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件水平考試(中級)軟件設計師上午(基礎知識)試題章節練習試卷1(共488題)_第1頁
軟件水平考試(中級)軟件設計師上午(基礎知識)試題章節練習試卷1(共488題)_第2頁
軟件水平考試(中級)軟件設計師上午(基礎知識)試題章節練習試卷1(共488題)_第3頁
軟件水平考試(中級)軟件設計師上午(基礎知識)試題章節練習試卷1(共488題)_第4頁
軟件水平考試(中級)軟件設計師上午(基礎知識)試題章節練習試卷1(共488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軟件水平考試(中級)軟件設計師上午(基礎知識)試題章節練習試卷1(共9套)(共488題)軟件水平考試(中級)軟件設計師上午(基礎知識)試題章節練習試卷第1套一、中文選擇題(本題共24題,每題1.0分,共24分。)1、下面有關網絡拓撲結構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______。A、采用拓撲學方法抽象的網絡結構稱為計算機網絡的拓撲結構B、早期局域網中最普通的拓撲結構是總線結構C、星型結構的優點是建網容易,控制相對簡單,其缺點是屬于集中控制,對中心依賴性大D、網狀拓撲主要用在局域網中標準答案:D知識點解析:選項A是網絡拓撲結構的定義,正確:選項B中所提到的總線型網絡結構簡單靈活,可擴充,性能好,是早期局域網普遍采用的拓撲結構,因此敘述正確;選項C所描述的是星型拓撲結構的特點,也是正確的:選項D中所提到的網狀拓撲主要應用于廣域網中,在局域網中很少采用網狀拓撲,因此該敘述是錯誤的。2、在OSI參考模型中,數據鏈路層處理的數據單位是______。A、比特B、幀C、分組D、報文標準答案:B知識點解析:OSI的參考模型共有7層,由低層至高層分別為物理層、數據鏈路層、網絡層、傳輸層、會話層、表示層和應用層。物理層處理的數據單元是比特,數據鏈路層是幀,網絡層是數據報,傳輸層是報文。3、與多模光纖相比較,單模光纖具有______等特點。A、較高的傳輸率、較長的傳輸距離、較高的成本B、較低的傳輸率、較短的傳輸距離、較高的成本C、較高的傳輸率、較短的傳輸距離、較低的成本D、較低的傳輸率、較長的傳輸距離、較低的成本標準答案:A知識點解析:在所有距離大于500m的通信應用中,單模光纖是首選類型,單模光纖比多模光纖能夠更容易地支持高速數據傳輸率。使用TR-962D-20提供電源、光纖和UTP端口狀態指示燈,可隨時快速分辨故障來源。不過外置交流電源(9V/0.8A)似乎與單模光纖的遠距離傳輸有些不相配。一般內置的開關電源在性能上更穩定,能支持超寬的電源電壓,更好地實現穩壓、濾波和設備電源保護,減少機械式接觸造成的外置故障;而外置變壓器電源的優勢在于可以使收發器做得小巧,同時價格上相對于內置電源要便宜一些,比較適合應用在民用設備上。TR-962D系列為SC單模光纖收發器,按傳輸距離分為TR-962D-20/TR-962D-40/TR-962D-60,末尾一組數字代表了該產品的最大傳輸距離。總體來看,TR-962D-20比較適合于民用設備的遠程數據傳輸,特別是從電信供應商到小區數據中心這段網絡。4、下列______設備可以隔離ARP廣播幀。A、路由器B、網橋C、以太網交換機D、集線器標準答案:B知識點解析:網絡互聯硬件主要有網卡、集線器(Hub)、重發器、網橋和交換機等設備。網卡及其驅動程序事實上已基本實現了網絡協議中最低兩層的功能。Hub是物理層協議級的互連設備,它將多個站點互連起來,也允許將多個網段連到同一個Hub。重發器是一種在物理層上因特網段的小設備,它放大、增強信號井進行轉發以保證信號的可靠傳輸,重發器連接的兩個網段,必須是同一種類型的LAN。網橋也稱為橋接器,是一種在數據鏈路層把網段互相連接起來的設備。在網橋中可以進行兩個網段之間的數據鏈路層的協議轉換。交換機也稱為交換器,是在LAN中互連多個網段,并可進行數據鏈路層和物理層協議轉換的網絡互聯設備。ARP是地址轉換協議。5、以太網100BASE-TX標準規定的傳輸介質是______。A、3類UTPB、5類UTPC、單模光纖D、多模光纖標準答案:B知識點解析:快速以太網有多個物理標準,使用的傳輸介質分別如下。100BASE-TX:2對5類UTP;100BASE-T4:4對3類、4類或5類UTP;100BASE-FX:多模光纖。6、將雙絞線制作成交叉線(一端按EIA/TIA568A線序,另一端按EIA/TIA568B線序),該雙絞線連接的兩個設備可為______。A、網卡與網卡,B、網卡與交換機C、網卡與集線器D、交換機的以太口與下一級交換機的UPLINK標準答案:A知識點解析:制作雙絞線的標準有兩個,它們是EIA/TIA568A和EIA/TIA568B。如果兩端都用EIA/TIA568B標準,這樣做出的雙絞線叫做直通線,用于連接集線器(或交換機)和PC網卡。如果雙絞線的一端按照EIA/TIA568B排序,另一端按照EIA/TIA568A排序,這樣做出的雙絞線就是交叉線。交叉線用于連接兩個PC機的網卡,或者連接兩個Hub的以太端口。制作網線時,如果不按標準連線,雖然有時線路也能接通,但是線對之間的干擾不能有效消除,從而導致信號傳送出錯率升高,影響網絡整體性能。只有按規范標準連線,才能保證網絡的正常運行,給后期的維護工作帶來便利。7、以下不屬于中間件技術的是______。A、javaRMIB、CORBAC、DCOMD、JavaApplet標準答案:D知識點解析:隨著因特網的發展,企業的信息系統和以往相比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企業級的應用已不再滿足于單機系統-服務器系統,而是向著三層和多層體系結構的分布式環境不斷邁進。所謂三層結構是指在原來的“兩層結構”之間增加一層組件,這層組件包括事務處理邏輯應用服務、數據庫查詢代理等。這樣客戶端和服務器的負擔就相應減輕了,跨平臺、傳輸不可靠等問題也得到了解決。增加的這層組件就是“中間件”。中間件在三層結構中主要充當中間層,完成數據安全和完整傳輸,通過負載均衡來調節系統的工作效率,從而彌補兩層結構的不足。中間件通常分為5大類,分別是消息中間件、數據訪問中間件、遠程過程調用中間件、對象請求代理中間件和事務處理中間件。從20世紀90年代末期開始,隨著電子商務的興起和企業信息化建設的深入,中間件受不同類型需求的刺激而更加豐富起來,中間件的內涵和外延進一步拓展。面向對象的中間件技術成為中間件平臺的主流技術,出現了以Sun公司的EJB/J2EE、Microsoft的COM+/DNA和OMG的CORBA/OMA為代表的三個技術分支。Java遠程方法調用(RMI)提供了Java程序語言的遠程通信功能,這種特性使客戶機上運行的程序可以調用遠程服務器上的對象,使Java編程人員能夠在網絡環境中分布操作。8、在Windows系統中,______不是網絡服務組件。A、RASB、HTTPC、IISD、DNS標準答案:A知識點解析:IIS是Windows網絡服務器,DNS是域名解析,HTTP是超文本傳輸協議。9、在TCP/IP網絡中,為各種公共服務保留的端口號范圍是______。A、1~255B、1~1023C、1~1024D、1~65536標準答案:B知識點解析:在TCP/IP網絡中,每一個服務均有統一的端口號,為各種公共服務保留的端口號范圍為1~1023。例如,SMTP所用的是TCP端口,端口號為25;POP3所用的TCP端口號是110;DNS所用的是UDP端口,端口號為53;WWW服務是用一個TCP端口,端口號為80;FTP在客戶與服務器的內部建立兩條TCP連接,一條是控制連接,端口號為21,另一條是數據連接,端口號為20。用戶可以改變服務器上各種服務的保留端口號,但要注意在需要服務的客戶端也要改為同一端口號。10、______屬于第三層VPN協議。A、TCPB、IPsecC、PPOED、SSL標準答案:B知識點解析:TCP是第四層的傳輸控制協議,IPsec是第三層的VPN協議,PPOE工作于第二層,SSL是工作于TCP協議之上的安全協議。11、"<titlestyle="italic">science</title>"是XML中一個元素的定義,其中元素的內容是______。A、titleB、styleC、italicD、science標準答案:D知識點解析:尖括號中的都是格式符,不是內容。12、某校園網用戶無法訪問外部站點4,管理人員在Windows操作系統下可以使用______判斷故障發生在校園網內還是校園網外。A、ping4B、tracert4C、netstat4D、arp4標準答案:B知識點解析:tracert這個程序的功能是判定數據包到達目的主機所經過的路徑,顯示數據包經過的中繼節點清單和到達時間。13、通過代理服務器使內部局域網中的客戶機訪問Internet時,______不屬于代理服務器的功能。A、共享IP地址B、信息緩存C、信息轉發D、信息加密標準答案:D知識點解析:本題考查網絡安全代理服務器方面的知識。代理服務范圍不包括信息加密。14、在OGSA標準中定義了______的概念,它提供一組遵守特定的約定并定義明確的接口,是實體之間產生、管理和交換信息的機制。A、ObjectB、GridServiceC、WebServiceD、XML標準答案:B知識點解析:OGSA(OpenGridServiceArchitecture)標準是開放式網格服務架構,對Web服務進行了擴展,提出了動態服務(即網格服務,GridService)的概念。15、在以下的選項中,可以用于Internet信息服務器遠程管理的是______。A、TelnetB、RASC、FFPD、SMTP標準答案:A知識點解析:Telnet是基于客戶機/服務器模式的服務系統,它由客戶軟件、服務器軟件以及Telnet通信協議等三部分組成。遠程登錄服務是在Telnet協議的支持下,將相應的屏幕顯示傳送到本地機器,并將本地的輸入送給遠程計算機,由于這種服務基于Telnet協議且使用Telnet命令進行遠程登錄,故稱為Telnet遠程登錄。RAS適用于遠程訪問服務,例如,使用撥號上網時,在遠端的服務器上需要啟動遠程訪問服務RAS。FTP是文件傳輸協議,用來通過網絡從一臺計算機向另一臺計算機傳送文件,它是因特網上繼WWW服務之后的另一項主要服務。用戶可以通過FTP客戶程序連接FTP服務器,然后利用FTP協議進行文件的“下載”或“上傳”。SMTP是簡單郵件管理協議,是一種通過計算機與其他網絡用戶進行聯系的快速、簡便、高效、價廉的現代化通信手段,是一種利用網絡交換信息的非交互式服務。在TCP/IP網絡上的大多數郵件管理程序使用SMTP協議來發信,并采用POP協議來保管用戶未能及時取走的郵件。16、在以下網絡應用中,要求帶寬最高的應用是______。A、可視電話B、數字電視C、撥號上網D、收發郵件標準答案:B知識點解析:在撥號上網和收發郵件應用中,對帶寬的要求都不高,只是帶寬高時撥號上網和收發郵件的速度提高了。至于可視電話和數字電視,均要求帶寬越高越好,數字電視尤其如此。17、電子商務交易必須具備抗抵賴性,目的在于防止______。A、一個實體假裝成另一個實體B、參與此交易的一方否認曾經發生過此次交易C、他人對數據進行非授權的修改、破壞D、信息從被監視的通信過程中泄漏出去標準答案:B知識點解析:通過身份認證可以確定一個實體的身份,防止一個實體假裝成另一個實體;認證與授權相結合,可以防止他人對數據進行非授權的修改、破壞;保護信息的機密性可以防止信息從被監視的通信過程中泄露出去。18、某個計算機中心有28臺微機,每臺微機有24個應用,每個應用占用1個端口地址,則這個計算機中心所有應用的地址總數為______。A、24B、28C、52D、672標準答案:D知識點解析:28×24=672個地址。19、超文本是一種信息管理技術,其組織形式以______作為基本單位。A、文本(Text)B、節點(Node)C、鏈(Link)D、萬維網(Web)標準答案:B知識點解析:超文本是一種非線性的網狀信息組織方法,它以節點為基本單位,鏈作為節點之間的聯想式關聯。一般地,節點是一個信息塊。在圖形用戶界面上,節點可以是字符串,也可以是圖像、聲音和動畫等。20、______不能保障公司內部網絡邊界的安全。A、在公司網絡與Internet或外界其他接口處設置防火墻B、公司以外網絡上用戶要訪問公司網時,使用認證授權系統C、禁止公司員工使用公司外部的電子郵件服務器D、禁止公司內部網絡的用戶私自設置撥號上網標準答案:C知識點解析:計算機網絡安全主要是指計算機網絡抵御來自外界侵襲等應采取的相應措施,它是網絡信息安全的最外一層防線,目前主要通過采用安全防火墻系統、安全代理服務器、安全加密網關等來實現。計算機網絡安全主要包括網絡邊界的安全和網絡內部的安全控制和防范。網絡邊界主要是指本單位(或部門)的網絡與外界網絡或Internet互聯的出口邊界,其安全主要是針對經邊界進出訪問和傳輸數據包要采取的控制和防范措施。內部網絡應當采用統一的國際因特網出口,以便加強管理;計算機網絡與Internet或外界其他網絡接口處必須設置防火墻系統,該防火墻要具有加密功能或安全加密網關;要定期掃描網絡的安全漏洞,及時消除網絡安全的隱患;Internet或外界其他網絡上的授權用戶要通過安全防火墻或安全加密網關遠程進入時,必須配備電子印章認證系統,只有認證通過的授權用戶才可進入。計算機網絡一般不用設置撥號訪問服務器和提供modem接入,如確需設置,必須采取如下措施:設置訪問控制服務器,對撥號上網的用戶身份、電話號碼等進行驗證;要求撥號用戶采用比較安全的口令,并確保不把用戶名和口令外傳給其他任何人;在撥號訪問服務器和網絡之間設置安全防火墻,對遠程訪問進程進行控制和監測;對撥號上網的電話號碼嚴格保密。21、某公司使用包過濾防火墻控制進出公司局域網的數據,在不考慮使用代理服務器的情況下,下面描述錯誤的是“該防火墻能夠______”。A、使公司員工只能訪問Internet中與其有業務聯系的公司的IP地址B、僅允許HTTP協議通過C、使員工不能直接訪問FTP服務端口號為21的FTP服務D、僅允許公司中具有某些特定IP地址的計算機可以訪問外部網絡標準答案:B知識點解析:包過濾型防火墻工作在網絡層,對數據包的源及目的IP具有識別和控制作用,對于傳輸層,也只能識別數據包是TCP還是UDP及所用的端口信息。其優點是,對每條傳入和傳出網絡的包實行低水平控制;每個IP包的字段都被檢查;可以識別和丟棄帶欺騙性源IP地址的包;是兩個網絡之間訪問的惟一通道:通常被包含在路由器數據包中,不必用額外的系統來處理這個特征。其缺點是,不能防范黑客攻擊,不支持應用層協議,訪問控制粒度太粗糙。22、下圖所示的防火墻結構屬于______。A、簡單的雙宿主主機結構B、單DMZ防火墻結構C、帶有屏蔽路由器的單網段防火墻結構D、雙DMZ防火墻結構標準答案:B知識點解析:DMZ的中文名稱為“隔離區”,也稱“非軍事化區”。它是為了解決安裝防火墻后外部網絡不能訪問內部網絡服務器的問題,而設立的一個非安全系統與安全系統之間的緩沖區。圖5-17所示的防火墻結構中包括兩個防火墻。屏蔽路由器抵擋外部非法網絡的攻擊,并管理所有內部網絡對DMZ的訪問。堡壘主機管DMZ對于內部網絡的訪問。顯然本圖中只有一個DMZ,為單DMZ防火墻結構。23、甲通過計算機網絡給乙發消息,表示甲已同意與乙簽訂合同,不久后甲不承認發過該消息。為了防止這種情況的出現,應該在計算機網絡中采取______技術。A、數據壓縮B、數據加密C、數據備份D、數字簽名標準答案:D知識點解析:數字簽名是一種以電子形式存儲的消息簽名的方法。數字簽名不僅可以做到接收方能驗證并鑒別發送方所宣稱的身份,而且發送方事后無法否認所發報文的內容,同時接收方本身不能去捏造所收到的報文。而防火墻是網絡的一種保護措施,它隔離內部網和外部網,并提供訪問控制和保密服務,使內部網有選擇地與外部網進行信息交換。由此可以發現只有數字簽名才能防止“甲不承認發過該消息”這種情況發生。24、為了保證網絡的安全,常常使用防火墻技術。防火墻是______。A、為控制網絡訪問而配置的硬件設備B、為防止病毒攻擊而編制的軟件C、指建立在內外網絡邊界卜的過濾封鎖機制D、為了避免發生火災專門為網絡機房建造的隔離墻標準答案:C知識點解析:所謂防火墻是指建立在內外網絡邊界上的過濾封鎖機制,它認為內部網絡是安全和可信賴的,而外部網絡是不安全和不可信賴的。防火墻的作用是防止不希望的、未經授權的用戶進入被保護的內部網絡,通過邊界控制強化內部網絡的安全策略。二、中文選擇題(含2小題)(本題共20題,每題1.0分,共20分。)螺旋模型綜合了(30)的優點,并增加了(31)。25、螺旋模型綜合了(30)的優點,并增加了(31)。A、瀑布模型和演化模型B、瀑布模型和噴泉模型C、演化模型和噴泉模型D、原型模型和噴泉模型標準答案:A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26、A、質量評價B、進度控制C、版本控制D、風險分析標準答案:D知識點解析:螺旋模型將瀑布模型和演化模型相結合,它綜合了兩者的優點,并增加了風險分析。它以原型為基礎,沿著螺線自內向外旋轉,每旋轉一圈都要經過制訂計劃、風險分析、實施工程、客戶評價等活動,并開發原型的一個新版本。經過若干次螺旋上升的過程,得到最終軟件。噴泉模型描述的是面向(32)的開發過程,反映了該開發過程的(33)特征。27、噴泉模型描述的是面向(32)的開發過程,反映了該開發過程的(33)特征。A、數據流B、數據結構C、對象D、構件(Component)標準答案:C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28、A、迭代和有間隙B、迭代和無間隙C、無迭代和有間隙D、無迭代和無間隙標準答案:B知識點解析:噴泉模型主要用來描述面向對象的開發過程。它體現了面向對象開發過程的迭代和無間隙特征。迭代意味著模型中的開發活動常常需要多次重復:無間隙是指開發活動之間不存在明顯的邊界,各項開發活動往往交叉迭代地進行。在下列要素中,不屬于DFD的是(35)。當使用DFD對一個工資系統進行建模時,(36)可以被認定為外部實體。29、在下列要素中,不屬于DFD的是(35)。當使用DFD對一個工資系統進行建模時,(36)可以被認定為外部實體。A、加B、數據流C、數據存儲D、聯系標準答案:D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30、A、接收工資單的銀行B、工資系統源代碼程序C、工資單D、工資數據庫的維護標準答案:C知識點解析:數據流圖(DFD),又稱數據流程圖,是一種便于用戶理解、分析系統數據流程的圖形工具。它擺脫了系統的物理內容,精確地在邏輯上描述系統的功能、輸入、輸出和數據存儲等,是系統邏輯模型的重要組成部分。DFD由數據流、加工、數據存儲和外部實體等四個要素構成。外部實體是指存在于軟件系統之外的人員或組織,它指出系統所需數據的發源地和系統所產生數據的歸宿地。在UML提供的圖中,(37)用于描述系統與外部系統及用戶之間的交互,(38)用于按時間順序描述對象間的交互。31、在UML提供的圖中,(37)用于描述系統與外部系統及用戶之間的交互,(38)用于按時間順序描述對象間的交互。A、用例圖B、類圖C、對象圖D、部署圖標準答案:A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32、A、網絡圖B、狀態圖C、協作圖D、序列圖標準答案:D知識點解析:UML提供了9種不同的模型圖來對系統建模。用例圖:以圖形化的方式描述系統與外部系統及用戶的交互。類圖:描述系統的對象結構,它們顯示構成系統的對象類,以及這些對象類之間的關系。對象圖:類似于類圖,但并不描述對象類,它們對實際的對象實例建模。序列圖:以圖形化的方式描述在一個用例或操作執行過程中對象如何通過消息互相交互,說明消息如何在對象之間被發送和接收,以及發送的順序。協作圖:類似于序列圖,但重點不是說明消息的時間順序。它以一種網絡格式表現對象之間的交互。狀態圖:用于對一個特定對象的動態行為建模,說明了一個對象的生命周期,以及引起對象從一個狀態向另一個狀態轉換的事件。活動圖:用于以圖形化的方式描述一個業務過程或者一個用例的活動的順序流。構件圖:用來以圖形化的方式描述系統的物理結構,它可以用來顯示程序代碼如何分解成模塊。部署圖:描述系統中硬件和軟件的物理架構,描述構成系統架構的軟件構件、處理器和設備。在表示多個數據流與加工之間關系的符號中,如圖4-3所示,下列符號分別表示(42)和(43)。33、在表示多個數據流與加工之間關系的符號中,如圖4-3所示,下列符號分別表示(42)和(43)。A、若A,則((B或C)或(B與C))B、若A或B,則CC、若A與B,則CD、若A,則(B或C)但非(B與C)標準答案:A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34、A、若A,則((B或C)或(B與C))B、若A或B,則CC、若A與B,則CD、若A,則(B或C)但非(B與C)標準答案:B知識點解析:在數據流圖中,如果有兩個以上的數據流指向一個加工,或是從一個加工中引出兩個以上的數據流,這些數據流之間往往存在一定的關系。根據題意,左圖表示有A則有B或C或兩者都有,右圖表示若A或B其中一個存在就有C。關于程序模塊優化的啟發式規則有若干條,以下規則中不符合優化原則的是(55)。如果一個模塊調用下層模塊時傳遞一個數據結構,則這種耦合屬于(56)。35、關于程序模塊優化的啟發式規則有若干條,以下規則中不符合優化原則的是(55)。如果一個模塊調用下層模塊時傳遞一個數據結構,則這種耦合屬于(56)。A、通過模塊的合并和分解,降低模塊的耦合度,提高模塊的內聚度B、提高上層模塊的扇山,減少模塊調用的層次C、將模塊的作用范圍限制在模塊的控制范圍之內D、降低模塊之間接口的復雜性,避免“病態連接”標準答案:B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36、A、簡單耦合B、直接耦合C、標記耦合D、控制耦合標準答案:C知識點解析:一個模塊的扇入是指直接調用該模塊的上級模塊的個數,扇出是指該模塊直接調用的下級模塊的個數,扇入大表示模塊的復用程度高,扇出大表示模塊的復雜度高。因此,模塊的扇入應盡量大,扇出不宜過大。在進行軟件設計時,一般要注意以下三方面的問題。(1)有效模塊化:降低耦合提高內聚;使用高扇出使結構最小化,當深度增加時爭取提高扇入;將模塊的影響限制在模塊控制的范圍內;評估模塊接口以降低復雜度和冗余并提高一致性;定義功能可以預測的模塊,但要避免過分限制模塊;力爭“受控入口”,避免“病態連接”:根據設計約束和可移植性需求,對軟件進行打包。(2)內聚:一般認為,巧合、邏輯和時間上的聚合是低聚合度的表現,信息的聚合則屬于中等聚合度,順序的和功能的聚合是高聚合度的表現。(3)耦合:耦合是對程序結構中模塊相互關聯的度量。耦合取決于各個模塊間接口的復雜程度、調用模塊的方式,以及哪些信息通過接口。耦合的強度依賴于以下幾個因素:①一個模塊對另一個模塊的調用;②一個模塊向另一個模塊傳遞的數據量:③一個模塊施加到另一個模塊的控制的多少;④模塊之間接口的復雜程度。在軟件設計過程中,應盡量使用數據耦合,少用控制耦合,限制公共耦合的范圍,完全不用內容耦合。軟件設計包括四個既獨立又相互聯系的活動,分別為(57)、(58)、數據設計和過程設計。37、軟件設計包括四個既獨立又相互聯系的活動,分別為(57)、(58)、數據設計和過程設計。A、用戶手冊設計B、語言設計C、體系結構設計D、文檔設計標準答案:C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38、A、文檔設計B、程序設計C、實用性設計D、接口設計標準答案:D知識點解析:軟件設計的模型是類似于金字塔外形的模型。最底層是數據設計,往上依次是體系結構設計、接口設計和過程設計。數據設計將實體-關系圖中描述的對象和關系,以及數據字典中描述的詳細數據內容轉化為數據結構的定義。體系結構設計定義軟件系統各主要成分之間的關系。接口設計根據數據流圖定義軟件內部各成分之間、軟件與其他協同系統之間及軟件與用戶之間的交互機制。過程設計則是把結構成分轉換成軟件的過程性描述。一個系統的模塊結構圖如下所示,用{×,×,×}表示這個系統的測試模塊組合。下面的選項中(71)表示自頂向下的測試,(72)表示三明治式測試。39、一個系統的模塊結構圖如下所示,用{×,×,×}表示這個系統的測試模塊組合。下面的選項中(71)表示自頂向下的測試,(72)表示三明治式測試。A、{A){A,B,C,D,E}{A,B,C,D,E,F,G,H,I,J,K}B、{F}{G){H}{I}{J}{K}{B,F,G}{C,H}{D,I,J}{E,K}{A,B,C,D,E,F,G,H,I,J,K}C、{K}{J}{I}{H}{G}{F}{B}{C}{D}{E}{A,B,C,D,E,F,G,H,I,J,K}D、{A}{F}{G}{H}{I}{J}{K}{B,F,G}{C,H}{D,I,J}{E,K}{A,B,C,D,E,F,G,H,I,J,K}標準答案:A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40、A、{A}{A,B,C,D,E}{A,B,C,D,E,F,G,H,I,J,K}B、{F}{G}{H}{I}{J}{K}{B,F,G}{C,H}{D,I,J}{E,K}{A,B,C,D,E,E,G,H,I,J,K}C、{K}{J}{I}{H}{G}{F}{B}{C}{D}{E}{A,B,C,D,E,F,G,H,I,J,K}D、{A}{F}{G}{H}{I}{J}{K}{B,F,G}{C,H}{D,I,J}{E,K}{A,B,C,D,E,F,G,H,I,J,K}標準答案:D知識點解析:集成測試是將已分別通過測試的大單元按設計要求組合起來再進行測試,以檢查這些單元之間的接口是否存在問題。有自頂向下和自底向上集成方法、大棒集成方法與三明治集成方法。自頂向下法,從主控模塊開始,沿著軟件的控制層次向下移動,逐漸把各個模塊結合起來,在組裝過程中,可以使用深度優先的策略或寬度優先的策略。自底向上測試從“原子”模塊開始集成以進行測試。大棒集成方法先對每一個子模塊進行測試(單元測試階段),然后將所有模塊全部集成起來一次性進行集成測試。三明治集成方法自兩頭向中間集成。在系統驗收測試中,(76)是在一個模擬的環境下使用模擬數據運行系統,(77)是在一個實際環境中使用真實數據運行系統。41、在系統驗收測試中,(76)是在一個模擬的環境下使用模擬數據運行系統,(77)是在一個實際環境中使用真實數據運行系統。A、驗證測試B、審計測試C、確認測試D、模塊測試標準答案:C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42、A、驗證測試B、審計測試C、確認測試D、模塊測試標準答案:A知識點解析:確認測試首先要進行有效性測試及軟件配置審查,然后進行驗收測試和安裝測試,經管理部門認可和通過專家鑒定后,軟件可交付用戶使用。有效性測試是在一個模擬的環境下通過黑盒測試方法,使用模擬數據運行系統,又稱α測試:驗證測試是在一個實際環境中使用真實數據運行系統,以用戶為主進行測試,又稱β測試。如果一個軟件是給許多客戶使用的,大多數軟件廠商要使用幾種測試過程來發現那些可能只有最終用戶才能發現的錯誤,(80)測試是由軟件的最終用戶在一個或多個用戶實際使用環境下來進行的,(81)測試是由一個用戶在開發者的場所來進行的,測試的目的是尋找錯誤的原因并改正之。43、如果一個軟件是給許多客戶使用的,大多數軟件廠商要使用幾種測試過程來發現那些可能只有最終用戶才能發現的錯誤,(80)測試是由軟件的最終用戶在一個或多個用戶實際使用環境下來進行的,(81)測試是由一個用戶在開發者的場所來進行的,測試的目的是尋找錯誤的原因并改正之。A、AlphaB、BetaC、GammaD、Delta標準答案:B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44、A、AlphaB、BetaC、GammaD、Delta標準答案:A知識點解析:如果一個軟件是給許多客戶使用的,而每個用戶都進行正式的測試是不現實的,所以大多數軟件廠商使用一個被稱為Alpha測試和Beta測試的過程來發現那些似乎只有最終用戶才能發現的錯誤。Alpha測試是由一個用戶在開發者的場所進行的,軟件在開發者對用戶的“指導”下進行測試,開發者負責記錄錯誤和使用中出現的問題,因此Alpha測試是在一個受控的環境中進行的。Beta測試是由軟件的最終用戶在一個或多個用戶場所來進行的,開發者通常不在現場,因此Beta測試的測試環境是不受控的。三、中文選擇題(含3小題)(本題共23題,每題1.0分,共23分。)軟件能力成熟度模型CMM(CapabilityMaturityModel)描述和分析了軟件過程能力的發展與改進的程度,確立了一個軟件過程成熟程度的分級標準。在初始級,軟件過程定義幾乎處于無章法可循的狀態,軟件產品的成功往往依賴于個人的努力和機遇。在(9),已建立了基本的項目管理過程,可對成本、進度和功能特性進行跟蹤。在(10),用于軟件管理與工程兩方面的軟件過程均已文檔化、標準化,并形成了整個軟件組織的標準軟件過程。在已管理級,對軟件過程和產品質量有詳細的度量標準。在(11),通過對來自過程、新概念和新技術等方面的各種有用信息的定量分析,能夠不斷地、持續地對過程進行改進。45、軟件能力成熟度模型CMM(CapabilityMaturityModel)描述和分析了軟件過程能力的發展與改進的程度,確立了一個軟件過程成熟程度的分級標準。在初始級,軟件過程定義幾乎處于無章法可循的狀態,軟件產品的成功往往依賴于個人的努力和機遇。在(9),已建立了基本的項目管理過程,可對成本、進度和功能特性進行跟蹤。在(10),用于軟件管理與工程兩方面的軟件過程均已文檔化、標準化,并形成了整個軟件組織的標準軟件過程。在已管理級,對軟件過程和產品質量有詳細的度量標準。在(11),通過對來自過程、新概念和新技術等方面的各種有用信息的定量分析,能夠不斷地、持續地對過程進行改進。A、可重復級B、管理級C、功能級D、成本級標準答案:A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46、A、標準級B、已定義級C、可重復級D、優化級標準答案:B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47、A、分析級B、過程級C、優化級D、管理級標準答案:C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已知文法G[S]:S→A0|B1,A→S1|1,B→S0|0,該文法屬于喬姆斯基定義的(18)文法,它不能產生串(19)。語言L={ambn|m≥0,n≥1)的正規表達式是(20)。一個文法G=(N,T,P,S),其中N是非終結符號的集合,T是終結符號的集合,P是產生式集合,S是開始符號,令集合V=N∪T,那么G所描述的語言是(21)的集合。程序設計語言引入“類”的概念是為了解決數據保護問題。C++語言將類的成員封裝在類體之中,使之具有一定的存取規則,這些規則規定了存取類的成員的權利,其中對于用Private說明的成員,它(22)。48、已知文法G[S]:S→A0|B1,A→S1|1,B→S0|0,該文法屬于喬姆斯基定義的(18)文法,它不能產生串(19)。語言L={ambn|m≥0,n≥1)的正規表達式是(20)。一個文法G=(N,T,P,S),其中N是非終結符號的集合,T是終結符號的集合,P是產生式集合,S是開始符號,令集合V=N∪T,那么G所描述的語言是(21)的集合。程序設計語言引入“類”的概念是為了解決數據保護問題。C++語言將類的成員封裝在類體之中,使之具有一定的存取規則,這些規則規定了存取類的成員的權利,其中對于用Private說明的成員,它(22)。A、0型B、1型C、2型D、3型標準答案:D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49、A、11B、1010C、1001D、101標準答案:A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50、A、a*bb*B、aa*bb*C、aa*b*D、a*b標準答案:A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51、A、由S推導出的所有符號串B、由S推導出的所有終結符號串C、V中所有符號組成的符號串D、V的閉包中的所有符號串標準答案:B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52、A、既能被該類的成員函數訪問,又能被外界直接訪問B、只能被該類的成員函數訪問,外界不能直接訪問C、不能被該類的成員函數訪問,只能被外界直接訪問D、既不能被該類的成員函數訪問,也不能被外界直接訪問標準答案:B知識點解析:對于空(1),文法G[S]的產生式集合中的產生式均符合左線性文法的產生式規則,因此G[S]為左線性文法,即3型文法(正規文法)。對于空(2),與正規文法G[S]對應的正規表達式為(01|10)+,該表達式無法產生字符串0011。對于空(3),根據語言L的定義,其包含的符號串為0個或以上的a后面緊跟1個或以上的b組成的符號串,在各個答案中,只有A表示的含義與語言L相符。對于空(4),由文法的定義直接得出答案。在C++語言中,共有三個存取規則規定存取類的成員的權利,分別為Public,Protected和Privateo其中Public表示既能被該類的成員函數訪問,也能被派生類的成員函數訪問,且能被外界直接訪問;Protected表示既能被該類的成員函數訪問,也能被派生類的成員函數訪問,但不能被外界直接訪問;Private則表示只能被該類的成員函數訪問,不能被派生類的成員函數訪問,也不能被外界直接訪問。故空(5)的答案選B。考查下列文法:G(VT,VN,E,P)其中:VT={+,*,(,),i)VN={E,T,F}E是開始符號P:E→E+T|TT→T*F|FF→(E)|IF*F+T是該文法的一個句型,其中,(28)是句柄,(29)是素短語(30)是該句型的直接推導,(31)是該句型的最左推導,(32)是該文法的一個句子。53、考查下列文法:G(VT,VN,E,P)其中:VT={+,*,(,),i)VN={E,T,F}E是開始符號P:E→E+T|TT→T*F|FF→(E)|IF*F+T是該文法的一個句型,其中,(28)是句柄,(29)是素短語(30)是該句型的直接推導,(31)是該句型的最左推導,(32)是該文法的一個句子。A、FB、F*FC、F+TD、F*F+,T標準答案:A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54、A、FB、F*FC、F+TD、F*F+T標準答案:B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55、A、F*F+IB、F*F+T*FC、F*F+F*FD、i*i+T標準答案:B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56、A、F*F+T*FB、F*F+TC、F*(E)+TD、(E)*F+T標準答案:D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57、A、T+(i+i)B、i+(i+F)C、iD、(E)標準答案:C知識點解析:根據形式文法的定義可直接獲得本題的答案。句型F*F+T的推導過程如下:E→E+T→T+T→T*F+T→F*F+T,所以F是句型F*F+T相對于產生式T→F的直接短語,又因為它是該句型的最左直接短語,所以F是該句型的句柄。同理,可分析出句型F*F+T的短語有F,F*F,F*F+T。由于素短語中至少應含有一個終結符,所以F不是素短語:由于F*F+T中包含了短語F*F,所以它也不是素短語。因此該句型的素短語是F*F。因為句型F*F+T→F*F+T*F,所以F*F+T*F是該句型的直接推導。而F*F+T,F*F+T*F和i*i+T都不能由句型F*F+T直接推導出來。由于最左推導是對句型右部的最左非終結符進行推導,所以在空(4)的選擇答案中只有(E)*F+T滿足此條件。因為句子是僅含終結符的句型,而在空(5)的供選擇答案中只有i有可能是句子,所以應該選擇答案C。假設某程序語言的文法如下:S→a|b|(T)T→TdS|S其中:VT={a,b,d,(,)},VN{S,T},S是開始符號。考查該文法,稱句型(Sd(T)db)是S的一個(33),其中,(34)是句柄:(35)是素短語;(36)是該句型的直接短語;(37)是短語。58、假設某程序語言的文法如下:S→a|b|(T)T→TdS|S其中:VT={a,b,d,(,)},VN{S,T},S是開始符號。考查該文法,稱句型(Sd(T)db)是S的一個(33),其中,(34)是句柄:(35)是素短語;(36)是該句型的直接短語;(37)是短語。A、最左推導B、最右推導C、規范推導D、推導標準答案:D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59、A、SB、bC、(T)D、sd(T)標準答案:A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60、A、SB、bC、(T)D、sd(T)標準答案:C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61、A、SB、S,(T),bC、S,(T),TdS,bD、[Sd(T)db]標準答案:B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62、A、[Sd(T)db]B、d(T)C、TdD、Sd(T)d標準答案:A知識點解析:要正確解答本題需要清楚基本概念。最左(右)推導:任何一步推導過程σ→β(σ,β都是句型)都是對σ中的最左(最右)非終結符進行替換,這種推導為最左(最右)推導。在形式語言中,最右推導常被稱為規范推導。按照最左推導和最右推導的規則,最終都不可能推出原來的句型。最后可以看出句型[Sd(T)db]是由一般推導推出的,步驟如下。S→(T)→(TdS)→(Tdb)→[Td(T)db]→[Sd(T)db]本題文法的推導樹如圖2-10所示。所以,S是句型相對于規則T→S占的直接短語,也是最左直接短語(句柄)。(T)盡句型相對于規則S→(T)的直接短語,對于問題B,答案①是正確的。素短語是一個短語,它至少包含一個終結符,并除自身外不包含其他的素短語。在問題C的備選答案中②③都滿足條件,所以對于問題C,答案②③都正確。b是句型Sd(T)db相對于S→b的直接短語,S是句型Sd(T)db相對于T→S的直接短語,(T)是句型Sd(T)db相對于S→(T)的直接短語,所以問題D的答案為②。由推導樹可知,無論如何無法從S推導出d(T),Td或Sd(T)d,所以問題E的答案是①。假設某程序語言的文法如下:S→SaT|TT→TbR|RT→PdR|PP→fSg|e其中:VT={a,b,d,e,f,g},VN{S,T,R,P},S是開始符號。那么,此方法是(38方法。這種文法的語法分析通常采用優先矩陣,優先矩陣給出了該文法中各個終結符之間的優先關系(大于,小于,等于,無關系)。在上述文法中,某些終結符之間的優先關系如下:b(39)a:f(40)g;a(41)a;d(42)d。63、假設某程序語言的文法如下:S→SaT|TT→TbR|RT→PdR|PP→fSg|e其中:VT={a,b,d,e,f,g},VN{S,T,R,P},S是開始符號。那么,此方法是(38方法。這種文法的語法分析通常采用優先矩陣,優先矩陣給出了該文法中各個終結符之間的優先關系(大于,小于,等于,無關系)。在上述文法中,某些終結符之間的優先關系如下:b(39)a:f(40)g;a(41)a;d(42)d。A、正規文法B、算符文法C、二義文法D、屬性文法標準答案:B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64、A、大于B、小于C、等于D、無關系標準答案:A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65、A、大于B、小于C、等于D、無關系標準答案:C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66、A、大于B、小于C、等于D、無關系標準答案:A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67、A、大于B、小于C、等于D、無關系標準答案:B知識點解析:所謂算符文法,可以描述如下:如果在一個文法G中,不含有形如“U→A…B…”的產生式,其中A,B∈Vn,則G為算符文法。也就是說,如果G是算符文法,那么G的任何產生式的右部都不會出現兩個非終結符號相鄰的情況,而且,對算符文法而言,也不會產生兩個非終結符號相鄰出現的句型。這種性質意味著,如果把終結符號看做廣義運算符,而把非終結符號看做廣義運算的對象,則在算符文法的任何句型中,兩相鄰運算符之間的運算對象至多只有一個,而不會出現其間運算對象個數不確定的情況。這樣就使得廣義運算總是按照中綴形式出現的,對語法分析工作非常有益。對于給定的文法G,可以逐個檢查G的各產生式,查看它們的右部是否含有相鄰出現的非終結符號,以確定G是否為算符文法,然后再構造相應的優先矩陣。若此矩陣中無多重定義的元素,同理則可確認一算符優先文法。在算符文法中,一般按照如下規則判斷終結符之間的優先關系。當且僅當G中有形如“U→…ab…”或者“U→…aBb…”的產生式,a=b;當且僅當G中有形如“U→…aA…”的產生式,且有或者“A=+=>b…”或者“A=+=>…aB”時,a>b;當且僅當G中有形如“U→…Ab…”的產生式,且有或者“A=+=>a…”或者“A=+=>…aB”時,a>b。如果算符文法G的任何一對終結符號之間,至多只有3種算符優先關系——等于、大于或者小于——成立,則稱G為算符優先文法。軟件水平考試(中級)軟件設計師上午(基礎知識)試題章節練習試卷第2套一、中文選擇題(本題共10題,每題1.0分,共10分。)1、高級程序設計語言中用于描述程序中的運算步驟、控制結構及數據傳輸的是______。A、語句B、語義C、語用D、語法標準答案:A知識點解析:語法:由程序設計語言的基本符號組成程序中的各個語法成分(包括程序)的一組規則,其中由基本符號構成的符號(單詞)書寫規則稱為詞法規則,由符號(單詞)構成語法成分的規則稱為語法規則。程序語言的語法可通過形式語言進行描述。語義:程序語言中按語法規則構成的各個語法成分的含義,可分為靜態語義和動態語義。語用:表示構成語言的各個記號和使用者的關系,涉及符號的來源、使用和影響。2、下面的C程序代碼段在運行中會出現______錯誤。inti=0;while(i<10);{i=i+1;}A、語法B、類型不匹配C、變量定義D、動態語義標準答案:D知識點解析:語義錯誤分為動態語義錯誤和靜態語義錯誤,靜態語義錯誤發生在編譯階段,動態語義錯誤發生在運行階段。3、程序設計語言提供了基本類型及其相關的操作,而______則允許開發者自定義一種新的類型及其相關的操作。A、對象B、實例C、類D、引用標準答案:C知識點解析:類是面向對象語言必須提供的、由用戶定義的數據類型,它將具有相同狀態、操作和訪問機制的多個對象抽象成一個對象類。在定義了類以后,屬于這種類的一個對象稱為類實例或類對象。4、對于下面的文法G[S],______是其句子(從S出發開始推導)。G[S]:S→M|(S,M)M→P|MPP→a|b|c|...|x|x|zA、[(a,f)]B、[(fac,bb),g]C、(abc)D、[c,(da)]標準答案:B知識點解析:若文法G的開始符號為S,那么從開始符號S能推導出的符號串稱為文法的一個句型,即α是文法G的一個句型,當且僅當有如下推導。若X是文法G的一個句型,且,則稱X是文法G的一個句子。5、與逆波蘭式ab+-c*d-對應的中綴表達式是______。A、a-b-c*dB、-(a+b)*c-dC、-a+b*c-dD、(a+b)*(-c-d)標準答案:B知識點解析:逆波蘭式把運算符寫在運算對象的后面,所以也稱為后綴式。這種表示法的優點是根據運算對象和運算符的出現次序進行計算,不需要使用括號。用棧結構實現后綴式的計算是很方便的,一般的方法是:自左至右掃描后綴式,遇到運算對象時就將其壓入棧中,遇到k元運算符時就從棧中彈出k項進行運算,并將結果壓入棧中,當表達式被掃描完時,棧頂元素就是表達式的運算結果。6、編譯程序進行詞法分析時不能______。A、過濾源程序中的注釋B、掃描源程序并識別記號C、指出出錯行號D、查出拼錯的保留字(關鍵字)標準答案:B知識點解析:詞法分析的任務是對源程序從前到后(從左到右)逐個字符進行掃描,從中識別出一個個“單詞”符號,所以不能識別記號。7、對于以下編號為①、②、③的正規式,正確的說法是______。①(aa*|ab)*b②(a|b)*b③[(a|b)*|aa]*bA、正規式①②等價B、正規式①③等價C、正規式②③等價D、正規式①②②互不等價標準答案:C知識點解析:由于正規式①產生的字符串為a*b或ab*b,②產生的字符串為a*b或b*b,③產生的字符串為a*b或b*b,故②③等價。8、編譯的優化工作對于下面程序段構造的控制流程圖有______個基本塊。A、1B、2C、3D、4標準答案:D知識點解析:基本塊的劃分有以下3個步驟。第1步:滿足下列條件之一的任意語句可以充當入口。①程序的第一個語句;②能由條件轉移語句或無條件轉移語句轉移到的語句:③緊跟在條件轉移語句后面的語句。第2步:根據第1步求出的每一入口語句,構成其所屬的基本塊。①由該入口語句到另一入口語句(不包括該入口語句)之間的語句序列:②由該入口語句到一轉移語句(包括該轉移語句)之間的語句序列:③由該入口語句到一停止轉移語句(包括該轉移語句)之間的語句序列。第3步:凡是未被納入某一基本塊中的語句,都是程序中控制流程無法到達的語句,也是不會被執行到的語句,可以從程序中刪除。根據上述步驟,我們知道所給程序段的第1,4,8,10句為入口,第11句是停止語句,沒有要刪除的語句。于是該程序段可分為4個基本塊。9、文法G[S]:S→xSx|y所描述的語言是______(n≥0)。A、(xux)nB、xyxnC、xynxD、xnyxn標準答案:D知識點解析:根據文法所描述的推導規則,推導過程是這樣的:S→xSx→x2Sx2→x3Sx3→...→xnSxn→xnyxn同時又有xSx→xyx;x2Sx2→x2yx2,...因此從兩個式子得出規律:字符串中間只有一個y,兩邊有相同數目的x。10、與正規式(a|b)*等價的正規式為______。A、a*|b*B、a*b*C、(a*b*)*D、(ab)*標準答案:C知識點解析:正規式(a|b)*表示字符a和b組成的任何長度的字符串(a和b的位置任意)。a*|b*表示由若干個a組成的字符串,或者是由若干個b組成的任何長度的字符串。a*b*薩表示由若干個a后跟若干個b所組成的任何長度的字符串(a在b前面)。(ab)*表示每個ab所組成的任何長度的字符串(ab不能分離)。(a*b*)*表示由字符a和b組成的任何長度的字符串(若干個a后面跟若干個b,b后面再跟若干個a)。只有(a*b*)*與(a|b)*含義相同,因此正規式(a|b)*與(a*b*)*是等價的。二、中文選擇題(含2小題)(本題共18題,每題1.0分,共18分。)以下不屬于算法的基本特征的是(7)。窮舉法的適用范圍是(8)。11、以下不屬于算法的基本特征的是(7)。窮舉法的適用范圍是(8)。A、有確切定義的B、可行的C、可描述的D、不能有二義性標準答案:C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12、A、一切問題B、解的個數極多的問題C、解的個數不太多的問題D、不適合設計算法標準答案:C知識點解析:此題是考查算法的基本特征以及窮舉法的適用范圍,這些都很好理解,相信大家都能選擇正確。設求解某問題的遞歸算法如下:F(intn){ifn=1{Move(1)}else{F(n-1);Move(n);F(n-1);}}求解該算法的計算時間時,僅考慮算法Move所做的計算為主要計算,且Move為常數級算法。則算法F的計算時間T(n)的遞推關系式為(9);設算法Move的計算時間為k,當n=4時,算法F的計算時間為(10)。13、設求解某問題的遞歸算法如下:F(intn){ifn=1{Move(1)}else{F(n-1);Move(n);F(n-1);}}求解該算法的計算時間時,僅考慮算法Move所做的計算為主要計算,且Move為常數級算法。則算法F的計算時間T(n)的遞推關系式為(9);設算法Move的計算時間為k,當n=4時,算法F的計算時間為(10)。A、T(n)=T(n-1)+1B、T(n)=2T(n-1)C、T(n)=2T(n-1)+1D、T(n)=2T(n+1)+1標準答案:C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14、A、14kB、15kC、16kD、17k標準答案:B知識點解析:考慮遞推關系時,只要看else部分,顯然有:T(n)=2T(n-1)+1。T(1)=1,據上述遞推關系可得T(4)=15。遞歸算法的執行過程,一般來說,可先后分成(12)和(13)兩個階段。15、遞歸算法的執行過程,一般來說,可先后分成(12)和(13)兩個階段。A、試探B、遞推C、枚舉D、分析標準答案:B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16、A、回溯B、回歸C、返回D、合成標準答案:B知識點解析:遞歸算法的執行過程分遞推和回歸兩個階段。在遞推階段,由較復雜的問題的求解推到比原問題簡單一些的問題的求解。在回歸階段,當獲得最簡單情況的解后,逐級返回,依次獲得稍復雜問題的解。若一個問題的求解既可以用遞歸算法,也可以用遞推算法,則往往用(14)算法,因為(15)。17、若一個問題的求解既可以用遞歸算法,也可以用遞推算法,則往往用(14)算法,因為(15)。A、先遞歸后遞推B、先遞推后遞歸C、遞歸D、遞推標準答案:D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18、A、遞推的效率比遞歸高B、遞歸宜于問題分解C、遞歸的效率比遞推高D、遞推宜于問題分解標準答案:A知識點解析:遞歸算法的執行過程分遞推和回歸兩個階段。在遞推階段,由較復雜的問題的求解推到比原問題簡單一些的問題的求解。在回歸階段,當獲得最簡單情況的解后,逐級返回,依次獲得稍復雜問題的解。這顯然比單一的遞推要復雜,所以在兩種算法都能解決問題的情況下,我們應選擇遞推算法,因為它的效率要比遞歸高。在下列算法設計方法中,(16)在求解問題的過程中并不從整體最優上加以考慮,而是作出在當前看來是最好的選擇。利用該設計方法可以解決(17)問題。19、在下列算法設計方法中,(16)在求解問題的過程中并不從整體最優上加以考慮,而是作出在當前看來是最好的選擇。利用該設計方法可以解決(17)問題。A、分治法B、貪心法C、動態規劃法D、回溯法標準答案:B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20、A、排序B、檢索C、背包D、0/1背包標準答案:C知識點解析:貪心法是這樣的一種解題方法:逐步給出解的各部分,在每一步“貪婪地”選擇最好的部分解,但不顧及這樣選擇對整體的影響,因此一般得到的不是最好的解。解決背包問題:有不同價值、不同重量的物品n件,求從這n件物品中選取一部分物品的選擇方案,使選中物品的總重量不超過指定的限制重量,但選中物品的價值之和最大。較高效率地解決背包問題一般用遞歸和貪心算法,而背包問題規模不是很大的時候,也可以采用窮舉法。在數據壓縮編碼的應用中,哈夫曼(Huffman)算法可以用來構造具有(18)的二叉樹,這是一種采用了(19)的算法。21、在數據壓縮編碼的應用中,哈夫曼(Huffman)算法可以用來構造具有(18)的二叉樹,這是一種采用了(19)的算法。A、前綴碼B、最優前綴碼C、后綴碼D、最優后綴碼標準答案:B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22、A、貪心B、分治C、遞推D、回溯標準答案:A知識點解析:給定一個序列的集合,若不存在一個序列是另一個序列的前綴,則該序列集合稱為前綴碼。相反,給定一個序列的集合,若不存在一個序列是另一個序列的后綴,則該序列集合稱為后綴碼。平均碼長或文件總長最小的前綴編碼稱為最優的前綴碼,最優的前綴碼對文件的壓縮效果亦最佳。利用哈夫曼樹很容易求出給定字符集及其概率分布的最優前綴碼。哈夫曼編碼是一種應用廣泛且非常有效的數據壓縮技術,該技術一般可將數據文件壓縮掉20%~90%,其壓縮效率取決于被壓縮文件的特征。在構造哈夫曼樹的過程中,每次都是選取兩棵最小權值的二叉樹進行合并,因此使用的是貪心算法。以關鍵字比較為基礎的排序算法在最壞情況下的計算時間下界為O(nlogn)。下面的排序算法中,最壞情況下計算時間可以達到O(nlogn)的是(21),該算法采用的設計方法是(22)。23、以關鍵字比較為基礎的排序算法在最壞情況下的計算時間下界為O(nlogn)。下面的排序算法中,最壞情況下計算時間可以達到O(nlogn)的是(21),該算法采用的設計方法是(22)。A、歸并排序B、插入排序C、選擇排序D、冒泡排序標準答案:A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24、A、分治法B、貪心法C、動態規劃方法D、回溯法標準答案:A知識點解析:直接插入排序、簡單選擇排序和冒泡排序最壞情況下的計算時間可以達到O(n*n),而歸并排序的時間在最壞情況下可達到O(nlogn)。歸并是分治策略的一個典型應用。對于求取兩個長度為n的字符串的最長公共子序列(LCS)問題,利用(24)策略可以有效地避免子串最長公共子序列的重復計算,得到時間復雜度為O(n2)的正確算法。串<1,0,0,1,O,1,0,1>和<0,1,0,1,1,0,1,1>的最長公共子序列的長度為(25)。25、對于求取兩個長度為n的字符串的最長公共子序列(LCS)問題,利用(24)策略可以有效地避免子串最長公共子序列的重復計算,得到時間復雜度為O(n2)的正確算法。串<1,0,0,1,O,1,0,1>和<0,1,0,1,1,0,1,1>的最長公共子序列的長度為(25)。A、分治B、貪心C、動態規劃D、分支—限界標準答案:C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26、A、3B、4C、5D、6標準答案:B知識點解析:經常會遇到復雜問題不能簡單地分解成幾個子問題,而會分解出一系列子問題的情況。簡單地采用把大問題分解成子問題,并綜合子問題的解導出大問題解的方法,則問題求解的時間會按問題規模呈冪級數增加。為了節約重復求相同子問題的時間,引入一個數組,不管它們是否對最終解有用,把所有子問題的解存于該數組中,這就是動態規劃法所采用的基本方法。利用貪心法求解0/1背包問題時,(26)能夠確保獲得最優解。用動態規劃方求解O/1背包問題時,將“用前i個物品來裝容量是x的背包”的0/1背包問題記為KNAP(1,i,X)設fi(X)是KNAP(1,i,X)最優解的效益值,第j個物品的重量和放入背包后取得效益值分別為W和p(j=1~n),則依次求解f0(X),f1(X),…,fn(X)的過程中使用的遞推關系式為(27)。27、利用貪心法求解0/1背包問題時,(26)能夠確保獲得最優解。用動態規劃方求解O/1背包問題時,將“用前i個物品來裝容量是x的背包”的0/1背包問題記為KNAP(1,i,X)設fi(X)是KNAP(1,i,X)最優解的效益值,第j個物品的重量和放入背包后取得效益值分別為W和p(j=1~n),則依次求解f0(X),f1(X),…,fn(X)的過程中使用的遞推關系式為(27)。A、優先選取重量最小的物品B、優先選取效益最大的物品C、優先選取單位重量效益最大的物品D、沒有任何準則標準答案:C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28、A、fi(X)=min{fi-1(X),fi-1(X)+Pi}B、fi(X)=max{fi-1(X),fi-1(X-Wi)+Pi}C、fi(X)=min{fi-1(X-Wi),fi-1(X-Wi)+Pi)D、fi(X)=max{fi-1(x-Wi),fi-1(X)+Pi}標準答案:B知識點解析:背包問題描述如下:有不同價值、不同重量的物品n件,求從這n件物品中選取一部分物品的選擇方案,使選中物品的總重量不超過指定的限制重量,但選中物品的價值和最大。0/1背包:對于每一種物品I裝入背包只有一種選擇,即要么裝入要么不裝入,不能裝入多次或只裝入部分。部分背包則是對于每一種物品I可以只裝入部分。貪心法就是不求最優解,只求可行解的思想,只是局部最優,不考慮整體最優性。因此對于貪心法關鍵是貪心準則。對于0/1背包,貪心法之所以不一定得到最優解是因為它無法保證最終能將背包容量占滿,背包空間的閑置使得背包所裝物品的總價值降低了。動態規劃法是將一個不容易解決的較大問題劃分為若干個易于解決的小問題。三、中文選擇題(含3小題)(本題共74題,每題1.0分,共74分。)在某超市里有一個收銀員,且同時最多允許有n個顧客購物,我們可以將顧客和收銀員看成是兩類不同的進程,且工作流程如圖3-7所示。為了利用PV操作正確地協調這兩類進程之間的工作,設置了三個信號量S1,S2和Sn,且初值分別為0,0和n。這樣在圖中的a處應填寫(13),在圖中的b1,b2處應分別填寫(14),在圖中的c1、c2處應分別填寫(15)。29、在某超市里有一個收銀員,且同時最多允許有n個顧客購物,我們可以將顧客和收銀員看成是兩類不同的進程,且工作流程如圖3-7所示。為了利用PV操作正確地協調這兩類進程之間的工作,設置了三個信號量S1,S2和Sn,且初值分別為0,0和n。這樣在圖中的a處應填寫(13),在圖中的b1,b2處應分別填寫(14),在圖中的c1、c2處應分別填寫(15)。A、P(S1)B、P(S2)C、P(Sn)D、P(Sn),P(S1)標準答案:C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30、A、P(Sn),V(S2)B、P(Sn),V(S1)C、P(S2),V(S1)D、V(S1),P(S2)標準答案:D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31、A、P(S1),V(S2)B、P(Sn),V(S1)C、P(S2),V(S1)D、V(S1),P(S2)標準答案:A知識點解析:進程之間存在相互制約的關系,這就是進程的同步和互斥。有多種方法可以解決進程之間的同步和互斥問題,其中常用的一種是信號量方法。設一個整型變量S,同一個隊列相對應。在S上定義兩種操作:P操作和V操作。執行一次P操作,信號量S減1,S≥0時,調用P操作的進程繼續執行;S<0時,該進程被阻塞,并且被插入到等待隊列中。執行一次V操作,信號量S加1,當S≥0時,調用V操作的進程繼續執行:S≤0時,從信號量S對應的等待隊列中選出一個進程進入就緒狀態。在本題中,超市是公有資源,所以設置一個互斥信號量Sn,初值為n。當顧客進入超市時,首先要P(Sn),離開時V(Sn)。因為顧客進程和收銀員進程之間是同步關系,整個超市只有一個收銀員,一次只能有一個顧客付款,所以必須為收銀員進程及顧客進程各設置一個私有信號量S1和S2,初值分別為0,0。顧客買完東西,去付款時,執行V(S1),通知收銀員有顧客付款。收銀員進程此時就可以執行P(S1),進入收費。收費完畢,收銀員進程執行V(S2),通知顧客進程。而顧客進程此時繼續執行P(S2),即可離開收銀臺。最后,執行V(Sn),離開超市,釋放資源。一臺PC計算機系統啟動時,首先執行的是(30),然后加載(31)。在設備管理中,虛擬設備的引入和實現是為了充分利用設備,提高系統效率,采用(32)來模擬低速設備(輸入機或打印機)的工作。32、一臺PC計算機系統啟動時,首先執行的是(30),然后加載(31)。在設備管理中,虛擬設備的引入和實現是為了充分利用設備,提高系統效率,采用(32)來模擬低速設備(輸入機或打印機)的工作。A、主引導記錄B、分區引導記錄C、BIOS引導程序D、引導扇區標準答案:C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33、A、主引導記錄和引導驅動器的分區表,并執行主引導記錄B、分區引導記錄、配置系統,并執行分區引導記錄C、操作系統,如Windows98/NT/2000/XP、UNIX等D、相關支撐軟件標準答案:A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34、A、Spooling技術,利用磁帶設備B、Spooling技術,利用磁盤設備C、脫機批處理系統D、移臂調度和旋轉調度技術,利用磁盤設備標準答案:B知識點解析:每當開機時自動執行BIOS引導程序,它主要執行如下任務。(1)標識和配置所有的即插即用設備。如果系統有即插即用設備,系統將搜索和測試所有安裝的即插即用設備,并為它們分配DMA通道、IRQ及需要的其他設備。(2)完成加電自檢。加電自檢主要監測和測試內存、端口和鍵盤等設備。(3)對引導驅動器可引導分區定位。在CMOS中,用戶可以設置系統中的引導順序,以便對引導驅動器的可引導分區重新定位。大多數系統的引導順序是首先是軟驅,然后是硬驅,再次是CD-ROM驅動器。(4)加載主引導記錄及引導驅動器的分區表,執行主引導記錄MBR。主引導記錄在硬盤上找到可引導分區后,將其分區引導記錄裝入內存,并將控制權交給分區引導記錄。有分區引導記錄定位根目錄,然后裝入操作系統。由此可知,問題(1)的答案是C,(2)的答案是A。Spooling技術及脫機的輸入/輸出技術,是為了緩和CPU的高速與I/O設備的低速間的矛盾而引入的。該技術利用了專門的外圍控制機將低速I/O設備上的數據傳送到高速設備上,或者相反。但是當引入多道程序后,完全可以利用其中的一道程序來模擬脫機輸入時的外圍控制機的功能,把低速的I/O設備上的數據傳送到高速磁盤上:再利用另一道程序來模擬脫機輸出時的外圍控制機的功能,把高速磁盤上的數據傳送到低速的設備上。這樣便可以在主機的控制下實現脫機輸入/輸出的功能。此時的外圍操作與CPU對數據的處理同時進行,我們將這種在聯機情況下實現的同時外圍操作稱為Spooling。采用假脫機技術,可以將低速的獨占設備改造成一種可共享的設備,而且一臺物理設備可以對應若干臺虛擬的同類設備。Spooling系統必須有高速、大容量并且可隨機存取的外存支持。故問題(3)的答案是B。如圖3-12所示的樹型文件中,方框表示目錄,圓圈表示文件,“/”表示路徑的分隔符,“/”在路徑之首表示根目錄。在圖3-12中,(34)。假設當前目錄是D1,進程A以如下兩種方式打開文件f1。方式①fd1=open("(35)/f1",o_RDONLY);方式②fd1:=open("/D1/W1/f1",o_RDONLY);其中,方式①的工作效率比方式②的工作效率高,因為采用方式①的文件系統(36)。35、如圖3-12所示的樹型文件中,方框表示目錄,圓圈表示文件,“/”表示路徑的分隔符,“/”在路徑之首表示根目錄。在圖3-12中,(34)。假設當前目錄是D1,進程A以如下兩種方式打開文件f1。方式①fd1=open("(35)/f1",o_RDONLY);方式②fd1:=open("/D1/W1/f1",o_RDONLY);其中,方式①的工作效率比方式②的工作效率高,因為采用方式①的文件系統(36)。A、子目錄W2中文件f2和子目錄D2中文件f2是完全相同的B、子目錄W2中文件f2和了目錄D2中文件f2是不相同的C、子目錄W2中文件f2和子目錄D2中文件f2是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的D、樹型文件系統中不允許出現相同名字的文件標準答案:C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36、A、/D1/W1B、D1/W1C、W1D、f1標準答案:C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37、A、可以直接訪問根目錄下的文件f1B、可以從當前路徑開始查找需要訪問的文件f1C、只需要訪問一次磁盤,就可以讀取文件f1,而方式②需要兩次D、只需要訪問一次磁盤,就可以讀取文件f1,而方式②需要三次標準答案:B知識點解析:樹型目錄結構允許用戶在自己的目錄中使用與其他用戶文件系統相同的文件名,因此子目錄W2中文件f2和子目錄D2中的文件f2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但是訪問一個文件需要給出完整路徑和文件名。被操作數的最高位移入“進位”位,其余所有位接收其相鄰低位值,最低位移入。的操作是(17)指令。被操作數的最高位保持不變,其余所有位接收其相鄰高位值,最低位移到“進位”位中的操作是(18)指令。在程序執行過程中改變按程序計數器順序讀出指令的指令屬于(19)。相對尋址方式的實際地址是(20)。特權指令在多用戶、多任務的計算機系統中必不可少,它主要用于(21)。38、被操作數的最高位移入“進位”位,其余所有位接收其相鄰低位值,最低位移入。的操作是(17)指令。被操作數的最高位保持不變,其余所有位接收其相鄰高位值,最低位移到“進位”位中的操作是(18)指令。在程序執行過程中改變按程序計數器順序讀出指令的指令屬于(19)。相對尋址方式的實際地址是(20)。特權指令在多用戶、多任務的計算機系統中必不可少,它主要用于(21)。A、邏輯左移B、算術左移C、乘2運算D、除2運算標準答案:A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39、A、邏輯左移B、算術左移C、乘2運算D、除2運算標準答案:D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40、A、特權指令B、傳送指令C、輸入/輸出指令D、轉移指令標準答案:D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41、A、程序計數器的內容加上指令中形式地址值B、基址寄存器的內容加上指令中形式地址值C、指令中形式地址中的內容D、棧頂內容標準答案:A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42、A、檢查用戶的權限B、系統硬件自檢和配置C、用戶寫匯編程序時調用D、系統資源的分配和管理標準答案:D知識點解析:算術移位中左移則在空位補0,右移補符號位。邏輯移位無論左移、右移都補0。循環移位是把移動空位由移出的位來填補的移位,又分帶符號位移動的大循環和不帶符號位移動的小循環。其中算術左移等于作乘2的操作,而算術右移等于作除2的操作。程序計數器是一個指針,控制器從這里取得指令的地址,再從內存中得到指令。只有改變程序順序執行的指令才會改變程序計數器的值,在提供的答案中只有轉移指令符合。相對尋址、基址尋址、變址尋址這幾種尋址方式有類似的地方,都是將一個寄存器內的地址加上指令中的地址值的和作為需要的地址。不同的地方在于使用的寄存器不同,具體比較如表1-1所示。為保護系統資源的正確分配和利用,把“啟動I/O”等一類可能影響系統安全的指令定義為特權指令。一些高級的微處理器有不同的工作狀態,在不同的狀態下可以執行不同的指令,使用不同的微處理器資源,這樣能保證系統的穩定性。直接存儲器訪問(DMA)是一種快速傳遞大量數據常用的技術。工作過程大致如下。(1)向CPU申請DMA傳送。(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