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布氏桿菌病人的護理布氏桿菌病人的護理布氏桿菌病人的護理2布氏桿菌病又稱波浪熱,是布氏桿菌所引起的,以長期發熱、多汗、關節疼痛、肝脾腫大和慢性化為特征的人畜共患傳染病。概述2021/1/12
布氏桿菌病又稱波浪熱,是布氏桿菌所引起的,以長期發熱、多汗、關節疼痛、肝脾腫大和慢性化為特征的人畜共患傳染病。
概述2021/1/122▲上世紀50-60年代,我國〔不含港澳臺〕人間布病嚴重流行,報揭露病率超過1/10萬;▲70年代起疫情逐漸下降,到80年代和90年代初期,疫情得到根本控制;〔1992年,人、畜間疫情降至歷史最低程度〕▲90年代中期起疫情持續快速上升,人間布病成為報揭露病數上升速度最快的傳染病之一;2024/9/123中國布病流行概況2021/1/123年,人間布病報揭露病數和發病率均創歷史新高,全國共報告病例27767例,報揭露病率為萬。年全國報告病例數35043,分布在全國26個省市自治區。年全國總報告病例數42654,比年上升7611例。病例分布在全國28個省市自治區。2021/1/124病原學布氏桿菌病2021/1/125病原學
布氏桿菌是一組球桿狀的革蘭陰性菌,沒有鞭毛,不形成芽胞或莢膜。布氏桿菌病電鏡下可見三層外膜:外層為脂多醣(LPS)中層外膜蛋白(OMP)內層細胞質膜同布氏桿菌的毒力有關2021/1/126病原學布氏桿菌病電鏡下的布氏桿菌光鏡下的布氏桿菌2021/1/127病原學
布氏菌屬可分為6個種:羊型菌、牛型菌、豬型菌、犬型菌、綿羊附睪型菌及沙林鼠型菌。本菌屬分型對臨床和流行病學有重要意義。羊種菌致病力最強,感染后臨床病癥重。布氏桿菌病2021/1/128病原學
抵抗力:本菌屬對紫外線、熱和常用消毒劑敏感,3%漂白粉數分鐘內能殺滅。在自然環境中生活力強,在奶及乳制品、皮毛、凍肉等中能長時間生存〔2個月以上〕。布氏桿菌病2021/1/129流行病學布氏桿菌病2021/1/1210流行病學本病為全球性疾病。我國主要流行于內蒙、吉林、黑龍江和新疆、西藏等牧區。其他各省均有病例發生。我國流行的布氏菌屬主要為羊型菌,次為牛型菌,豬型菌僅見于廣西和廣東個別地區。近年來,畜牧養殖業的開展和未經檢疫的牛羊的引入,使在疫區才會發生的布病呈現多發的態勢。布氏桿菌病2021/1/1211〔一〕傳染源
主要為病畜。包括綿羊、山羊、黃牛、水牛、奶牛及豬。
流行病學布氏桿菌病2021/1/1212與人類有關的傳染源主要是羊、牛及豬,其次是犬。人傳人的實例很少見到。2021/1/1213流行病學〔二〕傳播途徑
接觸-通過體表皮膚粘膜的接觸進入人體,如接產羊羔、屠宰病畜、擠奶等接觸;
消化道-亦可經消化道,如進食含布氏菌的生奶、奶制品或被污染的飲水和肉類而感染;
呼吸道-吸入被布氏菌污染的塵埃而感染的氣溶膠傳播亦為傳播途徑之一。布氏桿菌病2021/1/1214可經皮膚粘膜、消化道、呼吸道傳染。蒼蠅攜帶,蜱叮咬也可傳播本病。人類普遍易感。2021/1/1215
人群普遍易感,病后有一定的免疫力。〔三〕人群易感流行病學布氏桿菌病2021/1/1216發病機制與病理解剖布氏桿菌病2021/1/1217發病機制復雜,細菌、毒素以及變態反響均不同程度地在發病中起作用。發病機制發病機制與病理解剖布氏桿菌病感染過程大致分以下幾個階段淋巴源性遷徙階段〔原發病灶形成〕;菌血癥階段;多發性病灶形成階段;慢性布病階段;慢性纖維化階段2021/1/1218布氏桿菌淋巴管部分淋巴結大量繁殖增生性炎癥淋巴結炎肉芽腫性淋巴結炎〔形成原發病灶〕發病機制與病理解剖布氏桿菌病1、淋巴源性遷徙2021/1/1219發病機制與病理解剖布氏桿菌病2、菌血癥布氏菌在原發病灶大量繁殖病原體血行播散沖破淋巴屏障進入淋巴流和血流吞噬吞噬細胞當釋放出的細菌超過細胞的吞噬反響才能細胞外繁殖全身病癥釋放內毒素形成毒血癥臨床上出現發熱、疼痛等病癥2021/1/1220發病機制與病理解剖布氏桿菌病3、多發性病灶形成細菌隨血流到達全身本質臟器多發性病灶由于布氏菌主要在網狀內皮系統的細胞內寄生,所以富有網狀內皮細胞的臟器,如肝、脾、淋巴結,骨髓等均可受累。2021/1/1221發病機制與病理解剖布氏桿菌病4、慢性布病肝、脾、淋巴結內布氏菌繼續繁殖,破壞代謝產物、內毒素等物質不斷進入血流毒血癥反復發作機體致敏2021/1/1222發病機制與病理解剖布氏桿菌病5、慢性纖維化當病灶部位的T淋巴細胞被細菌致敏并再次接觸抗原后,能釋放細胞因子,趨化和激活巨噬細胞聚集于布氏菌周圍,不斷吞噬和殺滅布氏菌,形成包裹感染灶的肉芽腫。部分患者肉芽組織發生纖維硬化性變,臨床出現后遺癥。2021/1/1223各系統病理變化發病機制與病理解剖布氏桿菌病皮膚:原發性和繼發性病變。淋巴結:充血、漿液性滲出;增生性肉芽腫血管系統:主要進犯小動脈、毛細血管和毛細血管后靜脈。血管內膜炎、血栓性脈管炎、動脈瘤及主動脈炎等。心臟:特異性心肌炎、心包炎。進犯主動脈瓣。肝、脾:布氏菌性肝炎,網狀內皮和淋巴增生引起腫大。2021/1/1224各系統病理變化發病機制與病理解剖布氏桿菌病骨髓:壞死、營養不良和纖維化。肺部:卡他性肺炎泌尿生殖系統:間質性腎炎、腎小球腎炎。睪丸炎、附睪炎、子宮內膜炎神經系統:中樞:腦膜炎、腦炎、脊髓炎;周圍:腰骶后根和坐骨神經。運動器官:骨、關節、肌肉、韌帶均可受累;關節炎、滑囊炎和腱鞘炎。2021/1/1225臨床表現布氏桿菌病2021/1/1226臨床表現
埋伏期1~3周(3日至數月)。臨床可分為急性期和慢性期。布氏桿菌病2021/1/1227臨床表現
(一)急性期〔多緩慢起病,少數突然發病〕1.發熱
熱型不一,典型的波浪熱已不多見。羊型菌感染發熱明顯,牛型菌感染低熱者多。布氏桿菌病患者高熱時可無明顯不適,體溫下降時病癥加重,這種發熱與其他發熱性疾病不同,有一定診斷意義。2021/1/1228臨床表現
布氏桿菌病體溫曲線〔波狀熱〕2021/1/1229臨床表現
是本病主要病癥之一,患者發熱或不發熱,亦有多汗。大量出汗后可發生虛脫。布氏桿菌病特別是晚上出汗明顯增多。與一般發熱疾病不同的是出汗相當嚴重,體溫下降時更為明顯,常可濕透衣褲,使患者感到緊張、煩燥,甚至影響睡眠。2021/1/1230臨床表現
為關節炎所致,常在發病之初出現,亦有發病后1個月才出現者。多發生于大關節如膝、腰、肩、髖等關節。關節炎可分兩類:一類為感染性,常累及一個關節;另一類為反響性,常為多關節炎。疼痛性質初為游走性、針刺樣疼痛,以后疼痛固定在某些大關節。常因勞累或氣候變化而加重。布氏桿菌病2021/1/1231臨床表現
布氏桿菌病關節炎:左側關節炎,伴有發熱、不適及肌肉疼痛。2021/1/1232臨床表現
4.神經系統病癥頭痛、腦膜刺激病癥、眼眶內痛和眼球脹痛。神經痛:腰骶神經、肋間神經、坐骨神經。布氏桿菌病2021/1/1233臨床表現
5.泌尿生殖系統病癥布氏桿菌病
可發生睪丸炎、附睪炎,而出現睪丸腫痛,多為單側,前列腺炎、卵巢炎、輸卵管炎及子宮內膜炎。
可發生特異性乳腺炎,表現為乳腺浸潤性腫脹而無壓痛。
有少數患者可發生腎炎、膀胱炎等。
2021/1/1234臨床表現
6.乏力布氏桿菌病這一病癥為全部病人所具有,尤以慢性期患者為甚,患者自覺疲憊無力,能吃不愛動,故有人將此病稱為“懶漢病〞、“爬床病〞。2021/1/1235臨床表現
7.肝、脾及淋巴結腫大
約半數患者可出現肝腫大和肝區疼痛。脾多為輕度腫大。淋巴結腫大與感染方式有關,經口感染者以頸部、咽后壁和頜下淋巴結腫大為主,接觸性傳染者多發生在腋下或腹股溝淋巴結。有時腹腔或胸腔淋巴結亦可受累。腫大的淋巴結一般無明顯疼痛,可自行消散,布氏桿菌病亦有發生化膿,破潰而形成瘺管者。
2021/1/1236臨床表現
急性期布氏桿菌病患者經抗菌治療后,約有10%以上復發。復發常發生于急性感染后數月,亦有發生于治療后2年者。這可能是寄生于細胞內的細菌,逃脫了抗生素和宿主免疫功能的去除。布氏桿菌病2021/1/1237臨床表現
(二)慢性期病程長于1年者為慢性期。本期可由急性期沒有適當治療開展而來,也可無明顯急性病史發現時已為慢性。主要表現為疲憊無力,有固定的或反復發作的關節和肌肉疼痛,可存在骨和關節的器質性損害。此外常有精神抑郁、失眠、注意力不集中等精神病癥。布氏桿菌病2021/1/1238臨床表現
布氏桿菌病骨和關節的器質性損害:椎骨前緣被侵蝕。2021/1/1239慢性期可分兩型:〔1〕慢性活動型:體溫正常或有低熱,病癥和體征反復發作并逐漸加重。血清學檢查陽性;〔2〕慢性相對穩定型:體溫正常,體征和病癥僅因氣候變化或勞累過度而加重者。臨床表現
布氏桿菌病2021/1/1240實驗室檢查布氏桿菌病2021/1/1241實驗室檢查(一)血象血象:白細胞計數正常或減少,淋巴或單核細胞增多。
部分患者有血小板減少。血沉:血沉增快,以急性期發熱患者更為顯著。肝功:可出現各種異常改變,但無特異性。布氏桿菌病2021/1/1242實驗室檢查凝集試驗
(三)血清學檢查布氏桿菌病主要取血或骨髓作培養,后者陽性率高于前者。(二)病原菌培養2021/1/1243診斷與鑒別診斷布氏桿菌病2021/1/1244診斷與鑒別診斷
診斷依據1.流行病學史包括流行地區有接觸羊、豬、牛等家畜或其皮毛,飲用未消毒的羊奶、牛奶等流行病史,對診斷有重要參考意義。2.臨床表現急性期有發熱、多汗、關節疼痛、神經痛和肝脾、淋巴結腫大等。慢性期有神經、精神病癥,以及骨、關節系統損害病癥。3.實驗室檢查血、骨髓或其他體液等培養陽性或PCR陽性可以確診。血清學檢查陽性,結合病史和體征亦可作出診斷。布氏桿菌病2021/1/1245治療布氏桿菌病2021/1/1246治療
(一)急性期治療
l.一般治療和對癥治療包括休息等。高熱患者應用物理降溫。頭痛、關節疼痛劇烈者應用鎮痛劑。中毒病癥明顯和睪丸炎嚴重者,可適當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2.病原治療布氏桿菌為細胞內細菌,因此病原治療的抗菌藥物應選擇能進入細胞內的藥物。為進步療效,減少復發和防止耐藥菌株的產生,一般采取結合用藥和多療程療法。布氏桿菌病2021/1/1247治療
WHO推薦多西環素2OOmg/d和利福平600~9OOmg/d聯用,療程6周。亦有認為多西環素2OOmg/d6周加氨基糖甙類如鏈霉素lg/d肌注2周,效果亦佳。此外喹諾酮類,有很好的細胞內浸透作用,亦可應用。復方磺胺甲惡唑(TMP-SMZ)能浸透到細胞內,對急性期患者退熱較快。常用劑量為每日4~6片(每片含TMP8Omg,SMZ4OOmg,分2次口服。連服4~6周。布氏桿菌腦膜炎患者可以應用頭孢曲松與利福平聯用。布氏桿菌病2021/1/1248治療
(二)慢性期治療
l.病原治療急性發作型、慢性發作型、慢性活動型、具有部分病灶或細菌培養陽性的慢性患者,均需病原治療。方法同急性期。2.對癥治療
布氏桿菌病2021/1/1249一、護理診斷1、體溫過高:與布氏桿菌感染有關。2、疼痛:關節痛:有關節炎癥有關。3、有體液缺乏的危險:與出汗過多有關4、潛在并發癥:腦膜腦炎及脊髓炎。2021/1/1250二、護理措施1、消化道隔離。2、病情觀察:體溫變化關節有無紅腫、疼痛表現男性患者注意有無睪丸腫大及疼痛淋巴結及肝臟、脾臟變化治療后病情變化等。3、休息急性期臥床休息。4、飲食給予營養豐富、易消化的飲食,并保證足夠的水分和電解質,成人每日入量3000ml,出汗多或入量缺乏者靜脈補液。2021/1/1251護理措施5、病癥護理出汗過多應給予混水擦浴,及時更換內衣褲及寢具,保持皮膚清潔枯燥。關節痛給予服用解熱鎮痛劑,也可部分濕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文化產業管理試題信息匯集
- 芭蕾等級測試題及答案
- 育嬰師考試復習過程中常見問題剖析試題及答案
- 西醫臨床考試中典型案例討論與試題及答案
- 美國地理考試題及答案
- 七年級地理上冊2.2眾多的人口練習題無答案中圖版
- 系統架構設計師考試基礎框架試題及答案
- 聚焦文化產業管理證書試題及答案
- 單位采購面試題及答案
- 2025版高考物理一輪復習第四章曲線運動萬有引力定律第1課時課時作業含解析
- 金融領域AI大模型和AGENT實踐
- 鋼板加固梁施工方案
- GDAL源碼剖析與開發指南
- 《化工腐蝕與防護》課程標準(煤化工技術)
- 土方平衡工程施工方案樣本
- 消防安全知識掌上手冊APP開發指南
- 培養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
- 高三二診考試分析報告
- 2024年ISO14001體系目標、指標和管理方案一覽表
- DB37-T 4693.1-2024人民防空工程防護設備安裝技術規程 第1部分:人防門-地方標準
- 基于六軸工業機器人的焊接工作站設計-畢業論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