212626.2.6法律法規遵循 119708第七章:政務數據共享交換標準規范 11275227.1數據質量標準 11236447.1.1數據真實性 1142037.1.2數據完整性 11159007.1.3數據一致性 12323527.1.4數據準確性 12114487.2數據接口規范 12129797.2.1接口設計原則 1247197.2.2接口類型 12287127.2.3接口協議 12108547.2.4接口參數 13253117.2.5接口異常處理 138074第八章:政務數據共享交換安全保障 1392708.1安全體系設計 13244128.1.1安全策略制定 1399478.1.2安全組織架構 13102988.1.3安全技術體系 1352388.1.4安全管理制度 14222498.2安全防護措施 14126838.2.1物理安全防護 14218628.2.2網絡安全防護 14167728.2.3數據安全防護 14238818.2.4安全監控與審計 1529708第九章:政務數據共享交換實施方案 1546749.1實施步驟 15281789.1.1需求分析 15239279.1.2系統設計 15215649.1.3技術選型與開發 15309189.1.4系統部署與測試 15106359.1.5培訓與推廣 15208029.1.6運維與優化 16113889.2項目管理與評估 16251839.2.1項目管理 16281499.2.2項目評估 1630627第十章:政務數據共享交換推進策略 163090010.1政策法規保障 162890010.2人才培養與交流 17第一章:引言1.1編制目的本方案旨在明確行業政務數據共享交換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目標要求及具體實施步驟,以促進政務數據資源的高效利用和政務服務的協同發展。通過構建政務數據共享交換體系,提升治理能力,增強公共服務水平,實現決策的科學化和精細化。1.2編制依據本方案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數據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政務信息系統資源共享和交換管理規定》等相關法律法規,以及國家關于政務數據資源共享和交換的方針政策,結合我國行業政務數據管理的實際情況進行編制。1.3適用范圍本方案適用于我國各級行業政務數據資源共享和交換的規劃、實施、管理和監督。具體包括但不限于部門間政務數據的共享、政務數據交換平臺的構建與運行、政務數據安全保護與隱私保護、政務數據共享交換的技術規范和標準等。各級部門應按照本方案的指導原則和要求,積極推進政務數據共享交換工作,不斷提升治理和服務能力。第二章:政務數據共享交換現狀分析2.1現狀概述我國政務數據共享交換工作自開展以來,已經取得了顯著的成果。各級逐漸認識到政務數據的重要性,紛紛出臺相關政策,推動政務數據資源的開放、共享與交換。當前,政務數據共享交換體系初步形成,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政策法規體系逐步完善。我國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法規,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數據安全法》、《政務信息系統資源共享與交換推進方案》等,為政務數據共享交換提供了法律依據和政策支持。(2)政務數據資源共享平臺建設。各級積極搭建政務數據資源共享平臺,推動部門之間的數據共享與交換。部分城市已實現政務數據資源共享平臺的上線運行,為部門提供數據查詢、等服務。(3)數據資源共享與交換機制逐步建立。各級逐步建立數據資源共享與交換機制,推動部門之間的數據共享與交換。例如,部分部門實現了數據資源共享目錄的編制和發布,明確了共享數據的內容、范圍、方式等。(4)政務數據應用取得初步成效。政務數據共享交換為部門提供了豐富的數據資源,推動了政務數據的廣泛應用。例如,在公共服務、社會管理、決策支持等領域,政務數據的應用取得了顯著成效。2.2存在問題盡管我國政務數據共享交換取得了顯著成果,但在實際工作中仍存在以下問題:(1)政務數據資源共享與交換意識不足。部分部門對政務數據共享交換的重要性認識不夠,缺乏主動共享數據的意識,導致數據資源共享與交換工作推進緩慢。(2)政務數據資源底數不清。部分部門對自身擁有的數據資源了解不全面,數據資源底數不清,給政務數據共享交換工作帶來困難。(3)政務數據質量參差不齊。由于數據采集、存儲、處理等環節存在不規范現象,政務數據質量參差不齊,影響了數據共享交換的效果。(4)政務數據共享交換機制不健全。政務數據共享交換機制尚不完善,部分部門之間存在數據壁壘,數據共享與交換渠道不暢。(5)數據安全與隱私保護問題突出。政務數據共享交換過程中,數據安全與個人隱私保護問題日益凸顯,需加強相關法律法規和技術手段的完善。(6)政務數據共享交換技術支撐不足。政務數據共享交換涉及多個技術環節,如數據清洗、數據轉換、數據接口等,目前我國政務數據共享交換技術支撐尚不充分。第三章:政務數據共享交換需求分析3.1用戶需求3.1.1用戶群體劃分政務數據共享交換的用戶群體主要包括部門、公共服務機構、企業和社會公眾。針對不同用戶群體,其需求具有以下特點:(1)部門:部門是政務數據共享交換的主要參與者,其需求主要包括提高工作效率、優化決策支持、加強部門間協作等。(2)公共服務機構:公共服務機構關注數據的實用性、時效性和準確性,需求主要集中在數據查詢、分析和服務提供等方面。(3)企業:企業用戶需求主要集中在獲取政策信息、市場動態、行業數據等,以支持企業決策和市場競爭力提升。(4)社會公眾:社會公眾對政務數據的需求主要集中在民生服務、教育、醫療、交通等領域,關注數據的透明度和可獲取性。3.1.2用戶需求具體分析(1)部門需求:(1)提高工作效率:政務數據共享交換平臺應提供便捷的數據查詢、檢索和功能,減少部門間重復勞動。(2)優化決策支持:平臺應具備數據挖掘、分析、可視化等功能,為部門提供決策依據。(3)加強部門間協作:平臺應實現部門間數據共享,促進信息流通,提高協作效率。(2)公共服務機構需求:(1)數據查詢:平臺應提供全面、準確、實時的數據查詢服務。(2)數據分析:平臺應具備數據挖掘、分析、可視化等功能,為公共服務機構提供數據支持。(3)服務提供:平臺應支持數據共享,助力公共服務機構提高服務質量。(3)企業需求:(1)政策信息獲取:平臺應提供及時、全面的政策信息,助力企業了解政策動態。(2)市場動態分析:平臺應提供市場數據,支持企業進行市場分析。(3)行業數據查詢:平臺應提供行業數據,支持企業了解行業現狀和發展趨勢。(4)社會公眾需求:(1)民生服務數據:平臺應提供與民生相關的數據,如教育、醫療、交通等,提高社會公眾的生活質量。(2)數據透明度:平臺應保證數據的真實性和準確性,提高數據透明度。(3)數據獲取便捷性:平臺應簡化數據獲取流程,提高社會公眾的數據獲取便利性。3.2業務需求3.2.1數據資源整合(1)數據資源梳理:對政務數據進行全面梳理,明確數據類型、來源、用途等。(2)數據資源整合:將分散的政務數據資源進行整合,構建統一的數據資源庫。(3)數據資源目錄:建立政務數據資源目錄,便于用戶快速查找和定位所需數據。3.2.2數據共享交換機制(1)數據共享原則:制定數據共享原則,明確數據共享的范圍、方式和條件。(2)數據共享協議:建立數據共享協議,規范數據共享過程中的權利、義務和責任。(3)數據交換流程:設計數據交換流程,保證數據交換的順暢和安全。3.2.3數據安全與隱私保護(1)數據安全策略:制定數據安全策略,保證數據在共享交換過程中的安全性。(2)數據隱私保護:對涉及個人隱私的數據進行加密、脫敏處理,保證個人信息安全。(3)數據審計與監控:建立數據審計與監控機制,對數據共享交換過程進行實時監控,防范風險。3.2.4數據質量保障(1)數據質量控制:對政務數據進行質量控制,保證數據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完整性。(2)數據校驗與清洗:對政務數據進行校驗和清洗,消除數據中的錯誤和冗余。(3)數據更新維護:建立數據更新維護機制,保證政務數據的時效性。第四章:政務數據共享交換體系架構4.1總體架構政務數據共享交換體系總體架構主要包括以下幾個層面:政策法規層面、管理層級層面、技術支撐層面、安全保障層面和運行維護層面。政策法規層面:制定政務數據共享交換的相關政策法規,明確政務數據共享交換的目標、任務、責任主體、共享范圍、共享方式等,為政務數據共享交換提供法律依據。管理層級層面:建立政務數據共享交換的管理體系,明確各級部門在政務數據共享交換中的職責和權限,保證政務數據共享交換工作的高效推進。技術支撐層面:構建政務數據共享交換的技術平臺,包括數據采集、數據存儲、數據處理、數據共享、數據交換等關鍵技術,為政務數據共享交換提供技術保障。安全保障層面:保證政務數據共享交換過程中的數據安全,采取身份認證、權限控制、數據加密、安全審計等措施,防止數據泄露、篡改等安全風險。運行維護層面:建立政務數據共享交換的運行維護機制,對政務數據共享交換平臺進行定期檢查、維護和升級,保證政務數據共享交換平臺的穩定運行。4.2技術架構政務數據共享交換技術架構主要包括以下幾個關鍵技術模塊:(1)數據采集模塊:負責從各個政務部門的數據源中抽取、轉換和加載數據,實現政務數據的統一采集。(2)數據存儲模塊:提供大數據存儲能力,支持結構化、半結構化和非結構化數據的存儲,滿足政務數據的海量存儲需求。(3)數據處理模塊:對采集到的政務數據進行清洗、轉換、整合等處理,提高數據質量,為數據共享交換提供基礎。(4)數據共享模塊:實現政務數據在不同部門、不同系統之間的共享,支持數據查詢、數據推送、數據訂閱等功能。(5)數據交換模塊:采用成熟的數據交換技術,實現政務數據在不同部門之間的交換,滿足政務數據跨部門、跨層級的交換需求。(6)數據安全模塊:保證政務數據在共享交換過程中的安全,采用身份認證、權限控制、數據加密、安全審計等技術,防止數據泄露、篡改等安全風險。(7)數據展示模塊:提供政務數據的可視化展示功能,支持數據報表、數據大屏等多種展示形式,方便部門決策和分析。(8)數據運維模塊:實現對政務數據共享交換平臺的運行維護,包括系統監控、故障處理、功能優化等功能,保證政務數據共享交換平臺的穩定運行。第五章:政務數據共享交換平臺設計5.1平臺功能設計5.1.1數據歸集功能政務數據共享交換平臺應具備數據歸集功能,能夠將各級部門產生的政務數據統一歸集至平臺,為數據共享交換提供基礎數據資源。數據歸集應包括數據采集、數據清洗、數據轉換等環節。5.1.2數據管理功能政務數據共享交換平臺應具備數據管理功能,包括數據目錄管理、數據權限管理、數據質量管理、數據安全管理和數據生命周期管理等方面。通過數據管理功能,保證數據的真實性、完整性、可用性和安全性。5.1.3數據共享功能政務數據共享交換平臺應實現數據共享功能,支持各級部門之間的數據共享需求。數據共享應遵循最小化、按需、安全的原則,保證數據的合理使用。5.1.4數據交換功能政務數據共享交換平臺應具備數據交換功能,支持各級部門之間的數據交換需求。數據交換應遵循統一的技術規范,保證數據交換的順利進行。5.1.5數據應用功能政務數據共享交換平臺應提供數據應用功能,支持部門基于平臺數據進行業務分析和決策支持。數據應用功能包括數據分析、數據挖掘、數據可視化等。5.1.6平臺監控與運維功能政務數據共享交換平臺應具備監控與運維功能,對平臺運行狀態、數據質量、數據安全等方面進行實時監控,保證平臺穩定、高效運行。5.2平臺技術設計5.2.1技術架構政務數據共享交換平臺采用分層技術架構,包括數據源層、數據集成層、數據管理層、數據服務層和應用層。各層次之間相互獨立,通過標準接口進行交互。5.2.2數據源層數據源層主要包括各級部門產生的政務數據,如業務系統數據、日志數據、文件數據等。數據源層負責為數據集成層提供原始數據。5.2.3數據集成層數據集成層負責將數據源層的原始數據進行清洗、轉換和加載,形成統一的數據格式。數據集成層采用ETL(Extract、Transform、Load)技術實現數據的抽取、轉換和加載。5.2.4數據管理層數據管理層負責對數據進行統一管理,包括數據目錄管理、數據權限管理、數據質量管理、數據安全管理和數據生命周期管理等功能。數據管理層采用數據庫管理系統(DBMS)實現數據的存儲和管理。5.2.5數據服務層數據服務層負責提供數據共享交換服務,包括數據查詢、數據檢索、數據推送等功能。數據服務層采用Web服務技術實現服務的封裝和發布。5.2.6應用層應用層主要包括政務數據共享交換平臺的各項功能模塊,如數據歸集、數據管理、數據共享、數據交換、數據應用等。應用層采用B/S(Browser/Server)架構,便于用戶通過瀏覽器訪問和使用平臺。5.2.7技術選型在平臺技術設計過程中,應充分考慮現有技術成熟度和未來發展需求,選擇具有良好功能、穩定性和可擴展性的技術。以下為部分技術選型:(1)數據庫管理系統:選擇Oracle、MySQL等成熟、穩定的數據庫管理系統。(2)數據集成工具:選擇Informatica、Talend等成熟的數據集成工具。(3)Web服務框架:選擇ApacheCXF、SpringMVC等成熟的Web服務框架。(4)前端開發框架:選擇Vue.js、React等前端開發框架。(5)服務器操作系統:選擇Linux操作系統,如RedHat、CentOS等。(6)服務器硬件:選擇功能穩定的服務器硬件,如IBM、HP等品牌。通過以上技術設計,政務數據共享交換平臺將具備高效、穩定的數據共享交換能力,為我國行業政務數據共享交換提供有力支持。第六章:政務數據共享交換關鍵技術6.1數據清洗與治理政務數據共享交換過程中,數據清洗與治理是關鍵的一環。其主要目標是對政務數據進行質量提升、標準化處理,保證數據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可用性。6.1.1數據質量評估在數據清洗與治理過程中,首先需要對政務數據進行質量評估。評估內容包括數據的完整性、一致性、準確性、時效性等。通過對數據質量進行評估,找出存在的問題,為后續的數據清洗與治理提供依據。6.1.2數據清洗數據清洗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去除重復數據:通過數據比對,刪除重復記錄,保證數據唯一性。(2)數據校驗:對數據進行校驗,糾正錯誤的數據,如非法字符、空值等。(3)數據標準化:對數據進行標準化處理,如統一數據格式、單位等。(4)數據歸一化:對數據進行歸一化處理,消除數據量綱和數量級的影響。6.1.3數據治理數據治理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數據質量管理:建立數據質量管理體系,保證數據質量持續提升。(2)數據字典:建立數據字典,對政務數據進行統一命名和定義,便于數據共享與交換。(3)數據目錄:編制數據目錄,明確政務數據的來源、用途、更新頻率等信息。(4)數據權限管理:建立數據權限管理體系,保證數據安全與合規使用。6.2數據安全與隱私保護政務數據共享交換過程中,數據安全與隱私保護。為保證數據在共享交換過程中的安全性,以下關鍵技術需重點關注:6.2.1數據加密對政務數據進行加密處理,防止數據在傳輸過程中被非法獲取。加密技術包括對稱加密、非對稱加密等,可根據實際需求選擇合適的加密算法。6.2.2訪問控制建立訪問控制機制,對政務數據共享交換的參與者進行身份驗證和權限控制,保證數據僅被授權用戶訪問。6.2.3數據脫敏對涉及個人隱私和敏感信息的政務數據進行脫敏處理,避免在共享交換過程中泄露敏感信息。脫敏技術包括數據掩碼、數據替換等。6.2.4數據審計建立數據審計機制,對政務數據共享交換過程中的操作進行記錄和監控,以便在發生數據泄露或濫用時進行追溯。6.2.5安全傳輸采用安全傳輸協議,如SSL/TLS等,保證數據在傳輸過程中的安全性。6.2.6法律法規遵循遵循相關法律法規,保證政務數據共享交換的合規性。如《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數據安全法》等。通過以上關鍵技術,可以有效地保障政務數據共享交換過程中的數據安全與隱私保護。第七章:政務數據共享交換標準規范7.1數據質量標準7.1.1數據真實性為保證政務數據的真實性,應遵循以下標準:(1)數據來源應當明確,保證數據的采集、存儲、傳輸和發布過程中不存在篡改、偽造等行為。(2)數據應當與實際業務場景相符,保證數據內容與業務需求相匹配。7.1.2數據完整性數據完整性要求如下:(1)數據采集過程中,應保證數據元素齊全,不遺漏關鍵信息。(2)數據存儲過程中,應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數據丟失、損壞。(3)數據傳輸過程中,應保證數據完整性,防止數據在傳輸過程中出現丟失、篡改等問題。7.1.3數據一致性數據一致性要求如下:(1)不同數據源之間的數據應保持一致,保證數據在多個系統中的表述一致。(2)數據更新過程中,應保證新舊數據之間的一致性,防止數據沖突。7.1.4數據準確性數據準確性要求如下:(1)數據采集、存儲、傳輸和發布過程中,應保證數據內容準確無誤。(2)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和展示時,應保證結果準確可靠。7.2數據接口規范7.2.1接口設計原則(1)兼容性:數據接口應具備良好的兼容性,支持不同系統、不同平臺之間的數據交換。(2)安全性:數據接口應具備較強的安全性,防止數據泄露、篡改等風險。(3)易用性:數據接口應具備易用性,方便開發人員快速接入和使用。(4)擴展性:數據接口應具備良好的擴展性,適應政務數據共享交換的發展需求。7.2.2接口類型(1)數據查詢接口:提供政務數據查詢功能,支持按條件查詢、分頁查詢等。(2)數據接口:支持政務數據的,包括文件、數據庫導入等。(3)數據接口:提供政務數據功能,支持文件、數據庫導出等。(4)數據交換接口:支持政務數據在不同系統、不同平臺之間的交換。7.2.3接口協議(1)HTTP/:采用HTTP/協議進行數據傳輸,保證數據安全。(2)RESTfulAPI:遵循RESTful設計原則,提供簡潔、易于理解的接口。(3)JSON:使用JSON格式進行數據交換,簡化數據解析和處理的復雜性。7.2.4接口參數(1)通用參數:包括請求頭、請求參數等,如API密鑰、時間戳、簽名等。(2)業務參數:根據具體業務需求,定義相關參數,如數據類型、查詢條件等。7.2.5接口異常處理(1)狀態碼:使用HTTP狀態碼表示接口調用結果,如200表示成功,400表示錯誤請求等。(2)錯誤信息:返回錯誤信息時,應包含錯誤碼、錯誤描述等,便于開發人員定位問題。(3)異常處理:對接口調用過程中可能出現的異常情況進行處理,保證系統穩定運行。第八章:政務數據共享交換安全保障8.1安全體系設計為保證政務數據共享交換的安全性,本方案提出了一套全面的安全體系設計。該體系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8.1.1安全策略制定根據國家相關法律法規、政策要求以及行業最佳實踐,制定政務數據共享交換的安全策略,明確數據安全保護的目標、范圍、責任、措施等,保證數據共享交換過程中各項安全措施的落實。8.1.2安全組織架構建立政務數據共享交換安全組織架構,明確各級部門的安全職責和權限,設立專門的數據安全管理部門,負責數據共享交換安全工作的規劃、實施、監督和檢查。8.1.3安全技術體系(1)數據加密:對共享交換的數據進行加密處理,保證數據在傳輸過程中不被竊取、篡改。(2)訪問控制:通過身份認證、權限控制等手段,保證合法用戶才能訪問共享數據。(3)安全審計:對政務數據共享交換過程中的操作進行實時監控,記錄日志,以便在發生安全事件時進行追溯和分析。(4)數據備份與恢復:定期對共享數據進行分析和備份,保證數據在遭受攻擊或故障時能夠快速恢復。8.1.4安全管理制度(1)安全培訓:定期組織安全培訓,提高政務數據共享交換相關人員的網絡安全意識。(2)安全檢查:定期對政務數據共享交換系統進行安全檢查,發覺安全隱患及時整改。(3)應急預案:制定政務數據共享交換應急預案,保證在發生安全事件時能夠快速響應和處理。8.2安全防護措施為保證政務數據共享交換的安全,以下防護措施將在實施過程中予以嚴格執行:8.2.1物理安全防護(1)設施保護:加強政務數據共享交換中心的物理安全防護,如設置監控、門禁系統等。(2)數據存儲安全:對存儲政務數據的硬件設備進行安全防護,如采用加密存儲、冗余存儲等手段。8.2.2網絡安全防護(1)防火墻:在政務數據共享交換系統中部署防火墻,對內外部網絡進行隔離,防止非法訪問。(2)入侵檢測:部署入侵檢測系統,實時監測政務數據共享交換系統的安全狀況,發覺異常行為及時報警。(3)安全漏洞修復:及時修復政務數據共享交換系統中的安全漏洞,降低系統被攻擊的風險。8.2.3數據安全防護(1)數據加密:對政務數據共享交換過程中的數據進行加密處理,防止數據被竊取、篡改。(2)訪問控制:通過身份認證、權限控制等手段,保證合法用戶才能訪問共享數據。(3)數據備份與恢復:定期對政務數據進行分析和備份,保證數據在遭受攻擊或故障時能夠快速恢復。8.2.4安全監控與審計(1)安全監控:對政務數據共享交換系統進行實時監控,發覺異常行為及時報警。(2)安全審計:對政務數據共享交換過程中的操作進行記錄和審計,以便在發生安全事件時進行追溯和分析。第九章:政務數據共享交換實施方案9.1實施步驟9.1.1需求分析組織專業團隊對政務數據共享交換的需求進行詳細分析,明確共享數據的范圍、類型、格式和質量要求。同時針對各部門的業務流程和數據管理現狀,確定數據共享交換的具體需求和目標。9.1.2系統設計基于需求分析的結果,設計政務數據共享交換系統。系統應具備以下功能:數據采集、數據清洗、數據轉換、數據存儲、數據查詢、數據共享、數據交換、數據監控等。同時保證系統的高效性、安全性和穩定性。9.1.3技術選型與開發根據系統設計要求,選擇合適的開發語言、數據庫、中間件等技術棧。在開發過程中,遵循軟件工程的相關規范,保證代碼質量。同時對系統進行模塊化設計,便于后期的維護和升級。9.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電商配送合作協議范本
- 珠寶首飾解除居間合同
- 簡易勞動合同:農民工合同范本
- 2024浙江省湖州藝術與設計學校工作人員招聘考試及答案
- 2024沈陽市孫進高級技工學校工作人員招聘考試及答案
- 2024湖北十堰職業技術(集團)學校工作人員招聘考試及答案
- 建筑工程材料供應合同協議書
- 生態修復森林撫育合作合同
- 企業管理體系貫標服務合同書
- 度建筑工程設計服務合同
- 2022統計執法資格考試題庫(含答案)
- 天然藥物研究的回顧與展望課件
- 通信線路工程施工技術規范(新)
- 很全的禮品qq群
- Unit15-The-necklace-reading-公開課一等獎課件-高中英語
- 《貝葉斯統計》課程教學大綱
- Q∕GDW 10202-2021 國家電網有限公司應急指揮中心建設規范
- 審計實施方案模板格式
- (高清版)民用建筑修繕工程施工標準JGJ_T 112-2019
- 工程測量報價單
- 學習解讀2022年《關于加快推進政務服務標準化規范化便利化的指導意見》實用PPT動態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