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摘要:拆解和引入概念是議論文概念辨析的有效路徑,能拓展論證空間,增強論證的深刻性、嚴密性和力度。在“拆”和“引”時,需詮釋不同邏輯關系概念的區別和聯系,“析出”概念的本質屬性,由淺入深,靈活選擇概念的內涵與外延,最終把握核心觀點。關鍵詞:議論文;概念辨析;拆解;引入議論文寫作教學必須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而概念是邏輯思維的基礎。當前,高中生在寫作議論文時往往不懂得概念界定,這導致學生寫作時行文前后矛盾,重心搖擺,主旨弱化。精準嚴密的概念辨析不僅能清晰地闡釋“是什么”的問題,還能打開思路,揭示文章主旨。筆者在教學實踐中將朱自清先生極有特色的兩篇雜文《論氣節》和《論老實話》作為聯讀篇目,開發寫作資源,實現讀寫融合,與學生共同探討議論文中概念辨析的有效路徑。朱自清先生多年研究古典文學,長于訓詁、考辨,對詞義特別敏感。筆者嘗試引導學生將領略“咬文嚼字”的朱氏風格,從概念“拆”和“引”的角度體會朱自清雜文的“說理”之妙。一、柳暗花明——依照一定規律拆解或引入概念“拆”即“拆解”,將概念作結構上的拆分或者作不同角度的分解?!耙奔础耙搿?,指針對主概念引入相關概念。在《論氣節》一文中,朱自清把主概念“氣節”拆分為“氣”和“節”,奠定了行文的基礎。以“氣”為中心詞,輻射到近義概念“士氣”“浩然之氣”“義氣”“正氣”“志氣”,以“節”為中心詞,輻射到近義概念“忠節”和“高節”,還聯想到反義概念“守節”和“失節”,在概念的辨析中逐步接近“氣”和“節”的本質,這種對關鍵詞的拆分和重組打開了論證的空間,有助于學生尋找寫作的靈感。以《論老實話》為例,作者先把“老實話”這個關鍵詞分解為以客觀事實為標準的“實話”和以主觀態度為標準的“真話”,再分而論之。在“真話”的論述部分輻射出以“話”為中心詞的“謊話”“假話”“玩話”,在概念的條分縷析中,在細致的解剖中,文章說理的境界有如奇峰迭起,精彩紛呈。不論命題作文還是材料作文,問題中都有顯性或隱形的關鍵詞,也就是主概念。什么樣的主概念適合拆分呢?一般而言,雙音節詞語前后兩個字有豐富內涵且形成因果、條件、承接、遞進、對立統一等關系的,適合拆分。比如,“和合”可以拆分為“和”和“合”,前者有和諧、協調之意,后者有融合、合作之意,二者是遞進關系;又如“寬容”,拆成“寬”和“容”,“寬”為“心寬”“眼寬”“境寬”等,“容”為“容納”“包容”“容人”“容事”“容異”等,二者是條件關系。還有不可“拆分”但可“分解”的情況,這就要根據不同標準,將關鍵詞進行分類。比如,談“義與利”時,“利”按對象分,有“私利”“公利”;按時間分,有“眼前利”“長遠利”;按程度分,有“小利”“大利”。怎么引入相關概念呢?漢字既表音又表意,一組形近又音近的詞語,或一組形異卻音同的詞語,不但給讀者帶來視覺和聽覺的雙重沖擊,還會令人覺得余味無窮。如果利用漢字的音義特點引入相關概念,學生的習作定會脫穎而出。引入概念還須借助不同思維方式:運用發散思維,將“AB式”詞語,以“A”或“B”為錨點進行重組。比如,“器識”一詞拆分后“器”可以重組為“器量”“器度”“大器”,“識”可以重組為“見識”“知識”“智識”;運用聯想思維,尋找形近或義近的詞語,“疑義相與析”,在詞語的比較中,主概念的內涵就更加分明了。比如“生與熟”,“生”可以再組為“生疏”“生澀”“生機”“生氣”,“熟”可以組為“熟稔”“純熟”“圓熟”“俗濫”;運用逆向思維,尋找與主概念相對立的概念,在對比中凸顯主概念的內涵,比如,由“畏”找到對立概念“無畏”“大無畏”“勇”“膽氣”等。概念的引入不限于詞語,可延展到相關的名言、詩詞、成語、俗語。比如,《論老實話》中,由“真話”聯想到表達真誠態度的成語“推心置腹”“肺腑之言”,以及反映不真誠態度的成語“口是心非”“口蜜腹劍”。妙拆解,巧組合,打好概念這張牌,學生會豁然開朗,找到立意方向,走出構思的死胡同。二、長短相形——詮釋不同邏輯關系的概念的區別和聯系邏輯學把概念之間的關系表述為全同、種屬、交叉、矛盾、反對關系等。拆解或引入概念之后,必然要針對不同概念進行辯證說理,即用一分為二、聯系、發展的眼光分析概念之間的區別或聯系。比如,《論氣節》中,作者從“氣節”這個屬概念拆出種概念“氣”“節”,再分別從“氣”“節”的文化源頭說起:“氣”積極,而“節”消極;“氣”是敢作敢為,“節”是有所不為;“氣”是建立在集體基礎上的,是動態的,而“節”關乎個人的立身處世,是靜態的。以上是一分為二地分析問題,重在講概念之間的區別。在談“節”這個概念時,朱自清根據在朝在野的分類標準,分解出“忠節”和“高節”兩個概念,“忠節至多造就一些失敗的英雄,高節更只能造就一些明哲保身的男子漢,甚至于一些虛無主義者”。前者有意“衛護”,后者無意“消納”,都在維護統治階級利益。以上是聯系封建專制背景,講概念之間的共性。再如,《論老實話》一文,由“真話”這一概念引入了諸多概念:真話雖然不一定忠于事實,但是謊話一定不會是真話。假話卻不一定就是謊話,有些甜言蜜語或客氣話,說得過火,我們就認為假話,其實說話的人也許倒并不缺少愛慕與尊敬。在上述文段中,謊話與真話是相對關系,二者截然不同。假話與謊話是交叉關系,換句話說,某些情況下的假話也可能是“態度誠懇”的真話,這就講出了假話與真話的聯系,如此一分為二地看待問題,避免了“非黑即白”的片面狹隘。事實上,談概念之間的聯系比談區別更難,因為談聯系常以談區別為前提,需要異中求同,還不能把概念之間的差異和界限絕對化,需要把概念放到某特定的環境中,去考慮它們的不平衡性以及動態發展。具體言之,兩個概念在不同的條件、環境下,可能此強彼弱、此消彼長,也可能相輔相成、相反相成,還可能彼此轉化。例如,“有人說,我們堅持一件事,并不是因為這樣做了會有效果,而是堅信這樣做是正確的。對此你有怎樣的認識和思考?請結合材料及生活實際,寫一篇議論文?!边@是一道關于“效果與正確”關系的作文題,學生在《看效果,分對錯》一文中將“效果”一詞分解,以發展的眼光來看“效果”與“正確”的關系:“效果分他人、自己,分長期、短期。烈士為正確而犧牲,看似毫無收效,但今日四海升平,此為大效。其效不作于自己,不用于當時,但絕不能說其無效?!薄伴L短相形,高下相傾”,概念在比較中方顯出區別,概念在區別中又有著某種聯系,如此辯證分析,能讓說理更嚴謹、更全面。三、曲徑通幽——明確概念辨析的目的概念的拆解和引入并非文字游戲,必須明確動機,議論文最終目的是闡述核心觀點,那么概念的“辨別”往往要“析出”概念的本質屬性,從而服務于核心觀點。以《論氣節》為例,第四段針對“節”引入“和”的概念,“和”重在“合”,“節”重在“分”,即不犯不亂的“本分”,從而析出“節”的消極性,也就是局限性,為提出“抑節揚氣”這個觀點張本。就全篇而言,為什么要把“氣節”拆分呢?還是要推出上述觀點。文章先提出青年在建立新的“氣節”尺度,什么尺度呢?朱自清沒有馬上揭曉答案,而是先從“氣”和“節”的歷史發展講起。“氣”“節”孰強孰弱不是靜止不變的。宋朝太學生請愿、明朝東林黨人等例子說明在集體基礎上的“氣”重于“節”,但是隨著封建專制統治的禁錮,士人個體的立身處世偏向了消極的“節”,民國以后,“士”發展為知識分子或知識階級,在民國初期和“五四運動”時期,曾“氣”重于“節”,但是在內憂外患的抗戰時期,中年知識分子縮于“節”,弱于“氣”,而青年知識分子卻無視消極的節,代之以積極的氣,他們建立新的“氣節”尺度值得期待。文章就這樣借助概念辨析,由表及里,由淺入深,最后水到渠成地推出核心觀點。又如,《論老實話》一文中從美國前國務卿一本書的題目“老實話”引入論題,把“老實話”分成“實話”和“真話”,從“真話”又引出諸多相關概念,看似宕開很遠,其實是為了由“說實話難”和“說真話也難”自然推及“人們辨別老實話時不能一概而論”的觀點,最終得出“人們面對美蘇大肆宣傳時,不能持虛無主義否定一切”的結論。朱自清的論證猶如剝筍,一層層深入,直至筍心。此外,概念分解時,亦應根據論點,靈活選擇相應的內涵和外延。比如,《論老實話》一文,如果把“老實話”的內涵只定位在“態度誠懇的真心話”,就沒法推出中心觀點,因為國與國之間談不上“真心話”。上述訓練題,如果把“效果”的外延設定在“物質效果”,就沒法談“用效果檢驗正確”的觀點,如果“效果”的外延再寬一點,還包括“精神效果”“社會效果”“長期效果”,那就能為這個觀點服務了。反過來說,“效果”的外延設定在“物質效果”,把“正確”的內涵界定在“符合道理、價值觀”而非“符合事實或某種公認標準”,就能更好地為“效果誠可貴,正確價更高”的觀點服務。四、勁弓破的——在駁論中“拆”“引”概念廣義地說,一切議論文都有駁論的成分。要說服別人,通常要假想論敵。以《論老實話》為例,從論敵的心態揣摩,美蘇這種大國對壘,肯定不說老實話。駁論的重頭戲是概念,概念不清,批駁就沒有力度。朱自清將老實話按不同標準分成實話和真心話,這就把含混的概念梳理清楚了。國與國之間說不上“真心話”,可是有沒有實話呢?得“分別而論”。外交辭令是一種“客氣話”,條約就是“實話”,宣傳嘛,也不一定都是“謊話”,總還有點“實話”。我們發現,拆解或者引入概念,具有抽絲剝繭、去偽存真的功效,使立論無懈可擊。例如:身尚禮則身修,國尚禮則國昌。禮儀不僅關乎個人品德修養,也關乎社會文明程度和國家民族尊嚴等。可是當下有些人認為,進退有儀,那是封建社會的要求,現在社會不必在意繁文縟節;還有人認為,注重禮儀,容易讓自己畏手畏腳,失去自己的個性;還有人說,禮儀是外在形式,很多人內心并不認同,所以沒必要強調。請結合材料內容,寫一篇文章,談談你對禮儀在當下意義的思考。生1:禮有實禮和虛禮之分,實禮為真正的禮,體現為由內而外的素養。許多人將流于表面的虛禮與真正的禮混為一談,認為僅僅是向長輩的一句諾諾敬語,面對領導時的點頭哈腰等。他們對禮儀的理解僅限于生存范疇,為了現代社會標準化的人際交往,在利益的坐標系上精準計算著投入產出,從而辜負了禮的核心價值。生2:“儀”是儀節、儀式,是外在形式。魯昭公“郊勞贈賄”做得周全,女叔齊卻評價說“是儀也,不可謂禮”,他認為國君的禮之本在于守國愛民,節制私欲。今天我們說,“禮”的內核是仁、敬,禮和儀并提,本身就代表內化于心和外化于行的統一。至于“繁文縟節”,那只是由不走心、虛浮的“儀”堆砌而成的,不在我們提倡的范圍內。生3:萬事萬物都寓于個性與共性之中,保留基本的共性并不意味著丟棄個性,禮儀便是文明社會共性的體現,是當下人們應當遵循的基礎,要通過每個人的禮儀,才能構建出一個文明的社會,正所謂“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在駁論中拆解關鍵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耳鼻喉科小講課鼻內鏡鼻竇手術護理常規
- 應急財務管理的基本原則計劃
- 強化班主任團隊協作的工作思路計劃
- 客戶關系管理月度戰略計劃
- 2025星河廣場建設項目施工承包合同
- 跨區域美術交流活動計劃
- 2025企業辦公場地租賃合同協議
- 2025技術許可(專利權)合同
- 物聯網智能家居設備選型指南
- 醫療器械臨床試驗協議
- MTS4000光時域反射儀
- GB/T 24918-2010低溫介質用緊急切斷閥
- GB/T 14229-1993齒輪接觸疲勞強度試驗方法
- 乳膏劑制備課件
- 小學英語一般現在時-(演示)課件
- 《最后一次講演》-【精品課件】
- 高一物理 必修二《機車的兩種啟動方式》教學設計
- 2022年陜西省普通高校職業教育單獨招生統一考試模擬題
- 靜脈藥物調配中心PIVAS靜脈用藥配置中心靜脈藥物配置中心靜配中心調配工作簡介培訓教學課件
- 常壓熱水鍋爐產品質量證明書
- 出廠檢驗報告范本(共3頁)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