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有關文言文教案4篇文言文教案篇1
一、導入新課:
古往今來,人們對讀書的看法各不相同。唐朝詩人杜甫認為“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強調了讀書與寫作的密切關系;英國作家培根認為:“讀書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長才”,強調了讀書的好處很多。那么,清朝文學家袁枚對讀書的看法又是怎么的呢?今天,讓我們繼續走進他的文章《黃生借書說》,和他一起探討有關讀書的問題。
二、復習檢查(投影)
溫故而知新
1、解釋句中劃線的詞:
(1)汗牛塞屋(2)惴惴焉摩玩之不已。
(3)必高束焉,庋藏焉。(4)家貧難致
(5)歸而形諸夢。(6)故有所覽輒省記。
(7)而少時之歲月為可惜也。
(8)惟予之公書與張氏之吝書若不相類。
2、說出劃線詞的古今義:
(1)其他祖父積、子孫棄者無論焉。
(2)非夫人之物而強假焉。
3、多義詞:
然:然天子讀書者有幾?非獨書為然,天下物皆然。
然則予固不幸而遇張乎?有地洼然而方以長。
4、指出文言句式并翻譯:
(1)書非借不能讀也。
(2)若業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
(3)為一說,使與書俱。
5、翻譯句子,并體會語句表達的語氣:
(1)子不聞藏書者乎?
(2)然富貴人讀書者有幾?
(3)非獨書為然,天下物皆然。
(4)然后嘆借者之用心專,而少時之歲月為可惜也。
三、研讀課文:
上節課,我們對課文進行了朗讀、翻譯,下面請同學進一步朗讀課文,思考下列問題:(投影)
1、本文的觀點是什么?
2、結合課文內容具體說說作者采用了哪些論證方法來論證觀點的?
3、這些論證方法的作用是什么?
探討1、(板書)論點:書非借不能讀也
探討2、舉例論證:天子之書——七略四庫
(投影)富貴家之書——汗牛塞屋有書而不讀
其他——祖父積、子孫棄
(作者提出觀點后,接著以“子不聞……”一句設問,引出例證,這些例證有何作用?生回答)(從反面論證了觀點)
(有書而不讀,依次類推,世上其他事物又如何呢?“非獨書……”一句由書過度到“天下物”,寫“天下物”時運用了什么論證方法?生回答)
(投影)書→天下物:物非己有:慮人逼取、摩玩不已不同心態
物為己有:心安理得、束之高擱
(以上由書及物都是從別人說起,接著由人及己,由一般到具體,以現身說法論證自己的觀點,那么他通籍前后對書的態度有什么不同呢?運用什么論證方法?生答)
(投影)自己通籍前:家貧難致有所覽輒省記——勤奮
后:俸去書來素蟫灰絲時蒙卷軸——懶惰
(第四段通過哪些對比,勸勉黃生認真讀書?生答)
(投影)借書:“予之公書”與“張氏吝書”提出希望
“予不幸”與“生幸”讀書必速、歸書必速
(這些對比論證有什么作用?)
小結:根據板書進行總結,作者由書及物、由人及己,運用了舉例論證、對比論證的方法有力地證明了“書非借不能讀也”這一觀點,勸勉黃生珍惜擁有的學習條件,勤奮讀書。
四、拓展:
1、本文的觀點是“書非借不能讀也”,這是不是說作者反對買書、藏書,必須借書才能認真閱讀呢?
小結:藏書而能讀書的不乏其人,作者的本意是勸勉人們不要因為條件不利而卻步不前,只要有志氣,有決心,不利條件反而可以催人奮進,取得成績;另一方面也提醒人們不要因為條件優越而貪圖享樂,不思進取,而要珍惜時間,珍惜擁有的學習條件。
(投影)2、積累讀書名言
(1)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2)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3)讀書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4)一日無書,百事荒廢。——陳壽
(5)我撲在書上,就像饑餓的人撲在面包上。——高爾基
(6)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陸游
(7)讀一切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笛卡兒
(8)理想的書籍是智慧的銅匙。——列夫托爾斯泰
(9)書籍是造就靈魂的工具。——雨果
(10)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莎士比亞
(11)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
(12)人的影響短暫而微弱,書的影響則廣泛而深遠。——普希金
(13)貪者因書而富,富者因書而貴。——王安石
(14)好書不厭讀百回,熟讀課思子自知。——蘇軾
五、小結:
同學們,現在和過去不同。過去許多人想讀書而得不到,現在我們的物質條件都很優越,大小書店里各種各樣的圖書真是琳瑯滿目,咱們可以利用星期天、節假日到書店逛一逛,相信這里的書籍一定會填補你精神世界的空虛。在此,我衷心地希望同學們趁著青春年華,珍惜擁有的讀書條件,多讀書,讀好書!
六、作業設置:(任選一題)
1、積累有關讀書的名言和事例,制成讀書卡片。
2、以“談讀書”為話題,結合自己的讀書經歷,運用舉例論證、對比論證等方法寫一個議論片斷。
文言文教案篇2
教學目的:
研讀現代漢語語法從而了解古代漢語語法。
教學設想:
學生在初中階段語法知識相當薄弱,有必要詳細講述,使他們迅速理解文言文語言現象。選取初中文言課文的句子,通過學習舊知獲得新知,溫故知新。
一課時
教學內容:
現代漢語的詞法和句法。
教學過程:
一、導語。
任何語言的表達都有一定習慣,后人總結規律,便形成語法。文言中所謂的詞類活用和特殊句式是相對于翻譯成的現代漢語而言。
二、查《現代漢語詞典》,明確概念。頁碼如下:
名詞886動詞301形容詞141數詞1176量詞792代詞240
副詞397介詞650連詞782助詞1644嘆詞1225主語1643
謂語1316賓語87定語298狀語1656補語101
三、用句子成分分析法分析下面的句子:
年少的我一直做著美麗的夢
明確:
1、單句成分位置關系
主狀謂賓
主語在謂語之前
狀語在謂語之前
賓語在謂語之后
定語在主語或賓語之前。
2、各個句子成分由什么詞充當
主語:名詞,代詞,名詞性短語。
謂語:動詞,形容詞
賓語:名詞,代詞,名詞性短語。
狀語:副詞,介賓短語
四、短語:
大于詞,小于句。任何句子不加標點即為短語。
A名詞短語:以名詞為主體、中心,整體上具有名詞性,語法作用大致與名詞相同。可作主語賓語。
1、并列關系
用“和、跟、同、與、及、以及、或”連接
例如:工人農民城市和鄉村、
2、偏正關系
名詞和定語組成,修飾語+中心語。定語是修飾語,名詞叫中心語。
例如:壯麗山河
3、方位短語(上下左右中東西南北前后)
例如:黑板上
4、“的”字短語
例如:吃的、喝的、我們班的
5、復指短語
例如:司機老王
B動詞短語:能充當任何成分。
1、并列式
例如:調查研究
2、偏正式(狀語+動詞)
例如:立即動身
3、動賓式:
例如:挖地道
4、動補式
例如:變得更美麗
5、連動式
例如:開門進屋打開本講課
6、兼語式
例如:請你參加(“你”是“請”的賓語,“參加”的主語,一兼二職,兼語
C、形容詞短語:能充當任何成分。
1、并列式
例如:堅韌和剛強
2、偏正式
例如:非常生動
3、形補:漂亮極了
D、主謂短語
例如:春天來了
E、介賓短語
介詞加名詞或名詞性短語或代詞構成。表方向,處所,時間,方式,目的,原因,對象等。一般充當狀語或補語。
例如:我們坐在高高的土堆旁邊(補語)
我們在高高的土堆旁邊坐著(狀語)
F、固定短語
包括:主要是成語
二課時
教學內容:文言文中的詞類活用現象
教學過程:
一、展示例子,思考
在現代漢語中,
1、名詞能否做謂語?一般是由動詞充當。
2、名詞能否做狀語?一般是由副詞、介賓短語充當
3、形容詞動詞能否做主語、賓語?一般是由名詞充當
4、不及物動詞能否帶賓語?一般是由及物動詞充當
請看例句:二月草已
請分析成分。空處應是謂語,必由動詞充當。空處是“芽”,今天看,是名詞,此處活用為動詞,發芽。
明確:處在這個位置上,得有這個詞性。語言環境決定詞性。
二、明確幾個規則:
1、分析句子成分可判斷詞類活用。
2、名、形、不及物動詞帶賓語具備了使動、意動的條件。
3、名詞直接作狀語,翻譯為介賓短語。
4、意動用法譯為“認為······怎么樣”“以······為”“把······當作”
三、活用原因
古代漢語實詞不豐富,句法不嚴格,分工不細,不明。
思考下面的句子,看那些詞性變化了,為什么?
1、名詞活用
(1)活用為動詞
例如:左右欲刃相如
一狼洞其中
天雨墻壞
(2)活用為使動詞(使動用法)
例如:君將哀而生之乎
先破秦入咸陽者王之
(3)活用為意動詞(意動用法)
例如:稍稍賓客其父
(4)直接作狀語
例如:操軍破,必北還
2、動詞活用
(1)用作名詞
例如:懼有伏焉
(2)活用作使動詞(使動用法)
例如:項伯殺人,臣活之
3、形容詞活用:
(1)用作名詞
例如:采百花之長而各去其短
(2)用作動詞
例如:素善留候張良
(3)用作使動詞(使動用法)
例如:春風又綠江南岸
4、數詞為動詞
例如:與臣而將四矣
四、回顧
(1)詞性由于環境而臨時改變。因為詞在某個成分的.位置上而變。詞義隨之而變。
(2)翻譯是關鍵。多讀多見就好了。
三課時
教學內容: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
教學過程:
一、今天的句子,一般是“主+狀+謂+賓”
古代的句子,主語可在謂語后,賓語可在謂語前,狀語可在謂語后,定語可在主語賓語后。相對今天而言,其語序十分特殊,所以稱為特殊句式。正確翻譯后可判斷特殊句式。
二、形象展示。做六個模具,在“名標”上分別寫六個成分,比較古今句子成分的位置關系。
請出六們貴賓(佳賓)就座。四大家領導:
主狀謂賓
縣委政府人大政協
三、按類型分析
1、判斷句
古代漢語中,以名詞或名詞短語作謂語。
現代漢語中,以判斷詞“是”作謂語。
(1)……者……也(2)者也
(3)……,……也(4)乃、為、即(5)“是”
例如:陳勝者,陽城人也
吳廣,陽夏人也。
劉備天下梟雄
當立者乃公子扶蘇
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
2、省略句
一般省略主語、賓、介賓、謂、“于”
例如:蓋以(之)誘敵
必以情(處理)
(觸龍)入而徐趨
公弗許(之)
問之(于)客曰
3、賓語前置句
賓語在謂語的前面。
例如:古之人不余欺也!(否定句中代詞做賓語前置)
沛公安在?(疑問句疑問代詞作賓語前置)
4、主謂倒裝
主語在謂語的后面。
例如:甚矣,汝之不惠
你不聰明,太厲害了!
5、定語后置
定語在中心詞(名詞)后面。
例如:居廟堂之高
處在高高的廟堂上。
6、介賓短語后置
翻譯后可以發現,在現代漢語中介賓短語是狀語,在謂語之前。而在古代漢語中是補語,在謂語之后。
例如:投之以骨
以骨投之
用骨頭扔給狼
文言文教案篇3
教學目標:
1、積累一定的文言文知識,培養閱讀文言文的能力。
2、學習本文嚴密的論證方式。
3、通過本文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并了解學習應持的態度和方法。
教學重點:
1、積累一定的文言文知識,培養閱讀文言文的能力。
2、學習本文嚴密的論證方式。
教學用具:
PPT
課時安排: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在高中階段,學習是我們的主要任務,其重要性毋庸置疑,至于對學習所應持的態度和方法,相信同學們也都了解很多。其實,早在兩千多年前的戰國時代,就有人對學習的重要性和對學習所應持有的態度及方法進行了闡述,這個人就是我們今天所要學習的荀子,下面就讓我們來共同感知他的觀點。
二、作者介紹:
荀子(約公元前313-前238),名況,戰國末期趙國人。著名思想家、文學家、時人尊稱為“荀卿”,漢代著作因避漢宣帝劉詢諱,寫作“孫卿”。曾三次出任齊國稷下學宮的祭酒,后為楚蘭陵令。韓非和李斯均是他的學生。他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繼承了孔子學說,又能揚棄其消極成分,并批判吸收各學派的思想學說,成為先秦樸素唯物主義思想的代表人物。其散文說理透徹,氣勢雄渾,語言質樸,句法簡練縝密,多排比,善譬喻。《荀子》一書共32篇,其中26篇為荀子所著,末6篇或為其門人弟子所記。
荀子和孟子是儒家中對立的兩派。孟子強調施仁政、行王道,強調以禮治國、民貴君輕;荀子強調“法后王”,主張選賢能、明賞罰,兼用“禮”、“法”、“術”實行統治;孟子認為“性本善”,荀子認為“性本惡”,所以要“明禮而化之”。荀子是韓非子的老師,他承認儒家的基本思想,但事實上是法家思想的前奏者和培育者。
三、文本研討:
1、這是一篇議論文,課文既然是“勸學”,也就是勸勉人去學習,那么,你覺得文中哪句話可以作為課文的中心論點呢?
明確:“學不可以已”。已就是停止的意思,這里的“可以”和今天的“可以”有所不同,這里是兩個詞,“可”即相當于今天所講的“可以、能夠”,“以”僅作為起舒緩作用的語氣助詞。
2、那么,作者是如何來論證這一中心論點的呢?我們首先來看第一段。課文大家都預先翻譯過了,下面同學們可以把這一段翻譯時遇到的疑難之處提出來,我們共同解決。
明確: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于”:介詞,第一個相當于“從”;第二個相當于“比”。
木直中繩。中:符合的意思。
輮以為輪。“輮”同“煣”,通假字。這也是一個省略句,“以為”中省略了賓語“之”。
雖有槁暴。“有”同“又”,通假字。
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判斷句,“者……也……”判斷句的標志。
金就礪則利。“金”,古今異義詞。這里指“金屬做成的刀劍”。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日”名作狀,每天、每日。“乎”同“于”,相當于“對”。介賓短語后置句。“而”連詞,表并列。
則知明而行無過已。“知”同“智”,“而”連詞,表遞進。
3、這一段講的是學習的意義,那么,作者講到了學習具有哪些重要意義呢?其中又運用了哪些論證方式呢?
明確:比喻論證。
青出于藍;冰寒于水;輮木為輪。——學習可以改變一個人。
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學習可以提高一個人。
總結:知明而行無過矣。
四、總結:
這節課我們了解了荀子的生平經歷,初步感知了課文內容,學習了一些文言文基礎知識,了解了第一段的論證方法。下節課我們將繼續來感學習后兩段的內容。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上節課我們了解了荀子的生平經歷,初步感知了課文內容,學習了一些文言文基礎知識,了解了第一段的論證方法,今天我們繼續來學習課文的后兩段。
二、文本研析:
1、還是按照上節課的程序,同學們首先將第二段自己在翻譯時遇到的疑難之處提出來,我們共同解決。
明確:吾嘗終日而思矣。“而”是表示修飾的連詞。
不如須臾之所學也。“之”相當于結構助詞“的”。
“所學”是“所字結構”,是一個名詞性結構。
登高而招。“而”表修飾的連詞。
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而”表示轉折的連詞。
非利足也。“利”為使動結構,“使……銳利”。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假”:借助。“水”名作動,游泳。
文言文教案篇4
一、讀通全文,感悟讀法
1.師:學習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誦讀,最好的方法也是誦讀。先聽老師范讀課文,再跟老師讀課文。(范讀時做到抑揚頓挫、有聲有色、流暢自如,感染學生,激發誦讀興趣。領讀時有意識地讓學生感悟語速和斷句方法。)
2.學生自由練讀,把不認識的字注上音,并在練習本上寫兩遍。
3.在學生掌握每一句的正確讀法后,練習熟讀。
二、結合注釋,疏通文意
1."弈"是什么意思?"學弈"呢?你怎么知道的呢?
2.學生自讀課文,結合文后的注釋理解每一話,然后說說這篇文章主要講什么內容?
3.同桌互講,相互糾正補充,不懂的記下來。
4.小組合作,疏通文意。
5.指名說全文大意。
三、導悟相濟,突破難點
引導學生正確理解課文
1.把你和同學都讀不懂的句子提出來。(結合學生提問重點理解"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思援弓繳而射之"、"為是其智弗若與"、"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這幾句話。)
(1)討論"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的原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五邑大學《劇目排練》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六盤水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媒體應用與品牌戰略》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斜屋面屋脊防水施工方案
- 《工具機的構造》課件
- 山東標準鋼板庫施工方案
- 2025水果交易合同
- 2025至2030年中國鉗型多用表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精密數控快走絲線切割機床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建筑工程設計合同樣本
- 南京特制停車棚施工方案
- 山東省濟南市2022年中考英語情景運用拔高練習(Word版含答案)
- 三.國際法習題之經典案例分析
- 中國傳媒大學-輿論學原理、方法與應用-課件-第一章 輿論傳播的源與流
- 妊娠滋養細胞疾病的護理課件
- 水下混凝土澆筑導管水密試驗
- 《XX醫院安寧療護建設實施方案》
- 市政工程監理規劃范本(完整版)
- 污水處理站運行維護管理方案
- 小學生氣象科普知識ppt課件
- 年產噸右旋糖酐的車間工藝設計
- 二年級六宮格數獨練習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