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人教版高一地理同步講義-植被_第1頁
2024年人教版高一地理同步講義-植被_第2頁
2024年人教版高一地理同步講義-植被_第3頁
2024年人教版高一地理同步講義-植被_第4頁
2024年人教版高一地理同步講義-植被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年高一地理同步講義(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冊)5.1植被

(含答案)第五章植被與土壤

第1節植被

目標任務

課程標準學習目標

1.通過實地觀察或運用視頻、圖像識別主要的植被類型。

通過野外觀察或運用視頻、2運用地理資料,掌握典型植被的分布地區、主要特征。

圖像,識別主要植被,說明3.運用圖文資料,說明森林、草原、荒漠等植被與自然環境的關系。

其與自然環境的關系。4.通過實地調查或者觀看影像,體會珍惜愛護天然植被、因地制宜營造人

工植被的重要性。

預習導學

課前閱讀

1.熱帶雨林中的大板根

板根,亦稱“板狀根”“支柱基板根”,熱帶雨林植物支柱根的一種形式。植物一般是把根系扎進土壤,

執行吸收水分、養分、供應地上部分莖干、枝葉生長的功能,也起著承受地上部分重力的支撐作用。為了

更好地執行上述的功能,根系總是向深度和廣度兩個方面發展,并與附近的植物展開了空間與資源的激烈

競爭。板根是喬木的側根外向異常的次生生長所形成(其實就是側根的變態),是高大喬木的一種附加的支

撐結構,樹干與沿地面走向的側根之間構成一個至數個多少扁平的三角形的板狀根,有時可高達3?4米。

通常輻射生出,以3—5條為多,并以最為負重的一側發達,在土壤淺薄的地方板根更易形成。區別于其他

的根,板根是一部分裸露在外的,而且成板塊狀,似火箭的尾翼。

在熱帶雨林,一些巨型喬木身軀高大而粗壯,樹冠也非常寬大,且常常受到藤蔓植物的纏繞十分沉重。又

因為土壤水分充足難以呼吸,根系無法深入土壤。再加上狂風暴雨的“摧殘”,不倒才奇怪咧。物競天擇,

適者生存。聰明的他們采取了地面空間發展的策略---他們以樹干基部為中心,由側根外向次生生長,成

輻射狀延伸出數道翼狀板根,支撐樹木龐大的身體,成功解決了“頭重腳輕”的難題。

熱帶雨林豐沛的雨水帶來了強烈的淋溶作用,雨水溶解并帶走差不多所有可溶解的礦物。因此,土壤只有

薄薄的一層,十分貧瘠。雨季的雨林含水量接近飽和,空氣匱乏不利于根系呼吸。所以要是想生存下來,

地面空間是必須“爭奪”下來的領地。越靠近地面,越肥沃的表土,植物的競爭就越是激烈;越是貧瘠且

空氣稀少的土壤深層,植物的競爭越不激烈。

由于熱帶雨林處在多雨,潮濕的氣候條件,土壤中的水分在很長的雨季總是處于飽和或近于飽和的狀況,

樹木的根系因“呼吸”所需,它們很難深入到空氣缺乏的深土層中。所以大塊的板根幫助植物根系進行呼

吸,讓植物在多雨的潮濕環境中也能正常生長。

某種程度上,熱帶雨林巨型板根防范了動物入侵和人類砍伐。由于過于高大和粗壯,不少板根大喬木因此

幸免于人類刀砍斧劈的劫難。

2.短命植物

短命植物又稱短營養期植物、短期生植物,是人們對生長發育快、生活周期短、生長于溫帶荒漠地區的一

類植物的總稱。主要生長在干旱區,在我國,此類植物主要生長在新疆北部(即天山中西部的伊犁盆地、

準嘴爾盆地),約有200多種。植物利用早春雨水和融化的雪水提供的土壤、濕度和一定的溫度生長發育,

并在夏季干熱季節來臨之前短短的2個月左右時間里迅速完成生活周期,隨后整個植株或地上部分干枯死

亡,以種子或地下器官休眠渡過對植物生長不利的季節,來年春季再由種子或地下器官形成新的個體,這

類植物包括一年生短命植物和多年生類短命植物兩類。

在準嘴爾盆地,短命植物往往在每年早春3月中下旬,冬季積雪還沒有完全融化的時候就已萌發,到了6

月底至7月初,種子自然掉下來時生長期結束。

在短命植物的生長季內,所處地域一般有一定的降水或積雪融水,土壤墉情較好,為短命植物的生長發育

提供了有利的水分條件,無須像旱生植物那樣將根系扎向更深的土層內,即可獲得所需要的水分。短命植

物是一類淺根系、春雨型中生植物,炎熱的夏季由于氣溫過高,蒸發量大,土壤水份少,因此也是植物生

長發育的不利季節。所以,短命植物在長期發展過程中也形成了逃避干旱的夏季休眠現象。

側金盞花Adonisamurensis典型的早春類短命植物,長白山區是其分布中心。短命菊是世界上生命周期

最短的植物之一,它的壽命還不到一個月。

基礎梳理

知識點一植被與環境

1.定義

在地球表面,除了極端干旱、寒冷等地方,幾乎都有植物生長。數量不等的不同種的植物,共同生長

在一定的地方。自然界成群生長的,稱為植被。

2.分類

(1)植被:天然形成的植被,如森林、草原、荒漠等。

(2)植被:人工栽培和經營管理的植被,如經濟林、人工草場等。

3.植被與環境的關系

(1)植被對環境的作用:植物生長過程中其生長的土壤、水分等環境條件。

(2)環境對植被的作用:氣溫越高、降水量越多的地方,植被高度越大,植物種的數量越多,垂直結

構越。(植被中的不同種類植物,通過爭奪陽光的生存競爭,從而形成垂直結構)

(3)植被對環境有指示作用:天然植被一般按類型有規律地分布在適宜其生長的地方,并具有適應當

地環境的特征。所以,它對環境有一定的指示作用。

知識點二森林

1.分布

主要分布在熱帶和溫帶的地區。

2.劃分依據

、生態特征等。

3.類型

(1)熱帶雨林

分布熱帶雨林氣候區和____________氣候區

氣候終年高溫、降雨豐沛

特征

植被植物全年旺盛生長,森林呈深綠色,植物種類豐富、垂直結構復雜,有數量豐富的藤本植物、附生

特點植物等。各月都有花開。常見______________等現象

%2)常綠闊葉林

分布一眄熱帶季風氣候區和亞熱帶濕潤氣候彳

與陡夏季及執薪f?M季」:無明顯干季

特征

植被森林常敏喬木塞葉片,大部分植物的花期集中在春耒夏初帶雨林相比,垂直結構

特點較簡單,藤本植物、附生植物較少,少板根和莖花現象

(3)落葉闊葉林(夏綠林)

分布溫帶季風氣候區和溫帶海洋性氣候區

氣候特征夏季炎熱或溫暖,生長季節達4—6個月,冬季寒冷并延續3—個月,且降水適宜

植被特點喬木葉片寬闊,春季,秋冬季落葉

(4)亞寒帶針葉林

分布大陸和北美大陸的亞寒帶地區

氣候特征夏季短促、溫和,冬季漫長、寒冷

植被特點以松、杉類植物為主的針葉林,樹葉縮小為針狀,以

三、草原與荒漠

1.環境特征與植被

在熱帶和溫帶,當水分條件不能滿足森林生長時,便出現以草本為主的植被,即;在水分更少的干

旱地區,則形成荒漠植被。

2.草原

(1)熱帶草原

分布—廠般芬布在熱帶雨林二帶的南W匕麗廠

氣候特征全年高溫,分干濕兩季

植被特點濕季草原蔥綠:干季;散生著喬木或灌木

12)溫帶草原

分布主要分布在溫帶半濕潤、凈干旱地區

氣候痔征夏季溫暖,卷季________,飛候干燥

植被特點「草原夏綠冬枯;植被高度較熱帶草原低,也會見到二些較為矮小的灌天

3.荒漠

分布從熱帶至溫帶的氣候干旱地區

氣候特征終年降水

植被特點以旱生的灌木為主;具宥耐長期手旱的形態和結構。也有些非旱生的_______植物

知識點三

1.自主判斷

(1)一般來說,氣溫越高,降水越多的地方垂直結構越豐富。()

(2)草原地區降水較少,沒有喬木生長。()

(3)荒漠中植被的生命活動周期都很長。()

(4)植被不能改變環境。()

(5)熱帶草原一年中分干濕兩季,濕季草木茂盛,干季草類枯黃。()

0b核心整合

核心01植被與環境的關系

【核心整合】

環境對植被植物的種類與分布深受自然環境的影響。在自然環境要素中,對植物影響最大的是氣候。除此

的影響之外還受土壤、地形等因素的影響。

植物生長依賴于環境,植物的生長狀況及分布可以反過來指示環境

植被對環境腺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光含作用將太陽能轉化成化學能儲存在生物體內,使百然界的化孽元素

的影響發生遷移,進入生物群落中。

生物對大氣圈、水圈、巖石圈的改造:改變大氣成分,改變水體的化學成分,加速巖石風化,

促進土壤的形成

【小試牛刀】

下面為某同學在野外使用某軟件拍攝植物葉片查詢植物信息時截取的三幅圖片。完成下面小題。

1.根據圖片中的信息判斷,該同學的拍攝地最可能位于()

A.太行山區B.長白山區C.昆侖山區D.武陵山區

2.一個植物群落往往由喬木、灌木和草本植物等組成,它們高矮不一,錯落有致,分享著陽光雨露,三幅

圖片顯示的植物由上層到下層排序正確的是()

A.③②①B.③①②C.②①③D.②③①

核心02森林

【核心整合】

分布地區氣候特點植被特征

熱帶主要分布在熱帶雨林植物高大茂密,全年旺盛生長,各月都有花

終年高溫、降雨豐沛。

雨林氣候區和熱帶季風氣開。植物種類豐富、垂直結構復雜,有數量

候區。豐富的藤本植物、附生植物等。常見莖花、

板根等現象。

森林常綠,喬木多革質葉片,大部分植物的

主要分布在亞熱帶季

常綠闊夏季炎熱多雨,冬季溫和花期集中在春末夏初。與熱帶雨林相比,垂

風氣候區和亞熱帶濕

葉林且無明顯干季。直結構較簡單,藤本植物、附生植物較少,

潤氣候區。

少板根和莖花現象。

落葉闊主要分布在溫帶季風

夏季炎熱或溫暖,冬季寒

葉林(夏氣候區和溫帶海洋性喬木葉片寬闊,春季發葉,秋冬季落葉。

冷,降水適宜。

綠林)氣候區。

主要分布在亞歐大陸

亞寒帶夏季短促、溫和,冬季漫發育了以松、杉類植物為主的針葉林,樹葉

和北美大陸的亞寒帶

針葉林長、寒冷。縮小為針狀,以抗寒抗旱。

地區。

【小試牛刀】

望天樹可高達七八十米,樹冠較大,常年枝葉繁茂。望天樹板根發育明顯,板根可達十米之高,往地

下還可以延伸十幾米。下圖為望天樹近地面根系景觀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望天樹指示當地的自然環境為()

A.全年高溫的沙漠氣候環境B.全年濕熱多雨的森林環境

C.干濕分明的熱帶草原環境D.全年嚴寒大風的極地環境

2.望天樹所在區域的植被群落特征是)

A.植被稀疏,種類單一B.濕季蔥郁,干季凋萎

C.樹木較少,綠草茵茵D.種類豐富,樹冠渾圓

核心03草原與荒漠

【核心整合】草原與荒漠

分布地區氣候特點植被特征

濕季降水豐沛,植物生長旺盛,草原蔥綠。干季

草熱帶一般分布在熱帶雨全年高溫,分干濕兩

降水稀少,草類枯黃。有的熱帶草原中散生著喬

原草原林一帶的南北兩側。季。

木或灌木。

溫帶一般分布在溫帶大夏季溫暖,冬季寒草原夏綠冬枯,植被高度較熱帶草原低,也會見

草原陸性氣候區。冷,氣候干燥。到一些較為矮小的灌木。

植被稀疏,以旱生灌木為主,具有耐長期干旱的

一般分布在熱帶沙

形態和結構。也有些非旱生的短生命植物,當迎

荒漠漠氣候區和溫帶大氣候干旱。

來合適的降水,即能完成生命活動的周期,如智

陸性氣候區。

利沙漠中的雨后花海。

【小試牛刀】

熱帶草原景觀與溫帶草原的共同特征是()

A.星散分布著喬木灌木植被B.群落結構簡單

C.有明顯季相變化D.主要動物種類基本相同

、植物分布與環境

影響因素植物形態或分布指示作用

熱量水平分布:熱帶雨林一亞熱帶常綠林一溫帶落葉闊葉林一亞寒帶針葉林一苔原不同溫度

垂直分布:熱帶雨林一山地常綠闊葉林一山地落葉闊葉林一山地針葉林一山地草不同海拔

甸、草原一高寒荒漠

水濕生植物葉子碩大柔嫩,根系退化,莖內有孔,如蓮藕、蘆葦等水濕環境

分旱生植物葉子退化為刺,根系發達,葉面有蠟質,莖粗大,如仙人掌、駱駝刺等干旱環境

光喜光植物對光照需求量大,分布在陽光充足的地方,如樹林上層的馬尾松等光照充足

照喜陰植物對光照要求低,分布在陰暗處,如樹林下部的地衣、苔辭等光照不足

土壤酸性土壤:鐵芒箕、茶樹、馬尾松等酸性土壤

堿性土壤:堿蓬等堿性土壤

環境污染矮牽牛花能指示SOz污染so?污染

(典例)

多肉植物是指植物的根莖葉器官中有一種或幾種肥厚多汁,利于貯水,以便植物熬過干旱。多肉植物在旱

季進入休眠狀態,在雨季過后生長、開花。多肉植物最不具備的特點是()

A.耐低溫B.耐高溫C.耐干旱D.休眠功能

二、不同的區域植被(綠地)的主要環境效益不同

區域植被的環境效益舉例

降水豐富的丘陵、山地涵養水源、保持水土長江中上游的防護林主要功能是涵養水源,保持水土

西北地區風沙大,“西北防護林”的主要功能是防風

較干旱的地區防風固沙、保護農田、牧場

固沙

凈化空氣、美化環境、吸煙滯塵、城市工業、交通污染嚴重,故城市綠地主要功能是吸

城市及道路兩側

減弱噪聲、調節氣候煙滯塵、過濾空氣、減輕污染、削弱噪聲

紅樹林是天然的海岸防線,具有減小風速、減輕海岸

沿海地區防止海浪侵襲,保護海堤

的侵蝕,凈化海水、促淤造陸等作用

(典例)

北京師范大學一位熱愛攝影的同學,記錄下了校園內四季的風景,如圖所示。完成下面小題。

1.照片中道路兩側的植被屬于()

A.常綠闊葉林B.落葉闊葉林C,常綠針葉林D.草原

2.在北京師范大學校園中增加植被,不能起到的作用是()

A.美化環境B.固碳釋氧C.吸煙滯塵D.防范火災

知識總結

植被的定義自然界成群生長的各種植物的整體

天然植被:天然形成的植被

植被的分類?/----------------------------

--------------;人工植被:人工栽培和經營管理的植被

植被與環境,

植物生長過程中,改造其生長的土壤、水分等環境條件

與環境的關系,穩定的植被形成分層明顯的垂直結構

天然植被一^^^有規律地分布,具有適應當地環境的特征

主要分布熱帶雨林氣候區和熱帶季風氣候區

雨林0/植物全年正盛生長,森林呈深綠色,植物種類豐

[特征。富、垂直結構復雜。常見莖花、板根等現象

主要分布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和亞熱帶濕潤氣候區

的闊ot林—森林常球,喬木多革質葉片,大部分植物的花期集

植被特征0中在春末夏初。與熱帶雨林相比,垂直結構較簡單

森林

主要分布:溫帶季風氣候區和溫帶海洋性氣候區

落葉闊葉林(夏綠林)-------------------------------------------------

----------------1特征0喬木葉片寬闊,春季發葉,秋冬季落葉

主要分布0亞歐大蚓北美大陸的亞寒帶地區

:?/-------------------------------------------------

------------;Q色史I超/縷植物為主,更葉縮小為針狀以抗寒抗旱

環境o一般分布在熱帶雨林一帶的南北兩ftk全年高溫,分干濕兩季

熱帶草原-------------------------------------------------------------------

----------植被特點e>濕季植物生長旺盛,草原蔥綠;干季草類枯黃

環境e夏季溫暖,冬季寒冷,氣候干燥草原夏綠冬枯,植被高度較熱帶草原低

溫帶草原?/-----------------------------------------------------------------------------

草原與荒漠------------植被特點?草原夏綠冬枯,植被高度較熱帶草原低

環境e氣候干旱

;荒漠植被

以旱生的灌木為主,具有耐長期干旱的形

;植被特點e態和結構.也有些m渾生的短生命植物

強化訓練

考點強何

考點01植被與環境

河南洛陽某中學的同學們為了更好地了解植物與地理環境的關系,于12月6日進行了校園綠化樹種調

查。下面三張圖片是同學們拍到的校園內的主要綠化樹種,其特征記錄如下:a.桂花樹-綠色葉片,葉面光

滑,革質,長橢圓形;b.梧桐-樹干高大,葉片淡黃,呈掌狀,葉片寬闊,有大量落葉;c.松樹-深綠色樹

葉,葉片細長,呈針狀。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圖中校園內的三種樹木屬于()

A.天然植被B.人工植被C.荒漠植被D.草原植被

2.其特征不能反映洛陽氣候的樹種是()

A.a、bB.b、cC.a、cD.a、b、c

泰加林帶主要的樹種是云杉、冷杉、落葉松等,而且往往是單一樹種的純林。下圖是泰加林帶的植被

景觀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3.下列有關泰加林帶的植被生長特點說法正確的是()

A.生長期長B.分布較稀疏C.抗寒耐旱D.生長速度快

4.泰加林帶在我國最可能分布在()

A.武夷山B.大興安嶺C.秦嶺D.華北平原

考點02森林

我國某中學生對校園樹木生長情況觀察后,在記錄本中描述到:新學期開學時,校園里各種光禿禿的

樹枝上長出了新芽。一個月后,如嬰兒手掌般大的、濃密的樹葉擋住了太陽,稀疏的陽光從窗外射進教室,

倍感愜意。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5.該學生描述的樹木屬于()

A.熱帶雨林B.常綠闊葉林C.落葉闊葉林D.亞寒帶針葉林

6.我國該類天然林木主要分布于()

A.西北地區B.華北地區C.南方地區D.青藏地區

南美洲安第斯山脈高地上,有一種生長極其緩慢的綠色墊狀植物。該植物葉面覆蓋著蠟質層,緊密并

貼近地面或巖石生長。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7.該植物葉面覆蓋著蠟質層的作用是()

A.保持植物溫度B.增強抗風能力C.減少水分蒸發D.減弱光合作用

8.根據該植物的生長特征推測當地()

①多大風②氣溫低③濕度大④光照弱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考點03草原與荒漠

北京市某中學生暑假期間在某植物園拍攝了一張“沙漠玫瑰”的照片(見下圖),經查閱資料得知,

該植物因其原產地接近沙漠且花朵紅如玫瑰而得名。該植物喜高溫干燥和陽光充足的環境,耐酷暑,不耐

寒。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9."沙漠玫瑰"根肥大、莖粗壯主要是為了()

A.增加光照B.降低溫度C.抵抗強風D.儲存水分

10.該同學也種植了一盆"沙漠玫瑰",半年后發現植株慢慢枯萎,可能原因是()

A.室內空氣過于干燥B.長時間陽光下暴曬C.土壤干裂才澆水D.室

內溫度比較低

下圖是攝影愛好者在非洲拍攝的某地的照片。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1.圖中所示的植被類型是()

A.熱帶雨林B.熱帶草原

C.熱帶沙漠D.亞熱帶硬葉林

12.有關該類型植被特征的說法,正確的是()

A.樹干分枝少

B.干季時,草木蔥綠,滿目枯黃

C.該區域植物有隨水草遷移的習性

D.草本植物發達,旱生喬木星散分布

植被的形態深受自然環境的影響。下圖示意某種植物形態。完成下面小題。

1.該植被生長地區自然環境最突出的特點是()

A.干旱B.濕潤C.寒冷D.炎熱

2.該植被性狀與自然環境的關系,搭配正確的是()

A.葉片柔嫩、寬大,利于散熱B.根系發達,利于固定植株

C.植株高大,利于獲取陽光D.葉片小,減少水分蒸騰

3.隨著全球氣候變暖,當地蒸發加劇,該類植被最可能發生的變化是()

A.地上部分植株變高大B.地下部分向更深處生長

C.地上部分葉片變大D.地下部分縮短減小

長白山高山苔原位于長白山上部(2000m?2500m),是我國大陸東部唯一的典型高山苔原,其環境特

征與極地苔原相似。在全球氣候變化的背景下,長白山苔原帶西坡發生了一系列變化,最明顯的是原先位

于較低海拔的草本植物不斷上侵,而苔原帶原有的灌木開始萎縮退化。下面圖甲為長白山苔原帶位置示意

圖,圖乙為草本植物入侵變化趨勢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海拔

130°/m坡度/°

221035

220030

219025

―-海拔

218020

*坡度

217015

216010

4021505

0

2140全

—國界—省界?苔原帶入

4.長白山苔原植被的主要特征是)

A.根系較深B.植株粗壯C.花期較長D.貼地生長

5.草本植物入侵的特點是()

A.坡度大的地方不易侵入B.高海拔處入侵嚴重C.從土壤較肥沃處侵入D.空

間分布呈斑塊狀

行道樹指種在道路兩旁及分車帶,給車輛和行人遮陰并構成街景的樹種。南昌地區行道樹以樟樹為主。

如圖是某攝影愛好者在南昌市拍攝的景觀圖片。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6.南昌市種植的樟樹屬于()

A.常綠闊葉林B.常綠硬葉林C.落葉闊葉林D.針葉林

7.冬季,南昌會遭受雨雪冰凍災害,此時行道樹受損明顯,是因為樟樹()

A.樹干高大B.根系薄弱C.枝葉茂盛D.冬季落葉

沙漠玫瑰原產于北非,屬多肉植物,與玫瑰無近緣關系或相像之處,只是因紅如玫瑰而得名。新疆于

田縣種植沙漠玫瑰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由于花期恰好水分充足,這里的沙漠玫瑰被公認是世界上出油率

最高、香型最佳的品種。下圖示意新疆于田縣沙漠玫瑰種植區。完成下面小題。

82°

8.沙漠玫瑰的生長習性主要是()

A.喜充足陽光,耐干旱,耐鹽堿,不耐寒B.喜疏松土壤,耐澇,耐高溫,不耐寒

C.喜陰雨天氣,耐低溫,耐澇,不耐貧瘠D.喜高溫天氣,耐干旱,耐貧瘠,不耐大風

9.沙漠玫瑰粗壯的莖的主要作用是()

A.抵御大風B.儲存養分和水分C.增大植物蒸騰D.獲取光照

絞殺榕生長在熱量充足的地區,其種子以鳥類、風等為媒介,落到其他大樹的樹皮裂縫或枝丫上,進

而生根發芽。絞殺榕的部分根系扎入宿主樹表皮吸取水分和營養,另一部分扎入土中奪取水分和營養,枝

葉快速地向上生長,最終宿主樹會死亡腐爛,絞殺榕成為獨立的植株。絞殺榕看似殘忍,實際上它的存在

有利于森林生態系統的健康發展。下圖為絞殺榕景觀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0.宿主樹死亡的主要原因有()

①水分不足②陽光短缺③養分不足④樹干折斷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1.絞殺榕所處森林()

A.地表生物量較小B.樹木秋冬季節落葉

C.均為高大喬木D.垂直結構復雜

12.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雪兔子,多年生草本植物,莖直立,植株矮小,一般植株高約30厘米左右,莖葉白色絨毛發育,酷似

棉襖,畢生僅開一次花,主要生長在海拔4500-5000米的高山流石灘、山坡巖縫中、山頂沙石地。在我國

分布于云南(麗江)、西藏(亞東、錯那)等地區,為國家二級野生保護植物。下圖為雪兔子植株實體景

觀圖示。

⑴結合雪兔子植株特點,分析雪兔子生長地區的自然環境特征。

(2)推測雪兔子種子的傳播方式并說明理由。

13.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油樟,屬常綠喬木,喜濕喜暖,抗蟲性較強,耐寒性較差,三年即可郁閉成林。油樟葉經蒸汽

蒸溜冷凝可提取樟油,樟油在日化、醫療等產業中用途較大。敘州區位于宜賓市西部,平地少、坡地多,

現有人工種植油樟林35萬畝。人工種植的油樟林種群密度大于野生油樟林密度。一般野生油樟林內雜草叢

生,但敘州區油樟林內幾乎無雜草。

材料二在每年的春季,敘州區村民紛紛上山收集油樟落葉,并利用簡易蒸溜器蒸煮樟葉獲取樟油,蒸

⑴分析當地居民主要在春季收集落葉提取樟油的原因。

⑵試分析敘州區油樟林內幾乎無雜草的自然原因。

⑶簡述敘州區在低山丘陵地區大量種植油樟的益處。

第五章植被與土壤

第1節植被

目標任務

課程標準學習目標

1.通過實地觀察或運用視頻、圖像識別主要的植被類型。

通過野外觀察或運用視頻、2運用地理資料,掌握典型植被的分布地區、主要特征。

圖像,識別主要植被,說明3.運用圖文資料,說明森林、草原、荒漠等植被與自然環境的關系。

其與自然環境的關系。4.通過實地調查或者觀看影像,體會珍惜愛護天然植被、因地制宜營造人

工植被的重要性。

預習導學

1.熱帶雨林中的大板根

板根,亦稱“板狀根”“支柱基板根”,熱帶雨林植物支柱根的一種形式。植物一般是把根系扎進土壤,

執行吸收水分、養分、供應地上部分莖干、枝葉生長的功能,也起著承受地上部分重力的支撐作用。為了

更好地執行上述的功能,根系總是向深度和廣度兩個方面發展,并與附近的植物展開了空間與資源的激烈

競爭。板根是喬木的側根外向異常的次生生長所形成(其實就是側根的變態),是高大喬木的一種附加的支

撐結構,樹干與沿地面走向的側根之間構成一個至數個多少扁平的三角形的板狀根,有時可高達3?4米。

通常輻射生出,以3—5條為多,并以最為負重的一側發達,在土壤淺薄的地方板根更易形成。區別于其他

的根,板根是一部分裸露在外的,而且成板塊狀,似火箭的尾翼。

在熱帶雨林,一些巨型喬木身軀高大而粗壯,樹冠也非常寬大,且常常受到藤蔓植物的纏繞十分沉重。又

因為土壤水分充足難以呼吸,根系無法深入土壤。再加上狂風暴雨的“摧殘”,不倒才奇怪咧。物競天擇,

適者生存。聰明的他們采取了地面空間發展的策略他們以樹干基部為中心,由側根外向次生生長,成

輻射狀延伸出數道翼狀板根,支撐樹木龐大的身體,成功解決了“頭重腳輕”的難題。

熱帶雨林豐沛的雨水帶來了強烈的淋溶作用,雨水溶解并帶走差不多所有可溶解的礦物。因此,土壤只有

簿簿的一層,十分貧瘠。雨季的雨林含水量接近飽和,空氣匱乏不利于根系呼吸。所以要是想生存下來,

地面空間是必須“爭奪”下來的領地。越靠近地面,越肥沃的表土,植物的競爭就越是激烈;越是貧瘠且

空氣稀少的土壤深層,植物的競爭越不激烈。

由于熱帶雨林處在多雨,潮濕的氣候條件,土壤中的水分在很長的雨季總是處于飽和或近于飽和的狀況,

樹木的根系因“呼吸”所需,它們很難深入到空氣缺乏的深土層中。所以大塊的板根幫助植物根系進行呼

吸,讓植物在多雨的潮濕環境中也能正常生長。

某種程度上,熱帶雨林巨型板根防范了動物入侵和人類砍伐。由于過于高大和粗壯,不少板根大喬木因此

幸免于人類刀砍斧劈的劫難。

2.短命植物

短命植物又稱短營養期植物、短期生植物,是人們對生長發育快、生活周期短、生長于溫帶荒漠地區的一

類植物的總稱。主要生長在干旱區,在我國,此類植物主要生長在新疆北部(即天山中西部的伊犁盆地、

準嘴爾盆地),約有200多種。植物利用早春雨水和融化的雪水提供的土壤、濕度和一定的溫度生長發育,

并在夏季干熱季節來臨之前短短的2個月左右時間里迅速完成生活周期,隨后整個植株或地上部分干枯死

亡,以種子或地下器官休眠渡過對植物生長不利的季節,來年春季再由種子或地下器官形成新的個體,這

類植物包括一年生短命植物和多年生類短命植物兩類。

在準嘴爾盆地,短命植物往往在每年早春3月中下旬,冬季積雪還沒有完全融化的時候就已萌發,到了6

月底至7月初,種子自然掉下來時生長期結束。

在短命植物的生長季內,所處地域一般有一定的降水或積雪融水,土壤埔情較好,為短命植物的生長發育

提供了有利的水分條件,無須像旱生植物那樣將根系扎向更深的土層內,即可獲得所需要的水分。短命植

物是一類淺根系、春雨型中生植物,炎熱的夏季由于氣溫過高,蒸發量大,土壤水份少,因此也是植物生

長發育的不利季節。所以,短命植物在長期發展過程中也形成了逃避干旱的夏季休眠現象。

側金盞花Adonisamurensis典型的早春類短命植物,長白山區是其分布中心。短命菊是世界上生命周期

最短的植物之一,它的壽命還不到一個月。

知識點一植被與環境

1.定義

在地球表面,除了極端干旱、寒冷等地方,幾乎都有植物生長。數量不等的不同種的植物,共同生長

在一定的地方。自然界成群生長的各種植物的整體,稱為植被。

2.分類

(1)天然植被:天然形成的植被,如森林、草原、荒漠等。

(2)人工植被:人工栽培和經營管理的植被,如經濟林、人工草場等。

3.植被與環境的關系

(1)植被對環境的作用:植物生長過程中改造其生長的土壤、水分等環境條件。

(2)環境對植被的作用:氣溫越高、降水量越多的地方,植被高度越大,植物種的數量越多,垂直結

構越豐富。(植被中的不同種類植物,通過爭奪陽光的生存競爭,從而形成垂直結構)

(3)植被對環境有指示作用:天然植被一般按類型有規律地分布在適宜其生長的地方,并具有適應當

地環境的特征。所以,它對環境有一定的指示作用。

知識點二森林

1.分布

主要分布在熱帶和溫帶的濕潤、半濕潤地區。

2.劃分依據

垂直結構、生態特征等。

3.類型

(1)熱帶雨林

分布熱帶雨林氣候區和熱帶季風氣候區

氣候特終年高溫、降雨豐沛

植被特植物全年旺盛生長,森林呈深綠色,植物種類豐富、垂直結構復雜,語?數量豐富的藤本植物、附生

點植物等。各月都有花開。常見莖花、板根等現象

(2)常綠闊葉林

分布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和亞熱帶濕潤氣候,

氣候夏季炎熱多氤冬季溫和且無明顯干季

特征

植被森林常綠,喬后革質葉雨天舒分植物的花期集中在春末夏初FWW林相比,垂直結構較簡

特點單,藤本植物、附生植物較少,少板根和莖花現象

(3)落葉闊葉林(夏綠林)

分布溫帶季風氣候區和溫帶海洋性氣候區

氣候特征夏季炎熱或溫暖,生長季節達4—6個月,冬季寒冷并延續3—個月,且降水適『

植被特點喬木葉片寬闊,春季愛葉,秋冬季落葉

(4)亞寒帶針葉林

分布遍大陸和北美大陸的亞寒帶地區

氣候特征夏季短促、溫和,冬季漫長、寒冷

植被特點以松、杉類植物為主的針葉林,樹葉縮小為針狀,以抗寒抗旱

三、草原與荒漠

1.環境特征與植被

在熱帶和溫帶,當水分條件不能滿足森林生長時,便出現以草本為主的植被,即皇原;在水分更少的干旱

地區,則形成荒漠植被。

2.草原

(1)熱帶草原

分布一艇分布在熱帶雨林二帶的南北麗廠

片旅特征全年高溫,分干濕兩季

植被特點濕季章原蔥式干季草類枯黃;散生著喬木或灌木

(2)溫帶草原

分布主要分布在溫帶半濕潤、年干旱地市

氣候特征夏季溫暖,卷季寒冷,氣候干燥

植被特點草原夏綠區枯;植被高度較熱帶草原低,也會見到二些較為矮小的灌木

3.荒漠

分布從熱帶至溫帶的氣候干旱地區

氣候特征終年降水稀少

植被特點以旱生的灌木為主,具有耐長期干旱的形態和結構。也有些非旱生的痘生命植物

知識點三

預習作業

1.自主判斷

(1)一般來說,氣溫越高,降水越多的地方垂直結構越豐富。()

(2)草原地區降水較少,沒有喬木生長。()

(3)荒漠中植被的生命活動周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