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8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三中2025屆高三歷史上學期期中試題第一部分選擇題(共48分)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2小題,每題1.5分,共48分。)1.王國維說:“商王乃諸侯之長,方國多系臣服之舊國……關系似邦聯、如兄弟;周王乃諸侯之君、天下共主,封國多系分封之新國,……關系似聯邦、如父子。”據此可知,西周A.解決了內外服制度的弊端B.實現了國家權力高度集中C.加強了中心對地方的限制D.摒棄了血緣關系聯結紐帶2.春秋戰國時期,水利建設取得重大成就,聞名的芍陂、都江堰、鄭國渠等接連建成。這些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A.土地私有制的確立B.中心集權制度的形成C.生產力水平的提高D.科技學問的進步3.一個動蕩的時代,經常使人們對既定的價值產生懷疑。春秋戰國時期,否定“既定價值”最典型的學派是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4.魏晉南北朝時期文字混亂現象非常嚴峻,漢字訛變叢生,異體紛呈;唐朝強調書法書寫的規范、統一,注意規范和法度。影響這一改變的主要因素是A.社會經濟的發展B.理學思想的規范C.政治局勢的改變D.漢字發展的規律5,王夫之說:“一姓之興亡,私也。而民之生死,公也。以天下論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夷狄盜逆者之所可私,而抑非一姓之私也。”對上述論述理解正確的是A.批判家天下的君主專制制度B.繼承和發展西方的啟蒙思想C.提出了民主政治的基本構想D.動搖了儒家思想的統治地位6.據明末清初學者張履祥《補農書·總論》記載,“吾里田地,上農夫一入止能治十畝,故田多者輒佃人種植而收其租。又人稠地密,不易得田,故貧者賃田以耕,亦其勢也。”這反映了明清時期A.土地兼并受到抑制B.小農經濟阻礙進步C.土地租價大幅提高D.租低關系有新發展7.自1854年起,英國就起先與清政府交涉,提出了中國全境開放、鴉片貿易合法化、外國公使常駐北京等要求,醞釀全面修改條約。隨后,法國和美國也提出了大致相同的要求。列強此舉的本質意圖是A.全面修改不同等條約B.變中國為列強殖民地C.為發動斗爭找尋借口D.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8.周作人說,“五四”運動是民國以來學生的第一次政治運動,因了全國人民的支援,得了空前的成功,一時興風作浪的文化界反動勢力受了打擊,因此隨后的這一個時期,人家稱為“新文化運動”的時代,其實是也很確當的。周作人認為A,五四運動極大促進新思想的傳播B.五四運動推動新文化運動興起C.思想解放是社會發展的必定趨勢D.新舊文化的沖突得以基本解決9.胡適在《多探討些問題,少談些主義》中指出:“我們不去探討人力車夫的生計,卻去高談社會主義;不去探討女子如何解放,家庭制度如何救正,卻去高談公妻主義和自由戀愛:不去探討南北問題如何解決,卻去高談無政府主義;我們還要得意忘形夸口道,‘我們所談的是根本解決’。醇厚說,這是自欺欺人的夢話。”這說明在民國時期A.三民主義思想遭到質疑B,存在不同救國方略的探究C,社會發展道路日益清楚D.民眾的生計問題亟待解決10.1923年,中國共產黨一份議決案中指出:“依中國社會的現狀,宜有-個勢力集中的黨為國民革命運動之大本營,中國現有的黨,只有國民黨比較是一個國民革命的黨……”。中國共產黨的這一相識A.標記革命統一戰線正式建立B.推動了國共兩黨第一次合作C.放棄了黨對民主革命領導權D.導致國民革命運動最終失敗11.羅斯福曾對兒子說:假如沒有中國,日本可以立刻打下澳洲、印度,始終沖向中東,聯合德國夾攻,在近東會師,隔離俄國,吞并埃及,切斷通過地中海的一切交通線。據此能夠得出的正確結論是A、中國支援了二戰各個戰場的軍事行動B.羅斯福夸大了中國對二戰結局的影響C.中國抗戰為二戰成功作出了重大貢獻D.羅斯福強調了中美加強合作的重要性12.毛澤東在.《新民主主義論》一文中寫道:“必需將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和中國革命的詳細實踐完全地恰當地統一起來,就是說,和民族的特點相結合,經過肯定的民族形式,才有用處,決不能主觀地公式地應用它。”針對當時時局,這一思想的重要理論成果是A.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理論B.游擊戰、運動戰軍事策路C.工農武裝割據理論D.聯合政府理論13.1946年12月,中共中心確定成立中心城市工作部,借助各種媒介,連續報道“蔣介石出賣民族利益、破壞和平、發動內戰、堅持實行法西斯獨裁的罪行”。這表明中國共產黨意圖A.揭露國民黨假和平真內戰陰謀B.推行速戰速決的戰略方針C.發動宣揚攻勢,占據輿論陣地D.為斗爭最終成功奠定基礎14.20世紀50年頭,毛澤東主席明確提出:“應把五項原則擴展到全部國家的關系中去”,“中國情愿同一切國家包括美國在內和平共處。”據此可知,新中國A.打破了美國對中國的外交封鎖B.放棄了“一邊倒”的外交政策C.擺脫了意識形態對外交的束縛D.調整了獨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針15.整個70年頭中國先后同70個國家建立了外交關系,基本完成了同西方國家的建交過程。到1979年底,中國已同120個國家建立了正式的外交關系。中國對外關系的新發展,表明A.中國對外開放進入新階段B.中國國際地位的明顯提高C.中國綜合國力的大大增加D.中國形成全方位外交格局16.中國近代“火柴大王”劉鴻生回憶說:“我的第一個企業成功的主要緣由,是那時的愛國運動推動了這個企業的發展,因為當時每個人都情愿購買國貨。”劉鴻生的第一個企業創辦的時間最有可能是.A.19世紀末B.民國初年C.南京國民政府統治前期D.抗戰時期17.下圖為某--時期的土地執照,據圖分析這一時期農夫獲得土地的影響是A.促進紅軍壯大和依據地的鞏固B.為抗日斗爭成功奠定物質基礎C.是解放軍進行戰略反攻的保障D.為逐步實現工業化掃除了障礙18.1952年,全國院系調整,清華高校文、法、理學院并入北京高校等高校,只設置機械制造、土木工程和水利工程等八個工科系。這次調整的目的是A.為大規模經濟建設培育特地人才B.貫徹“科教興國”戰略C.落實“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方針D.突出教化的社會主義性質19.“1954年入秋以來,…...農村里食油、粉條、豆腐、熟食等供應不足。特殊嚴峻的是,不少地方,農夫殺牛、殺母豬小豬的現象相當普遍;積肥不熱心,春耕打算不.主動,生產心情不高。”造成這-現象的主要緣由是A.--五安排實行造成經濟比例失調B.輛牲農業追求工業化建設高速度C.農業社會主義改造過程過急過粗D.片面追求公有化控傷農夫主動性20.羅馬共和國早期,平民與貴族的斗爭促進了十二銅表法、坎努里阿法、李錫尼法、波提利阿法、翟騰西阿法等的制定。由此,上層平民與貴族合流組成新貴,一般平民取得完整的公民權,在法理上成為共和國的主子,自由身份受到法律愛護。據此可知,這些法律、法案的頒布A.消退了共和國的階級沖突B.擴大了共和國的社會基礎C.體現了羅馬法的發展完備D.加強了羅馬封建專制統治21,16世紀,歐洲的黃金數量大約從55萬千克增加到119.2萬千克,白銀從700萬千克增加到2140萬千克。這一現象A.伲進歐洲各國資本主義的發展B.為工業革命積累了豐富的資金C.引起西歐社會結構的改變D.擴大了歐洲殖民者的海外市場22.文藝復興后西歐各種學會和學院的建立與發展蔚然成風,而中國科學家宋應星在寫《天工開物》時,沉痛宣稱“此書與功名利祿毫無相干也”。這一對比可用來說明A.宋應星科舉落第裉失意B.中國缺乏發展近代科學的社會條件C.西方科學發展起步較早D.學問分子在西方社會地位很高23.“對基督徒來說,意識到職業是上帝的面具,就讓整個人生,就連我們存在最平凡的方面,也成為榮耀上帝的機會。”這一相識有助于A,說明信仰.上帝即可得到救贖B.表達新興資產階級的呼聲C.推動資本主義工業化大發展D.沖擊天主教會的精神獨裁24.《解放黑人奴隸宜言》規定:“自1863年1月1日起,凡當時仍在叛亂的任何一個州或地區,其境內全部奴隸都應恒久獲得自由。”這一宣盲A.說明奴隸制存在是內戰爆發的根源B.標記著黑人奴隸制在美國的廢除C.反映出美國三權分立體制弊端顯露D.有利于結束內戰和維護國家統--25,馬克思在《法蘭西內戰》中說:“公社的宏大社會措施就是它本身的存在和工作。它所實行的各項詳細措施,只能顯示出走向屬于人民、由人民掌權的政府的趨勢。”這一評價是基于巴黎公社A.建立了第一個工人政權B.是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C.推動了馬克思主義形成.D.為后世供應了閱歷教訓26.關于下表的解讀正確的是1870、1913年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在世界貿易中所占的比重依據[德]庫欽斯基《主要國家在世界工業生產和貿易中的比重(1820-1950)》編制A.美國是這一時期經濟發展速度最快的國家B.英國貿易優勢的保持主要依靠技術創新C.德國經濟發展水平沒有明顯進步D.經濟發展不平衡使各國沖突加劇27.好萊塢有類似許多《機械公敵》的電影,“2035年,機器人具備了自我進化的實力,轉化成整個人類的‘機械公教’,人類與機器人的斗爭起先這反映出A.好萊塢弘揚人文主義精神B.科技發展已威逼人類生存C.人類對科技發展產生憂慮D.美國反科學主義泛濫成災28.美國和蘇聯都想“領導世界”,他們的戰略目標和戰略利益彼此沖突。但他們的一個共識是,在剛剛經驗了其次次世界大戰以后,必需避開美蘇干脆交戰。據此,美蘇A.同盟合作關系持續和發展B.冷戰成為一種現實的選擇C.雙方之間避開了對立沖突D.共同維護了世界和平穩定29.1960年、1970年、1980年美國政府選購 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重分別為19.8%、22.3%和20.8%,其中大部分為軍事訂貨。美國的政府選購 A.造成經濟“滯漲”B.穩定了生產市場C.刺激經濟持續增長D.保障了擴張優勢30.蘇聯的工業利潤總額從1965年的225億盧布提高到1970年的360億盧布;國民收入平均增長率由1961--1965年間的6.1%增加到1966--1970年間的7.7%。蘇聯這一時期經濟增長的主要緣由是A.赫魯曉夫推行“物質利益原則”的刺激B.勃列日涅夫實行的新經濟體制C.與美國冷戰中的相對優勢D.戈爾巴喬夫運用經濟方法管理經濟31.1981--1985年,在美國的危害生態工業的國外投資總額中,發展中國家占35%。日本“最骯臟”生產部門的國外投資中,2/3-3/4在東南亞和拉丁美洲。全球每年生產的有害垃圾90%來自發達國家,其中大部分被轉移到第三世界國家。這表明經濟全球化A.導致價值觀沖突加劇B.使世界各國經濟形成密不行分的整體C.發達國家駕馭主導權D.加大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貧富差距32.--位同學在進行探討性學習時繪制了下面圖示,依據圖示推斷該同學探討的主題是A.二戰后世界格局的演化B.世界殖民體系不斷瓦解C.社會主義運動興衰歷程D.美蘇爭霸的階段與特點其次部分非選擇題(共52分)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52分。)33.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羅斯福總統、蔣委員長、丘吉爾首相、偕同各該國軍事與外交顧問人員,在北非實行會議,業已完畢,茲發表概括之聲明如下:三國軍事方面人員關于今后對日作戰安排,巳獲得一樣看法,我三大盟國決心以不松弛之壓力從海陸空各方面加諸殘暴之敵人,此項壓力已經在增長之中。一一1943年《開羅宣言》材料二1950年,美國第七艦隊開進臺灣海峽,侵朝美軍多次派空軍侵入中國東北,海軍炮擊中國商船。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對此提出劇烈抗議,“美國政府由于瘋狂橫暴的帝國主義侵略行為,已經證明白它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最危急的敵人。”——《試論周思來對抗美援朝的貢獻》材料三美國方面聲明:美國相識到,在臺灣海峽兩邊的全部中國人都認為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美國政府對這一立場不提出異議。它重申它對由中國人自已和平解決臺灣問題的關切。考慮到這一前景,它確認從臺灣撤出全部關國式裝力氣和軍事設施的最終目標。在此期間,它將隨著這個地區驚慌局勢的緩和逐步削減它在臺灣的武裝力氣和軍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健康教育的新方向利用大數據推動預防醫學發展
- 25年公司項目部負責人安全培訓考試試題帶答案(完整版)
- 2025年中國EVA鞋底加工設備數據監測報告
- 保障兒童夏季健康安全的醫療措施
- 快速貨運列車企業數字化轉型與智慧升級戰略研究報告
- 從歷史看未來醫療信息安全的進化與保障
- 噴水織機企業數字化轉型與智慧升級戰略研究報告
- 硼鎳合金企業縣域市場拓展與下沉戰略研究報告
- 離子射線檢驗設備企業數字化轉型與智慧升級戰略研究報告
- 石油高效利用工程企業ESG實踐與創新戰略研究報告
- 08S305-小型潛水泵選用及安裝圖集
- 中遠集團養老保險工作管理程序
- 缺血缺氧性腦病詳解課件
- 自動打鈴控制器plc課程設計
- 最新司法鑒定程序通則課件來源于司法部司法鑒定局
- 變電站第二種工作票
- 機電一體化專業畢業論文43973
- 門禁系統調試報告(共4頁)
- 北師大版一年級英語下冊期中測試卷
- 檔案學概論重點知識梳理
- 地下連續墻鋼筋籠起重吊裝專項施工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