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國研究生入學之研究生歷史考試快速提分題(詳細參考解析)_第1頁
2024年全國研究生入學之研究生歷史考試快速提分題(詳細參考解析)_第2頁
2024年全國研究生入學之研究生歷史考試快速提分題(詳細參考解析)_第3頁
2024年全國研究生入學之研究生歷史考試快速提分題(詳細參考解析)_第4頁
2024年全國研究生入學之研究生歷史考試快速提分題(詳細參考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編號:_________________地區:_________________省市: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線 姓名:_________________編號:_________________地區:_________________省市: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線 密封線 全國研究生入學考試重點試題精編注意事項:1.全卷采用機器閱卷,請考生注意書寫規范;考試時間為120分鐘。2.在作答前,考生請將自己的學校、姓名、班級、準考證號涂寫在試卷和答題卡規定位置。

3.部分必須使用2B鉛筆填涂;非選擇題部分必須使用黑色簽字筆書寫,字體工整,筆跡清楚。

4.請按照題號在答題卡上與題目對應的答題區域內規范作答,超出答題區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卷上答題無效。一、選擇題

1、地方節度使自行募兵成為軍閥割據勢力出現于()A.武周時期B.開元年間C.天寶年間D.憲宗時期

2、東歐劇變的根本原因是()A.東歐大多數國家經濟困難,黨和政府脫離群眾B.東歐各國照搬蘇聯模式C.執政黨放棄了社會主義原則D.西方國家的“和平演變”

3、教權和皇權的斗爭是中古西歐的重大事件。直到公元1122年雙方相互妥協簽訂協議后,才得以暫告一段落,這一協議是()A.《沃姆斯宗教協定》B.《牛津條例》C.“君士坦丁的贈禮”D.《自由大憲章》

4、近代中國伴隨著外國資本的入侵和近代工礦企業、交通運輸業的出現,社會機構發生的變化主要有()①中國的封建經濟基礎開始瓦解②買辦資產階級是官僚資本主義的前身③無產階級所處的社會地位相當低下④洋務派從中獲得了豐厚的利潤A.①③B.②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

5、下列對于清代財政體制表述不正確的是()A.清代實行嚴格的三級財政管理體制B.清代恪守“量入為出”、財權集中的原則C.滇銅、漕運和鹽業是關系清代國民生計的重要經濟支柱D.高度集權與計劃性,以及恪守“不加賦”祖制的傳統觀念,導致了清朝財政體制的僵化

6、相較洋務運動,戊戌變法的先進性體現在()A.“自強”口號的內容有所變化B.主張創辦新式的學堂C.主張進行政治制度的改革D.主張改組軍事組織

7、西安事變后,在國民黨內部中不是力主和平解決事件的是()A.宋美齡B.何應欽C.孔祥熙D.宋子文

8、1938年4月,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第三廳成立,主管宣傳工作,()出任廳長A.周恩來B.郭沫若C.任弼時D.鄒韜奮

9、淸政府“預備立憲”騙局破產的標志是()A.“皇族內閣”成立B.“成都血案”發生C.宣布實行鐵路國有政策D.頒布《欽定憲法大綱》

10、莫臥兒帝國的開創者是()A.帖木兒B.巴布爾C.巴爾班D.阿克巴

11、早期佛教的創立者是()A.喬達摩*悉達多B.羅摩衍那C.穆罕默德D.阿育王

12、下列選項中,屬于專制君主直接進行地方監察的機構是()A.御史大夫B.門下省C.刺史D.察舉制度

13、清末新政未能挽救清朝滅亡命運的根本原因是()A.“新政”只是一場騙局,并沒有真正的實現B.清政府借“新政”之名增加稅收,引起反抗C.列強反對中國實行“新政”,制造障礙D.“新政”不能解決當時的各種社會矛盾

14、下列選項中,20年代初中國工人運動的高潮是()A.安源路礦罷工B.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C.省港大罷工D.香港海員大罷工

15、隋唐五代時期是中國古代商品經濟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階段,種類多,交換規模大,交換方式多。試回答下列題:下列關于隋唐錢幣的表述,不正確的是()A.陏時使用五誅錢B.唐朝開元年間開始頒行“開元通寶”C.“開元通寶”為唐朝通用貨幣D.“開元通寶”成為以后歷代貨幣的范式

16、二戰后資本主義經濟發展與19世紀末的最大不同點是()A.借助新科技成果B.發展新興產業C.利用政府力量D.德、日發展迅速

17、下列對拜占庭帝國衰亡的原因認識不正確的是()A.世襲貴族階層發展,分裂割據嚴重B.封建關系的最終確立C.突厥部落的長期侵襲D.十字軍東征時對帝國的破壞很大

18、春秋戰國時代,小農經濟出現的最主要的條件是()A.各國變法承認土地私有B.牛耕逐漸普及開來C.鐵制農具出現并逐步推廣D.家庭觀念越來越強

19、與秦漢史學相比,唐代史學的特點是()①產生了第一部史論專著②出現了典章制度的專史③確立了官修正史的制度④首創了紀傳體通史巨編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隋唐時期陸路交通線和海路交通線都可到達的地區是()A.朝鮮半島、日本列島B.南亞次大陸、南洋諸島C.南亞次大陸、日本列島D.朝鮮半島、南亞次大陸

21、扈倫四部是()A.建州、長白、東海、扈倫B.哲陳、渾河、蘇克蘇滸、完顏C.哈達、葉赫、烏拉、輝發D.鴨綠江、訥殷、董鄂、渥集

22、下列事件中發生在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有()①法顯赴印度取經②紙成為主要的書寫工具③一年養八輩蠶④海外貿易遠至阿拉伯地區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3、中國歷代王朝在認識到少數民族地區特殊性的基礎上,都曾給予其一定的自主權,在行政管理上則實行羈縻的民族政策,下列選項中,屬于羈縻政策的是()A.吳招撫山越B.蜀漢控制南中C.前秦征服鮮卑D.曹操擊敗烏桓

24、“九·一八”事變后,國際聯盟調査團提出“國際合作為最善之解放”,其實質是()A.要求中國放棄東北局部,以保全國大局,縱容日本侵略B.要求日本接受國聯調查報告的結論C.要求日本接受中國的要求,恢復“九·一八”事變前東北原狀D.要把中國東北變成列強共管的殖民地

25、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顯示出的特點不包括()A.無產階級采用暴力奪取政權B.走的是由城市到農村的道路C.始終有布爾什維克的堅強領導D.創建了一支英勇善戰的紅軍

26、海運航線的開辟是哪個朝代的創舉?()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

27、趙匡胤了解高級將領發動兵變奪取政權的危險,他注意分散軍權。回答下列題:宋朝廢除了過去統領禁軍大權的殿前都點檢,把禁軍的領兵機構析為(),分掌禁軍,合稱“三衙,,A.殿前司、侍衛馬軍司、都指揮司B.侍衛馬軍司、都指揮司、侍衛步軍司C.都指揮司、侍衛步軍司、殿前司D.殿前司、侍衛馬軍司、侍衛步軍司

28、共產黨主張和平解決西安事變的目的在于()A.改善國共兩黨的關系B.粉碎親日派奪取政權的陰謀C.表現共產黨主張抗日的誠意D.實現全民族的抗戰

29、世界古代歷史上,對東西方文化交流、傳播作出突出貢獻的是()A.埃及人B.阿拉伯人C.印度人D.印第安人

30、下列春秋戰國時期的貨幣同國家對應不正確的是()A.郢爰一楚國B.刀幣一齊國C.鏟幣一秦國D.蟻鼻錢一楚國

31、《九國公約》的規定最能反映華盛頓會議上列強侵略中國的本質意圖的是()A.尊重中國之主權與獨立,及領土與行政之完整B.不得因中國狀況,乘機營謀特權,而減少友邦人民之權利C.給予中國完全無礙之機會,以發展并維持一有力鞏固之政權D.施用各種之權勢,以期切實設立并維護各國在中國全境之商務實業機會均等之原則

32、1946年,國民黨政府與美國簽訂的《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條約》被國人稱為“新二十一條”,主要是因為()A.其內容與“二十一條”相似B.直接導致國統區經濟崩潰C.美國從中攫取了各種特權D.有利于美國獨霸中國

33、1945年8月,毛澤東指出“抗日戰爭階段過去了,新的情況和任務是國內斗爭”。當時,此斗爭主要集中在()A.建設什么性質國家之爭B.國共兩黨關系的斗爭C.軍隊與政黨的關系之爭D.解放區與國統區關系之爭

34、仁、宣統治時期,在永樂朝保儲成功的一批文官受到重用,其中合稱“三楊”的是()A.楊士奇、楊榮、楊芳B.楊士奇、楊榮、楊溥C.楊士奇、楊芳、楊溥D.楊榮、楊溥、楊芳

35、以下對1938年10月以前國民政府抗戰的評價,正確的是()A.消極避戰導致大片國土丟失B.積極反共導致對日作戰不力C.遲滯了日本軍隊的侵略進程D.努力奮戰保住西部大片國土

36、下列有關曲轅犁的表述正確的是()①曲轅犁早在中國漢代即已使用了②曲轅犁在中國出現至少比歐洲早一千多年③我國古代的農業工具和農耕技術曾長期居世界領先地位④處于“蒸汽時代”的歐洲農業技術革新,滯后于同時代工業的發展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37、加爾文教認為:上帝自創世紀以來,就把人分為“選民”和“棄民”,前者注定得救,后者注定沉淪。這種學說實質反映了當時()A.封建貴族的世襲思想B.封建社會的等級思想C.人文主義思想D.原始積累時期的資產階級思想

38、封建農民起義軍首次提出平均思想是在()A.秦末農民起義B.東漢末年黃巾起義C.隋末農民戰爭D.唐末農民戰爭

39、清廷為穩定地方統治,嚴厲裁抑鄉紳權力,連續制造了幾起大案,不包括()A.“奏銷案”B.“哭廟案”C.“通海案”D.“南北榜案”

40、“善師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師夷者,外夷制之。”這種思想是在()中最早提出的A.魏源的《海國圖志》B.康有為的《孔子改制考》C.容閎的《西學東漸記》D.洪仁訐的《資政新篇》

41、永樂時期,朱棣下詔在黑龍江地區設置(),統轄該地區A.建州三衛B.烏斯藏衛C.奴爾干都司D.黑龍江將軍

42、在下列文章、文件中,為“文化大革命”的發動做了輿論準備的有()①《橫掃一切牛鬼蛇神》②《評新編歷史劇〈海瑞罷官〉》③《五一六通知》④部隊文藝座談會《紀要》A.①③B.②④C.②③D.③

43、二月革命后,俄國革命的特點是()A.以革命暴力反對反革命暴力B.推翻沙皇專制制度,建立工兵代表蘇維埃C.推翻君主政體,基本上完成了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任務D.從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過渡到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

44、下列哪一項不是我國實行的關于農業生產的有利措施?()A.土地改革運動B.農業合作化運動C.人民公社化運動D.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45、20世紀30年代,對斯大林的個人崇拜達到相當嚴重的程度,這一現象的社會基礎是()A.高度集中的政治經濟體制B.斯大林個人因素C.大量存在的小農經濟D.經濟發展水平

46、民國建立以后,新舊思潮流派的爭論主要集中在()①共和體制還是專制體制②是否反對帝國主義③文化的開放還是保守④白話文的應用與否A.①③B.②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

47、最早設立翻譯局的洋務企業是()A.安慶軍械所B.京師同文館C.江南制造總局D.馬尾船廠

48、下列有關人文主義的表述,正確的是()①是歐洲文藝復興時期新興資產階級反封建的社會思潮②其核心是資產階級的人性論和人道主義③實質上反映了為創造現世幸福而奮斗的積極進取精神④在整個近代歷史上它都起著革命性的作用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49、東漢末年著名的官渡之戰所爭奪的地區是()A.長江中下游地區B.黃河中下游地區C.關中地區D.山東地區

50、蘇聯“十四大”“十五大”后經濟建設的核心內容是()A.提高人民生活水平B.實現重工業化C.保證經濟協調發展D.突出農業的基礎地位二、多選題

51、后趙的建立者石勒在鞏固自己的政權時,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其中不包括()A.籠絡漢族士人,作為自己的幕僚B.重用羯人和趙人,組成禁衛軍C.設立太學,提倡尊孔讀經D.提高本族人的社會和政治地位

52、柳宗元和劉禹錫的值得重視的進步觀點和具有進取精神的觀點是()①自然界的變化有一定的規律②人類歷史的發展有自己的必然規律③自然與人互相作用④實踐對人們認識有一定的作用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53、雅各賓派也被稱為()A.沼澤派B.平等派C.忿激派D.山岳派

54、在北魏實行的三長制中,不包括()A.鄰長B.里長C.鄉長D.黨長

55、漢武帝時期頒行了《太初歷》,下列選項中不屬于《太初歷》進步性的一項是()A.制定了一百三十五個月的日食周期表B.收錄了二十四節氣C.將閏月放在九月之后D.以正月為歲首

56、辛亥革命后,中國先后出現袁世凱和張勛的復辟,其根本原因是()A.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不適合中國國情B.兩千多年君主專制主義思想影響C.辛亥革命不徹底,社會上存在復辟勢力D.帝國主義的支持

57、宣告中國進入航天時代的科技發明是()A.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B.第一顆返回式衛星發射成功C.“遠望”一號航天測量船建成并投入使用D.“神州”五號載人航天飛行的成功

58、第一批設立的經濟特區中不包括()A.廈門B.珠海C.海南D.汕頭

59、下列對北朝商業發展的描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洛陽是當時北方最大的商業城市B.城市設有平倉,荒年可以拋售糧食C.農村出現了定期交易的草市和墟市D.市場上以貨幣為交換手段的交易增多

60、對雅各賓派影響最大的啟蒙思想家是()A.伏爾泰B.盧梭C.狄德羅D.摩萊里

61、人文主義的含義中不正確的是()A.提倡個性解放,反對封建等級觀念B.肯定人性,反對神權C.推崇理性,提倡認識自然,反對蒙昧主義,神學束縛D.資產階級的特性就是普遍的人性

62、古代歐洲有一個地方,人們崇尚文化,眼界開闊,男性公民普遍參政,工商業比較發達,曾稱霸地中海一時。該國是()A.斯巴達城邦B.雅典城邦C.亞歷山大帝國D.羅馬帝國

63、在菲律賓資產階級革命中,最先出現的組織是()A.西班牙菲律賓聯盟B.愛國聯合會C.卡蒂普南D.菲律賓聯盟

64、黃河、長江兩大流域,堪稱中華文明的兩大搖籃,是當時經濟文化最發達的地區。據所學知識回答下列題:以下文化遺存不屬于黃河流域的是()A.仰韶文化B.龍山文化C.紅山文化D.大汶口文化

65、俄國十月革命與二月革命相比,其主要不同之處是()A.布爾什維克黨起了領導作用B.目的趨于推翻資產階級統治,實現無產階級革命C.工人階級領導建立了全國性蘇維埃政權D.經歷了由和平到暴力的斗爭過程

66、下列無法體現春秋戰國時代公室與私家勢力之間的相互斗爭的是()A.田氏代齊B.三桓專魯C.三家分晉D.李悝變法

67、鴉片戰爭失敗后,西方列強強迫清政府簽訂了中國近代史上第一批不平等條約。鴉片戰爭是中國歷史的轉折點,對中國歷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中國開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據此回答下列題:標志著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是()的簽訂A.《南京條約》B.《天津條約》C.《馬關條約》D.《辛丑條約》

68、黃埔軍校建立的新特點有()①聘請外國軍事教官②政治教育與軍事訓練同等重要③開設了自然科學課程④是國共兩黨合作的產物A.①②B.②④C.①④D.③④

69、近代中國伴隨著外國資本的入侵和近代工礦企業、交通運輸業的出現,社會機構發生的變化主要有()①中國的封建經濟基礎開始瓦解②買辦資產階級是官僚資本主義的前身③無產階級所處的社會地位相當低下④洋務派從中獲得了豐厚的利潤A.①③B.②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

70、古巴比倫王國最著名的歷史遺產是()A.象形文字B.《漢謨拉比法典》C.金字塔D.腓尼基字母

71、清朝的()劃定了中俄兩國中段邊界,是繼續談判確立兩國相互關系的全面條約的基礎A.《恰可圖條約》B.《尼布楚條約》C.《布連斯奇條約》D.《恰可圖條約》

72、張居正任用()督修黃河,他的治河辦法,對以后數百年的河工都具有深刻的影響A.張學顏B.李成梁C.潘季馴D.高拱

73、二戰結束后初期,美國《外交季刊》斷言,“蘇聯將從世界大國的名單中被勾銷”。這反映了西方輿論()A.對蘇聯的經濟復興持懷疑態度B.主張進行“冷戰”以遏制蘇聯C.認為應對蘇聯實行和平演變戰略D.主張展開軍備競賽以拖垮蘇聯

74、下列不屬于十一屆三中全會過后對各方面社會關系的調整的是()A.調整落實知識分子政策B.為國民黨投誠人員平反C.給地主分子改定成分D.平反冤假錯案

75、—些外國友人親自來華參加中國的抗戰,其中不屬于美國的是()A.愛德加斯諾B.漢斯希伯C.史沫特萊D.愛潑斯坦

76、在秦始皇的“焚書坑儒”中,被保留下來的書是()①六國史書②百家之說③醫藥卜辭④博士官的《詩》《書》A.①②③B.④C.②④D.③④

77、孔雀王朝的建立者是()A.大流士B.薩爾貢C.旃陀羅笈多D.阿育王

78、文藝復興運動發源于意大利的根本原因是()A.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萌芽最早在意大利產生B.意大利保留了古代豐富的文化遺產C.意大利城市經濟繁榮,聚集了眾多的博學之才D.意大利的分裂狀態使天主教會無法控制

79、下列對哈拉巴文化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文化遺址主要是哈拉巴和亨佐*達羅兩座城市B.是典型的青銅文化C.階級已經產生,國家已經出現,貧富分化現象比較明顯D.史學界一致認為其創立者是蘇美爾人

80、東漢末年著名的官渡之戰所爭奪的地區是()A.長江中下游地區B.黃河中下游地區C.關中地區D.山東地區

81、下列近代社會思潮產生的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①人文主義②自由主義③理性主義④重商主義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④①②③D.①④③②

82、對國民政府“改訂新約運動”目的的表達,不正確的是()A.緩和人民的反帝情緒B.樹立對外“自主”的形象C.擴大稅源,增加軍費D.廢除一切不平等條約

83、關于明朝“緹騎”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設立于明成祖在位時期B.兼管偵察、逮捕和審訊事務C.超越司法部門而由皇帝直接指揮D.表明明朝對官吏監視和對人民鎮壓的加強

84、下面有關兵制的內容,與唐玄宗有關的是()A.不再實行軍民異籍B.增加了軍府的數量C.開始實行募兵制D.府兵地位不斷下降

85、—戰后、二戰后民族解放斗爭的相同點是()A.建立了民族國家B.屬于舊式的暴力斗爭C.推翻了殖民體系D.開始團結反帝反殖

86、郡縣制度在春秋戰國時代是政治變革中最顯著的一個方面,下列選項中,對郡縣制度表述錯誤的是()A.春秋早期郡的級別在縣之下B.戰國時代郡多設于邊地,主要是為了鞏固邊防C.戰國時代縣已經具備了比較完整的地方行政職能D.春秋時期縣的設立主要通過滅亡鄰國改設產生

87、以下是二戰后美國經濟發展的排列組合,其中最正確的一組是()A.穩定發展一“滯脹”一復蘇一繁榮B.“滯脹”一復蘇一穩定發展一繁榮C.復蘇一穩定發展一“滯脹”一繁榮D.繁榮一“滯脹”一穩定發展一復蘇

88、《韓非子》載上古之世,民食瓜果蚌蛤,腥臊惡臭,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鉆燧取火,以化腥臊”。我國懂得“鉆燧取火”的遠古居民相當于()A.元謀人B.藍田人C.北京人D.山頂洞人

89、下列選項中,屬于東晉設僑置后帶來的負面影響的是()①引起了版籍的混亂②造成吳姓士族的不滿③影響了政府的財政收入④南渡的民眾反對北伐A.①③B.①②C.②③④D.①②③④

90、在母系氏族社會時期,()的發明是當時手工業的巨大成就,是人類第一次改變了自然物本身所具有的性質,達到為人所用的目的A.陶器B.石器C.玉器D.弓箭

91、使第二次世界大戰達到最大規模的事件是()A.德軍向蘇聯發動全面進攻B.德軍侵入巴爾干C.太平洋戰爭爆發D.德軍侵入北非

92、以下不屬于雅典國家形成和發展過程中的改革的是()A.克利斯提尼改革B.來庫古改革C.梭倫改革D.提秀斯改革

93、現今我國裕固族的祖先是()A.甘州回鶻B.西州回鶻C.黑水秣鞴D.云南南詔

94、以下對1938年10月以前國民政府抗戰的評價,正確的是()A.消極避戰導致大片國土丟失B.積極反共導致對日作戰不力C.遲滯了日本軍隊的侵略進程D.努力奮戰保住西部大片國土

95、《慕尼黑協定》的簽訂表明()A.當時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的矛盾是主要矛盾B.英法為本國利益而犧牲小國的綏靖政策發展到頂點C.英法與德國為同一陣營的侵略者D.捷克斯洛伐克國內民族矛盾尖銳

96、1929—1933年經濟危機的爆發,從反面顯示了()A.壟斷資本主義的崩潰B.分期付款消費的不可行性C.金融市場的重要作用D.國家調控經濟的必要性

97、秦始皇時期派出經略西南夷的將領是()A.常頞B.莊躪C.蒙毅D.蒙恬

98、駱賓王《討武氏檄》偽臨朝武氏者,性非和順,地實寒微。”最能反映()A.駱蔑視女流B.武則天代唐建周,違背民心C.政治見解沖突巨大D.庶族與士族的斗爭

99、加速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的根本原因是()A.參戰國革命運動高漲B.美國后期參戰C.參戰國物資嚴重匱乏D.戰爭曠日持久

100、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收回九江和漢口英租界的是()A.廣東革命政府B.廣州革命政府C.武漢國民政府D.南京國民政府

參考答案與解析

1、答案:B本題解析:暫無解析

2、答案:A本題解析:改革沒有改變東歐從蘇聯照搬過來的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模式,導致大多數國家經濟困難,再加上黨和政府脫離群眾,造成人民對共產黨失去信心,東歐發生劇變。其他選項雖也是原因之一,但不是根本原因。

3、答案:A本題解析:暫無解析

4、答案:B本題解析:近代社會階級結構的變化主要表現在產生了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這個方面,所以其他兩項并不屬于社會結構的變化。考生需要注意掌握近代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產生的背景和在近代社會的發展變化。

5、答案:A本題解析:本題旨在考查清代的財政體制。清代實行的是嚴格的四級財政管理體制,即中央財政、省區財政、道府財政、州縣財政,自上而下,逐級負貴,將全國財政的決策權、管理權最大限度地集中于中央部院,最后集中于皇帝之手。

6、答案:C本題解析:由于洋務運動堅持“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只是在表面上引進了西方的科學技術,但是并沒有觸及政治層面的改革,而戊戌變法則主張制度上的革新,建立西方式的君主立憲體制,所以它的先進性體現在這里。

7、答案:B本題解析:本題旨在考查對于當時西安事變中的各派勢力的代表,其中何應欽屬于親日派,而其余屬于親英美派,故選B。

8、答案:B本題解析:郭沫若擔任政治部第三廳廳長,執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集中了文化界的許多代表人物,推動了抗日救亡運動的高潮。

9、答案:D本題解析:在立憲過程中設立的責任內閣,閣員13人中,滿族多達9人,而皇族又多達7人,所以被稱為“皇族內閣”,但是后來頒布的《欽定憲法大綱》中,內容主要是確立君主的大權,規定臣民的權利義務,但是其關心的只是維護皇權而已。

10、答案:B本題解析:暫無解析

11、答案:A本題解析:喬達摩·悉達多,后稱釋迦牟尼。考生要掌握佛教、伊斯蘭教、基督教的創始人、形成背景、基本教義等重要內容。

12、答案:C本題解析:漢武帝時期,為了加強對地方的控制,于元封五年將全國分為十三個州部,每個州部設刺史一人,監察地方。刺史監察的對象包括王國的相、郡守、郡尉以及地方的強族。

13、答案:D本題解析:20世紀初,清王朝已經走向崩潰,社會上的革命思潮盛行,一些革命團體的成立促進了有組織的反清運動,再加上清政府的新政沒有起到真正立憲的作用,所以當時的中國社會革命的趨勢已經不可調和,無法挽回了。

14、答案:B本題解析:京漢鐵路是中國南北交通的大動脈,是軍閥吳佩手最主要的經濟來源,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組織下,兩萬多工人全部罷工,震驚中外,并導致了吳佩孚對罷工工人的血腥屠殺,即“二七慘案”,20世紀20年代是中國工人運動的快速發展階段,考生應注意對此考點的掌握。

15、答案:B本題解析:武德四年廢五銖錢,新鑄開元通寶錢。

16、答案:C本題解析:選項A、B、D是共同點。

17、答案:B本題解析:暫無解析

18、答案:C本題解析:鐵器的廣泛使用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提高了開墾能力,便于深耕細作,推動了農業的迅速發展,所以小農經濟最主要的條件是鐵制農具的出現及逐步推廣。考生需對其意義有深入了解。

19、答案:A本題解析:對于隋唐時期的史學的全面考查。第一部史論專著是唐劉知幾《史通》;典幸制度專史是唐杜佑的《通典》;唐設史官監修國史,編訂唐初八史;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巨編是漢代司馬遷的《史記》,故選A。

20、答案:D本題解析:本題旨在考查隋唐時期對外交流的基本知識,隋唐時期陸路交通線和海路交通線都可到達的地區是朝鮮半島、南亞次大陸。

21、答案:C本題解析:本題難度較大,考生在備考中往往沒有注意到這個小小的細節,需要有深厚的歷史積累才能解答,也提醒考生備考時力爭全面,切忌盲點。

22、答案:B本題解析:魏晉南北朝時期最遠的海外賀易只抵達天竺和波斯,并未到達阿拉伯地區。另外由于造紙技術的發展,紙的成本降低了,質量提高了,所以代替簡帛成為主要的書寫工具。

23、答案:B本題解析:三國時的南中地區民族眾多,關系復雜,且交通極為不便,蜀漢的控制薄弱,經過諸葛亮攻心為上的策略,對弈族首領孟獲的七擒七縱,最終將南中平定,并在這里實行羈縻政策,任用本地或本民族的首領為地方官吏。考生應注意了解羈縻政策在歷朝歷代的沿革。

24、答案:D本題解析:本題旨在考查考生對于當時情況的了解。國聯調查團的報告書認為,日本與中國東北有著天然的聯系,日軍在中國東北的軍事行為非法,明確認定偽滿洲國不是自發的行為,這一立場無疑是公正的,但是,希望通過建立一個特別的行政機構,滿足中日雙方的利益,這就嚴重損害了中國的主權。

25、答案:D本題解析:紅軍是在俄國十月革命以后為了鞏固政權而建立的。

26、答案:C本題解析:元代海運是指國內近海航運,始于至元十三年,使元代交通運輸業有了新的發展。

27、答案:D本題解析:本題旨在考查北宋初期的禁軍改革。選項D符合史實,故選。三衙地位平行,互不統屬,形成鼎立,長官分別是殿前都指揮使、馬軍都指揮使、步軍都指揮使,也叫“三帥”。

28、答案:D本題解析:暫無解析

29、答案:B本題解析:暫無解析

30、答案:C本題解析:鏟型幣是當時趙國所使用的貨幣。

31、答案:D本題解析:D是門戶開放政策的另一種表達方式,最能反映列強對中國的侵略。

32、答案:D本題解析:國民黨政府與美國簽訂的《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條約》使得美國得以獨霸中國,之所以被國人稱為“新二十一條”,主要是因為“二十一條,,是日本為了獨霸中國。

33、答案:A本題解析:根據當時的主要矛盾和社會背景分析可知。

34、答案:B本題解析:這三個人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他們都是內閣形成時期的重要的人物,楊士奇、楊榮是成祖時期內閣的重要人物,楊溥則為東宮僚屬,室宗初年入內閣。這三個人對于研究內閣的形成有特殊的意義。

35、答案:C本題解析:暫無解析

36、答案:B本題解析:暫無解析

37、答案:D本題解析:此題著重考奎對加爾文教教義的認識。加爾文教提出“預定論”。上帝在創世之初,將世人分為“選民”和“棄民”,前者注定得救,后者注定沉淪,誰是“選民”,誰是“棄民”可以通過上帝的召喚來實現。人在現世生活中的成功與失敗就是“選民”和“棄民”的標志。這種“預定論”以宗教學說的形式,反映了資本主義原始積累時期資產階級的意識形態。

38、答案:D本題解析:對于古代農民起義的綜合考查。唐末農民軍領袖王仙芝自稱“天補平均大將軍”,提出平均的斗爭目標。這是農民起義軍第一次提出平均的思想。

39、答案:D本題解析:本題旨在考查清為鞏固統治采取的一系列的特殊措施,對抗清激烈的江南地區的鄉坤進行重點鎮壓。“奏銷案”“哭廟案”“通海案”三起案件,使得江南鄉坤元氣大傷,“聲望難望昔日之項背”。

40、答案:A本題解析:本題既要考查考生文言文的基本功,又是考查考生提煉題意的能力,考生要從題干中得出“師夷長技以制夷”,再聯系基本史實得出正確答案。

41、答案:C本題解析:本題旨在考查明初期對于黑龍江地區的管轄方式。永樂七年,朱棣下詔設立奴爾干都司,統轄黑龍江下游地區,在特林建造了永寧寺,并先后建立了兩塊《永寧寺記》石碑,記錄了明朝管理和經營奴爾干都司的事實。

42、答案:B本題解析:1965年底對《海瑞罷官》的批判已經擴大到了思想文化界,表明毛澤東已經決心借此開展一次政治運動。而“紀要”則全盤否定了新中國成立以來的文藝工作成就,反映了毛澤東錯誤地估計了文化界階級斗爭的形勢和發動“文化大革命”的決心。考生需對文革初的一系列文件有大致了解。

43、答案:D本題解析:二月革命后的俄國出現了兩個政權并立的局面,必然要從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過渡到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

44、答案:C本題解析:土改運動、農業合作化運動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都是我國在不同時期對農村生產關系進行的調整,解放了農村的生產力,促進了我國的農業發展,而人民公社化運動則是嚴重脫離了我國的實際情況,最后挫傷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

45、答案:A本題解析:高度集中的政治經濟體制使社會把所有建設功勞歸功于斯大林,對斯大林的個人崇拜就達到相當嚴重的程度。

46、答案:A本題解析:民國建立之后,由于幾千年集權統治的倒臺,使得傳統的價值體系和倫理道德開始瓦解,但是也有一部分人還無法接受這種改變,進而變得保守,并反對革命,所以這一時期的爭論主要是圍繞體制和文化來進行的。

47、答案:C本題解析:李鴻章在上海設立的江南制造總局,是洋務派設立的最大的軍工工廠,以造軍火為主,同時造船,并設有翻譯館,翻譯出版西方科技書籍。

48、答案:D本題解析:本題與上一題都是對人文主義的具體考查,對于人文主義這一重點內容,前已談到考生應從本質、內容、影響和意義等多方面理解。

49、答案:B本題解析:董卓西逃以后,逐漸形成了幾個較大的割據勢力,其中袁紹占據了冀州、青州和并州地區,而曹操的勢力范圍大概在兗州和豫州地區,所以官渡之戰雙方爭奪的地區集中在黃河中下游地區。本題考查考生對東漢末年割據勢力基本方位的掌握。

50、答案:B本題解析:黨的十四大之后,蘇聯開始大規模進行工業化建設。并按斯大林所說,“工業化的中心,工業化的基礎,就是發展重工業”,把實現重工業化作為核心內容。

51、答案:B本題解析:后趙政權是這一時期比較重要的政權之一,它的建立者石勒是十六國時期的代表人物,考生對此應有大致了解,可能在名詞解釋中出現。組成禁衛軍的不包括趙人,因為羯人所稱的趙人就是漢族人,是不可能組成禁衛軍的。

52、答案:B本題解析:本題考查唐朝時期的代表思想,柳宗元和劉禹錫的思想是當時的代表思想,考生要全面掌握。

53、答案:D本題解析:雅各賓派也被稱為“山岳派”,因坐于會議大廳的最高處得名。

54、答案:C本題解析:三長制為五家立一鄰長,五鄰立一里長,五里立一黨長,它代替了宗主督護作為地方的基層行政制度,符合中央集權的要求。三長制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考生要著重理解記憶。

55、答案:C本題解析:西漢武帝時期,從秦朝沿用的《顓頊歷》已經不適用,漢武帝令司馬遷和鄧平、落下閎等人修訂新歷,即《太初歷》。選項中將閏月放在九月之后是與《顓頊歷》中將十月作為首月相適應的做法。考生應注意對漢代科技的代表人物和杰出成就有所掌握。

56、答案:C本題解析:暫無解析

57、答案:A本題解析:暫無解析

58、答案:C本題解析:自十一屆三中全會確立對外開放的政策以來,1980年5月在深圳、珠海、汕頭、廈門四地設立了經濟特區,而海南經濟特區的設立是在1983年4月批準的。

59、答案:C本題解析:北魏統一北方以后,隨著農業和手工業的恢復發展,商業也隨之恢復發展,其中農村中定期的草市和墟市交易出現于唐朝,并非北魏,所以是錯誤的。考生應注意對北魏商業發展情況的掌握。

60、答案:B本題解析:雅各賓派的革命措施體現了其政治思想,即以盧梭的民族政治學說為主要依據,改造整個國家。其中的打擊投機商的法令,體現的是盧梭關于公民行使自由權時不得傷害他人自由的人權理論。

61、答案:D本題解析:暫無解析

62、答案:B本題解析:暫無解析

63、答案:D本題解析:黎薩建立了改良主義組織“菲律賓聯盟”。不久,黎薩被殖民當局逮捕,“菲律賓聯盟”隨之瓦解。

64、答案:C本題解析:C項紅山文化主要發現于燕山以北、大凌河與遼河上游流域,不在黃河流域之列。

65、答案:B本題解析:暫無解析

66、答案:D本題解析:公室與私家勢力之間的相互斗爭是春秋戰國時代政治格局演變的主線之一,在斗爭的過程中,私家勢力逐漸掌握了政權,甚至滅亡了公室,本題的前三項都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事件,需要考生重點了解,有可能在簡答題中出現。

67、答案:D本題解析:旨在考查對各個不平等條約的簽訂所帶來影響的比較。《南京條約》是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天津條約》《馬關條約》是加深了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辛丑條約》則是標志著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應分清記憶。

68、答案:B本題解析:1924年5月在廣州附近的黃埔島,成立了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由孫中山任軍校總理,蔣介石為校長,它是一所國共合作、共同培養軍事人才的學校,在強調軍事訓練的同時,還注重對學員的政治教育。

69、答案:B本題解析:近代社會階級結構的變化主要表現在產生了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這個方面,所以其他兩項并不屬于社會結構的變化。考生需要注意掌握近代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產生的背景和在近代社會的發展變化。

70、答案:B本題解析:暫無解析

71、答案:C本題解析:本題是對于當時中俄關系的考查。雍正年間,中俄雙方在布爾河畔談判劃界問題,商定簽約,以訂約地點布爾河命名,稱《布連斯奇條約》,這是中俄兩大國在對等基礎上訂立的平等條約。

72、答案:C本題解析:本題是對于張居正改革的一個方面的考查。萬歷六年他任用潘季馴督修黃河,他的辦法是在徐州至淮河之間,筑兩道堤壩,內堤筑于河槽兩側,稱縷堤,以防黃河潰決,此次河工有效地抑制了黃河泛濫,使漕運楊通,棄地變為良田。考生可以聯系清代對于黃河的治理,比較二者的異同。

73、答案:A本題解析:選項B、C明顯不正確;D選項,無法從題目中看出。

74、答案:D本題解析: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后,全面平反“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錯案是與調整社會關系同時進行的,除了以上三項之外,還有其他五方面的內容,需要考生重點掌握,可能在簡答題中出現。

75、答案:B本題解析:本題旨在考查抗戰時期的外交與世界支援的細節。漢斯希伯是德國著名的記者,不屬于美國國籍,符合題意,故選。

76、答案:D本題解析:暫無解析

77、答案:C本題解析:暫無解析

78、答案:A本題解析:暫無解析

79、答案:D本題解析:此題考查對哈拉巴文化的認識。哈拉巴文化是印度典型的青銅文化,據考證灌溉農業是當時的主要生產部門,當時階級已經產生,國家已經出現,也有了貧富分化。考生要對哈拉巴文化的基本特征有所了解。有學者認為,哈拉巴文化來源于蘇美爾,因為當時印度河流域是蘇美爾人的殖民地,在兩河流域曾發現哈拉巴文化的印章、珠子和陶器。也有學者認為,哈拉巴文化的創造者是雅利安人。歷史學家一般都認為,哈拉已文化的創造者就是印度的原始居民達羅毗荼人。對此,歷史學家并沒有形成定論。

80、答案:B本題解析:董卓西逃以后,逐漸形成了幾個較大的割據勢力,其中袁紹占據了冀州、青州和并州地區,而曹操的勢力范圍大概在兗州和豫州地區,所以官渡之戰雙方爭奪的地區集中在黃河中下游地區。本題考查考生對東漢末年割據勢力基本方位的掌握。

81、答案:D本題解析:人文主義是歐洲文藝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