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期中復習核心考點掃描(第1-13課) - 2023-2024學年七年級歷史下學期期中考點大串講(統編版)_第1頁
七下期中復習核心考點掃描(第1-13課) - 2023-2024學年七年級歷史下學期期中考點大串講(統編版)_第2頁
七下期中復習核心考點掃描(第1-13課) - 2023-2024學年七年級歷史下學期期中考點大串講(統編版)_第3頁
七下期中復習核心考點掃描(第1-13課) - 2023-2024學年七年級歷史下學期期中考點大串講(統編版)_第4頁
七下期中復習核心考點掃描(第1-13課) - 2023-2024學年七年級歷史下學期期中考點大串講(統編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七下期中復習核心考點掃描(第1-13課)第一單元隋唐時期:繁榮與開放的時代第1課隋朝的統一與滅亡隋唐時期時代特征是:繁榮和開放的社會。隋朝的主要歷史功績:統一南北,結束了長達300多年政權分立(南北朝)的局面;開通了貫通南北的大運河;創立了科舉制度等。1.概況:581年,楊堅(隋文帝)在長安建立隋朝;589年,統一全國。由于暴政,楊廣(隋煬帝)統治在農民起義打擊下崩潰,618年,隋亡。2.開皇之治:隋朝統一后,發展經濟,編訂戶籍,統一南北幣制和度量衡制度;加強中央集權,提高行政效率,促使社會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人口數量和墾田面積大幅增加,隋朝成為強大的王朝。3.開通大運河(隋煬帝時期,605年起)目的:為了加強南北交通,鞏固隋朝對全國的統治“一”個中心洛陽,“二”個基本點北達涿郡,南至余杭,“三”個城市涿郡(今北京)、江都(今江蘇揚州)、余杭(浙江杭州),“四”段運河永濟渠、通濟渠、邗溝、江南河。“五”大水系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開通大運河影響:積極:促進了南北經濟交流;有利于維護國家的統一和中央集權(加強了對南方的控制);消極:給勞動人民帶來了沉重的徭役負擔,導致階級矛盾激化加速了隋朝的滅亡。4.開創科舉取士制度:隋文帝時初步建立通過考試選拔人才的制度。隋煬帝時創立進士科為標志,科舉制正式確立。科舉制的創立意義,是中國古代選官制度的一大變革。①加強了皇帝在選官和用人上的權力;②擴大了官吏選拔的范圍,使有才學的人能夠由此參政;③同時也推動了教育的發展;④科舉制成為歷朝選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維持了1300多年。第2課從“貞觀之治”到“開元盛世”1.概況:618年,唐高祖李淵建立唐朝,都城長安。初期的100多年,經歷三位皇帝唐太宗、武則天、唐玄宗走向強盛。唐玄宗天寶年間發生安史之亂,使唐朝由盛轉衰,后經黃巢起義打擊,907年滅亡。唐滅亡后,出現多個政權并立,史稱五代十國”。2.貞觀之治:①政治上:唐太宗廣納賢才,知人善(如名相房玄齡、杜如晦);進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進士科逐漸成為科舉制最重要的科目;嚴格考查各級官吏的政績。②經濟上:減輕人們的徭役負擔,鼓勵發展農業生產。③民族關系上:實行開明的民族政策。3.武則天的統治:人稱為“政啟開元,治宏貞觀”(即:“既繼承了貞觀之治,又為開元盛世奠定基礎”)。4.開元盛世:唐玄宗開元年間,采取措施①勵精圖治,重用賢能。②整頓吏治,裁汰冗員;③發展經濟,改革稅制;④注重文教,編修經籍。唐玄宗統治前期政治穩定,經濟繁榮,國庫充盈,民眾生活安定,唐朝的國力達到前所未有的強大,歷史上稱為開元盛世。第3課盛唐氣象1.經濟繁榮:(1)農業:①統治者重視發展農業生產。②墾田面積不斷擴大。③農業生產技術不斷改進。④發明推廣了重要的生產工具(曲轅犁、筒車)。⑤興修水利工程。(2)手工業:①紡織業:花色品種多,技術高超(絲織工藝水平高,蜀錦色彩艷麗,紋飾精美)。②陶瓷業:越窯青瓷如冰如玉、邢窯白瓷類雪似銀、唐三彩造型精美,色彩亮麗。③造船業、礦冶業、造紙業。(3)商業繁榮:表現:①水路交通發達,②貿易往來頻繁,③出現繁華大都市(長安,洛陽,揚州,成都)。長安城特點:①布局嚴整對稱;②街道寬敞整齊;③商業繁榮(東西兩市是商業區)。長安城地位:①是當時中國政治、經濟、文化交往中心,②也是一座國際性的大都會。

2.民族交往與交融:唐太宗實行開明的民族政策。唐太宗被各族首領尊稱為“天可汗”,意為各族共同的君主。唐太宗時期文成公主入藏嫁給吐蕃贊普松贊干布,唐中宗時期金城公主入藏嫁給尺帶珠丹。作用:唐蕃和親促進了吐蕃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也增進了漢藏兩族的友好關系。3.唐朝社會風氣特點:開放、充滿活力,昂揚進取,積極向上,兼容并蓄。4.多彩的文學藝術:詩歌:詩人時期特點李白盛唐時期豪邁奔放,想象豐富,浪漫主義情懷詩仙杜甫唐朝盛轉衰時期反映社會現實。詩史白居易唐朝中期通俗易懂,反映社會現實。書法和繪畫書法家特點代表作畫家特點代表作顔真卿端正勁美,雄渾敦厚《顏氏家廟碑》閻立本人物形態各異,神形兼備《步輦圖》柳公權方折峻麗,筆力險勁吳道子落筆雄勁,風格奔放《送子天王圖》第4課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1、唐與新羅:新羅仿唐制建立政治制度,采用科舉制度選拔官吏,引入中國醫學、天文、歷算;朝鮮_音樂傳入中國,在宮廷演出,流行于民間。2、唐與天竺:唐太宗時期玄奘西行至天竺(今印度),為中國佛教發展作出貢獻,并由其弟子記錄成書的《大唐西域記》,記載了他游歷過的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山川風物及社會習俗,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貴文獻。3、唐與日本:唐朝國力強盛影響深遠,日本派遣唐使,把唐朝先進的制度、天文、歷法、文字、典籍、書法藝術、建筑技術等傳回日本,對日本社會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包括風俗習慣和一些節日)。唐玄宗時期鑒真六次東渡日本,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貢獻。第5課

安史之亂與唐朝的衰亡一.安史之亂(導致唐朝由盛轉弱的轉折點)影響:唐朝由盛轉衰。節度使權勢加大,逐漸形成藩鎮割據的局面。二.黃巢起義---攻入長安,沉重打擊唐朝統治,加速滅亡;三.唐朝滅亡:907年,朱溫建立后梁政權,我國進入五代十國時期。四.五代十國實質:唐末以來藩鎮割據的延續。特點:武將專權為主,但長期政治統一和經濟聯系,統一成為趨勢。第二單元

遼宋夏金元時期:民族關系發展和社會變化遼、宋、夏、金、元時期我國歷史發展的基本特征是民族政權并立,民族交融的進一步加強和封建經濟的繼續發展政權建立與發展(6、7、8、10、11課)1.北宋:960年,趙匡胤建立北宋,都城開封;1127年,金滅北宋。2.遼:10世紀初,契丹族首領耶律阿保機建都上京,后改國號為遼;1125年,金滅遼。3.西夏:11世紀前期,黨項首領元昊建立西夏。定都興慶府,1227年被蒙古所滅。4.金:女真族完顏部完顏阿骨打建立女真政權,國號金。1234年蒙古滅金。5.南宋:北宋滅亡后,趙構建立南宋,都城臨安(東京);偏安江南,1276年,元滅南宋。6.元朝:1206年鐵木真統一蒙古草原,建立蒙古政權政權,被尊稱為成吉思汗。1271年,忽必烈改國號為元,次年定都于大都。元滅南宋后,南宋大臣陸秀夫、文天祥等繼續展開抗元斗爭。1279年元朝統一全國。意義:結束了我國歷史上較長時期的分裂割據局面,為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基礎。第6課

北宋的政治宋太祖強化中央集權措施:(1)軍事上(集兵權):①解除禁軍將領的兵權,控制了軍隊;②控制對軍隊的調動,使禁軍將領有握兵之重而無發兵之權;③還經常調換軍隊將領,定期換防,使兵不識將,將不專兵。(2)政治上:在中央,采取分化事權的辦法,削弱相權。①設置相當于副宰相的若干人,與宰相共同議政;設立多重機構,分割宰相的軍政、財政大權。在地方,①派文臣擔任各地州縣的長官,②頻繁調動,三年一輪換;③在各州府設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權力。(3)財政上:①取消節度使收稅的權力,一切稅收由中央掌控。②設置轉運使,把地方財賦收歸中央。(4)文化上,通過增額提位,授官從優,改革發展了科舉制。營造濃厚的讀書風氣,提高了社會文化素養,造就了宋代文治局面。特點:北宋實行重文輕武的政策。。影響:(1)積極:①扭轉了五代十國時期尚武輕文的風氣;②杜絕了武將跋扈和兵變政移的情況發生;③有利于政權的穩固和社會的安定及經濟的發展。④(文教措施的意義影響)(2)消極:①嚴重削弱了軍隊的戰斗力。②重文輕武形成了以士大夫為主的官僚集團,③政治機構重疊,相互牽制,官吏冗多,導致政府辦事效率下降,④又增加了朝廷的財政支出。第7課遼、西夏與北宋的并立一、遼與北宋的和戰澶州之戰后,雙方議和,簽訂澶淵之盟,此后很長時間,宋遼保持著和平局面。二、西夏與北宋的關系雙方多次發生戰爭,后經和談訂立了宋夏和約,此后宋夏邊界貿易興旺。第8課金與南宋的對峙南宋初年,岳飛等抗金將領率軍北伐,但宋高宗和秦檜向金求和,雙方達成和議,形成宋金對峙局面。第9課宋代經濟的發展1.農業:墾田面積擴大,耕作技術提高;占城稻的引進和推廣,還培育出許多優良品種;農業產量的提高,出現了“蘇湖熟、天下足”的諺語;棉花、茶樹的種植和推廣。2.手工業:北宋時,南方的絲織業勝過北方;南宋時,棉紡織業興起;北宋興起的景德鎮發展成為瓷都。南宋時,江南地區成為我國制瓷業中心;廣州、泉州、明州的造船業,在當時世界居于領先地位;北宋東京郊外建有世界上最早的船塢。3.商業:最大的商業城市是開封和杭州。開封最繁華的是商業都市;商業活動打破坊市的限制,出現娛樂兼營商業的瓦子、早市、夜市、草市;宋代海外貿易繁榮,政府鼓勵海外貿易,設市舶司加以管理。北宋前期四川地區出現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4.經濟重心南移:從唐中期開始南移_到南宋時最后完成。第10課

蒙古的興起與元朝的建立一、蒙古的統一:

1206年,鐵木真統一了蒙古,建立了蒙古政權(蒙古國),他被擁立為大汗,被尊稱為成吉思汗。二、元朝的建立:1271年,忽必烈改號為元,定都大都(北京)。(1)忽必烈---“行漢法”“仁政”的“治國安民”(2)積極作用;有利于鞏固統治,有利于被漢族認可與支持,推動民族融合。第11課元朝的統治一、元朝的統治1.疆域:元朝是我國歷史上少數民族由少數民族貴族為主建立的全國性的統一王朝。版圖“北逾陰山,西極流沙,東盡遼左,南越海表”在我國歷史上是最大的。2.中央集權制度:由中書省掌管行政事務,下設六部分管政務;設樞密院負責軍事;設御史臺負責監察。3.地方管理措施:元朝在地方實行行省制度。元朝設置澎湖巡檢司,負責管轄澎湖和琉球,這是歷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臺灣地區正式建立的行政機構。西北地區,設北庭都元帥府等管理西域軍政事務。元朝建立后,對西藏行使行政管理權,設立宣慰使司都元帥府,由宣政院直接統轄,掌管西藏軍民事務,設置地方機構,征收賦稅,屯駐軍隊,實行充分而有效的管理。中央政府對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理。南海諸島在元朝時被稱為萬里石塘。二、元朝的民族交融元朝時,漢族、蒙古人、畏兀兒、波斯人、阿拉伯人雜居通婚形成新民族回族。大規模的人口流動,促進了各族經濟、文化的發展與融合。第12課宋元時期的都市和文化一、繁華的都市生活1.瓦子:隨著城市的繁榮,宋代的市民階層不斷壯大,市民文化生活豐富起來。開封城內的娛樂兼營商業的場所叫“瓦子”,瓦子中圈出專供演出的圈子叫“勾欄”。2.雜劇:宋元時期戲劇表演的主要形式是雜劇,3.節日:今天的傳統節日如春節、元宵節、中秋節等,在宋代就有了。二、宋詞和元曲1.宋詞:代表人物有北宋的蘇軾與南宋的辛棄疾都是豪放派詞人,兩宋之間的女詞人李清照。2.今天的_春節、元宵節、中秋節在宋代就有了,許多節日習俗流傳至今。3.元曲:構成:包括_散曲、雜居和南戲等,是一種綜合性的藝術。代表人物:關漢卿的《竇娥冤》三、司馬光和《資治通鑒》概況:北宋史學家,政治家司馬光主持編寫的《資治通鑒》是一部編年體通史巨著,敘述了從戰國到五代1300多年的歷史,縱貫16個朝代。第13課宋元時期的科技與中外交通一、宋元時期的科技1、活字印刷術發明北宋時畢昇發明活字印刷術,用膠泥刻字。沈括在《夢溪筆談》記錄了這一成就。活字印刷術有著經濟省時的優點,對人類文明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2、指南針的應用:戰國時制成指南工具“司南”,北宋時制成指南針并開始用于航海,大大促進了世界遠洋航海技術的發展;3、火藥的應用發唐朝時中國人發明火藥,唐朝末年火藥開始用于軍事,揭開了世界軍事史上熱兵器時代的序幕,元朝時期,用金屬作筒,發明火銃。火藥和火器傳入歐洲后對歐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戰方式產生了巨大影響,推動歐洲社會的變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