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基礎知識復習_第1頁
小學語文基礎知識復習_第2頁
小學語文基礎知識復習_第3頁
小學語文基礎知識復習_第4頁
小學語文基礎知識復習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小學語文基礎學問總復習匯總

一、小學語文學問點資料

1.漢語拼音學問點

二、小學語文復習點資料

一、句子部分

【復習要點】

1、知道什么是句子,從語氣和作用上了解句子的類型。

2、擴句和縮句練習。

3、相識幾種常見的修辭手法。

4、相識并修改常見的病句。

5、進行句式變換練習。

6、駕馭標點符號的用法。

【學問平臺】

(一)句子及其類型

1、相識什么是句子。

句子就是由詞或詞組構成的,能夠表達一個完整的意思,其組成形式是“誰(什么、哪里)”加“做什

么(是什么、怎么樣K

例如:在光明的教室里細致地學習學問。

相識句子對我們后面的修改病句、句式變換等很有幫助。

2、辨別陳述句、疑問句、祈使句、感嘆句四種句子類型。

陳述句:能告知別人一件事的句子,句末用句號。如:我巡游了長城。

疑問句:向別人提出問題的句子,句末用問號。如: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

祈使句:向別人得出要求的句子,句末一般用句號,有時也用感嘆號。如:油庫重地,請勿吸煙!

感嘆句:帶有歡樂、驚異、厭惡等深厚感情的句子,句末用感嘆號。如:我們的生活多華蜜啊!

(二)變更句式

【備考點】

同一個意思可以實行多種形式進行表達。表達樣式不一樣,語言效果也不一樣。變換句式,

就是把一個句子變更為另一個句子,意思不變。常見的有:

1、把字句、被字句、陳述句的互換;

2、確定句、雙重否定句的互換;

3、陳述句、反問句、感嘆句的互換;

4、干脆引用和轉述句互換。

【應考點】

一、把字句、被字句、陳述句的互換。

“把”字句:用“把”字將動作和對象提到動作前面,并在動作前面加上“把”字的句型。

“被”字句:將接受動作的對象提到動作發生者的前面,并在動作發生者的前面加上一個“被”字的表

被動的句子類型。

“把”字句、“被”字句、陳述句有親密的關系,可以相互轉換,但意思不能變更。

【鏈接考題】

他緊緊地握住了老人的手。(變為被字句、把字句)

(分析)變被字句時,主語與賓語調換位置后加“被”字,變“把”字句時,假如是“被”字句,

將主語與賓語的位置調換加“把”字,假如是陳述句則將“把”字放在賓語前,謂語放在句子末尾。

(答案)

他把老人的手緊緊地握住了。(把字句)

老人的手被他緊緊地握住了。(被字句)

二、陳述句、反問句、感嘆句的互換

反問句并不是向對方提出問題,須要對方回答,而是用反詰(追問)的語氣強調某個問題,

表達某種感情。它是問句的一種特別形式,并不須要回答,答案就在句中,句末用問號;陳述句變

感嘆句,一般加“多么及“太―真”等詞,句末要加上感嘆詞“啊L呀”等,將句號改為感嘆號。

【鏈接考題】

他是一個好人。

(分析)陳述句變反問句,加上“怎么'、'"莫非'、'"什么”等,句末尾加上“嗎”呢;句尾句號變為

問號。該題是確定的陳述句變為反問句,要加上一個否定詞,表示否定的意思;變為感嘆句干脆加

上感嘆詞。

(答案)他莫非不是一個好人嗎?

他真是一個好人啊!

三、確定句、雙重否定句的互換

一個句子用否定加否定的形式來表達確定的意思,強調確定的事實,語氣更堅決有力。

【鏈接考題】

我必需去圖書館看書。(變雙重否定句)

(分析)雙重否定句的語氣比確定句更重一些,但句意不變,方法是加兩個否定詞:”不....

不”或“非……不行”等。

(答案)我不得不去圖書館看書。

四、干脆引用和轉述句互換

把干脆敘述變更為間接敘述,要留意三點:一是變更標點;二是變更人稱代詞;三是看句子

的內容。有些句子中個別的和少量的文字須作改動,但不變更句子意思。

王亮說:“我要像李永那樣關切集體。”

(分析)該題是將干脆敘述改為轉述,那么干脆將第一人稱“我”變成第三人稱“他

(答案)

王亮說,他要像李永那樣關切集體。

【專項突破】

一、依照樣子寫句子。

例:這個書包是王強的。

這個書包怎能不是王強的呢?

誰也不能否認這個書包是王強的。

1、那輛自行車是小麗的。

2、這件美麗的風衣是李萌的。

二、仿照樣子改寫句子。

例1:紅紅低著頭對媽媽說:“我不要皮鞋穿了。”

紅紅低著頭對媽媽說,她不要皮鞋穿了。

1、魯迅給顏黎明的回信中說:“我的信假如要發表,且有發表的地方,我可以同意。

2、老師告知小明:“你去大隊部找趙老師領《我們愛科學》廣

3、中隊長對張銘說:“我去開會,你自己去參與競賽。”

4、詹天佑常常勉勵工作人員說:“我們的工作首先要精密產

5、老人總是搖搖頭,長長地吁了一口氣說:“鶯兒,你還小呢,不懂。”

6、藺相如說:“我情愿帶著和氏璧到秦國去。”

例2:下課了,老師叫我到辦公室去。

下課了,老師把我叫到辦公室去。

下課了,我被老師叫到辦公室去。

7、困難沒有嚇倒他。

8、凡卡將信放在郵筒里。

9、什么也沒有打到,還撕破了網。

10、狼牙山五壯士引敵人上了絕路。

11、洶涌的洪水沖垮了古老的大堤。

三、將陳述句改為反問句。

1、在南極考察隊員面前,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

2、種子的力是世界上最大的。

3、在陽光下,一片青松的邊沿閃動著白樺的銀裙,像海邊上的浪花。

4、人與山的關系日益親密,使人感到親切、舒適。

5、巡游了長城,我受到了教化。

6、這樣氣魄宏偉的工程,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宏大的奇跡。

7、人的身軀不能從狗洞子里爬出。

8、我的心哪,留在祖國的藍天上。

9、在他遇到困難的時候,我不能不幫助他。

【三】修改病句

【備考點】

內容和結構上有毛病的句子叫病句。常見的病句有:

成份殘缺;搭配不當;重復羅嗦;語序顛倒;前后沖突;用詞不當;指代不明;分類不當;

不合事理;模糊不清等。

【應考點】

1、先找出句子的主干,檢查句子是否完整,搭配是否恰當。

2、假如句子主干沒有毛病,就檢查協助成份與主干搭配是否合適。

3、檢查句子是否符合邏輯,語序是否合理,指代是否明確,有無邏輯錯誤等。

4、假如確有錯誤,就起先動筆修改。

【鏈接考題】

(1)學習《革命烈士詩兩首》一課,使我受到了深刻的教化。

(分析)這個句子的病因是成份殘缺,整個句子缺少了主動者,誰學習這一課?誰受到了教

化?

(答案)

運用權

學習《革命烈士詩兩首》一課,使我受到了深刻的教化。

(2)我巡游了萬里長城、故宮博物院、秦始皇兵馬俑和南京長江大橋等名勝古跡。

(分析)這個句子的病因是搭配不當。依據常識知道,南京長江大橋不屬于古跡。

(答案)

我巡游了萬里長城、故宮博物院、南京長江大橋和秦始皇兵馬俑等名勝古跡。

(3)秋天的北京是一個迷人的季節。

(分析)這個句子的病因是語序不合理。“秋天”和“北京”兩個詞沒有按要求表達的意思排列,

使意思表達不清晰。

(答案)

秋天的北京是一個迷人的季節。

(4)全班同學都到齊了,只有王娟同學沒有到。

(分析)這個句子的病因是前后自相沖突,“全班同學”中包括王娟同學。既然都到了,怎么王

娟同學沒有到呢?

(答案)

全班同學除了王娟沒到之外,其余的都到齊了。

(5)看到詹天佑留下的宏大工程,很多外國游客都不住地稱贊不已。

(分析)這個句子的病因是重復羅嗦,“不住”就是不停的意思,而“稱贊不已”是不停地贊揚。

(答案)

看到詹天佑留下的宏大工程,很多外國游客都不住地稱贊不已。

(6)一進花園,我就聞到一陣陣芳香和悅耳的鳥叫聲。

(分析)這個句子存在不合事理的現象,怎么能聞到聲音呢?

(答案)

一進花園,我就聞到一陣陣清

聽到

香和悅耳的鳥叫聲。

附:常用病句修改符號

1、刪除符號:

如:提高產品產量、質量。

2、增補符號:加

如:確定要中強平安教化。

3、保留符號:

如:要變應試教化為素養教化。

4、對調符號:

如:細致總閱歷結。

5、改換符號:美麗

如:我有一件美麗的衣服。

【專項突破】

修改下列病句,在括號里注明病因。(在原句上修改)

1、多次反復教化我們要好好學習。()

2、爺爺常常想起很多過去的往事。()

3、《為人民服務》這篇文章的作者是毛澤東寫的。()

4、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地改善。()

5、菜園里種著西紅柿、西瓜、扁豆、茄子等各種蔬菜。()

6、參與會議的同學基本上都到齊了。()

7、我上完五年級了,還有一年沒有畢業。()

8、從這件一般的小事中,卻說明白深刻的道理。()

9、春天的街心花園飄著醉人的桂花香。()

10、我國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國家。()

11、一陣雷雨下了一天一夜。()

12、我確定今日可能會下雨。()

13、我們必需細致改正并細致檢查作業中的錯誤。()

14、在會上,紛紛發表自己的看法。()

15、李老師的關懷,我一輩子終生難忘。()

16、我英勇地沖下山坡,心里不免有些膽怯。()

17、大家都講衛生,我們的健康和疾病就有保障。()

18、世界四大文明古國是中國。()

19、望著鄧奶奶的遺像,同學們不禁忍不住放聲痛哭。()

20、兩個新舊社會,真是顯明的對比啊!()

(四)擴句和縮句

【備考點】

擴句就是通過添加詞語,把簡潔的

句子擴充為個詳細、形象的生動的句子。

縮句就是把困難的長句子縮減,去掉全部或一部分附加的成份,留下主要部分。

【應考點】

擴句就是先畫出句子的主要部分,找到了主要部分,就可以明確在哪兒加表示修飾、限制的成份,

近而思索擴充什么樣的詞語,還可以抓住句子的主要成份,自己提一些問題。假如回答了提出的問

題,也就是在進行擴句。

縮句可按三步進行:

1、先把句子分成“誰及“做什么”或“什么及“怎么樣”兩部分。

2、找每部分的主干部分。

3、最終去掉修飾、限制詞語,把主干詞語連接成完整的句子。

【鏈接考題】

1、媽媽買來了桔子。(擴句)

(分析)這句話的意思表達不詳細。假如加上修飾限制的成份就會完整地表達清晰了。方法:

先提出問題,誰的媽媽?在哪兒買桔子?買來什么樣的桔子?然后填上適當的詞語,這就是擴句的

過程。

(參考答案)小林的媽媽從水果店買來了一袋黃澄澄的桔子。

2、歌聲打破了寂靜。(擴寫句子)

(分析)什么樣的歌聲?什么地方的寂靜?依據自己的提問填下適當的修飾、限制詞語。

(參考答案)

悅耳的歌聲忽然打破了原野的寂靜。

3、我時常懷著深深的感謝之情思念著我的啟蒙老師們。(縮句)

(分析)依據縮句的步驟,自己可以先把句子分成“誰”、“干什么”,然后找每部分的主干詞語,

去掉修飾成份,再把主干詞語連起來。

(參考答案)

我思念啟蒙老師們。

4、可敬的老科學家靜靜地思索著這個疑難的問題。

(分析)依據縮句的步驟,提問“誰干什么",自己回答便是縮句。

(參考答案)

老科學家思索著問題。

【專項突破】

一、填上恰當的詞語,使句子表達的意思更完整。

例:他是一名少先隊員。

他是一名(優秀的)少先隊員。

1、周總理聽匯報。

周總理()聽匯報。

2、天空中掛著園月。

()的天空中掛著園月。

3、燕子拂過湖面。

燕子()地拂過湖面。

4、戰士們保衛邊疆。

()戰士們()保衛()邊疆。

二、推斷下列縮句是否正確,對的打“?”,錯的打“X”。

1、“這不是宏大的奇觀嗎?”縮寫為“這不是奇觀。”()

2、“紅軍的主力渡過了天險大渡河,浩浩蕩蕩地奔赴抗日的最前線。”縮句為“主力奔赴最前線。”

()

3、”高大挺立的白楊樹像一排衛兵似的的,在寬敞而又筆直的馬路兩旁排列。”可縮寫為“白楊

樹在馬路排列。”()

4、“風景如畫的桂林山水,吸引了成千上萬的中外游客來此觀光。”可縮寫為“游客觀光。”

四、縮句。

1、大家熱忱地接待了遠方的客人。

2、她的舊圍裙里兜著很多火柴。

3、我們追尋詩仙李白在這里巡游山水、痛飲狂歌的行蹤。

4、繁花似錦的焰火在夜空中構成一幅奇妙的圖案。

5、童年的往事多得像天上的繁星。

6、我們要努力探究大自然的奇妙。

7、漁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爐旁補一張破帆。

8、這是第一條完全由我國的工程技術人員設計施工的鐵路于線。

9、晌午的太陽熱辣辣地照耀著整個樹林。

10、這是遠在萬里之外的異國他鄉就讀的媽媽特意送給我的圣誕禮物。

11、氣象臺發布了西伯利亞來的寒流即將南下的消息。

12、漢丞相曹操在營寨里聽到鼓聲和呼喊聲。

【五】修辭手法

【備考點】

駕馭比方、擬人、排比、夸張、反問、設問等修辭手法。

【應考點】

要駕馭幾種修辭手法的特點:

1、比方是用詳細、淺顯的,人們簡潔理解的事物去給抽象的、深邃的、人們生疏的事物打比

方。一個比方句中有本體和喻體以及比方詞。

2、擬人就是把物當作人寫,給予它們人的思想感情,和人一樣會說話、有感情。

3、夸張是把要描寫的事物有意地夸大或縮小,使其更顯明,更突出。

4、反問是用疑問的形式表達比確定更劇烈的情感。

5、設問也就是明知故問、自問自答。6、把結構相同或相像、語氣一樣、意義親密相關的三個

或三個以上的短語、句子排列起來,就是排比。

【鏈接考題】

1、共產黨像太陽。(什么修辭手法)

(分析)“共產黨”是本體,“太陽”是喻體,“像”是比方詞。這是典型的比方句,把

“共產黨”比作“太陽”。

(答案)比方。

2、千萬顆雨點落在水面上,似乎一群小女孩在跳芭蕾舞。(什么修辭手法)

(分析)這句話是把“雨點”比方成“小女孩”,而且還在“跳芭蕾舞”,所以運用了比方、

擬人兩種修辭手法。

(答案)比方、擬人。

3、馬跑得越快,離楚國不是越遠嗎?(什么修辭手法)

(分析)用疑問句的形式表達確定的意思一一馬跑得越快離楚國越遠。

(答案)反問。

4、是誰精確、剛好地按住了大海的脈搏,使它緊隨祖國前進的步伐一齊跳?是他們,戰斗在

海洋臺站的海洋工作者。(什么修辭手法)

(分析)這句是明知故問,引起讀者留意和思索,緊接著作了回答,故是設問。另外,大海是

沒有脈搏的,這兒把大海當作人寫,故又運用了擬人。

(答案)設問、擬人。

5、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什么修辭手法)

(分析)這個句子中有意把“五嶺”說成是“細浪”、“五嶺”當作“泥丸”,把事物往小處

說,運用了夸張的修辭手法。(擴大、縮小、超前)

(答案)夸張

6、我們的干部要關切每一個戰士,一切革命隊伍的人都要相互關切、相互愛惜、相互幫助。

(分析)這個句子中連用了三個結構相同、意思親密聯系的詞組,并且有一個共同的提示語''相

互”,所以是排比句。

(答案)排比

【專項突破】

一、將句子補充完整。

1、春雨像()一樣細。(比方句)2、月亮()躲進云朵里。(擬人)

3、藍天、白云構成()(比方句)4、高梁()臉、稻子()

腰。(擬人句)

二、推斷,是夸張句的在括號里劃,不是的在括號里劃“X”。

1、桂了花開,十里飄香。()2、春雨貴如油。()

3、公共汽車里擠得連根針也插不下。()4、田野里,小蟲為他演奏。()

5、冬風生氣地吹掉了老鴉的住宅。()

三、照樣子,寫句子。

例1、空曠的花園里,燒焦的樹沒精打采地彎著腰。

例2、鳩鸚像等待吩咐的士兵,整齊地排列在船舷上。

例3、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四、推斷下列句子是否用了修辭手法,假如運用了,在括號里注明類型;沒有運用則在括號

里劃“X”。

1、假如我們出了什么事,你們可不要忘了小夜鶯。()

2、人群在歡躍,小草也從地下伸出頭來向人們微笑。()

3、曠野里一片黑暗,天地交融在一起,什么也看不見。()

4、我似乎在哪兒見過你。()

5、不勞動,連棵花也養不活,這莫非不是真理嗎?()

6、他是在介紹白楊嗎?不是的,他是在表明自己。()

7、清清的溪水,照著藍天的影子、照著彩霞的影子、照著山上松樹林的影子、照著行人來往

的影子。()

8、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六】排列句子

【備考點】

會把錯誤的句子排列成一段通順的話,整理錯亂的句子的關鍵在于分析句子之間的關系,確定

應按什么結構排列。

漢丞相曹操在營寨里聽到鼓聲和呼喊聲。

【七】修辭手法

【備考點】

駕馭比方、擬人、排比、夸張、反問、設問等修辭手法。

【應考點】

要駕馭幾種修辭手法的特點:

1、比方是用詳細、淺顯的,人們簡潔理解的事物去給抽象的、深邃的、人們生疏的事物打比

方。一個比方句中有本體和喻體以及比方詞。

2、擬人就是把物當作人寫,給予它們人的思想感情,和人一樣會說話、有感情。

3、夸張是把要描寫的事物有意地夸大或縮小,使其更顯明,更突出。

4、反問是用疑問的形式表達比確定更劇烈的情感。

5、設問也就是明知故問、自問自答。

6、把結構相同或相像、語氣一樣、意義親密相關的三個或三個以上的短語、句子排列起來,

就是排比。

【鏈接考題】

1、共產黨像太陽。(什么修辭手法)

(分析)“共產黨”是本體,“太陽”是喻體,“像”是比方詞。這是典型的比方句,把

“共產黨”比作“太陽”。(答案)比方。

2、千萬顆雨點落在水面上,似乎一群小女孩在跳芭蕾舞。(什么修辭手法)

(分析)這句話是把“雨點”比方成“小女孩”,而且還在“跳芭蕾舞”,所以運用了比方、

擬人兩種修辭手法。(答案)比方、擬人。

3、馬跑得越快,離楚國不是越遠嗎?(什么修辭手法)

(分析)用疑問句的形式表達確定的意思一一馬跑得越快離楚國越遠。(答案)反問。

4、是誰精確、剛好地按住了大海的脈搏,使它緊隨祖國前進的步伐一齊跳?是他們,戰斗在

海洋臺站的海洋工作者。(什么修辭手法)

(分析)這句是明知故問,引起讀者留意和思索,緊接著作了回答,故是設問。另外,大海是

沒有脈搏的,這兒把大海當作人寫,故又運用了擬人。(答案)設問、擬人。

5、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什么修辭手法)

(分析)這個句子中有意把“五嶺”說成是“細浪”、“五嶺”當作“泥丸”,把事物往小處

說,運用了夸張的修辭手法。(擴大、縮小、超前)(答案)夸張

6、我們的干部要關切每一個戰士,一切革命隊伍的人都要相互關切、相互愛惜、相互幫助。

(分析)這個句子中連用了三個結構相同、意思親密聯系的詞組,并且有一個共同的提示語''相

互”,所以是排比句。(答案)排比

【專項突破】

一、將句子補充完整。

1、春雨像()一樣細。(比方句)

2、月亮()躲進云朵里。(擬人)

3、藍天、白云構成()(比方句)

4、高梁()臉、稻子()腰。(擬人句)

二、推斷,是夸張句的在括號里劃,不是的在括號里劃“X”。

1、桂了花開,十里飄香。()

2、春雨貴如油。()

3、公共汽車里擠得連根針也插不下。()

4、田野里,小蟲為他演奏。()

5、冬風生氣地吹掉了老鴉的住宅。()

三、照樣子,寫句子。

例1、空曠的花園里,燒焦的樹沒精打采地彎著腰。

例2、鳩鸚像等待吩咐的士兵,整齊地排列在船舷上。

例3、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四、推斷下列句子是否用了修辭手法,假如運用了,在括號里注明類型;沒有運用則在括號

里劃“X”。

1、假如我們出了什么事,你們可不要忘了小夜鶯。()

2、人群在歡躍,小草也從地下伸出頭來向人們微笑。()

3、曠野里一片黑暗,天地交融在一起,什么也看不見。()

4、我似乎在哪兒見過你。()

5、不勞動,連棵花也養不活,這莫非不是真理嗎?()

6、他是在介紹白楊嗎?不是的,他是在表明自己。()

7、清清的溪水,照著藍天的影子、照著彩霞的影子、照著山上松樹林的影子、照著行人來往

的影子。()

8、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八】排列句子

九、【綜合訓練】

一、變更句式。

(一)按要求改寫句子。

1、確定句改為雙重否定句。

大家要遵守交通規則。

2、陳述句改為感嘆句。

這里的景色真美。

3、送到辦公室我和班長把作業本一起

(1)組成一句通順的話:

(2)改成“被”字句:

(二)照樣子,把下面句子換個說法。

例:小麗說:“我長大以后要做一名醫生。”

小麗說,她長大以后要做一名醫生。

1、李明說:“我喜愛看神話小說。”

2、姑娘微笑著說:“為了孩子們的健康,我喝了三口。”

(三)加上適當的關聯詞,使兩句話合為一句話。

1、周總理和我們永別了。

周總理恒久活在我們心中。

2、老師耐性教化我。

我進步特別快。

3、畢業復習是那么驚慌。他堅持每天熬煉身體。

4、我們說從明天起該好好學習了。我們從今日就刻苦學習。

(四)縮句。

1、領頭的纖夫是個肩膀寬敞的老頭。

2、這是一條完全由我國工程技術人員設計施工的鐵路干線。

3、漁夫的妻子桑娜在火爐旁補一張破帆。

4、一個皮膚烏黑的漢子在少年后面,只露出半邊臉。

(五)修改病句。(在原句上修改)

1、皇家園林北北京京頤和園風景秀麗、特別美麗。

2、今年暑假,我們整整休息了五十多天。

3、航天員楊利偉夸夸其談的報告使人們深受教化。

4、我們必需細致克服并擅長發覺工作中的缺點。

5、指南針是我國古代的四大獨創。

6、經過學習,群眾的普遍法制觀念提高了。

(六)推斷,對的打“,錯的打“X”。

1、“閏土和我仿佛年紀。”是一個比方句。()

2、“這些來成都的游客特別講文明”與“這些成都來的游客特別講文明。”意思不一樣。()

3、“昨天是小摯友最歡樂最華蜜的一天。”可縮寫為“小摯友的一天。”()

4、“少年兒童是祖國的花朵。”不是比方句。()

5、“不是一家人,就不應當熱心幫助嗎?”與“不是一家人,也應當熱心幫助。”這兩句話的意

思是一樣的。()

(七)給下面的句子加上適當的標點。

安徒生是19世紀丹麥聞名作家被稱為世界童話之王賣火柴的小女孩是安徒生童話最

精彩的作品之一。

二、古詩詞部分

【備考點】

會默寫學過的詩詞,弄清作者及其所處的朝代;會給詩詞分類,按要求寫出詩句子。

【應考點】

1、熟記學過的詩詞,弄懂其意思。

2、能按作者朝代收集其其作品。

3、收集古詩詞中的名句,能給古詩分類。(如愛國、親情、友情、送別、寫景等)

【鏈接考題】

1、按原文填空。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此詩題目是《》,作者是

朝的—。“元”的意思是,“但”的意思是,令作者哀痛的緣由是

,由此可以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分析)這道題主要檢查我們平常學習的效果。《示兒》是我們學過的古詩,因此作答時,不

會太難。

(答案)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示兒》、宋、陸游、原來、只是、沒有看到祖

國的統一、酷愛祖國。

2、《泊船瓜洲》是朝的詩人的作品,詩中的成為了思鄉名句。

(分析)該題考了作者及朝代,以及從詩中積累的句子,要求不是很高。

(答案)宋、王安石、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3、先讀古詩,再填空。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這首詩的作者是,其中詩中的“故人”是。我們曾經學過這位作者的詩有—

和;這個故人的詩有。

(分析)對于比較聞名的詩人,我們不僅要能背誦、默寫他的詩,還要了解與他有關的詩人、

詩作。

(答案)李白、孟浩然、《望廬山瀑布》和《贈汪倫》、《宿建德江》。

4、古詩《示兒》、《聞官軍收河南河北》雖然內容不同,但是都表達了一個相同的主題

-O只是在表達主題的時候,表達的角度不一樣,《示兒》是通過作者的

來表現的,而《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則是通過作者的來表現的。

(分析)這道題主要考了學生的總結歸納實力。通過學習,已經知道,其主題都是表現愛國的

思想,只是表達角度不同而已,這須要學生在學習中發覺問題、解決問題。

(答案)愛國、悲、喜。

5、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涌現了許很多多喜聞樂見、流傳久遠的詩詞名篇。請試試你積累了多

少。

(1)寫出描寫送別的詩(詞)兩句:

(2)寫出描寫春景的詩(詞)兩句:

(3)表達愛國情懷的詩(詞)兩句:

(4)表達思念家鄉的詩(詞)兩句:

(5)寫出描寫親情的詩(詞)兩句:

(分析)這道題重點在于考查學生平常的綜合積累實力。要解答這道題關鍵在于對已學學問進

行總結歸類。

(參考答案)

(1)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2)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3)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4)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5)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專項突破】

一、用直線把下面詩題與相應詩句及作者連接起來。

《飲湖上初晴后雨》只留清氣滿乾坤蘇軾《贈汪倫》白銀盤里一青螺王冕

《望洞庭》欲把西湖比西子李白

《默梅》桃花潭水深千尺劉禹錫

二、默寫出自唐朝和宋朝的古詩(詞)各一首。

三、寫出含有“柳”句和“月”句的詩句各4句。

四、依據意思寫出詩句和作者。

1、哪怕是粉身碎骨也無所畏懼,只要能把高尚的節操留在人間。

詩句:,O

()

2、紅軍不怕長征的千難萬險,把跨越萬水千山只當作平平常常的事。

詩句:,O()

3、原來就知道人死了就什么也沒有了,只是為看不到全中國的統一而感到哀痛。

詩句:,O()

4、豆子和豆秸生在同一條根上,你為什么燒起猛火來煎熬我呢?

詩句:,O()

五、依據課文內容填空。

1、《游園不值》是()朝的()所作,詩題的意思是()。全詩是這樣

的(),你最喜愛的一句是(),喜愛的緣由是()。

2、親情、友情是永恒的話題,從古到今有不少歌頌親情、友情的詩句。你能寫出一兩句來嗎?

3、分別寫出描寫春、夏、秋、冬的詩句各兩句。

附表1:標點符號用法表

附表2:古詩詞書目

附表1:標點符號用法表

句號。:表示一句話完了之后的停頓,用于陳述句。

北京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

問號?:表示一句問話完了之后的停頓,用于疑問、反問、設問句。

1、你巡游過長城嗎?

2、你們不是要賣十三塊嗎?

嘆號!:表示劇烈感情的句子末尾的停頓,用于感嘆句、祈使句。

1、啊,好個光明的世界!

2、你給我滾出去!

頓號、:表示句中并列的詞或詞組間的停頓。

西紅柿、茄子、南瓜都是蔬菜。

逗號,:表示一句話中間的停頓。

過去的日子如輕煙,被微風吹散了。

分號;:表示一句話中并列分問間的停頓。

哪里有剝削,哪里就有抗拒;哪里有壓迫,哪里就有斗爭。

冒號::1、用來提示下文。

是有人偷了它們罷:哪是誰?又藏在何處呢?

2、表示提示語后的停頓。

媽媽說:“應當起床了。”

引號“”:1、表示引用的部分。

爸爸說:“你們愛吃花生嗎?”

2、表示反問或否定的意思。

只有怕死鬼才懇求“自由”。

3、表示特定稱謂或須要著重指出的部分。

詹天佑設計了一種“人”字線路。

破折號:1、表不說明說明。

我恒久忘不了那一天一一1927年4月28日。

2、表示語音停頓。

于是一一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里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里過去。

3、表示意思轉折或遞進。

那個書包很美麗,而且裝有很多東西一一現在不見了。

書名號《》:表示文章、書籍、報刊、文件等名稱。

《草船借箭》選自羅貫中的歷史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