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講 戰爭與文化交鋒_第1頁
第63講 戰爭與文化交鋒_第2頁
第63講 戰爭與文化交鋒_第3頁
第63講 戰爭與文化交鋒_第4頁
第63講 戰爭與文化交鋒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63講戰爭與文化交鋒一、選擇題1.(2023·福建寧德·校考一模)埃及國王阿瑪西斯(公元前570年—公元前526年)在位時期,曾在埃及北部三角洲地區為境內的希臘人創建了一個聚居地——瑙克拉提斯城,以此將希臘人與埃及人隔離開來。此舉旨在(

)DA.取得歐洲文化控制權

B.抵制希臘的殖民侵擾C.捍衛國王的至高權威

D.有限地接受外來文化2.(2023春·高二課前預習)蒙古西征時,許多漢族醫生被帶到中亞、西亞和歐洲,他們將中國的醫術西傳。不少高明的色目人醫師,也隨蒙古汗、王公東來,通過他們,阿拉伯地區各種醫學要籍流傳到東亞。由此可見,蒙古西征(

)DA.引發了大規模民族遷徙

B.增進了中歐友好關系C.促進了地域間思想解放

D.推動了中外文化交流3.(2023春·高二課時練習)有學者指出,亞歷山大在征服地區建立許多新城市,這些城市雖然是東征中的軍事據點,但也是希臘人經濟活動的中心。緊隨亞歷山大而來的人帶著希臘先進的政治、經濟、文化和藝術入駐新城市,影響著東方民族。據此可知,亞歷山大東征(

)CA.導致征服地區社會制度落后

B.充分證明古希臘制度的優越性C.客觀上推動古代文明的交流

D.成為古代文明傳播的主要方式D5.(2023春·高二課時練習)在蒙古金帳汗國對俄羅斯統治期間,弗拉基米爾主教塞拉皮昂在一次傳教中說:“難道說我們的土地沒有被侵占?我們的妻子兒女沒有被抓去當俘虜?……我們的尊嚴掃地,財富、勞動、土地全都成了異族的財產。我們恥辱地為鄰國效勞,成為敵人嘲笑的對象。”據此可推知,蒙古的對外征服(

)AA.激發了當地民眾的反抗情緒

B.直接導致了俄羅斯勢力衰落C.引起了歐洲國家的強烈不滿

D.改變了落后地區的文化面貌6.(2023春·黑龍江牡丹江·高二牡丹江市第二高級中學校考階段練習)越南學者阮長祚在《應急八條》中寫道:“如果不是帝國主義的侵略,如果沒有拉丁化拼音文字的出現,(我們)一定能夠通過不斷的更新改進,使喃字漸臻于成熟。”這反映出當時(

)CA.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的危害

B.歐洲文化有利于喃字成熟C.越南本土文化被外力破壞

D.越南文字具有糅合性特點7.(2023春·江蘇連云港·高二校考階段練習)哥倫比亞作家馬爾克斯曾這樣描述拉美文化:“加勒比的歷史充滿了魔幻的色彩。這種魔幻現實色彩是黑奴從他們的非洲老家帶來的,但也是瑞典的、荷蘭的、英國的海盜們帶來的。在加勒比地區集中了各色人等和各種截然不同的事物。這在世界其他地區是見不到的。”馬爾克斯意在強調近現代拉美文化(

)AA.具有多元性和獨特性

B.已丟失印第安文化元素C.移植了殖民者的風俗

D.促進了不同種族的交融8.(2023春·高二課前預習)梁啟超曾表示:“當十八世紀之末年,拿破侖蹂躪意大利,其時意大利已支離滅裂,分為十五小國。拿破侖鐵鞭一擊,合而為三,置之法政府督治之下。雖然,意大利此后之獨立,實拿破侖之賜也。拿破侖實意大利之第一恩人也。”這一觀點(

)CA.認為拿破侖實質促成了歐洲聯合

B.對拿破侖戰爭影響做出全面評價C.強調拿破侖推動了民族主義發展

D.弱化了拿破侖對外戰爭的破壞性9.(2023春·浙江杭州·高二學軍中學校考階段練習)有人評價拿破侖戰爭“不是想在許多野心強國之中爭得杰出的地位,也不是為了爭奪領土或獲得暫時的政治優勢,而是一場決定貴族制度還是民主制度占支配地位,平等還是特權作為歐洲文明的原則的殊死斗爭”。該言論旨在說明拿破侖戰爭(

)AA.重構歐洲的政治文化

B.確立法國歐洲霸主地位C.使歐洲文化呈現多樣

D.推動歐洲民族國家產生10.(2023春·高二課前預習)二戰后,埃及、肯尼亞、坦桑尼亞等國雖使用英語或法語,但都規定以本土語言為官方語言;新加坡、韓國等有著儒家文化背景的國家,重視發揚寬容和諧、吃苦耐勞和社會為先等精神,同時也注意吸收西方文化精華。這些現象說明二戰后(

)BA.西方國家的優勢地位得到加強

B.全球化和多樣性的協調統一C.第三世界崛起改變了世界格局

D.全球化促使各國文化同質化11.(2023春·廣東云浮·高二羅定實驗中學校考階段練習)芯片是制造業的核心技術。1985年,日本半導體市場占有率首次超過美國,美國因此對日本發動“芯片戰”,以破壞日本的半導體產業。2020年,隨著華為高端芯片占據領先位置,美國同樣也對華為的高端芯片發起制裁,致使華為陷入芯片危機。美國頻頻發動“芯片戰爭”說明(

)DA.資本主義國家的關系惡化

B.信息技術發展具有兩面性C.芯片成為現代科技的核心

D.世界經濟新秩序亟待建立12.(2023春·高二課時練習)《國外文化全球化研究述評》中談到,未來全球的沖突主要是文明的沖突……各文明根本的文化差別,世界變小后人與人交互頻繁,不同文化特色的互動增加激發了文化差別感覺和敵意,西方經濟霸權地位影響下的文化模仿與歸根,文化發展的排他性和獨立性,這導致20世紀以來沖突避無可避。據此對“20世紀以來沖突避無可避”的原因分析中,不正確的是(

)DA.不同文明的沖突

B.西方霸權主義

C.文化的排他性

D.文化的全球化二、非選擇題13.(2023春·山西晉中·高二校考階段練習)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清之際,西方傳教士來到中國,他們以學術作為傳教的先導,帶來了迥異于中國傳統文化的新的科學和哲學思想。一些進步知識分子被西方學術所吸引,渴望得到擺脫社會危機的啟示。統治階級中的某些人也企圖通過學習西方的科學技術,維護皇權和大一統。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明末的徐光啟和清初的康熙皇帝。這些活動影響和啟發了明清之際的啟蒙思想家,促進了中國學術思想由古代向近代的轉變。

——摘編自吳乃華《明清之際的西學東漸》

材料二

1840年的鴉片戰爭,古老中國的國門被西方列強的堅船利炮強行打開,中國人被迫感悟到這樣一個不容回避的事實:落后就要挨打。“師夷之長技以制夷”代表了一批先進的中國人的呼聲,為此了解西方,走向世界,成為中國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西學輸入,或由政府規劃,或出個人胸臆,盡管他們終極目標各有不同,但從中國實際出發,比較中西異同,引進西學改造中國的操作原則卻有相通之處。中國社會的變動曲線,也就成了西學東漸的主線。

——摘編自熊月之《晚清西學東漸史概論》(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明末清初西學東漸得以形成的原因。[答案]

原因:歐洲傳教士借科學傳教;中國士大夫積極主動學習西學;統治者起到了引導、示范作用。(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