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中醫(yī)兒科學
第一單元小兒生長發(fā)育
(-)年齡分期
年齡分期的標準及臨床意義
現(xiàn)代18歲以內(nèi)均作為兒科就診范圍。一般將整個小兒時期劃分為7個階段。
1.胎兒期
從男女生殖之精相合而受孕,直至分娩斷臍,屬于胎兒期。目前國內(nèi)將胎齡滿精周至出生后7足天,
定為圍生期。
2.新生兒期
從出生后臍帶結(jié)扎開始,至生后滿28天,稱為新生兒期。
3.嬰兒期
出生28天后至1周歲為嬰兒期。
4.幼兒期
從1周歲至滿3周歲,稱為幼兒期。
5.學齡前期
3?7周歲為學齡前期,也稱幼童期。
6.學齡期
7周歲后至青春期來臨(一般為女12歲,男13歲)稱學齡期。
7.青春期
一般女孩自11?12歲到17-18歲、男孩自13-14歲到18?20歲稱為青春期。
例題解析
嬰兒期是指
A.出生后28天到滿1周歲
B.1周歲至滿3周歲
C.自出生后臍帶結(jié)扎時起,至生后足28天
D.3周歲后(第4年)到入小學前(6?7歲)
E.6~7歲至11-12歲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嬰兒期:出生28天后至1周歲為嬰兒期。
(二)生理常數(shù)
1.體重小兒體重的增長不是勻速的,在青春期之前,年齡愈小,增長速率愈高。出生時體重約為3kg,
出生后的前半年平均每月增長約0.7kg,后半年平均每月增長約0.5kg,1周歲以后平均每年增加約返。
臨床可用以下公式推算小兒體重:
出生時體重約為3kg,小兒體重公式:
〈6個月體重(kg)=3+0.7X月齡
7?12個月體重(kg)=7+0.5義(月齡一6)
1歲以上體重(kg)=8+2義年齡
臨床意義:
體重增長過快常見于肥胖癥,體重低于正常均值的85%者為營養(yǎng)不良。
小兒營養(yǎng)不良是指體重低于正常均值的
A.60%
B.70%
C.85%
D.95%
E.90%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體重低于正常均值的85%者為營養(yǎng)不良。
2.身長(高)正常值及臨床意義
出生時身長約為鮑。生后第一年身長增長最快,約出2,2周歲后至青春期身高(長)增長平穩(wěn),
每年約迪。進入青春期,身高增長出現(xiàn)第二個高峰。
2歲后至12歲兒童的身高公式:
身高(cm)=70+7義年齡
身高低于正常均值的70%,應考慮侏儒癥、克汀病、營養(yǎng)不良等。
小兒體格發(fā)育最快的時期是
A.嬰兒期
B.新生兒期
C.學齡前期
D.學齡期
E.幼兒期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小兒出生時身長約為50cm。生后第一年身長增長最快;小兒體重的增長不是勻速的,在
青春期之前,年齡愈小,增長速率愈高。綜合來說嬰兒期發(fā)育最快。
1歲正常男孩進行體格檢查,其標準身長為
A.50cm
B.60cm
C.65cm
D.75cm
E.85cm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出生時身長約為50cm。生后第一年身長增長最快,約25cm,故應為75cm。
4周歲小兒的身長應為
A.90cm
B.98cm
C.103cm
D.105cm
E.110cm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2歲后至12歲兒童的身高公式:身高(cm)=70+7X年齡。故應為98cm。
患兒,3歲。體重14kg,身長86cm。該患兒的生長發(fā)育狀況為
A.體重正常,身長偏高
B.體重正常,身長偏低
C.體重偏高,身長正常
D.體重偏高,身長偏低
E.體重偏低,身長正常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患兒三歲,體重應為14kg,身高應為91cm,故體重正常,身長偏低。
A.12kg,85cmB.14kg,105cm
C.16kg,110cmD.18kg,115cm
E.20kg,112cm
6周歲小兒的標準體重、身高按現(xiàn)行公式計算應為
2周歲小兒的標準體重、身高按現(xiàn)行公式計算應為
『正確答案』E、A
『答案解析』1、6周歲小兒體重20kg,身高112cm。2、2周歲小兒體重12kg,身高84cm。
3.鹵門閉合時間及臨床意義
前因至12~18個月閉合。
因門早閉且頭圍明顯小于正常者,為頭小畸形;
鹵門遲閉及頭圍大于正常者,常見于解顱(腦積水)、佝僂病等。
鹵門凹陷多見于陰傷液竭之失水,稱鹵陷;
因門凸出反映顱內(nèi)壓增高,多見于熱熾氣營之腦炎、腦膜炎等,稱鹵填。
小兒前鹵閉合的正常時間是
A.6—7個月
B.8?9個月
C.9~ll個月
D.12~18個月
E.19?20個月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小兒前鹵至12?18個月閉合。
4.乳牙萌出正常值
人一生有兩副牙齒,即乳牙(20顆)和恒牙(32顆)。
生后4?10個月乳牙開始萌出,約在2?2.5歲出齊。
6歲左右開始萌出第1顆恒牙,自7?8歲開始,乳牙按萌出先后逐個脫落,代之以恒牙。
2歲以內(nèi)乳牙顆數(shù)可用以下公式推算:
乳牙數(shù)=月齡一4(或6)
小兒出齊20顆乳牙的時間是
A.8-10個月
B.11-12個月
C.13-15個月
D.16-19個月
E.20-30個月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2歲以內(nèi)乳牙顆數(shù)可用以下公式推算:乳牙數(shù)=月齡一4(或6),計算為24-26個月,
屬于20-30個月之間,故選E。
5.呼吸、脈搏、血壓的正常值及與年齡增長的關(guān)系
年齡增加,血壓上升,呼吸及脈搏降低。
不同年齡小兒血壓正常值可用以下公式推算(注:lkPa=7.5mmHg):
收縮壓(mmHg)=80+2X年齡
舒張壓(mmHg)=收縮壓X2/3
隨著小兒年齡的增加
A.脈搏增快,血壓增高
B.脈搏增快,血壓減低
C.脈搏減慢,血壓增高
D.脈搏減慢,血壓減低
E.脈搏、血壓均無明顯變化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小兒年齡增加,血壓上升,呼吸及脈搏降低。
6.動作發(fā)育、語言發(fā)育要點
小兒粗細運動發(fā)育的進程:2個月扶坐或側(cè)臥時能勉強抬頭;4個月扶著兩手或髏骨時能坐,能握持玩
具;7個月能獨坐片刻,能將玩具從一手換至另一手:8個月扶欄能站立片刻,會爬,會拍手;10?11個月
扶欄能獨腳站,攙扶或扶推車可走幾步,能拇、食指對捏取物;12個月能獨走,彎腰拾東西;
18個月走得較穩(wěn),能倒退幾步,能有目標地扔皮球;2歲能雙足跳,能用杯子飲水,用勺子吃飯;3歲
能跑,并能一腳跳過低的障礙,會騎小三輪車,會洗手;4歲能奔跑,會爬梯子,基本會穿衣;5歲能單腳
跳,會系鞋帶。
小兒語言發(fā)育的進程:1個月能哭;2個月會笑,始發(fā)喉音;3個月能咿呀發(fā)音;4個月能發(fā)出笑聲;7
個月能發(fā)出“媽媽”“爸爸”等復音,但無叫喊親人之意;10個月“媽媽”“爸爸”成為呼喚親人之意,
能開始用單詞;12個月能叫出簡單的物品名,如“燈”,能以“汪汪”“咪咪”等代表狗、貓,能指出鼻
子、耳朵;
15個月能說出幾個詞及自己的名字;18個月能指出身體各部分;2歲能用2?3個字組成的名詞表達意
思;3歲能說兒歌,能數(shù)幾個數(shù)字;4歲能認識3種以上顏色;5歲能唱歌,并能認識簡單的漢字;6?7歲
能講故事,學習寫字,準備上學。
小兒能獨走的時間一般是
A.8個月
B.10個月
C.12個月
D.16個月
E.18個月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小兒12個月能獨走,彎腰拾東西。
6?7個月嬰兒應會的動作是
A.會爬
B.扶站
C.獨坐
D.獨走
E.雙腳離地跳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小兒6-7個月能獨坐片刻,能將玩具從一手換至另一手。
第二單元小兒生理、病因、病理特點
(-)生理特點
臟腑嬌嫩,形氣未充
臟腑嬌嫩,形氣未充,概括地說明了小兒處于生長發(fā)育時期,其機體臟腑的形態(tài)未曾成熟,各種生理
功能未曾健全。臟腑柔弱,對病邪侵襲、藥物攻伐的抵抗和耐受能力都較低。
清代醫(yī)家吳鞠通運用陰陽理論,將小兒的生理特點概括為“稚陽未充,稚陰未長”o這里的“陰”,
指機體的精、血、津液及臟腑、筋骨、腦髓、血脈、肌膚等有形之質(zhì);''陽”指臟腑的各種生理功能;“稚”
指幼嫩而未臻成熟。
稚陰稚陽包括了機體柔嫩、氣血未盛、脾胃薄弱、腎氣未充、媵理疏松、神氣怯弱、筋骨未堅等特點。
生機蓬勃,發(fā)育迅速
小兒的機體無論是在形態(tài)結(jié)構(gòu)方面,還是在生理功能方面,都在不斷地,迅速地發(fā)育成長。
我國現(xiàn)存最早的兒科專著《顱囪經(jīng)?脈法》將小兒這種蓬勃生機、迅速發(fā)育的生理特點概括為“純陽”。
例題解析
“純陽”學說是指小兒
A.發(fā)育迅速
B.臟腑嬌嫩
C.有陽無陰
D.陽亢陰虧
E.形氣未充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我國現(xiàn)存最早的兒科專著《顱鹵經(jīng)?脈法》將小兒這種蓬勃生機、迅速發(fā)育的生理特點
概括為“純陽”。
小兒“稚陰稚陽”學說,是指其生理狀態(tài)為
A.陽常有余,陰常不足
B.臟腑嬌嫩,形氣未充
C.生機蓬勃,發(fā)育迅速
D.臟氣清靈,易趨康復
E.脾常不足,肝常有余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小兒“稚陰稚陽”學說指小兒臟腑嬌嫩,形氣未充,概括地說明了小兒處于生長發(fā)育時
期,其機體臟腑的形態(tài)未曾成熟,各種生理功能未曾健全。
(二)病因特點
主要表現(xiàn)為外感、食傷、先天因素居多。情志、意外和其他因素也值得注意。
(三)病理特點
小兒病理的基本特點為發(fā)病容易、傳變迅速,臟氣清靈、易趨康復。
發(fā)病容易,傳變迅速
小兒發(fā)病容易,突出表現(xiàn)在肺、脾、腎系疾病及傳染病等方面。
肺系疾病為兒科發(fā)病率最高的一類疾病。
傳變迅速的特點,主要表現(xiàn)為疾病的寒熱虛實容易相互轉(zhuǎn)化演變或同時并見,即具有“易虛易實,易
寒易熱”的特點。
“稚陰未長”——易見陰傷陽亢,表現(xiàn)為熱證;“稚陽未充”一一易見陽氣虛衰,表現(xiàn)為寒證。
小兒常表現(xiàn)為“心常有余”,“肝常有余”,這是指兒科臨床上既易見心驚,又易見肝風的病證。小
兒生理上心神怯弱、肝氣未盛,病理上易感外邪、各種外邪均易從火化,因此,易見火熱傷心生驚、傷肝
引動肝風的證候。
臟氣清靈,易趨康復
小兒體稟純陽,生機蓬勃,臟氣清靈,活力充沛,對各種治療反應靈敏;小兒宿疾較少,病因相對單
純,疾病過程中情志因素的干擾和影響相對較少。
小兒疾病譜中最為多見的是
A.肺腎系病證
B.心肺系病證
C.肺脾系病證
D.心肝系病證
E.肝腎系病證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小兒發(fā)病容易,突出表現(xiàn)在肺、脾、腎系疾病及傳染病等方面,以肺脾系最為常見。
小兒患病后易趨康復的主要原因是
A.心常有余
B.肝常有余
C.稚陰稚陽
D.臟腑已成
E.臟氣清靈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小兒體稟純陽,生機蓬勃,臟氣清靈,活力充沛,對各種治療反應靈敏。
A.不易發(fā)病,傳變迅速
B.發(fā)病容易,傳變迅速
C.臟腑嬌嫩,形氣未充
D.發(fā)病容易,傳變較緩
E.臟氣清靈,傳變迅速
小兒生理特點是
小兒病理特點是
『正確答案』C、B
『答案解析』1、小兒生理特點:臟腑嬌嫩,形氣未充,生機蓬勃,發(fā)育迅速。2、小兒病理的基本特
點為發(fā)病容易、傳變迅速,臟氣清靈、易趨康復。
第三單元四診概要
概述
歷代兒科醫(yī)家對于小兒診法,既主張四診合參,又特別重視望診。
望診特點及臨床意義
望診內(nèi)容可分為總體望診(望神色、望形態(tài))和分部望診(審苗竅、辨斑疹、察二便、察指紋)兩個
方面。
常用的面部望診方法有五色主病和五部配五臟,
五色主病
熱證面紅耳赤,咽紅,脈浮風熱外感(實熱證)
紅色午后飄紅潮熱,口唇紅赤陰虛內(nèi)熱,虛火上炎(虛熱證)
虛陽上越兩顆艷紅如妝,面白肢厥,冷汗淋漓
正常膚色新生兒嫩紅,小兒白里透紅
面白浮腫陽虛水泛之陰水
白色寒證、虛證面色慘白,四肢厥冷滑泄吐利,陽氣暴脫之脫證
面白少華,唇色淡白血虛
面色萎黃,形體消瘦疳證
黃色脾虛證、濕濁面黃無華,臍周陣痛,夜間磨牙腸寄生蟲
面目色黃而鮮明濕熱內(nèi)蘊之陽黃
面目黃而晦暗寒濕阻滯之陰黃
面色白中帶青,表情愁苦皺眉里寒腹痛
寒證、痛證、瘀證、驚癇面青而晦暗,神昏抽搐驚風和癲癇發(fā)作
面青唇紫,呼吸急促肺氣閉塞,氣血瘀阻
面色青黑,手足逆冷陰寒里證
寒證、痛證、瘀證、水飲證面色黑而晦暗,兼有腹痛嘔吐藥物或食物中毒
黑色面色青黑晦暗(危重)腎氣衰竭
先天腎氣充足膚色黑紅潤澤,體強無病
五部配五臟(《小兒藥證直訣?面上證》):
左腮一一肝,
右腮----肺,
額上——心,
鼻----脾,
頰一一腎。
圖10面部色診部位分■圖(二)
審苗竅的要點與臨床意義
苗竅是指口、舌、目、鼻、耳及前后二陰。苗竅與臟腑關(guān)系密切。舌為心之苗,肝開竅于目,肺開竅
于鼻,脾開竅于口,腎開竅于耳及前后二陰。臟腑有病,能在苗竅上有所反映,審察苗竅可以測知臟腑病
情。
正常病理表現(xiàn)及臨床意義
舌體胖嫩,齒痕一脾腎陽虛,水飲痰濕內(nèi)停;
舌體腫大,色澤青紫一氣血瘀滯(考點);
舌體強硬一熱盛傷津;
舌體短縮,舌干絳者一熱甚津傷;
舌體腫大,板硬麻木,轉(zhuǎn)動不靈,其腫塞滿口,為木舌一心脾積熱,火熱循
經(jīng)上行
柔軟、伸縮自如舌下紅腫突起,形如小舌,稱為重舌一心脾火熾,上沖舌本;
體
舌體不能伸出唇外,轉(zhuǎn)動伸縮不靈,語音不清,稱為連舌一舌系帶過短;
舌伸出唇外,來回掉動,掉弄如蛇,稱為弄舌一大病之后,心氣不足,或?qū)?/p>
驚風先兆;
舌吐唇外,緩緩收回,稱吐舌一心經(jīng)有熱;
吐舌不收一心氣將絕;
時時舌舔口唇,致口唇四周灰暗或有脫屑、作癢,稱舔舌一脾經(jīng)伏熱
淡紅(考點)、舌質(zhì)淡白一氣血虛虧;舌質(zhì)絳紅,有紅刺一溫熱病邪入營入血(考點);舌
質(zhì)潤澤質(zhì)紅少苔,甚則無苔而干一陰虛火旺;舌質(zhì)紫暗或紫紅一氣血瘀滯;舌起粗
大紅刺,狀如草莓一見于猩紅熱
性濕適中的薄I苔白一寒;苔黃一熱;苔白膩一寒濕內(nèi)滯,或寒痰食積;苔黃膩濕熱內(nèi)蘊,
苔,新生兒舌紅或乳食內(nèi)停;剝苔一熱性病為陰傷津虧;舌苔花剝,狀如地圖,時隱時現(xiàn),
舌無苔和哺乳嬰經(jīng)久不愈,一胃之氣陰不足(考點);舌苔厚膩垢濁不化,狀如霉醬伴便秘
苔兒的乳白苔,均腹脹一宿食內(nèi)積,中焦氣機阻滯;需鑒別染苔:吃橄欖、烏梅、鐵劑等一苔
屬正常舌象(考色染黑(考點);服青黛一苔色染青;牛奶、豆?jié){一苔色染白;吃橘子、蛋
點)黃苔色染黃;吃有色糖果糖果色
?=.----------------------------------------------------------------------------------------------------------------------------------------------------------------
淡白舌-寒黃苔-熱
染答
察日
黑睛等圓,目珠靈活,目光有神,開闔自如肝腎氣血充沛
眼瞼浮腫水腫之象
眼瞼開闔無力元氣虛憊
寐時眼瞼張開而不能閉合脾虛氣弱之露睛
平時眼瞼不能開闔自如氣血兩虛之瞼廢
兩目呆滯,轉(zhuǎn)動遲鈍腎精不足,或驚風先兆
兩目直視,瞪目不活肝風內(nèi)動
白睛黃染黃疸
目赤腫痛風熱上攻
目眶凹陷,啼哭無淚陰津大傷
察鼻
鼻塞流清涕風寒感冒
鼻流黃濁涕風熱客肺
長期鼻流濁涕,氣味腥臭肺經(jīng)郁熱
鼻孔干燥肺經(jīng)燥熱傷陰
鼻蚓鮮紅肺熱迫血妄行
鼻翼煽動,伴氣急喘促肺氣郁閉
察口
唇色淡白氣血不足
唇色淡青風寒束表
唇色紅紫瘀熱互結(jié)
唇色櫻紅暴瀉傷陰
唇白而腫唇風
面頰潮紅,唯口唇周圍蒼白猩紅熱
口腔破潰糜爛心脾積熱之口瘡
口內(nèi)白屑成片鵝口瘡
兩頰黏膜有針尖大小的白色小點,周圍紅暈麻疹黏膜斑
上下臼齒間腮腺管口紅腫如粟粒,無膿水流出癢腮(流行性腮腺炎)
上下臼齒間腮腺管口紅腫如粟粒,有膿水流出發(fā)頤(化膿性腮腺炎)
牙齦紅腫,齒縫出血而疼痛胃火上炎
牙齒萌出延遲腎氣不足
新生兒牙齦上有白色斑點斑塊馬牙
咽紅惡寒發(fā)熱外感
咽紅乳蛾腫痛外感風熱或肺胃之火上炎
乳蛾溢膿熱壅肉腐
乳蛾大而不紅瘀熱未盡,或氣虛不斂
咽痛微紅,有灰白色假膜,不易拭去白喉
察耳
耳殼豐厚,顏色紅潤先天腎氣充沛
耳殼薄軟,耳舟不清先天腎氣未充
耳內(nèi)疼痛流膿肝膽火盛
以耳垂為中心腮部漫腫疼痛痹腮(流行性腮腺炎)
察二陰
男孩陰囊不緊不松腎氣充沛
陰囊松弛體虛或發(fā)熱
陰囊中睪丸腫大透亮不紅水疝
陰囊中有物下墜,時大時小,上下可移小腸下墜之狐疝
陰囊、陰莖水腫陽虛陰水
女孩前陰部潮紅灼熱濕熱下注,注意有無燒蟲病
肛門潮濕紅痛尿布皮炎
肛門脫出中氣下陷之脫肛
肛門裂開出血大便秘結(jié),熱迫大腸所致
辨斑疹(結(jié)合傳染病章)
疹細小狀如麻粒,潮熱3—4天出疹,同時見麻疹粘膜斑麻疹
低熱出疹,分布稀疏,色澤淡紅,出沒較快風版
發(fā)熱三四天后熱退疹出,疹細稠密,如玫瑰紅色奶麻
壯熱,膚布疹點,舌絳如草莓丹疹或皮膚黏膜淋巴結(jié)綜合征
斑丘疹大小不一,如云出沒,瘙癢難忍癮疹
丘疹、皰疹、結(jié)痂并見,皰疹內(nèi)有水液色清水痘
皰疹相對較大,皰液混濁,皰壁薄而易破,流血膿水膿皰瘡
察二便
望大新生兒生后3—4天內(nèi),大便呈粘稠糊狀,褐色,無臭氣,日行2—3
胎糞
便次
嬰兒大便呈卵黃色,稠而不成形,稍有酸臭氣,日行3次左右單純母乳喂養(yǎng)
大便色淡黃,質(zhì)較干硬,有臭氣,日行1—2次牛羊乳喂養(yǎng)
大便燥結(jié)實熱或津傷內(nèi)熱
大便稀薄,夾有白色凝塊內(nèi)傷乳食
大便稀薄,色黃穢臭腸腑濕熱
下利清谷,洞泄不止脾腎陽虛
大便赤白黏凍濕熱積滯,常見痢疾
嬰幼兒大便呈果醬色,伴陣發(fā)性哭鬧腸套疊
大便色澤灰白不黃膽道阻滯
小兒指紋診查的方法及臨床意義
自虎口向指端:1風關(guān),2氣關(guān),3命關(guān)。
小兒正常指紋:淡紫隱隱而不顯于風關(guān)以上
辨證綱領(lǐng):浮沉分表里,紅紫辨寒熱,淡滯定虛實,三關(guān)測輕重
當指紋與病證不符時,當“舍紋從證”
浮指紋浮現(xiàn),顯露于外病邪在表
沉指紋沉伏,深而不顯病邪在里
紋色鮮紅浮露外感風寒
勿:紋色紫紅邪熱郁滯
紋色淡紅內(nèi)有虛寒
紋色青紫瘀熱內(nèi)結(jié)
紫
紋色深紫瘀滯絡閉,病情較重
淡指紋色淡,推之流暢氣血虧虛
滯指紋色紫,推之滯澀,復盈緩慢實邪內(nèi)滯,如瘀熱、痰濕、積滯
紋在風關(guān)病邪初入,病情輕淺
紋達氣關(guān)病邪入里,病情較重
二關(guān)
紋進命關(guān)病邪深入,病情加重
指紋達指尖,透關(guān)射甲病情危重
聞診特點及臨床意義一一聽聲音
啼哭聲
哭聲洪亮有力實證
哭聲細弱無力虛證
啼哭多綿長無力,口作吮乳之狀饑餓
啼哭聲音尖銳陣作,伴嘔吐及果醬樣或血樣大便腸套疊
夜臥啼哭,睡眠不安,白天如常者夜啼
咳嗽聲
干咳無痰或痰少黏稠燥邪犯肺,或肺陰受損
咳聲清高,鼻塞聲重外感
咳嗽頻頻,痰稠難咯,喉中痰鳴肺蘊痰熱,或肺氣閉塞
咳聲嘶啞如犬吠狀者白喉、急喉風
連聲咳嗽,夜咳為主,咳而嘔吐,伴雞鳴樣回聲頓咳(百日咳)
嗅氣味
大便酸腐傷食
大便
下利清谷,無明顯臭味脾腎虛寒
小便氣味臊臭濕熱下注
小便
小便清長如水脾腎陽虛
切診特點及臨床意義
脈診
健康小兒脈象平和,較成人軟而稍數(shù),年齡越小,脈搏越快。小兒病理脈象主要有浮、沉、遲、數(shù)、
無力、有力六種基本脈象,分別表示疾病的表、里、寒、熱、虛、實。浮主表證,沉主里證;遲脈主寒,
數(shù)脈主熱;有力為實,無力為虛。
結(jié)脈為心氣傷;代脈為臟氣損;
細脈為陰虛;弦脈為肝旺,或為痛為驚:
滑脈為痰食中阻。
脈律不整,時緩時數(shù),為心之氣血失和。
蹬
按頭囪
囪門隆凸,按之緊張,為因填熱熾氣營之腦炎、腦膜炎等
因門凹陷,為囪陷陰傷液竭之失水或極度消瘦
顱骨開解,頭縫增寬,頭大頸縮,鹵門寬大者,為解顱先天腎氣不足,或后天髓熱壅遏
例題解析
小兒正常舌質(zhì)是
A淡白
B.絳紅
C.紫暗
D.暗紅
E.淡紅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小兒正常舌質(zhì)是淡紅舌,薄白苔。
小兒面呈紅色,證候多屬
A.熱
B.濕
C.燥
D.虛
E.實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面紅主熱證。
小兒“地圖舌”是由于
A.肺氣虛弱
B.脾陽虧虛
C.脾失健運
D.宿食內(nèi)停
E.胃之氣陰不足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地圖舌”說明胃的氣陰不足。
小兒指紋色紫主證為
A.燥
B.熱
C.寒
D.滯
E.瘀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指紋紅色主寒證,紫色主熱證。
小兒指紋淡紅,其證候是
A.虛寒
B.食積
C.痰熱
D.虛熱
E.實熱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指紋淡紅色,主虛寒證。指紋紫紅色主熱證,鮮紅色主外感風寒表證。
A.胎產(chǎn)史
B.喂養(yǎng)史
C.生長發(fā)育史
D.預防接種史
E.家族史
當小兒出現(xiàn)脾胃病時,應特別注意詢問的是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脾胃病主要應詢問喂養(yǎng)史。
需要與傳染病鑒別時,應特別注意詢問的是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與傳染病鑒別時,應特別注意詢問預防接種史。
A.沉而有力
B.數(shù)而有力
C.數(shù)而無力
D.浮而無力
E.遲而有力
小兒實熱證的脈象是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實證為有力的脈象,熱證為數(shù)脈。
小兒虛熱證的脈象是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虛證為無力的脈象,熱證為數(shù)脈。
A.頭顱
B.胸脅
C.腹部
D.皮膚
E.四肢
小兒水腫,按診的主要部位是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水腫主要漫溢皮膚,應按皮膚。
嬰兒顱內(nèi)壓增高,按診的主要部位是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顱內(nèi)壓高,應按診頭顱。
第四單元兒科治法概要
用藥原則
治療要及時、正確和審慎;
處方輕巧靈活;
重視先證而治;
注意顧護脾胃;
不可亂投補益。
用藥劑量
年齡成人量
新生兒六分之一
乳嬰兒三分之一
幼兒二分之一
學齡兒童2/3或接近成人用量
給藥方法
口服給藥法:
鼻飼給藥法;
蒸氣及氣霧吸入法;
直腸給藥法;
注射給藥法。
兒科常用內(nèi)治法及其適應證
內(nèi)治法適應證
疏風解表法外邪侵襲肌表所致的表證
止咳平喘法邪郁肺經(jīng),痰阻肺絡所致咳喘
清熱解毒法邪熱熾盛的實熱證,如溫熱病、濕熱病、斑疹、痢疾、瘡瘍等
涼血止血法出血證候,如鼻出血、齒出血、尿血、便血、紫瘢
安蛔驅(qū)蟲法腸道蟲證,如蛔蟲、燒蟲等
消食導滯法飲食不節(jié)、乳食內(nèi)滯之證,如積滯、傷食瀉、疳證等
鎮(zhèn)驚開竅法小兒驚風、癲癇等
利水消腫法水濕停聚,小便短少而水腫
健脾益氣法脾胃虛弱,氣血不足之證,如泄瀉、疳證及病后體虛等
培元補腎法(考點)胎稟不足,腎氣虛弱及腎不納氣之證,如解顱、五遲、五軟、遺尿、哮喘等
活血化瘀法血瘀證,如肺炎咳喘、哮喘口唇青紫,肌膚瘀斑瘀點,腹痛如針刺等
回陽救逆法主要適用于小兒元陽虛衰欲脫之危重證候
外治法
外治法常用藥物及適應證功效
熏洗法生麻黃、浮萍、芫荽子、西河柳一麻疹發(fā)疹初期(考點)發(fā)表透疹
涂敷法馬齒寬一界腮解毒消腫
翟包法皮硝一食積;五倍子粉加食醋一盜汗一
熱熨法食鹽一腹痛(考點)溫臟祛寒
敷貼法丁香、肉桂一泄瀉溫脾止瀉
擦拭法銀花甘草液、冰硼散一口瘡清火解毒
藥袋療蒼術(shù)、白芷、砂仁、丁香、肉桂、甘松、沉香、豆蔻、辟穢解毒、增進食欲、防病治
法檀香病
其他療法
1.捏脊療法
捏脊療法是兒科常用的一種推拿方法,此法通過對督脈和膀胱經(jīng)的按摩,調(diào)和陰陽,疏理經(jīng)絡,行氣
活血,恢復臟腑功能,以防治疾病。兒科臨床常用于5歲以下小兒泄瀉、腹痛、厭食、痿證、斜頸等疾病。
年幼小兒,治療效果尤佳。
2.刺四縫療法
刺四縫療法是兒科針法中常用的一種。四縫是經(jīng)外奇穴,它的位置在食指、中指、無名指及小指四指
中節(jié)橫紋中點,是手三陰經(jīng)所經(jīng)過之具體操作方法:皮膚局部消毒后,用三棱針刺約1分深,刺后用手擠
出黃白色黏液少許。
針刺四縫可以清熱、除煩、通暢百脈、調(diào)和臟腑等,常用于治療疳證和厭食。
第五單元喂養(yǎng)與保健
(一)新生兒期保健
新生兒期保健的主要措施:
1.拭口潔眼
2.斷臍護臍
3.祛除胎毒
4.洗浴衣著
5.生后開乳
(二)嬰兒期保健
1.喂養(yǎng)方式及選擇原則
嬰兒喂養(yǎng)方法分為母乳喂養(yǎng)、人工喂養(yǎng)和混合喂養(yǎng)三種。
2.母乳喂養(yǎng)的基本方法
母乳喂養(yǎng),應由乳母細心觀察嬰兒的個體需要,以按需喂給為原則。每次哺乳15?20分鐘。母親患傳
染病、重癥心臟病或腎臟病,或身體過于虛弱者,不宜哺乳。
3.添加輔食的原則
無論母乳喂養(yǎng)、人工喂養(yǎng)或混合喂養(yǎng)的嬰兒,都應按時于一定月齡添加輔助食品。添加輔助食品的原
則: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細到粗,由一種到多種,在嬰兒健康、消化功能正常時逐步添加。
添加輔食的順序可參照下表。
月齡添加的輔食
1?3個月鮮果汁;青菜水;魚肝油制劑
4?6個月米糊、乳兒糕、爛粥;蛋黃、魚泥、豆腐、動物血;菜泥、水果泥
7?9個月惜面、烤饅頭片、餅干;碎菜;魚、蛋、肝泥、肉末
10二12個月稠粥、軟飯、掛面、饅頭、面包;碎菜;碎肉、油、豆制品等
4.斷奶時間及注意點
斷奶時間視母嬰情況而定。一般可在小兒10?12個月時斷奶,若母乳量多也可適當延期。斷奶應逐漸
減少以至停止哺乳,不可驟斷。若正值夏季或小兒患病之時,應推遲斷奶。
小兒斷奶時間宜在
A.2?3個月
B.4?5個月
C.6?7個月
D.10~12個月
E.13~18個月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一般可在小兒10?12個月時斷奶,若母乳量多也可適當延期。
第六單元胎怯
胎怯,是指新生兒體重低下,身材矮小,臟腑形氣均未充實的一種病證。又稱“胎弱”。
1.病變臟腑主要在腎與脾。
2.胎怯的關(guān)鍵病機是腎脾兩虛,治療以補腎培元為基本原則。
分證論治
腎精薄弱證一耳殼軟,骨弱肢柔一益精充髓,補腎溫陽一補腎地黃丸
脾腎兩虛證一肌肉瘠薄,吮乳乏力,腹脹腹瀉一健脾益腎,溫運脾陽一保元湯
胎怯的病變臟腑主要是
A脾、腎
B.心、肝
C.心、腎
D.心、脾
E.肝、腎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胎怯病變臟腑主要在腎與脾。
患兒,出生7天。足月順產(chǎn)。啼哭無力,多臥少動,肌肉瘠薄,四肢不溫,吮乳乏力,嗆乳溢乳,哽
氣多啰,腹脹腹瀉,指紋淡。治療應首選的方劑是
A.保元湯
B.生脈飲
C.六味地黃湯
D.補腎地黃湯
E.金匱腎氣丸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胎怯:脾腎兩虛證一肌肉瘠薄,吮乳乏力,腹脹腹瀉一健脾益腎,溫運脾陽一保元湯
治療胎怯腎精薄弱證,應首選的方劑
A.保元湯
B.歸脾湯
C.金匱腎氣丸
D.補腎地黃丸
E.六味地黃丸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胎怯:腎精薄弱證一耳殼軟,骨弱肢柔一益精充髓,補腎溫陽一補腎地黃丸
第七單元胎黃
胎黃以嬰兒出生后皮膚、面目出現(xiàn)黃疸為特征。
胎黃的病變臟腑在肝膽、脾胃,其發(fā)病機制主要為脾胃濕熱或寒濕內(nèi)蘊。
生理性胎黃與病理性胎黃可從黃疸出現(xiàn)與消退時間、黃疸輕重、是否伴有臨床癥狀三方面加以區(qū)別。
生理性胎黃大多在生后2?3天出現(xiàn),4?6天達高峰,7?10天消退,早產(chǎn)兒持續(xù)時間較長。黃疸較輕。
除有輕微食欲不振外,一般無其他臨床癥狀。
病理性胎黃常在生后絲小時內(nèi)即出現(xiàn)黃疸,或黃疸持續(xù)加深,或消退后復現(xiàn),3周后仍不消退。黃疸
較深,足月兒血清總膽紅素超過205.2口mol/L(12mg/dL),早產(chǎn)兒超過256.5umol/L(15mg/dL)。患兒
常伴有不欲吮乳,口渴便秘,發(fā)熱,或精神萎靡,肢涼納呆,大便濾薄,甚或右脅下痞塊質(zhì)硬,肚腹膨脹,
青筋顯露等癥狀。
足月兒間接膽紅素超過307.8Jmol/L(18mg/dL),還可引起膽紅素腦病(核黃疸),損害中樞神經(jīng)系
統(tǒng),遺留后遺癥。
分證論治
濕熱郁蒸證一色澤鮮明如橘一清熱利濕一茵陳蒿湯
寒濕阻滯證一色澤晦暗一溫中化濕一茵陳理中湯
氣滯血瘀證一唇色暗紅,舌見瘀點一化瘀消積一血府逐瘀湯
患兒,22天。面目皮膚發(fā)黃22天,色澤鮮明如橘皮,精神疲倦,不欲吮乳,尿黃便秘,舌紅苔黃膩。
其證候是
A.肝失疏泄
B.瘀積發(fā)黃
C.寒濕阻滯
D.濕熱郁蒸
E.膽道不利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黃疸:濕熱郁蒸證一色澤鮮明如橘一清熱利濕一茵陳蒿湯
下列除哪項外,均屬病理性胎黃
A.生后24小時內(nèi)出現(xiàn)
B.黃疸10-14天左右消退
C.黃疸退而復現(xiàn)
D.黃疸持續(xù)加深
E.黃疸3周后仍不消退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生理性胎黃與病理性胎黃可從黃疸出現(xiàn)與消退時間、黃疸輕重、是否伴有臨床癥狀三方
面加以區(qū)別。
生理性胎黃大多在生后2?3天出現(xiàn),4?6天達高峰,7?10天消退,早產(chǎn)兒持續(xù)時間較長。黃疸
較輕。除有輕微食欲不振外,一般無其他臨床癥狀。
病理性胎黃常在生后24小時內(nèi)即出現(xiàn)黃疸,或黃疸持續(xù)加深,或消退后復現(xiàn),3周后仍不消退。
黃疸較深,足月兒血清總膽紅素超過205.2umol/L(12mg/dL),早產(chǎn)兒超過256.5umol/L(15mg/dL)。
患兒常伴有不欲吮乳,口渴便秘,發(fā)熱,或精神萎靡,肢涼納呆,大便濾薄,甚或右脅下痞塊質(zhì)硬,
肚腹膨脹,青筋顯露等癥狀。
足月兒間接膽紅素超過307.8umol/L(18mg/dL),還可引起膽紅素腦病(核黃疸),損害中樞神
經(jīng)系統(tǒng),遺留后遺癥。
第八單元感冒
感冒可分為兩種:普通感冒為冒受風邪所致,一般病邪輕淺,以肺系癥狀為主,不造成流行;時行感
冒為感受時邪病毒所致,病邪較重,具有流行特征。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發(fā)病,以冬春多見
小兒患感冒,因其生理病理特點,易于出現(xiàn)夾痰、夾滯、夾驚等兼夾證。
肺臟嬌嫩——感冒夾痰。
脾常不足——感冒夾滯。
神氣懦弱,肝氣未盛――感冒夾驚。
主要病因為感受外邪,以風邪為主。
感冒的病變臟腑在肺,隨病情變化,可累及肝脾。
分證論治
主證
風寒感冒證一辛溫解表一荊防敗毒散、蔥豉湯加減
風熱感冒證一辛涼解表一銀翹散
暑邪感冒證一清暑解表一新加香籬飲
兼證
感冒夾痰證一在疏風解表基礎(chǔ)上
風寒夾痰者一一辛熱解表,宣肺化痰一一二陳湯、三拗湯
風熱夾痰者一一辛涼解表,清肺化痰一一桑菊飲
感冒夾滯證一解表兼以消食導滯
在疏風解表基礎(chǔ)上加用保和丸
感冒夾驚證一解表兼以清熱鎮(zhèn)驚
在疏風解表基礎(chǔ)上加用鎮(zhèn)驚丸,另服小兒回春丹或小兒金丹片。
小兒感冒夾痰的病機是
A.肺臟嬌嫩
B.先天不足
C.乳食積滯
D.脾胃濕困
E.腎氣不足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肺臟嬌嫩一一感冒夾痰。脾常不足一一感冒夾滯。神氣懦弱,肝氣未盛一一感冒夾驚。
患兒,7歲。發(fā)熱1天,惡寒,無汗,頭痛,鼻塞流清涕,噴嚏咳嗽,口不渴,咽不紅,舌苔薄白,脈
浮緊。其證候是
A.風寒感冒
B.風熱感冒
C.暑邪感冒
D.感冒挾滯
E.感冒挾痰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風寒感冒證一辛溫解表一荊防敗毒散、蔥豉湯加減。
可治療風熱感冒與時邪感冒的方劑是
A.銀翹散
B.桑菊飲
C.新加香蕾飲
D.普濟消毒飲
E.杏蘇散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風熱感冒證一辛涼解表一銀翹散。
患兒,9個月。發(fā)熱,微汗,鼻塞流涕,咽紅,夜間體溫升高,又見驚惕啼叫,夜臥不安,舌質(zhì)紅,苔
薄白,指紋浮紫。其診斷是
A.夜啼
B.感冒夾痰
C.感冒夾驚
D.急驚風
E.小兒暑溫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感冒夾驚證一解表兼以清熱鎮(zhèn)驚。在疏風解表基礎(chǔ)上加用鎮(zhèn)驚丸,另服小兒回春丹或小
兒金丹片。
第九單元咳嗽
小兒咳嗽發(fā)生的原因主要為感受外邪,其中又以感染風邪為主,肺脾虛弱則是本病的主要內(nèi)因。
咳嗽的病變部位在肺,常涉及于脾,病理機制為肺失宣肅。
其病理因素主要為壅。
分證論治
風寒咳嗽證一鼻塞流涕,惡寒無汗,脈浮緊一疏風散寒,宣肺止咳一金沸草散
風熱咳嗽證一鼻流濁涕,發(fā)熱惡風,脈浮數(shù)一疏風解熱,宣肺止咳一桑菊飲
痰熱咳嗽證一色黃黏稠,苔黃膩,脈滑數(shù)一清肺化痰止咳一清金化痰湯
陰虛咳嗽證一干咳無痰,潮熱盜汗,手足心熱一養(yǎng)陰潤肺,兼清余熱一沙參麥冬湯
下列各項,可見咳嗽痰多,色黃稠黏,喉中痰鳴癥狀的是
A.風寒咳嗽
B.風熱咳嗽
C.痰熱咳嗽
D.痰濕咳嗽
E.陰虛燥咳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痰熱咳嗽證一色黃黏稠,苔黃膩,脈滑數(shù)一清肺化痰止咳一清金化痰湯。
患兒,2歲。咳嗽2天,咳聲不爽,痰黃黏稠,口渴咽痛,鼻流濁涕,伴發(fā)熱、惡心、頭痛、微汗出,
舌紅苔薄黃,脈浮數(shù)。其證候是
A.風寒咳嗽
B.風熱咳嗽
C.痰熱咳嗽
D.痰濕咳嗽
E.陰虛燥咳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風熱咳嗽證一鼻流濁涕,發(fā)熱惡風,脈浮數(shù)一疏風解熱,宣肺止咳一桑菊飲。
第十單元肺炎喘嗽
肺炎喘嗽是小兒時期常見的一種肺系疾病,臨床以發(fā)熱、咳嗽、痰壅、氣急、鼻扇為主癥。本病全年
皆有,冬春兩季為多,好發(fā)于嬰幼兒。
本病外因責之于感受風邪,或由其他疾病傳變而來;內(nèi)因責之于小兒形氣未充,肺臟嬌嫩,衛(wèi)外不固。
病變部位主要在盹,病機關(guān)鍵為肺氣閉郁。
肺炎喘嗽的治療以開肺化痰、止咳平喘為主法。
分證論治
風寒郁肺證一惡寒發(fā)熱,無汗,鼻塞流清涕一辛溫宣肺,化痰止咳一華蓋散
風熱郁肺證一發(fā)熱惡風,鼻塞流濁一辛涼宣肺,清熱化痰一銀翅散合麻杏石甘湯加減
痰熱閉肺證一發(fā)熱煩躁,氣急鼻扇,喉間痰鳴一清熱滌痰,開肺定喘一五虎湯合拿防大棗瀉肺湯
毒熱閉肺證一涕淚俱無,鼻孔干燥如煙煤一清熱解毒,瀉肺開閉一黃連解毒湯合三拗湯
陰虛肺熱證一低熱盜汗,手足心熱一養(yǎng)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四川省樂山市第一中學校2025屆高三下學期4月月考化學試題(原卷版+解析版)
- 保護患者隱私的醫(yī)療信息共享實踐
- 信息網(wǎng)絡安全管理與保護技術(shù)在衛(wèi)生系統(tǒng)中運用推廣研究
- 從數(shù)據(jù)看醫(yī)改如何運用好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進行患者管理
- 2025至2030年中國胡蘿卜水餃行業(yè)發(fā)展研究報告
- 樓盤銷售合同
- 從商業(yè)到辦公探索資產(chǎn)證券化的新路徑
- 全球智能健康大會-新技術(shù)引領(lǐng)的醫(yī)療革新與發(fā)展趨勢
- 企業(yè)健康管理與辦公室環(huán)境的優(yōu)化探討
- 2025年中國固定式門封市場調(diào)查研究報告
- 鐵粉運輸合同協(xié)議
- 廣東省珠海市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英語試題(無答案)
- 2024年中國南水北調(diào)集團水網(wǎng)發(fā)展研究有限公司招聘考試真題
- (四調(diào))武漢市2025屆高中畢業(yè)生四月調(diào)研考試 語文試卷(含答案詳解)
- 廣州廣州市天河區(qū)華陽小學-畢業(yè)在即家校共話未來-六下期中家長會【課件】
- 第4單元 亮火蟲(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粵教花城版(2024)音樂一年級下冊
- 車間生產(chǎn)材料管理制度
- 2023年鄭州鐵路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單招職業(yè)技能考試題庫及答案1套
- 2025年融媒體中心招聘考試筆試試題(60題)附答案
- 湖南省2025屆高三“一起考”大聯(lián)考(模擬二)語文試題及參考答案
- 西師大版小學五年級數(shù)學(下)期中測試題(含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