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2024-2025學年度高三地理第一輪復習訓練題(五)土壤與生物(解析版)_第1頁
江西省南昌市2024-2025學年度高三地理第一輪復習訓練題(五)土壤與生物(解析版)_第2頁
江西省南昌市2024-2025學年度高三地理第一輪復習訓練題(五)土壤與生物(解析版)_第3頁
江西省南昌市2024-2025學年度高三地理第一輪復習訓練題(五)土壤與生物(解析版)_第4頁
江西省南昌市2024-2025學年度高三地理第一輪復習訓練題(五)土壤與生物(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試卷第=page66頁,共=sectionpages66頁試卷第=page55頁,共=sectionpages66頁2025屆南昌市高三地理一輪復習卷(五)土壤與生物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假設圖中山地海拔相同,讀四幅山地垂直帶譜示意圖(下圖),完成下面小題。1.根據四個山地植被的分布情況,判斷它們的緯度由低到高依次是(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①②④③ D.②①③④2.圖中最有可能位于北半球的有(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3.圖中①山地同一自然帶的分布南坡明顯高于北坡,其形成的主導因素是(

)A.海拔高度 B.水分狀況 C.熱量差異 D.土壤差異“裊裊兮秋風,云淡淡兮銀杏黃。”每年11月初是銀杏林最美的時候,這時的陜西咸陽漢陽陵秋色迷人,上百畝的銀杏林鋪天蓋地的黃,一眼望去金碧輝煌仿若“皇城”。結合相關知識,完成下面小題。4.陜西咸陽地區的地帶性植被為(

)A.常綠闊葉林 B.針闊葉混交林 C.落葉闊葉林 D.亞寒帶針葉林5.西安城市地區部分道路兩側也種植有銀杏樹種,但城區樹種葉子全部變色比郊區推遲5天左右,這體現的分異規律為(

)A.地方性分異規律 B.緯度地帶分異規律C.干濕度地帶分異規律 D.垂直分異規律下圖示意地面坡度與土壤厚度的關系,在流水沖刷與巖石風化的共同作用下,土壤厚度增大或減小,達到平衡狀態時,厚度保持相對穩定。據此完成下面小題。6.當土壤厚度變小時(

)A.流水沖刷加強 B.流水沖刷減弱 C.巖石風化加強 D.巖石風化減弱7.與臨近的緩坡相比,在相同降水條件下,陡坡地表水(

)A.流速更快,流量更大 B.流速更快,流量更小C.下滲更多,蒸發更強 D.下滲更多,蒸發更弱8.土壤厚度變小往往會引起草本植物入侵灌木群落,原因是草本植物比灌木(

)A.繁殖快B.植株矮C.種子多D.根系淺林線是指高海拔山地的森林分布上限。呼倫貝爾高原位于內蒙古高原東北部,大興安嶺北段西麓,平均海拔在600~800米之間,樹木大多長在地勢隆起的地方,河谷和平地上反而難覓樹木蹤影、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林線存在。完成下面小題。9.呼倫貝爾高原沒有林線分布的原因是(

)A.緯度高 B.降水少 C.海拔低 D.坡度級10.影響呼倫貝爾高原森林空間分布的關鍵因素是(

)A.地下水 B.土層厚度 C.降水量 D.氣溫“黃沙遮天日,飛鳥無棲樹”的荒漠沙地上造林近百萬畝(1畝約為667平方米),創造了一個生態文明建設的奇跡。造林過程中發現荒山南坡難以綠化,需要攻克許多難關。下圖示意塞罕壩林場的位置。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1.適合塞罕壩林場人工造林的主要樹種屬于(

)A.落葉闊葉 B.常綠硬葉林 C.針葉林 D.常綠闊葉林12.與北坡相比,塞罕壩荒山南坡造林的主要不利條件是(

)A.蒸發較強,土壤濕度較小 B.降水較少,土層較薄,礫石較多C.光照強烈,晝夜溫差大 D.風力較大,受低溫凍害影響大13.塞罕壩林場對京津地區產生的主要環境效益是(

)A.增加生物多樣性 B.減輕風沙危害C.涵養水源,美化環境 D.減緩變暖趨勢大青山位于陰山山脈中部,北坡與內蒙古高原相連,南坡以100多米的落差直降到河套平原,大型季節性洪水在山口流出后形成三期洪積扇,且數量眾多,上層疊在下層上,扇體面積小于下層。圖示意大青山南坡不同時期洪積扇分布。完成下面小題。14.大青山南坡發育眾多洪積扇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平坦 B.河流眾多 C.斷層發育 D.植被稀疏15.西白石頭溝山口Ⅲ期洪積扇中顆粒物比I期、Ⅱ期(

)A.形成早,顆粒大 B.形成早,顆粒小C.形成晚,顆粒小 D.形成晚,顆粒大16.該洪積扇在農業生產過程中最容易出現的主要生態環境問題是(

)A.石質荒漠化 B.土地鹽堿化 C.土壤板結 D.水土流失二、綜合題(共52分)17.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材料一:內蒙古北部自然地理環境東西差異大,呼倫貝爾草原是我國較為肥美的草原,大興安嶺東部以森林植被為主。左圖示意呼倫貝爾草原的地理位置,右圖示意甲乙兩地土壤有機質的質量百分比垂直變化。材料二:在呼倫貝爾草原上地勢低洼的地方分布著一些鈉、鉀等元素含量較高的鹽堿地,這些鹽堿地的植被狀況與周圍草原明顯不同,看上去好像是鑲嵌在草原上的斑塊。(1)指出甲地對應的土壤有機質垂直變化曲線,并說明依據。(3分)(2)描述Ⅰ類土壤有機質含量垂直分布特點并分析原因。(4分)(3)運用地理環境整體性原理,分析呼倫貝爾草原上斑塊形成過程。(3分)18.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紅樹林是生長在熱帶及亞熱帶海岸潮間帶的濕地木本植物群落。東南亞紅樹林具有極高的生物多樣性,其面積在1990—2015年持續下降,2015—2020年有所回升,研究表明,人為因素是紅樹林面積下降的主要原因。下圖示意東南亞紅樹林主要分布區。(1)分析東南亞紅樹林分布面積大的自然原因。(6分)(2)說明紅樹林的生態作用,并指出紅樹林生存面臨哪些人類活動的威脅。(7分)(3)從地理環境整體性的角度指出紅樹林面積下降對該區域生態環境的不利影響。(3分)19.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我國大小興安嶺地區廣泛分布著多年凍土和沼澤地,且凍土分布與沼澤地分布密切相關。近年來,大小興安嶺地區凍土厚度變薄,分布范圍縮小,這對土壤中有機碳(土壤中存在于有機物質中的碳元素)循環產生較大影響。下圖示意大小興安嶺地區多年凍土的空間分布。(1)描述大小興安嶺地區多年凍土的空間分布特征,并指出影響其分布得主要因素。(4分)(2)從水循環角度,分析大小興安嶺地區凍土與沼澤地間的相互影響。(4分)(3)簡述甲地黑土流失嚴重得原因(3分)。(4)說明大小興安嶺地區凍土變化對土壤有機碳的影響。(3分)20.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12分)天坑是四周巖壁陡峭,平均寬度和深度均超過100米的大型塌陷漏斗區,是在特定地質、巖溶地貌、氣候、水文環境下形成的,天坑發育區土壤貧瘠。根據形態可將天坑劃分為初期、中期和后期等不同發育時期。天坑發育后期,直徑和深度繼續增大。天坑內一般土壤貧瘠,但由于受到坑壁的圍擋,天坑內部形成了與外部差異明顯的小氣候,草本植物多樣性豐富。近年來中國在多個人跡罕至的天坑發現了極度獨特瀕危的草本物種。下圖分別為“天坑發育階段圖”和“不同發育時期草本植物物種數變化圖”。(1)根據天坑形成演化剖面示意圖說出天坑地貌的形成過程。(3分)(2)與天坑外部相比,指出天坑內植被生長的氣候環境特征。(3分)(3)隨著圖示天坑后期的繼續發育,說明天坑內草本植物未來的物種演化趨勢。(6分)答案第=page22頁,共=sectionpages33頁答案第=page33頁,共=sectionpages33頁2025屆南昌市高三地理一輪復習卷(五)土壤與生物參考答案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48分)題號1234568910答案ABCCACDCA題號111213141516答案CABBDB解析:1.讀圖可知,①②山脈基帶為落葉闊葉林帶,但①分布海拔高度要高于②,③山脈基帶為針葉林帶、④山脈基帶為草甸帶,因此它們的緯度由低到高依次是①②③④。故選A。2.同一自然帶在陽坡分布的高度較陰坡高,北半球南坡為向陽坡,南半球北坡為陽坡;由此可看出,①③可能位于北半球,②④可能位于南半球。故選B。3.向陽坡熱量充足,自然帶的分布海拔較高,背陽坡溫度低,自然帶的分布海拔較低,因此導致山地同一自然帶的分布高度兩坡明顯不同,其主導因素是熱量條件的差異。故選C。4.陜西咸陽屬于溫帶季風氣候,由材料可知,該地區多銀杏林,秋季銀杏黃,故為溫帶落葉闊葉林,C正確。排除A、B、D選項。故選C。5.根據題意,西安城市地區部分道路兩側也種植有銀杏樹種,但城區樹種葉子全部變色比郊區推遲,原因是由于城市熱島效應導致城市氣溫高于郊區,落葉現象推遲。該現象體現的的是地方性分異規律(非地帶性分異規律),A正確。城市與郊區的差異不是緯度差異造成,也不是干濕度差異造成,排除B、C選項。垂直分異規律反映的是山地垂直分異,材料反映的是城市與郊區的差異,D錯誤。故選A。6.根據圖中信息,流水沖刷作用的強弱和土壤的關系不大,流水沖刷作用主要與流量和流速有關,所以A、B錯誤;土壤厚度小,下面覆蓋的巖石影響大,風化作用強,所以C正確;D錯誤;故選C。7.受坡度的影響,陡坡流水快,下滲少,地下徑流少,地表徑流大,所以A正確;B錯誤;陡坡流速快,不易存水,下滲少,所以C、D錯誤;故選A。8.繁殖的速度與土壤變薄的關系不大,所以A錯誤;植株矮小也與土壤變薄關系不大,主要是風力導致。所以B錯誤;種子多少與繁殖有關,與土壤關系不大。所以C錯誤;土壤變薄,地下水位下降,根系淺的草本植物,吸收水分的能力下降,灌木涵養水源的能力強,所以需要入侵灌木層獲取更多的水分。所以D正確;故選D。9.林線是指高海拔山地的森林分布上限,林線之上熱量條件不夠森林生長,一般在林線之上生長灌叢草甸,所以要出現林線山體必須要有足夠的高度,才能看出森林與其海拔之上的灌叢草甸之間的界限,呼倫貝爾高原的平均海拔在600~800米之間,海拔過低,氣溫隨山地海拔高度上升氣溫下降不明顯,所以沒有林線分布,C正確;林線是山地海拔上升到一定高度熱量條件不足以生長森林而出現的,與山地基帶緯度高低關系不大,在緯度較低的地區只要山體相對海拔夠高,也會出現林線,A錯誤;林線是指高海拔山地的森林分布上限,而高海拔地區對植被最重要的影響因素是熱量,與降水和坡度無關,BD錯誤,故選C。10.呼倫貝爾高原屬于內蒙古高原,地處我國西北地區,受夏季風影響較小,年降水量少,而森林生長需水量大,其生長所需的水分主要來自地下水,所以地下水量是影響呼倫貝爾高原森林空間分布的關鍵因素,A正確,C錯誤;森林生長對土層厚度要求不高,土層厚度不是關鍵因素,B錯誤;即使在氣溫更低的區域也會有森林的分布,說明氣溫不是森林生長的最關鍵因素,D錯誤。故選A。11.華北平原地區的自然植被類型是溫帶落葉闊葉林,塞罕壩海拔1000~2000米,氣溫較低,因此適合塞罕壩林場人工造林的主要樹種屬于針葉林。故選C。12.與北坡相比,塞罕壩荒山南坡是陽坡,造林的主要不利條件是蒸發較強,土壤濕度較小。A正確。南坡為夏季風迎風坡,降水較多,B錯誤。光照強烈,晝夜溫差大,屬于有利條件,C錯誤。位于冬季風背風坡,風力較小,受低溫凍害影響小,D錯誤。故選A。13.塞罕壩林場有防風固沙作用,對京津地區產生的主要環境效益是減輕風沙危害,B正確。增加生物多樣性不是對京津地區產生的主要環境效益,A錯誤。美化環境是城市森林的主要環境效益,不是對京津地區產生的主要環境效益,C錯誤。減緩變暖趨勢不明顯,而且不是對京津地區的主要環境效益,D錯誤。故選B。14.根據所學知識,洪積扇是由于河流流出出山口處,由于地形平坦,流速減緩,泥沙沉積形成。材料提及大青山南坡發育眾多洪積扇的主要原因在于南坡擁有眾多河流,流出出山口處,泥沙沉積導致,B正確;地形平坦也是形成洪積扇的重要條件,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A;該地區斷層發育使得河流流速加快,侵蝕作用增強,對洪積扇的形成作用較小,排除C;該地區植被稀疏對其形成影響較小,排除D。故選B。15.結合圖中信息可知,西白石頭溝山口處III期洪積扇位于河流出山口處,相較于I、II期洪積扇,距離河流出山口處較近,結合所學知識,洪積扇從扇頂到扇緣顆粒物逐漸減小,因此III期顆粒物較大且形成時間較晚,D正確,排除ABC。故選D。16.結合所學知識,該洪積扇在農業生產過程中最容易出現的生態環境問題為土地鹽堿化,主要在于本地區水源充足,地下水位較高,農業生產中不合理的灌溉導致土壤鹽堿化問題突出,B正確;本地區土壤較為肥沃,土層較為深厚,較少出現石質荒漠化,排除A;不合理的使用化肥和農藥,有可能導致土壤板結,但不是主要的生態問題,排除C;本地區出現水土流失較少,排除D。故選B。二、綜合題(共52分)17.(1)Ⅰ(1分)依據:甲處為草原,其有機質的含量總體大于森林(1分),且隨深度的變化較小(1分)。(2)隨深度的增加有機質含量逐漸減少(1分)。草類根系茂密(1分),且集中在近地表的土壤中(1分),向下則根系的集中程度遞減,有機質含量減少(1分)。(3)地形:地勢低洼,容易聚集含有鈉、鉀等元素的地表水和地下水(1分),且不易排出(1分);氣候:地處內陸,氣候干旱(1分),蒸發強烈,加速鹽分的積累(1分)。18.(1)(東南亞)緯度低(1分),熱量條件好(1分);以熱帶季風和熱帶雨林氣候為主(1分),降水豐富(1分);半島、島嶼眾多(1分),海岸線曲折漫長,潮間帶面積廣(1分)。(2)作用:防風消浪、固岸護堤(1分);促淤保灘(1分);凈化海水和空氣(1分);為動物提供棲息地,維持生物多樣性(1分)。(4分)威脅:圍墾灘涂、灘涂養殖、港口建設和海洋污染等。(任答3點得3分)(3)海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