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單元認識圖形(二)
第一課時認識平面圖形
學習目標:
1、通過摸一摸、看一看、畫一畫等操作活動,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平行
四邊形、三角形、圓,經歷從“體”到“面”的過程,逐步形成空間觀念。
2、能辨認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圓。
3、體會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圓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
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學習重、難點:
重點:通+實踐活動體會“體”與“面”的聯系,認識、辨認五種平面圖形。
難點:經歷從“體”到“面”的過程,體會“面”在“體”上。
學習流程:
一、復習舊知
我會說出下面圖形的名稱。
二、閱獸質生自主探究
1、畫一畫
你知道這些圖形留在紙上是什么樣子的嗎?試著畫出來吧!
2、寫出下面圖形的名稱。
:()()()()()
三、多元互動;苔作操瓠一
小組合作,試著說出下面圖形的特征。
1、特征:()條邊,每條邊都()
2、特征:()條邊,相對著的兩條邊()
你知道身邊哪些物體的面是我們今天學到的圖形?試著說說看。
四、訓練檢測,目標探究
1、數一數。
五、遷移運用,拓展探究
1、(用哪個物體可以畫出左邊的圖形,把它圈出來。)
第二課時圖形的拼組
學習目標:
1、通過觀察、操作,體會所學平面圖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長
方形、正方形的邊的特征。
2、通過觀察、操作,初步感知所學圖形之間的關系。
3、通過拼擺圖形,發現圖形可由簡單到復雜的變化及聯系,感受圖形美。
學習重、難點:
體會所學平面圖形的特征,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長方形、正方形的邊的特征。
學習流程:
一、創設情境、趣味導入
讓學生動手做一個風車,請幾名學生展示。并提問作風車的風葉是什么圖
形?(正方形)
二、閱讀質疑、自主探究
1、兩個完全一樣的正方形,可以拼出一個什么圖形?________。
三、多元互動、合作探究
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
1、拿兩個可以拼出一個什么圖形?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將一張正方形的紙對折后剪開,你能發現什么?
3、拿兩個可以拼出一個什么圖形?____________________4、將一個
正方形剪成四個正方形,應該怎樣剪?
5、拿4個同樣的正方形,可以拼出一個什么圖形?_____________。四、訓
練檢測、目標探究
1、要拼成下面的圖案,需要()個這樣的/八\?
五、遷移運用、拓展探究
請你幫小豬補補墻。算一算一共需要()塊
第三課時七巧板
學習目標:
1、通過拼擺七巧板的活動,使學生進一步熟悉認識平面圖形的特征了解圖形之間是可以
互相轉化的。
2、通過七巧板拼圖的活動,把操作與思考有機地結合起來,引導學生在操作中思考,把
操作作為探索知識的一種手段。
3、通過用七巧板拼擺圖形和生活中的圖案,使學生體會到數學中的美感。
學習重、難點:
重點:認i只七巧板并能用七巧板拼出學過的圖形。
難點:用七巧板創造性的拼出圖案。
學習流程:
一、創設情境、趣味導入
1、請你猜一猜這些圖案都是什么?
二、閱讀質疑、自主探究
1、你知道這些圖案是用什么拼成的嗎?
2、揭示七巧板。
三、多元互動、合作探究
1、出示七巧板,仔細觀察,七巧板是由幾個圖形組成八
2、請學生們將七巧板分類,并說明分類的標準。之后學生之間進行交流。
3、反饋學生分類情況:請你們說一說分幾類?為什么這樣分類?
4、讓學生分別說出七巧板有幾個三角形,有幾個正方形,
有幾個平行四邊形。并比較七巧板中三角形的大小。
四、訓練檢測、目標探究
1、用七巧板中兩個一樣的三角形拼一拼,看能拼成什么圖形。
2、用七巧板拼一個長方形怎么拼?
3、用七巧板拼一個正方形如何拼?
4、介紹七巧板發展史。
五、遷移運用、拓展探究
1、這是一套七巧板,5號圖是______形,_______號圖是三角形,__號圖是平行四
邊形。
2、1號圖和______號圖一樣大,_______號圖和_______號圖也一樣大。
第二單元20以內的退位減法
第一課時十幾減9
學習目標:
1、經歷從現實情境中提出問題、探索算法的過程,理解十幾減9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確
地進行計算。
2、在觀察、操作、比較、合作交流等活動中,體驗算法多樣化,發展思維的靈活性。
3、在參與探索與交流活動的過程中,獲得成功的體驗,感受與同伴合作的快樂。
學習重、難點:
掌握十幾減九的計算方法。
學習流程:
一、復習
9+2=9+5=9+7=9+3=
9+8=9+6=9+9=9+4=
二、閱讀質疑、自主探究
觀察課本第10頁,引導學生看圖提問:誰能說一說這幅圖的意思?(有15個氣球,賣了9
個。還有幾個?)
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計算?該怎樣列式?學生思考回答,教師板書。
三、多元互動、合作探究
1、探究15-9的計算方法
(1)怎樣計算15-9,請同學們獨立思考,想辦法進行計算,也可以用畫小棒的方法看畫一畫,
看誰算的又對又快!
(2)小組交流計算方法。
(3)全班匯報交流。
第一種:數小棒
畫15個小棒,再圈起來()個,剩下()個。
第二種:破十法
15-9=(),把15分成()和(),先從()減去9,剩下的()和()
合起來就是()。
第三種:連減法
15-9=(),把9分成()和(),先算15-()=(),再算()-()=()
第四種:想加算減法
想:()+9=15所以:15-9=()
2、試算12-9,用自己喜歡的方式
3、你還知道哪些十幾減9的算式?說一說,算一算?
四、訓練檢測、目標探究
1、口算
11-9=14-9=17-9=12-9=15-9=16-9=
13—9=
14-9=
3、小猴子摘桃子,摘了13個桃子,吃了9個,
你能提出幾個問題并且列出算式嗎?
問題:
列式:
4、趣味填空:
13-()=4()-9=8
五、遷移運用、拓展探究
一對小朋友有15人,小紅的左邊有9人。小紅的右邊有多少人?
列式:
第二課時十幾減8
學習目標:
1、使學生初步學會利用想加算減法和破十法計算十幾減8.
2、使學生通過練習,進一步理解計算退位減法的思考方法。
學習重、難點:
學會用“破十法”和“想加算減法”計算十幾減8。
學習流程:
一、復習舊知
1、口算
8+3=9+5=7+6=8+5=
7+4=9+2=9+8=8+7=
2、看卡片,說出()里應填多少。
9十()=168十()=139+()158十
()=17
3.12-9=3,說一說想的過程。
二、閱讀質疑、自主探究
1、出示教材12頁例2。
(1)觀察畫面,理解圖意,復述畫面內容。
(2)怎么解決這個問題?
談話:“15-8="你想怎樣計算呢?先自己想一想。
三、多元互動、合作探究
小組合作學習,如果計算有困難,可以用數小棒的方法,再想想可以怎樣算,把想法告訴
組內的其他小朋友。
學生探索算法,組內討論交流,把不同的算法在班級內交流。
學生匯報討論結果,列出算式。
想一?想、填一填
14—8=|
14-8I□
/\,,
□□
想因為8+()=14,所以14—8=
四、訓練檢測、目標探究
1、算一算。
16-8=9+8=14-8=17-9=
13+2=19-12=11+9=17-12=
16-9=13-8=
16-8=2+12=2+8=15-8=
19-4=19-17=15-9=15-8=
2、在里填上“+”或“一”
n□[□
65=11159=6146=8
□8=9
916=151712口5=7
3口1113□
3、看圖寫算式。
□=□13-□=□
12-
五、遷移運用、拓展探究
器材原有借出還剩
羽毛球15個8個
籃球11個7個
足球14個3個
第三課時十幾減7、6
學習目標:
1、學生初步學會計算十幾減7、6o
2、使學生通過練習,進一步理解計算退位減法的思考方法。
學習重、難點:
初步掌握十幾減7、6的退位減法的思維過程。
學習流程:
一、復習舊知
1、口算
11-814-913-815-9
11-917-912-816-8
2、看卡片,說出()里應填多少。
6十()=128十()=135十()=11
9+()=166十()=137+()=14
3、說一說12—8的過程。
二、閱讀質疑、自主探究
1、觀察課本14頁圖,理解圖意,用自己的語言敘述畫面內容。
2、引導學生看圖提問:誰能說一說這幅圖的意思?(魚缸里有13條金魚,黑的有7條,
紅色的有幾條?)
三、多元互動、合作探究
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計算?該怎樣列式?學生小組討論。
1、學生匯報討論結果,列出算式。13-7=6
談一談你是用什么方法計算的?
2、改變題意:一共有13條金魚,6條黑金魚,紅金魚有多少條?
3、學生獨立列式,然后小組討論,并說一說思考的過程。
四、訓練檢測、目標探究
1、完成P14頁的“做一做”第1題。
讓學生口算,全班集體訂正,個別題目讓學生說說思考過程。
2、做一做第2題。
8+9=9+6=7+9=17—8=15—9=16—7=
17—9=15—6=16—9=
3、完睥外頁“做一做”的第3題。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提問上下兩個之間的關
系。□
7+1I=118+口
=13□+6=12
五、遷移運用、拓展探究
我會解決問題。
個?
第四課時十幾減5、4、3、2
學習目標:
1、學生初步學會計算十幾減5、4、3、2o
2、使學生通過練習,進一步理解計算退位減法的思考方法。
學習重、難點:
學會用“破十法”計算十幾減5、4、3、2。
學習流程:
一、復習舊知
1、口算。
11-8=14-6=13-8=15-6=11-7=17-
9=12-7=16-8=
2、看卡片,說出()里應填多少。
3+()=125十()=132+()=11
5十()=144十()=124十()=13
3、12-6=6,說一說想的過程。
二、閱讀質疑、自主探究
想一想12-5=7的計算方法
三、多元互動、合作探究
1、出示例4。小組討論
(1)獨立計算,指名板演。
(2)談一談你是怎樣算的:
2、做一做。
12-5=11-4=12-4=11-3=12-3=11-2=
4+()=135+()=145+()=1113-5=()
13-4=()14-5=()11-5=()
四、訓練檢測、目標探究
1、做一做。
11-6=17-7=12-8=12-7=15—8=11-8=
17-8=12-9=13-8=16-8=13-7=11-9=
14-8=16-7=14-7=15-7=14-6=18-9=
2、請你比一比,在圓圈里填上“>"、"=”或。
你是怎樣計算的?
五、遷移運用、拓展探究
1、口算
3+8+4=15-3-6=5+4+7=18-5-9=
15-8+4=3+8-7=15-9+2=19-5-8=
2、將得數相同的兩個算式用線連接起來。
13-818-1017-37+55+419-8
16-814-917-86+88+318-6
第三單元分類與整理
第一課時按不同標準分類
學習目標:
1、經過分類的過程,體驗分類標準的多樣性。
2、體驗分類結果在同一標準下的確定性和不同標準下的多樣性。
3、在與實際生活的聯系中,體會分類的目的和作用。
學習重、難點:
學會按不同分類標準進行分類。
學習流程:
一、談話導入
今天老師給小熊的文具店和小貓的文具店各拍了一張照片,同學們看,你們喜歡去誰的文
具店買東西呢?為什么?像這種生活中把一樣的東西放在一起就叫分類。
二、閱讀質疑、自主探究
觀察教材27頁圖畫,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說一說圖畫內容。
三、多元互動、合作探究
1、怎樣對這些氣球怎么分類,可以怎樣分類呢?(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分類活動)
(1)請同學們先按形狀把這些氣球分一分并畫在紙上。
(2)指導學生先分類再數數。指導學生用象形統計圖的方法進行分類、整理。(3)請幾
組同學上黑板畫出各組分類的結果。
2、鞏固發展
按形狀來分一分,怎樣記錄分的結果呢?師生共同總結。
還可以怎么分?(小組討論)
四、訓練檢測、目標探究
1、29頁練習七第1題。學生獨立完成。
2、29頁練習七第2題。教師指導,集體完成。
五、遷移運用、拓展探究
教材31頁練習七第6題學生獨立完成,然后小組交流結果,師生集體校正。
第二課時分類并整理表格數據
學習目標:
1、使學生經歷簡單數據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過程、學會用統計表表示數據整理的結果、
體驗統一結果在不同分類標準下的多樣性。
2、能從統計的角度提出并解決與數據信息有關的問題、發展數學思考。
3、組織學生參與合作交流的學習活動、培養數學學習的積極情感和良好的合作
學習的習慣、獲得成功的體驗。
學習重、難點:
重點:按不同標準進行分類
難點:分類的方法。
學習流程:
一、復習舊知
復習:上節課我們已經學了按一個標準進行分類,誰能說說什么是“分類”?
引入:今天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分類”。(板書課題:分類)
二、閱讀質疑、自主探究
1、觀察教材例2
觀察這些人有什么不同?請學生根據觀察到的不同把這些人進行分類。
三、多元互動、合作探究
1、小組合作,要求學生用圖表記錄分類結果。
2、指導看書。
(1)讓學生觀察教材上的兩個表,都在分這些人為什么分的結果不一樣。
(2)小結:根據不同的標準,我們可以有不同的分法。
四、訓練檢測、目標探究
1、教材30頁第3題,學生獨立完成,集體校正。
2、教材30頁第5題,
要求:想一想,你會怎么分?你為什么這樣分?
在表格中表示分組結果。
五、遷移運用、拓展探究
教材31頁第4題。
第四單元100以內數的認識
第一課時數數,數的組成
學習目標:
1、認識計數單位“一”和“十”,能夠熟練地一個一個地或一十一十地數出數量在100以
內的物體個數。
2、掌握100以內的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
3、培養學生觀察、操作能力以及同學間的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學習重、難點:
1、建立100以內數的概念,正確數出100以內的數。
2、數數過程中,數到接近整十數時,下一個整十數應是多少。
學習準備:
小棒100根、橡皮筋10根
學習流程:
一、復習
1、1個十和2個一組成()20是()個十組成的
5個一和1個十組成()()個十和()個一組成17
二、閱讀質疑、自主探究
1、觀察第31頁圖。
提出問題:
(1)畫面上有幾個小朋友?(4個)
(2)他們在干什么?(數一共有幾只羊)
(3)他們都說了些什么?(有的說大概有100只,有的說比20只多得多,,,,)
教師:他們回答對嗎?這些羊大概有幾只?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數數、數的組成。
三、多元互動、合作探究
1、教學例1。
(1)教師:同學們拿出小棒,一根一根地數,數出10根用橡皮筋捆成一捆(學生動手操
作)。
10個一是多少,(10個一是一十)(板書)是幾捆?(一捆)
(2)繼續數出10根捆一捆.
教師:你們如果再接著數出9根,現在一共是幾根?(29根)
教師:大家數到29根小棒,如果再添上一根是多少根?(30根)滿10根又要捆一捆,現在一
共有幾捆?(3捆)
(3)教師:剛才我們已數出30根小棒是幾捆?(3捆)如果加入7捆小棒現在一共是幾捆(10
捆)?10捆是幾根小棒呢?(100根)10個十是一百。(板書)
教師:數物體的個數可以I個I個地數,還可以10個10個地數,10個十是多少?(10個十是
100)
2、教學例2。
(1)數小棒從三十五數到四十二。
教師:請同學們拿出35根小棒,看誰拿得快(3捆又5根),再一根一根往下數一直數到四
十二。
(強調數到三十九根再數一根是多少)四十二根是幾捆又幾根?
(2)離開實物直接數數,從八十八數到一百.
四、訓練檢測、目標探究
1、做課本第35頁例2下面的“做一做”。
三十五是()個十和()個一組成的。首先讓學生認真觀察圖形,是由幾個十和幾個
一組成的.獨立完
成后,把你的想法告訴同桌的同學.
2、填一填。
(1)49添上一是()個十.
(2)8081()()()()87())
五、遷移運用、自主探究
1、接著數出后面的數。
(1)65666768()()()
(2)32343638()()()
(3)20304050()()()
2、小調查。
我們班共有()人,男同學有()人,女同學有()人。
第二課時讀數、寫數
學習目標:
1、讓學生初步理解個位、十位上的數所表示的意義,激發學生
主動探究的欲望。
2、能正確地讀、寫出100以內的各數。
學習重、難點:
在理解數位、計數單位等概念的基礎上掌握100以內數的讀、寫法。
學習準備:
計數器1個小棒100根
學習流程:
一、復習
1>數數。
⑴一個一個地數,從27數到50,從85數到100。
(2)十個十個地數,從30數到60,從20數到100。.
2、看題口答。
(1)()個一是一十,十里面有()個一。
(2)()個十是一百,一百里面有()個十。
(3)6個十和2十一組成()。
(4)2個十和5個一組成()o
(5)75里面有()個十和()個一。
二、閱讀質疑、自主探究
1、出示計數器。
計數器從右邊起,第一位叫個位,第二位叫十位,并在計數器上分別貼上“十位”、“個
位”。
2、教材36頁例3。
(1)讓學生觀察并回答問題。
黃色的紐扣有()粒,藍色的紐扣有()粒,粉色的紐扣有()粒。
三、多元互動、合作探究
1、(2)40把4寫在十位下面,0寫在個位下面。
(1)第一行3題讓學生獨立完成,讀給同桌的同學聽,教師巡視指導。
(2)第二行第1題教師引導學生觀察,十位上有4十珠子。個位上一個也沒有,試問;這
個數該怎么寫呢?學生回答后,教師強調,“這個數十位上是4,就寫4,個位上一個也沒有,
就寫0”。因此寫作:“40”讀作“四十”。
寫數時,要先寫十位,再寫個位.十位上是幾,就寫幾;個位上是幾,就寫幾,個位上一個
也沒有就寫“0”占位,這個數寫“40”。
如30、40、50,,,,個位上都寫“0”。若這些數個位上不寫“0”行嗎?為什么?
(3)第二行第2、3題讓學生嘗試,說給同桌的同學聽。教師提問個別同學,集體訂正。
(4)讀數時,先讀十位數,再讀個位敷。十位上是幾,就讀幾十;個位上是幾,就讀幾,
這個數讀作四十,學生跟讀兩遍。
(5)學生嘗試寫出27、33的讀作形式,并集體校正。
(6)三種顏色的紐扣一共有()粒。
100在計數器上怎么表示?小組討論。教師指導。
出示10捆小棒與計數器。
提問:這里一共有幾捆小棒?幾個10?10個十是多少?
教師把1捆小棒捆成一大捆,掛在百位上邊。問一百該怎么寫呢?0
引導學生說出;先在百位上寫“1”,十位與個位上都寫“0”這個數寫作“100”讀作“一
百”。
(7)教師告訴學生計數器上從右邊起第一位是個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就是百位。
四、訓練檢測、目標探究
1、看圖寫數、讀數,并說說數的組成。
讀作:
百十個百十個
寫作:寫作:
讀作:讀作:
2、填空。
(1)十位是8,個位是2,這個數是()0
(2)2個十和8個一合起來時()。
(3)10個一是(),100里面有()個一。
五、遷移運用、拓展探究
1、讀數和寫數,都從()位起。
2、從右起,第一位是()位,第二位是()位,第三位是()位。
3、寫出十位上是4的兩位數o
4、寫出個位上是4的兩位數。
5、個位上的數和十位上的數合起來是9的數可能是
第三課時數的順序比較大小(一)
學習目標:
1、掌握100以內數的順序,會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
2、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發展思維能力。
學習重、難點:
重點:掌握100以內數的大小比較的方法及數的順序
難點:正確熟練地進行比較。
學習流程:
一、復習
1、讀出下列各數。
35、76、89、90、96、100
2、老師報數,學生在本子上寫數。
六十九、九十三、八十、三十、一百
3、口答。
(1)一個兩位數,高位上是5,低位上是9,這個數寫作()。
(2)一個數,百位上是1,十位、個位上都是0,這個數寫作()。
二、閱讀質疑、自主探究
1、教師出示100以內數目表
2、
246810
1113151719
2228
3337
4446
55
6466
7377
8288
9199
三、多元互動、合作探究
1、想一想,表中這些數的排列有哪些特點?
(1)教師引導學生觀察,小組說一說。
(2)學生填滿表中空格(教材41頁),重溫100以內各數的順序。然后讓學生說一說是
怎樣填的表,有什么規律。
(3)完成教材第41頁例4下面的小題。
A、給十位是3的數涂上綠色,個位是3的數涂上黃色,個位和十位數字相同的數涂上粉
色,引導學生逐項完成。
B、你從表里發現哪些有趣的排列?要引導學生觀察思考,從橫行看、豎行看等來發現。
從橫行看:第一行是填單數,第二行是填雙數。每一橫行的個位都是1、2、3、
4、5、6、7、8、9、0o
從豎行看:第一豎行的個位數都一樣,十位上的數是0、1、2、3、4、5、6、7、8、9排
列(0沒寫出來)。
教師提問:第4行第8個數是多少?55前面一個數是多少?
2、練習:教師提問,學生快速回答。如:“第4行第8個數是多少?”(48)
同桌2人模仿提問題,要求每人提2個以上的問題。
3、四人小組討論還發現什么新規律?
四、訓練檢測、目標探究
1、教材41頁做一做。
按照上表中的排列,在下面的空格中填上適當的數。
2869
45
五、遷移運用、拓展探究
1、填空。
(1)從()至U()是一位數;從()至|」()是兩位數;100是()位數。
(2)最大的一位數是()。最大的兩位數是();最小的兩位數是()。
(3)十位是3的兩位數有()。
個位數是3的兩位數有()。
第四課時數的順序比較大小(二)
學習目標:
I、進一步掌握100以內數的順序。
2、進一步會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
3、進一步結合具體事物,使學生感受100以內數的意義,會用100以內的數表示日常生
活中的事物,并進行簡單的估計和交流。
學習重、難點:
重點:1、進一步掌握100以內數的順序。2、進一步會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
難點:1、進一步理解數位的意義,掌握100以內數的順序。2、進一步探索百數圖中的排
列規律。
學習流程:
一、復習導入
1、指名回答:說出個位數字和十位數字相同的兩位數。
說出十位是5的數。
開火車答:說出27后面的5個數。
說出個位是0的兩位數。
2、比較20以內數的大小,指名回答:
16019801815015
1101210020906
二、閱讀質疑、自主探究
1、教材42頁例5
說說從圖中你看到了什么?比一比哪邊木棒多?
三、多元互動、合作探究
1、各小組匯報、交流不同的比較方法。教師指導
(1)根據木棒圖來比較。
(2)根據數的順序來比較。
(3)用計數器來比較
2、怎樣比能很快知道哪個數大、哪個數小?小組討論、教師指導。
學生小結,教師指導:“先看十位上的數,十位上的數大,這個兩位數就大;如果十位上
的數相同,再看個位上的數,個位上的數大,則這個兩位數就大。”
四、訓練檢測、目標探究
1、教材42頁做一做。
百十個百十個
位位位29O30位位位
OO
百十個百十個
位位位位位位
81O18
2、在。里填上“>"、或“="o
41O4568O7869。69
57O5680O9098Q89
五、遷移運用、拓展探究
1、把下列卡片按數的大小順序,先從小到大排,再從大到小重新排列。
3560719019100
2、填數。
寫出5個大于70而小于85的數:()()()()().
寫出小于100而大于40的個位是3的6個數:()()()()()()o
第五課時生活中的數(一)
學習目標:
I、使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感知100以內的數的多少,會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
少得多”描述數之間的大小關系,感受數學無處不在。
2、指導學生進行正確的估算,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比較等多種能力,培養數感。
學習重、難點:
能在具體的情境中用準確的語言描述100以內數之間的大小關系。
學習流程:
一、激趣導入
1、請同學們一起和老師來玩一個“猜猜看”的游戲:
教師手里握一把小棒,請同學們猜一猜老師手里大約有多少根小棒?
2、同學們猜的答案有這么多,到底誰猜得比較準確呢?下面我們先數出一部分:師生共同
數出10根
3、現在請同學們再猜一猜老師手里有多少根小棒?
4、這一次同學們猜得比較集中,我們一起來數一數:師生共同數出小棒的根數。
5、為什么第一次猜時,大家猜的與實際數量相差那么多,而第二次猜時就比較接近實際數
量了呢?
我們第一次猜時,我們沒有參考,而第二次猜時,我們知道了10根有多少,就可以比較
準確地猜出小棒的根數了。
6、小結:我們在估計物體的多少時可以先找出參照物,然后再來估計,這樣就比較接近正
確答案了。
二、閱讀質疑、自主探究
觀察教材43頁例6
1、讓學生根據球的個數的大小,對這些數進行排列。
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58>15>10
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10<15〈58
教師引導學生思考:我們可以用大于號、小于號或等于號把幾個數連接起來,來表示它
們之間的大、小關系。像58比15大,也比10大;58也比10大,可以用〉連接,還能用自
己的話把這些數的大小關系說得再明確些嗎?
三、多元互動、合作探究
小組合作,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說一句話。比一比,誰說的對,哪組
說的多。集體匯報、交流。
四、訓練檢測、目標探究
1、教材43頁做一做
2、教材45頁練習九第4題。
五、遷移運用、拓展探究
1、選擇題。
①多一些②少一些③多得多④少得多
(1)76比8(),比81()o
(2)97比93(),比3()。
2、判斷正誤,對的畫,錯的畫。
(1)100比9多得多,比99少一些。()
(2)73比69多一些,69比73少一些。()
(3)79比16多得多,比80少一些。()
(4)25比19多一些,比100少一些。()
第六課時生活中的數(二)
學習目標:
I、學生深入學習100以內的數,由具體的數的大小,到抽象的多得多、多一些、少得多、
少一些,再到整組的分解,讓學生由淺到深、由簡到易、循序漸進地完成對數的認識。
2、學生能夠把一個數按指定的數量等分成組,從而解決一些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3、培養學生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學習重、難點:
1、把100內的數按給定的數等分成組,能分多少組,還剩幾個?
2、用數等分成組來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
學習流程:
一、復習導入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怎樣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來描述兩個數之間的大
小關系,哪個同學能說說該怎樣描述58和10之間的關系?老師指名回答問題。
二、閱讀質疑、自主探究
教材46頁例7
58個珠子,10個穿一串,能穿幾串?
從這句話你知道了什么,要解決的問題是什么?學生自主思考,教師點名回答。
三、多元互動、合作探究
學生分組討論解決問題。
教師指導可以根據58的數位表示來解決問題。小組交流回答。
根據數的數位表示方法,如果分別要把76、54、82、98、60個珠子10個穿成一串,
各能穿幾串?剩下幾個?
學生交流討論。
我們學會了10個10個的分,但生活中有時候還會要求我們4個一組、5個一組、8個一
組、12個一組等把一個數分組。現在請同學們把58個珠子,4個穿成一串,能穿幾串,還剩
幾個?5個穿成一串呢?8個呢?小組合作,全班討論交流。
四、訓練檢測、目標探究
1、教材46頁做一做。
82塊餅干,10塊裝一袋,可以裝滿幾袋?
2、教材47頁練習十第1、2、3題。
(1)5個蘋果裝一袋,裝了8袋。如果10個裝一袋,可以裝幾袋?
(2)一個盒子裝3個杯子,8個盒子能裝下26個杯子嗎?
(3)一筒裝12個羽毛球,40個羽毛球能裝滿幾筒?
五、遷移運用、拓展探究
1、解決問題。
(1)一(一)班有55個同學,如果分成4個一組做游戲,能分成幾組?還剩下幾個學生?
(2)有85塊小面包,12塊裝一袋,能裝滿幾袋?
(3)一袋有14個蘋果,50個蘋果能裝幾袋,還剩幾個?
第七課時整十數加一位數和相應的減法
學習目標:
1、結合數的認識,學生會計算整十數加一位數和相應的減法。
2、能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問題。
3、感受生活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系,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學習重、難點:
重點:學會計算整十數加一位數和相應的減法。
難點:學會計算整十數加一位數和相應的減法。
學習流程:
一、復習導入
1、在()里填上“>”、"心或“=”。
78()7333()4150()80
2、填空。
(1)2個一和8個十合起來是()。
(2)78的個位上是(),表示()個();十位上是();表示()
個()。
(3)37里面有()個十和()個一。
(4)100里面有()個十。
二、閱讀質疑、自主探究
1、教材48頁例8。學生自主觀察圖畫內容。師生共同說說畫面內容:售貨阿姨先拿給這
位老師30本寫字本,又拿出2本。問:誰能提出數學問題?
三、多元互動、合作探究
1、小組合作交流提問題。
2、從學生的問題中選出“求一共買了多少本?”應該怎樣計算?學生口頭列式,教師板
書。(30+2=32)
讓學生說說是怎樣想的?為什么用加法計算?(讓學生理解計算30+2的計算方法,是依據
百以內數的組成:3個十和2個一組成32)
3、現在我們知道這位老師買了32本寫字本,如果減掉2本后,還剩多少本?學生列式計
算,學生口答,教師板書:32-2=30你能告訴大家是怎樣計算的嗎?(讓學生知道,計算32-2
的結果,可以根據數的組成來計算。可以想從3個十和2個一中去掉2個一就是3個十,即
30,所以32—2=30。)
四、訓練檢測、目標探究
1、教材48頁做一做。
2、(1)教材49頁練習十一第1題。
70+8=40+4=5+70=3+90=78—8=
44—4=75—70=93—90=78—70=44—40=
75—5=93—3=
(2)教材49頁練習H^一第4題。
54—4=2+70=65—5=20+6=90+5=77—7=
69—60=28—20=37—7=6+70=34—30=89—9=
(3)教材49頁練習十一第8題。
25=20+口50=51—匚99=90+[
33=口+口60=62—匚78=口+口
五、遷移運用、拓展探究
1、解決問題。
(1)小明剪了50朵花,小麗剪了4朵花,一(一)班共有55名學生,每人一朵夠嗎?
(2)水果店先運來80筐梨,又運來7筐梨。現在有多少筐梨?
(3)一條船上可以坐36人,已經坐了6人還可以坐多少人?
第八課時擺一擺,想一想
學習目標:
1、通過活動讓學生把某一數量的圓片分別擺在座位表的十位和個位上,得到不同的數,
鞏固對100以內數的認識。
2、通過觀察、猜想,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思維方式。
3、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體會發現的樂趣,形成與他人合作學習的習慣。
學習重、難點:
學會進行初步的歸納。
學習流程:
一、復習導入
1、在數位表中,從右起第一位是()位,第二位是()位,第三位是()位。
2、教師拿出一個數字卡片“1”放在個位上表示什么?
若把數字卡片“1”放在十位上表示什么?放在百位呢?
教師強調:“1”放在不同的數位就有不同的表示方法。可以表示一個一,一個十,一個
百。
二、閱讀質疑、自主探究
計數器上的十位和個位都是2顆珠子。說說這2顆珠子分別表示什么?(個位上的2表示
2個一,十位上的2表示2個十。)
二、多元互動、合作探究
1、你們能用2個圓片表示不同的數嗎?”
學生先自己擺,再以小組為單位,4個人之間交流,然后派代表進行匯報。小組交流時,指
定學生寫出這些數。
2、全班一起用2個圓片擺出不同的數,引導學生討論一下問題:
(1)為什么兩個圓片擺在個位上得到的數是2,而擺在十位上得到的數是20?
(2)記錄擺出的數時需要注意什么?
(3)怎樣才能知道擺出的數不遺漏?
3、(1)你能用3個圓片表示不同的數嗎?大家能回答他嗎?
(2)用3個圓片擺數,請動手擺一擺,看能擺出幾個數?說一說你是怎么擺的?
以小組為單位合作交流。
教師提出要求:作記錄的同學要綜合你們小組這三個同學擺的數,不要有重復的數。比比
看,哪一組擺的又快,寫的又好,寫字的同學字要大一些,寫工整,活動開始。每組4名
小朋友3名畫擺圓片,1名小朋友對擺出的結果進行綜合、記錄。
4、用4個圓片、5個圓片分別能擺出哪些不同的數?你發現了什么?
四、訓練檢測、目標探究
1、用7個圓片能擺出哪些數?
2、不用擺,你能說出9個圓片能表示哪些數嗎?
五、遷移運用、拓展探究
1、用5個星星,動手擺一擺,能擺出哪些數呢?填一填。
十位個位組成的數
第五單元認識人民幣
第一課時認識人民幣(一)
學習目標:
1、通過學習使學生認識1分、2分、5分、1角、5角、1元等人民幣。
2、使學生認識人民幣,知道人民幣的單位是元、角、分。掌握1元=10角,1角=10分。
3、對學生進行愛護人民幣和不亂花錢教育。
學習重、難點:
掌握1元=10角,1角=10分
學習流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小朋友都會到超市購物。購物需要什么?
1、出示一個文具盒,讓學生猜一猜、它是用多少錢買的?
2、請同學們說一說: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要用到錢?
二、閱讀質疑、自主探究
1、觀察課本52頁情境圖,說一說小朋友們在干什么?
2、看來,錢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有著很重要的作用,誰知道我們國家的錢叫什么名字?(人
民幣)。真棒!今天老師就和大家一起來認識人民幣。
板書:認識人民幣
三、多元互動、合作探究
1、認識準備的人民幣1分、2分、5分、1角、2角、5角、1元。
2、認識硬幣1分、2分、5分、1.角、2角、5角、1元。
3、給這些錢分分類:
(1)按元角分分類:
結論:人民幣的單位有()、()、()
(2)、紙幣、硬幣
結論:用紙做的人民幣叫紙幣。
用金屬做的人民幣叫硬幣。
4、小組交流:一角可以換()個1分。
一元可以換()個1角。
質疑:3元可以換幾個1角?70分可以換幾角?
四、訓練檢測、目標探究
課本第53頁“做一做”。
1、寫出下面的數。
)元()角
分
()元()角
()元()角
2、1角=()分20分=()角1元=()角
10角=()元40角=()元5元=()角
五、遷移運用、拓展探究
1、有個同學要買一支鋼筆、需1元2角,誰來說說可以怎樣付錢?
2、老師要買1元的圓珠筆、你能想到老師的付錢方法嗎?
第二課時認識人民幣(二)
學習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鞏固認識人民幣的單位:元、角、分。
2、認識單位是元的人民幣之間的關系。
3、體會人民幣在社會生活、商品交換中的功能和作用。
學習重、難點:
認識單位是元的人民幣。
學習準備:
模擬人民幣
學習流程:
一、復習
1、填空。
(1)人民幣的單位有()、()、()o
(2)1元=()角10角=()元1角=()分
二、閱讀質疑、自主探究
1、拿出準備的錢幣,認識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
2、思考:
(1)1張5元可以換()張一元。
(2)1張10元可以換()張1元。
(3)1張20元可以換()張10元。
(4)1張50元可以換()張10元。
(5)1張100元可以換()張10元。
(6)1張100元可以換()張50元。
三、多元互動、合作探究
1、小組交流預習中的問題。
2、小組展示,教師指導。
四、訓練檢測、目標探究
課本54頁做一做
1、擺出下面的錢數。
8元6角37元79元3角14元
2、一張5角可以換()張1角。
一張10元可以換()張5兀°
一張1元可以換()張5角。
五、遷移應用、拓展探究
小明要買一個玩具要6元5角,下面有3種付錢的方法,你認為哪種方法最簡便?
第一種付錢的方法:6張1元、5個1角。
第二種付錢的方法:3張2元、2張2角、1張1角。
第三種付錢的方法:1張5元、1張1元、1個5角。
第三課時簡單的計算(一)
學習目標:
1、使學生理解人民幣單位間的換算。
2、掌握元、角、分之間的換算方法,體會轉化思想
學習重、難點:
掌握人民幣單位間的換算方法。
學習流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認識了人民幣,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些問題考考大家:
1、人民幣的單位有哪些?比角大的單位是什么?比角小的單位是什么?
2、1元=()角1角=()分5元=()角
3、一張5角可以換()張1角;一張10元可以換()張1元和()張1元;1張1元
可以怎樣換?
你還想知道人民幣的哪些知識?今天我們繼續學習人民幣的知識,板書課題:簡單的計算。
二、閱讀質疑、自主探究
數一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監控安裝合同補充協議
- 疫情期間場地合同協議
- 監控維修質保合同協議
- 2025至2030年中國紅燒魚調味料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堿性化學試劑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電渣重熔爐結晶器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游戲機USB手柄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水族維生系統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無障礙浴缸扶手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接插連接件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41115某克縫紉機供應鏈計劃IBP PPDS詳細解決方案
- 愛護環境主題班會課件
- 大班游戲活動案例《快樂沙池》
- 糖尿病飲食指導護理
- DB41T 1633-2018 排油煙設施清洗服務規范
- 腦出血疑難病例討論護理
- 連續梁線型控制技術交底
- 林業專業知識考試試題及答案
- 高三英語語法填空專項訓練100(附答案)及解析
- 中山大學與吉首大學聯合培養本科生項目實施辦法
- T-CPQS C017-2024 鑒賞收藏用潮流玩偶衍生產品 樹脂類藝術品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