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 試題匯編 E單元 遺傳的基本規律及應用_第1頁
高考生物 試題匯編 E單元 遺傳的基本規律及應用_第2頁
高考生物 試題匯編 E單元 遺傳的基本規律及應用_第3頁
高考生物 試題匯編 E單元 遺傳的基本規律及應用_第4頁
高考生物 試題匯編 E單元 遺傳的基本規律及應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E單元遺傳的基本規律及應用目錄E單元遺傳的基本規律及應用 1E1基因的分離定律及應用 1E2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及應用 4E3基因在染色體上 4E4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 4E5被子植物個體發育 4E6高等動物個體發育 4E7細胞質遺傳和伴性遺傳 4E8遺傳的基本規律的綜合應用 4E1基因的分離定律及應用【生物卷(解析)·屆廣西桂林十八中高三上學期第一次月考】36、用下列哪組方法,可最簡捷地依次解決①~③的遺傳問題()①鑒定一株高莖豌豆是否為純合子②區別女婁菜披針型和狹披針型的顯隱性關系③不斷提高小麥抗病純合子的比例A.自交、雜交、自交B.自交、測交、測交C.雜交、測交、自交D.測交、雜交、自交【答案】【知識點】E1基因的分離定律及應用【答案解析】A植物是否純合一般用自交方法,區別植物顯隱性用雜交,提高小麥抗病純合率用自交。所以A選項正確。【生物卷(解析)·屆廣西桂林十八中高三上學期第一次月考】35、下列關于遺傳學中的一些基本概念敘述正確的是()A.雜合子自交后代一定是雜合子B.等位基因的本質區別是控制的性狀不同C.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之時,非等位基因也一定會發生自由組合D.純合子aabb(a、b位于不同染色體上)減Ⅰ后期會發生非同源染色體的自由組合【答案】【知識點】E1基因的分離定律及應用【答案解析】D雜合子自交后代為一半雜合子一半純合子,A錯誤;等位基因的本質區別是脫氧核苷酸對的排列順序不同,B錯誤;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減數分裂過程中是自由組合的,C錯誤;a、b位于不同染色體上,減Ⅰ后期會發生非同源染色體的自由組合,D正確?!旧锞恚ń馕觯冒不帐×=逃芯繒呷谝淮温摽荚嚲恚?8)】9.豌豆花的位置分為葉腋和莖頂兩種,分別受T和t基因控制。種植基因型為TT和Tt的豌豆,兩者數量之比是2∶1。兩種類型的豌豆繁殖率相同,則在自然狀態下,其子代中基因型為TT、Tt、tt的數量之比為A.7∶6∶3B.9∶2∶1C.7∶2∶1D.25∶10∶1【答案】【知識點】E1基因的分離定律及應用【答案解析】B解析:豌豆自然狀態下是自交的,因而種植TT的自交后代仍為TT,且比例為2/3,種植Tt的自交后代有三種,TT、Tt、tt,由于親代Tt只占1/3,則它自交后TT占1/12,Tt占1/6,tt占1/12,合并后可得出結論。【思路點撥】注意親本中兩種豌豆占的比例,及豌豆在自然狀態下是自交的?!旧锞恚ń馕觯冒不帐×=逃芯繒呷谝淮温摽荚嚲恚?8)】8.假說演繹法是現代科學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提出問題、作出假設、演繹推理、檢驗推理、得出結論”五個基本環節。利用該方法,孟德爾發現了兩個遺傳規律。下列關于孟德爾的研究過程的分析不正確的是A.本實驗中“提出問題”環節是建立在豌豆純合親本雜交和F1自交遺傳實驗基礎上的B.孟德爾所作假設的核心內容是“性狀是由位于染色體上的基因控制的”C.“若F1產生配子時的遺傳因子分離,則測交后代的兩種性狀比接近1:1”,屬于“演繹推理”的過程D.孟德爾運用統計學分析的方法對大量實驗數據進行處理,從中找出規律【答案】【知識點】E1基因的分離定律及應用【答案解析】B解析:基因位于染色體上是由薩頓提出的?!舅悸伏c撥】根據孟德爾的假說演繹法內容分析。【生物卷(解析)·屆湖南省師大附中高三第一次月考(09)】9.ABO血型是由IA、IB和i三種血型基因所決定,血型基因位于第9對同源染色體上。由于IA、IB是顯性基因,i是隱性基因,所以第9對染色體只要一條帶IA基因,無論另一條染色體相應位點上是IA,還是i基因,都表現為A型血。O型血則必須是第9對同源染色體上都是i基因。如果第9對染色體上一條帶IA基因,另一條帶IB基因,就表現為AB型血。如果一對配偶男方為A型血,女方為O型血,則他們子女的血型()A.可以與母親或父親都不相同B.可以出現AB型或B型C.只能出現A型D.可能出現A型或O型【答案】【知識點】E1基因的分離定律及應用【答案解析】D解析:父親的基因型可能是IAIA,也可能是IAi,母親的基因型只能是ii,因此,其子女的血型只可能是A型或O型?!旧锞恚ń馕觯谜憬刂菔惺B摵象w(溫州中學等)高三上學期期初聯考(08)】20.等位基因A、a和B、b分別位于不同對的同源染色體上。讓顯性純合子(AABB)和隱性純合子(aabb)雜交得F1,再讓F1測交,測交后代的表現型比例為1∶3。如果讓F1自交,則下列表現型比例中,F2代不可能出現的是A.13∶3 B.9∶4∶3 C.9∶7 D.15∶1【答案】【知識點】E1、E2基因的分離定律及應用、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及應用【答案解析】B顯性純合子(AABB)×隱性純合子(aabb)→F1:AaBb,AaBb測交后代有AaBb、Aabb、aaBb、aabb四種基因型,而測交后代表現型是1:3,那么這“1”可能是雙顯或雙隱或單隱。假設“1”是雙顯,則F1自交后代中雙顯:(單隱+雙隱)=9:7;假設“1”是雙隱,F1自交后代中雙隱:(顯性+單隱)=1:15;假設“1”是單一基因單顯(假設是A),僅A單顯:(雙顯+雙隱+僅B單顯)=3:13;故選B?!旧锞恚ń馕觯谜憬刂菔惺B摵象w(溫州中學等)高三上學期期初聯考(08)】16.采用下列哪一組方法,可以依次解決①~④中的遺傳學問題①鑒定一只白羊是否是純種②在一對相對性狀中區分顯隱性③不斷提高小麥抗病品種的純合度④檢驗雜種F1的遺傳因子組成A.雜交、自交、測交、測交B.測交、雜交、自交、測交C.測交、測交、雜交、自交D.雜交、雜交、雜交、測交【答案】【知識點】E1基因的分離定律及應用【答案解析】B鑒別一只動物是否為純合子,可用測交法;鑒別一對相對性狀的顯性和隱性,可用雜交法和自交法(自交法只能用于植物);提高優良品種的純度,常用自交法;檢驗雜種F1的基因型采用測交法。故選B.考點:本題考查基因分離定律的應用【典型總結】對于此類試題,考生需掌握相應的鑒別方法:(1)鑒別一只動物是否為純合子,可用測交法;(2)鑒別一對相對性狀的顯性和隱性,可用雜交法和自交法(自交法只能用于植物);(3)提高優良品種的純度,常用自交法;(4)檢驗雜種F1的基因型采用測交法;(5)鑒別一棵植物是否為純合子,可用測交法和自交法,其中自交法最簡便?!旧锞恚ń馕觯谜憬刂菔惺B摵象w(溫州中學等)高三上學期期初聯考(08)】15.研究人員為探究蕎麥主莖顏色和瘦果形狀的遺傳規律,以兩種自交可育的普通蕎麥純種為材料進行雜交試驗,結果如下表。下列分析判斷錯誤的是A.這兩對相對性狀的遺傳是由細胞核中遺傳物質控制的B.蕎麥的主莖顏色和瘦果形狀兩對相對性狀獨立遺傳C.蕎麥的尖果與鈍果是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對性狀D.蕎麥的綠色莖與紅色莖是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對性狀【答案】【知識點】E1、E2基因的分離定律及應用、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及應用【答案解析】D由題意知,F1自交后代發生性狀分離且具有一定的分離比,故這兩對相對性狀的遺傳由細胞核控制,A正確。自交后代F2中,紅莖:綠莖=361:283≈9:7,可推知這對相對性狀由兩對等位基因控制;尖果:鈍果=482:162≈3:1,可推知這對相對性狀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以上兩對相對性狀獨立遺傳,則B、C正確,D錯誤【生物卷(解析)·屆浙江省紹興一中高三上學期回頭考試(09)】11.有關孟德爾的“假說-演繹法”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A.在“一對相對性狀的遺傳實驗”中提出了遺傳因子的說法B.“測交實驗”是對推理過程及結果進行的檢驗C.“生物性狀是由遺傳因子決定的;體細胞中遺傳因子成對存在;配子中遺傳因子成單存在;受精時,雌雄配子隨機結合”屬于演繹的內容D.“F1能產生數量相等的兩種配子”屬于推理內容【答案】【知識點】E1基因的分離定律及應用【答案解析】CE2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及應用【生物卷(解析)·屆廣西桂林十八中高三上學期第一次月考】40、某植物的花色受不連鎖的兩對基因A/a、B/b控制,這兩對基因與花色的關系如下圖所示,此外,a基因對于B基因的表達有抑制作用。現將基因型為AABB的個體與基因型為aabb的個體雜交得到F1,則F1的自交后代中花色的表現型及比例是()A.白∶粉∶紅,3∶10∶3B.白∶粉∶紅,10∶3∶3C.白∶粉∶紅,4∶9∶3D.白∶粉∶紅,6∶9∶1【答案】【知識點】E2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及應用【答案解析】C基因型為AABB的個體與基因型為aabb的個體雜交得到Fl,F1的基因型為AaBb,F1的自交后代:(9/16)A_B_,(3/16)A_bb,(3/16)aaB_,(1/16)aabb,根據題中信息“a基因對于B基因的表達有抑制作用”并結合題圖可知(9/16)A_B_的表現型為紅色,(3/16)A_bb的表現型為粉色,(3/16)aaB_和(1/16)aabb的表現型為白色,所以白:粉:紅=4:3:9。故選C【生物卷(解析)·屆廣西桂林十八中高三上學期第一次月考】34、已知一植株的基因型為AABB,周圍雖然生長有其他基因型的玉米植株,但其子代一定不會出現的基因型是()A.AABB B.AABbC.aaBb D.AaBb【答案】【知識點】E2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及應用【答案解析】C由于AABB產生的配子為AB,則其子代中一定不會出現aa或bb的基因型的個體,所以C選項正確。【生物卷(解析)·屆廣西桂林十八中高三上學期第一次月考】31、用基因型為AabbCc與AaBbCc的親本小麥進行雜交,所有等位基因獨立遺傳,遵循遺傳定律,則F1的表現型和基因型種類數分別是()A.8和27 B.4和9 C.8和18 D.16和36【答案】【知識點】E2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及應用【答案解析】C基因型為AabbCc與AaBbCc的親本雜交,就Aa×Aa而言表現型有兩種A_和aa,基因型有三種即AA、Aa和aa;就bb×Bb,表現型2中Aa和aa,基因型也為兩種Aa和aa;就Cc和Cc而言,表現型為C_和cc兩種,基因型為CC、Cc和cc三種;故后代表現型共有2×2×2=8,基因型為3×2×3=18種。【典型總結】兩基因型已知的雙親雜交,子代基因型(或表現型)種類數等于將各性狀分別拆開后,各自按分離定律求出子代基因型(或表現型)種類數的乘積。【生物卷(解析)·屆江西省南昌二中高三上學期第一次考試(08)】40.(9分)二倍體結球甘藍的紫色葉對綠色葉為顯性,控制該相對性狀的兩對等位基因(A、a和B、b)分別位于3號和8號染色體上。下表是純合甘藍雜交實驗的統計數據:請回答:(1)結球甘藍葉色性狀的遺傳遵循定律。(2)表中組合①的兩個親本基因型為,理論上組合①的F2紫色葉植株中,純合子所占的比例為。(3)表中組合②的親本中,紫色葉植株的基因型為。若組合②的F1與綠色葉甘藍雜交,理論上后代的表現型及比例為。【答案】【知識點】E2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及應用【答案解析】解析:題干中控制結球甘藍葉色的兩對基因分別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因則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表中組合①的F2中紫色葉:綠色葉15:1,表明綠色葉的基因型為aabb,其它有顯性基因的都表現為紫色,F1的基因型為AaBb,由于親本都是純合子,則親本的紫色葉的基因型為AABB;組合①的F2紫色葉植株基因型有8種,純合子有3種,占的比例為3/15=1/5。組合②的F2中紫色:綠色=3:1,可知F1的基因型為Aabb,或aaBb,親本中紫色葉植株的基因型為Aabb或aaBB,組合②的F1與綠色葉甘藍雜交,理論上后代的表現型及比例為紫色葉:綠色葉1:1?!舅悸伏c撥】根據基因的自由組合規律知識進行分析?!镜湫涂偨Y】解答遺傳題時可根據子代的性狀分離比進行倒推親本的基因型,如子代表現型比加起來都等16(如15:1、9:3:3:1、9:6:1等)的,則親本基因型一定是雙雜合。子代表現型比為3:1的親本有一對基因是雜合子?!旧锞恚ń馕觯煤颖笔∈仪f二中高三開學考試(08)】37.在豚鼠中,黑色(C)對白色(c)、毛皮粗糙(R)對毛皮光滑(r)是顯性。能驗證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的最佳雜交組合是 ()A.黑光×白光→18黑光∶16白光B.黑光×白粗→25黑粗C.黑粗×白粗→15黑粗∶7黑光∶16白粗∶3白光D.黑粗×白光→10黑粗∶9黑光∶8白粗∶11白光【答案】【知識點】E2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及應用【答案解析】D驗證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的應該進行測交:CcRr(黑色粗糙)個體與ccrr(白色光滑)個體雜交,后代表現型及比例為黑色粗糙:黑色光滑:白色粗糙:白色光滑=1:1:1:1,說明在F1產生配子時,在等位基因分離的同時,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就驗證基因自由組合規律的;答案選D?!旧锞恚ń馕觯煤颖笔∈仪f二中高三開學考試(08)】36.某種魚的鱗片有4種表現型:單列鱗、野生型鱗、無鱗和散鱗,由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的兩對等位基因決定(用A、a,B、b表示),且BB對生物個體有致死作用,將無鱗魚和純合野生型鱗的魚雜交,F1有兩種表現型,野生型鱗魚占50%,單列鱗魚占50%;選取F1中的單列鱗魚進行互交,其后代中有上述4種表現型,這4種表現型的比例為6∶3∶2∶1,則F1的親本基因型組合是()A.Aabb×AAbb B.aaBb×aabbC.aaBb×AAbb D.AaBb×AAbb【答案】【知識點】E2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及應用【答案解析】C該魚的鱗片有4種表現型,由兩對獨立遺傳的等位基因控制,并且BB有致死作用,可推知該魚種群4種表現型由A_Bb、A_bb、aaBb和aabb這4種基因型控制.F1中的單列鱗魚相互交配能產生4種表現型的個體,可推導F1中的單列鱗魚的基因型為AaBb.無鱗魚和純合野生型鱗的魚雜交,能得到的基因型為AaBb的單列鱗魚,先考慮B和b這對基因,親本的基因型為Bb和bb,而親本野生型鱗的魚尾純合體,故bb為親本野生型鱗的魚的基因型,Bb為無鱗魚的基因型;再考慮A和a這對基因,由于無鱗魚和純合野生鱗的魚雜交后代只有兩種表現型,且比例為1:1,結合以上分析,親本的基因型為AA和aa.這樣基因組合方式有AABb×aabb和AAbb×aaBb兩種,第一種組合中基因型為AABb的個體表現為單列鱗。故選C。【思路點撥】根據題意分析可知:魚的鱗片有4種表現型:單列鱗、野生型鱗、無鱗和散鱗,由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的兩對等位基因決定,符合基因自由組合規律.分析題意,根據問題提示結合基礎知識進行回答?!旧锞恚ń馕觯煤颖笔∈仪f二中高三開學考試(08)】33.用純合子果蠅作為親本研究兩對相對性狀的遺傳,實驗結果如下:下列推斷錯誤的是()A.果蠅的灰身、紅眼是顯性性狀B.由組合②可判斷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C.若組合①的F1隨機交配,則F2雄蠅中灰身白眼的概率為3/16D.若組合②的F1隨機交配,則F2中黑身白眼的概率為1/8【答案】【知識點】E2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及應用【答案解析】C根據實驗①♀灰身紅眼×♂黑身白眼的后代只出現灰身紅眼,說明灰身、紅眼是顯性性狀,A正確;由組合②可知F1中雄性全是白眼,雌性全是紅眼,可判斷控制眼色的基因在X染色體上,B正確;組合①的F1的基因型為AaXBXb和AaXBY,若組合①的F1隨機交配,則F2雄果蠅中灰身白眼的概率為EQ\F(1,2)×EQ\F(3,4)=EQ\F(3,8),C錯誤;組合②的F1的基因型為AaXBXb和AaXbY,若組合②的F1隨機交配,則F2中黑身白眼的概率為EQ\F(1,4)×EQ\F(1,2)=EQ\F(1,8),D正確?!旧锞恚ń馕觯煤颖笔∈仪f二中高三開學考試(08)】32.某自花受粉植物的株高受第1號染色體上的A、a、第7號染色體上的B、b和第11號染色體上的C、c控制,且三對等位基因作用效果相同,當有顯性基因存在時,每增加一個顯性基因,該植物會在基本高度8cm的基礎上再增加2cm。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A.基本高度8cm的植株基因型為aabbccB.控制株高的三對基因的遺傳符合自由組合定律C.株高為14cm的植株基因型有6種D.某株高為10cm的個體在自然狀態下繁殖,F1應有1∶2∶1的性狀分離比【答案】【知識點】E2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及應用【答案解析】C由題意可知,該植株基本高度對應的基因型應該不含有顯性基因,即基本高度為8cm的植株的基因型為aabbcc,A正確;由題意可知,該植株的株高受三對獨立遺傳的等位基因的控制,因此,該植株株高的遺傳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B正確;若該植株株高為14cm,對應的基因型中應該含有三個顯性基因,即有AABbcc、AAbbCc、AaBBcc、AaBbbCc、AabbCC、aaBBCc、aaBbCC7種基因型,C錯誤;若該植株株高為10cm,則其基因型中含有1個顯性基因,即有Aabbcc、aaBbcc、aabbCc3種基因型。該植株在自然狀態下自花受粉,要求株高為10cm的個體在自然狀態下繁殖產生的F1的性狀分離比,可將問題轉化為分析一對等位基因的雜合子自交的結果,則F1應有3種表現型,即株高為8cm(aabbcc)、10cm(Aabbcc、aaBbcc、aabbCc)、12cm(AAbbcc、aaBBcc、aabbCC),其比例為1∶2∶1,D正確?!旧锞恚ń馕觯谜憬刂菔惺B摵象w(溫州中學等)高三上學期期初聯考(08)】20.等位基因A、a和B、b分別位于不同對的同源染色體上。讓顯性純合子(AABB)和隱性純合子(aabb)雜交得F1,再讓F1測交,測交后代的表現型比例為1∶3。如果讓F1自交,則下列表現型比例中,F2代不可能出現的是A.13∶3 B.9∶4∶3 C.9∶7 D.15∶1【答案】【知識點】E1、E2基因的分離定律及應用、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及應用【答案解析】B顯性純合子(AABB)×隱性純合子(aabb)→F1:AaBb,AaBb測交后代有AaBb、Aabb、aaBb、aabb四種基因型,而測交后代表現型是1:3,那么這“1”可能是雙顯或雙隱或單隱。假設“1”是雙顯,則F1自交后代中雙顯:(單隱+雙隱)=9:7;假設“1”是雙隱,F1自交后代中雙隱:(顯性+單隱)=1:15;假設“1”是單一基因單顯(假設是A),僅A單顯:(雙顯+雙隱+僅B單顯)=3:13;故選B?!旧锞恚ń馕觯谜憬刂菔惺B摵象w(溫州中學等)高三上學期期初聯考(08)】15.研究人員為探究蕎麥主莖顏色和瘦果形狀的遺傳規律,以兩種自交可育的普通蕎麥純種為材料進行雜交試驗,結果如下表。下列分析判斷錯誤的是A.這兩對相對性狀的遺傳是由細胞核中遺傳物質控制的B.蕎麥的主莖顏色和瘦果形狀兩對相對性狀獨立遺傳C.蕎麥的尖果與鈍果是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對性狀D.蕎麥的綠色莖與紅色莖是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對性狀【答案】【知識點】E1、E2基因的分離定律及應用、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及應用【答案解析】D由題意知,F1自交后代發生性狀分離且具有一定的分離比,故這兩對相對性狀的遺傳由細胞核控制,A正確。自交后代F2中,紅莖:綠莖=361:283≈9:7,可推知這對相對性狀由兩對等位基因控制;尖果:鈍果=482:162≈3:1,可推知這對相對性狀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以上兩對相對性狀獨立遺傳,則B、C正確,D錯誤。【生物卷(解析)·屆浙江省紹興一中高三上學期回頭考試(09)】42.下圖表示某一觀花植物花色形成的遺傳機理,其中字母表示控制對應過程所需的基因,且各等位基因表現出完全顯性,非等位基因間獨立遺傳。若紫色色素與紅色色素同時存在時,則表現為紫紅色。請回答:(1)該植物花色的遺傳遵循定律。(2)若同時考慮三對等位基因,則能產生含紅色色素的植株基因型有種,紫花的植株基因型是。(3)現有純合紫花的植株與純合紅花的植株雜交,所得F1的表現型為。F1自交,則F2中白花的植株所占的比例是,紫紅花的植株所占比例是。(4)已知該植物為二倍體,某植株某性狀出現了可遺傳的新表現型,請設計一個簡單實驗來鑒定這個新表現型的出現是由于基因突變還是染色體組加倍所致?(寫出實驗思路)。(5)某花農只有純合紫花的植株和純合紅花的植株,希望能在最短時間內培養出可穩定遺傳的白花植株,可采用的育種方法是,該育種方法依據的主要原理是。【答案】【知識點】E2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及應用【答案解析】共15分(1)自由組合(1分)(2)12(2分)AAbbdd、Aabbdd(寫全才得2分,不全不得分)(3)紅花3/163/16(每空2分)(4)取該植物根尖分生區制成裝片(1分)用顯微鏡觀察有絲分裂中期細胞內同源染色體數目(1分)(5)單倍體育種染色體數目變異(每空1分)解析:根據”各等位基因表現出完全顯性,非等位基因間獨立遺傳”可知,該植物花色的遺傳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根據圖示可知,表現紅色的植株基因型應為:A-B-D-,有12種可能;表現紫花的植株基因型為AAbbdd、Aabbdd;純合紫花的植株基因型為AAbbdd,純合紅花植株的基因型為AABBDD,它們雜交產生的F1基因型為:AABbDd,表現型為紅花;F1自交,則F2中白花的植株基因型為A-B-dd,占的比例為3/16;要判斷新表現型的出現是不是染色體組加倍所致可通過制作裝片觀察有絲分裂中期細胞中同源染色體數目進行。要在最短時間內培養出可穩定遺傳的白花植株,可采用的育種方法是單倍體育種法,它依據的原理是染色體數目變異。【思路點撥】根據圖示信息明確開白花、開紫花、開紅花必需有的基因及基因型是解題的關鍵?!旧锞恚ń馕觯媒魇煷蟾街械任逍8呷谝淮温摽迹?8)】9、某基因型的植物個體甲與基因型為aabb的乙雜交,正交和反交的結果如下表所示(以甲作為父本為正交)。則相關說法正確的是()A.正交和反交的結果不同,原因可能是甲為父本產生的AB雄配子一半沒有活性 B.正交的結果說明兩對基因的遺傳不符合基因自由組合定律C.可以通過甲自交后代性狀分離比是否9:3:3:1判斷兩對基因的遺傳是否符合自由組合定律D.正交和反交的結果不同是由于乙產生的配子類型的差異【答案】【知識點】E2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及應用【答案解析】A解析:根據題表信息可知甲個體基因型為AaBb,乙個體基因型為aabb。二者正、反交結果不同,是由于甲作為父本時產生的基因組成為AB的雄配子有50%不能完成受精,但這兩對基因的遺傳仍遵循自由組合定律,A正確,B、D錯;根據正、反交結果可知,當甲作為母本時,能產生四種數量相等的雌配子,但當它作為父本時,雖然能產生四種雄配子,但四種配子數量不相等,其自交后代性狀分離比并不為9:3:3:1,但仍遵循自由組合定律,C錯?!纠砭C卷(生物解析)·屆河北省唐山市高三9月模擬考試(09)WORD版】30.(12分)控制菜粉蝶體色的基因為A、a,雄性中有黃色和白色,而雌性都是白色。控制觸角類型的基因為B.b,觸角有棒形和正常,且雄性和雌性中都有棒形觸角和正常觸角。請根據下表三組雜交組合,分析回答下列問題。(1)控制菜粉蝶體色的基因位于染色體上,根據組合可確定基顯隱性。(2)讓組合二Fl中的白色正常雄性個體與白色棒形雌性個體自由交配,則后代雄性中表現型及其比例為。(3)若讓組合三親本中的雄性個體與組合一親本的雌性個體雜交,若后代中雄性個體黃色:白色=3:1,則組合三親本中的雌性個體的基因型____;若后代中雄性個體全為黃色,則組合三親本中的雌性個體的基因型____?!敬鸢浮俊局R點】E2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及應用【答案解析】(12分)(1)常染色體;一;(每空2分)(2)黃色正常:黃色棒形:白色正常:白色棒形=2:1:6:3(全對2分)(3)AAbb(3分);AAbb或Aabb或aabb(3分,答對1個1分)解析:(1)因為雌性個體都是白色,故要根據雄性個體體色來判斷,在組合一中雄性是黃色的,其后代的雄性個體中既有黃色又有白色,且出現了黃色:白色=3:1,故白色是隱性,因為在雄性個體中能出現3:1,應該是在常染色體上。(2)在組合二中親本都是正常,子代中有棒形的,正常:棒形=3:1,說明正常是顯性基因,棒形是隱性基因控制的性狀,因此雄性個體基因型是aaB-,雌性是—B-,因為子代中出現了正常:棒形=3:1。所以控制觸角的這對基因應是Bb與Bb,在雄性個體中黃色:白色是1:1,說明雌性控制白色的是Aa,綜合基因型應是AaBb×aaBb。組合二Fl中的白色正常雄性個體基因型有aaBB或aaBb兩種,前者占1/3,后者占2/3,白色棒形雌性個體的基因型為:aabb或Aabb兩種,兩者各占1/2,雄性個體產生兩種精子,雄性個體產生兩種卵子,精卵隨機結合即可計算出后代雄性個體的表現型及比例。(3)組合三親本中的雄性個體為黃色正常,基因型為A-B-,而組合一親本的雌性個體基因型為AaBb,它們雜交,若后代中雄性個體黃色:白色=3:1,可知,組合三親本中的雄性個體含Aa,由于組合三子代雌性全為白色正常,雄性全為黃色正常,可知,組合三的雄性基因型為AaBB,雌性的基因型則為Aabb;組合三親本中的雄性個體與組合一親本的雌性個體雜交后代雄性個體全為黃色,可判斷組合三的親本中雄性個體基因型為AABB,則組合三的雌性個體基因型為:AAbb或Aabb或aabb?!舅悸伏c撥】根據題表中雜合后代中的雌性及雄性個體表現型的不同結合題意進行分析。【典型總結】本題屬于遺傳規律中的特殊情況,雄性個體的表現型與雌性個體的出現差異,需先根據題意明確雌性個體相關表現型有幾種情況的基因型,雄性個體相關的表現型有幾種情況的基因型,然后再結合雜交后代的表現型確定親本的基因型。【理綜卷(生物解析)·屆廣東省廣州市海珠區高三摸底考試(08)】5.香豌豆的花色有紫花和白花兩種,顯性基因A和B同時存在時開紫花。兩個純合白花品種雜交,F1開紫花,F1自交,F2的性狀分離比為紫花∶白花=9∶7。下列分析錯誤的是A.兩個白花親本的基因型為AAbb與aaBBB.F1測交后代紫花與白花的比例為1∶1C.F2的紫花中純合子占1/9D.F2中白花的基因型有5種【答案】【知識點】E2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及應用【答案解析】B解析:根據題意可得紫花基因型為A_B_,白花基因型為A_bb,aaB_和aabb;又由于F2的性狀分離比為紫花∶白花=9∶7,則為9:3:3:1的變式,同時可以判斷F1為AaBb,兩個純合白花親本的基因型為AAbb與aaBB,A正確;F1為AaBb測交為紫花與白花比例為3:1,B錯誤;F2中紫色占有9份,即(1/3AA,2/3Aa)(1/3BB,2/3Bb)因此AABB為1/9,C正確;白花基因型為A_bb為2種,aaB_2種和aabb;共5種,D正確【理綜卷(解析)·屆廣西桂林中學高三8月月考(08)】32.(12分)已知水稻的糯與非糯是一對相對性狀,顯隱性未知;高稈與矮稈是一對相對性狀,高桿對矮桿為顯性,兩對性狀遺傳符合自由組合定律?,F有生育期一致的純合糯性高桿與純合非糯性矮桿水稻各若干。某生物興趣小組利用這些水稻作了如下實驗。(1)為探究水稻糯與非糯的顯隱關系,興趣小組將這兩種水稻混雜種在一起。結果發現一部分植株所結的稻谷既有糯性也有非糯性,其他植株所結稻谷全為非糯性。據此他們推斷水稻非糯性是性性狀。(2)通過雜交育種手段,興趣小組選育出了矮桿糯性水稻。請問雜交育種的原理是。選育出的矮桿糯性水稻(“需要”或“不需要”)經過連續自交提純過程。(3)用碘液對花粉染色后在顯微鏡下觀察,可看到糯性花粉為橙紅色,非糯性花粉是藍黑色。根據這個特性和利用純合糯性水稻與純合非糯性水稻,興趣小組設計實驗更簡單地證明了孟德爾關于分離定律的假說。請補充相關內容。①,獲得F1種子,播種后獲得F1植株。②。③若則證明了孟德爾的假說是正確的?!敬鸢浮俊局R點】E2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及應用【答案解析】(1)顯;(2)基因重組;不需要(3)①將純合糯性水稻與純合非糯性水稻雜交、②取F1花粉用碘液染色后,在顯微鏡下觀察花粉的顏色并統計比例、③橙紅色花粉:藍黑色花粉=1:1(1)將兩組水稻混雜種在一起,會出現三種結果,一為隱性純合子自花受粉后代全部變現隱性;二為顯性純合子自花受粉后代全為顯性,三為純合子與雜合子雜交后代表現為顯性特征,由題所結的稻谷既有糯性也有非糯性,其他植株所結稻谷全為非糯性,可知顯性為非糯性。(2)雜交育種的原理是基因重組;因為矮桿糯性為雙隱性是純合子,不需要連續自交。(3)通過花粉的顯色來驗證分離定律首先是①將純合糯性水稻與純合非糯性水稻雜交,獲得雜種F1種子,并將種子種下獲得雜種植株;②待雜種一代開花后取F1花粉并用碘液染色,在顯微鏡下觀察顏色及數量;③若橙紅色與藍黑色花粉數量相當,則證明了分離定律是正確的?!纠砭C卷(解析)·屆廣西桂林中學高三8月月考(08)】31.(12分)完成關于基因的部分探索歷程的填空。(1)摩爾根通過實驗證明了基因在上。(2)在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中,S型菌有SⅠ、SⅡ、SⅢ等多種類型,R型菌是由SⅡ型突變產生。利用加熱殺死的SⅢ與R型菌混合培養,出現了S型菌,有人認為S型菌出現是由于R型菌突變產生,但該實驗中出現的S型菌全為型,否定了這種說法。(3)沃森和克里克構建了DNA雙螺旋結構模型,該模型用的多樣性來解釋DNA分子的多樣性。進而科學家們發現基因是DNA上的片段。(4)以下是基因控制生物體性狀的實例。乙醇進入人體后的代謝途徑如下圖。乙醇乙醇乙醛乙酸乙醇脫氫酶(ADH)乙醛脫氫酶(ALDH)4號染色體上的顯性基因(A)12號染色體上的隱性基因(b)①以上實例體現了基因通過控制,進而控制生物體的性狀。②有些人喝了一點酒就臉紅,我們稱為“紅臉人”。經研究發現“紅臉人”體內只有ADH。則“紅臉人”的基因型有種,飲酒后會因血液中乙醛含量相對較高,毛細血管擴張而引起臉紅。【答案】【知識點】E2E3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及應用基因在染色體上【答案解析】(1)染色體(2)SⅢ(3)堿基對排列順序有遺傳效應(4)酶的合成來控制代謝過程4(1)摩爾根通過實驗證明基因在染色體上。(2)R型菌是由SⅡ型突變產生,現否定S型菌出現是由于R型型菌突變產生,即出現的S型細菌不是SⅡ型,所以SⅢ與R型混合培養獲得的是SⅢ型。(3)DNA分子的多樣性是由堿基對排列順序的多樣性體現出來的;科學家進一步發現基因是DNA上有遺傳效應的片段。(4)①這個例子體現了基因通過控制酶的合成來控制代謝,進而控制生物體形狀。②根據題意,白臉人體內沒有A基因,但是有B基因,故基因型為aaBB或aaBb;紅臉人有A基因,也有B基因,故基因型可能為AABB、AaBB、AABb、AaBb四種基因型?!纠砭C卷(生物解析)·屆廣東省廣州市第六中學高三上學期第一次質量檢測(09)】5、右圖所示為某動物進行細胞分裂的示意圖,下列分析中錯誤的是A.此細胞為次級精母細胞或次級卵母細胞或第一極體B.此細胞中基因a一定是由基因A經突變產生C.此細胞繼續分裂可形成兩種精子或一種卵細胞D.此動物的體細胞最多可含有四個染色體組【答案】【知識點】E2E4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及應用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答案解析】B由圖可知,該細胞中沒有同源染色體,為次級精母細胞或次級卵母細胞或第一極體,A正確;A與a不同可能是基因突變產生,也可能是交叉互換形成,B錯誤;如是次組精母細胞則子細胞是AB和aB兩種精子,如是次級卵母細胞則子細胞是AB或aB的卵細胞,C正確;該細胞有1個染色體組,可知體細胞中有2個染色體組,在細胞有絲分裂后期染色體組最多,為4個染色體組,D正確?!舅悸伏c撥】本題考查細胞分裂相關知識,意在考查考生識圖、分析和綜合的能力。并能做出合理的判斷或得出正確的結論的能力.E3基因在染色體上【生物卷(解析)·屆云南省玉溪一中高三上學期第一次月考(09)】20.在探索遺傳本質的過程中,科學發現與研究方法相一致的是()①1866年孟德爾豌豆雜交實驗,提出遺傳定律②1903年薩頓研究蝗蟲的減數分裂,提出假說“基因在染色體上”③1910年摩爾根進行果蠅雜交實驗,證明基因位于染色體上A.①假說—演繹法②假說—演繹法③類比推理法B.①假說—演繹法②類比推理法③類比推理法C.①假說—演繹法②類比推理法③假說—演繹法D.①類比推理法②假說—演繹法③類比推理法【答案】【知識點】E3基因在染色體上E8遺傳的基本規律的綜合應用【答案解析】C解析:①1866年孟德爾的豌豆雜交實驗,采用假說--演繹法,最終提出了基因的分離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②1910年摩爾根采用假說-演繹法驗證了基因在染色體上,通過蠅雜交實驗,證明基因位于染色體上;③1903年薩頓研究蝗蟲的減數分裂,運用類比推理法提出假說“基因在染色體上”。C正確。【典型總結】本題綜合考查豌豆雜交實驗、果蠅雜交實驗、減數分裂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和判斷能力,運用所學知識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針對科學史中探索本質所用研究方法,應梳理相關知識點,根據選項描述結合基礎知識做出判斷。【生物卷(解析)·屆江西省師大附中等五校高三第一次聯考(08)】10、摩爾根曾經將一對紅眼果蠅交配,F1中出現了白眼果蠅。若F1雌雄果蠅自由交配,則F2果蠅中紅眼與白眼的比例為()A.13:3B.5:3C.3:1D.7:1【答案】【知識點】E3基因在染色體上【答案解析】A解析:摩爾根將一對紅眼果蠅交配,F1中出現了白眼果蠅,由此推測,親本果蠅為XBXb和XBY,F1的基因型為XBXB、XBXb、XBY、XbY,F1雌雄果蠅自由交配,則F2果蠅中白眼果蠅為1/2×1/2×1/2×1/2+1/2×1/2×1/2=3/16,紅眼果蠅為1-3/16=13/16,紅眼與白眼的比例為13:3。A正確?!旧锞恚ń馕觯媒魇煷蟾街械任逍8呷谝淮温摽迹?8)】1、下列有關科學史的敘述,正確的是()A.施萊登和施旺提出一切生物都是細胞發育而來B.格里菲思以小鼠和肺炎雙球菌為材料證明了DNA是遺傳物質C.摩爾根用假說一演繹法證明了果蠅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D.薩克斯用同位素標記法證明了光合作用的產物除氧氣外還有淀粉【答案】【知識點】B3細胞的結構及功能綜合C8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綜合應用E3基因在染色體上F1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答案解析】C解析:施萊登和施旺提出一切動植物都是細胞發育而來,A錯;格里菲思沒有證明DNA是遺傳物質,僅證明了S型肺炎雙球菌中存在轉化因子,B錯;薩克斯用半葉法證明了光合作用的產物除氧氣外還有淀粉,D錯;摩爾根用假說一演繹法證明了果蠅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C正確?!纠砭C卷(生物解析)·屆河北省唐山市高三9月模擬考試(09)WORD版】3.下列關于基因的敘述正確的是A.DNA的復制只發生在分裂間期,復制的場所只能是細胞核B.一個基因轉錄時其兩條鏈可同時作為模板,提高轉錄效率C.觀察細胞有絲分裂中期染色體形態可判斷基因突變發生的位置D.控制豌豆紅花和白花的基因的根本區別是脫氧核苷酸的排列順序不同【答案】【知識點】E3基因在染色體上【答案解析】D解析:DNA的復制可以發生在線粒體和葉綠體中;基因轉錄時只有一條鏈作為模板,不是兩條鏈同時作為模板;基因突變的位置觀察染色體的形態無法判斷。【思路點撥】根據DNA的復制、轉錄等知識分析。【理綜卷(解析)·屆廣西桂林中學高三8月月考(08)】31.(12分)完成關于基因的部分探索歷程的填空。(1)摩爾根通過實驗證明了基因在上。(2)在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中,S型菌有SⅠ、SⅡ、SⅢ等多種類型,R型菌是由SⅡ型突變產生。利用加熱殺死的SⅢ與R型菌混合培養,出現了S型菌,有人認為S型菌出現是由于R型菌突變產生,但該實驗中出現的S型菌全為型,否定了這種說法。(3)沃森和克里克構建了DNA雙螺旋結構模型,該模型用的多樣性來解釋DNA分子的多樣性。進而科學家們發現基因是DNA上的片段。(4)以下是基因控制生物體性狀的實例。乙醇進入人體后的代謝途徑如下圖。乙醇乙醇乙醛乙酸乙醇脫氫酶(ADH)乙醛脫氫酶(ALDH)4號染色體上的顯性基因(A)12號染色體上的隱性基因(b)①以上實例體現了基因通過控制,進而控制生物體的性狀。②有些人喝了一點酒就臉紅,我們稱為“紅臉人”。經研究發現“紅臉人”體內只有ADH。則“紅臉人”的基因型有種,飲酒后會因血液中乙醛含量相對較高,毛細血管擴張而引起臉紅?!敬鸢浮俊局R點】E2E3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及應用基因在染色體上【答案解析】(1)染色體(2)SⅢ(3)堿基對排列順序有遺傳效應(4)酶的合成來控制代謝過程4(1)摩爾根通過實驗證明基因在染色體上。(2)R型菌是由SⅡ型突變產生,現否定S型菌出現是由于R型型菌突變產生,即出現的S型細菌不是SⅡ型,所以SⅢ與R型混合培養獲得的是SⅢ型。(3)DNA分子的多樣性是由堿基對排列順序的多樣性體現出來的;科學家進一步發現基因是DNA上有遺傳效應的片段。(4)①這個例子體現了基因通過控制酶的合成來控制代謝,進而控制生物體形狀。②根據題意,白臉人體內沒有A基因,但是有B基因,故基因型為aaBB或aaBb;紅臉人有A基因,也有B基因,故基因型可能為AABB、AaBB、AABb、AaBb四種基因型。E4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生物卷(解析)·屆廣西桂林十八中高三上學期第一次月考】43、(8分)某生物小組要驗證小鼠形成精子的器官中有三種分裂中期的細胞,請幫助他們選擇合適的材料和試劑,完成實驗。供選材料及用具:小鼠的肝臟、睪丸、腎臟、蘇丹Ⅲ染液、醋酸洋紅染液、健那綠染液、解離固定液。(1)選材:用________作實驗材料。(2)制片:①取少量組織低滲處理后,放在________中,一定時間后輕輕漂洗。②將漂洗后的組織放在載玻片上,滴加適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一定時間后加蓋玻片,________。(3)觀察結果:用顯微鏡觀察時,能夠觀察到種不同特征的分裂中期細胞。若它們正常分裂,產生的子細胞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知識點】E4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答案解析】(1)小鼠睪丸(2)①解離固定液②醋酸洋紅染液③壓片(3)3精原細胞、次級精母細胞、精細胞(1)小鼠形成精子的器官是睪丸,睪丸內的精原細胞通過有絲分裂增殖,通過減數分裂形成精子.(2)制片時應該遵循解離-漂洗-染色-制片的過程:①取少量組織低滲處理后,放在解離固定液中,使得組織細胞分散開來,一段時間后輕輕漂洗.②將漂洗后的組織放在載玻片上,滴加適量醋酸洋紅染液,使得染色體著色,便于觀察.③一定時間后加蓋玻片,壓片,使得細胞分散開,便于觀察.(3)用顯微鏡觀察時,能夠觀察到有絲分裂中期、減數第一次分裂中期和減數第二次分裂中期的3種細胞,產生的子細胞是精原細胞、次級精母細胞、精細胞.【思路點撥】減數分裂觀察實驗過程:取材-解離-漂洗-染色-制片-觀察.選取動物的精巢或睪丸做實驗材料,放在解離液中進行解離固定,用堿性染料醋酸洋紅進行染色,用清水進行漂洗?!旧锞?解析)·屆廣西桂林十八中高三上學期第一次月考】42、(11分)下列是有關某高等生物細胞分裂的問題。圖Ⅰ表示細胞分裂的不同時期與每條染色體DNA含量變化的關系;圖Ⅱ表示處于細胞分裂不同時期的細胞圖像(①②③④表示染色體,A、a表示基因),請據圖回答:(1)圖I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該過程發生于細胞分裂的________期,圖I中CD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2)圖Ⅱ中____________細胞處于圖Ⅰ中的BC段,圖Ⅱ中____________細胞處于圖Ⅰ中的DE段。(3)由圖Ⅱ甲分析可知,該細胞含有________條染色單體,染色體數與核DNA分子數之比為________,該細胞處于________________期,其產生的子細胞名稱__________________。圖丙中③和④上出現A和a基因可能的原因是(2分)【答案】【知識點】E4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答案解析】(1)從圖I中可以看出,AB段,染色體含量增加,這是由于在細胞分裂間期,完成了染色體的復制;CD段染色體含量減半,這是由于著絲點分裂,一條染色體變為兩條染色體的緣故。(2)圖Ⅱ中的甲、乙,其染色體的著絲點都未分開,相當于圖一中的BC段,丙中染色體的著絲點已分開,相當于DE段。(3)由圖Ⅱ中甲分析可知,該細胞位于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共有8條染色單體,4個DNA分子,核DNA為8,染色體數與核DNA分子數之1:2,其產生的子細胞為次級卵母細胞和和第一極體;圖丙中③和④上出現A和a基因可能的原因是基因突變,也可能是在四分體時期染色單體間發生了交叉換換?!旧锞?解析)·屆廣西桂林十八中高三上學期第一次月考】37、下圖為某動物(2N=4)個體不同分裂時期的細胞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圖①所示細胞含有四對同源染色體,其中染色體與DNA隨著絲點一分為二而加倍。B.圖②所示階段一定會有交叉互換的發生。C.圖③所示細胞中所有的染色體、染色單體、DNA的數目之比為1∶2∶2。D.若發生非姐妹染色單體間的交叉互換,等位基因的分離也可發生在圖④中【答案】【知識點】D1E4細胞的增殖及有絲分裂實驗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答案解析】D著絲點分裂后,染色體數目加倍,但DNA含量不變,A錯誤;交叉互換發生在減數第一次分裂前期,而圖②處于減數第一次分裂中期,且減數分裂過程中不一定會發生交叉互換,B錯誤;圖③中染色體(4條)、染色單體(8條)、核DNA(8個)的數目之比為1:2:2,C錯誤;若發生染色體的交叉互換,則處于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的圖④細胞中也含有等位基因,也能發生等位基因的分離,D正確.【生物卷(解析)·屆廣西桂林十八中高三上學期第一次月考】32、下面是關于高等動物減數分裂形成配子及受精作用的描述,其中正確的是()A.每個卵細胞繼承了初級卵母細胞1/4的細胞質B.等位基因進入卵細胞的幾率并不相等,因為一次減數分裂只形成一個卵細胞C.進入卵細胞并與之融合的精子幾乎不攜帶細胞質D.♀、♂配子彼此結合的幾率相等,因為它們的數量相等【答案】【知識點】E4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答案解析】C每個初級卵母細胞在減數分裂過程中會發生兩次細胞質分配的不均等分裂,導致初級卵母細胞中大部分的細胞質進入卵細胞中,A錯誤;在減數分裂過程中,等位基因進入配子的機會是相等的,B錯誤;精子在變形的過程中細胞質基本消失,保留了具有核的頭部,C正確;一個精原細胞可產生4個精細胞,而一個卵原細胞只產生一個卵細胞,在自然條件下,動物產生精子的數量遠遠大于產生卵細胞的數量,D錯誤。【生物卷(解析)·屆廣西桂林十八中高三上學期第一次月考】26、有性生殖的后代表現多樣性的原因不包括()A.減數分裂形成配子時同源染色體上的非姐妹染色單體發生了交叉互換B.減數分裂形成配子時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發生了自由組合C.受精過程中精子和卵細胞隨機結合D.受精時只有精子的頭部進入卵細胞【答案】【知識點】E4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答案解析】D有性生殖后代呈現多樣性的根本原因是減數分裂過程中隨同源染色體上等位基因分離而使非同源染色體上非等位基因表現為自由組合,及減數第一次分裂前期中聯會形成的四分體中同源染色體非姐妹染色單體間的交叉互換導致同源染色體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受精作用過程中配子結合是隨機的,所以D不是原因?!旧锞?解析)·屆廣西桂林十八中高三上學期第一次月考】24、卵細胞形成過程與精子形成過程的不同之處在于()A.聯會和形成四分體B.細胞質不均等分裂C.同源染色體分離D.著絲點分裂【答案】【知識點】E4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答案解析】B精卵形成過程中均出現聯會、同源染色體分離、著絲點分裂,精子形成過程中細胞質是均等分裂,卵細胞不是均等分裂?!旧锞?解析)·屆廣西桂林十八中高三上學期第一次月考】23、下圖表示某雜合子的三個細胞,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正在發生等位基因分離的是圖乙和圖丙所示的細胞B.圖乙細胞分裂過程中出現的基因突變一定不能夠傳遞給后代C.圖甲所示的細胞中存在基因重組,有兩對同源染色體D.圖甲和圖乙的細胞具有姐妹染色單體,圖乙和圖丙的細胞具有同源染色體【答案】【知識點】D1E4細胞的增殖及有絲分裂實驗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答案解析】C乙圖為有絲分裂,不存在等位基因分離,A錯誤;在無性繁殖過程中,體細胞的基因突變有可能傳遞給后代,B錯誤;圖甲為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等位基因分離,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存在基因重組,C正確;乙和丙分別為有絲分裂后期和件數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單體已分開,成為獨立的染色體,因此無姐妹單體,D錯誤?!旧锞?解析)·屆廣西桂林十八中高三上學期第一次月考】22、下圖A點時用32P標記果蠅精原細胞所有DNA的雙鏈,然后置于只含31P的培養液中培養,發生了a、b連續兩個分裂過程。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CD段細胞中一定有2條Y染色體B.GH段細胞中可能有兩條Y染色體C.GH段細胞中含32P的染色體一定有8條D.IJ段細胞中含32P的染色體可能有8條【答案】【知識點】D1E4細胞的增殖及有絲分裂實驗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答案解析】CCD段細胞中著絲點沒有分裂時,只有一條Y染色體,著絲點分裂后含有2條Y染色體,A錯誤;GH段細胞中同源染色體聯會后分離,著絲點不分裂,因而不可能有兩條Y染色體,B錯誤;由于DNA分子復制是半保留復制,經過一次有絲分裂后產生的細胞中的DNA都是一條鏈為32P,一條鏈為31P.再經減數分裂間期復制后,每條染色體上的2個DNA分子中一條鏈為32P,三條鏈為31P,所以GH段細胞中含的染色體一定有8條,C正確;IJ段細胞處于減數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時,只有4條染色體,所以含32P的染色體有8條.每條染色體上的2個DNA分子中一條鏈為32P,三條鏈為31P,著絲點分裂后,含32P的染色體仍為4條,D錯誤.【思路點撥】根據題意和圖示分析可知:圖中a、b連續兩個分裂過程分別是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過程.ABC表示有絲分裂間期,CD表示有絲分裂前、中、后期,DE表示有絲分裂末期;FG表示減數第一次分裂間期,GHI表示減數第一次分裂,IJKL表示減數第二次分裂.明確知識點,梳理相關知識,分析題圖,根據選項描述結合基礎知識做出判斷.【生物卷(解析)·屆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會高三第一次聯考試卷(08)】10.某研究者用非洲爪蟾性腺為材料,對其精巢切片進行顯微觀察,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甲和丁都是初級精母細胞B.乙和丙細胞中染色單體的數目為零C.圖中含同源染色體的細胞只有甲和丁D.丁細胞中染色體的互換區段內同一位點上的基因不一定相同【答案】【知識點】E4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答案解析】C解析:圖中含有同源染色體的有甲、丙、丁?!舅悸伏c撥】先分析四個圖所屬的分裂方式及時期再作判斷?!旧锞恚ń馕觯煤鲜煷蟾街懈呷谝淮卧驴迹?9)】11.右圖為三種高等動物細胞分裂示意圖,若不考慮性染色體,則正確的判斷是(注:②圖中a、b代表不同種類的基因)()A.①是精原細胞B.②可能為次級卵母細胞C.③可能為初級精母細胞D.①②③均可能為第一極體【答案】【知識點】E4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答案解析】D解析:三圖均為典型的細胞分裂后期圖,但到底是有絲分裂后期,還是減Ⅱ后期呢?這就需要用“是否存在同源染色體”這一指標來“評判”了。觀察圖①,其染色體的兩臂不等長,可認為細胞中無同源染色體,但其細胞質均分,故可認為該細胞是次級精母細胞或第一極體。觀察圖②,1號染色體有基因a,所以其姐妹染色單體1相同位點亦有基因a,現染色體2相對應位點為基因b,可見染色體1和2為非同源染色體,同理可推知該細胞為次級精母細胞或第一極體。觀察圖③,其細胞分裂所得子細胞染色體數為3,表明圖示細胞應為次級精母細胞或第一極體,其初級精(卵)母細胞原有6條(3對)染色體,經減Ⅰ分裂過程得到次級精母細胞或第一極體,再經著絲點分裂得到圖示細胞。

【生物卷(解析)·屆河北省石家莊二中高三開學考試(08)】28.下列關于某二倍體動物細胞分裂的敘述錯誤的是()①若正常分裂的細胞中有2條Y染色體,則該細胞一定不是初級精母細胞②若正常細胞分裂后期有10條染色體,則該細胞的分裂方式為減數分裂③若正常分裂的細胞內基因A和A正在分別移向細胞兩極,則該細胞處于有絲分裂后期④32P標記的細胞在31P培養液中進行有絲分裂,在第一次分裂后期有一半染色體含有32P標記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答案】【知識點】E4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答案解析】B①2條Y染色體形成的原因是著絲點分裂,初級精母細胞不發生該過程,①正確;②若細胞分裂后期有10條染色體,假設是有絲分裂后期,則體細胞為5條,與題意中二倍體矛盾,所以是減數分裂,②正確;③兩條染色單體上的基因相同,所以出現A與A分別移向兩極,也可能是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③錯誤;④由于DNA復制是半保留復制,所以第一次分裂后期所有的染色體都有標記,④錯誤;【生物卷(解析)·屆浙江省紹興一中高三上學期回頭考試(09)】33.如圖為人體細胞正常分裂時有關物質或結構數量變化曲線,下列分析錯誤的是A.若曲線表示減數分裂每條染色體上DNA分子數目變化的部分曲線,則n等于1B.若曲線表示有絲分裂染色體數目變化的部分曲線,則n等于46C.若曲線表示減數第一次分裂核DNA分子數目變化的部分曲線,則n等于23D.若曲線表示有絲分裂染色體組數數目變化的部分曲線,則n等于2【答案】【知識點】E4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答案解析】C解析:減數第一次分裂核DNA在間期由于復制,數量會由46增加到92,與圖中曲線不符。【思路點撥】根據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與DNA的變化進行分析?!旧锞恚ń馕觯谜憬〗B興一中高三上學期回頭考試(09)】12.如圖是關于某一動物體內細胞分裂的一組圖象,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具有同源染色體的細胞只有②和③B.動物睪丸或卵巢中都可能同時出現以上細胞C.③所示細胞可能有基因重組現象D.上述細胞中有8個染色單體的是①②③【答案】【知識點】E4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答案解析】B解析:具有同源染色體的細胞有①②③;③是有絲分裂中期圖,不可能出現基因重組;細胞①中染色單體數為0?!舅悸伏c撥】根據有絲分裂減數分裂過程先判斷各個細胞所屬分裂方式及所屬時期。【典型總結】判斷細胞分裂圖的方法:先看有無同源染色體,無則為減數第二次分裂,有則可能為有絲分裂也可能為減數第二次分裂,二看同源染色體的行為,如有聯會,四分體,同源染色體分離等行為的則為減數第一次分裂,沒有的則為有絲分裂?!旧锞恚ń馕觯迷颇鲜∮裣恢懈呷蠈W期第一次月考(09)】19.對下列各圖所表示的生物學意義的描述,不正確的是()A.甲圖中每對基因的遺傳都遵守分離定律 B.乙圖細胞是處于有絲分裂后期的細胞,該生物正常體細胞的染色體數為4條 C.丙圖家系所患遺傳病不可能是伴X染色體顯性遺傳病 D.丁圖所示果蠅1個精原細胞一定產生AXw、aXw、AY、aY四種精子【答案】【知識點】E4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E8遺傳的基本規律的綜合應用【答案解析】D解析:甲圖中每對同源染色體上均有一對等位基因,每對基因都遵循基因的分離定律,而兩對基因則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故A正確;乙圖細胞中有同源染色體,并且著絲點分裂,處于有絲分裂后期,染色體暫時加倍,所以生物正常體細胞的染色體數應為4條,故B正確;丙圖所示家系中,第二代中雙親都患病,所生的女兒卻正常,說明是顯性遺傳病,如果是伴x顯性遺傳病,父親患病則女兒必患病,現女兒正常,所以肯定不是伴x顯性遺傳病,故C正確;丁圖表示某果蠅的基因型為AaXWY,一個精原細胞只能產生兩種精子,AXw、aY或aXw、AY,D錯誤?!舅悸伏c撥】四幅圖是本題解題的切入點.圖甲中兩對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而一對基因則遵循基因的分離定律;圖乙細胞中有同源染色體,并且著絲點分裂,處于有絲分裂后期.丙圖所示家系中,第二代中雙親都患病,所生的女兒卻正常,說明是顯性遺傳病;如果是伴x顯性遺傳病,父親患病則女兒必患病,現女兒正常,所以肯定不是伴x顯性遺傳病,應屬于常染色體顯性遺傳?。D細胞中有三對常染色體,一對性染色體,而且性染色體組成為X和Y。【生物卷(解析)·屆江西省師大附中等五校高三第一次聯考(08)】32、[生物——選修3:現代生物科技專題](10分)應用生物工程技術獲得人們需要的生物新品種或新產品。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在培育轉人生長激素基因牛過程中,②過程常用的方法是,采用技術可以獲得多頭基因型相同的轉基因牛。(2)轉人生長激素基因??赏ㄟ^乳腺細胞分泌乳汁來生產人生長激素,在構建基因表達載體時,人生長激素基因的首端必須含有。(3)prG能激發細胞不斷分裂,通過基因工程導入該調控基因來制備單克隆抗體,Ⅲ代表的細胞具有的特點。(4)在抗蟲棉培育過程中,④過程常采用的方法是;⑤過程采用的技術是;在分子水平上可采用方法來檢測轉基因抗蟲棉的抗蟲基因是否成功表達。(5)下面是獲取目的基因的幾種方法,其中需要模板的是_______。①從基因組文庫中獲取目的基因②利用PCR技術擴增目的基因③構建cDNA文庫④通過DNA合成儀利用化學方法人工合成目的基因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6)當獲能后的精子與卵子相遇時,首先發生,釋放出有關的酶直接溶解卵丘細胞間的物質,形成精子穿越放射冠的通路。防止多精入卵的生理反應依次有透明帶反應、?!敬鸢浮俊局R點】L7基因工程與蛋白質工程L9動物細胞工程與單克隆抗體E4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L8植物細胞工程與植物的組織培養技術【答案解析】(1)顯微注射法胚胎分割(2)牛乳腺蛋白基因的啟動子(3)既能無限增殖,又能產生特定抗體(4)農桿菌轉化法

植物組織培養抗原--抗體雜交(5)B(6)頂體反應卵細胞膜的封閉作用解析:(1)將目的基因導入動物細胞常用顯微注射法。采用胚胎分割技術可以獲得多頭基因型相同的轉基因牛。(2)在構建基因表達載體時,人生長激素基因的首端必須含有牛乳腺蛋白基因的啟動子。(3)由圖可知,Ⅲ為雜交瘤細胞,其既能無限增殖,又能產生特定抗體。(4)在抗蟲棉培育過程中,常采用農桿菌轉化法將目的基因導入受體細胞。將棉花受體細胞培育成抗蟲棉植株常采用植物組織培養的方法。檢測轉基因抗蟲棉的抗蟲基因是否成功表達可采用抗原--抗體雜交法。(5)利用PCR技術擴增目的基因、構建cDNA文庫需要模板。(6)當獲能后的精子與卵子相遇時,首先發生頂體反應,釋放出有關的酶直接溶解卵丘細胞間的物質,形成精子穿越放射冠的通路。防止多精入卵的生理反應依次有透明帶反應和卵細胞膜的封閉作用?!旧锞恚ń馕觯媒魇煷蟾街械任逍8呷谝淮温摽迹?8)】13、下圖為某高等生物細胞不同分裂時期的模式圖,Ⅰ、Ⅱ表示染色體片段。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A.圖甲細胞處在減數第二次分裂中期,此時細胞中含核DNA為8個B.若兩圖來源于同一個精原細胞,則圖乙是圖甲細胞分裂形成的C.由圖可知分裂過程中可能由于四分體中的非姐妹染色單體發生了交換造成基因重組D.圖乙細胞形成過程中,減數第一次和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都可能發生等位基因的分離【答案】【知識點】E4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答案解析】B解析:圖甲細胞不含同源染色體,且每條染色體包含兩條單體,圖甲為減數第二次分裂中期圖,為次級精母細胞,此時細胞中含核DNA為8個,A正確;若兩圖來源于同一個精原細胞,圖乙為精細胞,據圖分析,圖乙細胞來自另一個次級精母細胞,B錯;圖甲1條染色體含有其同源染色體的部分判斷,C正確;圖乙所示細胞由于發生交叉互換,在次級精母細胞中含有等位基因,所以會發生等位基因的分離,D正確。【生物卷(解析)·屆江西省師大附中等五校高三第一次聯考(08)】12、顯微鏡下觀察一個正在正常分裂的人類細胞,發現該細胞不均等縊裂,且染色體己經分成了兩組。關于每組染色體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A.沒有染色單體B.沒有2條X染色體C.沒有Y染色體 D.沒有同源染色體【答案】【知識點】E4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答案解析】A解析:細胞不均等縊裂,表明是卵細胞形成過程;由于染色體己經分成了兩組,表明為初級卵母細胞的減數第一次分裂末期,此時細胞中含有染色單體,沒有同源染色體,只含有一條X染色體。A錯。【理綜卷(生物解析)·屆廣東省廣州市第六中學高三上學期第一次質量檢測(09)】5、右圖所示為某動物進行細胞分裂的示意圖,下列分析中錯誤的是A.此細胞為次級精母細胞或次級卵母細胞或第一極體B.此細胞中基因a一定是由基因A經突變產生C.此細胞繼續分裂可形成兩種精子或一種卵細胞D.此動物的體細胞最多可含有四個染色體組【答案】【知識點】E2E4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及應用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答案解析】B由圖可知,該細胞中沒有同源染色體,為次級精母細胞或次級卵母細胞或第一極體,A正確;A與a不同可能是基因突變產生,也可能是交叉互換形成,B錯誤;如是次組精母細胞則子細胞是AB和aB兩種精子,如是次級卵母細胞則子細胞是AB或aB的卵細胞,C正確;該細胞有1個染色體組,可知體細胞中有2個染色體組,在細胞有絲分裂后期染色體組最多,為4個染色體組,D正確?!舅悸伏c撥】本題考查細胞分裂相關知識,意在考查考生識圖、分析和綜合的能力。并能做出合理的判斷或得出正確的結論的能力.E5被子植物個體發育E6高等動物個體發育【生物卷(解析)·屆廣西桂林十八中高三上學期第一次月考】25、進行有性生殖的高等動物的生殖和發育過程如圖所示,圖中①②③過程分別表示()A.有絲分裂和細胞分化,減數分裂,受精作用B.有絲分裂和細胞分化,受精作用,減數分裂C.受精作用,有絲分裂和細胞分化,減數分裂D.受精作用,減數分裂,有絲分裂和細胞分化【答案】【知識點】E6高等動物個體發育【答案解析】C由圖可知,配子形成受精卵的過程是是受精作用,受精卵發育成一個完整生物體過程要經過有絲分裂進行細胞增殖和細胞分化,生物體通過減數分裂形成配子。故選CE7細胞質遺傳和伴性遺傳【生物卷(解析)·屆湖南省師大附中高三第一次月考(09)】27.(8分,每空1分)產前診斷是在胎兒出生前,醫生用B超檢查和基因診斷等手段,確定胎兒是否患有某種疾病。已知抗維生素D佝僂病是一種X染色體顯性遺傳病(用D、d表示該對等位基因)?,F有兩位孕婦甲與乙,甲正常但丈夫為該病患者,乙為該病患者但其父親和丈夫都正常。(1)醫生對甲、乙進行遺傳咨詢后,對甲提出如下防治對策和建議:從母體羊水中取脫落的胎兒細胞,通過檢驗

確定胎兒性別,因為如果胎兒為女性則全部發病,胎兒為男性則

;對乙提出如下防治對策和建議:用放射性同位素或熒光分子標記的

作探針,對胎兒進行基因診斷,其原理是

。因為理論上,乙的后代有

(概率)患病。(2)現對乙孕婦及其丈夫和他們的雙胞胎孩子用同位素標記的探針進行基因診斷。檢測基因d的探針稱為d探針,檢測基因D的探針稱為D探針。先采用PCR方法擴增該對等位基因,然后將PCR產物吸附在一種膜上形成斑點,每次做相同的兩份膜,分別用D探針和d探針雜交,可以觀察到如下結果:錯誤!未找到引用源。根據雜交結果,判斷個體2和3的性別分別為

,他們

(能/不能)繼續孕育?!敬鸢浮俊局R點】E7細胞質遺傳和伴性遺傳E8遺傳的基本規律的綜合應用【答案解析】(1)性染色體全部正常DNADNA分子雜交1/2(2)男性女性能解析:(1)在生活實際中,醫生會根據遺傳病的具體遺傳特點及雙親的具體基因型做出防治對策和建議。本題中,甲夫婦的基因型分別為:XDY、XdXd,乙夫婦的基因型分別為:XdY、XDXd。因而,甲夫婦的子女中,凡女兒都患病,凡兒子都正常,也就是說,只要對甲夫婦的小孩進行性別檢測就可控制子代中遺傳病的發生;乙夫婦的子女中,兒子和女兒都有可能得到母親的致病基因,因而他們都有1/2患病的概率,也就是說,只通過性別檢測不能判斷乙夫婦子女的患病情況,這就需要進行基因檢測。(2)據圖,2號個體與3號個體均無D基因,但2號用d作探針檢測后的斑點較淺,而3號較深,因而他們的基因型分別為XdY、XdXd?!旧锞恚ń馕觯煤鲜煷蟾街懈呷谝淮卧驴迹?9)】10.鳥類的性別決定為ZW型?,F已知控制雞的蘆花與非蘆花性狀的基因分別是B和b,位于Z染色體上。為了盡早且準確地知道小雞的性別,應選用()A.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