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安徽省阜陽市三堂中學高一語文模擬試題含解析一、現代文閱讀(35分,共3題)1.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15~18題。陽關月揚之水從敦煌城里坐了開往南湖的最后一班車,到陽關下車,已是薄暮時分。汽車在陽關并沒有站點,招呼了司機,才在這停了下來??粗嚭魢[而去,消失在伸向天邊的公路上,好像一下子被孤零零拋在曠野中——大漠黃昏,好有幾分凄涼。緣著沙灘,有路沒路地往前走。灘上遍生著羅布麻和駱駝草。可愛的是一泓清水流瀉其間。四野無人,只覺得那斜斜的殘陽,比我腳步更快,一點點遑急地退下去。此處陽關故址是1974年才確定的,于是有了一塊標明身份的碑,成為一個已無陽關的陽關——不過是墩墩山,一個漢代的烽燧。在墩墩山周圍繞行,烽燧下面的坡地,猛踏一腳下去,空空有聲,里面正不知埋藏了何等的秘密。山前的茫茫砂磧,被稱作古董灘。據說陽關故址的確定,便是依據灘上發現的大量歷史遺物。如今這里仍有不少陶片之類的古物遺存。距這里95公里,是黨水之源的雪山——阿爾金山。在陽關故址碑前極目四望,方圓百里曠無人跡,天地間除幾只蒼蠅嗡嗡飛著,再聽不到別的聲音。無名氏的《瓜沙道中》詩這樣寫道:“陽關古道接大荒,官楊零落不成行。陰沉日色連云白,暗淡風沙入寒黃。鴻覓稻粱銜矢石,人拼骨肉戰冰霜。唐蕃漢壘今何在,秦月依依照古疆?!被匚对娋?,立在空曠中,仍能體味那蕭蕭的悲涼。暮色四合,視野中只有墩墩山的烽燧兀立在高阜上,守候著一片靜寂,天邊的最后一抹絳紫,漸漸轉作深藍,一點一點地,黑定了。想起一個紅柳娃的故事:茫茫大漠的紅柳樹間,有一尺來高的小人叫紅柳娃。捉到他,會哀哀叩頭求告,放他走,則跑出一段路又折回身,仍是遙遙地叩首。屢奔屢止,直至追不及。這很像是幻覺,而人在極度寂寞中,是會產生幻覺的。不過,上溯兩千年,這里何嘗寂寞呢。陽關以南是玉門,那時車轔轔馬蕭蕭,使者、商人,冠蓋相望,不絕于道。金戈鐵馬,漢軍揮師西向,更是屢屢打破曠野中的寂寞,那正是漢武帝的輝煌業績之一。在漢武帝當政的半個多世紀中,中央集權的“大一統”鞏固了;朝綱制度模式化了;儒術正式納入政治軌道了;疆域的開辟也達于空前。他雄才大略,號令天下,統率一切,舉全國之力不容置疑地建立他所要的非常之功。但后世對漢武帝的評價并不一致。蓬萊銀闕、露溥金掌的求仙生涯不必說,就是開西域擊匈奴,也有好大喜功、窮兵黷武之譏。只是,仍然要說他是偉大的。不僅在于他有能力成就他的功業,也同樣在于他有能力破壞自己的功業。因為他的偉大永遠與權力聯系在一起,晚年他發布了“輪臺罪己之詔”,糾正了方針大政上的失誤,但連這種自我批評,也只能用權力的形式表現出來。偉人的時代,常常是偉人一個人的時代。輝煌的、悲壯的、慘慘戚戚的歷史,都融化在古董灘上,又被日精月華鑄為荒寂的、蒼涼的一片。這一片遼遠的寂靜,沒有蟲聲鳥語,此刻連蒼蠅的嗡嗡聲也早消逝了?!爸挪恢?,謂之陸沉;知今不知古,謂之盲瞽?!边@是王充的求實精神。但所謂知今,也只能知一己目之所及的今;知古,也只能知一己目之所及的古——這“所及”要受多少限制!天黑很久,漸漸的,才有星星露出來。從坐著的方向看去,北斗星的勺正對著墩墩山的烽燧。只是,怎么不見“秦月依依”呢?那獨與大漠、云天相往來的冷寂的月!“滿天星的,沒有月亮嘍?!笔仃P的老吳說道。不覺憬然而悟。是不是滿天星斗的夜空,就一定見不到月亮?那么明月高懸的時候,還能見到星光燦爛嗎?
夜宿小屋。從窗簾遮不到的地方,仍能見到一小片天,一小片綴滿了星星的天。陽關今夜,沒有月。(選自《現代散文名家名作選》,有刪改)15.文中今日陽關和古代陽關各有什么特點?采用古今對比的寫法有何作用?(6分)答: ▲ 16.第四段文字在表達上很有特色,請簡要賞析。(4分)答: ▲ 17.分析文中“偉人的時代,常常是偉人一個人的時代”這句話的含義。(4分)答: ▲ 18.結合全文內容,探究作者以“陽關月”為題的意圖。(6分)答: ▲ 參考答案:15.今日陽關:四野無人,唯存烽燧,寂靜荒涼。(2分)古代陽關:車馬喧囂,人來人往,非常熱鬧。(2分)作用:突出陽關滄桑變化,引發聯想,為下文議論抒情做鋪墊。(2分)16.引用古詩,敘寫陽關景色,突出其地理氣候特點。襯托,以蒼蠅嗡嗡聲反襯陽關的寂靜。擬人,烽燧守候著靜寂,生動形象,充滿情趣。(或,視聽結合)(每點2分,手法1分,分析1分。任答兩點即可)17.偉人號令天下,掌控整個時代;建非常之功,使國家強盛;但偉人也會破壞自己的功業;甚至利用權力糾正失誤。(每點1分)18.①突出文章主體內容,深化主旨。②以之為線索,將所見所聞所思串聯起來,使全文形成有機整體。③“陽關月”是古老意象,內涵豐富,便于熔古今于一爐,增加詩意氛圍。④“陽關月”照古照今,便于引發對歷史的思考,表達自己的看法。(每點2分,答出三點即可)2.現代文閱讀(1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22—25題。西風胡楊①胡楊生于西域。在西域,那曾經三十六國的繁華,那曾經狂嘶的烈馬、騰燃的狼煙、飛旋的胡舞、激奮的羯鼓、肅穆的佛子、緩行的商隊,以及那連綿萬里直達長安的座座烽臺……都已被那浩茫茫的大漠洗禮得蒼涼斑駁。僅僅千年,只剩下殘破的驛道,荒涼的古城,七八匹孤零零的駱駝,三五杯血紅的酒,兩三曲英雄逐霸的故事,一支飄忽在天邊如泣如訴的羌笛。當然,還剩下胡楊,還剩下胡楊簇簇金黃的葉,倚在白沙與藍天間,一幅醉人心魄的畫,令人震撼無聲。②胡楊,秋天最美的樹,是一億三千萬年前遺留下的最古老樹種,只生在沙漠。全世界百分之九十的胡楊在中國新疆的塔里木。我去了塔里木。在這里,一邊是世界第二大的32萬平方公里的塔克拉瑪干大沙漠,一邊是世界第一大的3800平方公里的塔里木胡楊林。③胡楊,是最堅忍的樹。能在零上40攝氏度的烈日中嬌艷,能在零下40攝氏度的嚴寒中挺拔,不怕侵入骨髓的斑斑鹽堿,不怕鋪天蓋地的層層風沙。那種遇強更強,逆境奮起,一息尚存,絕不放棄的精神,使所有真正的男兒血脈賁張。④胡楊,是最無私的樹。胡楊是擋在沙漠前的屏障,身后是城市、村莊,喧鬧的紅塵世界,是并不了解它們的蕓蕓眾生。可它們不在乎,它們將一切浮華虛名讓給了所有的奇花異草,而將這摧肝裂膽的風沙留給了自己。⑤胡楊,是最包容的樹。胡楊林中,有梭梭、甘草,它們和諧共生。胡楊林是碩大無邊的群體,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團隊。胡楊的根莖很長,穿透虛浮漂移的流沙,能深達20米去尋找沙下的泥土,并深深根植于大地。如同我們中國人的心,每個細胞,每個枝干,每個葉瓣,無不流動著文明的血脈,使大中國連綿不息的文化,雖經無數風霜雪雨,仍然同根同種同文獨秀于東方。⑥胡楊,是我平生所見最悲壯的樹。胡楊生下來一千年不死,死后一千年不倒,倒下去一千年不朽。在塔里木我看見了大片壯闊無邊的枯楊,它們生前為所摯愛的熱土戰斗到最后一刻,死后仍奇形怪狀地挺立著。⑦胡楊曾孕育了整個西域文明。兩千年前,西域為大片蔥郁的胡楊覆蓋,塔里木、羅布泊等水域得以長流不息,水草豐美,滋潤出樓蘭、龜茲等三十六國的西域文明。拓荒與征戰,使水和文明一同消失在干涸的河床上。⑧胡楊也有哭的時候,每逢烈日蒸熬,胡楊樹身都會流出咸咸的淚,他們想求人類,將上蒼原本賜給它們的那一點點水仍然留下。上蒼每一滴憐憫的淚,只要灑在胡楊林入地即干的沙土上,就能化出漫天的甘露,讓這批戰士繼續屹立在那里奮勇殺敵。⑨我看到塔里木與額濟納旗的河水在驟減,我聽見上游的人們要攔水造壩圍墾開發,我怕他們忘記曾經呵護他們的胡楊,我擔心他們子孫會重溫那荒漠殘城的噩夢。我站在這孑然凄立的胡楊林中,祈求上蒼的淚,哪怕僅僅一滴;我祈求胡楊,請它們再堅持一會兒,哪怕幾十年;我祈求所有飽食終日的人們背著行囊在大漠中靜靜地走走,哪怕就三天。我想哭,想為那些仍繼續拼搏的戰士而哭,為倒下去的傷者而哭,為那死而不朽的精神而哭,也許這些苦澀的淚水能化成蒙蒙細雨,再救活幾株胡楊。然而我不會哭,胡楊還在,胡楊的精神還在,生命還在,蒼天還在,蒼天的眼睛還在。那些傷者將被療治,那些死者將被祭奠,那些來者將被激勵。⑩直到某日,被感動的上蒼猛然看到這一大片美麗忠直、遍體鱗傷的樹種問:你們是誰?烈烈西風中有無數聲音回答:我是胡楊。21、文章以“西風胡楊”為題,聯系全文,說說“西風”的具體含義。(2分)
22、文章第①段運用排比手法,將西域昔日的繁華與今天的滾滾黃沙進行對比,請簡要說說,這樣寫有什么作用。(4分)
23、第⑨段中畫線的句子“我祈求上蒼的淚,哪怕僅僅一滴”,“也許這苦澀的淚水能化成蒙蒙細雨,再救活幾株胡楊”,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4分)
24、“胡楊的精神還在”,聯系全文,分條概述胡楊精神的具體內涵。(6分)
參考答案:21、既指摧殘胡楊的自然界的西風(或惡劣的自然環境),也指人類摧殘胡楊的行為。(每點1分,共2分)22、①渲染一種悲壯、蒼涼的氣氛;②突出胡楊堅韌的品性和令人震撼的壯美;③警示人類要保護胡楊,保護自然環境;④為寫胡楊堅韌、悲壯的特點作鋪墊,增加文章的歷史感(或“厚重感”等)。(答出三點得4分,答出兩點得2分,共4分)23、①對胡楊由衷的贊美和喜愛;②對人為造成自然環境惡化的狀況(或“人類文明的流失”)深沉憂慮;③期望人們能關愛胡楊,拯救人類文明孕育者,使人類文明連綿不息(或“持續發展”等)。(答出任意兩點得4分)24、①遇強則強,逆境奮起,一息尚存,絕不放棄的堅韌頑強;②不貪虛名,無私奉獻;③寧死不屈的氣節。(答出“堅韌頑強”,“無私奉獻”、“寧死不屈”即可)(每點2分,共6分)
略3.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22分)駱駝刺甘澤
①一出嘉峪關,就是茫茫千里的大戈壁。沒有河流湖泊,沒有綠洲村鎮,只有酷熱的白晝和陰冷的黑夜。青灰色的沙礫和深藍色的天空,占據了全部的視野。一望無際的荒原,一覽無遺的蒼穹,沒有一棵樹,也沒有一片云,干燥強勁的狂風,時常會卷地而來,把整個宇宙,變成黑暗的風沙的戰場。
②風沙過后,戈壁被鏟掉了一層,然而卻有一種例外。那就是駱駝刺生長的地方,那一眼望不到頭的“墳場”。提到墳場,有人會覺得驚悸,但是如果你真的看到了那種景象,你心中感受到的就只有震撼。一個個或大或小的墳丘一樣的沙石堆,緊密卻又均勻地散布開來,往往能占據幾十乃至上百平方公里的地方。這種地形足以讓所有帶輪子的東西卻步,但就在那墳丘的頂上,一叢叢緊扎扎亂蓬蓬的刺,堅硬的銳利的刺,正在保護著那比黃豆大不了多少的葉片。任風狂沙密,任地燥天寒,一到春天,它們就重新煥發出生命的光彩,頑強地、執著地占據著一片又一片領地,這就是駱駝刺。
③如果說沙棗樹是戈壁灘的美女,駱駝刺則當仁不讓地成為戈壁上的士兵。不論腳下的大地多么貧瘠,也不論天空上太陽多么酷熱,只要被駱駝刺占領,就再也休想讓它們起身。正因為駱駝刺的抗爭,狂風可以帶走草根旁邊的沙石,卻無法奪去駱駝刺腳下的沙土,它們用那特別強勁的根系,緊抓住腳下一方寸土,于是在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斗爭后,沙漠沒能入侵,卻形成了戈壁灘特有的墳場一樣的地形。但是這墳場的出現不是因為死亡,恰恰相反,是生命,造就了這戈壁灘的墳場,這自然的奇觀。
④駱駝刺的全部生活,就是生存,生存與生活在這里是劃了等號的。也許對于人來說,這是人生的悲哀,但是在這死亡的禁地,卻是一種傲然不可侵犯的生命的尊嚴。無論如何,我活著,生存著,生活著并且快樂著,狂風也好,烈日也好,干旱也好,其奈我何。即使被駱駝啃去了枝葉,來年照樣東山再起;即使被風沙擄掠了領土,但是更強勁的根系,更堅韌的毅力,仍能與風沙拼個高下,直到狂風再也帶不走一粒塵沙。那便是駱駝刺的勝利,生命的勝利。
⑤戈壁的荒涼與城市的繁華,恰是這世界的兩個極端。但是比起駱駝刺相互尊重并且保持距離,互相留下生存的空間這一點,城市的冷漠和戒備,心靈的空寂與荒蕪,更像是另一種戈壁灘。
⑥在這個心靈的戈壁中,也生存著無數的駱駝刺。他們外表寒酸甚至丑陋,他們貧寒而且無助,他們像駱駝刺一樣在城市中生活著、生存著、掙扎著。忍受著周圍惡劣的環境,忍受著城里人鄙夷的眼光,但是大街小巷里,這樣的人卻無處不在。你看那街角上打燒餅的,天橋上擦皮鞋的,工地上扛水泥的,不都是這城市的美麗花園中雜草一樣的人嗎?他們就是城市中的駱駝刺,被人遺忘,遭人詬病,但卻頑強地存在著,用傷痕累累的雙手,握著自己自由的靈魂而快樂生活,沒有任何修飾,也沒有多少夸張,但是堅忍不拔的生命樂章卻如此華麗。他們每天起早貪黑,數著那不多的幾張零票,滿足地回到蝸居,安排明天的工作和孩子的學費。為自己的生存,為家人的幸福而努力著,抗爭著,活得辛苦,活得快樂,不是嗎?
⑦愿天下所有像駱駝刺一樣活著的人,幸福安康?。ㄟx自2006年《且聽風吟》,有刪改)
(1)下列對文章有關內容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兩項是(
)(4分)A.第①段描寫沙礫遍地、風沙肆虐,荒蕪、遼闊的戈壁,突出了戈壁灘生存環境的嚴酷與險惡,為寫駝駱刺旺盛的生命力作鋪墊。B.無論風沙肆虐,還是地燥天寒,駱駝刺一到春天,都會重新煥發出生命的光彩,頑強地、執著地占據著一片又一片領地。C.作者稱駱駝刺生長所形成的沙石堆為“墳場”“墳丘”,僅僅是因為沙石堆的形狀與墳場的土堆外形相近。D.第④段中“死亡的禁地”是指沙漠中惡劣的生存環境,“傲然不可侵犯的生命的尊嚴”則是指駱駝刺無論外界環境多么險惡,都能生存下來,是生命的勝利。E.能從戈壁灘上的“駱駝刺”聯想到城市中打燒餅、擦皮鞋的人,可見作者眼光敏銳,觀察細致,關心社會,敢于對當今社會因為出身不同而帶來的不公平加以抨擊。(2)第③段中主要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請簡要分析。(6分)
▲
(3)結合文章內容,分條概括“駝駱刺”與“像駱駝刺一樣活著的人”的相似點。(6分)
▲
(4)作者在第⑤段中提到的“另一種戈壁灘”,在文中有怎樣的含義?請聯系實際,再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6分)
▲
參考答案:(1)1.CE(C.不僅是因為外形的相近,更是因為“墳場”意味著死亡,這樣同戈壁灘殘酷的生存環境相吻合。而駝駱刺卻能在死亡之地創造生命的奇跡,作者以此襯托歌頌駝駱刺堅貞不屈的生存意志。E.“敢于對當今社會因為出身不同而帶來的不公平加以抨擊”無中生有)(4分)(答對1個給2分,答對2個給4分)(2)①比喻,把沙棗樹比作戈壁灘的美女,駱駝刺比作戈壁上的士兵,形象生動地寫出了駱駝刺與狂風的抗爭,對沙土的保護。②對比,把像美人一樣美麗的沙棗樹和像士兵一樣堅強的駱駝刺作對比,突出了駱駝刺對沙漠入侵的頑強抵抗和守護。③擬人,寫駱駝刺的抗爭,賦予了駱駝刺人的動作與精神,形象生動地寫出了駱駝刺對沙漠入侵的抵抗。(任答2點即6分)(3)①外在形態相似:寒酸、丑陋;②生存環境相似:惡劣、艱辛、荒涼、貧瘠、被遺忘;③分布范圍相似:廣泛、數量多;④生活態度相似:頑強、堅忍、抗爭、努力、自由、快樂、滿足。(答對1點得2分,3點即可。)(4)作者把城市的冷漠和戒備,心靈的空寂與荒蕪,比作另一種戈壁灘。(2分)對像駱駝刺一樣生活在城市底層貧寒無助卻努力抗爭從中盡享歡樂的弱者,給予了深切的同情,同時也批評了當今社會遺棄和鄙視弱勢群體的現象,呼喚人文關懷和社會和諧(2分)。結合社會現實(2分)。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共3題)4.閱讀下面兩段文言文,完成1-3題。(共20分,選擇題每小題3分)(一)張良出,要項伯。項伯即入見沛公。沛公奉卮酒為壽,約為婚姻,曰:“吾入關,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庫,而待將軍。所以遣將守關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日夜望將軍至,豈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表棽S諾,謂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沛公曰:“諾?!庇谑琼棽畯鸵谷ィ淋娭校咭耘婀詧箜椡酢R蜓栽唬骸芭婀幌绕脐P中,公豈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擊之,不義也。不如因善遇之?!表椡踉S諾。
(節選自《鴻門宴》)(二)懷王乃以宋義為上將軍,項羽為次將,范增為末將,北救趙。令沛公西略地入關。與諸將約,先入定關中者王之。當是時,秦兵強,常乘勝逐北,諸將莫利先入關。獨項羽怨秦破項梁軍,奮【奮:憤激】,愿與沛公西入關。懷王諸老將皆曰:“項羽為人僄悍猾賊。項羽嘗攻襄城,襄城無遺類,皆坑之,諸所過無不殘滅。且楚數進取,前陳王【陳王:陳涉】、項梁皆敗。不如更遣長者扶義而西,告諭秦父兄。秦父兄苦其主久矣,今誠得長者往,毋侵暴,宜可下。今項羽僄悍,不可遣。獨沛公素寬大長者,可遣?!弊洳辉S項羽,而遣沛公西略地,收陳王、項梁散卒。乃道碭至成陽,與杠里秦軍夾壁【杠里:地名。夾壁:對壘】,破二軍。楚軍出兵擊王離,大破之。初,項羽與宋義北救趙,及項羽殺宋義,代為上將軍,諸將黥布皆屬,破秦將王離軍,降章邯,諸侯皆附。及趙高已殺二世,使人來,欲約分王關中。沛公以為詐,乃用張良計,使酈生、陸賈往說秦將,啖以利,因襲攻武關,破之。又與秦軍戰于藍田南,益張疑兵旗幟,諸所過毋得掠鹵【鹵:同“虜”】,秦人喜,秦軍解,因大破之。又戰其北,大破之。乘勝,遂破之。漢元年十月,沛公兵遂先諸侯至霸上。秦王子嬰素車白馬,系頸以組,封皇帝璽符節,降軹道旁【軹道:秦時亭名,在今西安東北】。諸將或言誅秦王。沛公曰:“始懷王遣我,固以能寬容;且人已服降,又殺之,不祥?!蹦艘郧赝鯇倮?,遂西入咸陽。欲止宮休舍,樊噲、張良諫,乃封秦重寶財物府庫,還軍霸上。召諸縣父老豪杰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誹謗者族,偶語者棄市。吾與諸侯約,先入關者王之,吾當王關中。與父老約,法三章耳: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馀悉除去秦法。諸吏人皆案堵如故【案堵:安居,安定有序】。凡吾所以來,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無恐!且吾所以還軍霸上,待諸侯至而定約束耳?!蹦耸谷伺c秦吏行縣鄉邑,告諭之。秦人大喜,爭持牛羊酒食獻饗軍士。沛公又讓不受,曰:“倉粟多,非乏,不欲費人?!比擞忠嫦?,唯恐沛公不為秦王。(節選自《史記·高祖本紀》)12、下面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籍吏民,封府庫,而待將軍。
登記B.獨項羽怨秦破項梁軍
埋怨C.使酈生、陸賈往說秦將,啖以利
利誘D.秦王子嬰素車白馬,系頸以組
絲繩13、下面各組句子,都表現劉邦為“寬大長者”的一組是①愿與沛公西入關
②諸所過毋得掠鹵
③乃封秦重寶財物府庫,還軍霸上
④馀悉除去秦法。諸吏人皆案堵如故
⑤吾所以來,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
⑥沛公又讓不受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②④⑥
D.①⑤⑥14、將文中劃線句子及課文中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①當是時,秦兵強,常乘勝逐北,諸將莫利先入關。(3分)翻譯:
②所以遣將守關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4分)翻譯:
③況草野之無聞者歟!獨五人之皦皦,何也?(張溥《五人墓碑記》)(3分)翻譯:
15.用斜線(/)給下面文言文中劃線的部分斷句(4分)
孟子謂戴不勝曰:“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齊語也。則使齊人傅諸,使楚人傅諸?”曰:“使齊人傅之。”曰:“一齊人傅之眾楚人咻之雖日撻而求其齊也不可得矣引而置之莊岳①之間數年雖日撻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保ā睹献印る墓隆罚?/p>
[注]①莊、岳:齊國街里名。參考答案:12、B(怨,恨)13、C(①③不能體現)14、①這時,秦軍很強大,常常乘勝追擊敗逃之敵,諸將中沒有人認為先入關是有利的事。②(我)派遣將領把守函谷關的原因,是為了防備其他盜賊的侵入和意外變故的發生。③何況鄉間沒有聲譽的人呢?唯獨這五個人聲名光榮顯耀,為什么呢?15、一齊人傅之,眾楚人咻之,雖日撻而求其齊也,不可得矣。引而置之莊、岳之間數年,雖日撻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保刻?分,不該劃線處劃線每處扣1分,直至扣完為止)【譯文】孟子說:“如果一個齊國人來教他,卻有許多楚國人在他周圍觀楚國話來干擾他,即使你每天鞭打他,要求他說齊國話,那也是不可能的。反之,如果把他帶到齊國去,住在齊國的某個街市比方說名叫莊岳的地方,在那里生活幾年,那么,即使你每天鞭打他,要求他說楚國話,那也是不可能的了。5.閱讀下面選段,完成27至29題。于是余有嘆焉。古人之觀于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夫夷以近,則游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隨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與力,而又不隨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為可譏,而在己為有悔;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此余之所得也。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書之不存,后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何可勝道也哉!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節選自王安石·《游褒禪山記》27.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詞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夫夷以近,則游者眾夷:平坦B.而人之所罕至焉罕:少C.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觀:觀看D.后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名:說明情況28..對本段有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這一段提示了志、力、物三者的辯證關系,體現了作者既重視主觀努力,又重視客觀條件的相互辯證唯物主義思想。B.“其孰能譏之乎”是一個反問句,與前面內容聯系看,還是說明“盡吾志”的重要性。C.作者用了象征的手法,深刻地揭示了對人生和事業的追求,也是需要有堅定的志向。D.用對比和層層深入的方法說理,所闡述的道理具有普遍意義。29.將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⑴至于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⑵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參考答案:6.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題。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晉軍函陵,秦軍氾南。佚之狐言于鄭伯曰:“國危矣,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惫珡闹?。辭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惫唬骸拔岵荒茉缬米?,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許之。夜縋而出,見秦伯,曰:“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若亡鄭而有益于君,敢以煩執事。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秦伯說,與鄭人盟。使杞子、逢孫、楊孫戍之,乃還。子犯請擊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以亂易整,不武。吾其還也?!币嗳ブ?。10.對下列文化常識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左傳》是我國第一部敘事詳盡的紀傳體史書,相傳是春秋末年魯國史官左丘明所作。全稱《春秋左氏傳》,別稱《左氏春秋》,和《公羊傳》《谷梁傳》合稱“春秋三傳”。B.春秋時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春秋初期,周天子分封天下,一般就是功勞大的,分得土地多,爵位就高,就可以分封為公爵,比如晉文公、秦穆公、齊桓公等。C.子是古代對男子的尊稱;寡人是諸侯謙稱,寡德之人;執事指辦事的官吏,也用于對對方的敬稱。D.大夫:官職等級名。夏商周時,官分卿、大夫、士三級,大夫又分上、中、下三等。后來成為對有官位者的通稱。11.對文中劃波浪線的句子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B.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C.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D.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秦、晉兵臨城下,鄭國危在旦夕,在這種情勢下,燭之武不顧個人安危“夜縋而出”,求見秦伯,表現了他深明大義、以國事為重的愛國精神。B.燭之武具有高超的論辯藝術,他在秦伯面前不卑不亢,侃侃而談,既不刺激對方,又不失本國尊嚴,抓住了秦伯的心理,層層深入,逐步滲透,最終使秦伯心悅誠服。C.秦、晉曾是友好鄰邦,秦對晉有割讓焦、瑕二邑的恩惠;晉對秦卻嚴加防范。燭之武對這種微妙的關系了如指掌,并巧妙地加以利用。D.燭之武的勸說,使秦伯撤走了圍鄭的軍隊,還派部隊幫助鄭國防守,秦晉聯盟頃刻瓦解,晉國不得已而退兵。燭之武既退秦師,又退晉師,可謂一石二鳥。13.翻譯下面的句子。(1)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2)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參考答案:10.A
11.B
12.C
13.(1)我不能早重用您,現在國家危急了才來求您,這是我的過錯。(2)如果您放棄圍攻鄭國而把它作為東方道路上(招待過客)的主人,秦國的使者往來途經(鄭國),(鄭國可以)供給他們缺少的東西,這對您秦國來說,也沒有什么害處。【10題詳解】試題分析:此題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識的能力,文化常識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稱謂、官職的變遷、建筑的名稱、年號、謚號、廟號、一些文書的名稱、官場的一些禮節、朝廷的一些機構、典章制度、行政區劃、還有一些避諱的說法等。平時注意積累,尤其是課本的注釋的相關內容,答題時還要注意集合語境的含義作答。本題中,A項,“《左傳》是我國第一部敘事詳盡的紀傳體史書”錯誤,《左傳》是中國第一部敘事詳細的編年體史書,故改為“編年體”。故選A項?!?1題詳解】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斷句的能力。解答此類題目,應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結合語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見的句尾、句首標志性的詞語,句子結構的對稱,文中詞語充當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敘事內容的變化等。如本題中,“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這段話是說“已經在東邊使鄭國成為它的邊境,又想要向西擴大邊界。如果不使秦國土地虧損,將從哪里得到(他所奢求的土地)呢?削弱秦國對晉國有利,希望您考慮這件事”,這是燭之武說服秦伯的一段話,圈出句子中的名詞和代詞“鄭”“西封”“秦”“之”“晉”等,然后依據句意和語法關系進行排除,如“肆”是動詞,意思是“延伸,擴張”,賓語是“西封”,故應在“西封”后斷開,這就排除A項;“闕”是動詞,意思是“侵損”,對象應是“秦”,故應在“秦”后斷開,這就排除D項;“取”的賓語是“之”,句子成分完備,應在“之”后斷開,且“闕秦”和“利晉”之間是目的關系,二者不能斷開,這就排除C項,故選B項?!?2題詳解】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內容的理解和辨析。解答此類題目,考生應先明確題干的要求,即選出“正確”還是“錯誤”的一項,然后依據人名、地名、官名、時間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選項對應的語句,再與選項進行比較分析。本題中,C項,“秦對晉有割讓焦、瑕二邑的恩惠”錯誤,文中說的是“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這是說秦國對晉國有恩,“晉曾經答應把焦、瑕二邑割讓給秦”。故選C項?!?3題詳解】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翻譯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類題目,首先拿到句子之后,應先回歸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語,再按照不同的句式進行調、換、刪,再采取對譯法,逐字進行翻譯。本題中,第一句中,“子”,對對方的敬稱,你;“是……也”,判斷句,“是”,這,“過”,過錯。第二句中,“若”,表假設,如果;“舍鄭”,放棄攻打鄭國;“以為”省略代詞“之”,應為“以之為”,把……作為;“東道主”,古今異義,東方道路上(招待過客)的主人;“共”通“供”,供給;“乏困”,形容詞活用為名詞,缺少的東西,“其”,代指使者;“行李”,古今異義,使者?!军c睛】文言斷句的基本原則:要通讀全文,仔細體會詞、短語以及句子之間的聯系。要先易后難,把會斷的句子先斷開,逐步縮小范圍,直到把所有的句子都斷開。要重視內容,斷完后根據句子的含義、文章的內容再核對一遍。名詞斷句法。通讀全文,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國家名、官職名等。這些名詞常在句中作主語或賓語。然后考慮:什么人,辦什么事情,采用什么方式,取得什么結果等。(找動詞)文言句式中,主謂結構居多,但主語常省略。借助句子成份,關鍵是抓住動詞,以動詞為中心,找前后結構關系,確定主干,從而斷開句子。虛詞斷句法。①文言文中常見放在句首的發語詞有:夫、蓋、焉、惟、斯等等;②放在句尾的語氣詞有:也、矣、乎、哉、與(歟)、焉、耶(邪)等等;③以、于、為、則、而,往往用于句中,在他們的前后一般就不斷句;(“而”表轉折而且后面為一個比較長和完整的句子時,“而”字前面要斷開)④有些復音虛詞大體上都位于一句話的開頭,這些詞前一般要斷句。比如:且夫、若夫、乃夫、已而、至若、于是、雖然、至于、是故、向使、縱使等等。⑤疑問語氣詞:何、胡、安、曷、奚、盍、焉、孰、孰與、何如、奈何、如之何、若之何等詞或固定結構之后,一般可構成疑問句,只要貫通上下文意,就可斷句。⑥復句中的關聯詞:雖、雖然、縱、縱使、向使、假使、茍、故、是故、則、然則、或、況、而況、且、若夫、至于、至若、已而、于是、豈、豈非,在它們的前面一般要斷開。對話標志斷句法。文言文中對話、引文常常用“曰”“云”為標志,兩人對話,一般在第一次問答出現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語省略。遇到對話,根據上下文判斷對話雙方,來斷句。語序句式斷句法.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和格式對文言文句讀有著非常大的幫助。文言文也是講究修辭的,頂真、排比、對偶、對稱、反復是文言文中常見的修辭方法。句式整齊,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點。利用這兩大特點,我們就可以比較好地斷句。解答概括歸納文章內容這類題的方法是:①抓住題干,讀全讀準。在閱讀題目時,須讀全、讀準題干,切忌走馬觀花。所謂讀全,就是對題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個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謂讀準,就是要準確地把握題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選對的還是選錯的,是概括內容還是分析觀點。只有對題干作全面、準確的分析理解,才能準確地答題。②放回原文,查對正誤。特別是在時間、地點、官職,人物的行為、實效方面,應仔細查對原文的詞句,全面理解,綜合分析,兩者間的差別正是把握全文的關鍵所在。對似是而非處,要有借題解文的意識。參考譯文:晉文公和秦穆公聯合圍攻鄭國,因為鄭國曾對文公無禮,并且鄭國同時依附于楚國與晉國。晉軍駐扎在函陵,秦軍駐扎在氾水的南面。佚之狐對鄭伯說:“鄭國處于危險之中了!假如讓燭之武去見秦伯,(秦國的)軍隊一定會撤退?!编嵅饬?。燭之武推辭說:“我年輕時,尚且不如別人;現在老了,也不能有什么作為了。”鄭文公說:“我早先沒有重用您,現在由于情況危急因而求您,這是我的過錯。然而鄭國滅亡了,對您也不利??!”燭之武就答應了這件事。在夜晚(有人)用繩子(將燭之武)從城上放下去,見到了秦伯,燭之武說:“秦、晉兩國圍攻鄭國,鄭國已經知道要滅亡了。假如滅掉鄭國對您有好處,怎敢冒昧地拿這件事情來麻煩您。越過鄰國把遠方的鄭國作為(秦國的)東部邊邑,您知道這是困難的,(您)為什么要滅掉鄭國而給鄰邦晉國增加土地呢?鄰國的勢力雄厚了,您秦國的勢力也就相對削弱了。如果您放棄圍攻鄭國而把它當作東方道路上接待過客的主人,出使的人來來往往,(鄭國可以隨時)供給他們缺少的東西,對您也沒有什么害處。而且您曾經給予晉惠公恩惠,惠公曾經答應給您焦、瑕二座城池。(然而)惠公早上渡過黃河回國,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這是您知道的。晉國,怎么會滿足呢?(現在它)已經在東邊使鄭國成為它的邊境,又想要向西擴大邊界。如果不使秦國土地虧損,將從哪里得到(他所奢求的土地)呢?削弱秦國對晉國有利,希望您考慮這件事!”秦伯非常高興,就與鄭國簽訂了盟約。派遣杞子、逢孫、楊孫戍守鄭國,于是秦國就撤軍了。晉大夫子犯請求出兵攻擊秦軍。晉文公說:“不行!假如沒有那個人(秦伯)的力量,我是不會到這個地步的。依靠別人的力量而又反過來損害他,這是不仁義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這是不明智的;用散亂(的局面)代替整齊(的局面),這是不符合武德的。我們還是回去吧!”晉軍也就離開了鄭國。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共4題)7.選出下列各句中加點成語使用恰當的一句A.我們都是一起到這兒來的,我們有困難了,你們竭力幫我們,你們有困難時,盡管吩咐,我們一定會鼎力相助的。B.他是我們單位前幾年從外地招聘過來的一位人才,帶領著一幫年輕人,奮戰在生產一線,成績突出,有目共睹。C.將士們在戰場上歷盡千辛萬苦,南征北戰,狐死首丘,每每想到這些,我心中總覺得有點不安,試問我們工作時能懈怠嗎?D.以詞為詩,蘇東坡可是始作俑者,在他的倡導和實踐下,詞在宋代興盛起來了,宋詞成了繼唐詩之后詩歌發展史上的另一座高峰。參考答案:B試題分析:此類題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礎上,結合具體語境及詞語的意思來分辨,做出判斷。A“鼎力”是受助方對贊助方的感謝用語。B有目共睹:人人都看得見,形容極其明顯。C“狐死首丘”的意思是思念故鄉。D,“始作俑者”是貶義詞,形容壞風氣的創始者。所以選B??键c:正確使用詞語(包括熟語)。能力層級為表達運用E。8.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的語句,銜接最恰當的一組是()
(3分)中國書法藝術是中華大地上土生土長、地地道道的民族傳統藝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粹體現和輝煌標本。①它至今仍是從頭至尾、從里到外②始終保持著地道的中國作風與中國氣派③在生成和發展的過程中,它與中國傳統文化始終難解難分④唯獨書法藝術的情況不一樣⑤當然,中國傳統文化對古往今來中國的人文、歷史乃至一切事物都有深刻的滲透與影響⑥但那影響畢竟在逐漸淡化A.⑤⑥③④①②
B.⑤⑥③④②①C.③⑤⑥②①④
D.③⑤⑥④①②參考答案:D【考點定位】語言表達簡明、連貫、得體、準確、鮮明、生動。能力層級為表達運用E。【名師點睛】本題考查語言連貫和選用句式的能力。做這類題目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角度去思考,那就是前后話題的一致性,陳述角度的一致性,內容前后的照應性,句式結構的一致性,順序(包括時間順序、空間順序和邏輯順序)的合理性,意境的諧調性。本題可從前后照應性和順序的合理性兩個角度考慮。9.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恰當的一項是(
)A.那位著名學者去年在北京大學所作的關于人與自然相互關系的演講,觀點鮮明,切中時弊,真可謂不刊之論啊!B.陶淵明早年曾經幾度出仕,后來因為不滿當時黑暗腐敗的政治而走上歸隱之路,過起了瓜田李下的田園生活。C.老王一直熱衷于收藏,每當得到心儀的藏品,喜悅的心情總讓他如坐春風,夜不成寐。D.面對消費市場的“寒冬”,我們不能坐以待斃,杞人憂天,應該千方百計拉動國內消費。參考答案:A【考點定位】正確使用詞語(包括熟語)。能力層級為表達運用E【技巧點撥】對于詞語題,第一要辨析詞義,包括詞語的語義側重點、詞語的詞義輕重、詞義范圍的大小等。第二,辨析用法。包括搭配習慣、語法功能、使用對象等方面。第三,辨析情感。解答詞語題,第一、逐字解釋詞語,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詞語潛在的感情色彩和語體色彩;第三、要注意詞語使用范圍,搭配的對象;第四、弄清所用詞語的前后語境,盡可能找出句中相關聯的信息;第五、從修飾與被修飾關系上分析,看修飾成分跟中心詞之間是否存在前后語義矛盾或者前后語義重復的現象。比如本題中,“瓜田李下”“如坐春風”從對象的角度辨析;“杞人憂天”應從語境的角度分析。10.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從珠海景色最美的濱海道路——情侶路上向東遠眺,全長55公里的港珠澳大橋宛若蛟龍,蜿蜒騰越于
的海面上。這是世界上最長的跨海橋梁工程,也是綜合建設難度最大、最具挑戰性的超級工程:在
的外海搭建使用壽命120年的鋼鐵巨橋,在海底40多米深處建造最長的沉管隧道,穿越30萬噸級航道和白海豚保護區……可以說,每一項挑戰都
?!案壑榘拇髽蚴且蛔?/p>
的科技大橋,在這些世界級挑戰的背后,是一系列創新攻堅和科技支撐的強力驅動?!备壑榘拇髽蚬芾砭挚偣こ處熖K權科表示。從上空俯瞰港珠澳大橋,巨龍在離岸20多公里處倏忽隱沒,再在6公里外騰空而起,(
),工作人員都親切地稱其為“貝殼島”。貝殼島不簡單。在外?!盁o中生有”造出兩座面積10萬平方米的小島,且當年開工、當年成島,創造了世界紀錄。傳統沉管隧道都是‘淺埋’,但港珠澳大橋的沉管頂部荷載超過傳統沉管5倍,如果按照國外經驗,采用節段式管節(柔性),有可能存在接頭抗力不足、接頭漏水等風險。技術人員最終從理論上揭示了深埋沉管結構體系受力及變形機理和“半剛性”沉管新結構方案。這一方案與國外專家提出的“深埋淺做”方案相比,節省了工期。17.依次填入文中橫線上的成語,全都恰當的一項是(
)A.一碧萬頃
風大浪急
前所未有
名副其實B.一馬平川
風大浪急
前所未有
名正言順C.一碧萬頃
驚濤駭浪
空前絕后
名副其實D.一馬平川
驚濤駭浪
空前絕后
名正言順18.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語病,下列修改最恰當的一項是(
)A.技術人員最終從理論上提出了深埋沉管結構體系受力及變形機理和“半剛性”沉管結構新的方案。B.技術人員最終從理論上揭示了深埋沉管結構體系受力及變形機理,創新提出“半剛性”沉管新結構方案。C.技術人員最終從理論上提出了深埋沉管結構體系受力及變形機理,創新揭示了“半剛性”沉管新結構方案。D.技術人員最終從理論上揭示了深埋沉管結構體系受力及變形機理和“半剛性”沉管結構新的方案。19.下列在文中括號內補寫的語句,最恰當的一項是(
)A.小島像蠔貝一樣連接兩端B.兩端的小島連接在一起,狀似蠔貝C.連接兩端的小島狀似蠔貝D.兩端的小島像蠔貝一樣連接起來參考答案:17.A
18.B
19.C【17題詳解】試題分析:本題考核正確使用詞語(包括熟語)的能力。這類題目解答時應首先明確成語的意思,然后結合語境辨析正誤。一馬平川:指廣闊的平原,地勢平坦。
一碧萬頃:形容青綠無際。文中用來形容海面,用“一碧萬頃”恰當。風大浪急:指風浪很大。驚濤駭浪:兇猛而使人害怕的波濤,比喻險惡的環境或尖銳激烈的斗爭。文中指外海海面的情況,用“風大浪急”恰當。前所未有:歷史上從來沒有過??涨敖^后:從前沒有過,此后也不會有,多用來形容某種成就或盛況,帶有夸張贊嘆的意味。文中說的是港珠澳大橋建設中遇到的挑戰,用“前所未有”恰當。名正言順:多指做某事名義正當,道理也說得通。名副其實:名稱或名聲與實際相符合。文中說港珠澳大橋是一座真正的科技大橋,用“名副其實”更恰當。故答案應為A項?!?8題詳解】試題分析:此題考核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答題時應先分析原句,按照主謂賓的成分壓縮句子,先審主干再查附加成分,找出語病,并加以修改,再仔細比對選項所給出的修改方案,找出答案。本題畫線句子中“揭示了深埋沉管結構體系受力及變形機理和‘半剛性’沉管新結構方案”搭配不當,“揭示了……新結構方案”謂語和賓語不搭配,可改為“揭示了深埋沉管結構體系受力及變形機理,創新提出‘半剛性’沉管新結構方案”。B項修改正確。A項,“提出了……受力及變形機理”搭配不當,應為“揭示了……受力及變形機理”;“沉管結構新的方案”語序不當,應改為“沉管新結構方案”。C項,“提出了……受力及變形機理”“揭示了……方案”搭配不當,應為“揭示了……受力及變形機理”
“提出了……方案”。D項,“揭示了……方案”搭配不當,應改為“揭示了……機理,提出了……方案”;“沉管結構新的方案”語序不當,應改為“沉管新結構方案”。故此題答案為B項?!?9題詳解】試題分析:此題以語句復位的形式考查語言表達連貫的能力。這類題目解答時一般要從話題統一、內容前后勾連、事理相承、意境協調、句式一致等角度思考。本題從上文來看,語段陳述的對象是“巨龍”,也就港珠澳大橋,
A、B、D三項的主語都是“小島”,C項的主語是“巨龍”,也就是港珠澳大橋,所以從保持陳述對象一致性的角度來看,ABC三項與上文銜接不緊密,應排除。故答案應為C項。【點睛】第1題考查近義成語辨析的能力。成語的測試重點是:感情色彩的誤用,望文生義,適用對象弄錯,具有雙重含義的成語,語境或邏輯錯誤。本題以選詞填空的形式考查成語的使用能力,解答的基本原則是同中求異,具體方法:從色彩方面辨析,包括感情色彩和語體色彩兩方面;從詞的意義方面辨析,包括詞義的范圍大小、詞義的側重點、詞義的輕重、詞義的具體與概括等方面;從運用上辨析,包括習慣搭配、詞性和句法功能、適用的對象等。六、寫作(60分,共1題)11.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廣東省新高考方案正式公布,高一的同學要選科了。是選物理還是選歷史呢?同學們各抒己見。小吳說:“我決定選物理,我發現選物理可以選擇的大學和專業比選歷史的多。”小李說:“我也選物理,我舅舅是核物理研究專家,我們都覺得國家發展很需要物理專業的人才?!毙±跽f:“我覺得物理太難學了,我選歷史吧,學起來容易一些,說不定高考分數能高一些?!毙∈氛f:“我也選歷史,純粹是因為我真的喜歡歷史,我想到大學研究中國歷史?!毙∴嵳f:“我媽說,選科一定要考慮以后的就業,別選了一個以后找不到工作的學科?!薄阕鳛楦咭坏膶W生,面臨選科,肯定也聽了不少建議,有過很多體驗,作過很多思考,形成了你的認識。請根據材料內容,或記敘你的經歷和體驗,或表達你的思考和心得,寫一篇文章。要求:①自選角度,自擬題目;②文體不限(詩歌除外),文體特征明顯;③不得抄襲,不得套作,不要泄露個人信息;④不少于800字。參考答案:參考例文:聽時代召喚,選如意科目廣東省新高考方案正式公布,我們高一的同學要選科了。是選物理還是選歷史呢?有人說,學理吧,學會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有人說,學文吧,古有蘇秦張儀縱橫捭闔,今有我輩青年布道天下。有人說,學理有前途,好就業。有人說,不是文科沒用,而是學文的人沒用!但是,我認為,選文還是選理,不能只聽別人一面之詞,也應該聽聽自己的興趣,思考社會時代的需要,放遠目光,那樣才能選到稱心如意的科目。選擇文理,應該認真思考自己的興趣所在。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鬃釉?,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樂之者。興趣對學習有著神奇的內驅動作用,能變無效為有效,化低效為高效。興趣是一種存在濃重感情的志趣活動,它可以使人集中精神去獲得知識,并創造性地實現當前的活動。美國知名華人學者丁肇中教授就曾經深有感觸地說,任何迷信研討,最重要的是要看對本人所從事的工作有沒有興趣,換句話說,也就是有沒有事業心,這不能有任何逼迫。……比方搞物理試驗,因為我有興趣,我能夠兩天兩夜、甚至三天三夜在實驗室里,守在儀器旁,我迫切地盼望發明我所要摸索的貨色。正是興趣和事業心推動了丁教授的科研工作,使他取得宏大的勝利。興趣會促使人深入鉆研,創造性地進行工作和學習。就高中學生而言,對一門課程感興趣,會促使他執著研究,并且激發創造性的思維,不僅會使他的學習成績大大進步,而且會大大地改良學習辦法,提高學習效率。明白興趣所在,還應該長遠考量,思考社會發展現狀,并在此基礎上合理抉擇。曾經有多少天才,埋沒在了時代的洪流之中。因此,高中學生在選文理科時,應當把個人的學習興趣融入到時代發展的潮流中。著名物理學家錢偉長,原本文強理弱,為了實現精忠報國、富國強兵的夢想,他棄文轉理,奠定了中國力學物理的基礎。國家興亡,匹夫有責,面對祖國的召喚,兩彈一星元勛于敏一次次改變自己鉆研的方向。我突然明白,一個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消失的,能把微薄的力量融進祖國的強盛之中,足以自慰。祖國選擇了他,他選擇了祖國,相互促進,成就了強國夢想。前輩們的光輝事跡,對我們學生選擇文理都有一定的啟示。沒有興趣,難以讓自己從事的學科專業長足發展,但光靠興趣,難以長遠、有高度地發展。若想更好地實現人生價值,就必須聽從時代召喚,把個人興趣與社會發展需求結合起來,如此才能最大限度地實現人生價值。聽時代召喚,選如意學科。我決定聽從內心聲音,聽從時代召喚,選擇文科,傳道授業,布道天下,為國家培養更多優秀人才!【詳解】本題考查學生任務驅動型作文寫作能力。寫作任務十分明確——你作為高一學生,面臨選科,肯定也聽了不少建議,有過很多體驗,作過很多思考,形成了你的認識。請根據材料內容,或記敘你的經歷和體驗,或表達你的思考和心得,寫一篇文章。任務驅動型作文隸屬于材料作文,而材料作文一方面要求學生整體感知材料,從材料中提煉出主旨;另一方面要求學生根據主旨,自選角度進行寫作,切不可偏題。本題的材料既具有一定限制性,又具有很大開放性。限制性:1.立意限制。材料說,“面臨選科,肯定也聽了不少建議,有過很多體驗,作過很多思考,形成了你的認識”,可見,如何恰當地選擇適合自己的科目是立意的側重點,考生應結合聽到的別人的建議以及自己對人生體驗的思考來解決這個問題。凡是拋開“選科”,泛泛而談哪一科好就業,哪一科利于實現人生價值,哪一科利于上好學校等等,都可判為偏題或者跑題。2.內容限制。材料作文看似開放,其實限制嚴格,可謂戴著鎖鏈的舞蹈。小吳選理,側重選擇大學的機會和專業;小李選理,側重舅舅的意見,報效祖國社會,這里面涉及了家國情懷;小栗選文,側重難易程度;小史選文,因為喜歡歷史;小鄭的選擇,側重母親的建議,從就業角度來考慮。綜上所述,考生需要在所給選擇中做出權衡和選擇。小吳、小栗思考得“淺顯”一些,小史“純粹”一些,小李、小鄭的考慮則更為長遠。從命題人角度思考,小李、小史的選科理由少些功利性,格局更廣;小鄭次之;小吳、小栗的選擇則顯得有些“盲目”。因此,文章寫作重點應該在更贊同哪一種選擇上。3.主體限制。“你作為高中的學生”,限制考生須從高中學生的視角進行寫作。高中學生正面臨從少年到青年的轉變,他們的人生觀、價值觀深刻影響著他們未來人生道路的抉擇。考生在寫作時,應該體現出新時代青年在選科以及選擇專業,甚至規劃未來人生時應有的責任和擔當。泛泛而談,不關注社會現實,則難出佳作。開放性:1.立意角度開放。引導語“請根據材料內容,或記敘你的經歷和體驗,或表達你的思考和心得”,表明考生可以側重寫自己在選科時的經歷或人生體驗,也可以側重寫對于選科這件事情的認識和思考。而這些認識和思考,都源于以上材料中同學們之間的討論,討論的角度不同,側重點也不同,考生可以選擇引起自己共鳴的角度寫作,也可以結合自身,同時理性思考,高瞻遠矚,綜合立意。2.文體開放。寫作要求中說“或記敘你的經歷和體驗,或表達你的思考和心得”,即考生可寫記敘文或者議論文。不管選擇哪一種文體,都要使文體特征鮮明。根據以上分析,本題任務驅動性材料作文,緊扣考生的生活實際,讓考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思考人生意義和價值,從而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這正好體現了高考“立德樹人,服務選材”的初衷。文理如何選擇?不同學生給出了不同答案。新時代領路人說,歷史和現實都告訴我們,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有源源不斷的強大力量。因此,考生在討論選科理由時,勢必應該把自己的人生選擇與國家社會的需要結合在一起,有高度,有深度,相得益彰,必有佳作。參考立意1.選科要結合自身實際;2.文科,選你愛你不容易;3.長遠規劃,選科不難;4.選科也須聽聽自己的聲音;5.聽時代召喚,選如意科目;6.那一夜,我在文理間徘徊;7.一個準文科生的自白;8.站在選科的門口;等等。結構安排:在文體選擇上,題目已經明確給出要求——或記敘你的經歷和體驗,或表達你的思考和心得,也就是說考生既可以寫記敘文,也可以寫議論文。寫記敘文,可以通過具體選科事件的記敘,或者表達對選科這件事的了解、認識的過程;或者記敘自己在選科這件事的經歷,表達自己對選科認識;或者圍繞選科這件事,記敘其間發生的另自己難忘的事件……不論如何寫,注意要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要記敘清楚自己的經歷和體驗,能體現出自己在選科這件事上思考和心得,如果寫議論文,首先給文章擬一個隱含或者直接點明觀點標題——“聽時代召喚,選如意科目”,開篇簡述材料,由簡述材料提出中心論點——選文還是選理,不能只聽別人一面之詞,也應該聽聽自己的興趣,思考社會時代的需要,放遠目光,那樣才能選到稱心如意的科目。然后從“選擇文理,應該認真思考自己的興趣所在”“明白興趣所在,還應該長遠考量,思考社會發展現狀,并在此基礎上合理抉擇”兩個方面論述該如何選科。最后得出結論聽時代召喚,選如意學科,自己決定聽從自己內心聲音,聽從時代召喚,選擇文科,傳道授業,布道天下,為國家培養更多優秀人才,強化觀點,做到收尾呼應,結構圓合。相關素材積累:1.分文理科的事似乎是鬧得沸沸揚揚了,但人們對中學生的關注似乎不夠。分文理科事關中學生的命運,應當關注的是中學生的意見。2.不可否認,的確有部分人會在分科問題上徘徊,甚至做出錯誤的決定,但我相信,這是少數。大多數人還是能夠根據自己的學科特長和對將來的打算做出正確的選擇,這個選擇是自己做出的,相信將來即便后悔也不會怨天尤人。而且在家長、老師還有自己的慎重考慮之后做出的決定,應當有相當的把握性和正確性。面對人生的一個重要訣擇,相信不會有多少人會拿來開玩笑。3.有人說,選擇讓我為難。說這話的人只有兩種人:極優秀的人和沒有選擇的人。極優秀的這類人,門門功課都學得得心應手,兼之興趣廣泛,難免會徘徊。但換過來想:不論怎樣選擇,都是自己的長處,還有什么好怕呢?如果再無病呻吟,這對另外的人就將是痛苦了。因為極優秀的“全才”畢竟是少數,絕大多數人都存在優勢與弱勢,他們需要選擇。如果剝奪了他們的選擇權,這將是一種殘忍。況且,現在高中分科后的六門課程已讓高中生焦頭爛額,許多人都是“少白頭”,學生跳樓的事也屢見不鮮。若是九門功課齊上,那后果將是慘不堪言。4.可能分科會一定程度上限制學生的潛力,但若在社會上,一個人有一技之長足矣。而更早地分科則可以讓學生將有限的精力投入到較有益的學習中去。畢竟,學習是無窮的,精力是有限的。而且,請不要忘了:文理分科并非是始于今日,而是前人們的成果。想想看,當初在實行分科之初,反對的浪潮定是層出不迭,反對的理由未必會比今日的諸君遜色多少。但是,分科這一決策還是實施到今日。從這里不難看出分科這一決策正確與否。當然,不是前人所留對如今都適用。但有一.點不可否認,至少是到目前為止,解決這一問題,還沒有找到比分科更有效的方法。5.面對分科,我很難抉擇,但老師們總說“理科好,報志愿門路多,將來找工作也容易”,可是興趣也很重要啊!不感興趣又怎能學好?學不好分數就提不上去,如果分數不夠,又何談報志愿,更別提找工作了。不管學什么,只要學好了,都會有出路的。話雖這么說,但還是很矛盾,這畢竟是自我安慰而已。于是,我想到了“抓鬮”,可能這種做法很幼稚,也許是很蠢,但我還是愿意蠢一次,本希望自己有所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2030學生文具產業政府戰略管理與區域發展戰略研究咨詢報告
- 2025-2030婦女保健產品行業市場現狀供需分析及重點企業投資評估規劃分析研究報告
- 2025-2030塑料瓶行業風險投資發展分析及投資融資策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國內電池行業市場發展分析及競爭格局與投資機會研究報告
- 2025-2030商品出口產品入市調查研究報告
- 2025-2030雙向拉伸塑料土工格柵行業市場現狀供需分析及重點企業投資評估規劃分析研究報告
- 2025-2030壓縮機企業創業板IPO上市工作咨詢指導報告
- 2025-2030醫療保健獲得性感染行業市場現狀供需分析及投資評估規劃分析研究報告
- 2025-2030化纖原料行業市場發展分析及發展趨勢與投資研究報告
- 2025-2030冷軋卷鋼板行業市場發展現狀及競爭格局與投資戰略研究報告
- 2025年河北省唐山市中考一模道德與法治試題(含答案)
- 2025年一級注冊計量師考試題庫大全及答案
- 放療皮膚反應分級護理
- 2025年03月內蒙古鄂爾多斯市東勝區事業單位引進高層次人才和緊缺專業人才50人筆試歷年典型考題(歷年真題考點)解題思路附帶答案詳解
- 衛生院全國預防接種日宣傳活動總結(8篇)
- 小學消防知識教育
- 2024國家電投集團中國電力招聘(22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安徽2025年03月合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公開招考60名工作人員筆試歷年參考題庫考點剖析附解題思路及答案詳解
- 2025年第三屆天揚杯建筑業財稅知識競賽題庫附答案(601-700題)
- 工程造價咨詢服務投標方案(專家團隊版-)
- 小小科學家《物理》模擬試卷A(附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