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馂氖鹿蕬鳖A案修訂方案_第1頁
學?;馂氖鹿蕬鳖A案修訂方案_第2頁
學?;馂氖鹿蕬鳖A案修訂方案_第3頁
學?;馂氖鹿蕬鳖A案修訂方案_第4頁
學?;馂氖鹿蕬鳖A案修訂方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學校火災應急預案修訂方案TOC\o"1-2"\h\u587第一章火災應急預案修訂總則 3102371.1修訂背景與目的 3260231.1.1修訂背景 376391.1.2修訂目的 3269901.1.3修訂依據 349041.1.4修訂原則 430123第二章火災預防與風險評估 4244461.1.5加強宣傳教育 473291.1.6完善消防設施 4105801.1.7嚴格火源管理 4233211.1.8加強安全檢查 445101.1.9應急預案與演練 5205441.1.10定性評估 5237411.1.11定量評估 5208111.1.12綜合評估 530691.1.13預警指標體系 580681.1.14預警信息系統 5133191.1.15預警響應 5315921.1.16預警宣傳與培訓 532756第三章組織架構與職責 6261061.1.17應急指揮部 635501.1應急指揮部是學?;馂膽惫ぷ鞯淖罡咧笓]機構,由校長擔任總指揮,副校長、相關部門負責人擔任副總指揮,全面負責火災的應急指揮和協調工作。 6106211.2應急指揮部下設辦公室,負責日常應急工作的組織、協調和實施。 6310181.2.1應急小組 6197632.1學校設立火災應急小組,負責具體實施火災的應急工作。 6183942.2應急小組由保衛處、學生處、教務處、后勤處、設備處等相關部門負責人組成,實行組長負責制。 6296482.3應急小組根據火災的性質和特點,設立現場救援、疏散安置、物資保障、信息與宣傳等專門小組,分別負責相應工作。 6234582.3.1應急指揮部職責 6252771.1制定學校火災應急預案,并組織修訂和完善。 6196211.2組織開展學校火災應急演練,提高應急處理能力。 683051.3接到火災報告后,迅速啟動應急預案,組織協調各相關部門開展應急工作。 67601.4根據火災發展情況,及時調整應急措施,保證應急工作的有效進行。 6190271.4.1應急辦公室職責 6198072.1負責應急指揮部日常工作,協調各相關部門之間的溝通與協作。 618092.2組織應急演練,總結經驗教訓,不斷提高應急處理能力。 6263432.3負責火災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報告工作。 6246572.4負責應急物資的儲備和管理。 6108172.4.1應急小組職責 6263913.1現場救援組:負責火災現場的人員救援、傷員救治、火災撲救等工作。 6268953.2疏散安置組:負責組織師生有序疏散,保證人員安全,并對疏散人員進行臨時安置。 6246833.3物資保障組:負責應急物資的調配和供應,保證應急工作順利進行。 7200973.4信息與宣傳組:負責火災信息的發布、輿論引導和宣傳教育工作。 7255853.4.1相關部門職責 7122774.1保衛處:負責火災現場的治安秩序維護,保障應急通道暢通。 7257574.2學生處:負責學生疏散、安撫和臨時安置工作。 78864.3教務處:負責調整教學計劃,保障教學工作正常進行。 770804.4后勤處:負責應急物資的采購、儲備和調配。 7131324.5設備處:負責火災現場設備的檢查、搶修和保障。 720581第四章火災應急響應 7325094.5.1報警流程 730004.5.2信息傳達 7239234.5.3緊急疏散 7317934.5.4救援行動 8125714.5.5火災撲救 8143664.5.6現場控制 826174第五章火災救援資源 8135874.5.7概述 853484.5.8校內專職救援隊伍 8186104.5.9兼職救援隊伍 9191934.5.10志愿者隊伍 9257884.5.11概述 922034.5.12消防器材 942794.5.13救援工具 919624.5.14通信設備 9301204.5.15防護用品 10289544.5.16其他物資 1013489第六章火災現場處置 10301034.5.17現場指揮機構 10183264.5.18指揮職責 10113804.5.19協調機制 10252064.5.20現場清理 11294484.5.21善后處理 1118491第七章火災信息報告與溝通 1161064.5.22信息報告原則 11203604.5.23信息報告流程 11144144.5.24信息報告內容 1210794.5.25內部溝通渠道 12114514.5.26外部溝通渠道 12290904.5.27信息溝通注意事項 1232260第八章火災調查與處理 13174804.5.28報告 13310234.5.29調查組 1396174.5.30調查內容 13226774.5.31調查程序 1327504.5.32處理 13306144.5.33責任追究 1414405第九章火災應急預案演練與培訓 14279034.5.34演練目的 1413274.5.35演練計劃 1424284.5.36演練實施 1415764.5.37培訓內容 15253024.5.38培訓方法 1518027第十章火災應急預案修訂與更新 1565934.5.39修訂周期 1593914.5.40修訂程序 16142194.5.41更新內容 16237304.5.42更新要求 16第一章火災應急預案修訂總則1.1修訂背景與目的1.1.1修訂背景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學校作為人員密集場所,其安全管理工作日益受到廣泛關注。我國火災頻發,特別是學?;馂?,給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帶來嚴重威脅。為提高學?;馂牡膽獙δ芰?,保證師生安全,根據上級相關部門的要求,結合學校實際情況,特對原有火災應急預案進行修訂。1.1.2修訂目的(1)完善學?;馂膽鳖A案體系,提高應急預案的針對性和實用性。(2)增強學?;馂膽碧幚砟芰?,降低火災造成的損失。(3)強化師生火災安全意識,提高自救互救能力。(4)規范火災應急響應流程,保證應急響應迅速、有序。第二節修訂依據與原則1.1.3修訂依據(1)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等。(2)上級教育行政部門及相關部門的文件要求。(3)學?;馂膽鳖A案編制導則及有關標準規范。(4)學校歷史火災案例及經驗教訓。1.1.4修訂原則(1)科學性原則:修訂過程中,充分借鑒國內外先進的火災應急預案編制理念,結合學校實際情況,保證預案的科學性。(2)實用性原則:應急預案應具備較強的實用性,便于操作和執行,保證在火災發生時,能夠迅速、有效地應對。(3)系統性原則:應急預案應涵蓋火災預防、應急響應、善后處理等各個環節,形成完整的應急預案體系。(4)動態性原則:應急預案應根據學校實際情況的變化,定期進行修訂和完善,保證預案的時效性。第二章火災預防與風險評估第一節火災預防措施1.1.5加強宣傳教育(1)定期組織消防安全知識培訓,提高師生員工的消防安全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2)利用校園廣播、宣傳欄、網絡等多種渠道,普及消防安全知識,使消防安全深入人心。1.1.6完善消防設施(1)按照國家消防標準,配齊消防設施,并定期檢查、維修,保證設施正常運行。(2)設置消防通道,保證消防車輛暢通無阻。(3)在重點部位安裝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等,提高火災防控能力。1.1.7嚴格火源管理(1)制定嚴格的火源管理制度,明確火源使用范圍、使用時間及責任人。(2)嚴禁在禁火區域使用火源,對違規行為進行嚴肅處理。(3)加強對電氣設備的檢查,預防電氣火災。1.1.8加強安全檢查(1)定期開展消防安全檢查,發覺問題及時整改。(2)對重點部位進行重點監控,保證安全無隱患。1.1.9應急預案與演練(1)制定詳細的火災應急預案,明確應急響應流程和責任人。(2)定期組織火災應急預案演練,提高應急響應能力。第二節風險評估方法1.1.10定性評估(1)通過專家咨詢、現場調研等方法,分析火災風險因素,確定火災風險等級。(2)對火災風險進行分類,為制定預防措施提供依據。1.1.11定量評估(1)運用故障樹分析(FTA)、事件樹分析(ETA)等方法,對火災風險進行量化分析。(2)采用概率論、統計學等方法,計算火災發生的概率和影響范圍。1.1.12綜合評估(1)結合定性評估和定量評估結果,進行綜合分析。(2)根據評估結果,制定針對性的火災預防措施。第三節預警機制1.1.13預警指標體系(1)確定預警指標,包括火災風險因素、火災預警閾值等。(2)建立預警指標體系,為預警機制提供依據。1.1.14預警信息系統(1)開發預警信息系統,實現火災風險信息的實時監測、分析、預警。(2)保證預警信息準確、及時,為火災防控提供技術支持。1.1.15預警響應(1)制定預警響應流程,明確預警級別、響應措施等。(2)當預警信息系統發出預警信號時,立即啟動預警響應。1.1.16預警宣傳與培訓(1)加強預警宣傳,提高師生員工的預警意識。(2)定期組織預警培訓,提高預警響應能力。第三章組織架構與職責第一節應急組織架構1.1.17應急指揮部1.1應急指揮部是學校火災應急工作的最高指揮機構,由校長擔任總指揮,副校長、相關部門負責人擔任副總指揮,全面負責火災的應急指揮和協調工作。1.2應急指揮部下設辦公室,負責日常應急工作的組織、協調和實施。1.2.1應急小組2.1學校設立火災應急小組,負責具體實施火災的應急工作。2.2應急小組由保衛處、學生處、教務處、后勤處、設備處等相關部門負責人組成,實行組長負責制。2.3應急小組根據火災的性質和特點,設立現場救援、疏散安置、物資保障、信息與宣傳等專門小組,分別負責相應工作。第二節職責分工2.3.1應急指揮部職責1.1制定學校火災應急預案,并組織修訂和完善。1.2組織開展學?;馂膽毖菥?,提高應急處理能力。1.3接到火災報告后,迅速啟動應急預案,組織協調各相關部門開展應急工作。1.4根據火災發展情況,及時調整應急措施,保證應急工作的有效進行。1.4.1應急辦公室職責2.1負責應急指揮部日常工作,協調各相關部門之間的溝通與協作。2.2組織應急演練,總結經驗教訓,不斷提高應急處理能力。2.3負責火災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報告工作。2.4負責應急物資的儲備和管理。2.4.1應急小組職責3.1現場救援組:負責火災現場的人員救援、傷員救治、火災撲救等工作。3.2疏散安置組:負責組織師生有序疏散,保證人員安全,并對疏散人員進行臨時安置。3.3物資保障組:負責應急物資的調配和供應,保證應急工作順利進行。3.4信息與宣傳組:負責火災信息的發布、輿論引導和宣傳教育工作。3.4.1相關部門職責4.1保衛處:負責火災現場的治安秩序維護,保障應急通道暢通。4.2學生處:負責學生疏散、安撫和臨時安置工作。4.3教務處:負責調整教學計劃,保障教學工作正常進行。4.4后勤處:負責應急物資的采購、儲備和調配。4.5設備處:負責火災現場設備的檢查、搶修和保障。第四章火災應急響應第一節火災報警與信息傳達4.5.1報警流程(1)確認火災發生時,立即按下最近的火災報警按鈕,啟動火災報警系統。(2)同時通過電話或其他通訊工具向學校消防控制中心報警,詳細報告火災發生的地點、火勢大小、有無人員被困等情況。(3)學校消防控制中心接到報警后,立即啟動應急預案,通知相關應急小組和部門。4.5.2信息傳達(1)學校消防控制中心通過校園廣播系統,向全校師生傳達火災報警信息,告知火災發生的地點和緊急疏散路線。(2)通過短信平臺、群等通訊工具,向教職工、學生家長等傳達火災信息,提醒關注火災情況,配合學校做好應急措施。(3)學校各部門、班級負責人應密切關注火災信息,及時向本部門、班級師生傳達,保證信息暢通。第二節緊急疏散與救援4.5.3緊急疏散(1)確認火災報警后,各部門、班級負責人應立即組織師生按照預定緊急疏散路線迅速撤離。(2)疏散過程中,要保持秩序,避免推搡、踩踏等情況發生。(3)學校各部門、班級負責人要清點人數,保證無人遺漏,及時向學校消防控制中心報告。4.5.4救援行動(1)學校消防控制中心接到火災報警后,立即啟動救援預案,組織救援力量進行救援。(2)救援力量包括學校消防隊、保安隊、醫療救護隊等,按照預案分工,迅速展開救援行動。(3)救援過程中,要優先救助被困人員,保證人員生命安全。(4)學校各部門、班級負責人要協助救援力量,提供必要的信息和支持。第三節火災撲救與現場控制4.5.5火災撲救(1)學校消防隊接到火災報警后,迅速抵達火災現場,根據火勢情況采取相應的撲救措施。(2)學校消防隊要充分利用消防設施,如滅火器、消防栓等,迅速控制火勢。(3)如火勢較大,學校消防隊應請求外部消防力量的支援。4.5.6現場控制(1)火災撲救過程中,學校各部門、班級負責人要密切關注火場動態,協助消防隊做好現場控制工作。(2)學校保安隊要加強對火災現場周邊區域的警戒,防止無關人員進入火場,保證救援通道暢通。(3)學校醫療救護隊要隨時待命,為受傷人員提供緊急救治。(4)火災撲救結束后,學校各部門、班級負責人要協助消防隊做好現場清理和善后工作。第五章火災救援資源第一節救援隊伍4.5.7概述為保證火災發生時能夠迅速、高效地組織救援,學校應建立完善的救援隊伍體系。救援隊伍主要包括校內專職救援隊伍、兼職救援隊伍和志愿者隊伍。4.5.8校內專職救援隊伍(1)人員組成:學校應設立專職救援隊伍,成員由具有一定救援技能和經驗的安全管理人員、保衛人員等組成。(2)培訓與演練:專職救援隊伍應定期參加消防、救援等相關培訓,提高救援技能和應對火災的能力。同時學校應定期組織實戰演練,保證救援隊伍在火災發生時能夠迅速投入救援工作。4.5.9兼職救援隊伍(1)人員組成:兼職救援隊伍由學校教職工、學生等組成,應具備一定的救援知識和技能。(2)培訓與演練:兼職救援隊伍應定期參加消防、救援等相關培訓,提高自身救援能力。學校應定期組織實戰演練,提高兼職救援隊伍的協同作戰能力。4.5.10志愿者隊伍(1)人員組成:志愿者隊伍由熱心消防、救援事業的教職工、學生和社會人士組成。(2)培訓與演練:志愿者隊伍應定期參加消防、救援等相關培訓,提高救援技能。學校應定期組織實戰演練,提高志愿者隊伍的救援能力。第二節救援物資與設備4.5.11概述為保證火災發生時救援工作的順利進行,學校應配備充足的救援物資與設備。主要包括消防器材、救援工具、通信設備、防護用品等。4.5.12消防器材(1)滅火器:學校應按樓層、區域配備足夠數量的滅火器,并定期進行檢查、維護。(2)滅火器材:學校應配備消防水槍、消防水帶、泡沫滅火劑等滅火器材。4.5.13救援工具(1)擔架:學校應配備足夠數量的擔架,用于火災中傷員的轉運。(2)救生器材:學校應配備救生衣、救生圈、救生繩等救生器材。4.5.14通信設備(1)通信工具:學校應配備對講機、手機等通信工具,保證救援過程中信息的暢通。(2)通信指揮系統:學校應建立通信指揮系統,實現對救援工作的統一調度和指揮。4.5.15防護用品(1)防護服:學校應為救援人員配備防火、防煙、防毒等防護服。(2)防護器材:學校應為救援人員配備防護眼鏡、防護手套、防護口罩等防護器材。4.5.16其他物資(1)醫療救護物資:學校應配備急救包、藥品、氧氣袋等醫療救護物資。(2)生活保障物資:學校應為救援人員提供充足的生活保障物資,如食物、水、帳篷等。第六章火災現場處置第一節現場指揮與協調4.5.17現場指揮機構(1)確立現場指揮部,由學校分管安全工作的領導擔任總指揮,相關部門負責人擔任副總指揮,組成現場指揮機構。(2)現場指揮部負責全面協調火災現場的應急響應和處置工作,保證救援行動有序、高效進行。4.5.18指揮職責(1)總指揮:負責火災現場的整體指揮,制定救援方案,協調各方力量,保證救援工作順利進行。(2)副總指揮:協助總指揮,負責具體救援任務的分配與執行,協調各部門之間的溝通與協作。4.5.19協調機制(1)建立現場信息溝通機制,保證現場指揮部與各救援部門之間的信息暢通。(2)確定現場救援力量的調度原則,根據火災的性質、規模和危害程度,合理分配救援資源。(3)與消防、公安、衛生、環保等相關部門建立聯動機制,保證救援行動的協同配合。第二節火災現場清理與善后4.5.20現場清理(1)火災撲滅后,現場指揮部應立即組織人員進行現場清理,保證火災現場的安全。(2)清理內容包括:移除火災現場的危險物品,如易燃易爆物品、有毒有害物質等;對火災現場進行消毒、除污,保證環境安全。(3)清理過程中,應嚴格按照相關安全操作規程進行,避免二次的發生。4.5.21善后處理(1)對火災中的傷員進行緊急救治,及時聯系醫療機構進行救治,并做好傷員家屬的安撫工作。(2)對火災現場的人員進行安撫和疏散,保證人員安全。(3)對火災造成的財產損失進行評估,及時向保險公司報案,協調賠償事宜。(4)對火災進行原因調查,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防止類似的再次發生。(5)對火災進行總結,對救援過程中的經驗教訓進行梳理,進一步完善應急預案和救援措施。第七章火災信息報告與溝通第一節信息報告程序4.5.22信息報告原則火災信息報告應遵循及時、準確、全面的原則,保證信息暢通,為火災的快速響應和有效處置提供有力支持。4.5.23信息報告流程(1)火災發生后,現場負責人或發覺人應立即向學校安全管理部門報告。(2)學校安全管理部門接到報告后,應在5分鐘內向上級領導報告,并根據嚴重程度,啟動應急預案。(3)學校安全管理部門應在10分鐘內,通過電話、短信、等多種方式,向校內相關部門、教職工、學生及家長發布火災信息。(4)學校安全管理部門應按照級別,及時向上級教育部門、應急管理部門、公安消防部門報告火災情況。(5)學校安全管理部門應密切關注火災進展,及時更新信息,并向相關部門、人員通報。4.5.24信息報告內容(1)火災發生的時間、地點、原因、性質及影響范圍。(2)火災的傷亡情況及財產損失。(3)火災的救援措施及進展。(4)火災的責任單位、責任人及處理情況。第二節信息溝通渠道4.5.25內部溝通渠道(1)學校安全管理部門與各相關部門、院系之間的信息溝通,主要通過電話、短信、郵件等方式進行。(2)學校安全管理部門應定期召開安全例會,加強與各相關部門、院系的溝通與協作。(3)學校應建立健全安全信息發布平臺,實時發布火災信息,保證信息暢通。4.5.26外部溝通渠道(1)學校安全管理部門與上級教育部門、應急管理部門、公安消防部門之間的信息溝通,主要通過電話、短信、郵件等方式進行。(2)學校安全管理部門應加強與周邊社區、企事業單位的溝通與協作,共同應對火災。(3)學校應通過官方微博、公眾號等社交媒體平臺,向公眾發布火災信息,回應社會關切。4.5.27信息溝通注意事項(1)信息溝通應遵循保密原則,保證信息的安全與真實。(2)信息溝通應保證信息的及時性,避免因信息滯后導致的擴大。(3)信息溝通應注重信息的準確性,避免發布虛假、誤導性信息。(4)學校安全管理部門應建立信息溝通檔案,對火災信息進行記錄、歸檔,以備查閱。第八章火災調查與處理第一節調查程序4.5.28報告火災發生后,應立即啟動應急預案,現場負責人或第一發覺人應迅速向學校安全管理機構和上級主管部門報告,同時撥打火警電話119報警。4.5.29調查組學校安全管理機構應當在火災發生后24小時內成立調查組,開展調查工作。調查組應由學校領導、安全管理人員、相關部門負責人、技術人員、保衛人員等組成。4.5.30調查內容(1)發生的時間、地點、部位、性質、規模和危害程度;(2)的直接原因和間接原因;(3)發生單位的安全生產管理情況;(4)發生前的預警信息和防范措施;(5)發生后的應急處置和救援情況;(6)責任人及其處理情況;(7)教訓及整改措施。4.5.31調查程序(1)現場勘查:調查組應立即對現場進行勘查,收集物證、痕跡、視頻等證據,了解發生經過和現場情況;(2)調查取證:調查組應查閱相關資料,詢問當事人、見證人,了解發生的詳細情況;(3)分析原因:調查組應對原因進行分析,找出直接原因和間接原因;(4)提出處理意見:調查組應根據調查結果,提出處理意見;(5)編寫調查報告:調查組應編寫調查報告,報告應包括調查過程、原因分析、處理意見等內容。第二節處理與責任追究4.5.32處理(1)對責任人進行處理:根據調查報告,學校應按照責任劃分,對責任人進行相應的行政處理或紀律處分;(2)對受傷人員給予救治:發生后,學校應迅速組織力量對受傷人員進行救治,保證受傷人員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3)對遇難人員家屬給予慰問:學校應對遇難人員家屬進行慰問,給予一定的經濟補償;(4)整改措施:學校應根據調查報告,制定整改措施,加強安全生產管理,防止類似的再次發生。4.5.33責任追究(1)對責任人追究法律責任:對構成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2)對單位追究責任:學校應對單位進行處罰,督促其加強安全生產管理;(3)對調查組追究責任:如調查組工作失職、徇私舞弊,應追究其相應責任。第九章火災應急預案演練與培訓第一節演練計劃與實施4.5.34演練目的為保證學校火災應急預案的有效性,提高應對火災的能力,鍛煉應急隊伍,檢驗應急設備,明確應急職責,本節旨在制定詳細的演練計劃,并保證演練的順利實施。4.5.35演練計劃(1)演練時間:每年至少組織一次全校性的火災應急預案演練,具體時間根據實際情況確定。(2)演練范圍:全校范圍內的教學樓、宿舍、食堂等人員密集場所。(3)演練內容:火災報警、初期火災撲救、人員疏散、傷員救治、通信聯絡、物資調度、火災現場保護等。(4)演練組織:成立演練指揮部,負責演練的總體協調和指揮工作。各部門、各學院成立應急小組,具體負責本部門的演練任務。4.5.36演練實施(1)演練前期準備:各部門、各學院根據演練計劃,做好演練前的各項準備工作,包括人員培訓、設備檢查、演練方案制定等。(2)演練啟動:演練指揮部宣布演練開始,各部門、各學院應急小組按照預定方案展開演練。(3)演練過程:各部門、各學院應急小組嚴格按照演練方案執行任務,保證演練的順利進行。(4)演練結束:演練指揮部宣布演練結束,各部門、各學院進行總結和反饋。第二節培訓內容與方法4.5.37培訓內容(1)火災應急預案的基本知識:包括火災的特點、危害、預防措施等。(2)應急預案的制定與修訂:包括應急預案的編制原則、修訂程序、修訂內容等。(3)應急設備的使用與維護:包括消防設備、通信設備、防護設備等的使用方法及維護保養。(4)應急處置與救援:包括火災報警、初期火災撲救、人員疏散、傷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