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0932-2024 螺紋千分尺介紹_第1頁
GB-T 10932-2024 螺紋千分尺介紹_第2頁
GB-T 10932-2024 螺紋千分尺介紹_第3頁
GB-T 10932-2024 螺紋千分尺介紹_第4頁
GB-T 10932-2024 螺紋千分尺介紹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CCS17.040.30J42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T10932—2024代替GB/T10932—2004螺紋千分尺Screwthreadmicrometer2024-04-25發布2024-11-01實施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ⅠGB/T10932—2024前言 Ⅲ1范圍 12規范性引用文件 13術語和定義 14型式與基本參數 15要求 46檢查條件 67檢驗方法 68標志與包裝 8ⅢGB/T10932—2024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定起草。本文件代替GB/T10932—2004《螺紋千分尺》,與GB/T10932—2004相比,除結構調整和編輯性改動外,主要技術變化如下:a)刪除了最大允許誤差的定義(見2004年版的3.2);b)增加了直進式螺紋千分尺及測頭型式(見4.1.1、4.1.3);c)更改了測頭參數值(見4.2.4,2004年版的4.2.2);d)更改了測微螺桿與軸套的配合條件(見5.5.2,2004年版的5.3.2)e)增加了兩端安裝測頭孔軸線同軸度的檢驗方法(見5.12);f)增加了螺紋千分尺的檢查條件(見6.1、6.2);g)增加了校對量桿的檢驗方法(見7.8)。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布機構不承擔識別專利的責任。本文件由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提出。本文件由全國量具量儀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132)歸口。本文件起草單位:青海量具刃具有限責任公司、桂林廣陸數字測控有限公司、成都工具研究所有限公司、哈爾濱量具刃具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成都新成量工具有限公司、蘇州國量量具科技有限公司。本文件于1989年首次發布,2004年第一次修訂,本次為第二次修訂。1GB/T10932—2024螺紋千分尺1范圍本文件規定了螺紋千分尺(不包括電子數顯螺紋千分尺)的型式與基本參數、要求、檢查條件、檢驗方法、標志與包裝。本文件適用于分度值為0.01mm、0.001mm、0.002mm,測量范圍小于或等于300mm的螺紋千分尺(不包括電子數顯螺紋千分尺)的設計、制造和檢驗。2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T1216—2018外徑千分尺GB/T17163幾何量測量器具術語基本術語GB/T17164幾何量測量器具術語產品術語3術語和定義GB/T17163和GB/T17164界定的以及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螺紋千分尺screwthreadmicrometer利用螺旋副原理,對弧形尺架上的錐形測量面和V形凹槽測量面分隔的距離進行讀數的測量螺紋中徑的測量器具。4型式與基本參數4.1型式4.1.1旋轉式螺紋千分尺的型式示意圖見圖1,直進式螺紋千分尺的型式示意圖見圖2。圖示僅供圖解說明,不表示詳細結構。4.1.2V形測頭和錐形測頭示意圖見圖3。圖示僅供圖解說明。4.1.3V形測頭和刀口測頭示意圖見圖4。圖示僅供圖解說明。2GB/T10932—2024標引序號說明:1—尺架;2—調零裝置;3—測微螺桿;4—鎖緊裝置;5—錐形測頭;7—固定套管;8—微分筒;9—測力裝置;10—隔熱裝置;11—校對量桿。6—V形測頭;圖1旋轉式螺紋千分尺型式示意圖標引序號說明:1—尺架;2—調零裝置;3—測微螺桿;4—刀口測頭;5—V形測頭;6—固定套管;7—微分筒;8—測力裝置;9—隔熱裝置;10—校對量桿。圖2直進式螺紋千分尺型式示意圖3GB/T10932—2024a)V形測頭b)錐形測頭標引符號說明:B—V形測頭開口處寬度;d—錐形測頭頂端直徑;L—測頭與測砧套接觸長度;?Df6—測頭直徑公差為f6。圖3V形測頭和錐形測頭示意圖a)V形測頭b)刀口測頭圖4V形測頭和刀口測頭示意圖4.2基本參數4.2.1螺紋千分尺的測量范圍宜為0mm~25mm、25mm~50mm、50mm~75mm、75mm~4.2.2螺紋千分尺測微螺桿的螺距宜為0.5mm、1mm。4.2.3測微螺桿伸出尺架的光滑圓柱部分的公稱直徑宜選擇6.5mm、7.5mm或8.0mm。4.2.4螺紋千分尺測頭的參數宜按表1的規定。表1單位為毫米被測螺紋的螺距范圍BdDf6L0.4~0.50.26~0.290.20~0.2415或15.50.6~0.80.37~0.420.31~0.351.0~1.250.55~0.610.48~0.521.5~2.00.86~0.920.76~0.812.5~3.51.48~1.541.33~1.424.0~6.02.40~2.482.26~2.354GB/T10932—20245要求5.1外觀5.1.1螺紋千分尺表面不應有影響外觀和使用性能的裂痕、劃傷、碰傷、銹蝕、毛刺等缺陷。5.1.2螺紋千分尺表面的鍍、涂層不應有脫落和影響外觀的色澤不均等缺陷。5.2材料5.2.1尺架應選擇鋼、可鍛鑄鐵或其他性能類似的材料制造。5.2.2測微螺桿和測頭應選擇合金工具鋼、不銹鋼或其他性能類似的材料制造。5.3測頭V形測頭和錐形測頭的牙型半角偏差、V形測頭和錐形測頭的測量面相對其柄部軸線的對稱度公差不應大于表2的規定。表2被測螺紋的螺距范圍/mm牙型半角偏差/(')對稱度公差/μmV形測頭錐形(刀口)測頭V形測頭錐形(刀口)測頭0.4~0.5±26±131580.6~0.8±20±101581.0~1.25±14±720101.5~2.0±11±620102.5~3.5±9±530154.0~6.0±8±430155.4尺架5.4.1當尺架沿測微螺桿軸線方向作用10N的力時,其變形量不應大于表3的規定。5.4.2尺架上宜安裝隔熱裝置。表3單位為毫米測量范圍最大允許誤差測頭對示值誤差的影響尺架變形量0~25、25~500.0040.0060.0020.0050.0080.0030.0060.0120.0040.0070.0120.0050.0080.0150.0060.0080.0150.0075GB/T10932—20245.5相互作用5.5.1測微螺桿和螺母之間在全量程范圍內應充分嚙合,配合良好,不應出現卡滯和明顯竄動,旋轉式螺紋千分尺軸向竄動不大于0.01mm,直進式螺紋千分尺軸向竄動不大于0.02mm。5.5.2測微螺桿伸出尺架的光滑圓柱部分與軸套之間配合良好,不應出現明顯的徑向擺動。徑向擺動值不宜大于0.01mm。5.6測力裝置螺紋千分尺應具有測力裝置。通過測力裝置移動測微螺桿,作用到測微螺桿測量面(平面)與球面接觸的測力應在5N~10N之間,變化不應大于2N。5.7鎖緊裝置對于旋轉式螺紋千分尺應具有能有效地鎖緊測微螺桿的裝置;當鎖緊時,兩測量面間的距離與未鎖緊時的變化差不應大于2.0μm。5.8測量面5.8.1合金工具鋼測量面的硬度不應小于740HV(或61.8HRC);不銹鋼測量面的硬度不應小于552HV(或52.5HRC)。硬質合金測量面的硬度可不做要求。5.8.2測量面的表面粗糙度Ra不應大于0.4μm。5.9標尺參照GB/T1216—2018中5.9的要求。5.10校對量桿5.10.1螺紋千分尺應提供用于調整零位的調整工具。5.10.2測量下限大于25mm的螺紋千分尺應提供校對量桿,校對量桿的標稱尺寸和尺寸偏差見表4的規定;牙型半角偏差不應超過±4'、校對量桿測量面的硬度不應小于760HV1(或62HRC)及表面粗糙度Ra不應大于0.16μm。表4單位為毫米校對量桿的標稱尺寸校對量桿的尺寸偏差25±0.002550±0.003075±0.0035100±0.0040125±0.0045150±0.0050175±0.0055200±0.00606GB/T10932—2024表4(續)單位為毫米校對量桿的標稱尺寸校對量桿的尺寸偏差225±0.0065250±0.0070275±0.00705.11示值最大允許誤差、測頭對示值誤差的影響、尺架變形量螺紋千分尺的示值最大允許誤差、測頭對示值誤差的影響、尺架變形量應符合表3的規定。5.12兩端裝配測頭孔軸線的同軸度調零裝置上安裝測頭孔的軸線與測微螺桿上安裝測頭孔的軸線的同軸度,按7.4的方法,旋轉測力裝置帶動測微螺桿應旋轉自如。6檢查條件6.1環境溫度及相對濕度檢查時的環境溫度為(20±5)℃。相對濕度不超過85%。6.2等溫條件檢查前,受檢螺紋千分尺和檢查用器具在檢定溫度條件下的平衡溫度時間應不小于2h。7檢驗方法7.1測頭V形測頭和錐形測頭的牙型半角偏差及測量面相對其柄部軸線的對稱度可用萬能工具顯微鏡或輪廓儀檢驗。7.2尺架變形先校對好螺紋千分尺零位,將尺架測砧一端固定,在尺架測微螺桿一端作用100N的力,然后按相同方式重新校對零位,讀取零位誤差,將兩次零位之差按10N力的比例換算,求出尺架變形量。7.3相互作用一般情況下用手感檢查相互作用,手感不能有明顯的軸向竄動和徑向擺動。如有異議時檢驗方法按照GB/T1216—2018中6.4。7.4同軸度用一個直徑為ΦD--..的量桿,兩端同時插入調零裝置上裝配測頭的孔與測微螺桿上裝配測頭的7GB/T10932—2024孔,根據旋轉測力裝置帶動測微螺桿是否旋轉自如,來判定同軸度是否合格。7.5測量面的硬度測量面硬度可在測頭的非測量面處檢驗。對于鑲硬質合金或其他耐磨材料的測量面,其硬度可不做檢驗。7.6示值誤差將錐形測頭和V形測頭分別換成平測頭和球測頭,對準零位,然后在這兩個測頭的測量面之間先22.8mm和25mm的準確度級別為1級的量塊進行檢驗,得出螺紋千分尺指示值與上述10個位置上兩測量面間實際距離的10個差值,以其中最大差值的絕對值作為螺紋千分尺的示值誤差。對于測量下限大于25mm的螺紋千分尺,需采用適應于各種測量范圍的專用量塊或將量塊研合進行檢驗,其計算方法同上述方法。7.7測頭對示值誤差的影響檢驗時,使V形測頭和錐形測頭嚙合(或通過校對量桿嚙合),錐形測頭每轉90°方位(或刀口測頭每轉180°方位),V形測頭調轉180°,各檢驗1次。在8次檢測結果中的最大值與最小值之差,即為測頭對示值誤差的影響。7.8校對量桿校對量桿可用三針測量法進行檢驗,如圖5所示。校對量桿尺寸L=M-3D+0.866P。標引符號說明:M—測量尺寸;D—量針直徑;P—量針的中心距。圖5校對量桿檢驗示意圖7.9測頭測量面與校對量桿工作面表面粗糙度螺紋千分尺兩測頭測量面與校對量桿工作面的表面粗糙度可用表面粗糙度比較樣塊檢驗,或用表面粗糙度儀器檢定。8GB/T10932—20247.10測力裝置測力裝置可用測力計檢驗。8標志與包裝8.1螺紋千分尺標志螺紋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