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課 五四運動(課件)-【趣味課堂】2024-2025學年八年級歷史上冊同步教學課件統編版_第1頁
第13課 五四運動(課件)-【趣味課堂】2024-2025學年八年級歷史上冊同步教學課件統編版_第2頁
第13課 五四運動(課件)-【趣味課堂】2024-2025學年八年級歷史上冊同步教學課件統編版_第3頁
第13課 五四運動(課件)-【趣味課堂】2024-2025學年八年級歷史上冊同步教學課件統編版_第4頁
第13課 五四運動(課件)-【趣味課堂】2024-2025學年八年級歷史上冊同步教學課件統編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新課導入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歐洲列強無暇東顧,日本乘機加緊對中國的侵略,嚴重損害了中國的主權。中國人民的反日情緒日漸增長。1919年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的失敗,引發了偉大的五四運動。這場運動究竟是怎樣發生發展的?有哪些深遠意義?巴黎和會中國代表團第四單元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第13課

五四運動學習目標

課標要求:通過了解五四運動的基本史事,理解五四精神的內涵,認識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學習目標:1.了解五四愛國運動爆發的導火線、時間、地點、口號、領導者、主力等基本概況。2.認識五四運動爆發的原因、性質、意義,知道五四運動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探討五四運動的經過與結果,加深對五四運動的認識。3.感悟五四青年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弘揚五四精神,樹立為國家強盛、民族崛起而奮斗。

要點精講0102五四運動的擴大五四運動的爆發03五四運動的歷史意義要點一五四運動的爆發1.背景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歐洲列強無暇東顧,日本趁機加強對中國的侵略,嚴重損害了中國的主權。中國人民的反日情緒日漸增長。材料二:1919年1月,英、美、法、日、意等戰勝國在巴黎召開對德和會,決定由日本繼承德國在中國山東的特權。中國是參加對德宣戰的戰勝國之一,但北洋軍閥政府卻準備接受這個決定。這次和會上中國外交的失敗,引發了偉大的五四運動。巴黎和會赴歐援助華工1.背景中國代表在巴黎和會上提出正當要求:①取消帝國主義在華特權②廢除“二十一條”③收回青島主權結果:將德國在中國山東的特權全部轉讓給日本。導火線: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失敗啟示:弱國無外交。相關史實山東問題由來德國在1897年強占膠州灣,把山東劃為勢力范圍。1914年一戰爆發后,日本借口對德宣戰,派海陸軍兩萬余人,在山東登陸,侵占山東許多地方。1915年,日本向袁世凱提出“二十一條”中,第一號內容就是要求北京政府承認日本接管德國在山東享有的一切權利,并加以擴大。因此,在巴黎和會上,日本認為中國已和日本簽訂二十一條,德國在山東特權應轉讓給日本,無需在會議上討論。但一戰期間,中國也參加了對德作戰,是以戰勝國的身份參加巴黎和會的。中國完全有理由收回德國在中國山東的權利。因此,顧維鈞等中國代表在巴黎和會上拒理力爭。日本侵占山東相關報道2.爆發時間:1919年5月4日地點:北京主力:學生北京3000多名學生匯集在天安門前,發表宣言,揭露帝國主義列強的侵略行徑,并舉行示威游行。五四運動油畫2.爆發材料一:“膠州亡矣,山東亡矣,國將不國矣!”——5月2日《辰報》《外交警報敬告國人》

材料二:

“巴黎和會的消息最后傳到這里時,我們都感到非常震驚,中國沒有太陽升起,甚至連國家的搖籃也給偷走了。我們立刻對事實的真相覺醒了,外國仍然是自私和軍國主義的,并且都是大騙子。……我們知道的很清楚,我們跟政府毫無關系,也不存在任何希望……看看那些可憐無知的大眾,不能不覺得我們必須要奮斗。”——北京大學學生王苣章“昨日為星期天,天氣晴朗,記者驅車赴中央公園游覽。至天安門,見有大隊學生,個個手持白旗,頒布傳單,群眾環集如堵,天安門至中華門沿路,幾為學生團體占滿。記者忙即下車,近前一看……”--《晨報》1919年5月5日題為《山東問題中之學生界行動》2.爆發口號:外爭主權,內除國賊!(最能體現五四運動性質)誓死力爭,還我青島!廢除“二十一條”!拒絕在和約上簽字!要求:懲辦賣國賊曹、陸、章材料研讀務望全國工商各界,一律起來設法開國民大會,外爭主權,內除國賊。中國存亡,就在此一舉了!今與全國同胞立兩個信條道:中國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斷送!中國的人民可以殺戮而不可以低頭!國亡了!同胞起來呀!----《北京學界全體宣言》上面這段話最能反映五四運動怎樣的性質?為什么?要點二五四運動的擴大1.過程北京學生的愛國斗爭得到社會各階層人士的廣泛擁護。陳獨秀親自起草《北京市民宣言》,號召北京學生、商人、勞工奮起斗爭,勇敢地對社會進行根本改造。1.過程6月3日,北京學生再次走上街頭,開展大規模的愛國宣傳活動,遭到軍警鎮壓,先后有800多名學生被捕。消息傳出,6月5日,上海工人罷工,商人罷市。罷市風潮隨即席卷全國十幾個商業中心城市。工人階級成為五四運動的主力,運動的中心也由北京轉移到了上海。1.過程五四運動中的三罷學生罷課工人罷工商人罷市學生罷課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對待日益嚴厲。……工界罷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陸去。---1919年6月12日《上海學聯告同胞書》2.結果結果:五四運動的直接目標得到了實現,這是中國人民反帝斗爭的一次重大勝利。表現:①北洋政府被迫釋放被捕學生。②罷免了曹汝霖等人的職務。③中國代表也沒有在巴黎和約上簽字。2.結果時間中心口號主力形式結果第一階段(爆發)第二階段(擴大)三罷斗爭直接目標得以實現19195.419196.5北京上海外爭主權,內除國賊;誓死力爭,還我青島;廢除二十一條;拒絕在和約上簽字學生工人示威游行罷課鎮壓逮捕青年學生是先鋒,工人是中流砥柱要點三五四運動的歷史意義1.性質五四運動的杰出歷史意義,在于它帶著為辛亥革命還不曾有的新姿態,這就是徹底地不妥協地反帝愛國主義和徹底地不妥協地反封建主義。

——毛澤東《新民主主義論》五四運動是一場以先進青年知識分子為先鋒、廣大人民群眾參加的徹底反帝反封建的偉大愛國革命運動,是一場中國人民為拯救民族危亡、捍衛民族尊嚴、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偉大社會革命運動,是一場傳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識的偉大思想啟蒙運動。性質:五四運動是一次徹底地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2.特點材料一:“中國工人階級,自第一次世界大戰以來,開始以自覺的姿態,為中國的獨立、解放而斗爭。”——毛澤東《論聯合政府》材料二:“我熱心研究馬克思主義,設法去了解俄國革命,相信這里包含有救國救民的良方。”——張國燾《我的回憶》材料三:中國在巴黎和會上的受挫“阻礙了中國尋求西方模式的國家認同”,在遭遇深重認同危機的情況下,中國知識人隨之開始轉向以蘇俄為代表的社會主義路徑。——徐國琦《中國與大戰:尋求新的國家認同與國際化》新指導思想:馬克思主義新領導階級:無產階級新革命方向:社會主義新民主主義的開端3.意義材料一五四運動的親歷者回憶說:“處于這個偉大時代,我的思想上不能不發生非常激烈的變化……改變過去革命的方法,必須依靠下層人民,必須走俄國人的道路,這種思想在我頭腦中日益強烈,日益明確了。——《二十世紀中國史綱》材料二由于在五四運動中親眼看到工人階級表現出來的偉大力量,一部分學生領袖便“出發往民間去”……與其說這是先進知識分子與工人群眾相結合的過程,不如說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的過程。——《中國共產黨的九十年》材料三“五四運動時期雖然還沒有中國共產黨,但是已經有了大批的贊成俄國革命的具有初步共產主義思想(馬克思主義)的知識分子。……五四運動是在思想上和干部上準備了1921年黨的成立,又準備了五卅運動和北伐戰爭。”--毛澤東:《新民主主義論》1940.13.意義(1)推動了中國社會進步(2)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3)為中國共產黨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準備,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爭登上歷史舞臺創造了條件(4)是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走向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轉折點,在近代以來中華民族追求民族獨立和發展進步的歷史進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拓展延伸你心目中的五四精神是什么?五四運動以全民族的力量高舉起愛國主義的偉大旗幟。五四運動,孕育了以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為主要內容的偉大的五四精神,其核心是愛國主義精神。……五四運動時,面對國家和民族生死存亡,一批愛國青年挺身而出,全國民眾奮起抗爭,誓言“國土不可斷送,人民不可低頭”,奏響了浩氣長存的愛國主義壯歌。——習近平: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課堂小結五四運動五四運動的爆發五四運動的擴大五四運動的歷史意義1.背景2.爆發1.過程2.結果1.性質2.特點3.意義課堂檢測1.對聯作為一種文藝形式,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實。“賣國求榮,早知曹瞞遺種碑無字;傾心媚外,不期章余孽死有頭。”這副對聯所出現的時期應該是()A.辛亥革命B.五四運動C.北伐戰爭D.抗日戰爭2.五四運動標志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是因為()A.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的失敗B.北京學生舉行抗議活動C.罷免了曹汝霖等人的職務D.無產階級登上政治舞臺BD課堂檢測3.1920年,北京人民開始紀念“五一”節,當時北京、上海、廣州、長沙、唐山、哈爾濱等城市參加“五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