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初中地理全冊教案(教學設計)
科目:地理
適用版本:人教版
適用范圍:【教師教學】
精品文檔精心整理
第五章中國的地理差異
教學目標
1.能夠舉例說明我國地理差異顯著。在地圖上指出四大區域的地理位
置、范圍及劃分原因。
2.能在地圖上確定“秦嶺一淮河”的位置,并能從氣溫、降水、農業生
產、人們生活、區域劃分等方面說明“秦嶺一淮河”一線的地理意義。
3.培養學生讀圖、析圖能力,觀察判斷能力和主動探究能力。
4.通過本節課的教學,使學生更加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
教學重點
1.能夠舉例說明我國地理差異顯著。我國四大地理區域的位置、范圍及
劃分原因。
2.“秦嶺一淮河”一線的地理意義。
教學難點
我國四大地理區域的位置、范圍及劃分原因。“秦嶺一淮河”一線的地理
意義。
教學方法
讀圖分析法、啟發式講述、學生活動、探究等。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教學掛圖等。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多媒體展示:新疆高山牧區景觀圖、東南沿海經濟特區的景觀圖和長江三
角洲景觀圖、西雙版納熱帶風光傣家竹樓景觀圖、海南島景觀圖、哈爾濱冰雕
圖等。讓學生感受我國顯著的地理差異。從而導入新課。
學習新課:
地理差異顯著:
精品文檔甜心處理
精品文檔精心整理
一、造成這種地理差異的原因有哪些呢?
學生思考回答:氣溫,降水,地形等因素。
教師:我國的地理差異具有明顯的規律性,請同學們閱讀圖5.1,以小組
為單位,討論我國氣溫、降水、地勢的分布等方面呈現的規律。
教師多媒體展示:中國地勢三級階梯、年降水量和1月平均氣溫的分布
圖。
學生:小組代表班內展示。
多媒體展示:
中國的地理差異。(從氣溫、降水、地勢的分布等方面描述)
(1)氣溫:自南向北,氣溫逐漸降低。
(2)降水:自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降水越來越少。
(3)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
教師:植被是自然環境的組成要素,并具有指示自然環境特點的作用。按
照氣溫、降水、地勢的分布變化規律,我國自然植被的分布呈現什么規律?
教師多媒體展示:我國不同地方典型景觀的植被圖片,讓學生看圖感受我
國自南向北植被的變化,北部自東部沿海向西部內陸的變化,總結規律。
學生:我國自南向北植被呈現雨林、常綠闊葉林、落葉闊葉林、針闊混交
林、針葉林的有規律變化;北部自東部沿海向西部內陸依次分布著森林、草
原、荒漠等植被類型。
承轉:在自然環境差異的基礎上,人類活動也呈現出明顯的差異。請你說
出我國農業、人口、城市、交通線、經濟發展的分布特點。
學生回答。
教師:地理環境對我們的生活也有很大的影響,下面請同學們閱讀圖5.2
和閱讀材料,感受不同地區人們生活的差異。
總結:我國顯著的地理差異既反映在自然環境方面,也體現在人類活動的
方方面面。有些自然事物成為劃分地理差異的界線。例如:秦嶺一淮河線。讓
學生在圖上找出:
二、秦嶺一淮河一線
精品文檔忖心整理
精品文檔精心整理
“秦嶺一淮河”一線是我國非常重要的一條地理分界線。請同學們對比
國5.3和圖5.4,以小組為單位總結該線以南地區和以北地區的差異,理解
“秦嶺一淮河”一線在我國自然區劃方面的重要意義。
要求:先獨立思考,再小組交流,最后小組代表班內展示。
教師多媒體展示:秦嶺一淮河以北農村生活景觀圖和秦嶺一淮河以南農村
生活景觀圖。
學生小組討論,班內展示。
秦嶺淮河線一一我國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的分界線,是一條重要的地理界
線。
秦嶺淮河一線的地理意義是什么呢?
教師啟發:
1,秦嶺一淮河線是哪條年降水量通過的地方?
2.秦嶺一淮河線是一月份哪條等溫線通過的地方?
3.在秦嶺淮河線南北,氣候,農田類型,糧食作物,河流冬季結冰有無等
方面有何不同呢?
學生:先獨立思考,再小組交流,最后小組代表班內展示。
多媒體展示答案:
秦嶺一淮河以北秦嶺一淮河以南
一月均溫(高或低于低于0℃高于0℃
0℃)
年降水量小于800mm大于8C0mm
氣候類型溫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熱帶季風
氣候
河流結冰有無結冰不結冰
耕地類型旱地為主水田為主
糧食作物小麥為主水稻為主
精品文檔忖心整理
精品文檔精心整理
多媒體展示:四大地理區域圖(圖5.5):
教師:在圖上指出四大地理區域的名稱、位置和范圍,
學生:在地圖上記住四大地理區域的名稱、位置和范圍。
教師:讓學生結合活動分析四大地理區域劃分的依據。
學生:思考、討論、回答。
教師:讓學生讀書和圖后完成下列問題:(要求:先獨立完成,然后在小
組內進行交流,選出代表在班內展示。)
1.我國疆域遼闊,不同地理環境差異很大。根據各地的、
和地理特點的不同,可以講我國劃分為四大地理區域,即
地區、地區、地區、地區。
2.北方地區與南方地區的分界線大致與(山脈)、
(河流)一致。
3.西北地區與北方地區的分界線大致與mm等降水量線一致。
4.青藏地區與西北地區及北方和南方地區的分界線大致與、
級階梯分界線一致。
5.在我國四大地理區域中,地勢最高的是地區,地勢最低的
是地區。
學生:按要求完成,交流展示。
附答案:1.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北方南方西北青藏
2.秦嶺淮河
3.400
4.一二
5.青藏南方
第六章北方地區
第一節自然特征與農業
教學目標
1.明確北方地區的范圍及自然特征。
2.分析北方地區的春旱的原因、影響及其措施。
精品文檔忖心整理
精品文檔精心整理
3.理解北方地區的農業生產與自然環境的關培養學生可持續發展的觀念。
教學重點
分析北方地區的春旱的原因、影響及其措施。
教學難點
理解北方地區的農業生產與自然環境的關系,培養學生可持續發展的觀
念。
(一)創設情境,明確任務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望長城內外,惟余莽莽,大河上
下,頓失滔滔……”這著名的詩句是我國北方地區冬季景觀的真實寫照。那么
北方有哪些自然特征和農業呢?這是我們本節學習的內容。
(二)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知識點一、黃土地、黑土地
1.范圍
我國北方地區大體位于大興安嶺、青藏高原以東,內蒙古高原以南,
秦嶺一淮河以北,東臨渤海和黃海。
2.地形
以平原和高原為主。地形區:東部為東北平原和華北平原;西
部為黃土高原。
3.氣候
該地區主要氣候是通應L氣候,氣候特征是一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
干燥。
4.土壤
東北平原為_g_土地,黃土高原和華北平原為黃土地。
讀圖?析圖
1、認真圖6/-1,從圖中找出:
(I)主要山脈:大興安嶺、小興安嶺、長白山、太行山、秦嶺。
(2)地形區: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黃土高原、遼東丘陵、山東丘陵。
(3)河流:黃河、淮河、京杭運河、黑龍江、烏蘇里江、松花江、嫩
江、遼河。
精品文檔忖心整理
精品文檔精心整理
(4)海洋:渤海、黃海。
(5)國家:俄羅斯、蒙古、朝鮮、韓國、日本。
圖6-1-1
知識點二、重要的旱作農業區
1.耕地
(1)自然區域;如常見三角洲I、熱帶等。
(2)經濟區域;如工業區、經濟特區等。
(3)行政區域;如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等。
2.糧食作物W逡、玉米、谷子等。
3.經濟作物型塞、棉花、大豆等。
4.春旱
分布地區:華北平原、黃土高原。
原因:降水較少,且集中于夏季,灌溉水源不足。
措施:①南水北調(跨流域調水)②發展節水農業,
5.沖積扇一一華北平原的重要農耕區
優勢:光熱充足、土壤肥沃、灌溉便利,自古以來就是華北平原最重
要的農耕區。
影響:形成了北京、開封、邯鄲等一大批歷史文化名城
(三)展示交流,自主構建
(1)疑點、難點、分歧點
讀圖6-1-2、圖6-1-3、圖6-1-4,分析下列問題:
精品文檔忖心整理
精品文檔精心整理
圖6-1-2圖6-1-3圖
6-1-4
①根據齊齊哈爾、石家莊、延安的氣溫和降水在時間上的配合情況,可以
判斷三地的氣候類型是一溫帶季風氣候,氣候特征是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
干燥。
②比較石家莊和齊齊哈爾的氣候差異,試分析導致兩地氣候差異的主要原
因是一緯度位置不同。
③比較石家莊和延安的氣候差異,試分析導致兩地氣候差異的主要原因是
距海遠近不同。
④歸納:北方地區地跨我國的中溫帶和暖溫帶,大部分地區屬于
溫帶季風氣候。最冷月平均氣溫在0°C以下,冬季寒冷;最熱月平均氣溫在
20°C以上,夏季炎熱。大部分地區的年平均降水量為400-800毫米,屬于
半濕潤一區。降水季節分配不均,主要集中于更季。
(2)知識歸納總結
你掌握本節課的主干知識了嗎?你能自主構建本節課的知識結構嗎?快來
大顯身于吧!
北方地區
一、黑土地黃土地
1.范圍2.地形3.氣候4.土壤5.河流
二、重要的旱作農業區
1.耕地2.糧食作物3.經濟作物4.春旱5.沖積扇
精品文檔忖心整理
精品文檔精心整理
第六章北方地區
第二節“白山黑水”——東北三省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1.運用地圖說出區域的位置、范圍、地形類型、氣候特征。
2.歸納區域內主要的地理差異,舉例說明區域內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
和相互影響。
3.概括東北三省的工農業特征及其區位因素。
4.了解東北平原濕地生態環境惡化的問題,分析形成原因并思考解決措
施。
(二)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對各類地形圖、直方圖的判讀,培養學生的讀圖分析能力,增強學生
從地圖中提取有用地理信息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通過創設問題情境、組織學生討論,培養與他人合作的學習態度。
2.通過對東北自然環境的學習和欣賞,增進學生對東北三省的進一步了
解。
3.使學生通過分析不同地理要素對雪期長短的影響,初步培養學生的地理
思維能力。
4.通過對東北二省工業未來發展的思考,培養學生可持續發展的觀念.
教學重點
1.東北三省的自然環境特征。
2.東北三省農業生產與氣候、地形、土壤之間的聯系。
3.東北三省的工業特色,并從資源和交通上說出其發展工業的有利條件。
教學難點
1.東北三省自然環境的差異及原因。
2.東北三省的商品糧在我國的地位及形成原因。
3.說出東北三省工業結構特點及形成原因。
教學策略
精品文檔忖心整理
精品文檔精心整理
創設情境法、自主、合作探究法、小組討論法、歸納總結法、多媒體輔助
教學。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教學掛圖。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播放東北代表性圖片(背景音樂:大東北)。
教師:你能說出圖片當中描繪的大東北的樣子嗎?想進一步了解那里的自
然地理概況嗎?今天我們就一起去探秘白山黑水一東北三省。(書寫板書)
在前面的學習中,我們知道了要描述一個區域的自然地理特征,需要了解
哪些自然地理要素,你還記得嗎?
學生:根據提問回答。
新課教學
活動一:航拍東北
教師布置任務:出示“東北三省在全國的位置”圖及東北三省經緯網地
圖。
提問:東北三省的位置在哪兒?利用地圖你能描述出來嗎?
學生完成卜列任務:
1.游戲:異口同述
選擇一組同學,逐個描述東北三省的位置及范圍。要求:不可出現重復的
地理事物,限時1分鐘。
2.動手填圖
在導學案中,將渤海、黃海、朝鮮、俄羅斯填到相應的位置,并將中國四
至點填到相應的位置。
學生分析歸納:東北三省包括黑龍江、吉林、遼寧三省,緯度位置高,瀕
臨渤海、黃海。
精品文檔忖心整理
精品文檔精心整理
教師總結:黑吉遼,好風光,大東北,好地方。內蒙河北在身旁,朝鮮南
俄羅斯北。緯度越高越凍嘴,靠近渤海景更美。
活動二:俯瞰東北
教師布置任務:出示東北三省分層設色地形圖,將地形區名稱覆蓋。
提問:俯瞰大東北,地形有何特點?你能說說嗎?
學生完成下列任務:
1.游戲:尋音找山河
播放各地形區代表的歌曲,讓學生在大屏幕上快速地找到它們。教師簡介
各個地形區的概況。
2.動手填圖
在導學案中,將大、小興安嶺、長白山填到相應的位置,并將黑龍江、烏
蘇里江、松花江等填到相應的位置。
學生分析歸納:地形以平原、山地為主,東北平原是我國第一大平原。
精品文檔忖心整理
精品文檔精心整理
教師總結:黑吉遼,好風光,大東北,好地方。三江水把人滋養,興安長
白護身旁。環水繞平原廣,白山黑水美名揚。
活動三:尋根東北
教師布置任務:如果讓你找一個地理事物代表東北,你會選什么?老師會
選黑土地作為東北三省的代表。
出示黑土在我國的分布圖及黑土的自述(即成土的氣候條件資料)。
提問:東北三省的氣候具有怎樣的特點呢?
學生完成下列任務:學生自學教材內容及自學材料,然后回答問題,如有
困難可以適當進行小組討論,討論中遇到問題,可以請老師幫助。
1.出示東北二省所處的溫度帶和干濕地區地圖,分析東北二省氣候的總體
特征。
2.區域內又有哪些差異呢?分析大連、長春、哈爾濱的氣溫曲線和降水柱
狀圖,并進行歸納,得出結論。
3.通過東北三省雪期始期、終期和雪厚分布圖,明確區域內的氣候差異并
簡單分析原因。
學生分析歸納:東北三省氣候冷濕,冬季漫長而寒冷,夏季短促而溫暖。
教師總結:黑吉遼,好風光,大東北,好地方。夏季溫暖冬漫長,冷濕氣
候季風強。雪期規律看溫度,地形海陸也要想。
精品文檔忖心整理
精品文檔精心整理
承轉:你了解這些誘人的食物嗎?東北三省的農業有何特點?我們跟著黑
士大叔和甄熨誠的鏡頭一起去一探究競。
學生完成下列任務:根據課前學習內容簡單認識東北三省農業的基礎知
識。
情景二:農業的昨天、今天、明天
(~Ir
[1[
教師提問:你知道“闖關東”嗎?那時的東北是怎樣的景象?
學生完成下列任務:通過對課本和學習資料的分析,簡單介紹北大荒的歷
史。
教師總結:形容當時的景象,人們常說“天蒼蒼、地茫茫,一片衰草枯葦
塘”,闖關東的人憑著果敢和執著,在這片土地上寫下了不朽的詩篇。我們跟
著鏡頭繼續去尋找。
教師提問:黑土大叔現在的生活怎么樣?
精品文檔忖心整理
精品文檔精心整理
學生完成下列任務:通過對資料和數據的分析,明確北大倉已成為重要的
商品糧生產基地,思考其形成的主要條件是什么?
學生分析歸納:土壤肥沃,地形平坦,地廣人稀,農業技術水平高。
教師總結:可見,東北三省的農業發展日新月異,已成為我國不可替代的
重要的商品糧基地,這當然離不開東北三省優越的自然環境,那么東北三省的
農業“明天”將如何發展呢?讓我們跟著鏡頭繼續探尋。
教師提問:黑土大叔希望看到的濕地是什么樣子?請根據手中資料回答。
學生完成下列任務:通過學案材料的分析,思考濕地出現的問題與解決措
施。
教師總結:被稱為“地球之腎”的濕地的發展,是東北三省農業明天健康
發展的重要條件。
承轉:自然要素對農業有何影響?
教師布置任務:出示東北1月平均氣溫圖、地形分布圖、土壤圖片,引導
學生從有利和不利兩方面思考。
學生完成下列任務:通過對地圖及圖片的分析,總結農業與地形、氣候、
土壤之間的關系C
教師總結:
情景三:工業蛻變之路
行程一:東北三省的尋寶之旅(東北三省的資源狀況分析)
精品文檔忖心整理
精品文檔精心整理
教師提問:(出示東北三省的主要資源儲量數據)東北的寶指的是什么?
有什么樣的特點?
學生完成下列任務:通過閱讀地圖及數據,分析東北三省資源的特點。
學生分析歸納:東北三省資源豐富。
行程二:工業城市及工業部門的定位
教師提問:(出示東北三省主要資源和工業城市分布圖)如何利用這些資
源發展經濟,請你根據工業城市分布圖,分析工業城市的分布與資源、交通之
間的關聯。
學生完成下列任務:探窕工業城市的分布與資源、交通之間的關聯。
學生分析歸納:工業布局靠近礦產資源產地,集中分布在鐵路沿線。
教師總結:東北三省依托豐富的資源、便利的交通,形成了以鋼鐵、機
械、石油等為主的較完整的重工業體系,是新中國工業的搖籃,創造了多項
“工業之最”。目前,這里是我國最大的重工業基地。
行程三:東北現象之我見
教師提問:(出示東北現象的資料)東北三省工業發展過程中遇到的重大
挫折是什么?你怎么看?
學生完成下列任務:通過閱讀資料,了解制約東北三省工業發展的因素,
分析東北三省工業發展滯后的原因。
學生分析歸納:資源減少,環境惡化,產品結構單一,等等。
教師總結:曾經的成績不能成為東北發展步伐停滯下來的理由,面對資源
枯竭、設備老化和產品結構單一等問題,如何突破瓶頸尋求發展,才是我們需
要解決的首要問題。
行程四: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
師生交流、討論“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你有什么對策?”并行之成文,
教師總結。
精品文檔忖心整理
精品文檔精心整理
精品文檔忖心整理
精品文檔精心整理
第六章北方地區
第三節世界最大的黃土堆積區一一黃土高原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了解黃土高原的分布、成因及特點。
2、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的自然和人為因素。
3、黃土高原的治理措施。
能力目標:
1、通過閱讀地圖說明黃土高原的位置。描述黃土高原所跨的省級行政區,
培養學生的讀圖、析圖能力。
2、通過讀圖分析造成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的原因,并討論由此導致的嚴
重的后果。進一步培養訓練學生的讀圖分析及歸納整理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本課學習,使學生認識到自然環境各要素之間相互作用、相互影響
的復雜關系。從而培養學生正確的人地觀和可持續發展觀。
2、通過對黃土高原脆弱的生態環境的分析,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樹立可
持續發展觀點,形成全球意識。
教學重點
1、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的原因。
2、黃十高原的治理措施.
教學難點
黃土高原上黃土物質的形成原因。
教學方法
采用導學法的學習方法,以學生為主體,鼓勵學生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手段
積極主動地去探索未知世界,培養創新能力。
教學用具
多媒體
教學過程
1、組織教學
精品文檔忖心整理
精品文檔精心整理
2、復習提問:(1)東北平原發展農業的條件有哪些?
(2)北方地區的土壤有什么特點?
3、導入新課:創設情境,引入新課,激發興趣。
4、導學提綱:(1)黃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圍如何?
(2)黃土高原是怎么形成的?具有什么特點?
(3)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成因及危害?
(4)治理水土流失的措施有哪些?
5、師生互動
師:引導學生閱讀教材,讀“黃土高原的位置”圖,
生:在圖上找出太行山、烏鞘嶺、秦嶺、長城以及黃土高原所跨的省級行
政區,并對黃土高原的地理位置作出簡要評價。
師總結:在我國北方的大地上,有一片被深厚黃土覆蓋的地區一一黃土高
原,在這片廣闊的區域內,黃土的厚度一般超過100米。并呈現出多種多樣的
黃土地形景觀。
師:引導學生讀“黃土高原景觀”圖,認識“黃土嫄、黃土梁、黃土穿、
黃土川?!弊屑毐容^“嫄、梁、卵、川”的景觀特征。
師提問:這么厚的黃土到底是從哪里來的?為什么別的地方沒有?
生:讀“黃土形成過程示意”說出戈壁、沙漠、黃土的分布規律。
理解支持黃土高原黃土“風成說”的證據,討論證據說明了什么問題。
?黃土就像冬季地面積雪那樣,以差不多的厚度覆蓋在起伏不同的各種地
形上一一從上空吹來的,而不是水沖來的。
?黃土高原自西北到東南,黃土的顆粒越來越細一一黃土流動的方向是自
西北向東南。
?黃土高原黃土的礦物質成分與堆積地方的基巖的礦物種類極不相同,卻
與中亞、蒙古等地戈壁、沙荒的礦物成分相同一一黃土不是本地產生,有可能
是從中亞、蒙古一帶而來。
?黃土中有隨地形起伏的多層古土壤一一黃土不是當地巖石風化逐漸形成
的,而是外來的。
精品文檔忖心整理
精品文檔精心整理
師小結:關于黃土高原上那么多的黃土是從哪里來的呢?科學家曾經提出
過很多假說:有“風成說”“水成說”“風水雨相說”等。其中,“風成說”
得到廣泛的支持,即認為黃土物質是從中亞、蒙古等地的荒漠、戈壁吹過來
的。
過渡:我們已經知道,黃土高原表現出“千溝萬壑,支離破碎”的特點,
“嫄、梁、明、川”等地貌類型多樣,這些特征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下面我
們就來了解。
師:指導學生讀“目前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的原因”,進行分組討論,
然后教師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幫助他們進行歸納總結。
生:1)自然因素主要有地形、降水、土壤(地面物質組成)、植被等。
2)人為原因主要有:
①毀林、毀草、陡坡開荒,破壞了地面植被。
②開礦、修路等基本建設,破壞了地面植被造成的水土流失。
師提問:黃土高原嚴重的水土流失會產生什么后果?
生:讀課文回答:水土流失帶走了地表肥沃的土,使農作物產量下降;使
溝谷增多、擴大、加深,從而導致耕地面積減少;還向黃河下游輸送大量泥
沙,給河道整治和防洪造成巨大困難。
師:指導學生分析,如何保持水土。
生:采取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和合理安排生產活動等。
[課堂小結]
黃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黃土堆積區,黃土物質的來源有很多假說,其中
“風成說”得到廣泛支持。因黃土多為風積物,遇水侵潤后易崩解、抗蝕力很
低,加上地形、降雨、植被等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的影響,使黃土高原成為世
界上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地區之一。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會給人們帶來很多
危害。因此,黃土高原的人們加強生態建設,改善生存環境C
精品文檔忖心整理
精品文檔精心整理
第六章北方地區
第四節祖國的首都一一北京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通過對北京地區的政區圖、地形圖、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等資料的
閱讀分析,探究歸納北京的地理位置、地形地勢、河流水系、氣候等自然環境特
點。
2.運用直觀的圖片等資料,感受并歸納北京的歷史文化傳統、城市職能和
現代化建設成就。
(二)過程與方法
1.學會運用地圖、圖片等資料,分析、綜合和評價區域自然環境的特點。
2.運用搜集的地理信息,感受、歸納區域人文環境特點,初步感受與探討
區域發展過程中出現的人地矛盾。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感受北京的文化傳統、發展成就,增強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和自信
心。
2.通過感受北京在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樹立人地和諧發展的科學發展
觀。
教學重點
1.北京的自然環境特點.
2.北京的歷史文化傳統、城市職能和現代化建設成就。
3.北京在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教學難點
北京的自然環境特點及評價。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合作學習小組。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調查班內去過和沒去過北京的同學各有多少,請大家在組內做
一下交流,然后分別請兩位代表談談自己的北京見聞與感想C
精品文檔忖心整理
精品文檔精心整理
北京是我們偉大祖國的心臟,是每一個中國人都為之自豪和熱切向往的地
方。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北京,去聆聽祖國母親的心跳。
(一)優越的自然條件
北京是我國著名的古都,具有800多年的建都史。那么,她究竟具有怎樣
神奇的魅力,使得幾代王朝都選中了這塊“風水寶地”?
探究活動一:地理位置
讀下面兩幅圖,描述北京的地理位置。
從緯度位置來看,北京(40。N)屬于暖溫帶;從海陸位置看,北京位于華
北平原的西北角,西、北兩面分別緊靠太行山脈與燕山山脈,東南方向面朝渤
海;從行政區劃來看,北京周圍被河北與天津環繞。
探究活動二:位置與氣候
讀“影響北京的冬、夏季風風向簡圖”(左圖)和“北京氣溫曲線和降水
柱狀圖”(右圖),探究以下問題。
I.從冬夏季風影響的角度,分析北京地理位置的優越性C
2.總結北京的氣候特點,
精品文檔忖心整理
精品文檔精心整理
北京背靠群山,山脈可以阻擋冬季風的侵襲,使冬季不致過分嚴寒;面朝
大海,能夠接受夏季風的滋潤,使氣候不致過于干燥。北京的氣候屬于暖溫帶
大陸性季風氣候,具有“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溫多雨”的特點。
探究活動三:地形與河流
關于建都條件,古代典籍《管子乘馬篇》云:“高勿近旱而水用足,下勿
近水而溝防省?!?/p>
(注:教師可以適當地解讀:城邑選址一定要選在高亢之處,但不能離水
源太遠,要有足夠的用水;反過來說,城邑選址在低地時,不能離水源太近,
否則容易遭受水害,還得修筑防洪設施,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
結合下圖,分析北京在地形、地勢與河流方面有哪些優勢?
北京位于華北平原西北角,西北高、東南低,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區
內有永定河、潮白河、溫榆河、拒馬河等河流及一些湖泊,地勢較高而不燥,
水源充足而無水患之憂,正是“高勿近旱而水用足,下勿近水而溝防省”的最
佳注解C
(師:當然,北京作為古都的有利條件還可以從安全、交通、經濟等方面
分析,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在課下搜集資料進一步探討。)
(二)歷史悠久的古城
探究活動:觀察下列內容,談談自己的感想。
北京周口店遺址博物館、明長城、明清紫禁城——故宮、天壇——明清帝
王祭天和祈福的地方、中國現存最大的陵墓群一明十三陵、云居寺一收藏
石經之多堪稱世界之最、圓明園遺址、傳統民居四合院、傳統民居區一胡
同。
小結:悠久的歷史傳承,厚重的文化積淀。
精品文檔冊心整理
精品文檔精心整理
(三)城市職能
探究活動:
依次觀察下列內容,討論它們分別體現了北京哪些方面的城市職能?
人民大會堂是我國最高權力機構一人大常委會所在地,中南海一中共
中央和國務院所在地,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是我國最高司法機構
小結:北京是全國的政治中心,肩負著對全國進行行政管理的職責。
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國家體育場——鳥巢、國家大劇院、CCTV大樓、中
國國家圖書館、北京自然博物館。
小結:北京的文化教育事業非常發達,這里有包括北大、清華等全國頂級
大學在內的上百所高等院校,有中科院、社科院等各類科研機構,有全國藏書
最多的國家圖書館,有中央電視臺和中央人民廣播電臺,還有很多著名的國家
級博物館、展覽館……因此,北京是全國的文化中心。
美國駐華大使館、俄羅斯駐華大使館、法國駐華大使館、2014年北京APEC
峰會、外交部大樓
小結:北京有眾多的外國大使館、國際組織代表機構、海外企業代表機構
等,多次成功承辦大型國際會議,是中國與世界聯系與交流的中心。北京是國
際交往中心。
(四)現代化的大都市
探究活動:
自學教材39頁到41頁??偨Y:教材從哪幾個角度舉例說明了北京的現代
化建設成就?
1.城市重點功能區的建設
2.現代化的立體交通網絡的建設
3.城市環境質量的改善
4.傳統建筑的保護
(五)北京的尷尬一環境與發展
探究活動:
讀下列材料,談談你的感想,并為北京的發展出謀劃策,
精品文檔忖心整理
精品文檔精心整理
材料一:霧霾中的天安門
材料二:沙塵中的北京
材料三:保護?發展?
學生小組合作、探究交流、發言展示、評議補充,教師適時引導、點撥。
(注:霧霾、沙塵暴等問題的解決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并不是單靠北
京自己就可以解決的,因此,在學生探究和討論時,并不要求得出一個圓滿的
結論,只要能體現“人地和諧發展”的觀念就應該給予肯定C)
小結:隨著北京現代化步伐的不斷加快,發展與環境(自然環境和人文環
境)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如何做到二者的和諧共存和良性互動,如何使社會與
自然可持續發展,是擺在人們面前的重大課題,也是科學發展觀的重要組成部
分。
精品文檔忖心整理
精品文檔精心整理
第七章南方地區
第一節自然特征與農業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運用南方地區的地形圖,找出南方地區的范圍。
2.掌握南方地區氣候、地形、自然景觀等自然地理特征,通過分析南方地
區自然特征及其內部差異的主要成因,初步學會區域分析的方法。
3.了解南方地區發展水田農業的有利、不利自然條件和主要農作物,理解
南方地區自然環境對農業生產、生活的影響,進一步樹立因地制宜的發展觀。
【過程與方法】
1.學會描述一個區域的地理位置特點。
2.培養學以致用的能力,以課堂活動與多媒體輔助教學形式激活課堂氛
圍,激發學習興趣、提高學習的積極性。
3.通過了解發展南方水田農業的條件,揭示區域自然條件對人類生產、生
活方式的深刻影響。
【情感、態度、價值觀】
1.欣賞自然環境各要素之間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復雜關系。
2.培養正確的人地觀念,增強人們熱愛自然、尊重自然、利用自然的積極
情感。
3.思考自然環境與農業生產的辯證關系。
教學重點
1.讀圖說出南方地區的范圍。
2.讀圖比較南方主要農作物和農產品的分布。
3.南方地區的自然環境對生產和生活的影響。
教學難點
南方地區的自然環境對生產和生活的影響。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精品文檔忖心整理
精品文檔精心整理
第一幅圖片:“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籃,能不憶江南?”第二
幅圖片:“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
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钡谌鶊D片:“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
一片?!?/p>
教師:剛才我們一起欣賞的古詩中描述的美景位于我國的哪個區域?
學生:南方地區。
教師:說的好。你能描述一下你眼中的南方地區嗎?
學生討論并發言,教師總結。
承轉:我國南方地區,山清水碧,物產富饒。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南
方地區的自然特征與農業。
講授新課
一、氣候濕熱的紅土地
教師:引導學生從上圖中找出我國的四大地理區域。
學生:指圖說出。
教師:引導學生讀圖7.3我國南方地區的地形圖,描述南方地區的大致范
圍。
學生:南方地區大致位于秦嶺一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東,東面和南面
分別瀕臨東海和南海。
教師:請在圖中找出南方地區的四大地形區。
學生:主要包括四川盆地、云貴高原、長江中下游平原、東南丘陵。
精品文檔忖心整理
精品文檔精心整理
教師:通過圖7.3圖,我出這四大地形區,通過圖左下角的海拔圖例估計
大致海拔。
學生:(讀圖)四川盆地海拔200?500米左右;云貴高原海拔1000?
2000米左右;長江中下游平原海拔200米以下;東南丘陵海拔200?500米左
右。
教師:當有寒潮來襲,四川盆地和同緯度的長江中下游地區,哪個比較溫
暖?為什么?
學生:四川盆地比較溫暖,因為盆地北面有高山阻擋。
教師:什么山?
學生:秦嶺、大巴山。
教師:云南南部的西雙版納很少受寒潮影響,而廣州卻能受到影響,為什
么?
學生:(通過觀察得出結論)西雙版納北部的高山阻擋了來自北方的寒
潮。而同緯度的廣州北面沒有高大山脈的阻擋,所以仍能受到寒潮影響。
教師:總結。
教師承轉:南方地區的東西部跨我國地勢的哪些階梯?地形以什么為主?
是否存在差異呢?請查看南方地區的地形圖和我國東西部差異圖片回答這些問
題。
引導學生觀察南方地形圖和東西部景觀差異圖片(圖7.4)。
學生:西部跨我國地勢的第二級階梯,地形以高原、盆地為主;東部跨越
我國地勢的第二級階梯,地形以平原、丘陵為主。
教師:南方地區地形復雜多樣,東西差異明顯。西部以高原和盆地為主;
東部有交錯分布的平原、低山和丘陵,沿江有面積較大的平原和三角洲。
知識回顧:根據南方地區所處的緯度位置判斷,該地區處于哪個溫度帶?
氣溫和降水有什么特點?處于哪個干濕地區?
學生:大部分地區處于亞熱帶,少部分地區處于熱帶。南方地區氣溫高,
降水多;處于我國四大干濕區中的濕潤區。
教師總結:南方地區緯度較低,最熱平均氣溫為28?30C,最冷月平均氣
溫在0℃以上。受季風影響,南方地區降水豐富,年平均降水量在800毫米以
精品文檔忖心整理
精品文檔精心整理
上,屬于濕潤的亞熱帶、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暖濕潤是本區
氣候的主要特征。
承轉:南方地區為什么被稱為“紅土地”?
學生:南方地區由于水熱充足,這里植被常綠。在濕熱的環境下往往發育
了紅色的土壤,因此南方地區被稱為“紅土地”。
二、重要的水田農業區
教師:我們看題目是“重要的水田農業區”,南方地區為什么成為我國重
要的水田農業區?
學生:討論。
學生:南方地區氣候濕熱,水稻喜濕熱環境,適合大面積種植。
教師:南方地區的氣候為什么會是濕熱的呢?
學生:南方地區是亞熱帶和熱帶季風氣候,氣溫高、降水多。
教師:非常好。同學們答出了發展水田農業的氣候條件,那么地形條件是
怎樣的呢?
學生:南方的平原地區,地勢低平,河湖密布,灌溉條件好,水田集中連
片。
教師:對。平原是水田的集中分布區。
教師承轉:在山區的緩坡和河谷地帶,降水豐沛,也有零星水田的分布。
在南方地區的山區,人們在緩坡上修筑梯田,種植水稻等作物(如圖7.6元陽
梯田)。
承轉:南方地區山清水碧,物產富饒。水稻是主要糧食作物,你知道產自
南方的經濟作物有哪些?水果呢?
根據課本47頁圖7.7,將南方的油菜、棉花、甘蔗、茶葉等主要的經濟
作物和柑橘、香蕉、荔枝、菠蘿、芒果、椰子等亞熱帶和熱帶水果設計成活動
在圖上找“故鄉”。
情景設置”來自南方的你”。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北
方人吃南方的水果已經司空見慣。那么你知道(下圖)哪些水果是產自南方
嗎?請把它們找出來吧。
精品文檔忖心整理
精品文檔精心整理
課本48頁活動1:自然環境對日常飲食的影響
根據生活經驗,列舉南方食材,并解釋食材豐富的原因c
制作課件動畫(如下圖),引導學生思考和討論。
/\~|1
---------------I1(
思考:南方地區發展農業生產的有利條件和不利條件是什么?
學生:有利條件為氣候濕熱,雨熱同期有利于作物生長;不利條件降水較
多容易發生洪澇災害。
教師補充:是的,我國南方地區發展農業生產的氣候優勢明顯,像氣候濕
熱,雨熱同期,有利于作物生長;地形復雜多樣,有利于農業的多種經營;平
原湖泊多,有利于發展種植業和淡水養殖;丘陵較多,有利于發展林業。但也
有很多不利因素,比如容易受到旱澇、臺風等災害影響;山區丘陵大,平原面
積小,不利于使用大規模的機械化設備;還有紅壤是酸性土壤,有些作物不能
耕種;紅壤的地面附著能力差,容易導致水土流失等。
精品文檔忖心整理
精品文檔精心整理
第七章南方地區
第二節“魚米之鄉”一一長江三角洲地區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運用地圖簡要評價長江三角洲地區地理位置的優越性。
2、運用地圖和其他資料歸納長江三角洲地區的人口、城市的分布特點。
3、舉例說明長江三角洲地區經濟發展對人們生活方式和生活質量的影響。
4、結合圖片和文字等資料,說明長江三角洲地區獨特的地方文化特色對當
地旅游業發展的影響。
(二)過程與方法
根據實例說出河流在長江三角洲地區發展中的作用,并能遷移運用到其他
區域。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樹立和諧發展的人地觀念。
2、培養學生對自己家鄉的熱愛之情和自豪感。
教學重點
1、運用地圖評價長江三角洲地區地理位置的優越性。
2、運用所學的地理知識,以長江三角洲地區為例,說出河流在區域發展中
的作用。
3、以長江二角洲地區為例,說明區域發展對生活方式和生活質量的影響.
4、結合有關資料說明長江三角洲地區的地方文化特色對旅游業發展的影
響。
教學難點
1、河流對區域發展的影響。
2、區域發展對生活方式的影響。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新聞材料摘選:日前,2014中國城市群排名和2014世界六大
城市群分別出爐,引發人們的關注。在國內,六個城市群綜合指數水平的排名
精品文檔忖心整理
精品文檔精心整理
依次為: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山東半島、中原經濟區、成渝經濟區。而
在世界六大城市群中,中國以上海為中心的長江三角洲城市群上榜。
教師:同學們,在這則新聞材料中,最值得關注的城市群是哪一個?
學生:長江三角洲城市群。
教師:長江三角洲地區為什么能夠位居2014年中國城市群首位和入選世界
六大城市群之一呢?這與我們泰州的發展有關系嗎?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
《“魚米之鄉”——氏江三角洲地區》,領略它的與眾不同!
講授新課
一、優勢篇一江海交匯之地
教師:讀“長江三角洲地區地形圖”,小組合作,回答下列問題。
1、指出長江三角洲地區的范圍。
2、在圖中找出泰州、姜堰的位置,并描述與長江三角洲的關系。
3、長江三角洲地區的發展有哪些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
學生:小組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1、長江三角洲的范圍主要包括上海市、江蘇省南部、浙江省北部等地區。
2、長江三角洲地形以平原為主,地勢平坦,河網密集、湖泊眾多,土壤肥
沃。氣候為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炎熱多雨,冬季溫和少雨C
小結:長江三角洲地區地形以平原為主,氣候溫和濕潤,土壤肥沃,是我
國傳統的糧食產區;同時河網密集、湖泊眾多,又是我國重要的淡水魚產區。
因此這里自古就是我國著名的“魚米之鄉”。
教師:讀“長江二角洲地區地形圖”,簡要評價長江三角洲地區地埋位置
的優越性。
學生:小組成員之間合作完成,最后由小組代表交流展示。
小結:長江三角洲位于長江下游,東臨黃海、東海,地處江海交匯之地,
地理位置分優越。該地區可以依托長江的水運條件,溝通我國東西部地區;依
靠沿海航運,聯結南北方地區;通過遠洋航線,加強對外經濟交流。
探究一:河流對區域發展有什么影響?
1、結合學過的有關長江的知識,說說長江對長江三角洲地區的發展有哪些
有利或不利的影響。
精品文檔忖心整理
精品文檔精心整理
2、閱讀相關資料和圖片,以岷江對成都平原的影響為例,探究河流對農業
發展的利弊;以都江堰為例,探討人類對河流的合理改造,以興利除害。
3、議一議長江上游地區和下游地區河流對區域發展影響的差異。
學生:小組合作探究,回答問題。
總結:
1、長江三角洲地區
利:塑造肥沃的平原、提供充足的水源、便利的水路交通、發展水產養殖
等。
弊:洪澇災害、水體污染等。
2、岷江對成都平原的影響
利:沖積平原、提供灌溉、水產養殖、水運交通等;弊:洪澇災害等。
都江堰有效分流岷江水量,保障灌溉,避免水患。
3、長江上游多流經高原、山地、盆地地形區,落差大,水流急,宜于開發
水電,發展林牧業、旅游業等;下游地區地勢低平,江闊流穩,宜于發展航
運、水產養殖業、種植業等。
教師:通過對上述問題的探究,你對河流與區域發展的關系有哪些認識?
學生:各抒己見、發言展示、師生點評總結。
總結:河流給人類的區域發展提供了極大的便利,也會給人類帶來災害。
不同的河段對人類活動的影響又存在明顯的差異。人類在利用河流發展經濟的
時候,要遵循自然規律,科學規劃,因地制宜,合理開發,最終達到人與自然
的和諧共贏。鄉土知識拓展:鹵汀河對港口地區發展的影響
二、影響篇一我國最大的城市群
教師:“上有天堂,下有蘇杭”,長江三角洲地區能夠位居2014年中國城
市群首位和入選世界六大城市群之一,這與它的富饒、發達是分不開的。下面
讓我們一起領略富有“水鄉”特色的城市景觀。
學生:欣賞圖片
教師:長江三角洲地區有很多歷史文化名城,而且發展也很迅速。長江三
角洲地區是我國城市分布最密集、經濟發展水平最高的地區c讀教材中的圖找
出該地區的歷史文化名城、重要功能城市及核心城市。
精品文檔忖心整理
精品文檔精心整理
學生:
1、找出南京、揚州、蘇州等城市。
2、發現最大的城市是上海。上海是我國最大的城市,也是我國最重要的綜
合性工業城市,是我國乃至世界的金融、貿易中心。
探究二:區域發展對生活方式有哪些影響?
1、認識區域發展與“同城效應”。
讀“上海與杭州'同城效應'示意”圖,探究下列問題,(1)根據圖示,
說說你對“同城效應”的理解。(2)據圖分析,產生“同城效應”的重要條件
是什么?
2、閱讀資料,認識區域發展對人們生活方式的影響。
資料:張予墨的家住在昆山,爸爸在上海工作,媽媽在蘇州工作。張予墨
的爸爸、媽媽每天晚上都要回到昆山的家。下表列出了昆山到上海和蘇州的不
同交通方式所需的時間。
(1)與傳統生活方式相比,張予墨一家人的生活方式有什么不同?這樣的
生活方式有哪些利弊?
(2)人們的生活方式為什么會出現這些變化?
小結:隨著區域經濟的快速發展,城市之間的聯系日益密切,人們創業的
機會更多、選擇就業的空間更廣闊,走出家門到其他城市創業就成為可能,而
發達的交通運輸使這種新的生活方式成為現實。
三、特色篇一水鄉的文化特色與旅游
教師:長二角地區文化沉淀如此深厚,我們該如何開發利用它呢?
學生:發展旅游業。
教師:長江三角洲地區發展旅游業有哪些有利條件?
學生相互討論,回答問題。
總結:長江三角洲地區優美的水鄉風光和深厚的歷史積淀,形成了獨具特
色的地域文化,吸引著中外游客前來觀光游覽,再加上發達的交通和完善的服
務設施,使長江三角洲地區成為我國旅游業最發達的地區之一。
精品文檔忖心整理
精品文檔精心整理
第七章南方地區
第三節“東方明珠”一一香港和澳門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運用地圖說出香港、澳門的位置及組成,并分析地理位置的優越性。
2.運用地圖和其他資料歸納香港、澳門人多地狹的特點,以及如何實現拓
展空間與環境保護的雙贏。
3.舉例說明祖國內地與香港澳門優勢互補的合作關系,以及不同階段的經
濟合作模式。
(二)過程與方法
1.運用計算、對比、分析方法,理解香港、澳門“人多地狹”的區域特
點。
2.運用讀圖和資料分析的方法,理解香港、澳門與祖國內地密切的經濟聯
系,以及合作方式變遷的原因。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香港留有大片城市綠地的實例,初步形成人地協調的可持續發展觀
念;通過香港和珠江三角洲合作模式的變化,初步樹立發展經濟既要對外合
作,也要不斷升級,尋找新優勢的發展觀念。
教學重點
香港和澳門的位置、范圍:港澳地區與祖國內地密切的經濟聯系.
教學難點
針對地狹人稠的現狀,如何實現拓展空間與保護環境的雙贏;香港、澳門
與祖國內地間合作模式的轉變。
教學準備
教學課件、學生活動材粒。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師:寒假期間,山東煙臺的暢暢要隨父母赴香港、澳門四日游。他們聯系
到中旅,從這里知道需要辦理通行證。從煙臺到香港為什么還要辦理通行證?
精品文檔冊心整理
精品文檔精心整理
生:香港、澳門是特別行政區。
師:你知道香港、澳門為什么特別,“特別”在什么地方嗎?我們隨暢暢
一起游香港,就先從香港、澳門的“特別”說起。
講授新課
一、香港和澳門是我國的兩個特別行政區
師:香港和澳門是中國的固有領土,1840年鴉片戰爭后,香港被英國非法
侵占了100多年。根據1984年中英兩國政府簽訂的《中英聯合聲明》,我國政
府己于1997年7月1日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并設立特別行政區。
1553年,葡萄牙人取得澳門居住權,根據1987年4月13日的《中葡聯合聲
明》,中國政府于1999年12月20日恢復對澳門行使主權,并設立了特別行政
區。
師:圖片7.29是哪個特別行政區的區旗?中間是什么花?
生: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區旗,中間有白色的紫荊花。
師:圖片7.30是哪個特別行政區的區旗?中間是什么花?
生:澳門特別行政區的區旗,中間是蓮花。
師:香港、澳門除了有區旗外,他們還“特別”在什么地方?
生:祖國內地實行社會主義制度,香港和澳門實行資本主義制度。
師:我國政府為了使香港卻澳門回歸后能平穩過渡、持續發展,照顧歷史和現
狀,決定實行“一國兩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針。所以,盡管
香港、澳門實現了回歸,內地公民赴港澳旅游或進行商業活動,仍需要辦理通行
證。
二、香港和澳門的位置、組成
師:你能幫暢暢描述一下香港和澳門的位置嗎?
精品文檔忖心整理
精品文檔精心整理
生:香港和澳門位于我國東南部,南臨南海,與廣東省相鄰。
師:觀察整個太平洋、印度洋,你能體會到香港、澳門位置的優越之處
嗎?
生:東亞到中東和歐洲西部要經過香港和澳門。
師:香港和澳門位于東亞國家到南亞、中東、非洲和歐洲西部的航路要
沖,地理位置十分優越。據香港和澳門區域圖(圖7.28),說一說香港和澳門
的位置差異和組成。
比較項目香港澳門
地處中國大陸的東南端,位于地處中國大陸的東南端,位
位置珠江口東側,南臨南海于珠江口西側,南臨南
海
香港島、九龍和澳門半島、彩仔島和路環
主要組成部分
“新界”島
毗鄰的經濟特區深圻經濟特區珠海經濟特區
回歸祖國的時間1997年7月]日1999年12月20日
區旗上的花紫荊花蓮花
三、“地狹人稠”“上天”“下海”
師:暢暢隨父母赴香港和澳門旅游,為節省時間,應選擇那種交通運輸方
式?
生:坐飛機去,用航空運輸。
師:很好,就用航空運輸。煙臺乘坐飛機到香港,僅需3個多小時。剛下
飛機,他就感覺到香港比山東煙臺的氣溫高多啦!你知道為什么嗎?
生:香港比煙臺緯度低,氣溫高。
師:受緯度位置和冬季風的影響,我國冬季南北氣溫相差很大。暢暢聽
說,香港國際機場是填海造陸修建的,他乘車離開國際機場后,滿眼都是下面
的景象:
精品文檔忖心整理
精品文檔精心整理
師:從暢暢拍的這一組圖片上,你能發現香港有什么特點嗎?
生:建筑物特別高。香港多山。
師:從地形上看,香港多山,平地少。為什么還會有這么多的高層建筑
呢?我們再從香港的土地和人口方面來分析一下。提供材料:香港、澳門、上
海的面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2030年中國PVC型材管材行業發展動態及投資風險研究報告
- 第六課溫故知新課件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高中心理健康北師大版
- 2024-2025安全管理員安全培訓考試試題答案典型題
- 25年公司三級安全培訓考試試題及答案(名校卷)
- 2024-2025項目部安全管理人員安全培訓考試試題答案達標題
- 2025新員工入職安全培訓考試試題(綜合題)
- 2024-2025工廠安全培訓考試試題及完整答案【典優】
- 2024-2025新員工入職安全培訓考試試題附答案可下載
- 2025公司項目負責人安全培訓考試試題帶解析答案
- 2025-2030年中國ITO導電玻璃產業營銷態勢及投資潛力研究報告
- 產品開發設計課件
- 民用爆破器材產品出廠基準價格表
- 最新2013版建設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及房建工程量計算規范應用解讀(實例講解350P)
- 情緒管理和壓力疏導講稿課件
- 新版導師制度課件
- 中職STOLL電腦橫機操作
- 耳部疾病 課件
- 紫色卡通萬圣節節日活動策劃PPT模板
- 《跨境電商美工實務》完整版課件全套ppt教學教程-最全電子講義(最新)
- 藍海華騰變頻器說明書
- 空氣質量連續監測系統日常巡檢維護記錄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