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元復習:近代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_第1頁
單元復習:近代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_第2頁
單元復習:近代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_第3頁
單元復習:近代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_第4頁
單元復習:近代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優教通中國政治史ModernChineseNewDemocraticRevolution第四單元近代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列強侵華鴉片戰爭打開了中國的門戶,外國勢力開始侵入東南沿海一帶;第二次鴉片戰爭后,外國侵略勢力遍布東南沿海并開始深入內地;甲午中日戰爭后,帝國主義瓜分中國;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后,外國列強通過清政府間接控制了中國;日本侵華戰爭占領東北大部分地區,殖民統治。反抗斗爭Clue線索近代中國人民的反抗斗爭主要是反對外國資本主義侵略勢力和本國封建統治勢力。最初表現為某一階級獨自進行的反抗,包括農民階級的太平天國運動和義和團運動,民族資產階級的維新變法和辛亥革命。后來是幾個革命階級的聯合斗爭,包括城市工人、市民、小資產階級聯合的五四運動,工人、農民、小資產階級、民族資產階級聯合的國民革命運動,以國共合作為基礎包括全國各階級各民族的抗日戰爭??季V要求五四運動的原因、過程、意義中共“一大”和中國共產黨的誕生第一次國共合作的原因、特點、影響考點一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崛起——無產階級民族獨立的探索一、五四運動1、原因(1)政治:北洋軍閥的專制統治促使國內階級矛盾加深。(根源)(2)階級:一戰期間,民族資本主義發展,工人運動發展。(3)思想:俄國十月革命勝利給中國送來馬克思主義。(4)導火線: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的失敗。段祺瑞巴黎和會一、五四運動2、過程第一階段第二階段時間1919年5月4日—6月初1919年6月初開始中心北京上海主力學生工人方式罷課罷工、罷市、罷課初步勝利放人、免職、拒簽沒有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性質,沒有改變山東的狀況。勝利初步一、五四運動3、影響(1)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運動。(2)工人階級登上歷史舞臺,促進馬克思主義傳播。(3)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靶隆痹谀睦??新的領導階級——新的指導思想——新的奮斗目標——新的覺醒意識——無產階級馬列主義社會主義民族意識一、五四運動4、特點(1)革命性:近代史上最早由學生、工人、商人掀起的反帝反封建革命斗爭。(2)愛國性:維護主權,反對帝國主義侵略。(3)群眾性:學生、工人、商人聯合參加。(4)成功性:運動斗爭的目標基本實現。二、中共的早期斗爭1、中共一大(1921年)(1)背景①階級:無產階級登上歷史舞臺。②

思想:馬克思主義傳播。③

組織:共產黨早期組織成立。④

外部:共產國際的幫助。馬克思主義隊伍陳獨秀李大釗毛澤東周恩來鄧中夏蔡和森瞿秋白二、中共的早期斗爭1、中共一大(1921年)(1)背景(2)內容①奮斗目標:建立無產階級專政,消滅資本家私有制。②

中心工作:組織領導工人運動。③

中央機構:中央局(陳獨秀書記)中共的誕生,革命面貌煥然一新。意義:中共一大會址二、中共的早期斗爭2、中共二大(1922年)最低革命綱領(1)內容:打倒軍閥,推翻帝國主義壓迫,統一中國為真正的民主共和國。(2)意義: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中共二大會址三、第一次國共合作1、背景(1)工人運動失敗,中共意識到戰勝敵人,必須建立革命統一戰線。(2)孫中山的轉變,共產國際的幫助。(3)中共三大決定國共合作。京漢鐵路工人運動與林祥謙中共三大會址三、第一次國共合作2、過程(1)興起:1924年,國民黨一大召開,黨內合作,正式建立革命統一戰線。(2)發展:1925年,國民政府在廣州成立,整編國民革命軍,統一廣東。(3)高潮:1926年,殲滅吳佩孚、孫傳芳主力;國民政府遷址武漢(1927)。(4)結果:1927年,蔣介石和汪精衛發動政變,大革命失敗。原因陳獨秀右傾機會主義錯誤,放棄領導權國民黨右派叛變革命帝國主義干涉三、第一次國共合作3、特點(1)革命任務:反帝反封建。(2)革命軍隊:正規的新式革命軍隊。(3)群眾基礎:國共兩黨合作(核心),四個階級的統一戰線。(4)指導思想:馬克思主義,新三民主義(核心)。動搖了北洋軍閥統治,打擊帝國主義侵略。意義:考綱要求工農武裝割據思想工農武裝割據實踐紅軍長征與遵義會議考點二國共十年對峙——中國特色革命道路的開辟一、工農武裝割據1、武裝起義(1)南昌起義①時間:1927年8月1日。②

意義:開始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中國獨立領導武裝斗爭、創建人民軍隊。(2)秋收起義1927年9月,毛澤東領導秋收起義。周恩來賀龍確定了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三灣改編:一、工農武裝割據2、土地革命(1)背景八七會議:1927年8月7日,清算陳獨秀右傾錯誤,確定開展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方針。(2)內容打土豪,分田地,廢除封建剝削。八七會議一、工農武裝割據3、根據地建設(1)建立:1927年10月,毛澤東創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2)理論:毛澤東“工農武裝割據”思想。(武裝斗爭、土地革命和根據地建設緊密結合)(3)措施:①經濟:發展生產,粉碎國民黨的經濟封鎖。②軍事:1930年起,毛澤東、朱德粉碎國民黨三次“圍剿”。③政權:1931年冬,瑞金,成立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二、紅軍長征1、原因(1)根本:博古、李德等人的“左”傾錯誤。(2)直接: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博古李德第五次反“圍剿”二、紅軍長征2、遵義會議(1)內容①糾正博古等人的“左傾”軍事路線錯誤,肯定毛澤東的正確軍事主張。②選舉毛澤東為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軍事指揮權。(2)意義①結束了“左傾”錯誤在中央的統治。②確立了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③黨的歷史上的一個轉折點。從幼稚走向成熟的標志中共從幼稚走向成熟的歷程1、從中國的國情認識到民主革命綱領的重要性2、從工人運動失敗認識到統一戰線的重要性3、從大革命失敗認識到革命領導權和武裝斗爭的重要性4、從理論和實踐上探索出一條奪取革命勝利的正確道路5、從依賴共產國際到獨立自主地處理黨內問題6、依據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正確處理國共兩黨關系考綱要求侵華日軍的罪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國共抗戰與勝利意義考點三十四年抗日戰爭——中華民族的反侵略斗爭一、日本侵華1、背景(1)日本:“大陸政策”的延續,蓄謀已久;建立法西斯專政,侵略野心膨脹;經濟危機沖擊,急于擺脫困境。(2)中國:國民政府忙于內戰,未做抗戰準備,給日本以可乘之機。(3)國際:西方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陷入經濟危機,無暇東顧。(綏靖政策)一、日本侵華2、侵華進程(1)局部侵華①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日本占領東北。②

華北日趨殖民地化,民族危機加深。(華北事變,民族矛盾上升為主要矛盾)(2)全面侵華①1937年,七七事變,全面抗戰爆發。②

日軍先后占領上海、南京、武漢、廣州等地,中國失去大片領土。一、日本侵華3、侵華罪行(1)屠殺慘案:1937年12月南京大屠殺,1941年潘家峪慘案。(2)細菌毒氣:東北成立“七三一部隊”,研究細菌戰。(3)以華制華:扶植偽滿洲國、汪偽政權,實行殖民統治。(4)以戰養戰:進行經濟掠奪,實行“三光”政策。二、全民族抗戰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全民族抗戰正面戰場敵后戰場相互依存相互配合四大會戰淞滬會戰太原會戰徐州會戰武漢會戰(粉碎速決)(平型關)(臺兒莊)(相持階段)結果:喪師失地抗戰路線:片面抗戰路線抗戰路線:全面抗戰路線最大的區別與根源開辟敵后抗日根據地百團大戰國外戰場中國遠征軍赴緬作戰中流砥柱(國民黨)(共產黨)(單純依靠政府和軍隊)(全民族力量)二、全民族抗戰國民黨正面戰場國民黨在正面戰場所做的犧牲

自1937年7月到1945年8月的8年中,中華民國政府軍發動大型會戰26次,重要戰斗1117次,小型戰斗28931次。陸軍陣亡、負傷、失蹤3211419人??哲婈囃?321人,毀機2468架。海軍艦艇損失殆盡。

國民黨先后有74名將軍戰死在沙場,其中佟麟閣、趙登禹、張自忠等8名上將;吳克仁、馮安邦中將等32名中將;鄒紹孟少將、王鳳山少將等32名少將。三、抗日戰爭的勝利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2、原因(1)全民族各階層的英勇抗戰。(2)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3、意義(1)近代以來第一次取得反侵略斗爭的完全勝利,增強民族自信心。(2)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作出重大貢獻,提高中國國際地位。(3)反法西斯聯盟的配合,世界人民的支持。1、標志考綱要求中共爭取和平民主的斗爭解放戰爭的階段性過程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意義考點四人民解放戰爭——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一、和平民主的努力1、過程(1)重慶談判:1945年10月,國共雙方簽署《雙十協定》。(2)政協會議:1946年初,在重慶召開,通過有利于人民的政協會議。2、結果國民黨撕毀政協協議,和平建國的希望破滅。二、解放戰爭的進程國民黨共產黨準備內戰爭取和平重慶談判政協會議發動內戰粉碎進攻全面進攻重點進攻危機四伏戰略反攻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戰略決戰淮海戰役平津戰役渡江戰役遼沈戰役統治結束北平談判1945.81946.11946.61947.61948.91949.11949.4二、解放戰爭的進程兩次談判重慶談判北平談判時間1945年8月——10月1949年4月背景蔣介石尚未完成內戰準備國民黨軍隊主力被消滅成果簽署《雙十協定》達成《國內和平協定》最后修正案結果國民黨撕毀協定,發動內戰南京國民政府拒絕簽字三、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1、歷史意義(1)結束了一百年以來帝國主義奴役中國的屈辱歷史。(2)結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3)改變了世界政治力量對比,推動其他地區民族解放斗爭。三、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2、中共中央所在地變化井岡山瑞金延安西柏坡第一個農村革命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