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年浙江省中考歷史真題一、判斷題1.中國古代大運河的開通,加強了南北地區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交流。()【答案】正確【解析】【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隋唐大運河以洛陽為中心,北至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從北往南分為永濟渠、通濟渠、邗溝、江南河四段,連接了長江、黃河、淮河、錢塘江、海河五大水系,不僅成為南北政治、經濟、文化聯系的紐帶,也成為溝通亞洲內陸“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的樞紐。故本題正確。2.“交夠國家的,留足集體的,剩下都是自己的。”這句話形象地反映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推行之初農民的樸素認識。()【答案】正確【解析】【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78年,我國在農村進行改革,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這一制度給予農民生產經營的自主權,打破了分配中的平均主義,農民的剩余產品可以自由支配,農民生產積極性大大提高,農業連年獲得豐收。農民形象地說:“交夠國家的,留足集體的,剩下都是自己的”,這句話形象地反映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推行之初農民的樸素認識。本題正確。3.薩拉熱窩事件是“二戰”的導火索。()【答案】錯誤【解析】【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14年6月28日,奧匈帝國皇儲斐迪南大公夫婦在薩拉熱窩被塞爾維亞青年普林西普槍殺。薩拉熱窩事件是一戰的導火索。故本題錯誤。二、選擇題4.下圖所示銘文及其內容反映了西周的分封制。西周實行分封制的目的是()按:此為西周初《克罍(1éi)》銘文拓片。據研究,銘文內容為周天子冊封召公長子克為燕侯,燕侯制作克罍以為紀念。A.擴大選官范圍 B.促進社會階層流動C.穩定政治形勢,鞏固疆土 D.加強中央集權,鞏固大一統【答案】C【解析】【詳解】根據題干“下圖所示銘文及其內容反映了西周的分封制。西周實行分封制的目的是”可知銘文反映的是周天子分封同姓王族于燕地的信息,可知其目的是為了拱衛王室、穩定政治形勢,鞏固疆土,C項正確;材料涉及的封官是依據血緣關系,未表明擴大了選官范圍,排除A項;材料未涉及選官范圍的擴大,不能得出促進了社會階層的流動,排除B項;西周的分封制度諸侯權力較大,尚未實現中央集權,排除D項。故選C項。5.讀圖,下列選項中,與下示知識結構圖最符合的主標題是()A.唐朝繁榮的社會經濟 B.宋朝繁華的都市生活C.明朝突出的科技成就 D.清朝成熟的商業網絡【答案】A【解析】【詳解】根據材料“農業:發明并推廣曲轅犁和筒車;手工業:蜀錦冠于全國;商業:長安成為國際性大都會”和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中的農業、手工業和商業的繁榮景象,體現了唐朝繁榮的社會經濟,A項正確;材料內容主要聚焦于唐朝的社會經濟繁榮,而非特指宋朝的都市生活,排除B項;材料內容主要聚焦于唐朝的社會經濟繁榮,并未提及明朝的科技成就,排除C項;材料內容主要聚焦于唐朝的社會經濟繁榮,與清朝無關,排除D項。故選A項。6.曾經沸騰了法蘭西人民的《馬賽曲》,在20世紀30年代經重新填詞和配詞,在中國大地廣為傳唱。受其啟發,聶耳等創作了《義勇軍進行曲》等一系列愛國歌曲,成為那個時代呼喚愛國主義精神的戰歌。“那個時代”的最強音是()A.抗日救亡 B.民主科學 C.實業救國 D.科教興國【答案】A【解析】【詳解】根據材料“20世紀30年代、《義勇軍進行曲》、戰歌”和結合所學知識可知,20世紀30年代,中國正處于抗日戰爭的前夕和初期,全國上下都沉浸在抗日救亡的浪潮中。這些愛國歌曲正是這一時代精神的體現,呼吁人們團結起來,抵抗外敵,保衛國家,A項正確;新文化運動的口號民主科學,與題目描述的20世紀30年代的社會背景不符,排除B項;實業救國主要反映了清末民初一些知識分子和企業家希望通過發展實業來拯救國家的思想,與題目描述的時期和主題不符,排除C項;科教興國是現代中國的發展戰略,強調通過科技和教育來推動國家的發展,排除D項。故選A項。7.觀察下列組圖,其所表現的歷史主題是()A.全國工人運動的高漲 B.國民革命運動的蓬勃發展C.中國革命新道路的探索與實踐 D.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與鞏固【答案】C【解析】【詳解】根據材料“《井岡山會師》、遵義會議、《論持久戰》、中共七大”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從井岡山會師到遵義會議,再到《論持久戰》和中共七大,都是中國共產黨在革命道路上不斷探索和實踐的重要里程碑,C項正確;材料反映了中國共產黨在革命道路上的探索與實踐,與全國工人運動的高漲無關,排除A項;雖然這些事件發生在國民革命運動之后,但它們并不直接體現國民革命運動的蓬勃發展,而是更多地反映了中國共產黨在革命道路上的探索與實踐,排除B項;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與鞏固是中國抗日戰爭時期的重要歷史事件,并不完全涵蓋題目中給出的所有歷史事件,特別是井岡山會師和遵義會議,排除D項。故選C項。8.抗戰勝利后,中國面臨“兩種命運”的抉擇。中國共產黨以人民為中心,堅定地實行耕者有其田,使人民看清是誰代表著他們的利益,應該跟著誰走。劉少奇指出,這是爭取戰爭勝利最基本的一環,有決定意義的一環。這里,有決定意義的“一環”是()A.中國共產黨提出民主革命綱領B.中國共產黨工作重心由鄉村轉向城市C.中國共產黨領導土地改革,廢除封建土地所有制D.解放區軍民自衛反擊,粉碎國民黨軍的全面進攻【答案】C【解析】【詳解】根據材料和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中國共產黨領導土地改革,廢除封建土地所有制”。這一政策直接觸及了廣大農民的根本利益。在封建社會中,土地是農民賴以生存的基礎,而封建土地所有制則嚴重束縛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和創造力。中國共產黨通過領導土地改革,廢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實現了耕者有其田,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贏得了廣大農民的支持。這一政策對于決定人民在“兩種命運”中的選擇具有決定性的意義,C項正確;中國共產黨提出民主革命綱領是在中共二大,時間不符,排除A項;中國共產黨工作重心由鄉村轉向城市是在七屆二中全會,與題干內容不符,排除B項;解放區軍民自衛反擊,粉碎國民黨軍的全面進攻并非題干中所說的有決定意義的“一環”,排除D項。故選C項。9.今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回顧歷史,1964年,毛澤東曾對法國代表團指出:“我們做個朋友,做個好朋友。”“我們之間有兩個根本的共同點:第一,反對大國欺侮……。第二,使兩國間在商業上、在文化上互相往來。”這體現了新中國奉行()A.多邊主義 B.全方位外交 C.不結盟政策 D.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答案】D【解析】【詳解】根據材料“反對大國欺侮、兩國間在商業上、在文化上互相往來”和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中國政府提出的處理國家間關系的基本原則,包括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D項正確;多邊主義強調在解決全球性問題時,通過多邊合作和協商來達成共識和行動,材料并沒有直接體現多邊主義的特點,排除A項;全方位外交是新中國在改革開放后逐漸形成的外交政策,它強調與世界各國建立和發展友好合作關系,材料反映的是1964年的外交情況,尚未進入改革開放時期,排除B項;不結盟政策是新中國在冷戰時期為了維護國家獨立和主權,避免卷入大國之間的沖突而采取的一種外交政策,材料強調的是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排除C項。故選D項。10.“這是人類以往從來沒有經歷過的一次最偉大的、進步的變革”。(恩格斯語)在這個時代,多才多藝和學識淵博的巨人,他們幾乎全都置身于時代運動中,他們要求建立一種以人為中心而不是以神為中心的生活哲學。這場運動不是簡單的文化復興,它被認為是()A.電氣時代的來臨 B.全球化的出現C.多極化趨勢的發展 D.資本主義時代的曙光【答案】D【解析】【詳解】根據材料“以人為中心”和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文藝復興時期,隨著商品經濟發展和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人們開始逐漸擺脫封建神學的束縛,追求以人為中心的生活哲學。這一時期的藝術家、科學家和思想家們紛紛投身于時代運動,推動了文化、藝術和科學的繁榮。他們的成就不僅超越了前人的水平,更為資本主義時代的到來奠定了思想和文化基礎。因此,這場運動被認為是資本主義時代的曙光,D項正確;電氣時代更側重于技術進步和生產力的發展,而非文化和哲學的深刻變革,排除A項;全球化是一個經濟、文化、政治等多方面相互關聯、相互影響的復雜過程,但并非由某一特定歷史時期的文化或哲學變革直接引發,排除B項;多極化趨勢主要指的是國際政治格局中多個力量中心并存的現象,排除C項。故選D項。11.下表所示為英國某詩人于工業革命時期創作的詩歌,其內容反映了工業化進程所帶來的()經牛頓水車的沖染,黑色的布料,如黑色的花冠籠罩在各國之頂,滿目皆是無情工作的機器,車輪不轉,齒輪暴虐相迫,此非伊甸美景。A.人口增長問題 B.大眾教育問題C.環境污染與社會問題 D.城市發展與衛生問題【答案】C【解析】【詳解】根據詩歌可知,詩歌通過描繪黑色的布料、無情的機器以及它們對工人和社會的壓迫,反映了工業化進程所帶來的環境污染和社會問題,C項正確;詩歌反映了工業化進程所帶來的環境污染和社會問題,并未直接提及人口增長的問題,排除A項;詩歌反映了工業化進程所帶來的環境污染和社會問題,沒有涉及大眾教育的問題,排除B項;詩歌反映了工業化進程所帶來的環境污染和社會問題,詩歌中并未直接提及城市發展與衛生問題的關系,排除D項。故選C項。三、綜合題(本大題有4小題,共52分)12.近代西方資本主義的迅猛發展與擴張,使古老的中國面臨空前的挑戰和危機。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英國的殖民掠奪和海外貿易,直接為資本主義的發展積聚了大量的可用資金。海上霸權是保證這一財富的“渠道”暢通無阻的關鍵。這個偏踞大西洋一隅的島國,依靠帶有濃重血腥氣味的“海外活動”,獲得滾滾財源。工業革命后,英國資本主義的擴張完全建立在它對世界工業壟斷地位的基礎上。英國商品——“世界工廠”里源源不斷的產品,成為轟擊其他民族國家大門的重炮。——編自王斯德《世界通史》(1)請根據材料一,寫出英國“獲得滾滾財源”“渠道”。結合所學,指出19世紀40年代英國發動的侵華戰爭對中國歷史發展進程的影響。材料二:一部中國近代史,始終貫穿的鮮明主線是: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奮斗。相關史實見下表。大事年表時間史實列舉1851-1864年太平天國運動。先后頒布《天朝田畝制度》《資政新篇》19世紀60-90年代洋務運動。“自強”“求富”1894年興中會成立。“驅除韃虜,恢復中國,創立合眾政府”1895年“公車上書”。(康有為、梁啟超等)主張拒和、遷都、變法1898年“百日維新”1900年義和團運動高潮,但最終在中外反動勢力絞殺下失敗1911年武昌起義——據《中國歷史》整理(2)結合所學,根據材料二所列史實,圍繞社會各階層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奮斗歷程加以簡要闡述,并談談反思后的認識。【要求:觀點正確,史論結合,條理清楚】【答案】(1)渠道:殖民掠奪、海外貿易。影響: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成為中國近代史開端。(2)示例:觀點: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論述:晚清時期社會各階層為了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進行了英勇斗爭,雖都以失敗告終,但農民階級領導的太平天國運動沉重打擊了中外反動勢力,義和團運動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的野心;地主階級的洋務運動,客觀上刺激了中國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資產階級維新派進行了維新變法運動,在思想上產生了重要影響;資產階級革命派領導的辛亥革命,建立民國,拉開了完全意義上的民族民主革命序幕。結論:綜上所述,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只有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或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先進的領導階級及其政黨)(言之成理,酌情給分)【解析】【小問1詳解】渠道:根據材料“英國的殖民掠奪和海外貿易,直接為資本主義的發展積聚了大量的可用資金”可知,英國“獲得滾滾財源”的“渠道”是殖民掠奪、海外貿易。影響:根據材料“19世紀40年代英國發動的侵華戰爭”可知,這場戰爭是鴉片戰爭。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鴉片戰爭改變了中國發展的進程,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成為中國近代史的開端。(言之成理,酌情給分)【小問2詳解】示例:本題為開放性題目,緊扣題意,言之有理即可。根據材料“社會各階層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奮斗都以失敗告終”擬定觀點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先進的領導階級及其政黨。論述:結合史實進行論述,注意史論結合,論從史出,邏輯嚴密。如,晚清時期社會各階層為了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進行了英勇斗爭,雖都以失敗告終,但農民階級領導的太平天國運動沉重打擊了中外反動勢力,義和團運動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的野心;地主階級的洋務運動,客觀上刺激了中國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資產階級維新派進行了維新變法運動,在思想上產生了重要影響;資產階級革命派領導的辛亥革命,建立民國,拉開了完全意義上的民族民主革命序幕。結論:重申觀點,進行情感升華。綜上所述,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只有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或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先進的領導階級及其政黨)(言之成理,酌情給分)13.認識中華文明突出特性,推進新時代文化建設。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人類古老的文明有四種,都是沿著江河發祥的。其中,中華文明是唯一的從未中斷過的文明。今天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就是那創造古老文明的先民后裔,在這片土地上是同一種文明按照自身的邏輯演進、發展,并一直延續下來。同時,中華文明在發展過程中顯示了巨大的凝聚力……對中華文明共同祖先炎、黃二帝的崇拜,使中華文明在多元發展的同時,一以貫之地保持了連續性。……探討中華文明延續不斷的原因,我們注意到古代典籍所載中華文明中“自強不息”(即努力向上不停止)和“厚德載物”(即寬厚的德行可以承載萬物)的精神,使這個文明既有剛性又有韌性。——編自袁行霈等《中華文明史》(1)根據材料一,結合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統計學期末考試題庫:統計調查設計與實施實際操作試題解析
- 2025-2030全球及中國正畸耗材行業市場現狀供需分析及市場深度研究發展前景及規劃可行性分析研究報告
- 2025-2030全球及中國數字無繩家庭電話行業市場現狀供需分析及市場深度研究發展前景及規劃可行性分析研究報告
- 2025-2030全球及中國應用服務行業市場現狀供需分析及市場深度研究發展前景及規劃可行性分析研究報告
- 2025-2030全球及中國可穿戴心臟裝置行業市場現狀供需分析及市場深度研究發展前景及規劃可行性分析研究報告
- 2025-2030全球及中國公共云容器服務行業市場現狀供需分析及市場深度研究發展前景及規劃可行性分析研究報告
- 2025-2030保險基金行業競爭格局分析及投資前景與戰略規劃研究報告
- 2025年小學語文畢業升學考試全真模擬卷(語文綜合素養拓展)-字音字形匹配試題
- 立陶宛語兒童文學的語言特點論文
- 格魯吉亞語的語言習得突破論文
- 2023年鄭州黃河文化旅游發展有限公司招聘考試真題
- 重大火災隱患判定方法
- 中國發作性睡病診斷與治療指南(2022版)
- 2023-2024學年北京市通州區高一下學期期中物理試卷(解析版)
- (完整版)設備吊裝施工方案
- 重慶市高2025屆高三第二次質量檢測 數學試卷(含答案)
- 無人機創客實驗室方案
- 2024年四川省樂山市中考地理·生物合卷試卷真題(含答案)
- JT-T-155-2021汽車舉升機行業標準
- QCT457-2023救護車技術規范
- 2024年河南農業職業學院單招職業適應性測試題庫各版本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