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瀘縣2022-2023學年高一上期期末考試
語文試題
本試卷共8頁,23小題,滿分150分。考試用時150分鐘。
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生號、考場號和座位號填寫在答題卡上。
2..考生必須保持答題卡的整潔。考試結束后,將答題卡交回,試卷自己保管
好。
一、現代文閱讀(35分)
(一)非連續性文本閱讀(本題共5小題,1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
材料一:
新時代應當能夠產生偉大詩人及其偉大詩篇,這是新時代向詩人們提出的新課題。我
們急切地向新時代中國詩人發出鄭重的吁請:新時代詩歌呼喚崇高美。
詩歌的崇高美,是多樣化的。在百年中國新詩史上,我們既有吶喊型的崇高,如郭沫
若狂飆突進的詩歌;又有國家情懷和人類意識的勇于擔當型的崇高,如王久辛的抗日長詩
《狂雪》等。這種多姿多彩的崇高“傳統”,在新時代應該得到繼承和發展。那么,我們在
已有豐厚的新詩崇高傳統面前,如何接續奮斗、創造出屬于新時代新詩的崇高精神來?
要有始終心系人民的激越真情。以論崇高聞名于世的朗吉弩斯說:“沒有任何東西像真
情的流露得當那樣能夠導致崇高。”他強調了“真”及其“流露得當”對于崇高產生的必要
性。但并不是所有強烈而激動的情感都能產生崇高。那么,到底什么樣的激越情感方能產
生崇高的情感?以人民為中心的情懷感、幸福感、境界感、責任感和光榮感,是治愈新時
代詩歌缺鈣的靈丹妙藥。許多詩歌故意淡忘人民,更不會去“哀民生之多艱”,反而兩耳不
聞“人民事”、一心只寫“自我詩”。這種把“個人寫作”和“宏大寫作”二元對立起來的
觀點和現象比較普遍,仿佛崇高性的“宏大寫作”是非詩的,而唯有欲望性的“個人寫作”
才是詩的。殊不知,“個人寫作”與“宏大寫作”是可以互為借鑒的,從前者出發,可以抵
達后者。
要有莊嚴偉大的崇高思想。崇高是“偉大的心靈的回聲”。這就要求詩人努力克服自我、
戰勝自我,同時要與自然和傳統“競賽”,而不是臣服于自我和大自然,并對自我和大自然
的細枝末節進行樂此不疲的摹寫;也不能對古今中外傳統“無主腦”地模仿,而是在不斷
學習的基礎上,要與之對話,乃至對抗,進而超越它們,從而形成屬于自己的獨特詩藝。
田間的《假如我們不去打仗》曾經激勵過多少愛國民眾投身于中華民族抗戰的偉大事業!
1
賀敬之的《桂林山水歌》曾經鼓舞過多少男女老幼對新中國的無限熱愛!歷史經驗告訴我
們:偉大的詩人必須大公無私、心懷遠大志向,必須統攬全局、無私奉獻、全心全意服務于
人民、國家、社會和歷史進步,同時具備廣博學識和良好學養,才能寫出“第一等真詩”。
概言之,新時代的詩歌寫作,既要力避“假小空”的真平庸,也要警惕“假大空”的
偽崇高。真正具有活力、熱力和魅力的崇高是不容躲避的,也不許玷污,更嚴禁消解。畢
竟具有崇高美的詩歌不是說服,而是給人以狂喜、驚嘆和激奮,并使人的思想得以凈化和
升華。也只有具備如此崇高美的詩歌,才有普遍性和永久性。
(摘編自楊四平《新時代詩歌呼喚崇高美》)
材料二:
詩歌創作既要表現詩人獨有的情懷,也要走出個體的小世界,表現更為廣闊的社會人
生。詩人應當有社會良知,有一顆對故鄉、祖國、人民的熾熱的愛心,保持對時代、社會、
人類的關注。當然,我們不能只注意社會生活化的表象,我們要多注意社會精神與民眾道
德,避免詩歌寫作的社會性被庸俗化、淺顯化。
每一個詩人都應該不斷探索怎樣才能寫好詩,讓詩歌成為照亮社會、照亮人們心靈的
神燈。在創作中,要把“寫什么”和“怎么寫”結合起來進行考慮。當前的一些詩歌,強
調個人的體驗,忽視社會大生活。其實,這個問題的解決之道,在杜甫、白居易等古代詩
人和艾青、穆旦等現代詩人的詩歌實踐中,早就為我們提供了范例。詩人們既要在個性化
的語言和個性化的體驗上下功夫,更要努力使自己的詩歌寫作保持介入社會生活的深度和
廣度,使之產生更加廣泛的社會影響。
詩歌寫作的個性與共性問題,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個性強調的是獨有的個性體驗,
共性強調的是詩歌的社會性、人民性。優秀的詩歌作品,總是能夠用個性化的體驗和語言,
去表現具有社會性的對象與內涵。詩人在創作實踐中應時刻保持自省,在自己的矢志追求
中不斷改正自己的不足。當前的一些詩人要么缺鈣,寫出來的東西總是輕飄飄的,遠離生
活的本質;要么玩“捉迷藏”,把神圣的詩歌藝術當作玩弄語言文字的游戲,故意讓人讀不
懂,孤芳自賞。這樣的詩人缺乏一種責任感和使命感,只是在一種自己釀造的怪圈里玩弄
所謂的詩歌藝術,詩人們照亮的只是自己,其結果是人們把他們遺忘。
回顧新詩發展的歷程,我們清晰地看到,優秀的詩歌作品總是與時代同頻共振的,與
人民同呼吸、共命運的。近40年來,不少詩人還堅持著對現實生活的抒寫和反映,體現了
很好的責任感。他們的作品對時代進行了深刻的記錄,成為時代和社會的心靈信史。但我
們也要看到,一些詩歌作品雖然反映了現實,但只是表現了生活的表象,是簡單的事項羅
2
列,還上升不到詩歌的層面。因此,我們應該注意到,關注詩歌的時代性、社會性、人民
性,與注重詩歌的藝術性,是合二為一的事情,不能顧此失彼。
(摘編自劉曉平《新詩寫作要體現時代性和人民性》)
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百年來,中國新詩的崇高美豐富多彩,諸多優秀作品為新時代詩歌創作提供了很好的范
例。
B.當下某些詩人鼓吹欲望性“個人寫作”,把自己縮進了自我的狹小天地,遠離了社會人
民。
C.詩歌要照亮社會照亮心靈,就要尋求詩歌創作中個人體驗和社會生活難以共存的解決之
道。
D.詩人應該對新時代有深刻的認知,超越“小我”,與時代同頻共振,與人民同呼吸、共
命運。
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真情的恰當流露對詩歌崇高美的產生有重大影響,所以詩人在強烈情感的驅使下創作的
詩歌就具有崇高美。
B.“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是與李賀的“衰蘭送客咸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的對話,情感的高度一致。
C.新時代優秀的詩歌作品,要具備能使人思想得以凈化和升華的崇高美,材料一重在提醒
新詩創作者必須避免“假大空”。
D.“劉又源/一個人/在玩/手機/游戲”,這樣的詩歌里缺少一種責任感和使命感,只不過是
一種玩弄語言文字的游戲。
3.結合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中最能支持材料二觀點的一項是()(3分)
A.新時代詩歌與互聯網的聯動,是詩歌不斷打開自我空間、走進百姓生活的新路徑。
B.偉大的詩人一定有偉大的抱負,即使遇到人生逆境,也會勇敢地去搏擊。
C.在新時代,我們要寫出更多敢于承擔社會歷史責任、對藝術風骨負責的大詩。
D.詩人在語言技藝上的精進和成熟,一定是在和時代的回應關系中完成的。
4.請簡要分析材料一的論證思路。(4分)
5.材料二中說“這個問題的解決之道,在杜甫、白居易等古代詩人和艾青、穆旦等現代詩
人的詩歌實踐中,早就為我們提供了范例”,請結合節選的詩歌內容談一談材料二這么說的
理由。(6分)
3
請你們張開雙臂歡迎我①吧,
讓我把花束和香氣,
把陽光和溫暖,
撒滿你們心的空間。
——節選自艾青《太陽的話》(1942年1月14日寫于延安)
注釋:①“我”指太陽。
(二)文學類閱讀(本題共4小題,16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
說起梅花
我出生的那一天,家門前的梅花初綻,據說是朱砂梅,很美,家人就給我取名“梅”
字。父親自小教我古詩,關于梅花的詩很多,到現在還能一口氣背出很多,如“冰雪林中
著此身,不與桃李混芳塵”“不受塵埃半點侵,竹籬茅舍自甘心”。而我最喜歡曹雪芹的
“凍臉有痕皆是血,酸心無恨亦成灰,誤吞丹藥移真骨,偷下瑤池脫舊胎”。在中國,關于
梅,人們談論太多,種梅,賞梅,寫梅,畫梅,梅深入到人們生活的各個角落。雖知道這
名字極美,但每當別人問起我的名字時,又覺得難以啟齒,太俗了,取這個名字的人太多,
聲音聽起來也悶聲悶氣的,對這個名字的尷尬,一直不能釋懷,到美國后就馬上給自己取
了一個雅致的英文名字,以為總可以脫俗了,不料一些好事的西方人非要知道我的中文名
字。
記得第一次是有個墨西哥人問我名字,我就告訴他我的名字是梅,他又問“梅”是什
么意思,我說是一種花,那人打破砂鍋問到底,問什么花。我突然張口結舌起來,仿佛記
得從生物的相似性來看,梅花翻譯成英語應該是plum,就是李子,遲疑了一下,就說
plum。那人噢了一聲,就不再問了,顯然他對plum很熟悉,所以有些失望。
第二次一個美國人又因為我的中文名問起梅花,我接受了上次的教訓,不再說李子花,
就啟發他說,是一種花,中國最美的花,你猜猜看。那人就說“是玫瑰花"。我有點失望,
進一步啟發說,這種花,很美,在冬天開放,中國人最喜歡,經常把它們畫成畫掛墻上,
寫進詩里。那人想了想說:“是牡丹吧,牡丹又大又美,我看很多中國人的家里掛著牡丹
花。而且牡丹是我唯一認識的中國花J
我一聽又沒有希望了,也難怪,很少美國人了解中國的歷史與文化,何況一種花草。
我說梅花是被中國人掛在墻上,捧在手上,供在心里的,是深入血液和靈魂的一種花。
他似乎被我感動了,突然對梅來了興趣。
4
這胖胖的老美認真起來,有一天他突然跑來興沖沖地告訴我,蘇菲,我找到了梅,結
一種酸酸的果子,是可以做色拉醋的,很好吃。我訝然了,是的,有些梅是可以結果子的。
大多花草有艷花者無果實,有美實者無艷花,難得梅兩者俱美,梅的美不僅是果實,這老
美只知道吃。
第三個問的是搞音樂的意大利人,我想這人是有藝術感受力的,反正他沒見過梅花,
就信口開河起來。我說梅花是中國最美的花,有幾千年的栽培史。梅花是我們中國民族精
神的象征,凌寒飄香,不屈不撓,自強不息,鐵骨冰心。中國人傾心于梅的很多,清朝曾
有一位叫陳介眉的官人,聽說孤山的梅花開了,立即丟官棄印從京城千里迢迢騎馬狂奔至
杭州,“何物關心歸思急,孤山開遍早梅花”。還有一個叫林和靖的,有一天獨自欣賞梅花
時,一下子被梅花的神姿吸引了,從此入孤山種梅花,一輩子沒有下山,以梅花為妻。那
人睜大了眼睛問:“真的嗎?”“真的。”我說,他有一首寫梅花的詩,在所有寫梅花的詩
中獨占鰲頭,無人能比。“眾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情向小園。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
月黃昏”,我脫口而出。如果你讀了這詩,看了這梅,你一定能作出美的樂曲,中國有名曲
《梅花三弄》,你可以寫出“梅花四弄”。
從此,那人每次見我,必問梅消息、,一天被逼無奈,就從網上找出梅花的照片與繪畫
作品,其中有一幅《墨梅》。那人端詳半天,說,很像桃花嘛,枯瘦的桃花,還有黑色的,
很稀有的顏色。我不再想解釋那是墨梅,也不想再說那種梅花的美就在于疏、瘦、清、斜。
顯然這位藝術家也誤解了梅花。我怎么能告訴他,萬木蕭瑟,大雪壓境,一樹獨放,
傲雪吐艷,那種驚心動魄的震撼。怎么才能告訴他,千年老梅,鐵枝銅干,如枯若死,瓊
枝微綻,那種絕處逢生的滄桑。怎樣還能告訴他,人困于情,輾轉反側,幽梅香襲,悄然
而去,那種神魂顛倒的迷離。梅花的美是攝人魂魄的,如果賞梅在淡云,曉日,薄寒,細
雨,或小橋,清溪,明窗,疏籬,再加上詩酒橫琴,林間吹笛,這時候你很難再做凡人,
梅花是人間尤物,人間與仙境的使者。
有一次和一個希臘友人閑聊,不知怎么就談到他自己國家的國花一一油橄欖,他異常
興奮,竟說得淚花點點。我也不由自主又談起梅花,他說他的,我說我的,他說的我不太
懂,我相信我說的他也不懂,雖然梅花不是國花,有一點是相通的,對一種花的深入靈魂
的熱愛。
梅花,幾千年的書香繚繞得骨清魂香,幾千年的詩心陶冶得如此美麗。中國人心里千
回百轉的梅魂,在與世界相遇的過程中煥發出獨異的魅力,成為民族精神的寫照。
5
(取材于蘇菲的同名散文,有刪改)
6.下列對本文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在中國,梅深入到人們生活的每個角落,種梅,品鑒梅,畫中有梅,詩文里寫梅。
B.搞音樂的意大利人對梅花有很好的藝術感受力,故作者認為他能寫出“梅花四弄”。
C.“梅”與“松”“竹”稱為歲寒三友,是歷代中國畫家表現堅韌品格的創作題材。
D.書香繚繞骨魂,詩心陶冶美麗,中國人的梅魂在與世界的交流中煥發獨特的魅力。
7.下列對本文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文中引用了大量的關于梅花的詩歌,這不僅可以表現梅花的品性還能使文章典雅。
B.“墨梅”一般是指用水墨畫出的梅花,在黑白濃淡之間呈現疏、瘦、清、斜之美。
C.我雖不太懂希臘人對油橄欖的言論,但我們相通的是對各自國花深入靈魂的熱愛。
D.從主題上看,本文明寫對梅的熱愛,也借此隱含表現了外國人和中國文化的隔膜。
8.請圍繞“梅花”梳理本文的行文思路。(5分)
9.請分別從修辭、句式、用詞等角度賞析劃線文字的表達效果。(5分)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
癸丑之三月晦,自寧海出西門。云散日朗,人意山光,俱有喜態。三十里,至梁隍山,
遂止宿。
四月初一日,早雨。丘士五里皿岐馬直鮑無M魚逝且土里抵松口峻3遹滑
食驗購a自奉化來,雖越嶺數重,皆循山麓;至此迂回臨陟,俱在山脊。而雨后新霽,
泉聲山色,往復創變,翠叢中山鵑映發,令人攀歷忘苦。
又十五里,飯于筋竹庵。適有國清僧云峰同飯,言此抵石梁,山險路長,行李不便,不若
以輕裝往,而重擔向國清相待。余然之,令擔夫隨云峰往國清寺,余與蓮舟上人就石梁道。
行五里,過筋竹嶺。嶺旁多短松,老干屈曲,根葉蒼秀,俱吾閶門①盆中物也。又三十余
里,抵彌陀庵。上下高嶺,深山荒寂,泉轟風動,旅人絕跡。路荒且長,庵在萬山坳中,
適當其半,可飯可宿。
初二日,雨始止。遂越潦攀嶺,溪石漸幽。二十里,暮抵天封寺。臥念晨上峰頂,以
朗霽為緣,蓋連日晚霽,并無曉晴。及五更夢中,聞明星滿天,喜不成寐。
翌日,晨起,果日光炸炸,決策向頂。上數里,至華頂庵。又三里,將近頂,為太白堂,
俱無可觀。復循路,登絕頂。荒草靡靡,山高風冽,草上結霜高寸許,而四山回映,琪花
6
玉樹,玲瓏彌望。嶺角山花盛開,頂上反不吐色,蓋為高寒所勒耳。仍下華頂庵,過池邊
小橋,越三嶺。溪回山合,木石森麗,一轉一奇,殊謙②所望。
越一嶺,沿澗八九里,水瀑從石門瀉下,旋轉三曲。上層為斷橋,兩石斜合,水碎進
石間,匯轉入潭。中層兩石對峙如門,水為門束,勢甚怒。下層潭口頗闊,瀉處如閾,水
從坳中斜下。三級俱高數丈,各極神奇。但循級而下,宛轉處為曲所遮,不能一望盡收。
暝色四下,始返。停足仙筏橋,觀石梁臥虹,飛瀑噴雪,幾不欲臥。(節選自《徐霞客
游記?游天臺山》)
【注】①閶門:地名。②愫(qie):滿足。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行十五里路/有歧/馬首西向/天臺天色漸霽/又十里/抵松門嶺/山峻路滑/舍騎步行
B.行十五里/路有歧/馬首西向/天臺天色漸霽/又十里抵松門嶺/山峻路滑/舍騎步行
C.行十五里路/有歧/馬首西向天臺/天色漸霽/又十里抵松門嶺/山峻路滑/舍騎步行
D.行十五里/路有歧/馬首西向天臺/天色漸霽/又十里/抵松門嶺/山峻路滑/舍騎步行
11.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癸丑,與《核舟記》“天啟壬戌秋日”中的“壬戌”一樣,表示月。
B.晦,指陰歷每月的最后一天,但后來也可以泛指黑夜。
C.上人,指道德高尚或居于上位的人,佛教則用以稱德智善行的人。
D.五更,也稱“五鼓”,古人記錄夜晚時段的名稱,用擊鼓或打更來報時。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松門嶺如分界點,先前都是順著山麓行走,從這里往上則要沿山脊攀行,山勢險峻而路
滑。
B.初一這天,先雨后晴,行程較長,作者細致地描述了國清寺、筋竹嶺、彌陀庵等處秀麗
的風景。
C.“草上結霜高寸許,而四山回映”有似“蒼山負雪,明燭天南”之景,日光反射,景色
卓異。
D.作者在下山的途中,看到了經過三道彎曲、回旋流轉的飛瀑奇景,駐足其間,流連忘返。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
(1)臥念晨上峰頂,以朗霽為緣,蓋連日晚霽,并無曉晴。
(2)但循級而下,宛轉處為曲所遮,不能一望盡收。
7
14.東晉文學家孫綽在《游天臺山賦》一文中評價:“天臺山者,蓋山岳之神秀者也!
請結合文本簡要概括天臺山在徐霞客的筆下有什么特點。(3分)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15?16題
西湖二首①其一
曾鞏
左符②千里走東方,喜有西湖六月涼。
塞上馬③歸終反覆,泰山鷗④飽正飛揚。
懶宜魚鳥心常靜,老覺詩書味更長。
行到平橋初見日,滿川風露紫荷香。
[注]①此詩作于詩人由于朝廷紛爭自求外任齊州(今山東濟南)期間,文中的西湖即現在的
大明湖。②左符:符契的左半,漢制,太守出任執左符。③塞上馬:此處化用的是《淮南
子》中塞翁失馬的典故。④鵬:多用來指鷹。
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首聯寫詩人長途跋涉來到齊州,雖為六月暑熱天氣,但此地卻十分涼爽,內心感到喜悅。
B.養魚養鳥可以暫時讓自己內心寧靜,但詩人無暇于此,而在品味詩文中感受到更多的興
味。
C.新日初升,荷香彌漫,體現了詩人將官場紛爭拋在腦后,沉浸在此地旖旎的風光之中。
D.本詩語言質樸自然,情感表達時而直白時而蘊藉,將詩人的復雜心緒恰如其分地表達出
來。
16.有人認為頷聯是詩人對朝廷紛爭中各色人物的嘲諷,也有人認為此聯是詩人初到齊州
的內心寫照,你認為呢?請選擇一種觀點結合詩文內容簡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
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沒有人是天生懂得道理的”,這與《師說》中“,?”一
致。
(2)《念奴嬌?赤壁懷古》中“,”兩句,由對英雄的追慕轉
向對自身現實的嗟嘆。
(3)《琵琶行》中表現作者與琵琶女遭遇相同,同病相憐的句子是:
8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一)語言文字運用I(本題共3小題,9分)
我一向固執地認為,是峻秀神奇的中國山水哺育了唐詩、宋詞、元曲的絢麗
和輝煌,成就了王維、吳道子、米芾、張旭等的丹青宗師和繪畫巨匠。而中國的
山水自然,又是擁裹著,夾纏著離愁別緒,浸漬著愛恨怨憂的歷史境況和人生體
驗,在平平仄仄的詩賦歌詠中,醉人身心;在追求形意神韻的丹青繪畫中,張揚魅力。我
對涉及山水的詩文和繪畫特別酷愛,總喜歡“細雨騎驢入劍門”的那種情調和意境。駕一
葉扁舟,蕩槳西湖,賞湖光山色;夏荷秋桂,聽羌管弄晴,菱歌泛夜,撲面都是宋唐的—
泊舟楓橋,在疏疏的江楓和寥落的漁火中,靜候殘月下的寒山寺鐘聲,于千年后再度敲亂
一個游子的愁懷;(),看看曾經照亮詩仙寬大青衫的那半輪秋月,今宵是否依舊還斜
掛在婆娑的樹梢;穿越漫漫黃沙,在大漠深處如柱的炊煙和長河盡頭渾圓的落日里,傾聽
那些醉臥沙場長眠不醒的遠古將士們的鼾聲……南國山水的溫婉與柔媚,北疆山水的秀雅
與奇異,西域山水的蒼涼與神秘,巴蜀山水的峻美與清寒,莫不令人心曠神怡。行走山水
間,凝眸處,都是漂泊者載酒江湖的萍蹤浪跡。這些官場失勢、情場失意、商場失利的文
人,經過一番紅塵的折騰后,身心俱疲,志墜青云,憤世傷心之余,一腳踏進江湖,寄情
山水,托志萬象,逍遙去也。他們臨風弄月的古韻行吟,斑駁陳跡的飛龍舞鳳,自然的山
水附麗了濃郁得化不開的人文色彩。一山一水、一園一亭、一花一草、一石一木,因此都
具有了強烈的生命激情、歷史印跡、文化淵源和傳奇色彩。
18.依次填入文中橫線上的成語,全都恰當的一項是()(3分)
A.美輪美奐不同凡響風花雪月古色古香
B.空前絕后震古爍今風花雪月遺風余韻
C.美輪美奐震古爍今風鬟霧鬢遺風余韻
D.空前絕后不同凡響風鬟霧鬢古色古香
19.下列在文中括號內補寫的語句,最恰當的一項是()(3分)
A.捫參歷井,沿羊腸逶迤蜀道而上B.春江花月,佇立如霰的江沙之上
C.竹杖芒鞋,踏上秀甲天下的峨嵋D.攜壺老酒,翹首九月初三的夜空
20.文中畫橫線的部分有語病,下列修改最恰當的一項是()(3分)
A.他們古韻行吟的臨風弄月,飛龍舞鳳的斑駁陳跡,自然的山水附麗了濃郁得化不開的人
文色彩。
B.他們臨風弄月的古韻行吟,飛龍舞鳳的斑駁陳跡,為自然的山水附麗了濃郁得化不開的
9
人文色彩。
C.他們飛龍舞鳳的古韻行吟,臨風弄月的斑駁陳跡,為自然的山水附麗了濃郁得化不開的
人文色彩。
D.他們古韻行吟的臨風弄月,斑駁陳跡的飛龍舞鳳,自然的山水附麗了濃郁得化不開的人
文色彩。
(二)語言文字運用n(本題共2小題,11分)
最近,多位中國科學院院士,因為在網絡上通過視頻、直播等形式進行“云科普”,而
廣受青少年喜愛,成為了科普領域的新“網紅”。在短短五六分鐘的科普視頻內,院士們將
一個個深奧的科學問題,講得①,生動有趣。他們為了能讓知識基礎不同的觀
眾“各取所需”,會錄制不同長度的視頻,既有面向普通觀眾的“短視頻”,也有針對專業
人士的“長視頻”。
有人覺得,院士做科普是②。實際上,科學普及與科技創新同等重要。搞
解科學、.具有科學精神?這都離不開科普工作。科學不只是知識,更是一種思維方式。知
識本身會不斷更新變化,但科學的思維可以③。
21.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的成語。(6分)
22.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語病,請進行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可少量增刪詞語,
不得改變原意。(5分)
四、寫作(60分)
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今年《開學第一課》的主題為“理想照亮未來”。“七一勛章”獲得者、脫貧攻堅模范、
抗疫先進人物、時代楷模、英雄航天員、空中梯隊代表、“00后”奧運健兒等走上講臺,
用榜樣的力量激勵廣大青少年堅定理想、發憤圖強。每個人都要有理想和追求,理想可以
很大也可以很小,但是你都要為之努力、不懈奮斗。
讀了以上的材料,你有怎樣的體驗與思考?寫一篇文章,談談自己的看法。
注意:①角度自選,立意自定,題目自擬。②明確文體,不得寫成詩歌。③不得少于800
字。④不得抄襲、套作。
10
瀘縣四中2022-2023學年高一上期期末考試
語文試題參考答案
1.C2.D3.C
4.①首先開門見山亮出觀點,指出“新時代詩歌呼喚崇高美②主體部分采用總分總的
論證結構。③首先提出問題“如何接續奮斗、創造出屬于新時代新詩的崇高精神”,然后采
用并列式,從“真情”和“思想”兩個角度給出解決問題的思路,最后進行總結。
5.①新詩可以用個性化的語言展現詩歌的藝術性。選段中,詩人艾青展開想象的翅膀,用
“花束”“香氣”“陽光”“溫暖”等積極明朗的意象,營造了一種溫暖明媚的氛圍,充分展
現了詩歌的藝術美。(答到想象手法,以太陽的口吻行文等,只要答道體現出語言個性化或
藝術美,言之成理即可。)
②新詩更需保持介入生活的深度與廣度,展現社會性、人民性。詩人借助這些意象,抒發
了愿將延安的斗志昂揚、積極抗戰、充滿希望的情緒傳遞給國人,鼓舞抗戰的濃濃愛國之
情。
③這個片段,不失語言的藝術性,更是與時代同頻共振,表現了作者與時代、人民同呼吸、
共命運的自覺意識。很好地示范了新詩寫作可以藝術性與時代性、社會性、人民性合二為
O
6.B7.C
8.①首先,我自己的中文名字中有梅,雖知道其美,卻排斥其俗氣,赴美之后馬上給自己
取了一個雅致的英文名字,設置了跨文化交流的語境。
②其次,墨西哥人,好奇于我的中文名,我從生物學相似性層面把梅翻譯成“plum”,讓他
失望而歸;美國人,問起梅花,“我”抽象地以中國最美的一種花來啟發,那人自認為成了
牡丹,我又說及梅是深入中國人血液和靈魂的一種花,結果老美把它理解成一種美味;意
大利人,“我”從梅的民族精神上來引導他,一幅墨梅讓他誤解。
③最后,外國人對梅花的好奇、不解與誤解,表明這種根植于民族精神的梅的存在,非中
國人不能全知全解,表現了外國人與中國文化的隔膜,也表現出對中國文化的自豪。
9.①從修辭上,作者運用了排比的修辭來強調梅花對人的多重價值,用比喻把梅花比成人
間尤物,人間與仙境的使者,表明梅花能提升人的境界
②從句式上,作者運用整句來描寫不同的賞梅情景,構建起對梅花的全面理解,強調自己
對梅花品質格調的深刻理解,同時整散結合,句式參差,錯落有致,節奏頓挫,音韻和諧,
適合于描繪梅花以及和梅花相關的意境;
③從用詞上,作者大量選用四字詞和雙音節詞來刻畫賞梅的情境,節奏明快,鏗鏘有力。
10.D11.A12.B
13.(1)睡臥床上,還惦念著明晨登攀峰頂的事,若有緣份則雨停天朗,因為連日來都是
晚上雨后轉晴,并沒有一天是天亮時晴朗。
(2)只是溪流順臺級而下流,彎轉的地方被溪灣所遮掩,不能一覽無余。
14.①山路曲折而難行;②山上天氣陰晴多變;③木石秀麗,草荒山幽,景色多樣而新異;
④宗教文化氣息濃郁,寺庵較多。
參考譯文:
癸丑年三月三十日,從寧海縣城西門出城。天空陰云盡散,陽光明媚,人的心情、山
中的景物,都有喜悅之態。走過三十里路,到達梁煌山,于是停宿于旅舍。
四月初一日,早上一直下雨。前行十五里,路旁有岔道,勒馬從西面向天臺山進發,
11
天色逐漸轉晴。又走了十里路,抵達松門嶺下。山高路滑,只好舍棄騎馬,步行前進。從
奉化來的道路,雖然經過數重山嶺,都是順著山麓;到這里后,無論迂回、曲折或臨水、
登高,都在大山脊上面。雨后新晴,秀美的山色中叮咚的流泉聲隨處可聞,反復地變化出
新的景觀,綠樹叢中怒放的紅杜鵑花相互輝映,令人忘卻了攀登跋涉的辛苦。
又前行十五里路,在筋竹庵里休息、用飯。恰好有國清寺僧人云峰同桌吃飯。他說:
從這條路到石梁,山險嶺峻,路途漫長,不方便攜帶行李。不如輕裝前往,而讓擔夫將重
的行李先擔去國清寺等待。我同意他的建議,讓擔夫挑著行李隨云峰先去清國寺,我則與
蓮舟上人一起從石梁道上動身前行。走過五里路,翻越過筋竹嶺。山嶺近旁很多又老又矮
的松樹,變形的樹干彎彎曲曲,樹根松葉青綠秀麗,好像城里人家盆景中栽種的奇異清秀
的松樹樁。又走三十多里,才抵達彌陀庵。在高峻的山嶺里爬上爬下,深山里很荒涼寂靜,
泉水轟鳴,勁風動地,山路上沒有其他旅行的人。山路荒僻而幽長,彌陀庵坐落在群山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中國防偽溯源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發展趨勢與投資前景研究報告2025-2028版
- 2025年樂理考試的節奏與音高理解試題及答案
- 跨地區合作會議服務協議
- 中國螺鈿漆器行業市場發展前景及發展趨勢與投資戰略研究報告2025-2028版
- 內蒙古知識試題及答案
- 2024年河北建設集團招聘真題
- ③寒假提升練-專題06 電離平衡(學生版)-2025年高二化學寒假銜接講練 (人教版)
- 2025年物理考試知識總結試題及答案
- 中國物流行業市場發展現狀及前景趨勢與投資分析研究報告2025-2028版
- 中國燒烤調料行業市場發展前景及發展趨勢與投資戰略研究報告2025-2028版
- 圖紙答疑格式
- DB11-T 1322.64-2019 安全生產等級評定技術規范 第64部分:城鎮供水廠
- 《普通生物學教案》word版
- 2017年最新普速鐵路接觸網運行維修規則
- FZ∕T 64085-2021 非織造用纖維網簾
- 部編版小學五年級下冊語文說明科普類10篇閱讀試題(帶答案)
- (完整word版)西南財經大學管理學考博真題考點匯總和復習框架總結,推薦文檔
- 崗位標準作業程序編制指南
- 事業單位節能減排工作實施方案
- 學生完成作業情況登記表
- 五糧液財報分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