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機械操作使用及維護保養指南_第1頁
農業機械操作使用及維護保養指南_第2頁
農業機械操作使用及維護保養指南_第3頁
農業機械操作使用及維護保養指南_第4頁
農業機械操作使用及維護保養指南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農業機械操作使用及維護保養指南TOC\o"1-2"\h\u25189第一章:農業機械概述 3209791.1農業機械的定義與分類 323781.2農業機械的發展概況 33441第二章:農業機械操作規范 435602.1操作前的準備工作 48812.1.1確認機械狀態 494702.1.2閱讀說明書 4176772.1.3準備工具和防護用品 4300012.1.4確認作業環境 462732.2操作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495492.2.1啟動機械 594412.2.2控制速度和方向 5219292.2.3注意觀察機械狀態 542162.2.4遵守安全規定 596072.2.5定期檢查和保養 5202452.3操作結束后的收尾工作 5114362.3.1清潔機械 520042.3.2檢查并補充燃油和潤滑油 5211252.3.3檢查并緊固連接部位 5302472.3.4收藏和保管 5306052.3.5記錄作業情況 52090第三章:農業機械安全使用 5191573.1安全操作的基本原則 6195863.1.1遵守法律法規 6135313.1.2了解機械功能 652153.1.3定期檢查和維護 6189683.1.4保持良好的工作環境 646913.1.5嚴格遵守操作規程 627873.2防范機械的措施 6176913.2.1做好操作前的準備工作 691273.2.2注意操作過程中的安全事項 6137203.2.3做好操作后的收尾工作 6141983.3應急處理方法 724273.3.1機械故障的應急處理 7206053.3.2人員傷亡的應急處理 714457第四章:農業機械維護保養基本知識 7115014.1維護保養的重要性 7245824.2維護保養的分類與周期 752014.3常見維護保養方法 820956第五章:農業機械潤滑系統保養 81055.1潤滑油的選擇與更換 871395.1.1潤滑油的選擇 8322585.1.2潤滑油的更換 8317965.2潤滑系統的檢查與維護 934245.2.1檢查潤滑油液位 926335.2.2檢查潤滑油質量 9182325.2.3檢查油濾清器 9262655.2.4檢查潤滑系統泄漏 9292695.3潤滑故障的排除方法 931265.3.1潤滑油壓力過低 9223455.3.2潤滑油壓力過高 9317745.3.3潤滑油泄漏 919174第六章:農業機械電氣系統保養 10308206.1電氣系統的組成與功能 10279936.1.1組成 10300476.1.2功能 10192126.2電氣系統的檢查與維護 10229056.2.1檢查 10137666.2.2維護 10103296.3電氣故障的排除方法 1180956.3.1故障診斷 11236776.3.2故障排除 1120163第七章:農業機械發動機保養 1126877.1發動機的日常維護 11143607.1.1清潔保養 119147.1.2檢查與調整 11667.1.3潤滑保養 1264107.2發動機的故障診斷與排除 12239637.2.1故障診斷 12288957.2.2故障排除 12110327.3發動機的更換與修理 1270567.3.1發動機更換 12151577.3.2發動機修理 1224014第八章:農業機械傳動系統保養 13131478.1傳動系統的組成與功能 13299128.2傳動系統的檢查與維護 13152028.3傳動故障的排除方法 134727第九章:農業機械行走系統保養 14271519.1行走系統的組成與功能 14301899.1.1組成 14242749.1.2功能 14290209.2行走系統的檢查與維護 14148509.2.1檢查 14264819.2.2維護 14287809.3行走故障的排除方法 15274789.3.1行走裝置故障 1571579.3.2傳動裝置故障 15156689.3.3轉向裝置故障 15149969.3.4制動裝置故障 15286239.3.5懸掛裝置故障 155628第十章:農業機械綜合維護與保養 151024510.1農業機械的定期檢查與維護 15861710.2農業機械的故障診斷與排除 161157010.3農業機械的更換與修理周期 161898410.4農業機械的存放與保養 17第一章:農業機械概述1.1農業機械的定義與分類農業機械是指在農業生產過程中,用于改善勞動條件、提高生產效率、減輕勞動強度、保障農業安全生產的各類機械設備。農業機械涵蓋了從播種、耕作、施肥、灌溉、收割到農產品加工等各個環節所需的機械設備。根據農業機械的功能和用途,可以將其分為以下幾類:(1)耕作機械:包括犁、耙、旋耕機、深松機等,用于土壤耕作、翻耕、松土等。(2)播種機械:包括播種機、點播機、移栽機等,用于種子播種和植株移栽。(3)施肥機械:包括撒肥機、施肥機、噴灌施肥機等,用于施肥和灌溉。(4)植保機械:包括噴霧機、噴粉機、殺蟲燈等,用于防治病蟲害。(5)收割機械:包括收割機、割曬機、脫粒機等,用于農作物的收割和脫粒。(6)農產品加工機械:包括磨粉機、榨油機、分級機等,用于農產品的初加工。(7)運輸機械:包括農用運輸車、拖車等,用于農產品的運輸。(8)其他機械:包括園藝機械、獸醫機械、草原機械等,用于特殊農業生產環節。1.2農業機械的發展概況農業機械的發展歷程與農業現代化進程緊密相連。在我國,農業機械的發展經歷了以下幾個階段:(1)起步階段(20世紀50年代):新中國成立后,我國農業機械化事業逐步起步,主要依靠引進國外技術和設備。(2)發展階段(20世紀6070年代):我國開始自主研發農業機械,形成了以拖拉機、收割機等為代表的農業機械產品體系。(3)快速發展階段(20世紀8090年代):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業機械化水平迅速提高,農業機械產品種類不斷豐富,市場競爭力逐步增強。(4)現代化階段(21世紀以來):我國農業機械化事業進入了快速發展期,農業機械裝備水平不斷提高,農業機械化技術不斷創新,為我國農業現代化提供了有力支撐。我國農業機械化進程的推進,農業機械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對提高農業生產效率、促進農業現代化具有重要意義。同時農業機械的研發和生產也取得了顯著成果,為我國農業機械化事業提供了有力保障。第二章:農業機械操作規范2.1操作前的準備工作2.1.1確認機械狀態在操作農業機械前,應首先對機械進行全面的檢查,保證各部件完好無損,各連接部位牢固,無松動現象。同時檢查發動機、液壓系統、電氣系統等關鍵部件是否正常工作。2.1.2閱讀說明書操作人員應詳細閱讀機械使用說明書,了解機械的結構、功能、操作方法及安全注意事項,保證在操作過程中能夠正確使用。2.1.3準備工具和防護用品操作前應準備好所需的工具,如扳手、螺絲刀等,以便在需要時進行調整。同時操作人員應穿戴合適的防護用品,如安全帽、防護眼鏡、防塵口罩等。2.1.4確認作業環境在操作前,應認真觀察作業環境,了解地形、地貌、土壤狀況等,保證作業環境安全。如有危險因素,應及時排除。2.2操作過程中的注意事項2.2.1啟動機械啟動機械前,應先檢查油箱油量、水箱水位等,保證機械各項指標正常。啟動時,遵循說明書中的操作步驟,避免因操作不當導致機械損壞。2.2.2控制速度和方向在操作過程中,應根據作業需求和地形條件,合理控制機械的速度和方向。避免因速度過快或方向不當導致作業效果不佳或安全。2.2.3注意觀察機械狀態在操作過程中,要時刻關注機械的運行狀態,如發動機聲音、液壓系統壓力等。如發覺異常情況,應立即停車檢查,找出原因并及時處理。2.2.4遵守安全規定操作過程中,嚴格遵守安全規定,如不超載、不超高、不超速等。同時保證周圍人員的安全,避免發生意外傷害。2.2.5定期檢查和保養在作業過程中,要根據說明書要求,定期對機械進行檢查和保養,保證機械始終處于良好狀態。2.3操作結束后的收尾工作2.3.1清潔機械操作結束后,及時清潔機械,清除泥土、雜草等雜物,避免腐蝕和損壞機械。2.3.2檢查并補充燃油和潤滑油檢查油箱油量,如需補充,應及時添加。同時檢查潤滑油量,如不足,應添加至規定位置。2.3.3檢查并緊固連接部位檢查機械各連接部位是否牢固,如有松動,應及時緊固。2.3.4收藏和保管將機械停放在指定位置,保證存放環境干燥、通風。如有必要,對機械進行遮蓋,防止雨淋和日曬。2.3.5記錄作業情況詳細記錄本次作業的時間、地點、作業面積等,以便日后查詢和統計。第三章:農業機械安全使用3.1安全操作的基本原則3.1.1遵守法律法規在使用農業機械時,操作者必須嚴格遵守國家有關農業機械安全使用的法律法規,保證操作行為的合法性。3.1.2了解機械功能操作者應充分了解所使用的農業機械的功能、結構、原理和操作方法,保證在操作過程中能夠熟練、準確地進行各項操作。3.1.3定期檢查和維護操作者應定期對農業機械進行檢查和維護,保證機械處于良好的工作狀態。發覺異常情況時,應及時處理,避免因機械故障導致安全。3.1.4保持良好的工作環境操作者應保持工作場所的清潔、整齊,避免因環境因素導致安全的發生。3.1.5嚴格遵守操作規程操作者應嚴格按照農業機械的操作規程進行操作,不得擅自改變操作程序,保證操作安全。3.2防范機械的措施3.2.1做好操作前的準備工作在操作農業機械前,操作者應做好以下準備工作:(1)檢查機械各部分是否完好,無破損、變形等現象;(2)檢查燃油、潤滑油、冷卻液等是否充足;(3)檢查電氣系統是否正常;(4)檢查安全防護裝置是否齊全、有效。3.2.2注意操作過程中的安全事項在操作過程中,操作者應注意以下安全事項:(1)不得超負荷使用農業機械;(2)避免在坡度較大、濕滑的地面操作;(3)不得在酒后、疲勞狀態下操作;(4)遇到緊急情況時,應立即停車,切斷電源,采取相應措施。3.2.3做好操作后的收尾工作在完成操作后,操作者應做好以下收尾工作:(1)將機械停放在指定位置,切斷電源;(2)對機械進行清潔、擦拭;(3)及時補充燃油、潤滑油等;(4)檢查并排除安全隱患。3.3應急處理方法3.3.1機械故障的應急處理當農業機械出現故障時,操作者應采取以下應急處理方法:(1)立即停車,切斷電源;(2)分析故障原因,采取相應措施;(3)必要時,尋求專業技術人員的幫助。3.3.2人員傷亡的應急處理當操作過程中發生人員傷亡時,操作者應采取以下應急處理方法:(1)立即停車,切斷電源;(2)對受傷人員進行簡單包扎;(3)盡快聯系醫療機構進行救治;(4)保護現場,配合調查。第四章:農業機械維護保養基本知識4.1維護保養的重要性農業機械作為農業生產中的重要工具,其運行狀態直接影響著農業生產效率和農產品質量。維護保養工作是保證農業機械正常運行、延長使用壽命、降低故障率的關鍵環節。通過科學、規范的維護保養,可以降低機械故障風險,提高農業生產效益,保障農業生產安全。4.2維護保養的分類與周期維護保養可分為日常維護、一級維護、二級維護和三級維護四個等級。各級維護保養的周期和內容如下:(1)日常維護:每日進行,主要包括清潔、檢查、潤滑、緊固等。(2)一級維護:每工作50小時進行一次,主要包括更換潤滑油、清洗油濾器、檢查調整氣門間隙、緊固各部件等。(3)二級維護:每工作200小時進行一次,主要包括更換發動機機油、清洗燃油濾清器、檢查調整離合器、更換輪胎等。(4)三級維護:每工作1000小時進行一次,主要包括更換發動機活塞環、氣門導管、氣門彈簧等,檢查發動機、變速箱、驅動橋等部件的磨損情況,并進行相應的維修或更換。4.3常見維護保養方法(1)清潔:定期對機械進行清潔,清除塵土、油污等,以保證機械表面干凈整潔。(2)檢查:檢查各部件的磨損、損壞情況,發覺異常及時處理。(3)潤滑:定期對運動部位加注潤滑油,減少磨損,延長使用壽命。(4)緊固:檢查并緊固各部件連接螺栓,防止松動。(5)更換:對磨損嚴重、損壞的部件進行更換。(6)調整:調整各部件間隙,保證機械正常運行。(7)維護保養記錄:詳細記錄每次維護保養的時間、內容、更換部件等信息,以便分析故障原因和制定維修計劃。第五章:農業機械潤滑系統保養5.1潤滑油的選擇與更換5.1.1潤滑油的選擇農業機械潤滑油的選用,應根據機械設備的類型、工作條件、環境溫度等因素綜合考慮。具體應遵循以下原則:(1)根據機械設備的類型選擇相應類型的潤滑油。(2)根據工作條件,如負荷大小、速度高低、溫度變化等,選擇適當粘度等級的潤滑油。(3)根據環境溫度,選擇適合低溫或高溫條件的潤滑油。(4)選用具有良好抗氧化性、抗磨性、抗腐蝕性和抗泡沫性的潤滑油。5.1.2潤滑油的更換潤滑油更換的周期應根據設備制造商的建議和實際使用情況確定。以下為潤滑油更換的基本步驟:(1)啟動發動機,使其達到正常工作溫度。(2)關閉發動機,將潤滑油排放干凈。(3)用清潔的布料擦拭油底殼及油濾清器接口。(4)更換油濾清器。(5)加入適量新潤滑油,達到規定的液位。(6)啟動發動機,檢查潤滑油壓力和泄漏情況。5.2潤滑系統的檢查與維護5.2.1檢查潤滑油液位定期檢查潤滑油液位,保證其在規定范圍內。若液位低于最低刻度,應及時補充潤滑油。5.2.2檢查潤滑油質量定期檢查潤滑油的質量,觀察其顏色、粘度、氣味等,發覺異常情況應及時更換。5.2.3檢查油濾清器定期檢查油濾清器,若發覺堵塞或損壞,應及時更換。5.2.4檢查潤滑系統泄漏定期檢查潤滑系統各部件,如油管、油底殼、油封等,發覺泄漏現象應及時排除。5.3潤滑故障的排除方法5.3.1潤滑油壓力過低(1)檢查油泵是否正常工作,如有損壞,及時更換。(2)檢查油管是否暢通,如有堵塞,清理油管。(3)檢查油濾清器是否堵塞,如有堵塞,更換油濾清器。(4)檢查油底殼內是否有空氣,如有,排除空氣。5.3.2潤滑油壓力過高(1)檢查油泵是否正常工作,如有異常,調整油泵壓力。(2)檢查油管是否暢通,如有堵塞,清理油管。(3)檢查油濾清器是否堵塞,如有堵塞,更換油濾清器。(4)檢查油底殼內是否有異物,如有,清除異物。5.3.3潤滑油泄漏(1)檢查油管、油底殼、油封等部件,查找泄漏部位。(2)緊固松動部件,更換損壞的密封件。(3)檢查油管是否老化、破損,如有,更換油管。(4)檢查油底殼是否有裂縫,如有,修補或更換油底殼。第六章:農業機械電氣系統保養6.1電氣系統的組成與功能6.1.1組成農業機械電氣系統主要由電源系統、控制系統、執行系統和保護系統四部分組成。電源系統包括發電機、蓄電池和電源轉換設備;控制系統包括控制器、傳感器、開關和顯示器等;執行系統包括電機、電磁閥和繼電器等;保護系統包括熔斷器、過載保護器和短路保護器等。6.1.2功能(1)電源系統:為農業機械提供穩定、可靠的電源,保證機械正常運行。(2)控制系統:根據操作指令,對農業機械的各個執行部件進行精確控制。(3)執行系統:實現農業機械的動作和功能,如提升、旋轉、切割等。(4)保護系統:在農業機械發生故障時,及時切斷電源,保護機械和操作人員的安全。6.2電氣系統的檢查與維護6.2.1檢查(1)定期檢查電源系統,保證發電機、蓄電池和電源轉換設備工作正常。(2)檢查控制器、傳感器、開關和顯示器等控制系統部件,保證其功能正常。(3)檢查電機、電磁閥和繼電器等執行系統部件,保證其運行正常。(4)檢查熔斷器、過載保護器和短路保護器等保護系統部件,保證其工作可靠。6.2.2維護(1)定期清潔電源系統部件,保證其散熱良好,防止過熱損壞。(2)檢查控制系統部件的連接線,緊固松動的連接點,防止接觸不良。(3)定期檢查執行系統部件,更換磨損嚴重的部件,保證其運行順暢。(4)檢查保護系統部件,保證其在發生故障時能夠及時切斷電源。6.3電氣故障的排除方法6.3.1故障診斷(1)觀察故障現象,分析可能的原因。(2)利用萬用表、示波器等檢測儀器,檢測電氣系統各部件的電壓、電流和波形。(3)檢查線路連接,排除接觸不良、短路等故障。6.3.2故障排除(1)對于電源系統故障,檢查發電機、蓄電池和電源轉換設備,更換損壞的部件。(2)對于控制系統故障,檢查控制器、傳感器、開關和顯示器等部件,修復或更換損壞的部件。(3)對于執行系統故障,檢查電機、電磁閥和繼電器等部件,修復或更換損壞的部件。(4)對于保護系統故障,檢查熔斷器、過載保護器和短路保護器等部件,修復或更換損壞的部件。通過以上檢查與維護,可以保證農業機械電氣系統的正常運行,提高農業機械的使用效率。第七章:農業機械發動機保養7.1發動機的日常維護7.1.1清潔保養發動機的日常維護首先應注重清潔工作,具體措施如下:(1)定期清除發動機外表的塵土和油污,保持發動機外觀清潔。(2)檢查并清潔空氣濾清器,保證空氣濾清器暢通,防止灰塵進入氣缸。(3)檢查并清潔燃油濾清器,保證燃油供應暢通。(4)定期更換機油和機油濾清器,保持發動機內部清潔。7.1.2檢查與調整(1)檢查發動機的緊固件,如有松動,應及時緊固。(2)檢查發動機的傳動帶,調整其張緊度,避免打滑或過緊。(3)檢查發動機的火花塞,如有積碳或損壞,應及時更換。(4)檢查發動機的冷卻系統,保證冷卻液充足,防止發動機過熱。7.1.3潤滑保養(1)定期檢查發動機潤滑油量,保證潤滑油在規定范圍內。(2)檢查發動機潤滑系統,保證油路暢通。(3)根據使用說明書,定期更換潤滑油。7.2發動機的故障診斷與排除7.2.1故障診斷發動機故障診斷應遵循以下步驟:(1)根據故障現象,初步判斷故障部位。(2)利用專用工具和儀器,對故障部位進行詳細檢查。(3)分析故障原因,確定故障部位。7.2.2故障排除根據故障原因,采取以下措施進行排除:(1)更換損壞的零部件。(2)修復損壞的部位。(3)調整發動機相關參數。7.3發動機的更換與修理7.3.1發動機更換當發動機嚴重損壞,無法修復時,需要進行更換。具體步驟如下:(1)拆卸舊發動機,注意拆卸順序和方法。(2)安裝新發動機,保證安裝到位。(3)檢查發動機安裝質量,保證發動機運行穩定。7.3.2發動機修理發動機修理主要包括以下內容:(1)更換發動機零部件,如活塞、活塞環、曲軸、凸輪軸等。(2)修復發動機本體,如缸體、缸蓋、曲軸箱等。(3)修復發動機附件,如發電機、起動機、水泵等。(4)調整發動機相關參數,如點火時間、氣門間隙等。第八章:農業機械傳動系統保養8.1傳動系統的組成與功能傳動系統是農業機械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將發動機輸出的動力傳遞到工作部件,保證機械的正常運行。傳動系統主要由以下幾部分組成:(1)發動機:作為動力源,為傳動系統提供動力。(2)傳動裝置:包括離合器、變速器、驅動橋等,負責將發動機輸出的動力傳遞到驅動輪。(3)傳動軸:連接發動機與傳動裝置,傳遞動力。(4)驅動輪:與地面接觸,產生牽引力。傳動系統的主要功能包括:(1)調整速度:通過變速器實現速度的調整,以滿足不同工況的需求。(2)改變方向:通過離合器實現動力的切斷與連接,實現機械的轉向。(3)傳遞動力:將發動機輸出的動力傳遞到驅動輪,使機械正常運行。8.2傳動系統的檢查與維護為保證傳動系統的正常運行,應定期進行以下檢查與維護:(1)檢查傳動裝置的緊固件,如有松動,及時擰緊。(2)檢查離合器的工作狀況,保證離合器踏板的自由行程合適,離合器接合平穩。(3)檢查變速器的檔位是否清晰,操作是否靈活,如有異常,及時調整或更換。(4)檢查傳動軸的連接是否牢固,傳動軸是否有彎曲、變形等現象。(5)檢查驅動輪的磨損情況,如有異常磨損,及時更換。(6)檢查傳動系統的潤滑情況,定期更換潤滑油,保持潤滑良好。8.3傳動故障的排除方法當傳動系統出現故障時,應根據以下方法進行排除:(1)故障現象:發動機運行正常,但機械無法正常運行。可能原因:離合器故障、變速器故障、驅動輪故障。排除方法:檢查離合器、變速器、驅動輪的工作狀況,找出故障部位并進行修復或更換。(2)故障現象:機械運行時出現異響。可能原因:傳動軸故障、驅動輪故障。排除方法:檢查傳動軸、驅動輪的磨損情況,找出故障部位并進行修復或更換。(3)故障現象:機械運行時出現抖動。可能原因:傳動系統潤滑不良、緊固件松動。排除方法:檢查潤滑情況,更換潤滑油;檢查緊固件,如有松動,及時擰緊。(4)故障現象:機械運行時速度不穩定。可能原因:變速器故障、傳感器故障。排除方法:檢查變速器的工作狀況,調整或更換故障部件;檢查傳感器,如有損壞,及時更換。第九章:農業機械行走系統保養9.1行走系統的組成與功能9.1.1組成農業機械行走系統主要由行走裝置、傳動裝置、轉向裝置、制動裝置和懸掛裝置等組成。行走裝置包括輪胎、輪輞、輪轂等;傳動裝置包括變速箱、驅動軸等;轉向裝置包括轉向器、轉向桿、轉向輪等;制動裝置包括制動盤、制動鼓、制動片等;懸掛裝置包括彈簧、減振器等。9.1.2功能行走系統的主要功能是支撐機械本體,保證機械在田間地頭的穩定行走,同時實現轉向、制動和懸掛等功能,保證農業機械在作業過程中行駛平穩、安全可靠。9.2行走系統的檢查與維護9.2.1檢查(1)定期檢查行走裝置的磨損情況,如輪胎磨損、輪輞變形等。(2)檢查傳動裝置的連接是否牢固,傳動帶是否松動,齒輪嚙合是否正常。(3)檢查轉向裝置的靈活性,轉向器是否正常工作,轉向桿是否牢固。(4)檢查制動裝置的制動效果,制動盤、制動鼓是否磨損,制動片是否完好。(5)檢查懸掛裝置的彈簧、減振器是否正常工作,是否存在漏油現象。9.2.2維護(1)按照使用說明書的要求,定期更換行走裝置的潤滑油,保持潤滑良好。(2)對于磨損嚴重的輪胎,應及時更換,避免影響行駛安全。(3)緊固傳動裝置的連接件,調整傳動帶的張緊度,保證齒輪正常嚙合。(4)定期清洗轉向裝置,檢查轉向器、轉向桿的磨損情況,必要時進行更換。(5)清洗制動裝置,檢查制動盤、制動鼓的磨損情況,更換磨損嚴重的制動片。(6)檢查懸掛裝置的彈簧、減振器,及時更換損壞的部件,保證懸掛系統正常工作。9.3行走故障的排除方法9.3.1行走裝置故障(1)輪胎氣壓不穩定:檢查輪胎氣壓,調整至規定值。(2)輪輞變形:檢查輪輞是否變形,必要時進行校正或更換。9.3.2傳動裝置故障(1)傳動帶松動:調整傳動帶張緊度,保證正常工作。(2)齒輪嚙合不良:檢查齒輪嚙合情況,必要時進行調整或更換。9.3.3轉向裝置故障(1)轉向器不靈活:檢查轉向器內部零件,清洗、潤滑或更換損壞的部件。(2)轉向桿松動:檢查轉向桿連接是否牢固,緊固連接件。9.3.4制動裝置故障(1)制動效果不佳:檢查制動盤、制動鼓的磨損情況,更換磨損嚴重的制動片。(2)制動片磨損過快:檢查制動片材質,選擇合適的制動片。9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