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閥生產安全技術規范DB41-T 1484-2017_第1頁
泵閥生產安全技術規范DB41-T 1484-2017_第2頁
泵閥生產安全技術規范DB41-T 1484-2017_第3頁
泵閥生產安全技術規范DB41-T 1484-2017_第4頁
泵閥生產安全技術規范DB41-T 1484-2017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13.100

C78

DB41

河南省地方標準

DB41/T1484—2017

泵閥生產安全技術規范

2017-10-24發布2018-01-24實施

河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發布

DB41/T1484—2017

目??次

前言.....................................................................................................................................................................II

1范圍.................................................................................................................................................................1

2規范性引用文件.............................................................................................................................................1

3術語和定義.....................................................................................................................................................1

4一般規定.........................................................................................................................................................2

5安全技術要求.................................................................................................................................................3

6職業衛生要求.................................................................................................................................................6

7安全管理要求.................................................................................................................................................7

8個體防護及應急物品要求.............................................................................................................................8

I

DB41/T1484—2017

前??言

本標準按照GB/T1.1—2009給出的規則起草。

本標準由河南省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提出。

本標準由河南省安全生產標準化委員會歸口。

本標準起草單位:河南省安全科學技術研究院、河南省泵閥業商會、河南水泵集團。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司恭、張朝祥、胡永奎、許亮、王文興、劉真真、李長江。

本標準參加起草人:周朝暉、云建華、雷穎、韓小紅、張朝勝、張無畏、張西賢、王冠祥、蔡志華、

張焜、周印軒、楊偉利。

II

DB41/T1484—2017

泵閥生產安全技術規范

1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水泵、閥門生產安全的術語和定義、一般規定、安全技術要求、職業衛生要求、安全

管理要求、個體防護及應急物品要求。

本標準適用于水泵、閥門生產企業的安全生產。

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

GB4053(所有部分)固定式鋼梯及平臺安全要求

GB/T4272設備及管道絕熱技術通則

GB4387工業企業廠內鐵路、道路運輸安全規程

GB6222工業企業煤氣安全規程

GB/T7144氣瓶顏色標志

GB13495.1消防安全標志第1部分:標志

GB13690化學品分類和危險性公示通則

GB16912深度冷凍法生產氧氣及相關氣體安全技術規程

GB/T29639生產經營單位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編制導則

GB50016建筑設計防火規范

GB50033建筑采光設計標準

GB50034建筑照明設計標準

GB50057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

GB50058爆炸危險環境電力裝置設計規范

GB50065交流電氣裝置的接地設計規范

GB/T50087工業企業噪聲控制設計規范

GB50116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

GB50187工業企業總平面設計規范

GB50974消防給水及消火栓系統技術規范

GBZ1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

GBZ2(所有部分)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

GBZ158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警示標識

AQ/T7009機械制造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規范

3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1

DB41/T1484—2017

3.1

泵閥生產企業

依法設立,從事水泵、閥門生產的企業。

3.2

氧氣設施

制取、儲存、充裝、輸送氧氣的設施,包括制氧裝置、氧氣鋼瓶、氧氣儲罐、氧氣管道和液氧氣化

設施。

3.3

防火墻

為封閉火區而砌筑的隔墻,或為防止火災蔓延至相鄰建筑或相鄰水平防火分區且耐火極限不低于

3.00h的不燃性墻體。

3.4

防火間距

防止著火建筑的輻射熱在一定時間內引燃相鄰建筑,且便于消防撲救的間隔距離。

4一般規定

4.1基本要求

4.1.1新建、改建、擴建泵閥生產工程項目的安全設施和職業病防護設施,應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

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安全設施和職業病防護設施的投資應納入建設項目概算。

4.1.2建設項目的初步設計文件應有安全設施設計和職業病防護設施設計,安全設施設計與職業病防

護設施設計應貫穿于各專業設計之中,并應按照規定進行審查。

4.1.3建設項目施工應按設計進行。變更相關設計,應經設計單位書面同意。工程項目的隱蔽部分,

應經設計單位、建設單位、監理單位和施工單位共同檢查合格簽字后,方可進行隱蔽。

4.1.4建設項目的安全設施和職業病防護設施竣工驗收合格后,方可投入生產和使用。

4.1.5涉及金屬冶煉的泵閥生產項目,應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進行安全評價和職業病危害評價;其相關

的設計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進行審查;施工單位應按照批準的安全設施設計施工。

4.1.6泵閥生產企業應按照國家有關女職工勞動保護的規定,建立相應檔案,并不得安排孕期、哺乳

期的女職工從事對本人和胎兒、嬰兒有危害的作業。

4.2選址與布局

4.2.1廠址選擇、廠區布置和主要車間的工藝布置應符合GB50187的規定;廠區布置應合理安排車流、

人流、物流,應設有安全通道;主控室、變配電室、計算機室、化學品庫、液壓站、潤滑站等要害部位,

應按規定設置安全出口,安全出口的門應采用平開門并向外開啟。

4.2.2鍋爐、燃氣調壓站、金屬冶煉區、鑄造區、熱處理區和表面處理區等應位于居民區常年最小頻

率風向的上風側,不應位于窩風地段,并應滿足有關防護距離的要求。廠區邊緣與居民區的距離應符合

標準相關要求。

4.2.3化學品庫、涂裝間應單獨設置,其耐火等級、防火分區、防火間距、電氣裝置防火防爆措施應

符合要求。當化學品庫或涂裝間與其它車間貼鄰或合并建設時,還應按照要求采取封閉分隔、抽排風、

可揮發性有機物回收等減少相互影響的安全措施。

2

DB41/T1484—2017

4.2.4電氣試驗間應單獨布置,并符合電氣安全要求。當設置在其它車間內時,除符合電氣安全要求

外,還應采取靠近外墻布置、封閉分隔等安全措施。

4.2.5水泵試驗間宜單獨布置,并符合安全要求。當水泵試驗間設置在其它車間內時,應分區布置,

并采取相應的安全防護措施。

4.2.6閥門試驗間宜單獨布置,并符合安全要求。當閥門試驗間設置在其它車間內時,應分區布置,

并采取相應的安全防護措施。

4.2.7無損檢測設備設施宜單獨布置,并符合安全要求。當無損檢測設備設施設置在其它車間內時,

應分區布置,并采取相應的安全防護措施。

4.2.8冶煉區、澆鑄區、制模區、造型區應按要求分區設置,并與機械加工區有效分隔。

4.2.9員工宿舍嚴禁設置在廠房或倉庫內。辦公室、休息室等不應設置在甲、乙類廠房或倉庫內。

4.3建(構)筑物

4.3.1廠區辦公室、生活室應設置在鍋爐、燃氣調壓站、金屬冶煉區、鑄造區和熱處理區等常年最小

頻率風向的下風側,其間距應符合標準相關要求。休息室、浴室、更衣室可不受此限,但不應設在金屬

冶煉場所的下部,且與金屬冶煉場所的安全距離應符合要求。

4.3.2廠內各種操作室、值班室的設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不宜設在常年最小頻率風向的上風側;

——不應設在燃燒器、除塵器清灰口等可能泄漏燃氣的危險區;

——天然氣、煤氣、氧氣等危險化學品管道嚴禁穿越操作室、控制室、值班室、休息室等有人員辦

公、休息的場所或其他不使用天然氣、煤氣的建筑物;

——不應在氧氣、煤氣管道上方設置值班室。值班室至氧氣、煤氣管道或其他易燃易爆氣體、液體

管道的水平凈距和垂直凈距,應符合GB6222和GB16912的有關規定。

4.3.3總平面布置中應優先考慮廠內道路、消防車道、人行道、管線等的走向。

4.3.4廠區建(構)筑物的耐火等級、高度、層數、防火分區、防火間距等應符合GB50016的有關規

定。

4.3.5廠區內的建構筑物應按GB50057的規定設置防雷設施,供電整流設備、動力配電設備、計算機

設備、油罐、化學品庫等重點設備、設施均應按相關標準、規范設置防雷設施,并定期由具備檢測資質

的單位進行檢測。

4.3.6廠內的道路設施(包括道口、道路安全標識等)、道路運輸車輛、貨物裝卸、車輛行駛應符合

GB4387的規定。廠區消防車道的凈寬度和凈空高度應符合GB50016的規定。

5安全技術要求

5.1防火、防爆

5.1.1具有火災、爆炸危險的泵閥生產場所的防火、防爆設計應符合GB50016的規定,爆炸危險場所

的電氣裝置的設計應符合GB50058的規定。

5.1.2具有易燃、易爆特點的工藝生產裝置、設備、管道在滿足生產要求的條件下,宜集中聯合布置,

并采用露天、敞開或半敞開方式布置。有特殊要求的除外。

5.1.3泵閥生產企業內的設備、管道、建(構)筑物之間防火間距應符合GB50016的規定。

3

DB41/T1484—2017

5.1.4明火設備應集中布置在建(構)筑物的邊緣,并應在全年最小頻率風向的上風側,且應遠離火

災危險類別為甲、乙類的生產設備及儲罐。

5.1.5火災爆炸危險場所的建(構)筑物的結構形式以及選用的材料,應符合GB50016的相關規定。

5.1.6生產設備、管道的設計應根據生產過程的特點和物料的性質選擇合適的材料。設備和管道的設

計、制造、安裝和試壓等應符合標準相關要求。

5.1.7輸送可燃性物料并有可能產生火焰蔓延的管道應設置阻火器、水封等阻火設施。

5.1.8有火災危險性的作業場所應設計安全通道和出口,門窗應向外開啟,通道和出入口應保持暢通。

人員集中的房間應布置在火災危險性較小的建筑物一端。下列情況應設置防火墻:

——建筑物內部進行防火分區分隔時;

——建筑物內部防火要求不同或滅火方法不同的部位之間;

——火災危險類別為甲、乙類生產車間與附屬的變配電室、更衣室、生產管理室之間,應同時滿足

防爆隔離的要求。

5.1.9氧氣設施的設計、使用應符合GB16912的規定。

5.2防雷防靜電

5.2.1泵閥生產設備、設施、儲罐以及建(構)筑物的防雷設計應符合GB50057有關規定。

5.2.2有火災爆炸危險的天然氣設施、煤氣設施、化學品庫、電氣設施和其他建構筑物應設計防直擊

雷裝置,并應采取防止雷電感應的措施。

5.2.3平行布置的間距小于100mm的金屬管道或交叉距離小于100mm的金屬管道,應設計防雷電感

應裝置,防雷電感應裝置可與防靜電裝置聯合設置。

5.2.4泵閥生產企業的架空管道及變配電裝置和低壓供電線路終端應設計防雷電波侵入的防護措施。

5.2.5泵閥生產企業應根據生產工藝要求、作業環境特點和物料的性質采取相應的防靜電措施,控制

靜電的產生,使其不能達到危險程度。

5.2.6泵閥生產企業對爆炸、火災危險場所內可能產生靜電危險的金屬設備、管道等應設置靜電接地,

不允許設備及設備內部件有與地相絕緣的金屬體。非導體設備、管道等應采用間接接地或靜電屏蔽方法,

屏蔽體應可靠接地。

5.2.7可能產生靜電危害的工作場所,應配置個人防靜電防護用品?;瘜W品庫等重點防火、防爆區的

入口處,應設置人體導除靜電裝置。

5.3防觸電

5.3.1正常不帶電而事故時可能帶電的配電裝置及電氣設備外露可導電部分,均應按GB50065的要求

設置接地裝置。

5.3.2移動式電氣設備應采用漏電保護裝置。

5.3.3凡應采用安全電壓的場所,其安全電壓應按相關標準的規定執行。

5.3.4低壓電氣設備非帶電的金屬外殼和電動工具的接地電阻,不應大于4Ω。

5.4防機械傷害

5.4.1高速旋轉或往復運動的機械零部件應設計可靠的防護設施、擋板或安全圍欄。

5.4.2傳動運輸設備、皮帶運輸線應設計帶有欄桿的安全走道和跨越走道。

4

DB41/T1484—2017

5.4.3設備布置應符合工藝流程和安全操作規程的要求,并應適當考慮設備部件拆卸和檢測的空間需

要。

5.4.4機加車間內主要操作通道的寬度應不小于1.5m;機床與車間墻壁以及非主要通道間的寬度應

不小于0.8m;機床間的主要通道寬度應不小于1.2m;機床間的非主要通道的寬度應不小于0.8m。

5.4.5車間應留有足夠的泵閥裝配場地;長徑比較大的泵閥豎直放置時應采取防倒設施。

5.5防起重傷害

5.5.1埋設于建(構)筑物上的安裝檢修設備或運送物料用吊鉤、吊梁等設計時應預留安全系數,并

在醒目處標出許吊的額定起重量。

5.5.2起重機同一時刻只應一人指揮,指揮信號應符合要求。吊運重物應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起

吊時應進行試重,人員應站在安全位置,并盡量遠離起吊地點。

5.5.3吊運物行走的安全路線,不應跨越有人操作的固定崗位或經常有人停留的場所,且不應隨意越

過主體設備。

5.5.4吊車的滑線應安裝通電指示燈或采用其他標識帶電的措施;滑線應布置在吊車司機室的另一側;

若布置在同一側,應采取安全防護措施。

5.5.5滑線與機動車輛通道相交的軌道區域,應有必要的安全措施。

5.6防高處墜落和物體打擊

5.6.1泵閥生產企業具有發生墜落危險的操作崗位,應設計用于操作、巡檢和維修作業的扶梯、平臺、

防護欄桿等附屬設施。扶梯、平臺和欄桿應符合GB4053的規定。

5.6.2高處作業人員應佩帶好個人安全防護用品,穿緊身衣,防滑鞋,正確使用安全帽、安全帶。

5.6.3高處作業中所用物料應堆放平穩,不可堆放在臨邊或洞口附近,對作業中的通道和登高用具應

隨時清理,拆下的物料及時清運,不得任意亂擲或向下丟棄。

5.6.4吊裝孔及其地面應設置防護蓋板或欄桿,并應設置安全警示標志。

5.7防灼燙

5.7.1泵閥生產企業金屬冶煉場所的防灼燙、防高溫、防爆、防火、防噴濺設計應符合AQ/T7009的

相關規定。

5.7.2各種熱設備、熱管道及其閥門附件均應采取保溫措施。保溫材料宜采用成型制品。

5.7.3易受高溫輻射、明火烘烤或物體撞擊的梁柱結構和墻壁、設備、操作室等,應有隔熱、防撞擊

設施。

5.7.4不需保溫或要求散熱,且外表面溫度大于60℃的裸露設備及管道,應采取防灼燙的隔熱措施。

5.7.5使用酸、堿等具有化學灼傷危險的場所,應合理選擇設備和管道的結構及材料,防止物料外泄

或噴濺。布置具有化學灼傷危險的設備時應保證作業場所有足夠空間,并保證作業場所暢通,避免交叉

作業。具有化學灼傷危險的作業應采用機械化、管道化和自動化。

5.7.6具有酸堿性腐蝕的場所的建(構)筑物的地面、墻壁、設備基礎,應進行防腐處理。

5.7.7在酸堿危害嚴重的作業場所,應設計洗眼器、淋洗器等安全防護措施,淋洗器、洗眼器的服務

半徑應不大于15m。淋洗器、洗眼器的排水應納入企業污水管網。作業人員應配備必要的個人防護用

品。

5.8消防系統

5

DB41/T1484—2017

5.8.1泵閥生產企業的消防設計應根據工藝過程特點及火災危險類別、物料性質、建筑結構,確定相

應的消防設計方案。

5.8.2泵閥生產企業低壓消防給水設施、消防給水不應與循環冷卻水系統合并,且不應用于其他用途;

與生產或生活給水管道系統合并的低壓消防水管網應符合GB50974有關規定。高壓消防給水應設計獨

立的消防給水管道系統。消防給水管道應采用環狀管網。

5.8.3泵閥生產企業應根據生產過程特點、物料性質和火災危險性類別設計相應的干粉滅火、惰性氣

體滅火、泡沫消防等設施。

5.8.4泵閥生產企業除應設置固定式、半固定式滅火設施外,還應配置小型滅火器材。

5.8.5泵閥生產企業控制室、變配電室、液壓站、潤滑站、易燃物質倉庫應設置火災自動報警系統。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應滿足GB50116的要求。

5.9安全標志和職業病危害警示標識

5.9.1泵閥生產企業安全標志應按GB2894執行,職業病危害警示標識應按GBZ158執行。安全標志

和職業病危害警示標識宜聯合設置。

5.9.2與消防有關的安全標志及其標志牌的制作、設置位置應按GB13495.1的規定執行。

5.9.3常用危險化學品的分類及包裝標志應按GB13690的規定執行。

5.9.4企業用氣瓶標識應按GB/T7144的規定執行。

6職業衛生要求

6.1防塵防毒

6.1.1泵閥生產企業的防塵防毒設計應符合GBZ1的規定。

6.1.2對塵毒危害嚴重的生產區域內的設備和管道,在滿足生產工藝要求的條件下,宜集中布置在半

封閉或全封閉建(構)筑物內并設計合理的通風系統。建(構)筑物的通風換氣應保證作業環境中的塵

毒等有害物質的濃度符合GBZ2的規定。

6.1.3對可能逸出含塵毒氣體的生產過程,應采用自動化操作,并設計排風和凈化回收裝置,作業環

境和排放的有害物質濃度應符合GBZ2的規定。

6.1.4對于毒性危害嚴重的生產過程和設備,應設置應急防護設施。

6.1.5塵毒危害嚴重的廠房和倉庫等建(構)筑物的墻壁頂棚地面以及構件表面均應光滑和便于清掃,

必要時可設計防水、防腐等特殊保護層及專門清洗設施。

6.1.6在塵毒危害嚴重的作業場所,應設計洗眼器、淋洗器等安全防護措施,淋洗器、洗眼器的服務

半徑應不大于15m。

6.2噪聲及振動控制

6.2.1泵閥生產企業噪聲控制應符合GB/T50087和GBZ2的規定。

6.2.2泵閥生產企業噪聲(或振動)控制設計應根據生產工藝特點和設備性質,采取綜合防治措施,

采用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新設備以及生產過程機械化、自動化和密閉化,實現遠距離或隔離操作。

6.2.3在滿足生產的條件下,總體布置應結合聲學因素合理規劃,宜將高噪聲區和低噪聲區分開布置,

噪聲污染區遠離生活區,并充分利用地形、地物、建(構)筑物等自然屏障阻滯噪聲(或振動)的傳播。

6

DB41/T1484—2017

6.2.4泵閥生產中選定的各類機械設備應有噪聲(或振動)控制指標,應選用低噪聲的機械設備;對

單機超標的噪聲源,應根據噪聲源特性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6.2.5當振動對人員、設備以及周圍環境產生影響與干擾時,應采取防振和隔振設計。

6.2.6泵閥生產企業應為高噪聲作業區工作的人員配備個人噪聲防護用具,必要時應設置隔音操作室。

6.3防寒防暑防輻射

6.3.1泵閥生產企業的防暑防寒設計應符合GBZ1的規定。

6.3.2泵閥生產企業的各種散發熱量的爐窯、設備和管道應采取有效的隔熱措施。設備及管道的保溫

設計應符合GB/T4272的規定。

6.3.3產生大量熱的封閉廠房應采用自然通風降溫,必要時可以設計排風、送風、降溫設施,排、送

風系統可與塵毒排風系統聯合設計。高溫作業點宜采用局部通風降溫措施。

6.3.4重要的高溫作業操作室、中央控制室應設計空調裝置。

6.3.5車間的圍護結構應防止雨水滲入,內表面應防止凝結水產生。用水較多、產濕量較大的車間,

應采取排水防濕設施,防止頂棚滴水和地面積水。

6.3.6具有輻射作業場所的生產過程應根據危害性質配備必要的監測儀表,操作和使用輻射儀表和設

備的人員應配備個人專用防護器具。

6.4采光照明

6.4.1泵閥生產企業的建(構)筑物及生產裝置的采光設計應符合GB50033的規定。

6.4.2泵閥生產企業的照明設計應符合GB50034的規定。

6.4.3具有火災爆炸、毒塵危害和人身危害的作業區以及企業的變配電室、供水泵房、消防站、控制

室、調度室等公用設施,應設計事故狀態時能延續工作的應急照明,應急照明持續時間不應小于30min。

6.4.4泵閥生產企業內潮濕和高濕等危害環境以及特殊作業區配置的易觸及和無防觸電措施的固定式

或移動式局部照明,應采用安全電壓。

6.5輔助用室

6.5.1企業應按生產特點及實際需要,設置更衣室、廁所、浴室等生活衛生用室。車間衛生等級應按

GBZ1的規定確定。

6.5.2更衣室設置應符合下列要求:

——更衣室宜設在職工上、下班通道附近。

——車間衛生特征1級的更衣室,工作服、便服應分室存放,其他級別的可同室分開存放。

——更衣室的建筑面積應按職工人數及車間衛生特征級別確定。車間衛生特征為1、2、3、4級,

更衣室的建筑面積宜分別按每位職工1.5㎡、1.2㎡、1.0㎡、0.9㎡設計。

7安全管理要求

7.1泵閥生產企業應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完善安全管理規章制度。主要負責人應對本企業的安

全生產負全面責任,且具備與泵閥生產相應的安全生產知識和管理能力。

7.2涉及金屬冶煉的泵閥生產企業應當設置安全生產管理機構或配備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其他泵

閥生產企業,從業人員超過一百人的,應當設置安全生產管理機構或者配備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從

業人員在一百人以下的,應當配備專職或者兼職的安全生產管理人員。

7

DB41/T1484—2017

7.3涉及煤氣的泵閥生產企業應按照GB6222的有關規定,配備煤氣監測與防護的設施器具及人員。

7.4泵閥生產企業應制定崗位安全操作規程,嚴格執行值班制和交接班制。應認真執行安全檢查制度,

對查出的隱患應提出整改措施,并限期整改。

7.5泵閥生產企業應定期對職工進行安全生產和勞動保護教育,普及安全生產知識,加強業務技術培

訓,職工經考核合格方可上崗。

7.6特種作業人員均應經過專門的安全教育和培訓,并經考核合格、取得操作資格證方可上崗,其培

訓、考核、發證及復審,應按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7.7采用新工藝、新技術、新設備、新材料,應制定相應的安全技術措施;對有關人員,應進行專門

的安全技術培訓,并經考核合格方可上崗。

7.8泵閥生產企業應制定泵閥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預案的編制應符合GB/T29639的有關規定,并

應定期演練。

8個體防護及應急物品要求

8.1泵閥生產企業應為從業人員提供符合國家標準或者行業標準的勞動防護用品。

8.2泵閥生產企業應配備過濾式防毒面具、長管式防毒面具、正壓式空氣呼吸器、橡膠手套、膠靴、

化學安全防護眼鏡,其中長管式防毒面具、正壓式空氣呼吸器至少配備兩套,其他防護器具應滿足崗位

人員一人一具。

8.3泵閥生產企業應配備應急通訊器材和便攜式可燃有毒氣體濃度檢測報警儀。

8.4防護器具應存放在安全、便于取用的地方,并有專人負責保管,定期校驗和維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DB41/T1484—2017

目??次

前言.....................................................................................................................................................................II

1范圍.................................................................................................................................................................1

2規范性引用文件.............................................................................................................................................1

3術語和定義.....................................................................................................................................................1

4一般規定.........................................................................................................................................................2

5安全技術要求.................................................................................................................................................3

6職業衛生要求.................................................................................................................................................6

7安全管理要求.................................................................................................................................................7

8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