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總復習歷史(人民版)教師用書考點5119世紀以來的世界文學藝術_第1頁
高考總復習歷史(人民版)教師用書考點5119世紀以來的世界文學藝術_第2頁
高考總復習歷史(人民版)教師用書考點5119世紀以來的世界文學藝術_第3頁
高考總復習歷史(人民版)教師用書考點5119世紀以來的世界文學藝術_第4頁
高考總復習歷史(人民版)教師用書考點5119世紀以來的世界文學藝術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考點五十一19世紀以來的世界文學藝術(對應學生用書P210)一、文學的主要成就1.浪漫主義文學(1)時期:19世紀上半葉。(2)特點:對社會現狀強烈不滿、強調抒發個人情感、積極追尋理想世界的新思潮。(3)成就國別作者代表作特點英國拜倫《唐璜》拜倫詩歌里塑造了一批“拜倫式英雄”法國雨果《巴黎圣母院》將美與丑融為一體《悲慘世界》現實與浪漫相結合的作品2.批判現實主義文學(1)時期:19世紀中葉。(2)特點:直面現實、深刻揭露社會黑暗和丑惡現象并對之進行深入剖析和強烈批判。(3)成就作家代表作特點或地位司湯達(法國)《紅與黑》第一部批判現實主義文學巴爾扎克(法國)《人間喜劇》被稱為“社會百科全書”狄更斯(英國)《大衛·科波菲爾》《霧都孤兒》《雙城記》英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代表作托爾斯泰(俄國)《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被列寧稱為“俄國革命的鏡子”[比較辨析]正確區分浪漫主義與批判現實主義的異同浪漫主義和批判現實主義都是人們對社會現實不滿的反映,區別在于浪漫主義回避現實,以個人美好憧憬代替社會現實批判;而批判現實主義則是直面社會現實,對社會弊端進行無情地揭露和批判。3.20世紀的文學(1)現實主義:英國蕭伯納的《蘋果車》,法國羅曼·羅蘭的《約翰·克利斯朵夫》。(2)美國文學:德萊塞的《嘉莉妹妹》和《美國悲劇》,海明威的《太陽照樣升起》和《老人與海》等。(3)亞非拉文學:印度泰戈爾的《吉檀迦利》和《戈拉》,日本川端康成的《雪國》和《伊豆的舞女》等。(4)無產階級文學:高爾基的《海燕》《母親》和自傳三部曲,奧斯特洛夫斯基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魯迅的《狂人日記》和《阿Q正傳》。(5)后現代主義:貝克特的《等待戈多》,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思維導圖]19世紀以來的文學二、美術和年輕的藝術1.19世紀初期的美術(1)風格:浪漫主義。(2)代表作品:①法國畫家籍里柯以其代表作《梅杜薩之筏》發表了浪漫主義的宣言。②法國畫家德拉克洛瓦以其《自由引導人民》,被稱為“浪漫主義的獅子”。2.19世紀中葉的美術(1)現實主義美術:代表作品有法國畫家米勒的《拾穗者》、俄國畫家列賓的《伏爾加河上的纖夫》、法國畫家庫爾貝的《石工》。(2)印象派繪畫:代表作品有莫奈的《日出·印象》、凡·高的《向日葵》等。(3)雕塑:法國雕塑家羅丹的代表作品《思想者》。3.20世紀以后的立體畫派(1)特點:將繪畫對象分解為若干幾何切面,然后主觀的并置、重疊,以表示物體的幾何空間。(2)西班牙人畢加索是最有影響力的立體派畫家,作品主要有《亞威農少女》、《格爾尼卡》等。4.年輕的藝術(1)電影藝術:①“默片時代”a:產生:1895年,法國的盧米埃爾兄弟放映了第一部電影,宣告了電影時代的到來。b:“默片時代”:代表人物是喜劇大師卓別林,代表作品有《城市之光》、《摩登時代》等。②“黑白時代”:1927年,美國拍攝了第一部有聲電影《爵士歌手》。③“彩色時代”:其標志是1935年《浮華世界》的誕生。④好萊塢電影:特點是高科技、高投入、大場面,代表作品有《玩具總動員》、《泰坦尼克號》等。(2)電視藝術:①20世紀20年代,英國人貝爾德試驗成功,電視藝術產生。②1954年,美國研制出世界上第一臺彩色電視機。③20世紀70~80年代,電視實現了多路傳播和衛星傳播。(3)影視藝術的影響:對人們的日常生活以及國家乃至世界的政治、經濟、文化等產生了重要影響。[比較辨析]現實主義美術與現代主義美術的區別現實主義美術注重表現社會現實;現代主義美術(即立體派)的主要特征是反傳統和反理性,重視藝術家內心的“自我感受”和“自我表現”,流露出藝術家憤怒、消極、悲觀、失望等各式各樣的復雜心理。[思維導圖]世界美術發展的三大階段三、音樂1.浪漫主義音樂(1)特點:富有詩意,注重情感的表達,充滿幻想。(2)成就:國別音樂家作品地位德國貝多芬《第九(合唱)交響曲》音樂史上一個承前啟后式的人物舒曼《蝴蝶》《幻想曲》浪漫主義音樂全盛時期的代表奧地利舒伯特《小夜曲》《春之信念》《野玫瑰》歌曲之王小約翰·施特勞斯《藍色多瑙河》《春之聲圓舞曲》《維也納森林的故事》圓舞曲之王2.民族樂派音樂(1)柴可夫斯基:被稱為“旋律大師”,作品有《羅密歐與朱麗葉幻想序曲》《天鵝湖》《第五交響曲》《第六(悲愴)交響曲》和《睡美人》等。(2)安東·德沃夏克:吸收捷克文化特色和歷史內容。3.音樂的變奏(1)印象主義音樂:德彪西的《牧神午后》《夜曲》《月光》。(2)表現主義音樂:勛伯格的《樂隊變奏曲》《小提琴協奏曲》《華沙幸存者》。(3)新古典主義音樂:斯特拉文斯基《浪子歷程》《春之祭》。4.風靡全球的搖滾樂(1)組成:是美國黑人音樂家的“節奏和布魯斯”與美國白人的“鄉村和西部音樂”兩類音樂的融合。(2)偶像:“貓王”艾維斯·普萊斯利,徹底改變了當時流行音樂的形式,使世界各地都充滿搖滾的情調。(3)傳播:英國的“披頭士樂隊”,代表了搖滾樂在英國的成就。[思維拓展]在西方美術史上,浪漫主義、現實主義、現代主義的表現手法是一脈相承的,這種演變以經濟發展、科技進步為基礎,同時又與資本主義社會的發展程度密切相關。從表述內容上看,人們對資本主義從向往到失望,從批判再到迷惘、扭曲。———[答題術語]—————————————————————————1.浪漫主義文學的突出特點是深入發掘人類的感情世界,通過瑰麗的想象和夸張的手法塑造特點鮮明的人物形象。2.現實主義文學(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特點是關注社會問題,剖析社會生活的本質,揭露和批判社會的罪惡。3.現代主義文學的特點是集中表現自我;表現手法和語言風格與傳統大相徑庭。4.現實主義美術產生于19世紀中期的法國。特點是強調藝術的時代特點,直接描寫當前的時代風貌和斗爭。代表作有米勒(法)的《播種者》《拾穗者》和列賓(俄)的《伏爾加河上的纖夫》等。5.印象畫派注重畫家個人的感受,著力于表現光和色的變化,強調捕捉光和色之下世界萬物的瞬間印象。代表作有莫奈的《日出·印象》、塞尚的《埃斯泰克的海灣》、凡高的《向日葵》等。6.現代主義美術的特點是對色彩和視覺進行深入研究,采用夸張、變形與抽象的表現方法,大膽運用各種新材料。代表人物是西班牙畫家畢加索。7.音樂作為一門藝術,經歷了浪漫主義音樂到民族音樂的不同發展階段,20世紀興起的流行音樂為人們廣泛接受;音樂的大眾化和商業化傾向日趨明顯,且隨著全球化趨勢加強,音樂由民族走向世界。特定的歷史環境決定了音樂具有多元性和民族性的特點。—————————————————————————————————考向預測一:近現代三大文學流派的特點與影響1.18至19世紀,歐美作家寫下了大批反映和描寫“自然”的詩歌和其他文學作品。他們擅長運用比喻、擬人化等修辭手法宣傳其主張,如“地球是人類的母親”,“動物都是人的朋友”等等,“他們謀求一種隱喻以把好的純樸的自然狀態與(假設的)邪惡的人類行動和科學工業世界的敗落及世界觀相對比。”這些作品主要表達()A.對科學發展的期盼 B.對理性社會的追求C.對自然風光的向往 D.對工業文明的擔憂解析:選D“對科學發展的期盼”與題干中對工業革命帶來環境污染影響意思相反,故A項錯誤;“對理性社會的追求”屬于啟蒙運動思想主張,故B項錯誤;“對自然風光的向往”與題干“邪惡的人類行動和科學工業世界的敗落”的信息相反,故C項錯誤;材料中“地球是人類的母親”,“動物都是人的朋友”關注的是對自然界的影響,旨在說明人與自然要和諧相處,而依據已學知識可知18~19世紀歐美各國開始工業革命,題干作品也揭示工業發展對自然界的破壞,故D項正確。18世紀末至19世紀30年代,歐洲浪漫主義文學興起,反對封建制度、深入發掘人的感情世界成為主要特點。19世紀中葉,世界文學領域以批判現實主義風格為主,這些文學家關注社會生活,深入剖析社會生活的本質,揭露和批判社會的罪惡。20世紀現代主義文學興起,其特點是強調集中表現自我,手法怪誕,語言風格背離傳統。近現代三大文學流派紛紛抒發情感,與時俱進,體現了歐美文學的“精神歷程”。19世紀以來各種文學派反映的核心思想1.浪漫主義文學:在政治上反對封建制度,體現反叛精神和對理想主義的追尋。2.現實主義文學:剖析社會生活的本質,揭露和批判社會的罪惡。刻畫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注意細節的真實。3.現代主義文學:用怪誕的手法集中表現自我,以反傳統、反理性的政治姿態,表達苦悶、迷惘、變態的心理。考向預測二:近代以來的世界繪畫、音樂影視藝術2.貝多芬的《英雄交響曲》降E大調作于1804年,它的標題是《英雄交響曲,為紀念一位偉人而作》,原稿上的標題是《拿破侖·波拿巴大交響曲》,是應法國駐維也納大使的邀請為拿破侖寫的。但當時貝多芬聽到拿破侖稱帝的消息時,憤然撕去標題頁,改成了現在的曲名。這充分說明()A.社會啟蒙和革命歷程決定了音樂的創作B.貝多芬對拿破侖的態度發生變化C.貝多芬反抗專制和追求民主的革命精神D.自由的創作環境推動音樂的發展解析:選C從材料得知貝多芬改曲名的原因是拿破侖稱帝,可知貝多芬反對專制主義,追求民主,選C項。19世紀以來,隨著社會經濟、政治的變化以及科技的進步,世界藝術空前繁榮,出現了浪漫主義、現實主義、現代主義等流派,深刻反映了當時社會歷史現實,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時代的進步,電影和電視藝術產生,對人們的日常生活以及國家乃至世界政治、經濟、文化等產生重要影響,極大地豐富了人們的文化生活,推動了社會的發展。2014年新課標全國卷Ⅱ34題,美國20世紀30年代的幻想型影片就是圍繞這一主題考查的。影視藝術的特點及給人們生活帶來的影響1.影視藝術的特點(1)直觀性強,信息量豐富,傳播資訊。(2)有很強的娛樂性和藝術鑒賞性。(3)快速發展,普及率高,覆蓋面廣。(4)雅俗共賞,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2.影響:影視藝術既反映人類在科學技術方面的進步,又直接敏銳地回應、影響文明的發展和社會風尚的變化,滿足人們各式各樣的審美需要和精神追求,對社會生活的影響日益深刻和廣泛。主題:歐美國家的主流文學史料一當法國革命使這個理性的社會和這個理性的國家成為現實的時候,新制度就表明,不論它較之舊制度如何合理,卻決不是絕對合乎理性的。理性的國家完全破產了。……總之,和啟蒙學者的華美語言比起來,由“理性的勝利”建立起來的社會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極度失望的諷刺畫。——朱維之、趙澧《外國文學史》史料二資產階級在它已經取得了統治的地方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園詩般的關系都破壞了。它使人和人之間除了赤裸裸的利害關系,除了冷酷無情的“現金交易”,就再也沒有任何別的聯系了。——馬克思史料三它排斥虛無縹緲的幻想、排斥神話故事、排斥寓意與象征、排斥高度的風格化、排除純粹的抽象與雕飾,它意味著我們不需要虛構,不需要神話故事,不需要夢幻世界。——韋勒克(1)根據上述史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文學各自產生的背景如何。提示:①資本主義制度各種弊端日益暴露,使人們對“理性王國”感到失望,產生了浪漫主義文學。②資本主義的發展,導致社會矛盾日益尖銳,產生了現實主義文學。(2)19世紀中葉法國某小說家對一位朋友說:“你描繪人類如你所眼見,我按照我希望的人類來描繪。”該小說家的創作屬于什么風格?提示:浪漫主義風格。(1)史料一說明法國大革命后建立的資本主義制度的弊端日益暴露,人們對“理性王國”感到失望,從而產生了浪漫主義文學。(2)史料二中“赤裸裸的利害關系”“現金交易”反映了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社會矛盾日益尖銳,從而產生了現實主義文學。(3)史料三表明現實主義拋棄了浪漫主義的主觀幻想,揭露和批判社會現實的罪惡。浪漫主義文學和現實主義文學的主要區別浪漫主義文學現實主義文學描寫對象強調歌頌人的本能感情和內心主觀感受強調再現剖析社會現實表現手法大多采用夸張手法,富有幻想和傳奇色彩對社會現實進行無情揭露和強烈批判思想內容抨擊封建專制,鞭撻人世間的丑惡和黑暗,對歐洲社會弊端給予辛辣的諷刺和揭露從不同的側面真實地反映當時的社會生活和社會狀況,對現存的社會弊端和社會秩序進行無情地揭露和強烈批判20世紀世界文學多元化特點的表現1.從表現形式上看:20世紀世界文學中的現實主義和現代主義作品都得到了發展。2.從表現內容上看:不僅有資本主義文學表現形式,而且社會主義文學和各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文學也出現并且成就很高。3.20世紀世界文學可以說是全面繁榮,表現手法各異,反映的思想內容也體現出時代性和多元化的特點。1.(2016·全國丙卷·34)如圖為近代以來具有代表性的美術作品。這4幅作品反映出近代以來()A.傳統美術流派相繼被淘汰 B.理性思維的不斷深化C.批判精神備受重視的趨勢 D.美術流派演變的歷程解析:選D本題主要考查的是美術的輝煌。圖片體現的是新古典主義、現實主義、印象畫派和現代主義,是美術流派演變的歷程。故D項正確。圖片一是法國大革命時期的杰出畫家、新古典主義的代表人物達維特的《荷拉斯兄弟的誓言》。新古典主義美術強調理性,往往以古代歷史和現實重大事件為題材。圖片二是現實主義美術作品,注重表現社會現實。圖片三是印象畫派作品,強調感覺和自己的眼睛。圖片四是現代主義美術,主要特征是反傳統和反理性,排除B項。傳統美術流派相繼被淘汰,批判精神備受重視的趨勢屬于干擾項,排除A、C項。2.(2014·全國卷Ⅱ·34)20世紀30年代,美國每周有成千上萬的人去電影院,輕歌曼舞的幻想型影片備受歡迎,當紅童星秀蘭·鄧波兒通常在電影中扮演孤兒去感化富人。這一現象()A.表明了新政已使全國重現繁榮的景象B.體現了民眾身陷危機淡定應對的精神C.反映了民眾逃避現實希求慰藉的心態D.說明了現代主義藝術得到社會的認同解析:選C從“20世紀30年代”這一時間概念中無法判斷美國已經實行新政且取得成績,故A項錯誤;結合史實可知美國經濟危機時亦有社會暴亂和動蕩,且從題干中的“幻想型影片備受歡迎”可知淡定應對表述不準確,故B項錯誤;從“幻想型”“扮演孤兒去感化富人”可知逃避現實希求慰藉表述與題意符合,故C項正確;現代主義藝術特點是反傳統和個性化,題干沒有體現,故D項錯誤。1.(2017·江蘇卷·20)建筑是凝固的藝術。下圖是位于捷克首都布拉格的一幢建筑,被稱為“跳舞的房子”。與這一建筑藝術風格最為接近的美術作品是()A.《拾穗者》 B.《格爾尼卡》C.《日出·印象》 D.《自由引導人民》解析:選BB對:房子造型新奇扭曲,外形看起來酷似一對正在牽手共舞的男女,造型奇特,標新立異,與周圍建筑形成強烈的反差。《格爾尼卡》是現代主義美術大師畢加索的作品,它通過一些變形的圖案組合,控訴法西斯的罪行,與“跳舞的房子”風格最為接近。A錯:《拾穗者》是現實主義藝術的代表作。C錯:《日出·印象》是印象派畫家莫奈的代表作。D錯:《自由引導人民》是法國浪漫主義畫家德拉克洛瓦的代表作。2.(2016·江蘇卷·18)近代某畫家的油畫中這樣描繪:畫面中央矗立著天主教堂,它的塔尖直指天空;畫面下方是一群卑微的人,正在河邊工作;右邊是幽靜的小鎮和高高的拱橋;天上的云彩和落日似乎在保佑著教堂和小鎮。這一切讓人顯得格外渺小。有學者認為,該畫充滿對自然的贊美,富有宗教神秘感。據此判斷這幅畫屬于()A.現實主義流派 B.浪漫主義流派C.印象主義流派 D.現代主義流派解析:選B題目中未涉及注重表現社會現實,故排除A項;由題目中的信息“該畫充滿對自然的贊美”可知該幅美術作品屬于積極追尋理想世界的浪漫主義美術作品,故B項的表述正確;題目中未涉及醉心于光和色的研究,故排除C項;題目中未涉及反傳統和反理性,故排除D項。3.(2016·北京卷·23)電影往往是社會現實與輿論的一種反映。1943年,好萊塢拍攝了一些歌頌蘇聯的電影,比如《光榮的日子》《出使莫斯科》等。1948年,蘇聯對美國的威脅成為好萊塢電影的重要主題之一,這類影片有《鐵幕背后》《紅色威脅》等。與這一時期電影主題轉變相關的政治背景有()①“杜魯門主義”的提出②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成立③聯合國成立④不結盟運動興起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解析:選A題干中電影主題轉變的時間是1948年,轉變后的主題是“威脅”,1947年美國總統杜魯門提出了“杜魯門主義”,標志著美蘇“冷戰”的開始,故①正確;1949年,為了在軍事上對抗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國家,美國牽頭成立了北約,故②正確;聯合國成立于1945年,其宗旨是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國際合作,與題干主旨不符,故③錯誤;不結盟運動興起于20世紀60年代初期,是新獨立的亞非拉發展中國家為了擺脫美蘇控制和維護獨立而形成的,與題干主旨不符,故④錯誤。選擇A項符合題意。4.(2015·廣東卷·21)有文學家宣稱:“我賦予古老文字以赤色,不再有元老!不再有平民!我在墨水瓶里掀起風暴。”他的文學理念屬于()A.浪漫主義 B.現代主義C.現實主義 D.古典主義解析:選A從材料“我賦予古老文字以赤色,不再有元老!不再有平民!”可知,作者對歐洲社會秩序的重建充滿了美好的憧憬,具有理想主義色彩,從材料“我在墨水瓶里掀起風暴”可以看出作者運用了想象和夸張的手法,其創作風格符合浪漫主義的特點,故A項正確;現代主義是反傳統反理性的,不符合題意,故B項錯誤;現實主義強調再現社會風貌,揭露和批判社會的罪惡,不符合題意,故C項錯誤;古典主義強調在創作理論上模仿古代,主張按照規定的創作原則進行創作,追求藝術完美,不符合題意,故D項錯誤。5.(2015·福建卷·23)列夫·托爾斯泰被列寧譽為“俄國千百萬農民在俄國資產階級革命快到來時候的思想和情緒的表現者”。材料表明,托爾斯泰是()A.農民運動的引領者 B.資產階級革命的倡導者C.批判現實主義作家 D.偉大的無產階級文學家解析:選C根據所學可知,托爾斯泰是作家,不是農民運動的引領者、資產階級革命的倡導者,也不是偉大的無產階級文學家,據“俄國千百萬農民在俄國資產階級革命快到來時候的思想和情緒的表現者”說明列夫·托爾斯泰的文學作品客觀、如實地反映了當時俄國農民的狀況,屬于批判現實主義作家,選擇C項符合題意。6.(2015·山東卷·23)文學藝術是時代的產物,同時又能反映時代的風貌。下列各項對應關系正確的是()A.工業革命后社會的劇烈變革——現代主義繪畫興起B.第一次世界大戰引發的西方社會精神危機——印象派繪畫產生C.19世紀上半期資本主義社會矛盾的激化——現實主義文學興起D.第二次世界大戰后西方資本主義的繁榮——浪漫主義文學產生解析:選C面對工業革命后社會的劇烈變革,出現了浪漫主義藝術,故A項錯誤;第一次世界大戰引發的西方社會精神危機,出現了現代主義藝術,故B項錯誤;19世紀上半期資本主義社會矛盾的激化,促使文學領域出現批判現實的文學作品,現實主義文學興起,故C項正確;第二次世界大戰后西方資本主義繁榮,現代主義藝術進一步發展,故D項錯誤。7.(2015·江蘇卷·17)對西方某一美術流派有這樣的批判:它看不到未來,常常把希望寄托在空想的世界里,因而與生活脫節,在把未來理想化的同時,有時也導致藝術家走向悲觀的道路。據此推斷這一流派是()A.浪漫主義 B.現實主義C.印象主義 D.現代主義解析:選A拿破侖統治結束后,人們對資產階級啟蒙思想家推崇的“理性王國”感到失望,尋求新的精神寄托,產生了浪漫主義美術,它注重表現人的感情,與“常常把希望寄托在空想的世界里……把未來理想化”相符,故A項正確。1.(2018·鹽城模擬)“他開始寫作不是按照藝術家的方式,而是按照科學家的方式。”這是著名的文藝理論家和史學家丹納對一位法國作家的評價。下列屬于“他”的作品是()解析:選BA項是浪漫主義,與材料中“按照科學家的方式”不符,故A項錯誤;法國巴爾扎克的《人間喜劇》,展現了19世紀上半期法國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堪稱資本主義的“社會百科全書”,與材料中“是按照科學家的方式”“一位法國作家”相符,故B項正確;C項與材料中“一位法國作家”不符,故錯誤;D項是現代主義,與材料中“按照科學家的方式”不符,故錯誤。2.(2018·烏魯木齊模擬)1960年,美國電視臺首次直播總統候選人辯論場景。有趣的是,同一場辯論,在家里沒有電視機、只能收聽電臺轉播的選民看來,兩個人基本上打了個平手;而觀看電視轉播的選民,卻一邊倒的支持肯尼迪。這反映了()A.尼克松的觀點更符合美國社會底層的利益B.美國社會中產階級青睞出身良好的候選人C.政治候選人的上鏡表現對選舉有直接影響D.電視臺比電臺更加善于抓住選民潛在心理解析:選C在20世紀60年代的美國,電視早已不是一種奢侈家電,并不能通過它來簡單判定社會階層的劃分,故A項錯誤;同樣,中產階級的判定也屬于脫離材料和時代的主觀臆斷,故B項錯誤;尼克松演講的體態較之肯尼迪要遜色很多,故“觀看電視轉播的選民,卻一邊倒的支持肯尼迪”,故C項正確;“電視臺比電臺更加善于抓住選民潛在心理”,這同樣屬于脫離材料的主觀臆斷,電視臺與電臺都是美國總統大選期間重要的媒體宣傳工具,故D項錯誤。3.(2018·濰坊模擬)20世紀中期,有作家認為:文學作品應該“按照那些微塵紛紛墜落到人們頭腦中的順序,把它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