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運城市2025屆高考歷史必刷試卷含解析_第1頁
山西省運城市2025屆高考歷史必刷試卷含解析_第2頁
山西省運城市2025屆高考歷史必刷試卷含解析_第3頁
山西省運城市2025屆高考歷史必刷試卷含解析_第4頁
山西省運城市2025屆高考歷史必刷試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山西省運城市2025屆高考歷史必刷試卷注意事項1.考試結束后,請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2.答題前,請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簽字筆填寫在試卷及答題卡的規定位置.3.請認真核對監考員在答題卡上所粘貼的條形碼上的姓名、準考證號與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選擇題,必須用2B鉛筆將答題卡上對應選項的方框涂滿、涂黑;如需改動,請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選擇題,必須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簽字筆在答題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無效.5.如需作圖,須用2B鉛筆繪、寫清楚,線條、符號等須加黑、加粗.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12月9日,在中共地下組織的領導發動下,數千名大中學生沖破重重阻撓,匯集新華門前向當局請愿,提出‘反對防共自治運動’等六項抗日民主要求。……示威游行隊伍遭到軍警鎮壓,……這場運動很快發展為全國性的群眾抗日救亡運動。”這場運動的發源地是A.南京 B.天津 C.上海 D.北平2.百日維新期間,康有為一再提醒光緒帝對國會、議院等不可操之過急。至1901年,流亡海外的康有為屢批清政府新政未抓住“行立憲法、開設議院”的“本原”,并不斷呼吁立憲。促使這一轉變的主要原因是A.社會主要矛盾發生變化 B.維新思想成為主流思想C.清王朝的統治危機加深 D.清末新政重心開始轉移3.南宋士大夫葉適說“自漢至唐,猶有授田之制,……蓋至于今,授田之制亡矣。民自以私相貿易,而官反為之司契券而取其直。……凡人訴論田業,只憑契照為之定奪。”該言論反映了A.從漢代到唐代一直實行均田制B.政府在土地配置中的職能已經轉化C.宋代土地租佃關系進一步發展D.政府財政收入主要來自于土地買賣4.孔子說:“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征(證)也。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征(證)也。文獻不足故也。足,則吾能征(證)之矣。”這一材料的史學價值A.印證禮的產生最遲不晚于夏朝B.一定程度上證明了孔子對史學很有研究C.佐證孔子時代已經關注文獻對史證的價值D.證明孔子時代已經產生孤證不立的史證意識5.1933年3月12日,美國總統羅斯福利用當時比較流行的一種新聞媒介,發表了首次“爐邊談話”。他以親切誠摯的聲音,闡釋了自己的施政主張,極大地鼓舞了美國人民。這種新聞媒介應該是A.報刊 B.電報 C.廣播 D.電話6.19世紀末20世紀初,國內“世界意識”已經普遍盛行,甚至出現用以“萬國”、“全球”、“世界”等說法替代“普天之下”意義上的“天下觀”,以“外國”、“異邦”等說法替代傳統“四夷觀”,這一時期“世界意識”的增強A.維護了官方的正統意識 B.豐富了“中體西用”的內涵C.根源于民族危機的加深 D.開啟了外交理念的近代化7.毛澤東在中共七屆二中全會上指出:“我黨同黨外民主人士長期合作的政策,必須在全黨思想上和工作上確定下來。我們必須把黨外大多數民主人士看成和自己的干部一樣,同他們誠懇地坦白地商量和解決那些必須商量和解決的問題。”能體現這一思想的是①《共同綱領》②人民代表大會制度③政治協商制度④民主集中制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8.恩格斯曾指出:“野蠻時代是學會經營畜牧業和農業的時期,是學會靠人類的活動來增加天然物生產的方法的時期。文明時代是學會對天然產物進一步加工的時期,是真正的工業和藝術產生的時期。”據此,推動“野蠻時代”向“文明時代”發展的重要條件是A.文字的發明 B.冶金業的出現 C.農業的發展 D.工商業的興起9.布萊克在《二十世紀歐洲史》寫到:“這是一種苛刻的和平。各種和平條約總是由戰勝國擬訂,并且表現出戰時的激怒之情。懲罰敵人是和平條約中慣用的手段。和平條約很可能都是片面之詞的文件,這可以由人們總是假定只是戰敗國才犯了破壞作戰規則的罪行或犯了產生戰犯的罪行一點來表明。凡爾賽條約對這一切也不例外。”布萊克的主要觀點是A.凡爾賽條約太過于苛刻 B.凡爾賽條約具有片面性C.只有德國犯了嚴重的罪行 D.德國不應承擔全部責任10.下列漫畫折射的史實是A.馬歇爾計劃 B.布雷頓森林體系 C.冷戰全面展開 D.莫洛托夫計劃11.下表是東漢后期和唐朝前期黃河流域、長江流域縣城數量表(單位:座)表格中數據的變化從側面反映了A.北方的經濟實力迅速下降 B.南方人口總數接近北方C.南方經濟呈日益發展趨勢 D.南方市鎮經濟空前繁榮12.1920年,新青年社創辦《勞動者》,創刊號指出:“中國的工人比外國工人還要苦。這是什么道理呢?就因為外國工人略微曉得他們應該曉得的事情……我們印這個報,就是要教我們中國工人曉得他們應該曉得的事情。”這反映出當時A.新文化運動深入傳播西方啟蒙思想B.先進知識分子在工人中傳播馬克思主義C.科學社會主義與工人運動密切結合D.領導工人運動是中共成立初的中心任務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32分)在進入社會之后,李靚與當時的社會改革派、慶歷新政的主持者范仲淹建立密切關系,在思想上政治上受到改革派的深刻影響。此外,古代的傳統文化,又作為思想資料,供李靚吸收汲取。李靚的經濟思想便是在這種社會條件下形成的。李靚以及比他稍晚的王安石,對古代典籍之一的周禮都是推崇備至的,他們認為,只要按照周禮所制訂的某些原則,便能夠解決當代的社會問題。在題為《周禮致太平論》的一組文章中,李靚反復強調了這一點。他指出,在生產過程中,土地本身具有的重要作用……從民食和國稅兩個方面強調了土地的作用。土地的作用雖然如此之大,可是在宋代土地自由占有的政策下,到宋真宗、仁宗年間暴露出來了土地占有不均的問題……因此,李靚從這一社會現實出發,強調指出“平土之法”是自古以來的“王政”之始,成周時代的井田制是解決土地問題的基本方案,即使不能實行井田制,對土地的占有也要給以適當的限制。——摘編自漆俠《宋代經濟史》(上冊)(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李靚倡導土地制度改革的的原因。(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對李靚的土地改革思想的看法。14.(20分)雙元革命材料一18世紀下半葉,歐洲爆發了兩場影響深遠的革命,進一步推動了歐洲乃至世界人類文明的發展進程。這兩場革命分別是18世紀60年代從英國發起的第一次工業革命和1789爆發的法國大革命。這兩場革命的方式雖然不盡相同,但卻都摧毀了各自國家原有的社會秩序。同時英國工業革命和法國大革命都產生了巨大的擴散效應,后來波及到整個歐洲乃至世界。所有近代國家幾乎都是18世紀雙元革命的產物。其一,工業革命奠定了工業化的經濟體制,它塑造了一種崇尚效率與數量的文化;其二就是法國大革命所塑造出的現代民主制。前者在資本主義不斷追求經濟成長與全球擴張的帶動下,創造了具有無限潛力的生產制度;后者建立了資本主義社會公共制度的主要模型。——改寫自英國歷史學家艾瑞克·霍布斯鮑姆《革命的年代:1789—1848》材料二國際文化出版公司出版的《革命的年代:1789—1848》封面(1)霍氏所說的“革命的年代”為何始以1789年,終以1848年?(2)國際文化出版公司出版的《革命的年代:1789—1848》封面上配上“一場世界革命從英國和法國這對孿生火山口向外噴發”意在表達怎樣的信息?(3)對霍氏所言“雙元革命”的歷史影響,你怎么看?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D【解析】

(1935年)12月9日,在中共地下組織領導下,大中學生進行的以“反對防共自治運動”為目標的一二九運動發源地是北平,D項正確;南京、天津和上海,均不是一二九運動的發源地,ABC三項錯誤。2、C【解析】

康有為從“不可操之過急”到不斷呼吁立憲,反映出當時清朝的統治岌岌可危,需要通過改革來維護統治,故C正確;社會矛盾沒有發生變化,仍然是外國資本主義與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與人民大眾之間的矛盾,排除A項;成為主流的說法不符合史實,排除B項;材料無法體現新政的重心變化,排除D項。3、B【解析】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獲取材料信息的能力。“自漢至唐,猶有授田之制”,均田制時期,政府的職能之一是分配土地;現今土地私自買賣,政府為土地買賣提供契約并收取一定的費用,政府職能發生變化。考點:古代中國的經濟·土地制度·均田制4、C【解析】

根據材料主旨可知,孔子認為夏商制度因為有文獻依據,可以證實,杞宋政治制度因為文獻不足而不能證實,可見孔子注重文獻對史證的價值,選項C正確;禮在材料中指代的是政治制度,選項A排除;材料主旨不是探究孔子對史學的研究,選項B排除;材料強調文獻的重要性,并不能證明其是否認為孤證不立,選項D排除。5、C【解析】

“爐邊談話”是由美國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所開創的廣播發言形式,故C正確;報刊、電報與題干中的“聲音”不符,AB排除;“電話”不屬于“新聞媒介”,故D排除。故選C。6、C【解析】

根據材料,19世紀末20世紀初,國內普遍盛行“世界意識”,舊的“天下觀”和“四夷觀”逐漸被新說法取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當時中國人世界意識的增強,源于民族危機的不斷加深,C選項正確;用“世界意識”代替傳統的“天下觀”和“四夷觀”,不是對官方正統意識的維護,與中體西用內涵的發展無關,AB兩選項錯誤;中國開啟外交理念的近代化是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以后,D選項不符合史實。7、C【解析】

根據材料內容可知毛澤東主要論述了中共與黨外人士及民主黨派的合作問題,能體現這一思想的有《共同綱領》,《共同綱領》由中共和各民主黨派及社會賢達人士共同制定;有政治協商制度,政治協商制度是具有中國特色的新型政黨制度。①③符合題意。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沒有體現政黨制度的特點。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礎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導下的民主相結合的制度,它既是黨的根本組織原則,也是群眾路線在黨的生活中的運用。與材料強調的“同黨外民主人士長期合作的政”的主旨不符。綜上所述,①③符合題意,故選C項;②④不符合題意,故排除ABD項。8、B【解析】

文明時代相對于野蠻時代,人類更多的是對天然產物的進一步加工,是真正的工業和藝術產生的時期,而加工天然產物的重要條件是冶金業的出現,唯有如此,對天然產物的加工才有可能進行,B正確;文字的發明不能對天然產物進一步加工,排除A;農業的發展和對天然產物的加工之間不存在因果聯系,排除C;工商業興起是天然產物加工之后的結果,而非條件,排除D。9、D【解析】

布萊克指出,凡爾賽條約由戰勝國制訂,把戰爭罪行推給德國是片面的等,說明其認為德國不應承擔一戰的全部責任,D項正確;材料不能說明凡爾賽和約“太過于”苛刻,也不是對凡爾賽條約具有片面性的單純論證,AB兩項錯誤;“只有德國犯了嚴重的罪行”與材料內容不符,C項錯誤。10、A【解析】

漫畫中代表美國的護士正在把美元當做“藥”,喂給受傷的歐洲經濟,表示美國通過馬歇爾計劃來扶助歐洲,達到控制歐洲的目的,答案為A;B是建立以美國為中心的世界經濟秩序,不符合題意,排除;冷戰展開的標志是杜魯門主義,C錯誤;D是蘇聯提出的不是美國,排除。11、C【解析】

根據題干結合所學可知,南方縣城數量自漢至唐不斷上升,體現了隨著南方人口增多與經濟發展封建國家對南方管理的重視,這從側面反映出南方經濟不斷發展的趨勢,故C項正確。材料中北方縣城數量有所下降,并不能說明北方經濟實力迅速下降,排除A項;縣城數量不一定能反映人口數量,排除B項;南方市鎮經濟繁榮主要是在明清時期,排除D項。故選C。12、B【解析】

據題意可知《勞動者》創刊的目的是為了提高中國工人的意識以維護自身權利,反映了先進知識分子在工人中傳播馬克思主義,故選B;《勞動者》傳播的不是西方啟蒙思想,排除A;當時尚未發動起工人運動,排除C;D項與史實不符,排除。故選B。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1)原因:深受范仲淹等社會改革派的影響;李靚從古代傳統文化中汲取思想;宋代嚴重的土地兼并地沖擊。(2)看法:為王安石變法在農業方面的改革提供了思想基礎;反映了宋代現實土地關系的矛盾所在,引起了北宋統治者對土地問題的高度重視;是從維護地主階級利益出發的,既有鮮明的時代特點,又有深刻的階級烙印【解析】

(1)依據材料“李靚與當時的社會改革派、慶歷新政的主持者范仲淹建立密切關系”來看,李靚深受范仲淹等改革派的影響;依據材料“古代的傳統文化,又作為思想資料”來看,李靚從古代傳統文化中汲取了思想;依據材料“到宋真宗、仁宗年間暴露出來了土地占有不均的問題”來看,宋代嚴重的土地兼并的沖擊導致了李靚倡導土地制度改革。(2)要結合李靚的土地改革思想與后來王安石變法的關系、與宋代時代發展的關系以及存在的局限等方面予以說明,言之成理即可。14、(1)1789年法國大革命爆發1848年《共產黨宣言》發表標志新的(無產階級)革命高潮的到來。(2)旨在強調工業革命和法國大革命對世界文明進程的深遠影響,工業革命影響了世界經濟、文化,導致世界格局的變化,法國大革命則深刻影響資產階級民主政治和資本主義公共制度(此處也可強度法國民法典的影響)(3)水平1:全面、辯證、歷史地評價工業革命和法國大革命的歷史影響。全面,即從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活等多角度,對歐洲及歐洲以外的美洲和亞洲的影響,對當時和對現代的影響;辯證即積極消極兩方面,尤其是注意到工業革命的消極影響,如環境、如資產階級為追求利益而不擇手段,如法國革命的殘酷性等,注意到在18—19世紀這樣的具體時代(資產階級革命時代)的時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