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缽河綜合治理工程施工設計總說明_第1頁
銅缽河綜合治理工程施工設計總說明_第2頁
銅缽河綜合治理工程施工設計總說明_第3頁
銅缽河綜合治理工程施工設計總說明_第4頁
銅缽河綜合治理工程施工設計總說明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1銅缽河綜合治理工程施工設計總說明一、工程概況根據梁平區水利局關于《重慶市梁平區銅缽河綜合治理工程初步設計報告》的批復(梁平水利復〔2023〕35號),重慶市梁平區銅缽河治理工程為河道綜合整治工程,工程位于梁平區碧山鎮、虎城鎮2個鎮,河段起點位于碧山鎮中學,終點位于虎城鎮沙咀,河道中心里程共計16.144km。工程主要由岸坡整治、河道疏浚、穿堤建筑物、擋水建筑物及附屬工程組成。主要建設內容:岸坡整治16.689km(新建護岸長12.325km、岸坡梳理4.364km),河道疏浚0.90萬m3,新建穿堤涵管30處;新建下河梯步29處。其中碧山鎮境內新建護岸5.601km,岸坡梳理0.782km,新建穿堤涵管12處,新建下河梯步12處;虎城鎮新建護岸6.724km,岸坡梳理3.582km,新建穿堤涵管18處,新建下河梯步17處。二、分期實施情況根據項目業主要求,重慶市梁平區銅缽河治理工程分三標段實施。各標段實施范圍如下。一標,即2024年5月至12月實施銅缽河上游段(樁號銅右0+000.0~銅右3+000.0)與袁驛河新元村段(袁右0+000.00~袁右1+133.00、袁左0+000.00~袁左1+192.00);二標,即2024年6月至12月實施銅缽河中段(樁號銅右3+000.0~銅右8+458.0)三標,即2024年7月至12月實施下游段(樁號銅右8+458.0~銅右15+076.0)。三、工程任務與規模1、工程任務通過建設和完善必要的防洪護岸設施,提高項目區碧山場鎮興隆段、新元村段、虎城鎮水口村段及桐子村與八林村段、新元村段(速建橋至袁驛河河口)內防洪和抵抗自然災害的能力,保護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和交通安全、保護農田,改善生態環境。2、工程建設規模本工程為V等工程,其主要建筑物按5級,次要建筑物按5級設計。四、水文1、流域概況工程河段位于梁平區段銅缽河及袁驛河,治理河段內有施家河、平灘河匯入。銅缽河,古稱通巴水,又名銅寶河,州河左岸一級支流。銅缽河河道全長111.0km,全流域面積977km2,天然落差407m,河道比降1.85‰;其中梁平區境內河道長18.7km,流域面積276.2km2,河道比降2.73‰。銅缽河在梁平區主要支流有平灘河、袁驛河、施家河、親睦河。袁驛河系銅缽河(波漩河)右岸一級支流,袁驛河全流域均位于梁平區境內,河口以上流域面積133km2,河道全長25.60km。施家河屬于銅缽河(波漩河)右岸一級支流,梁平區境內總集雨面積70.60km2,達州總集雨面積21.0km2。平灘河(又名水巖河)屬于銅缽河右岸一級支流,該河道全長31km,流域面積118.40km2,梁平境內河道長度17.00km,流域面積44km2。2、洪水推薦采用推理公式法+(梁平氣象站、合興雨量站)暴雨參數計算成果,推薦設計洪水成果見下表。表3-1工程各斷面最終洪水成果表單位:m3/s所在河流斷面位置相應頻率流量(m3/s)5%10%20%銅缽河響灘坡攔河堰(起始控制斷面)209015901120施家河河口以鈴灘溢流驛河河口以上1060807565袁驛河新元村入河口段袁驛河河口4973982983、分期洪水以新生水文站作為參證站,采用水文比擬法推算項目區分期洪水,計算成果見下表。表3-2工程控制斷面分期洪水計算成果表單位:m3/s所在河流斷面分期均值CvCs/Cv各頻率設計值Qp(m3/s)p=2%p=5%p=10%p=20%銅缽河響灘坡攔河堰(起始控制斷面)10月59.081.22.5282.55200.94142.6489.0011月34.981.92.5254.57155.4691.3341.204月69.961.62.5435.30284.89181.8995.2212~3月15.551.22.574.2352.8637.7023.32施家河河口以上10月45.981.22.5219.93156.40111.0269.2811月27.231.92.5198.15121.0171.0932.074月54.451.62.5338.82221.75141.5874.1212~3月12.101.22.557.7841.1429.3418.15落鈴灘溢流堰10月43.881.22.5209.88149.25105.9566.1111月25.981.92.5189.09115.4867.8430.604月51.961.62.5323.34211.61135.1170.7312~3月11.551.22.555.1439.2628.0017.32袁驛河河口以上10月33.501.22.5160.22113.9480.8850.4711月19.831.92.5144.3588.1551.7923.364月39.671.62.5246.83161.54103.1453.9912~3月8.821.22.542.0929.9721.3813.22袁驛河新元村入河口段袁驛河河口以上10月20.951.22.5100.1971.2550.5831.5611月12.401.92.590.2755.1332.3914.614月24.811.62.5154.36101.0264.5033.7712~3月5.511.22.526.3218.7413.378.27五、工程地質1、基本地質條件工程區屬渝東北平行嶺谷區,地形地貌特征受地質構造和地層巖性的控制,由一系列北北東~北東向背斜山系和長條形開闊的向斜槽地組成。低山與丘陵、溝谷為主要地貌。低山高程500~1200m,溝谷、谷地、坪壩高程320~400m,屬構造剝蝕侵蝕淺切割寬谷低山、丘陵地貌。低山丘陵區主要表現為剝蝕地形,寬谷(坪壩)區及河谷兩岸階地主要表現為堆積地貌。工程河段兩岸各100m范圍內,出露基巖為侏羅系中統上沙溪廟組(J2s),出露土層為第四系沖洪積(Q4alp)、第四系殘坡積(Q4eld)、人工堆積(Q4s),現將地層由新至老分述如下:表5-1工程區地層簡表地層單位厚度(m)巖性描述河谷及兩岸分布情況系統組地層代號第四系全新統人工堆積Q4s1.0~6.8粉質黏土夾碎石、碎塊石土及孤石等,呈黃褐色、紅褐色、灰黃色,松散~稍密,由開挖巖石渣料及粉質黏土堆積而成分布于工程區周邊道路、民房及魚塘等沖洪積Q4alp1.5~5.5砂夾碎塊石土,主要包括殘坡積、沖積、崩坡積和人工堆積等各種成因在洪水作用下二次堆積,主要位于上游段傍山坡腳;含砂粉質黏土及含礫砂層,含砂粉質黏土呈紅褐色、棕紅色,中密~稍密,濕~稍濕,可塑,干強度中等,韌性中等。含礫砂層呈灰白色、灰褐色,松散~稍密,為河床內主要堆積體主要分布于河谷洪水位以下殘坡積Q4eld0.5~3.8為粉質黏土夾少量巖石風化碎屑顆粒,呈棕紅色、褐紅色,可塑狀,韌性中等,干強度中等主要分布河谷洪水位以上及兩岸斜坡地段侏羅系中統沙溪廟組J2s843.7~11575紫紅色粉砂質泥巖、含粉砂質泥巖、泥質粉砂巖、水云母粉砂質泥巖與黃灰色塊狀長石巖屑石英砂巖、巖屑亞長石砂巖、巖屑長石砂巖不等厚互層。下部、中上部紅層中夾少許濁沸石、綠泥石膠結的亞長石砂巖。主要分布于河道兩岸陡坡地段及河道下伏基巖工程區位于明月峽背斜(26)北西翼,巖層產狀270°~300°∠20°~42°,區內無斷層通過。據地面調查及鉆探揭露,場內裂隙總體屬較發育。泥巖多發育淺表風化裂隙,呈網狀,密度較大,延伸較短,半充填或無充填。工程區地震動峰值加速為0.05g,反應譜特征周期為0.35s。抗震設防烈度為Ⅵ度。因此,工程區地質構造穩定,屬弱震環境。工程區地下水按賦存條件可分松散層中孔隙水、基巖裂隙水兩類。河道擬建場地環境水對混凝土呈無腐蝕性,對鋼筋混凝土結構中的鋼筋呈無腐蝕性,對鋼結構有呈弱腐蝕性。場地不良地質現象主要為塌岸,其次為泥巖的風化剝落,本區風化形式以碎屑狀風化、碎塊狀風化為主,隔層風化、裂隙狀風化也較常見;未發現體積較大的滑坡、泥石流等嚴重不良地質現象。地表多為第四系土層覆蓋,地形以平壩、緩坡為主,未見臨空外傾結構面。人工形成的挖填方邊坡,現狀基本穩定,枯水期河水流速低,洪水期水流對沖洪積岸坡有明顯沖刷、淘蝕現象,在土、巖質岸坡形成凹腔。2、主要建筑物工程地質問題(1)岸坡工程地質條件堤岸工程地質條件分類綜合考慮水流條件、岸坡地質結構、水文地質條件、岸坡現狀和險情、以及可能失穩模式等。根據沿河兩岸河道現狀及岸坡巖土物質組成,將河道堤岸劃分為土質岸坡、巖質岸坡、巖土混合岸坡及工程岸坡四類。根據穩定性等級,可將岸坡分為穩定、基本穩定、穩定性較差三類。其中土質岸坡9999.9m,占岸坡總長的66.33%;巖質岸坡3027m,占岸坡總長的20.08%;巖土混合岸坡1337m,占岸坡總長的8.87%;工程岸坡(橋梁或擋墻)468.4m,占岸坡總長的3.11%;支溝入口243.7m,占岸坡總長的1.62%。(2)堤腳線工程地質條件根據堤外岸坡類型、堤基地質結構劃分與存在的主要工程地質問題,工程沿線堤基可分為A、B、C三大類:A類:堤基基巖裸露,單一結構(Ⅰ),選擇基巖作為堤基持力層,抗滑、抗滲穩定性良好,工程地質條件良好。B類:雙層結構(Ⅱ1):覆蓋層為含砂質粉質黏土、含礫砂土其厚度小于2m,下部為基巖;多層結構(Ⅲ1):覆蓋層具二元結構,由含砂質粉質黏土或含礫砂土組成,總厚度小于2m,下部為基巖,局部坑(塘)處存在滲透變形問題,對于鎮腳可能存在管涌、接觸沖刷破壞及抗滲穩定性問題,工程地質條件相對較好。C類:雙層結構(Ⅱ2):覆蓋層為含砂質粉質黏土、含礫砂土,厚度大于2m,下部為基巖;多層結構(Ⅲ2):覆蓋層具二元結構,含砂質粉質黏土、含礫砂土總厚度大于2m。建議選擇以可塑含砂質粉質黏土或中密含礫砂土層并采取置換一定厚度并壓實后作堤基持力層,存在流土、管涌、接觸沖刷等破壞。工程地質條件較差。其中堤基工程地質條件好(A類)共長3027m,占比20.08%,本工程堤基維持原狀;堤基工程地質條件較好(B類)共長1337m,占比8.87%,本工程堤基維持現狀;堤基工程地質條件較差(C類)共長9999.9m,占比66.33%;橋梁(擋墻)及支溝入口共長712.1m,占比4.72%。(3)疏浚工程根據現場調查及測量高程,工程河段內存在障礙物、淤積泥沙以及污染物等,一般厚0.3~0.8m,本工程對部分淤積段進行疏浚。同時工程河段受洪水影響從上游帶來的推移質堆積在河床內,河道由于阻水橋堰導致河道淤塞底坡成倒坡、河道岸邊還堆積有生活垃圾和棄土,堵塞河道,占據了河道行洪斷面,不利于河道行洪。工程河段河道內淤積嚴重,嚴重影響河道的泄洪能力,同時造成下游河道污染,影響流域生態環境。3、天然建筑材料工程所需塊石、碎石料在四川省達州市大竹縣購買,綜合運距為30km,砂料在重慶市梁平區蟠龍鎮購買,綜合運距為50km。本工程所需土石回填料、種植土料皆采用基礎開挖料,平均運距0.3km。六、設計依據1、采用的文件(1)《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著力提升城鄉防洪能力的通知》(渝府辦發〔2021〕141號);(2)《重慶市梁平區城鄉總體規劃》(2014-2030);(3)治理河段實測地形圖及斷面圖;(4)重慶市梁平區水利局關于《重慶市梁平區銅缽河綜合治理工程初步設計報告》的批復(梁平水利復〔2023〕35號);(5)其它相關設計文件。2、設計基本資料根據地質勘察成果,本標段巖、土體物理力學值見表6-1、表6-2,巖土體開挖坡比建議值見表6-3。表6-1土體物理力學指標值巖性天然密度飽和密度天然固結快剪飽和固結快剪滲透系數(cm/s)容許承載力水平抗力系數m(MN/m4)(g/cm3)(g/cm3)C(kPa)Ф(°)C(kPa)Ф(°)(kPa)含礫砂層*1.801.84425.8222.53.0~8.0(×10-3)水上13010水下608含砂質粉質黏土1.941.9826.213.218.110.21.2~9.5(×10-4)120(可塑)1670(軟塑)10表6-2基巖物理力學指標值*巖性風化程度天然容重飽和容重巖體天然抗壓強度巖體飽和抗壓強度巖體地基承載力(MPa)巖石水平抗力系數K(MN/m3)(kN/m3)(kN/m3)(MPa)f′C′(MPa)f泥巖強風化24.525.2--0.350.250.300.3030弱風化25.425.710.516.450.550.300.390.6550砂巖強風化26.026.3--0.600.280.350.4050弱風化26.226.340.1329.20.650.350.451.94160粉砂巖*強風化25.225.8--0.550.260.320.3540弱風化25.526.012.50.720.600.320.400.80140*粉砂巖參數用工程類比法,采取臨近工程參數。地基承載力按《水利水電工程地質勘察規范》GB50487-2008(2022年版)附錄E泥巖(軟巖)單軸飽和抗壓強度的1/10取值;砂巖(中硬巖)單軸飽和抗壓強度的1/15取值。表6-3邊坡開挖建議值表巖性風化程度永久邊坡臨時開挖邊坡坡高<8m坡高8~15m砂巖強風化0.50弱風化0.30泥巖強風化1:1.001:1.250.75弱風化1:0.751:1.000.50粉砂巖強風化1:0.351:0.500.50弱風化1:0.301:0.350.30含砂質粉質黏土(可塑)坡高<5m1:2.001:0.60~1:1.00坡高5~10m1:2.251:1.25~1:1.50含礫砂層、碎石土坡高<5m1:2.001:0.75~1:1.00坡高5~10m1:2.501:1.50備注1、超出范圍時以穩定性計算為主。2、根據建筑物重要性邊坡比可適當調整。七、主要技術標準1、規范(1)《水工混凝土施工規范》(SL677-2014);(2)《防洪標準》(GB50201-2014);(3)《水利水電工程等級劃分及洪水標準》(SL252—2017);(4)《水利水電工程設計洪水計算規范》(SL44-2006);(5)《水利水電工程工程量計算規定》(SL328-2005);(6)《水工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SL191—2017);(7)《堤防工程設計規范》(GB/T50286—2013);(8)《水工擋土墻設計規范》(SL379-2017);(9)《水利水電工程邊坡設計規范》(SL386-2017);(10)《水利水電工程進水口設計規范》(SL285-2020);(11)《水工建筑物抗震設計規范》(SL203-97);(12)《河道整治設計規范》(GB50707-2011);(13)《水利水電工程結構可靠性設計統一標準》(GB50199-2013);(14)《公路橋涵設計通用規范》(JTGD60-2015);(15)《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2010)(2016年版);(16)《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17);(17)《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2012);(18)《砌體結構設計規范》(GB50003-2011);(19);《水利水電工程合理使用年限及耐久性設計規范》(SL654-2014)(20)《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10)。(21)其他有關專業規程、規范。2、抗震標準據1∶400萬《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GB18306—2015),工程區地震動峰值加速為0.05g,反應譜特征周期為0.35s,抗震設防烈度為Ⅵ度。為此,本標段工程不進行建筑物抗震計算。3、合理使用年限(1)建筑物合理使用年限根據《水利水電工程合理使用年限及耐久性設計規范》(SL654-2014),河道治理工程合理使用年限為20年。表7-1工程主要建筑物等別一覽表工程名稱建筑物名稱工程等級主要建筑物級別合理使用年限河道治理工程河道生態護岸Ⅴ5級20表7-2混凝土構件表面最大裂縫寬度限值和裂縫控制等級環境類別鋼筋混凝土結構預應力混凝土結構最大裂縫寬度限值(mm)裂縫控制等級裂縫計算寬度限值(mm)二0.3二-三0.25一-對于配筋混凝土耐久性的要求宜符合表7-3的要求。表7-3配筋混凝土耐久性基本要求環境類別混凝土最低強度等級最小水泥用量(kg/m3)最大水膠比最大氯離子含量(%)最大堿含量(kg/m3)二C252600.550.33.0三C253000.500.23.0根據工程建筑物的環境條件、混凝土強度等級、混凝土保護層厚度等因素綜合確定混凝土抗凍等級為F50。八、工程布置及主要建筑物8.1、工程等別及建筑物級別根據《防洪標準》(GB50201-2014)、《水利水電工程等級劃分及洪水標準》(SL252-2017)、《堤防工程設計規范》(GB50286-2013)相關規定,結合《重慶市梁平區水安全保障“十四五”規劃》(2021.12)以及當地的社會經濟地位、常駐人口及當量經濟規模等確定碧山鎮及虎城鎮防洪標準為10年一遇。項目區位于碧山鎮(興隆場、新元村)及虎城鎮(水口村、桐子村、八林村),主要保護對象為居民房屋及耕地,故本次治理段防洪標準設計為10年一遇。本護岸工程為5級,主要建筑物按5級設計,次要建筑物按5級設計,臨時建筑物按5級。8.2、工程總體布置重慶市梁平區銅缽河治理工程位于梁平區碧山鎮、虎城鎮2個鎮,河段起點位于碧山鎮中學,終點位于虎城鎮沙咀,河道中心里程共計16.144km。本工程主要由岸坡整治、河道疏浚、穿堤建筑物、擋水建筑物及附屬工程組成。主要建設內容:岸坡整治16.689km(新建護岸長12.325km、岸坡梳理4.364km),河道疏浚0.90萬m3,新建穿堤涵管30處;新建下河梯步29處。其中碧山鎮境內新建護岸5.601km,岸坡梳理0.782km,攔河堰改造1座,新建穿堤涵管12處,新建下河梯步12處;虎城鎮新建護岸6.724km,岸坡梳理3.582km,新建穿堤涵管18處,新建下河梯步17處。8.3、主要工程與建筑物設計8.3.1河道疏浚經現場調查與勘測,銅缽河局部淤塞嚴重,本次對袁驛河新元村入河口段0.4km、施家河入河口段0.4km及羅家咀段0.3km進行疏浚,河道疏浚共計1.0km;河底高程均保持不變,疏浚寬度15m~20m、疏浚厚度0.4m~0.6m,經計算,總疏浚量0.90萬m3。經下游堰壩放水后,采用機械干地施工,以最大限度減少對下游河道國控斷面水質的影響。本次河道疏浚分為兩部分,一部分現狀是土質岸坡,洪水期部分垮塌,本次結合護岸工程,進行清理;一部分為受下游攔河堰影響,河底淤積較多,為增加攔河堰作用,儲蓄更多水量,同時為凈化水體,進行清理。河道疏浚后要求河道暢通,無明顯淤積物,河內無垃圾、無漂浮物,河堤上無淤泥等堆積物,河岸無垃圾。疏浚與清理建筑垃圾工程采取平行流水施工作業。淤泥采用衛生填埋法處理,此方法簡單、易行、成本低,適應性強。同時部分腐殖土可以用于綠化種植土回填。清淤后使縱向坡降與天然河道基本一致,清淤橫向距已成建筑物距離不小于1.5米,坡度不小于1:3。表8.3.1-1護岸工程布置表鎮(村)岸別樁號(km+m)長度(m)岸坡類型穩定性岸坡治理維持現狀(m)護岸型式備注新建護岸(m)岸坡植被梳理碧山鎮(興隆場、新元村)右岸銅右0+000.00~銅右0+068.0068土質岸坡較差68格賓石籠鎮腳+1:2.5植草護坡至學校圍墻腳銅右0+068.00~銅右0+100.0032工程岸坡穩定32已成砌石鎮腳+護坡銅右0+100.00~銅右0+150.0050平灘河支流匯合口穩定50已成砌石鎮腳+護坡銅右0+150.00~銅右1+100.00950土質岸坡較差950格賓石籠鎮腳+1:2.5植草護坡+利用現狀步道銅右1+100.00~銅右1+218.60118.6袁驛河支流匯合口穩定118.6/銅右1+218.60~銅右1+780.00561.4土質岸坡較差561.4格賓石籠鎮腳+1:2.5植草護坡至現狀岸頂銅右1+780.00~銅右2+000.00220巖質岸坡基本穩定22010年一遇洪水位以下植被梳理銅右2+000.00~銅右2+218.30218.3土質岸坡較差218.3格賓石籠鎮腳+1:2.5植草護坡至現狀岸頂銅右2+218.30~銅右2+239.7021.4工程岸坡穩定21.4南大梁高速高架橋,利用橋臺,維持現狀銅右2+239.70~銅右2+618.00378.3土質岸坡較差378.3格賓石籠鎮腳+1:2.5植草護坡至現狀岸頂銅右2+618.00~銅右3+000.00382巖質岸坡基本穩定38210年一遇洪水位以下植被梳理銅右3+000.00~銅右3+550.00550土質岸坡較差550格賓石籠鎮腳+1:2.5植草護坡至現狀岸頂銅右3+550.00~銅右3+750.00200工程岸坡穩定200落鈴灘居民擋墻落鈴灘銅右3+750.00~銅右3+850.00100巖質岸坡基本穩定10010年一遇洪水位以下植被梳理銅右3+850.00~銅右4+400.00550土質岸坡較差550格賓石籠鎮腳+1:2.5植草護坡至現狀岸頂銅右4+400.00~銅右4+480.0080巖質岸坡基本穩定8010年一遇洪水位以下植被梳理右岸袁右0+000.00~袁右1+133.001133.00土質岸坡較差1133左岸右岸格賓石籠鎮腳+1:2.5植草護坡至現狀岸頂左岸袁左0+000.00~袁左1+192.001192.00土質岸坡較差1192格賓石籠鎮腳+1:2.5植草護坡至現狀岸頂小計68055601782422虎城鎮(水口村、桐子村、八林村)右岸銅右4+480.00~銅右4+830.00350土質岸坡較差350格賓石籠鎮腳+1:2.5植草護坡+利用田間道路銅右4+830.00~銅右4+880.0050工程岸坡穩定50利用虎城鎮水口村衛生室院壩擋墻銅鼓灘銅右4+880.00~銅右7+080.002200土質岸坡較差2200格賓石籠鎮腳+1:2.5植草護坡至現狀岸頂銅右7+080.00~銅右7+550.00470巖質岸坡基本穩定47010年一遇洪水位以下植被梳理銅右7+550.00~銅右7+617.2867.28土質岸坡較差67.28格賓石籠鎮腳+1:2.5植草護坡至現狀岸頂銅右7+617.28~銅右7+631.3814.1支流匯合口穩定14.1維持現狀銅右7+631.38~銅右7+800.00168.62土質岸坡較差168.62格賓石籠鎮腳+1:2.5植草護坡至現狀岸頂銅右7+800.00~銅右8+025.00225巖質岸坡基本穩定22510年一遇洪水位以下植被梳理銅右8+025.00~銅右8+452.00427巖土混合岸坡基本穩定42710年一遇洪水位以下植被梳理銅右8+452.00~銅右8+457.005工程岸坡穩定5利用羅家咀橋右岸橋臺,維持現狀羅家嘴銅右8+457.00~銅右9+250.00793土質岸坡較差793格賓石籠鎮腳+1:2.5植草護坡至現狀岸頂銅右9+250.00~銅右10+500.001250巖質岸坡基本穩定125010年一遇洪水位以下植被梳理銅右10+500.00~銅右11+524.001024土質岸坡較差1024格賓石籠鎮腳+1:2.5植草護坡至現狀岸頂銅右11+524.00~銅右11+540.0016親睦河支流匯合口穩定16維持現狀銅右11+540.00~銅右11+850.00310土質岸坡較差310格賓石籠鎮腳+1:2.5植草護坡至現狀岸頂銅右11+850.00~銅右12+350.00500巖土混合岸坡基本穩定50010年一遇洪水位以下植被梳理銅右12+350.00~銅右12+510.00160工程岸坡穩定160維持現狀波旋村銅右12+510.00~銅右12+950.00440土質岸坡較差440格賓石籠鎮腳+1:2.5植草護坡至現狀岸頂銅右12+950.00~銅右13+250.00300巖質岸坡基本穩定30010年一遇洪水位以下植被梳理銅右13+250.00~銅右13+615.00365土質岸坡較差365格賓石籠鎮腳+1:2.5植草護坡至現狀岸頂銅右13+615.00~銅右13+660.0045施家河支流匯合口穩定45維持現狀銅右13+660.00~銅右14+070.00410巖土混合岸坡基本穩定41010年一遇洪水位以下植被梳理銅右14+070.00~銅右15+076.001006土質岸坡較差1006格賓石籠鎮腳+1:2.5植草護坡至現狀岸頂小計1059667243582290合計174011232543647128.3.2岸坡整治8.3.2.1堤體及護岸結構設計(1)新建護岸經方案綜合比選,本次新建護岸采用格賓石籠鎮腳+1:2.5植草護坡至現狀岸頂方式。塊石換填找平層:設計找平層厚0.5m、底寬2.0~3.0m、頂寬3.0~4.0m。格賓籠擋墻鎮腳:單箱格賓規格為長×寬×高:2.0×1.0×1.0m,經疊拼組成本次格賓籠鎮腳。本次設計格賓籠鎮腳程“品”字,分A型、B型兩種斷面;A型鎮腳高3m、頂層單箱(寬1m×高1m)、中間層兩箱(寬2m×高1m)、底層三箱(寬3m×高1m),組合箱體之間采用邊絲鉸接固定。B型鎮腳高2m,取A型上兩層結構,即頂層單箱(寬1m×高1m)、底層兩箱(寬2m×高1m),組合箱體之間采用邊絲鉸接固定。A型用于常年水深大于1.5m或淤泥厚度超過1.5m河段;B型用于常年水深小于1.5m或淤泥厚度小于1.5m河段;A型鎮腳總長8.325km,B型鎮腳總長4.0km,各型式使用范圍詳見斷面設計圖。用于制作格賓的鋼絲采取鍍10%高鋅合金覆塑防腐處理,鍍層的粘附力要求:當鋼絲繞具有2倍鋼絲直徑的心軸6周時,用手指摩擦鋼絲,其不會剝落或開裂,符合EN10223~3標準。網孔尺寸6×8cm,網面鋼絲直徑2.7mm,邊絲3.4mm。鎮腳每隔10~15m設置一道垂直縫,格賓之間采取邊絲鉸接,背水側設土工布(300g/㎡)。植草護坡:草籽應采用根系較為發達,耐踐踏性、侵占性、耐粗放管理的植物。(2)已成護岸根據現場探查,銅缽河右岸落鈴灘段130m、銅鼓灘段150m、羅家嘴短120m、波漩村段160m為已成擋墻護岸;經現場探查與計算分析,該段擋墻整體結構較完整,穩定性好,但受水流常年沖刷,表面原勾縫砂漿脫落,縫內砌筑砂漿受水力侵蝕,長此以往將影響擋墻穩定與安全。故針對河道現狀已成護岸擋墻段,本次結合現場周邊環境對已成擋墻采用勾縫處理,總計500㎡。8.3.2.2堤體材料設計1、格賓材料鋼絲采用鍍高爾凡(鋅-5%鋁-混合稀土合金鍍層)材質應符合YB/T4190-2018的要求,格賓石籠規格為長×寬×高:2.0m×1.0m×1.0m。格賓石籠網孔尺寸6×8cm,網面鋼絲直徑2.7mm,邊絲3.4mm。格賓石籠背部設置透水土工布,土工布采用長絲紡粘針刺非織造土工布,其規格為300g/m2。土工布拼縫搭接寬度不小于15cm,詳細指標參照國標GB/T

17639-2008《長絲紡粘針刺非織造土工布》。2、格賓塊石材料格賓塊石材料應石質均勻、不易風化、無裂紋,單軸飽和抗壓強度不低于30MPa,軟化系數大于0.75,加筋格賓面墻及格賓靠墻面30cm范圍內采取干砌方式。3、塊石壓腳要求石料為抗風化性能好,質地堅硬;最短邊尺寸不小于30cm,飽和抗壓強度不小于30MPa,軟化系數大于0.75,回填塊石孔隙率不大于24%。4、碎石宜采用石灰石由破碎機破碎呈立方體的成型碎石,薄片、針狀碎石含量不得大于15%;粒徑級配根據配合比實驗確定。5、砂宜采用經質檢部門認可的河砂或機制砂。6、回填料堤身回填采用開挖料填筑,開挖料為砂土、粉質粘土,堤身填筑采用分層填筑,分層厚度<0.3m,采用震動加水碾壓(最優含水率9%±2%)。填筑要求壓實度不小于0.91,設計干容重不小于15.5KN/m3,飽和內摩擦角不小于18°,C不小于5kPa。填筑前應進行碾壓試驗。8.3.2.3堤基基礎設計根據上述工程布置,根據地勘提供參數,河段堤基為含礫砂層或含砂質粉質黏土,水下承載力分別為60kPa、70kPa,考慮安全及施工,砂礫層或砂質粉土段設塊石換填基礎兼找平層、厚50cm,底寬2.0~3.0m、頂寬3.0~4.0m。經過計算,采用塊石換填基礎可提高承載力至80-90kpa,可滿足格賓擋墻承載要求。當基礎為基巖時,以基巖為持力層,基礎承載力及抗沖均能滿足要求。若軟基處理拋石擠淤深度達到1m,仍無法滿足設計地基承載力(80kpa)要求時,需勘察設計單位現場復核并重新確認地基處理方式。經計算銅缽河段平行于防護岸坡產生的沖坑深度最大為0.62m,水流頂沖防護岸坡產生的沖刷最大沖刷深度為0.83m;袁驛河新元村入河口段平行于防護岸坡產生的沖刷深度最大為0.49m,水流頂沖防護岸坡產生的沖刷最大沖坑深度為0.74m;綜上,本次工程河段鎮腳及其他建筑防沖深度統一選取1.0m設計,滿足規范要求。8.3.3管護措施1)管護步道由于河道岸邊均為耕地,現狀已有管護步道利用現狀管護步道,無管護步道段,護坡至現狀農田田埂,利用田埂兼做巡河小路。2)下河梯步為了方便當地居民生產生活,在河道沿線每隔一定距離設置下河步道。兩岸各每隔200m~500m設一下河梯步,梯步總寬2.0m,兩側設C25預制砼道牙、寬0.15m、高0.25m;梯步基礎采用素土夯實(0.91)+5cm厚碎石墊層,結構層為100厚M10漿砌磚(原漿找平)+20cm厚C20砼底板,鋪裝層為3cm厚1:3水泥砂漿粘接層+600×350×30厚青石板踏步。8.3.4穿堤建筑物根據地形及排水需要,工程段需要設置30處穿堤涵管,其中碧山鎮內12處,虎城鎮內18處。涵管采用DN800與DN1000HDPE鋼塑復合纏繞管(SN12.5),管道采用C20砼基礎,厚0.1m,管涵底坡i=0.05。在管涵進口采用M7.5漿砌塊石跌水井與地面以及兩岸坡相接,出口設置M7.5漿砌塊石八字墻與兩岸坡相接,底板采用C20砼底板,厚0.3m,管涵出口位于格賓籠鎮腳處,各排澇管布置及結構詳見設計附圖(LP.S-TBH-DY-HGT)。在河道岸坡設置排水溝,共計40處,其中碧山鎮境內19處,虎城鎮境內21處。排水溝凈空尺寸0.4m×0.4m。底板采用C20砼、厚15cm,板底設10cm厚碎石墊層;邊墻采用M10漿砌磚結構,內空面及頂面采用M10水泥砂漿抹面、厚2cm。8.3.5附屬工程8.3.5.1安全警示牌為加強水文化、水安全宣傳與教育,本次在工程河段設置安全警示牌,兼做水文化宣傳教育牌。根據工程布置及附近居民聚集情況,本次分別在沿河設下河梯步及居民集中區設置安全警示牌,共計40處,其中碧山鎮境內17處,虎城鎮境內23處;警示牌采用不銹鋼仿木材質,平面尺寸40cm(寬)×50cm(高)×0.5cm(厚)。警示牌豎桿立于C20砼基礎中,基礎尺寸為40cm(長)×40cm(寬)×30cm(深),埋深40cm。8.3.5.2鄰近路面恢復本工程部分河段有鄰近彩色步道及村級公路,因工程通行需要,不可避免破壞原彩色砼或村級公路路面;故主體工程完工后考慮恢復原彩色砼及村級公路路面。根據施工道路規劃,本次需考慮占用彩色砼步道500㎡,按C25彩色砼路面恢復,厚度5cm,恢復村級公路路面200㎡,按C30砼路面恢復,厚度20cm。九、施工組織設計1、料場選擇工程河段左右兩岸地形較平緩,具備施工作業場地條件,施工材料堆料場可以選擇已成開闊平整場地。施工道路布置及施工場地布置條件較好,臨時堆渣場布置條件較好,臨時堆渣場位于高程高于度汛水位的河道兩側,施工交通道路連通完備。工程所需塊石、碎石料在四川省達州市大竹縣購買,綜合運距為30km,砂料在重慶市梁平區蟠龍鎮購買,綜合運距為50km。土石回填料就近選用開挖料,平均運距0.3km,料場均有公路連通,交通條件較好。2、施工導流(1)導流標準本工程護岸級別為5級,臨時建筑物等級為5級。根據《堤防工程施工規范》(SL260-2014)規定,圍堰導流的洪水標準為5~10年一遇洪水。根據本工程的主體結構布置情況、施工導流建筑物失事后的影響,結合本工程施工方案和施工進度安排,導流標準采用5年一遇。(2)導流方式銅缽河段護岸工程施工期間將下游攔河堰開一矩形缺口,利用打開的缺口放水,下降水位,在河道右岸設置一條縱向土石圍堰并利用現有河道導流。袁驛河新元村入河口段護岸工程施工期間將下游攔河堰開一矩形缺口,利用打開的缺口放水,下降水位,在河道左右岸各設置一條縱向土石圍堰并利用現有河道導流。落鈴灘攔河堰改造河道較寬,經綜合考慮可在河道中部扎設土石圍堰,采用左右分段圍堰法施工,堰頂寬3.5m,迎背水面邊坡均1:2,先施工未開口段,開啟下游翻板閘,并對下游攔河堰和落鈴灘攔河堰開啟泄流孔或進行開口,利用開口處導流,后施工開口段。(3)導流建筑物1、銅缽河段護岸工程因河道較寬,河道護岸采用原河道導流,河道右岸設置一道縱向圍堰擋水,采用開挖料填筑,圍堰頂寬0.7m,邊坡為1:1.5,圍堰高0.90~1.55m,圍堰長度10.01km。導流時段為10月--第二年3月。2、袁驛河新元村入河口段護岸工程因河道較寬,河道護岸采用原河道導流,河道左右岸各設置一道縱向圍堰擋水,采用開挖料填筑,圍堰頂寬0.7m,邊坡為1:1.5,圍堰高0.80~1.15m。圍堰長度2.30km,導流時段為10月--第二年3月。3、落鈴灘攔河堰改造經綜合考慮可在河道兩岸填筑土石圍堰,采用原河道導流,分斷面圍堰法施工,先施工未開口段,再施工開口段,開口段圍堰堰頂寬3.5m,邊坡均為1:2,迎水面采用土工膜防滲。圍堰高1.8m,圍堰長35m。導流時段為11月--第二年2月。(4)基坑排水圍堰填筑完成后,進行基坑排水,在開挖基槽內分岸、分段設置潛水泵進行抽水。3、施工交通(1)對外交通工程距離梁平城區約38km。現有與外界連接道路主要有張南高速、開梁高速、G318等,對外交通較方便。各施工范圍已基本形成以公路為主的運輸體系。本次設計考慮施工中損壞部分鄉村道路,20cm厚C25砼面層維護三個標段共3568㎡。(2)場內交通場內新建施工便道連接現有公路,最大縱坡12%,路面寬度3.5m,最小轉彎半徑15m,公路等級為等外泥結石公路,由施工單位負責施工期間的道路維修養護,以滿足小型農用車安全運載要求即可。新建施工便道全長5.5km。4、施工工廠設施本工程混凝土需用量較小,采用自拌砼。在新建堤頂步道、攔河堰等施工工區設置移動式拌和站共1座,砂石骨料堆放場靠近砼拌和站布置。河水質良好,能夠滿足生產用水要求,施工用水采用河水,生活用水就近接入鎮自來水網。本標段施工用電由地方鄉村電網線路就近接進,無電網線路部位采用自備柴油機發電,分段布置移動式柴油發電機。5、施工總布置根據工程布置和交通情況,銅缽河設置3個標段,對應三個施工工區。本河段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