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湖固化淤泥生態護坡技術規范》征求意見稿_第1頁
《河湖固化淤泥生態護坡技術規范》征求意見稿_第2頁
《河湖固化淤泥生態護坡技術規范》征求意見稿_第3頁
《河湖固化淤泥生態護坡技術規范》征求意見稿_第4頁
《河湖固化淤泥生態護坡技術規范》征求意見稿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T/CSPSTCXXX-202X河湖固化淤泥生態護坡技術規范本文件提出了河湖固化淤泥生態護坡技術的運用,保障生態護坡施工質量,統一質量檢驗,規定了材料及性能、設計、施工、質量檢測的要求。本文件適用于河湖固化淤泥生態護坡的設計、施工和質量檢驗,用于建設生態防護的河湖淤泥不應屬于GB5085.3認定的具有危險特性的固體廢物,采用河湖淤泥建設生態防護的河道平均流速不宜大于4m/s。護坡工程的設計應因地制宜的選擇技術參數,護坡綠化品種選擇以本土植物為主。河湖固化淤泥生態護坡技術除應符合本文件外,尚應符合國家、行業和技術應用地區現行有關標準的規定。2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5085.3危險廢物鑒別標準浸出毒性鑒別GB6142禾本科草種子質量分級GB7466水質總鉻的測定GB7475水質銅、鋅、鉛、鎘的測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7485水質總砷的測定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銀分光光度法GB7908林木種子質量分級GB11912水質鎳的測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50123土工試驗方法標準GB/T50145土的工程分類標準GB50330建筑邊坡工程技術規范CJ/T526軟土固化劑HJ597水質總汞的測定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HJ745土壤氰化物和總氰化物的測定分光光度法SL/T800河湖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工程技術導則LY/T1215森林土壤水分-物理性質的測定LY/T1228森林土壤氮的測定LY/T1232森林土壤磷的測定LY/T1234森林土壤鉀的測定LY/T1237森林土壤有機質的測定及碳氮比的計算LY/T1251森林土壤水溶性鹽分分析2T/CSPSTCXXX-202X3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3.1固化淤泥solidifiedsilt在淤泥中加入一定量的外摻劑,改善淤泥土的物理力學性能,以滿足不同工程需要。3.2細粒河湖淤泥fine-grainedriverandlakesilt粒徑≤0.075mm的粒組含量大于50%的河湖淤泥。3.3砂粒河湖淤泥sandyriverandlakesilt粒徑>0.075mm的粒組含量大于50%的河湖淤泥。3.4固化土生態護坡solidifiedsoilecologicalslopeprotection為了實現河湖邊坡長期穩定,改善河湖邊坡的生態系統而利用固化土結合植物的措施進行護坡的技術。3.5覆土壓實施工工藝constructiontechnologyofsoilcoveringandcompaction根據設計尺寸和配合比,將固化劑均勻攤鋪在河湖淤泥表面,采用機械充分攪拌、成型、養護后形成生態護坡結構的施工方法。3.6噴播施工工藝sprayingconstructiontechnology將固化劑、河湖淤泥、種子按比例配置成混合泥漿,將混合泥漿噴射到坡面形成一定厚度的固化土層的施工方法。4基本規定4.1.1固化土生態防護材料、設計、施工等環節應符合尊重自然、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經濟適用、環保高效的原則。4.1.2應根據工程區域氣候、水文、地形、地質條件、材料來源及使用條件,采取土木工程和生態防護相結合的綜合處理措施,并應考慮下列因素比較確定:a)岸坡土質;b)雨水沖刷;c)植物生長效果、環境效應;d)凍脹、干裂作用;e)坡面防滲、防淘刷等需要;5材料及性能5.1河湖淤泥5.1.1河湖淤泥根據級配組成分為兩類:細粒河湖淤泥和砂粒河湖淤泥。5.1.2河湖淤泥不應混有樹枝、磚塊等大體積雜物,粗粒料最大粒徑不宜大于30mm。5.1.3粒徑測定應按照GB/T50123規定的顆粒分析試驗方法執行,顆粒粒組劃分應按照GB/T50145執行。3T/CSPSTCXXX-202X5.2淤泥固化劑5.2.1淤泥固化劑材料可選用無機固化材料和有機固化材料。無機固化材料宜選用水泥、粉煤灰、石灰、偏高嶺土、工業廢渣等;有機固化材料宜選用綠色環保材料如:黃原膠、聚醋酸乙烯酯、聚氨酯等。5.2.2淤泥固化劑根據使用狀態分為兩類:液體淤泥固化劑和粉體淤泥固化劑。5.2.3淤泥固化劑可根據需要選用一種或復合多種固化材料,固化材料的選用宜通過室內固化土性能及耐久性試驗確定,選擇經濟、易獲取的原料,淤泥固化劑材料的選擇可參考表1進行。表1淤泥固化劑材料推薦表含水率≤30%含水率≥30%,≤80%含水率≤30%含水率≥30%,≤80%5.2.4淤泥固化劑物理、工藝指標及重金屬允許含量應符合CJ/T526的要求。5.3淤泥固化土5.2.1淤泥固化土物理力學性能指標應符合表2規定。表2固化土物理力學性能指標1%234%5%678%94T/CSPSTCXXX-202X5.2.2固化土浸出液中危害成分濃度應符合表3規定。表3固化土浸出液指標1234567895.2.3固化土抗沖刷性能及水穩性應符合下列要求:a)固化土的沖刷試驗符合附錄A試驗要求,沖刷值不大于200g/(m2·h);b)固化土的抗水解試驗符合附錄B試驗要求,抗水解值不小于0.9;c)固化土的水穩定性符合附錄C試驗要求,水穩系數應不小于80%。6設計6.1一般規定6.1.1在進行邊坡生態防護設計之前,應按GB50330進行邊坡穩定性評價。6.1.2應進行室內配合比試驗,確定固化劑材料、配合比及適配度,固化土材料性能指標滿足5.2內容要求;當無法滿足要求時,應重新進行室內配合比試驗。6.1.3生態防護坡面應根據氣候條件、巖土性質、邊坡高度、坡度、水文地質條件、施工條件環境保護、水土保持要求等因素,根據表4經技術經濟比較后,選擇適宜的防護措施。表4固化土生態防護技術推薦緩坡30)坡6.2結構形式6.2.1固化土生態護坡結構平面示意圖如圖1,護坡結構剖面示意圖如圖2。T/CSPSTCXXX-202X圖1固化土生態護坡結構平面圖圖2固化土生態護坡結構A-A剖面圖6.2.2固化土生態護坡層+鋪網護坡結構平面示意圖如圖3,護坡結構剖面示意圖如圖4。圖3固化土生態護坡層+鋪網護坡結構平面圖6T/CSPSTCXXX-202X圖4固化土生態護坡層+鋪網護坡結構A-A剖面圖6.2.3骨架格構固化土生態護坡結構平面示意圖如圖5,護坡結構剖面示意圖如圖6。圖5骨架格構固化土生態護坡結構平面圖7T/CSPSTCXXX-202X圖6骨架格構固化土生態護坡結構A-A剖面圖6.2.4骨架格構固化土+鋪網護坡結構平面示意圖如圖7,護坡結構剖面示意圖如圖8。圖7骨架格構固化土+鋪網護坡結構平面圖圖8骨架格構固化土+鋪網護坡結構A-A剖面圖6.2.5坡面坡比、坡面平整度、材料孔隙率、墊層、反濾層應滿足SL/T800規定要求6.2.6排水孔直徑不宜小于50mm,外傾坡度不宜小于5間距宜為3m~5m,并宜按照梅花形布置應采取措施防止排水孔堵塞。6.3植物物種選擇與群落構建6.3.1植物選擇與配置應從生態性、經濟性、美觀性等方面考慮,同時應考慮坡度、高度、朝向、巖性、周邊環境等因素,確定適宜于工程所在地的鄉土植物物種。8T/CSPSTCXXX-202X6.3.2草的品種以根系發達,莖稈低矮,枝葉茂盛,生長力強,多年生長,耐寒、耐旱、耐貧瘠的為宜,宜采用冷季型與暖季型草混合播種。6.3.3植物種子應滿足以下要求:a)草本科植物種子質量不應低于GB6142中規定的二級質量標準;b)木本科植物種子質量不應低于GB7908中規定的二級質量標準;c)除上述規定外,未規定質量要求的植物種子應在使用前進行植物生長試驗,符合附錄D試驗要求,確定種子用量后方可進行大規模的施工。6.3.4種子用量每平方米宜控制在25g~45g,并可根據發率高低,施工季節、環境、建植目標群落的不同適當增減。7施工7.1一般規定7.1.1固化土的施工及養護的日最低氣溫不應低于5℃;當晝夜平均氣溫超過30℃時,應采取措施保證施工質量。7.1.2開工前,應建立健全質量、環保、安全管理體系和質量檢測體系,并對施工班組、施工人員進行崗位培訓和技術與安全交底。7.1.3河湖淤泥固化土施工流程如圖9.圖9總體施工流程7.2覆土壓實施工工藝7.2.1覆土壓實主要施工流程應包括:坡面平整、計量進料,材料攤鋪,均勻拌和,鋪設網柵,分區攤鋪,壓實、種子播種、養護等。7.2.2護坡施工前應進行清基和修坡處理,不得有樹根、雜草、垃圾、廢渣等。7.2.3覆土壓實施工符合下列規定。a)施工前,應根據護坡施工規模進行固化劑摻量的核算,并合理計算固化劑材料的堆放間距。b)施工前宜選擇有代表性地段進行試驗,長度不應該小于50m。c)施工段內應進行測量放線、設標樁,標出護坡邊緣的設計高度。9T/CSPSTCXXX-202Xd)當遇到坡面局部不平整時,可在攤鋪前用土找平或局部采用固化土填充。e)固化劑和淤泥的拌和應充分、均勻,混合料應按土護坡設計厚度一次攤鋪成型,可采用機械或人工使其表面平整;固化劑與淤泥的拌合和攤鋪成型時間不宜超過6h。7.2.4固化土護坡應在施工完成并經檢查合格后,自然養護不少于7d。7.3噴播施工工藝7.3.1噴播主要施工流程應包括:坡面平整、鋪設網柵、固化拌和、固化土噴射、種子噴播、養護。7.3.2噴播時應控制含水率,若含水量不足,需將噴播材料及水按一定比例混合攪拌,形成均勻混合漿。7.3.3噴播應采用專門的噴播機械進行施工,主要的施工器械包括:空壓機、液壓噴播機、攪拌機等。7.3.4噴播施工應符合下列規定:a)開挖邊坡,清理、整平至設計坡面,及時清除坡面雜質等;b)將淤泥、固化劑等按6.1.2節確定的比例配制,采用攪拌機拌和均勻,然后加入水進行拌和,攪拌好后的固化土應及時施工;c)利用噴播機將混合均勻的固化土、種子噴于坡面,從上至下按次序分一次或多次噴射。7.4植物種植及養護7.4.1植物種植一般采取人工直接撒播或噴播的方式。7.4.2在固化土表面種植綠化植物后,應注意觀察長勢,對長勢不良的區域及時采取補救措施。7.4.3綠化植物種植后,應保持水分,并及時澆水,或安裝滴灌系統。8質量檢測8.1一般規定8.1.1項目試驗、檢測,應做到原始記錄齊全、數據準確和資料完整。8.1.2每道工序施工完成后,施工方應進行自查,合格后方可進行下道工序。經檢測不合格的,應進行返修,達到合格要求。8.1.3施工質量控制應符合下列規定:a)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等主要工程材料進入施工現場,應進行進場驗收,凡進場驗收不合格的不得使用;b)各工序應按工藝施工技術標準、規范規程進行質量控制每道工序完成應進行施工檢驗,凡檢驗不合格的不得通過驗收上下道工序之間應進行交接檢驗。8.2固化劑檢測固化劑檢測方法應符合CJ/T526的要求。8.3固化土檢測固化土檢測方法應符合表5規定。表5現場固化土檢測內容T/CSPSTCXXX-202X8.4生態護坡檢測生態護坡檢測方法應符合表6規定,植物生長現場檢測內容應符合表7規定。表6生態護坡現場檢測內容表7植物生長現場檢測內容草本覆蓋率應>95%喬、灌成活率應>95%草本覆蓋率應>90%喬、灌成活率應>90%草本覆蓋率應>85%喬、灌成活率應>85%T/CSPSTCXXX-202X(資料性)沖刷試驗方法A.1適用范圍本附錄規定了淤泥固化土沖刷試驗的試驗方法。A.2試驗材料用于試驗的淤泥固化土符合本文件5.2的要求。A.3儀器設備A.3.1沖刷試驗裝置如圖A.1所示,裝置包含:供水裝置、物理岸坡模擬裝置、接受裝置三部分。供水裝置是有機玻璃板組成的水槽,水流經過中間的擋板后從下端出水口流出,出水口前端采用類梳狀裝置對水分流,以形成均勻面流。供水流量通過控制閥門和流量計來控制,控制流量建議為3.5L/min。岸坡模擬裝置是由有機玻璃板組成的水槽,長度為90cm~150cm,寬度為30cm~50cm,高度為10cm~15cm。在岸坡模擬裝置的前端即為接收裝置,前窄后寬,收集坡面流失的水土。圖A.1沖刷試驗裝置A.3.2電子天平:分度值不大于0.01g。A.3.3干燥箱:最高溫度不低于150℃,控溫精度1℃。A.4試驗步驟試驗應按如下步驟進行:a)試驗前,按設計坡度調整岸坡模型高度,通過控制閥門和流量計,調整供水流量大小,根據接受裝置進行流量校核,保證供水流量、供水均勻度等達到設定的范圍;b)將設計摻量的淤泥固化土分3次裝入,并按控制壓實度擊實成型,養護48h后進行沖刷試驗;c)開始沖刷試驗,每分鐘測記一次坡面形成的沖刷量,沖刷時間為1h,必要時可適當延長沖刷時d)試驗后,待接收裝置中的水澄清之后,小心倒去上部的清水,把剩余的固化土放入干燥箱中烘干,并稱量流失的固化土質量m,精確至0.1g。A.5試驗結果T/CSPSTCXXX-202XA.5.1沖刷試驗的結果以沖刷值表示,按式(A.1)計算:hs=····································(A.1)式中:hs——固化土的沖刷值,單位為克每平方米小時g/(m2·h);m——歷時1h沖刷試驗后,固化土流失的質量,單位為克(gt——試件累計沖刷時間,單位為小時(hA——試件受沖刷面積。A.5.2試驗結果以3個試件沖刷系數的算術平均值表示。T/CSPSTCXXX-202X(資料性)抗水解試驗方法B.1適用范圍本附錄規定了淤泥固化土抗水解試驗的試驗方法。B.2試驗材料用于試驗的淤泥固化土符合本文件5.2的要求。B.3儀器設備抗水解試驗裝置如圖B.1所示,裝置包含:試樣環、透水板、外容器三部分。試樣環為圓形,直徑為61.8mm,高度為20mm。外容器為圓形,直徑為100mm,高度為40mm。圖B.1抗水解試驗裝置B.4試驗步驟試驗應按如下步驟進行:a)試驗制備參考GB/T50123,試樣制備好后于室溫條件下養護48h,試樣初始面積為Sc;b)將試樣連同試樣環放入外容器中,然后向容器中注水至水面高度高出試樣表面20mm左右,水通過透水板從試樣底部浸潤試樣,養護24h;c)取出試樣環,觀察試樣的變化,記錄試樣崩解穩定后的面積Sj。B.5試驗結果B.5.1抗水解試驗的結果以抗水解值Sk表示,按式(B.1)計算:式中:Sk——試樣抗水解值;SC——試樣初始面積,單位為平方米(m2Sj——試樣崩解穩定后的面積,單位為平方米(m2B.5.2試驗結果以3個試件抗水解值的算術平均值表示。T/CSPSTCXXX-202X(資料性)水穩定性試驗方法C.1適用范圍本附錄規定了淤泥固化土水穩系數試驗的試驗方法。C.2試驗材料用于試驗的淤泥固化土符合本文件5.2的要求。C.3儀器設備無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