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2024年中考地理試卷【附參考答案】_第1頁
青海省2024年中考地理試卷【附參考答案】_第2頁
青海省2024年中考地理試卷【附參考答案】_第3頁
青海省2024年中考地理試卷【附參考答案】_第4頁
青海省2024年中考地理試卷【附參考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青海省2024年中考地理試卷

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

青海省柴達木盆地分布著我國珍稀野生動物兔劑(如圖)。兔創體形粗短,大小似家貓,腹部的長毛和絨毛具有

很好的保暖作用。據此完成下列小題。

1.兔狗腹部的長毛和絨毛主要是為了適應青藏地區()

A.寒冷的氣候B.起伏的地形C.缺氧的環境D.強烈的光照

2.為了更好地保護野生動物,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我們應當()

A.擴建周邊城鎮B.增加耕地面積

C.建設工業基地D.保護生態環境

2024年3月,甘肅天水麻辣燙爆火。輔料之一甘谷辣椒更是以鮮香不辣,深受大眾喜愛。其產地甘谷縣屬溫帶大

陸性氣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下圖為甘肅省和天水市區域簡圖,讀圖完成下列小題。

3.甘谷辣椒鮮香的自然原因是當地()

A.降水充沛,氣候濕潤B.河網密集,水源充足

C.日照時數多,光照條件好D.平原分布廣,種植面積大

4.麻辣燙爆火對甘肅省帶來的直接影響是()

A.促進河海聯運B.增加就業機會

C.提高技術水平D.擴大城市規模

筆走畫卷,一首詩,一個世界。唐代張繼的“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姑蘇為現蘇州市),和南北朝時

期的“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呈現出我國不同地區獨具特色的畫卷。據此完成下列小題。

5.張繼的詩呈現的畫卷里最有可能看到的是()

A.沙漠駱駝B.高原耗牛C.青磚黛瓦D.北國風光

6.“風吹草低見牛羊”反映出內蒙古發達的()

A.畜牧業B.種植業C.水產業D.林木業

國家科技實力的增強深刻影響著農業生產,助力我國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下圖展現了我國某地小麥收割方式的變

化,讀圖完成下列小題。

人工割麥老式小麥收割機人工科能收割機

7.圖中農作物主要分布在我國()

A.青藏地區B.西北地區C.南方地區D.北方地區

8.圖中小麥收割方式的變化體現了我國糧食安全重視()

A.藏糧于民B.藏糧于技C.藏糧于地D.藏糧于天

尼日利亞是非洲第一大石油出口國,經濟以農礦業為主,交通建設對其經濟發展尤為重要。尼日利亞南部的沿海

鐵路由中國援建,全線采用了中國鐵路技術標準。下圖為尼日利亞簡圖,讀圖完成下列小題。

---沿海鐵路線?石油

9.尼日利亞原油運輸到中國的主要交通運輸方式是()

A.航空運輸B.海上運輸C.鐵路運輸D.公路運輸

10.我國相關人員在建設該沿海鐵路時,可能面臨的問題是()

A.高溫濕熱,容易中暑B.地震頻發,威脅安全

C.凍土廣布,不利修建D.風沙肆虐,影響健康

2024年2月7日,南極大陸的新地標——中國南極秦嶺站開站。秦嶺站采用綠色、環保、節能的設計理念,充分

利用了太陽能和風能。下圖為南極地區圖,讀圖完成下列小題。

西經0。東經

11.讀圖可知,與秦嶺站緯度最接近的科學考察站是()

A.長城站B.中山站C.昆侖站D.泰山站

12.秦嶺站選擇在2月份揭牌開站,主要考慮到該月份()

A.風力強勁,風速大B.正值極晝,為暖季

C.極端寒冷,冰層厚D.氣候干燥,降水少

13.下列做法與秦嶺站的環保設計理念相符合的是()

A.充分利用清潔能源B.大力發展極地旅游

C.積極開發礦產資源D.允許捕撈海洋生物

人口密度能夠反映人口分布的疏密程度,它是指一定時期內,單位面積土地上居住的人口數。分析一個大洲、地

區人口密度往往要從自然環境和歷史、社會經濟條件等方面入手。圖1為世界局部人口密度分布圖,讀圖完成下

列小題。

人口增長過慢鼓勵生育

人數敏少

II

人口增長過快

數最多

14.圖中亞洲東部和南部地區人口密度大,其原因正確的是()

A.氣候溫和,水旱災害少B.科技先進,發達國家多

C.歷史悠久,農業基礎好D.經濟發達,跨洲移民多

15.人口數量過多或過少,人口增長過快或過慢,都可能會產生相應的人口問題。下列選項與圖2內容相符合的

是()

A.①一就業困難②一鼓勵生育

B.①一資源短缺②一控制人口數量

C.①一住房緊張②一鼓勵生育

D.①—兵源不足②—控制人口數量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個小題,共30分)

16.【山宗水源大美青海】“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每個人家鄉的日常生活、生產建設和風土人情都獨具特色。在

地理學習過程中,我們往往要從地理位置、自然地理環境和人文地理環境等方面著手,來認識家鄉的地理特征。

【知位置,開啟青海之旅】

(1)請在中國行政區劃圖(圖1)中參照祖國寶島臺灣省的畫法,用陰影0畫出青海省的范圍。

圖1圖2

(2)【探自然,尋覓山水之源】

讀青海省地形圖(圖2),你認為哪些自然地理要素可以反映青海省的自然地理特征,請將表格補充完整。(填

寫一項即可)

項目要素1要素2要素3.......

名稱氣候地形

(3)請在以上自然地理要素中任選其一,用簡潔的語言描述青海省的自然地理特征。

(4)【話人文,探索民俗之美】

青海省東部的河涅谷地農業生產條件好,美食豐富,如酸辣里脊、狗澆尿、條面片等。請從氣候、地形、河流

等角度,分析河涅谷地適宜農業生產的條件。(任選其一作答)

(5)【獻計策,暢想未來之路】

請從產業、交通、旅游、文化等方面任選一項,為青海省的未來發展建言獻策。

17.【南來北往暢游華夏】生活在廣州的小西寒假打算去北京旅游,為了解更多南北方的不同,小西給北京的朋

友打電話咨詢。下圖示意二人對話場景(圖1)。

北方地區半稷相地區窿溫帶里地初冰期,…“?月眥等漁線

AAA

-l—H~~4-a—i、f

??TIJLx

水V田無結v冰期¥標等降水量級

南方地區濕潤施區……8an

圖1圖2

(1)查閱資料:作為南方和北方地區的分界線,秦嶺一淮河一線有著諸多的地理意義。小西查閱資料,繪制

筆記(圖2)。請結合所學知識,將圖中方框補充完整。

(2)衣:從圖中人物在戶外的穿著可發現,此時北方人衣著比南方人厚實,這是因為北方低

于南方。

(3)食:相比于北方人愛吃面食,南方人更愛吃大米,這與南方地區的哪些因素有關?

(4)住:請分析北方屋頂坡度較小、墻體較厚的原因。(從氣溫和降水方面作答)

(5)出發準備:據以上了解,小西準備了以下幾樣物品。請任選一件,并說明理由。

厚衣服加濕器溜冰鞋

18.【命運相連守護家園】

項目主題探究亞馬孫熱帶雨林的開發與保護

項目背景亞馬孫熱帶雨林是全球面積最大、物種最豐富的熱帶雨林,每年能夠釋放全球百分之二十的氧氣,

被稱為“地球之肺”。然而,近年來由于人們亂砍濫伐等不合理的開發,使熱帶雨林遭到了嚴重的破壞。針對此問

題,某中學地理小組開展了項目式學習,探究如何合理地對亞馬孫熱帶雨林進行開發與保護。

任務一收集資料

材料一巴西的熱帶雨林分布圖(圖1)和氣候資料圖(圖2)。

材料二亞馬孫熱帶雨林的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示意圖(圖3)。

(1)讀圖1,說出巴西熱帶雨林的分布地區。

(2)任務二分析探究

熱帶雨林不僅有著非常重要的生態作用,還有著巨大的經濟價值。亞馬孫熱帶雨林被稱為“動植物王國”,動

植物資源十分豐富,可為全球提供木材、藥材、食品等。

當地人為了增加收入,促進經濟,開發和利用熱帶雨林的方式有哪些?

(3)每年隨著南美洲進入旱季,熱帶雨林起火達到高峰期,容易引發火情,這也是導致巴西熱帶雨林面積縮

小的原因之一。

觀察氣候資料圖(圖2),推測亞馬孫熱帶雨林易發生火災的月份。

(4)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巴西大規模開發亞馬孫地區,在熱帶雨林中修建公路、建設城鎮……亞馬孫熱

帶雨林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壞。

根據材料二,分析破壞熱帶雨林可能會產生哪些環境問題?

(5)任務三成果展示

據悉,熱帶雨林的面積已經比原來縮小了大約1/5,熱帶雨林的保護已迫在眉睫。為保護好熱帶雨林,守護人

類共同的家園——地球,近年來巴西政府已采取各種有力措施,世界其他各國也在積極行動中。

請你為保護熱帶雨林提出一些建議。

19.【山野實踐享受生活】“浪山”是近年來在青海等地區盛行的一種休閑娛樂活動。每到初夏時節,人們約上三

五好友,攜家帶口一起去“浪山”。在山野綠水間支起一頂頂帳篷,煮羊肉,揪面片,載歌載舞。仰高山,臨溪水,

擁抱自然,享受生活。小寧一家人計劃近日去某地“浪山”。圖1為該地等高線示意圖,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小寧查閱目的地相關的信息,制作了一個簡易的資料卡(圖2),請將卡片內容補充完整。

(2)根據資料卡信息,請選出適宜出行的日期,描述其天氣狀況,并說明適宜出行的理由。

(3)請你在上圖①②③地中為小寧一家選擇一處支帳篷的地方,并說明選擇的理由。

(4)如今都在提倡文明“浪山”。小寧一家在“浪山”結束后,將所有垃圾打包帶回。除此之外,你還能想到哪

些文明“浪山”的行為?

答案

【答案】LA

2.D

【答案】3.C

4.B

【答案】5.C

6.A

【答案】7.D

8.B

【答案】9.B

10.A

【答案】11.D

12.B

13.A

【答案】14.C

15.B

(2)河流(水文;土壤;植被;(礦產)資源;山脈;生物)

(3)氣候:青海省大部分為高原山地氣候,海拔高,空氣稀薄,日照時數多,日照充足,太陽輻射強,冬寒夏

涼,年溫差小,日較差大,風力大。(地形:地形主要以高原、盆地和山地為主,海拔高,地勢西部高東部低。

許多山峰終年積雪,冰川廣布;水文:河流眾多,是我國主要大江大河的發源地,被稱為“中華水塔”;河流補給

主要以高山冰雪融水為主;土壤:大部分地區凍土廣布,土層淺薄,東部河谷地帶,土質較為肥沃;植被:大部

分地區植被為荒漠、草原和高山草甸,植被稀少:資源:礦產資源豐富,如鉀鹽、鋰、天然氣、石油等,清潔能

源(風能、太陽能、地熱能等)豐富。)

(4)氣候:地處谷地,地勢低,熱量條件較好。(地形:為谷地地形,地形較為平緩,適宜發展農業生產;河流:

黃河和濕水河穿過,有豐富的灌溉水源,灌溉條件優越。)

(5)產業:促進農產品深加工,延長產業鏈;引進高新技術產業和新興產業。(交通:加強交通線的建設;完善

交通網絡;發展現代化交通運輸;提升交通運輸能力。旅游:豐富旅游資源;積極發展旅游業;加大旅游宣傳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