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試卷第=page11頁,共=sectionpages33頁試卷第=page11頁,共=sectionpages33頁第14課文化傳承的多種載體及其發展課時作業一、單選題1.15世紀末,一些來自人們剛剛知道的地方的“奇物”出現在歐洲,刺激了學者們的研究欲望和收藏家們的好奇心。17世紀,一些思想家和科學家紛紛倡議建立博物館。18世紀40年代起,英、法等國相繼建立起自然史博物館,當時的博物館追求珍奇物品和標本的齊全,陳列繁雜。博物館的建立(
)A.見證了歐洲深厚的歷史底蘊 B.充分發揮育人教化的作用C.折射出西歐國家的殖民擴張 D.反映了科學革命迅猛發展2.范仲淹曾建議“先于都督之郡,復其學校之制……敦之以詩書禮樂,辨之以文行忠信”。王安石也認為:“古之取士皆本于學校,故道德一于上,習俗成于下,其人材皆足以有為于世。”由此可知,兩人均(
)A.主張建立學堂選官制 B.重視學校的教化功能C.致力于儒學復興運動 D.希望擴大教育覆蓋面3.文化的傳承與保護,最初以口頭傳說和史詩的形式出現。其后,學校、書籍、圖書館及博物館等逐漸發展成為文化傳承與保護的主要載體。如表依次對應的載體為(
)序號功能①保存古籍和文化遺產、服務公眾②全方位向公眾提供關于自然、文化領域的知識③文化傳承、科學研究、人才培養④文化大眾化、提高文化修養、促進各民族的發展A.圖書館、博物館、學校教育、印刷書B.博物館、圖書館、印刷書、學校教育C.圖書館、學校教育、印刷書、博物館D.學校教育、博物館、圖書館、印刷書4.1949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頒布《關于統一發布中央人民政府及其所署名機關重要新聞的暫行辦法》,規定所有公告和公告性新聞均由新華通訊社統一發布.這一舉措的目的在于A.建立起高效的新聞宣傳網絡B.實現信息傳播業的結構性調整C.便于及時通報國內國際形勢D.建立集中統一的新聞宣傳制度5.泰山作為五岳之首,不僅具有“天下雄”的美譽,更見證了封建王朝國家祭祀的禮教制度。世界遺產委員會給予泰山高度評價:“泰山一直是中國藝術家和學者的精神源泉,是古代中國文明和信仰的象征”。由此可知,泰山作為世界遺產(
)A.是現存最大古代藝術寶庫 B.再現了封建王朝國家歷史C.體現了非物質文化的特性 D.具有自然與文化雙重屬性6.近年來各大博物館競相開發了自己的文創產品。這些產品以其融匯古今、溝通雅俗的特點受到人們的歡迎。如圖是河南博物院開發的文創冰淇淋。這些文創產品(
)A.促進了傳統文化元素的傳播 B.植根于歷史文物的教育功能C.承載著傳承精妙工藝的使命 D.是對博物館公益屬性的破壞7.《豐湖書藏四約·借書約》明白地說:“今之書藏乃一府公物,非一人之私有。不借不如不藏,不讀不如不借。”類似這樣的書約在晚清書院中屢見不鮮。這種藏書理念A.豐富了國家藏書功能 B.孕育了經世致用思想C.推動書院向近代邁進 D.引領了中國教育方向8.1905年中國博物館建設的先驅者張謇自費創建了我國第一座公共博物館,開創了我國近代博物館事業的新紀元。中國人自建的第一座公共博物館是(
)A.自然歷史博物館 B.南通博物苑C.歷史博物館 D.革命博物館9.中國古代“藏書樓之設,一般人目光僅及于已受科學訓練的士子”。1915年,教育部頒布《通俗圖書館規程》,規定“各省治縣治應設通俗圖書館,儲集各種通俗圖書,供公眾之閱覽”。1927年后,民眾圖書館得到發展,“不論其智、愚、貧、富、老、幼、男、女,均可進館享受服務”。這一發展(
)A.促進了革命思想廣泛傳播 B.滿足了普通民眾的閱讀需求C.推動了文化的大眾化發展 D.打破了當權者對教育的壟斷10.明清之際,江浙地區藏書風氣盛行,涌現了大批藏書家,如焦竑、錢謙益等。據范鳳書統計,歷代藏書家4715人中,浙江藏書家1062人,江蘇藏書家967人;明代藏書家869人,大多數為江浙地區的藏書家。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
)A.區域經濟的差異 B.科舉制度的實行 C.書籍出版商業化 D.市民階層的壯大11.20世紀末,法國大力發展書刊出版的數字化。目前,法國的出版商,特別是學術性的數字出版機構,已經開始加大對非洲的推廣力度,并取得初步成效,如馬格里布地區的大學大量購買法國的科學數據庫。這說明法國(
)A.企圖恢復對非洲地區的政治影響 B.實現了新媒體對傳統媒體的取代C.利用信息技術推動對外文化傳播 D.積極與原殖民國家進行文化合作12.江蘇省淮陰縣1912年調查:漁溝鄉有私塾38處。縣城亦有數十處,是公辦小學的五六倍。《吳江縣志》云:“民國建立后,新式學堂逐漸推廣,但私塾仍大量存在,少數私塾開始仿學校設置國文、算數等科,分堂講授。”據此可知,當時江蘇地區(
)A.傳統私塾在教育轉型中發揮作用 B.政府重視傳統教育的發展C.近代教育與傳統私塾的本質相同 D.民主科學思想的影響有限13.孔子與老子都生活在春秋晚期。《禮記·曾子問》記載,孔子曾四次問禮于老子。“孔子見老子”是漢代畫像石中很常見的題材。下圖所示為山東博物館館藏的孔子見老子畫像石拓片。據此可推知(
)A.戰國及漢代儒、道兩家影響力較強 B.漢代的畫像石大多選擇歷史題材C.儒、道兩大學派的思想同出而異流 D.春秋晚期道家的地位略高于儒家14.1950年8月,教育部制定《高等學校課程草案——文法理工各系》,規定社會發展史,新民主義論,政治經濟學為各系的公修課,三門課每周要演講3小時,討論及自學6小時。這一規定的主要目的是(
)A.構建以馬克思主義為基礎的意識形態 B.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C.確立中共對社會主義教育的領導地位 D.維護國家高等教育的權威性15.“它是世界上規模最大、藏品最豐富的一座大學博物館,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公共博物館之一。其中的版畫與素描室,藏有三萬多件歐洲版畫與素描,包括大量達芬奇、米開朗基羅、拉斐爾等古典大師的作品。”“它”最有可能是(
)A.亞歷山大博物館 B.阿什莫林博物館 C.大英博物館 D.盧浮宮16.下圖為建國以來我國公共圖書館發展柱狀圖
該圖反映了我國公共圖書館建設(
)A.旨在加強文獻的保護 B.提供各領域知識C.有助于推動社會教育 D.傳播了現代文化17.如表是中國近代圖書館事業發展歷程的部分節選,據此推斷(
)年份事件1840林則徐翻譯《四洲志》,介紹西方圖書館的文字達11400余字,是西方近代圖書館第一次在中國傳播。19世紀40年代,“書館”成為對應西方“圖書館”一詞的主流用語。1849西方傳教士創辦工部書局圖書館。1862創辦京師同文館,揭開了晚清思想變革的序幕。1898梁啟超在《戊戌政變記》中將“開大圖書館”稱作強學會所作五大事之一。1899清光緒帝頒布《傷各省開辦中學和小學諭旨》,號令全體書院改變形式,書院藏書失去原有形態,開始逐漸過渡為近代學校圖書館。A.西方圖書館源于中國的“書館”B.創辦圖書館是變革社會的主要手段C.多種力量助推了圖書館的建立D.圖書館適應了傳統教育的發展需要18.下表列舉了多屆夏季奧運會上中國選手領獎服的設計思路。這主要說明了(
)時間和舉辦地設計思路2000年悉尼以龍為核心圖案,這一年恰好是中國的龍年,上衣胸前動感十足的巨龍,寓意“巨龍騰飛”。2008年北京以祥云為核心圖形,古時祥云有吉祥、美好的寓意,延續到現在又增添了和諧、共生的內涵,這與此次奧運主題恰好一致。2012年倫敦融入中國書法形式,上衣上蜿蜒的“龍”字造型將英國倫敦泰晤士河形象融入其中,生動地將北京、倫敦兩屆奧運會舉辦地連接起來。2016年里約熱內盧將剪紙藝術與現代霓虹燈光效果相結合,營造出“光影龍”的樣式,將跑步過程里的“跑步”動作與龍的整體相結合。A.運動服裝兼具審美和實用功能 B.中國的體育事業與文化交融共進C.文化借助特定的載體得到傳播 D.體育活動促進了世界和平與發展19.貝多芬在創作《田園交響曲》的札記中曾這樣寫道:“即使沒有說明,也能理解這感受多于音畫的整首作品。”這說明貝多芬不僅想用音樂去描繪自然的風光,更欲表現的是一種心境,一份精神世界。該樂曲(
)A.崇尚感性并揭示精神世界 B.強調了聲音的響度和音色C.注重現實并揭露社會問題 D.開創了古典主義音樂先河20.1897年創辦的商務印書館是中國出版業中歷史最悠久的出版機構。葉圣陶先生曾回憶道:商務的編譯所是知識分子匯集的地方,早期留美、留日回來的很多先生都在商務的編譯所工作過。后來創辦的幾家出版業中的骨干大多是從商務出來的,還有許多印刷廠裝訂廠,情形也大多相同。上述材料表明商務印書館(
)A.培養了大批出版業技術力量 B.促進了我國文化的大眾化C.推動了近代翻譯活動的開展 D.傳承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二、材料分析題21.[現代信息技術與文化傳承]材料一
文化傳承的傳統方式方式多樣,總體上可以分為物質文化傳承方式和非物質文化傳承方式兩大類。其中,物質文化傳承方式主要通過口頭傳承、書面傳承將古老的智慧、人生的經驗都記載、保留下來,以書籍、物件、工藝品等形式一代傳一代,最終得以保留下來。非物質文化傳承方式主要是借助于人的口口相傳,現稱其為文化傳承人。根據傳承人的數量及其之間的關系,可以將其分為三類:以集體為傳承載體的非物質文化,如大型民間民俗活動等;以家庭傳承或家族傳承進行的文化傳承,如手工工藝等;師傅傳授給徒弟的某種非物質文化的社會傳承,如戲曲藝術等。——摘編自金迪等<現代信息技術在文化傳承中的應用研究》材料二
信息技術中計算機技術和通訊技術的迅猛發展,Internet在全世界范圍普及,它對于文化傳承的貢獻是巨大的。它為文化思想的交流提供了更為方便、快捷、低成本的渠道,大量的文化信息通過互聯網延伸到社會的各個角落,它也給文化傳承插上一雙神奇的翅膀,使“地球村”真正變成了現實。借助于現代信息技術,還可以打造集成文字、聲音、圖像、視頻、動畫等多種媒體形式的多媒體產品;打破傳統的紙質記載方式,可以存儲在計算機、光盤、移動硬盤、手機等電子設備中,使文化得以更好的傳承。——摘編自金迪等《現代信息技術在文化傳承中的應用研究》(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分析文化傳承的傳統方式的特點。(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概括現代信息技術高速發展對文化傳承的積極作用。22.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大英博物館建于1753年。國王喬治二世的私人醫生斯隆尼爵士在臨死的時候,決定把自己畢生收藏的7.9575萬件物品低價賣給王室。隨后,英國議會就做出決定:籌資興建一座國家博物館,來保存和利用這些文物。在通過公眾彩票籌集到資金建造大英博物館后,這些藏品最終轉交給了國會。為了保證博物館的正常運轉,英國議會專門制定了《英國博物館法》。大英博物館于1759年1月15日對公眾開放,藏品也日漸豐富。——摘編自覃東《大博物館》材料二
1903年,張謇赴日考察博覽會,看到我國展品中有“漢瓦當、唐經幢”,不禁感慨:“勸業以開來,而此以彰往,若移置中國博物院差不倍耳。”張謇在參觀博覽會之余,觀摩了當時日本的各種博物館,回國后即為通州師范學校規劃“學校公共植物園”。1905年,鑒于“授博物課僅恃動植礦之圖畫,不足以引起興味;國文、歷史課僅恃書籍講解,不足以征事物:地方人民知識之增進,亦必先有實觀之處所”,張謇將該園改為博物館加動物園加植物園的“規劃博物苑”。由此,一座富有中華民族特色的、中國最早的公共博物館在南通誕生了。如今建成的環濠河博物館群,體現了南通城市人文面貌的根本改變。——摘編自張廷棲《張謇所創中國第一》(1)據材料一,概括大英博物館創建與發展的特點,說明其歷史背景。(2)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張謇創建南通博物苑的原因。(3)綜合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中英兩國創建博物館的共同作用。23.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書院本是一種收藏、點校圖書的機構,其后演變為教育機構,但藏書和修書的職能依然保留。尤其是書院注重研習學問,又多建于偏遠山鄉,沒有一定量的藏書,教學活動是難以維持的。而宋代活字印刷術的發明,為書院藏書創造了條件,也為宋代書院的興盛提供了必要前提。所以書院藏書是書院的一大特色。——王建軍《中國教育史新編》材料二
由于書院實行自由講學,講求相互辯論,一些名儒往往在書院就各種學術問題展開討論,這對宋代學術的發展有著難以估量的積極作用。書院對學生入學不作限制,一些貧困學生甚至可以寄讀,這有利于教育的普及。從中央到地方對教育的重視,使得宋朝各類學校眾多,管理規范,既培養了大批人才,也促進宋代文化的繁榮。——游彪《宋史:文治昌盛武功弱勢》(1)根據材料一,指出書院功能的變化,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其興起發展的原因。(2)綜合上述材料,分析宋代書院發展的特點和意義。答案第=page11頁,共=sectionpages22頁答案第=page11頁,共=sectionpages22頁參考答案:題號12345678910答案CBADDACBBA題號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CAAABCCCAA1.C2.B3.A4.D5.D6.A7.C8.B9.B10.A11.C12.A13.A14.A15.B16.C17.C18.C19.A20.A21.(1)傳承方式多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企業年會精彩活動策劃方案
- 2025年醫院院務公開實施方案
- 2025年幼兒園畢業典禮活動方案流程
- 2025年學校憲法日活動方案
- 大班班務2025年方案演講稿
- 尾椎脫位CT診斷
- 80后人群的特點和領導方法探討
- 內蒙古交通職業技術學院《移動開發技術及應用》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武夷學院《衛生檢驗實驗方法與技能(免疫學檢驗實驗)》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2025年湖南省長沙市名校第二學期期末統一考試(英語試題文)試題含答案
- 2024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節水系統安裝與維護賽項)考試題庫(含答案)
- 《中國古代寓言》導讀(課件)2023-2024學年統編版語文三年級下冊
- 工程編制預算合同范本
- 工會工作制度匯編
- 演出場所衛生清潔方案
- 項目股權合同范本
- 中醫病歷書寫基本規范
- 【模板】游戲授權書-淮安有米
- RFJ 006-2021 RFP型人防過濾吸收器制造與驗收規范(暫行)
- 加油站安全巡檢檢查
- 基于單片機的環境監測系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