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發展史-中國醫學史_第1頁
醫學發展史-中國醫學史_第2頁
醫學發展史-中國醫學史_第3頁
醫學發展史-中國醫學史_第4頁
醫學發展史-中國醫學史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醫的名稱與別稱精品PPT演講者中國傳統醫學“中醫”名稱淵源“中醫”兩字相連最早出自班固《漢書》:“有病不治,常得中醫。”——生病不去治療,結果亦看過中等水平醫生。(漢人醫學,漢方)幾千年來,以漢族為主的中國人一直把自己民族祖傳醫術和天然藥物稱為“醫”“藥”。明清以降,西醫隨傳教士來華,影響漸盛,北洋政府妄圖廢止中醫,1912,1929,1946三次遭廢止提案。此間,因與西醫對比,被稱為“國醫”“舊醫”。1936,國民黨政府制定《中醫條例》正式法定”中醫”名詞,專指中國漢族傳統醫學。新中國后,“中醫”名稱得到廣泛使用和認可。(1)“歧黃”這個名字來源于《黃帝內經》。因其是黃帝與歧伯討論醫學的專著,便稱《黃帝內經》為歧黃之術。自然,歧黃也就成了中醫的別名。“中醫”的別稱(2)“青囊”現在知此名字并使用者甚少。它的來源與三國時期的名醫華佗有關。據說,華佗被殺前,為報一獄吏酒肉侍奉之恩,曾將所用醫書裝滿一青囊送與他。華佗死后,獄吏亦行醫,使華佗的部分醫術流傳下來,據此,后人稱中醫為青囊。(3)杏林這個名字的起始,也與三國有關。有資料介紹,三國時吳國有位名醫叫董奉,他一度在江西廬山隱居。附近百姓聞名求醫,但董奉從不收取錢財,只求輕癥被治愈者種一棵杏樹,大病重病被治愈者種五棵杏樹。數年后,董奉門前杏樹成林,一望無際。從此,人們便喚醫為杏林。(4)“懸壺”傳說河南汝南的費長房在街上看到一賣藥老者的竿桿上掛一葫蘆,奇怪的是,天黑散街后,老者就跳入那葫蘆中。為弄清底細,費長房以酒款待,老者后來約他同入葫蘆中,只見玉堂儼麗,甘肴旨酒。費長房即拜老者為師,學修仙之道。數載后,他術精業成,辭師出山,又得壺翁傳贈的治病鞭鬼之竹杖,從此懸壺行醫。從那時起,醫生腰間掛的和診所前懸的葫蘆,便成了中醫的標志。中國醫學發展史精品PPT演講者01PART

中醫發展史添加標題添加標題添加標題中國傳統醫學“中醫”名稱歷史幾千年來,以漢族為主的中國人一直把自己民族祖傳醫術和天然藥物稱為“醫”“藥”。“中醫”這個名詞真正出現得到鴉片戰爭前后。東印度公司的西醫為區別中西醫給中國醫學起名中醫。“中醫”兩字相連最早出自班固《漢書》:“有病不治,常得中醫。”——生病不去治療,結果亦看過中等水平醫生。(漢人醫學,漢方)中醫的別稱(1)“歧黃”這個名字來源于《黃帝內經》。因其是黃帝與歧伯討論醫學的專著,便稱《黃帝內經》為歧黃之術。自然,歧黃也就成了中醫的別名。(2)“青囊”現在知此名字并使用者甚少。它的來源與三國時期的名醫華佗有關。據說,華佗被殺前,為報一獄吏酒肉侍奉之恩,曾將所用醫書裝滿一青囊送與他。華佗死后,獄吏亦行醫,使華佗的部分醫術流傳下來,據此,后人稱中醫為青囊。(3)杏林這個名字的起始,也與三國有關。有資料介紹,三國時吳國有位名醫叫董奉,他一度在江西廬山隱居。附近百姓聞名求醫,但董奉從不收取錢財,只求輕癥被治愈者種一棵杏樹,大病重病被治愈者種五棵杏樹。數年后,董奉門前杏樹成林,一望無際。從此,人們便喚醫為杏林。(4)“懸壺”傳說河南汝南的費長房在街上看到一賣藥老者的竿桿上掛一葫蘆,奇怪的是,天黑散街后,老者就跳入那葫蘆中。為弄清底細,費長房以酒款待,老者后來約他同入葫蘆中,只見玉堂儼麗,甘肴旨酒。費長房即拜老者為師,學修仙之道。數載后,他術精業成,辭師出山,又得壺翁傳贈的治病鞭鬼之竹杖,從此懸壺行醫。從那時起,醫生腰間掛的和診所前懸的葫蘆,便成了中醫的標志。明清以降,西醫隨傳教士來華,影響漸盛,北洋政府妄圖廢止中醫,1912,1929,1946三次遭廢止提案。此間,因與西醫對比,被稱為“國醫”“舊醫”。1936,國民黨政府制定《中醫條例》正式法定”中醫”名詞,專指中國漢族傳統醫學。新中國后,“中醫”名稱得到廣泛使用和認可。遠古(前5000)發現動植物可解除病痛炎帝,神農氏嘗百草,藥食同源(前2070-前1600)發明湯液夏-商西周(前1046-前771)食醫、疾醫、瘍醫、獸醫分工中醫發展脈絡春秋戰國秦漢(前770-前221)扁鵲提出“望、聞、問、切”四診法(前221-公元220)《黃帝內經》,提出“治未病”和疾病治療原則及方法,確立中醫思維模式,形成中醫藥理論體系框架東漢(25-220)《傷寒雜病論》外感熱病診治原則和方法;

《神農本草經》建立了中藥學理論體系華佗創制了麻醉劑“麻沸散”,開創了麻醉藥用于外科手術的先河西晉(265-317)《針灸甲乙經》論述了有關臟腑、經絡等理論,初步形成了經絡、針灸理論。唐代明代(618-907)孫思邈提出“大醫精誠”——中醫藥文化的核心價值理念(1368-1644)《本草綱目》,世界首部藥用植物科學分類巨著。清代(1644-1911)葉天士的《溫熱論》,提出防治溫疫(傳染病)的理論和實踐體系。炎帝,神農大帝神農氏種五谷,嘗百草,農業始祖,藥之始祖,/item/%E4%B8%89%E7%9A%87%E4%BA%94%E5%B8%9D/138427/item/%E4%B8%89%E7%9A%87%E4%BA%94%E5%B8%9D/138427炎帝黃帝黃帝/item/%E7%82%8E%E5%B8%9D/17732昔在黃帝,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徇齊,長而敦敏,成而登天。《黃帝內經》分《靈樞》、《素問》兩部分,是中國最早的醫學典籍,傳統醫學四大經典著作之一。岐伯為黃帝之臣,之師,《素問》為黃帝問岐伯答的問答錄。“岐黃之術”“昔者岐伯以授黃帝,黃帝歷九師以授伊尹……歷經湯、太公、文王、醫和,秦越人始成章句,以授華佗。”后人將其置于黃帝之前,稱中醫為“岐黃之術”黃帝扁鵲(公元前407—前310年)扁鵲見蔡桓公“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將深。”

精于內、外、婦、兒、五官等科,應用砭刺、針灸、按摩、湯液、熱熨等法治療疾病,被尊為醫祖。著有《扁鵲內經》、《扁鵲外經》,均失傳。奠定了祖國傳統醫學診斷法的基礎。華佗(145-208)華佗首創用全身麻醉法施行外科手術,被后世尊之為“外科鼻祖”。中國古代醫療體育的創始人之一。為年老體弱者編排了一套模仿猿、鹿、熊、虎等五種禽獸姿態的健身操——“五禽戲”。所著《青囊書》,失傳。張仲景東漢醫學家“醫圣,經方大師”著《傷寒雜病論》“方書之祖”確立的“辨證論治”原則,是中醫臨床基本原則及靈魂分《傷寒論》《金匱要略》2本唐代醫藥學家、道士,“藥王”581年起,隱居陜西終南山著《千金要方》《唐新本草》踐行“大醫精誠”的醫德規范孫思邈享年爭議未決,眾說不一,101(120/125/141/165)歲孫思邈李時珍李時珍(1518-1593)明代杰出醫藥學家,”藥圣“,瀕湖山人著《奇經八脈考》《瀕湖脈學》,用27年完成192萬字《本草綱目》,內含1897種藥物,雖為中藥學專著,但涉及范圍廣泛,對植物學、動物學、礦物學、物理學、化學、農學等內容亦有很多記載。達爾文在其著作中亦多次引用本書的資料,并稱之為“古代中國百科全書”。中醫重要典籍無名岐伯,黃帝皇甫謐張仲景李時珍孫思邈《黃帝內經》十大名句志閑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形勞而不倦,氣從以順,各從其欲,皆得所愿。

嗜欲不能勞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

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

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

岐伯《黃帝內經》十大名句陽生陰長;陽殺陰藏

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晝安,夕加夜甚

逆其根則伐其本,壞其真矣。

氣相得則和,不相得則病。

春夏養陽,秋冬養陰

逆于生樂,起居無節,故半百而衰也。

01PART

西醫發展史添加標題添加標題添加標題古希臘古希臘神話中太陽神-阿波羅兒子,阿斯克勒庇俄斯是神醫,通常手持一根權杖,上有一條蛇,后權杖成西醫學標志。希波克拉底(前460-370),提出人由血液、

粘液、黃膽液、黑膽液四種體液組成

16世紀哈維發現血液循環西醫發展脈絡17世紀

蓋倫(129-199)生命來源于“氣”,血液從心臟出發至全身,無限量,放血療法。虎克發明顯微鏡18世紀建立了病理解剖學,為研究疾病的生物學原因開辟了道路,此外,牛痘接種的發明,公共衛生和社會醫學開始建立巴斯德證明發酵及傳染病由微生物引起,科赫發現霍亂弧菌、結核桿菌及炭疽桿菌.一些植物藥的有效成分被提取出來,19世紀末合成阿斯匹林。南丁格爾于1860年創立護士學校西醫發展脈絡發明聽診器;血壓計、體溫計、體腔鏡19世紀聽診器發明之前中西醫都是利用望聞問切的方法來給病人看病希波克拉底提出“體液學說”,解剖人體。至理名言,如“人生矩促,技藝長存”“機遇誠難得,試驗有風險,決斷更可貴”“暴食傷身”“無故困倦是疾病的前兆”“簡陋而可口的飲食比精美但不可口的更有益”“寄希望于自然”重要人物與貢獻希波克拉底誓言-醫務人員道德規范《日內瓦宣言》“我要遵守誓約,矢忠不渝。對傳授我醫術的老師,我要像父母一樣敬重。對我的兒子、老師的兒子以及我的門徒,我要悉心傳授醫學知識。我要竭盡全力,采取我認為有利于病人的醫療措施,不能給病人帶來痛苦與危害。我不把毒藥給任何人,也決不授意別人使用它。我要清清白白地行醫和生活。無論進入誰家,只是為了治病,不為所欲為,不接受賄賂,不勾引異性。對看到或聽到不應外傳的私生活,我決不泄露。”哈維他發現了血液循環的規律,奠定了近代生理科學發展的基礎,標志著新的生命科學的開始,屬于發端于16世紀的科學革命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著有:《心血運動論》《論動物的生殖》貝格曼(1836~1907)采用熱壓消毒器進行消毒,外科才真正進入了無菌手術的時代。法國醫生拉埃內克1816年發明聽診器。巴斯德1856年至1860年,開創微生物學,發明巴氏消毒法,研制出雞霍亂疫苗、狂犬病疫苗等多種疫苗弗洛伊德(1856~1939)創“精神分析”學說埃爾利希(1854~1915)開創了化學療法的先聲。多馬克(1895~1964)研制成磺胺藥。弗萊明(1881~1955)發現青霉素。醫學模式轉變:生物醫學模式-僅從生物學角度來考慮健康和疾病。1977,美國醫學家G.L.恩格爾提出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